【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集合9篇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優秀繪畫作品,感受畫面所表現的繁榮與熱鬧。
2、欣賞畫面上的人、物及人們的活動,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畫面的美。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掛圖16號。
2、家長幫助幼兒了解北宋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歷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所在位置。
3、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清明的時候會和家里人做什么?你知道古時候的人們清明節期間做些什么嗎?我這里有一幅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的畫,名字叫《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的人們在清明節期間的活動。這幅畫很長,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的一部分畫面。(教師事先準備有關張擇端的相關事跡)
二、欣賞整體畫面。
教師出示掛圖,提問:這幅畫畫的是什么地方?看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熱鬧,繁榮)
三、欣賞畫面中的人和物。
幼兒觀察討論。
提問:畫面中橋上、橋下及橋邊各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他們的表情怎樣?他們的穿著打扮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那時候人們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那時候的房子是什么樣的?你見過這樣的房子嗎?在哪里見過?和現在我們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集體交流,進一步欣賞。
各種人:橋上的行人、賣東西的人、看熱鬧的人、橋下的人、船上的人、橋邊店里的人。
各種交通工具:毛驢、馬、獨輪車、轎子、船等。
各種建筑:橋、茶館、飯店等。
四、總結。
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千年前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橋頭繁榮熱鬧的景象。這幅畫總長528.7厘米,一共畫了1643個人,每個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樣。在我國歷史上,沒有一個畫家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所以說《清明上河圖》是和珍貴的,F在它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里。
五、學學畫畫。
幼兒選擇畫面中喜愛的人物、交通工具或建筑畫一畫,或將自己周圍人們趕集、逛街的場景畫一畫,將幼兒的作品貼在墻上。
【活動反思】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我請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找到課文中描寫這一片段的文字,通過朗讀,體會畫作的內容。接著,我讓學生找出這副畫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比較好地理解了《清明上河圖》的價值。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育是大教育,要提倡交叉學習,我想:只要學生學到了知識,得到了能力,課堂就是成功的。
課前布置學生預習,了解《清明上河圖》及其作者張擇端的相關資料,上課已始讓學生相互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在此基礎上,根據閱讀提示讓學生讀課文,整體了解這幅畫,之后讓學生自學,自讀課文將字讀準,并反復讀文標出自已的感受,突出略讀課文的特點。在學生交流感受時,我再對學生的讀進行指導,并引導看圖,特別是圖的長高,及圖上的人物數量及牲畜的數量,當與現實的進行比較學生感知了圖后,孩子們不禁對圖有了一種佩服的感覺。接著我讓學生自已選自已喜歡的那一段仔細讀一讀體會一下。結尾時對整篇課文進行了總結,分析了課文的描寫順序(總分的結構)。最后是播放課件,欣賞古畫《清明上河圖》,并讓學生談談感受,感悟我國古代人民的藝術才能,進而突出了教學重點。這篇課文主要讓學生欣賞圖,通過圖片播放,學生從整體感知,再具體出示部分圖片讓學生具體欣賞,結合作者的描述達到合作者共鳴。與現實的進行比較學生感知了圖后,學生們不禁對圖有了一種佩服的感覺,還激發了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美術欣賞是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可以促進兒童良好藝術素養的形成,而且對兒童其他方面的發展也有積極作用。我園在近幾年的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的美術欣賞教育的實驗研究。我園以“在美術欣賞中培養幼兒的表現力”為課題。立足于“欣賞不只是美術生活的一部份,更是美好生活的一部份”。通過創設條件、研究探索。積極地培養幼兒對身邊事物的審美體驗。讓幼兒在美術欣賞中,以自己的視角去感受美、聯想美、進而能具有自己個性和牲地表現美。讓美術欣賞轉化為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能力。
下面就本學期我開展的美術欣賞活動《格子的游戲》進行美術欣賞教學探討。
主題來源:
蒙德里安是荷蘭著名的新造型主義畫作的創始人,他的作品常常用抽象的線條來概括各種事物,簡潔而大氣,適合幼兒欣賞。前段時間已讓幼兒粗略地欣賞部份蒙德里安的作品,在此基礎上,本次活動將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蒙德里安畫作的特點,理解線與形的關系,提升活動的價值。
活動目標:
1.繼續欣賞蒙德里安的作品,開闊幼兒的視野,提高藝術興趣。
2.嘗試在瓦楞紙作畫,感受線條與色彩組合的美以及不同作畫材料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蒙德里安作品《構成A;黑,紅,灰,黃與藍》、《紅、黃、藍三色構圖》。
2.裁成方形的瓦楞紙;油畫棒;勾線筆。
3.黑紅卡紙若干,[課后將幼兒作品拼貼成“畫”字]
4.五官獨立圖片。裁成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各色卡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又帶來了兩張很漂亮的圖,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二、出示蒙德里安作品《構成A;黑,紅,灰,黃與藍》、《紅、黃、藍三色構圖》。
引導幼兒欣賞作品中線、形、色的構成的美感。
1.提問:仔細看看這兩幅畫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幼:他們都有紅、黃、藍三種顏色,
幼:都有長方形、正方形。
幼;都有黑色的線條,而且都是直直的。
小結:原來這兩幅畫里都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圖形都有長方形、正方形、有黑線。而且都是橫的、豎的直線、沒有斜線。
2.教師邊出示圖片邊介紹畫家蒙德里安及他的畫風。
師:這四幅畫是荷蘭的一位畫家——蒙德里安畫的,他的畫雖然只用了黑色的線條和紅、黃、藍的顏色,但卻讓我們感覺到非常的美。
3.激發幼兒想象,看到蒙德里安的畫,想到了什么?那些漂亮的格子讓你想起了什么?
三、出示前段時間幼兒作品《捉迷藏》
1.引導幼兒想像,在格子一樣的小房子里,眼睛、嘴巴、鼻子和耳朵等五官做游戲的情景。
2.出示各種表情圖片,夸張的五官獨立圖片和各色卡紙。
師在各色卡紙拼成的圖示上操作五官卡片,引導幼兒感受游戲的趣味性。
四、幼兒作畫。
1.引導幼兒在瓦楞紙上畫直線,形成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長方形格子。
2.引導幼兒選擇要躲藏五官的格子,用勾線筆在格子中畫五官,并用線條把格子裝飾完整。
3.引導幼兒用黑色油畫棒描出黑色線條。
五、作品展示。
將幼兒作品拼貼在大卡紙上,拼貼成中文“畫”字,引導幼兒欣賞奇妙的格子組圖。
活動反思:
在美術欣賞教育中,兒童接觸到不同歷史年代和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既是從藝術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的材料,也是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了解歷史事件、社會生活、東西方文化差異和人類復雜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開闊兒童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幫助兒童積累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知識。
藝術欣賞過程是激發欣賞者積極主動的創造力的過程。藝術作品把欣賞者潛在的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而欣賞者則動員自身所有知識經驗和個性情感來進行創造,使藝術欣賞對象帶上獨特的個性和創造色彩。藝術作品并不是向每個時代不同個體提供同樣信息的客體,而是一個有待讀者、聽者或觀者參與并與之對話的特定的、開放的文本。
在教學中發現,兒童對抽象作品作出反應的熱烈程度,對線條、形狀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圍繞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開的想像能力,是絕大多數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為兒童提供了一個不受拘束、自由想像、創造的廣闊空間。
本次活動引導孩子們在欣賞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孩子們在欣賞作品時,感知了色與形構成的美。通過引導欣賞,發現了橫線與豎線表現出的整齊的美與斜線作品不一樣的風格。欣賞完作品后,通過游戲《藏五官》,使孩子們直觀地理解將要進行的創作。第三環節,通過卡紙拼畫,進一步引導孩子們進行創作。并且在蒙德里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添加五官線描。使色彩與線條進行有趣的結合,創造出清新抽象的美感。第四環節,孩子們在瓦楞紙上創作,體驗不同繪畫材料帶來的樂趣。最后,用孩子們自己的作品拼圖。再次體驗格子的游戲。
活動中,老師能以較直觀的方式讓孩子們感知蒙德里安作品的藝術性。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初步體驗線描與色彩的構成美;顒舆^程流暢自然。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實施策略
1.情景貫穿,快樂印畫
在美術教學中,創設具有啟發發散性思維的活動情境能夠激發幼兒想象,使他們善想多畫,盡情地讓他們的想象和感情得到美的激發,引起共鳴,從而產生強烈的創作欲望。
2.感觀調動,大膽創作
在幼兒創作中,教師要以線作為創作訓練的重點,一個事物應以夸張、變化、添加、裝飾等方法來處理,讓幼兒創作出一個個新穎的形象。提倡幼兒隨意畫出線條,根據不同形狀,大膽進行添畫。
3.借形發揮,拓展思維
活動目標
1.積極嘗試鞋底印畫,并大膽進行添畫,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
2.感受在音樂舞會情境中進行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在畫紙上隨意用各種線條進行交叉,用分割出來的不規則的圖像進行想象繪畫。
活動難點
大膽借助圖形的特征,從不同角度進行組合,添畫成有趣的造型,感受想象畫的有趣。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用報紙圍成一個圓,顏料和紙放在外圈。
2.物質準備:音樂、卡紙、報紙、顏料、顏料盤、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鞋印舞會,結合畢業舞會,帶領幼兒跟隨音樂邊跳舞邊印畫
1.談話導入,引出舞會。
小朋友們馬上就要畢業了,你們都要怎樣慶祝啊?(畢業典禮、唱歌、跳舞、旅游……)今天我們舉辦一個舞會,來提前慶祝一下吧!但是我給每位小朋友都請了舞伴,可是你們的舞伴需要好看的舞蹈才能出來,你們想不想請它出來?
2.教師跟隨音樂示范邊跳舞邊印畫。
在特定的音樂下,做出相應的動作,你的舞伴就會出來了,看看我是怎么把它請出來的!(教師示范印)我們的舞伴是誰啊?(鞋印)小結:圍圓站好,音樂起,自由跳舞,音樂停,停在一個顏料盤前自由擺一個造型,聽到第一聲鼓聲,踩;聽到第二個鼓聲,印;聽到第三個鼓聲,回到圓圈上。
(二)鞋印想象,根據自己引出的不同形狀和鞋底的花紋,大膽地進行想象。
1.幼兒跟隨音樂一邊自由跳舞一邊快樂印畫。
下面你們也來請出舞伴吧!第一遍音樂結束后,幼兒欣賞自己的鞋印形狀和花紋,在不同角度進行觀察,看它想什么。
2.幼兒一同觀察老師的鞋印形狀。
你覺得像什么?怎么變?(如:給它加上輪子變成小汽車)
小結:我們可以把鞋印裝扮成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交通工具以及生活與自然中的任何一樣東西。
3.讓我們和鞋印舞伴繼續跳舞吧,說一說它又可以變成什么……(重復兩遍)
(三)鞋印創作,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添畫,并裝飾背景。
1.幼兒根據鞋印的不同形狀,自由添畫,教師巡回指導。
2.完成背景裝飾。
(四)鞋印展示,借助舞會,展示作品。
1.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
2.小結:今天我們把鞋印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東西,真有趣!讓我們和變了裝的鞋印舞伴繼續參加我們的畢業舞會吧!
3.參加舞會:播放音樂,幼兒雙手拿自己的作品跟隨音樂自由跳舞。幼兒在音樂聲中跟隨教師推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能大膽嘗試漿糊印畫的方法,體驗活動的快樂,形成積極探索的良好習慣。
2、樂意與同伴合作,共同進行創作活動,并能通過協商解決活動中的問題。
3、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參與交流,提高口語表述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兩人一份,里面有:彩色漿糊一盆,刷子兩個,小棒若干,毛巾一塊,白紙兩張,報紙一張。
2、教師與幼兒相同的材料一份,另加漿糊一瓶,顏料一瓶。
3、課件一個,電腦一臺,電視一臺,轉換器一個,音樂一盒。
4、幼兒成圓桌式圍坐。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感受漿糊印畫的效果。
重點引導幼兒感受畫面的故事性、情節化,使活動在點燃幼兒創作欲望的同時,為他們有目的地合作建構畫面作鋪墊。
師:老師的電腦里有一幅有趣的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覺得這幅畫怎么樣?和平時的畫一樣嗎?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幼兒回答)
師:原來這幅畫中還蘊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附自編故事:一天,大獅子出來找事物吃,天上的小鳥看見了,連忙大聲喊:“大獅子來了,快逃!”,小動物們聽到了,都躲了起來,小兔子躲在了草叢里,大獅子沒看見,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2、引導幼兒探索漿糊印畫的三個步驟,并與老師共同進行初次的嘗試。
師:這個有趣的故事是怎么畫出來的呢?我們一個小片子,看了就知道了。
(幼兒看課件,師根據課件的放映情況作講解)
師:兩只老鼠出來偷油吃,它們看見了一瓶果醬,哎呀!果醬打翻了,紅紅的果醬鋪了滿滿的一地,小老鼠見了,可高興了,它們這邊吃一口,那邊吃一口,留下許多的線條。果醬太多了,有什么辦法把剩下的果醬帶回洞里,慢慢吃呢?兩只老鼠商量了起來。小朋友,你們也來給小老鼠出出主意。(幼兒自由討論一下)小老鼠想出了一個辦法,是什么辦法呢?我們來看看。瞧!它們拿來了什么?(紙)他們把紙在果醬上壓了壓,然后拖著紙回洞了。我們來看看紙上有沒有沾上果醬呢?(幼兒再次猜想)
師:原來這幅畫就是這樣變出來的。
師:老師這里有一瓶果醬,我們也來試試這種畫畫的方法,畫一幅果醬化,好嗎?
師:我把這張紙當作地板,我們首先該怎么做呢?
師:哎呀,果醬沒有鋪開來,怎么辦?老師這里有這些工具,請誰來幫忙?(出示刷子和小棒,幼兒自由選擇,引導幼兒知道用刷子刷),(請幼兒自己嘗試后,教師示范,要求刷得薄而勻)
師:果醬鋪了滿滿的一地,小老鼠是怎么做的?我們沒有尖尖的的嘴巴,而且掉在地上的東西也不能吃,那有什么辦法刮出線條來呢?(引導幼兒探索用小棒刮掉果醬,教師示范)
師:現在,我們怎么樣把它變成一幅畫呢?(引導幼兒思考用白紙印,教師與幼兒共同印畫,啟發合作)
師:我們一看,白紙上會變出什么?哇!我成功了!大家一起祝賀我一下。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
3、幼兒自由結對,進行活動。
師:兩只小老鼠用這種方法變出了一幅“大獅子與小動物”的圖畫,老師也變了一幅畫,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心中也有許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也象小老鼠一樣,先找一個同伴,把你的故事和他講一講,然后,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樣把它畫出來。(鼓勵幼兒自由結對,然后分散到教室四周,找一份材料開始活動)
教師指導幼兒更合理地刷色,啟發他們注意畫面的情節性,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合作活動中產生的問題。設置問題,指導先完成的各組幼兒進行互相交流自己的圖畫,如:你知道我的畫中有什么?發生了什么事等?
4、作品展示與成果分享。
師: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吧!你們真棒!表揚一下自己!
師:剛才,老師聽到了許多有趣的故事,誰愿意把自己的故事大膽地講給我們聽呢?(根據幼兒的作品及講述情況進行表揚與鼓勵)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一種新的畫畫方法,果醬印畫,你們知道這果醬是怎么做成的嗎?(幼兒猜想,教師出示漿糊和顏料進行攪拌操作)
師:原來果醬是用漿糊和顏料攪拌出來的,所以果醬印畫又叫作漿糊印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趣的作畫方法,有人用沙子畫畫,有人用泥土畫畫,老師希望我們小朋友在平時能多觀察,多嘗試,下一次,你們來把你們發現的新方法教給老師和其他的小朋友,好嗎?
(指導幼兒合作把操作材料搬出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大班秋天美術教案:美麗的秋裝
設計意圖:
在藝術教育領域中,強調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導幼兒感受到大環境中的美,引導幼兒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進行制作或開展其它活動。本次主題活動正是在一次散步中孩子們發現地上的落葉,繼而與之游戲而引發的。我們借助隨手可見的樹葉,讓幼兒說說樹葉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培養他們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引導幼兒在用樹葉拼貼、組畫的過程中,表現他們的創意和審美能力。我們把各領域的內容有機結合,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引導幼兒在生活中主動學習,用兒童的各種語言表示對樹葉的喜愛,增加對樹葉的了解。在幼兒了解樹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結合手工制作的美術活動"美麗的秋裝",此活動我們綜合了語言、音樂、律動等來調動幼兒各種感官,引發幼兒的興趣,用剪貼的方法讓幼兒創作樹葉粘貼畫,深得孩子們的喜愛。
一、活動目標:
1、萌發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引導幼兒觀察樹葉的不同形態,根據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并嘗試用不同的樹葉剪貼組畫,創造性地裝飾衣服。
3、幼兒能充分發揮想象,結合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進行創作。并與同伴共同合作完成作品,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利用樹葉裝飾衣服。
活動難點:激發幼兒發揮想象,大膽進行創作。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課前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樹葉。
2、廢舊衣服、雙面膠、剪刀、彩筆等。
3、收集一些秋裝的圖片,及老師事先裝飾好的衣服。
經驗準備:幼兒會使用雙面膠。
三、活動過程:
(一)創設氛圍,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秋天到了,你發現樹上的樹葉有什么樣的變化嗎?(請幼兒說說、唱唱、表演一下樹葉飄落的情景)
2、引導幼兒觀察樹葉,進行合理想象。請幼兒找一找自己喜歡的樹葉并說一說它像什么。(幼兒自己尋找、想象)
。ǘ┯^察服裝,了解裝飾特點。
1、今天,邀請大家用我帶來的這些秋天里的禮物,裝飾一下衣服,使它們變成有自己特色的服裝。
2、幼兒觀察自己及同伴的服裝。
你的衣服是怎么裝飾的?它有些什么圖案和花紋?在衣服的什么地方?
3、與幼兒共同小結:小朋友的衣服是裝飾得各種各樣,很漂亮。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漂亮的衣服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4、師幼共同觀察總結:有的衣服領口有一圈花邊;有的胸前有一個大的圖案;有的是條紋衫,一條綠一條紅有規則的排列的;有的衣服上都是樹葉小圓點。
。ㄈ┢雌磾[擺,大膽構圖。
1、設
問:你想怎樣來裝飾衣服?引導幼兒抓住動物(或物體)的主要特征,自選樹葉進行剪貼活動。
2、交代操作要求:
鋪平衣服;合理選材、布局;用料時,用點拿點,多了放回去。
3、幼兒分小組進行操作。
。ɡ蠋熡^察幼兒選用的樹葉與表現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合理構圖,表現事物特征。可以啟發幼兒利用樹葉形狀特征剪貼成可愛的小動物,或者可以中心貼、對角貼可貼成美麗的裝飾畫)
4、欣賞并簡單評價第一次操作。
。1)師幼一起欣賞幼兒的作品。(流動式)
。2)你在衣服的什么地方用的什么裝飾的?
(第一次拼拼擺擺,讓幼兒初步構圖,感受裝飾活動的樂趣。)
(四)拼拼貼貼,裝飾背心。
1、怎樣才能讓漂亮的圖案固定在衣服上?
2、這么漂亮的衣服如果穿起來一定會更漂亮,可是如果現在就穿起來,上
面的圖案會怎么樣?(掉下來)那怎么辦?
3、幼兒第二次操作,將圖案固定在衣服上。
要求:用雙面膠時撕下來的紙放在盆子里;粘貼時可以重新構圖;先完成的小朋友相互幫助穿衣服",并互相看看講講。
4、幼兒展示作品,師生共評。傾聽幼兒介紹,提出恰當意見。
。ǖ诙尾僮魇堑谝淮尾僮鞯奶嵘膭钣變褐匦聵媹D,將圖案、花邊固定在衣服上,讓幼兒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互幫互助則讓幼兒體驗到了同伴間相互合作的溫情。
。ㄎ澹┐竽懕憩F,體驗成功。
1、哇,你們的衣服多漂亮呀,我們來場時裝表演,讓大家都來欣賞欣賞我們漂亮的衣服,好不好?
2、幼兒進行時裝表演。
。ù颂幨腔顒拥淖罡叱,幼兒個個大膽展示自己的衣服,通過表演,他們體驗到了一種成就感以及裝飾活動帶來的樂趣)
3、活動最后,師生共同與作品合影留念,讓幼兒再一次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在以后的活動中保持這種創作精神。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用秋天的種子、樹葉等進行創作,讓更多的人參與時裝表演。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筆尖蘸色表現球體以及中鋒勾線的簡單技法。
2、基本掌握握筆的正確方法,會用筆蘸色、蘸水、掭筆。
3、建立良好的中國畫活動常規。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曾觀察過紅櫻桃的外形,品嘗過櫻桃的味道。
2、已使用過中國繪畫工具嘗試作畫。
3、櫻桃若干,生宣或毛邊紙若干,大白云筆和筋筆人手各一支,調色盤,曙紅色顏料、墨汁若干,廢舊報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興趣,建立中國畫活動常規
――引導幼兒觀察桌面的物品,讓幼兒發現今天所要進行的活動是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中國畫的繪畫工具,討論:“畫中國畫應該注意什么?”
(分析: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提出中國畫活動的常規要求。比如:作畫時要小心,別把調色盤碰翻;別把顏料或墨弄到身上;筆、調色盤、洗筆罐要放在指定的地方;剛畫好的畫不要馬上拿起來以及注意正確地握筆方法等等。)
2、教師示范畫紅櫻桃,讓幼兒學習筆尖蘸色畫球體以及中鋒勾果柄、點果臍等簡單技法。
――出示紅櫻桃,引導幼兒講述其外形、顏色以及組成部分。
――教師示范畫一、兩個紅櫻桃,幼兒仔細觀察,并討論老師是怎樣畫的?
――教師幫助幼兒總結觀察結果。用大白云筆蘸水掭一下------用筆尖蘸色按兩下------畫左半邊圓再畫右半邊圓-------用葉筋筆中鋒勾柄及臍。
(分析教師邊講解邊分部再次示范。重點是蘸色后畫圓及中鋒勾線、點的方法,提醒幼兒注意觀察教師的握筆姿勢。)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練習握筆的正確方法。
――鼓勵幼兒大膽落筆,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作品,個別指導蘸色、掭筆,輔導畫圓以及柄勾柄。
――提醒幼兒注意握筆的姿勢以及遵守活動的其他常規要求。
4、評價活動
――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你喜歡誰的畫,為什么?
――教師總結!敖裉煨∨笥旬嬃俗约旱牡谝环袊嫞杏X怎么樣?希望你們以后能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掌握長頸鹿的基本形態,學會以長頸鹿頸部方位變化來表示其簡單動態。
2、教育幼兒學習長頸鹿,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頭、頸、身體分開的長頸鹿圖片。
2、畫有草地、天空、樹林的背景圖。
3、油畫棒、記號筆、圖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與討論
(1)(出示長頸鹿)教師提問:這是誰?為什么它的名字叫長頸鹿?它的脖子象什么?(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引導幼兒說出長頸鹿的脖子象大吊車、梯子、天橋。)
(2)一天,小動物和長頸鹿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可是,草地前有一條小溪,小動物跳不過去,長頸鹿一聲不想,立刻把自己的脖子變成了什么?(變成小橋,讓小動物從橋上走了過去。)請幼兒轉動長頸鹿的脖子成水平變成“橋”。
(3)小動物來到草地上,想找個滑梯玩,可是哪里有滑梯呢?長頸鹿一聲不想,又變成滑梯,它是怎樣變成滑梯的呢?(把脖子伸向草地,讓小動物從它的脖子上滑下去。)請幼兒轉動長頸鹿的脖子成傾斜變成“滑梯”。
(4)長頸鹿肚子餓了,長頸鹿看見樹上結著許多大蘋果,就把小動物一個個送到樹上吃蘋果,它是怎樣把小動物送上樹的?(它象大吊車一樣,把小動物吊起來,送到樹上。)請幼兒再試作大吊車轉動。
(5)太陽快下山了,長頸鹿有變成一輛旅游車,載著小動物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二、提出創作要求
長頸鹿為什么會做這么多的好事?(因為他有會轉動的長脖子。)請那么把長頸鹿的好事都畫出來。
三、幼兒作畫,教師知道要點
(1)每位幼兒畫一件長頸鹿做的好事,可結合故事內容,也可大膽想象。
(2)提醒幼兒把長頸鹿的脖子畫長,并畫出不同姿勢。
(3)注意長頸鹿與小動物的相對大小。
(4)要求有目的地選擇與動物相似的顏色。
四、引導評價
(1)長頸鹿做了哪些好事?它是怎么做的?
(2)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
教學反思:
活動幼兒能十分的有興趣,對于長頸鹿也是幼兒所熟悉的動物。我覺得自己在引導上能抓住重點進行引導了,但是還是顯得有點羅嗦了。通過活動也能簡單的了解到了長頸鹿的生活習性與身體的特征。給幼兒進行了運用圖形來進行拼貼出長頸鹿的形態,幼兒十分喜歡這個游戲的環節,但是由于時間的關系只請了兩個幼兒進行幼兒,其他幼兒還想玩。在示范上也按園長給的要求邊示范邊和范畫進行對比的的來示范、讓幼兒進一不的了解長頸鹿的特征。在幼兒自己在操作上掌握的還是不錯的,家長也由幫助幼兒進行粘貼,幼兒在撕圓的技能基本上都能掌握好。在課堂上的時間會有點不夠,背景會來不及進行粘貼,但是主要的畫面幼兒基本都已經粘貼好了。在下午才對幼兒的作品進行了背景的添加,完成作品。整體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新學期開學了,孩子們過了一個寒假又回到幼兒園,和好朋友小別重逢,顯得十分開心。今年是牛年,“牛”就成了大家談論最多的話題,也成了新學期第一個活動主題“快樂新年”中的一個小主題。孩子們在假期里已經了解到了不少關于牛年的趣事,于是,結合我園的教學特色,用國畫的形式滿足孩子畫牛的愿望自然順理成章。
根據目前孩子們對牛年了解的'程度、所積累的經驗以及興趣,我希望能改變以往單純讓孩子畫牛的教法,從話牛引發,然后通過玩牛和賞牛,最后畫牛,這樣,可以讓孩子們將內心積累的經驗以及對牛年的真切感受盡情地表達出來。整個活動將更注重孩子們的創造和想象以及情感的激發,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驗國畫的神奇和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聯想和想象,大膽運用簡練、夸張的線條和色塊表現“牛”的不同動作和形態特征。
2.體驗與同伴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新年好》音樂磁帶、古箏音樂;有“!弊值某烧Z卡片;四肢會活動的牛的圖板;畫家畫牛的作品(PPT);宣紙、毛筆、顏料等國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牛年話牛
1.幼兒跟隨《新年好》的音樂旋律自由地說唱和舞蹈,盡情表達過新年的快樂心情。
2.《新年好》的音樂又把我們帶回到快樂的新年里。你們在新年中碰到過哪些開心的事?
3.今年是牛年,你能說說帶有牛字的成語嗎?
(出示有關的成語卡片,讓幼兒根據自己積累的經驗和同伴一起說說講講玩玩,認讀簡單的成語,如牛氣沖天、泥牛過海、對牛彈琴、牛頭不對馬嘴、初生牛犢不怕虎……)
二、玩牛
1.(出示四肢會活動的牛的圖板)你們知道牛會做哪些動作嗎?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模仿一下。
(幼兒自由結伴,與同伴交流并扮演牛的各種姿態,或用圖板演示牛頭、四肢、身體和尾巴的活動變化。)
2.(集體交流)誰愿意把剛才和好朋友一起模仿的“牛”的不同的動作表演給大家看?
三、賞牛和畫牛
1.賞牛
(播放PPT,欣賞畫家畫牛的作品。幼兒邊看邊交流自己的觀感。)
(教師提示:畫家在畫牛的各個部位時用的筆法和用色:側鋒、中鋒;深墨、淡墨。)
2.(交流)畫牛時你感覺哪里最難畫?為什么?
(教師可以先讓個別幼兒回答同伴的問題,嘗試讓幼兒自己先思考;教師總結國畫畫“!钡姆椒。)
3.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想要畫的牛。
4.幼兒兩人或三人一組合作繪畫;教師邊巡視邊適時指導。
四、活動延伸
1.幼兒結伴欣賞同伴的作品。
2.用有“牛”字的一句話或一個成語給你或同伴的畫命名。
3.師生共同布置“牛年畫牛”展示園地。
活動反思
如何將我園的特色課程“國畫”更好地融入主題活動,如何處理繪畫技能與幼兒學習興趣和情感表達表現的關系,一直是新課程實施至今大家感到困惑并始終在積極探索的話題。我們在實踐中曾進行過多次嘗試,我們認為作為幼兒的學習活動,不管屬于哪個領域還是哪種形式,首先要考慮幼兒的學習興趣,善于從幼兒的需要和情感出發。尤其是繪畫,更應該從幼兒的生活出發,注重創設輕松愉快的氛圍,以發揮幼兒的藝術天性和創造力。對幼兒而言,幼兒熱愛繪畫、愿意繪畫和繪畫的過程比繪畫的結果更為重要,這是培養幼兒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極好機會。此外,我們還認為,幼兒是否大膽想象和敢于創造也對幼兒前期經驗的積累和后續經驗的豐富和梳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次活動改變了我們在以往國畫活動中普遍使用的方法――臨摹,我們嘗試讓幼兒擺脫范例的束縛而大膽畫出自己想畫的東西,讓幼兒在國畫活動中真正體驗創作的樂趣,進而增進對中華民族傳統藝術魅力的感受和認知。
本次活動在以下幾方面值得總結:
(一)本次活動關注了幼兒情感的激發和體驗。幼兒繪畫的過程,是其情感和思想表現的過程;顒右詺g快的、富有喜慶色彩的音樂《新年好》引出,充分地激發了幼兒的活動熱情;幼兒在音樂中再次回憶過新年時的快樂場景,使同伴間的交流和講述有了共同的話題,也自然而然地引發了幼兒話“!钡脑掝}。
(二)本次活動注重創設輕松愉快的環境,關注每個幼兒的發展。活動中有幾個重點環節都提出了讓幼兒自由結伴、合作活動的要求,弱化了集體活動的結構性,強化了幼兒互動學習的游戲性,其實質是為每個幼兒的交流、想象和創造提供了機會和空間,避免了以往在集體活動中能力強的幼兒表現和受益明顯突出的情形。從活動結束后幼兒所畫出的精彩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幼兒的普遍進步,也說明這樣的活動設計思路和活動效果對幼兒發展是具有促進作用的。
(三)活動設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針對大班幼兒喜歡探索,獨立能力強和已具有一定的合作和交往能力等特點,用有分有合的策略放手讓幼兒自由結伴交流。合作點評畫家作品后,教師沒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幼兒,而是讓幼兒用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去詮釋(講述)和發現(欣賞)。教師還注意鼓勵幼兒用贊賞的目光和語言去發現并肯定同伴的長處,體現了對幼兒的尊重和對培養良好個性的重視。
(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序有效。教師一直把幼兒放在活動的主體地位,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唱唱跳跳、說說講講、看看畫畫,有交流、有想象、有嘗試,教師僅作為組織者發揮著推動幼兒學習的作用,如鼓勵幼兒發現問題并首先自己來嘗試解決問題,而不是急于解答;當幼兒充分發表意見后,教師注意點撥、提升和總結。
(五)教師提問具有開放性,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整個活動中教師的提問避免了無意義的循環問答,提問注重從幼兒的角度出發,讓幼兒有話可講。尤其是“畫牛時你感覺哪里最難畫?為什么”的問題,既激發幼兒思考,同時又給了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當然也有遺憾,如讓幼兒話“!钡沫h節,對大班幼兒而言可能較有難度,教師在掌握時要適可而止,否則用時冗長而幼兒受益不多。此外,當幼兒在繪畫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如何及時介入并給予有針對性的個別化指導;如何在保護幼兒作畫熱情的前提下,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如何引導幼兒提高賞畫水平等,還需要明確思路,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實踐。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清楚地表述自己喜歡的葉子,在欣賞中初步學習用點、線、面來裝飾樹葉。
2、在創作中體驗線描畫的樂趣,能較細心地完成作品。
3、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線描畫《神奇的葉子》,記號筆,綠色畫紙,磁帶。
活動過程:
一、欣賞線描畫《神奇的葉子》:
1、欣賞:今天老師帶來一幅《神奇的葉子》,看看畫上的葉子是什么樣的?形狀?里面是什么樣的?
2、介紹自己喜歡的葉子。
前一階段小朋友收集過許多樹葉,還有哪些不一樣形狀的葉子,介紹一下?
3、提出設想:今天我們也用有趣的點、線、面來裝飾你最喜歡的一片葉子,然后把它們串起來做成樹葉門簾,掛起來裝扮我們的教室。
二、討論制作過程:
怎樣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三、小結即提出操作建議:
1、先用粗筆畫出輪廓,注意葉柄畫得明顯些。
2、用線條分塊面,用點、線、面進行裝飾,注意線條的疏密、整齊。
3、畫好一面后剪下來,留出黑邊,再畫反面,兩面可以裝飾的不同。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個別幼兒畫時細心地分割和裝飾。
五、在歌表演中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串樹葉門簾掛起裝飾教室。
活動反思:
我在選題時,考慮到葉子是幼兒所熟悉的,且利于幼兒探索的,選材來源于生活,符合幼兒興趣,會動手操作出自己所想象的作品,但本節課沒有達到目標,要求學習用點、線、面來裝飾樹葉,但我在上課時欠缺對點線面的分析,幼兒不夠理解這一概念。我提供的范作中忽視了暗示性的想象作品,裝飾的作品可以抽象一點,以幫助部分幼兒根據范例進行創意活動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本班幼兒的自主性很好,對記號筆,剪刀等美工材料都能很好運用。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4-22
美術幼兒園大班教案07-01
大班美術幼兒園教案08-04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的美術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07-25
大班創意美術幼兒園教案09-23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郵票》10-19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年畫11-25
大班美術幼兒園教案:螃蟹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