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集錦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們經常撿到別人的鉛筆、橡皮等物品,有的幼兒交給老師,有的幼兒據為己有,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一分錢》音樂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
活動目標
1.會唱《一分錢》。
2.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大膽表演。
3.幼兒擁有拾金不昧的精神。
4.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5.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熟悉曲調,唱準歌詞。
2、難點:角色表演
活動準備
1.一分錢紙幣若干
2.警帽一頂
3.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
1.律動《數鴨子》。
2.師生問好:
3.出示“撿錢交給警察叔叔”的圖片。
提問:
(1)圖片上都有什么?
(2)什么時間、地點、發生了什么事(描述圖片,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4.認識一分錢,開始新課教學
二、新歌教學
1.聽錄音范唱或教師范唱。
2.小朋友們,以前是不是聽過這首歌,聽誰唱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這首歌。
3.隨我朗讀歌詞。
4.隨我逐句學唱。
5.分組學唱。其他小朋友打拍子。
6.試著隨我完整地唱。(三遍)
7.歌詞接龍唱。(我唱前句你唱后句)
8.再完整地唱一遍。
三、表演歌曲
1.提問:歌曲里唱了兩個人物,撿錢的小孩和警察叔叔。進行分角色表演。
2.首先請小朋友自己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3.老師也創編了一套動作,請跟我做一做。(請一個小朋友扮演撿錢的人,提示我們把撿到東西不揣進自己兜里,歸還失主或交給警察的人叫拾金不昧的人。)
4.分角色表演:男孩——警察叔叔;女孩——拾金不昧的人。
讓每一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
四、小結:教育幼兒從小要發揚“拾金不昧”的精神,做個好孩子。
活動延伸:
認識各種面值的紙幣。
活動反思:
班主任必須以科學的育人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耐心的長期的努力;和學生建立新型的人際關系。班主任既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苦惱,使他們樂意向你傾訴,以達到和學生心靈上的溝通,以便能對癥下藥,有效地解決問題。平時,我們在工作中要注重循循善誘、啟發引導,從不凌架于學生之上,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獲得了尊重,從而理解老師用心,敞開心扉講真話;在學生學習方面出現問題時,耐心幫助他們,從不用嚴厲的口吻指責、批評他們,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最好利用課余時間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增進了解、加深友誼,并引導他們在共同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中建立真正的友誼;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用人格力量去感染學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西風的話》,感受其優美抒情的旋律,提高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興趣。
2、按樂句擺放秋天的豐收果實,以增強樂句感。
3、在“拾落葉”游戲中,與同伴友好交往,抒發音樂的優美意境。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秋游,豐富對秋季特征的認識。
2、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布置一張豐收桌。
3、每人準備一件有關秋天的作品或實物。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手指游戲歌》。
二、欣賞樂曲《西風的話》。
1、啟發幼兒回憶秋游的情景,邊聽音樂邊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2、教師與幼兒隨音樂兩拍一下地拍手,并討論樂曲地性質。
3、教師隨樂曲畫波浪線,幫助幼兒感受樂曲地四個樂句及抒情柔美的性質。
4、幼兒舉起右手食指,隨音樂空指教師畫的線條,體會音樂的性質與樂句特點。
5、教師與幼兒邊聽音樂,邊在每句音樂的最后一小節做一個身體動作,如拍手、排肩等。
6、邊聽音樂,邊在老師的暗示下,幼兒以個別或小組的形式,按樂句把自己的作品或實物送往豐收桌,并在每樂句的最后一小節,準確的放在桌子上。
7、按樂句做動作。
三、游戲《拾落葉》。
重復游戲時,可交換角色進行。
《西風的話》借“西風”之口,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
在引導幼兒欣賞這首歌曲的時候,我把無形的音高轉換成有形的線條,讓幼兒切身感受到音符的存在。我根據音符的高低、旋律的走向,劃出一條條高低清晰的旋律線,在此基礎上,我又趁熱打鐵用拳頭表示力度“強”,用手掌表示力度“弱”,這樣在劃旋律線的同時,加入了力度處理,解決了力度變化的難點,讓幼兒用簡單形象的線條,增強了對樂句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有節奏地做踵趾小跑步、踏并步等基本舞步。
2、遵守游戲規則,游戲時能克制自己不偷看藏起來的小朋友。
活動準備:
1.一件大斗篷。
2、幼兒已經會隨旋律演唱“披斗篷的小孩”。
3、已學過踵趾小跑步、踏并步基本舞步。
活動玩法:
一、“猜娃娃”的游戲引出活動。
教師用神秘的聲音一邊范唱歌曲一邊把玩具洋娃娃放進椅子上的斗篷里,幼兒捂住眼睛傾聽歌曲,唱完后教師請幼兒睜開眼睛猜躲在斗篷里的是哪個娃娃。
二、隨音樂引導幼兒復習基本舞步(踵趾小跑步、踏并步)。
提醒幼兒隨歌詞一小節完成一次踵趾小跑步
三、幼兒隨音樂完整地玩《披斗篷的小孩》的音樂游戲.
歌曲即將唱完時老師要趁孩子不注意迅速用斗篷遮住一名幼兒的身體,待歌曲唱完時其他小朋友猜猜斗篷里的小朋友是誰,猜對后繼續玩游戲。
教師提醒幼兒積極遵守游戲規則,游戲時不偷看藏起來的小朋友。
附:音樂游戲歌詞:
“有一個小小孩站在樹木中,她披著一件奇妙的小斗蓬,站在樹木當中,披著小小的斗篷,你猜那是誰站在樹林中?”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一)目標
1.用肢體語言感受活潑歡快的音樂。
2.了解集體游戲方法,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感受音樂的節奏、結構;在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學習輪流的合作方法。
(二)準備
1.旅行舞音樂:《庫乞乞》mp3、導游旗三面分別寫上數字“3”、“4”、“5”;大紙一張、記號筆一支;海邊游玩和登山的照片。
2.幼兒14人,小椅子圍成半圓形。
(三)過程
1.說說快樂的旅行。教師:“老師最喜歡出去旅游了!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到過哪里旅游?那里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2.初步感受音樂,大家一起快樂地“庫乞乞”。
今天老師邀請你們參加我的音樂旅行團,旅行的時候有首動聽的曲子,仔細聽——
播放音樂《庫乞乞》——
教師:“你覺得什么地方特別好玩呀?曲子里有一種很特別的聲音,誰來學一學?”
請幼兒再次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注意里面的“蚩 0蚩0蚩 乞蚱 -”,并帶著孩子一起念音樂里的這個部分。
教師:“猜猜看,什么是庫乞乞?”
教師:“旅行中玩得最開心的時候就會說蚩 0蚩0蚩 乞蚱 -”。
教師:你覺得旅游的時候什么事情讓你感到最開心!
引導幼兒交流、分享或者想象自己旅行時候的快樂時刻,重點引導幼兒交流在海邊游玩、和爬山登上山頂時的快樂。教師:“海邊游玩真開心,就讓我們一起到海邊做三件快樂的事,最開心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說蚩 0蚩0蚩 乞蚱 -”。(具體的事情從孩子們的交流中來,如“玩水”、“堆沙”、“游泳”等,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大膽、快樂地表現。)
教師:“登山時,登得越高,看得越遠!登上山頂望一望,你看到了什么?”(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圖片引導幼兒想象投入到登高望遠的情境中。)
教師:“登上山頂,看到美麗的景色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刻,讓我們大聲地說蚩 0蚩0蚩 乞蚱 -”。
3.通過圖譜和律動進一步感受音樂。
教師: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音樂去旅行吧!先去海邊走一走,爬上高高的山,登上山頂啦!(播放音樂,教師隨著音樂繪圖譜。)
教師:“發現了嗎?音樂到哪里我們開始上山?”(播放音樂,教師指圖譜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結構)。
教師:“一共要爬幾次才到山頂?”
引導幼兒坐著,用自己的兩只手指當兩條腿,平放的膝蓋想象成海邊的平地,身體想象成高山,并找找山腳、山腰、山頂等位置。層次1:教師和幼兒一起聽著音樂律動——A段“海邊走走”、B段“登山”、C段“庫乞乞”。
層次2:教師指圖譜,幼兒律動。層次3:個別幼兒指圖譜,教師和幼兒律動。
層次4:請幼兒站起身大膽創編A、B兩段的動作,教師幫助幼兒配合音樂優化動作。
4.合作游戲“快樂的旅行團”。
教師出示“導游旗”。
教師:“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音樂旅行團,我是你們的導游,今天我們游覽的地點是海邊和高山,我們一起手拉手出發吧——”
層次1:教師當導游領著孩子們一齊手拉手游戲。
層次2:把導游旗遞給個別幼兒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旗子上的數字找到相應的游客人數組團;出示另外兩面導游旗引導幼兒分別組團,在音樂聲中三個旅游團一同出發。
層次3:教師提出問題——大家都想做導游怎么辦?引導幼兒用輪流的方法合作游戲,并且明確在音樂進行到“庫乞乞”的時候進行輪換。三個旅游團在音樂聲中游戲并輪換導游的角色。
5.提出新的旅行點,延伸活動內容,幼兒聽音樂往外走。
教師:“除了海邊和高山,你們還想到哪里玩呀?”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設計意圖:本次活動是家長開放日活動,我以這個活動為載體讓家長了解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幼兒建立自主的學習,追求自主的快樂,我們對自主的理解就是讓幼兒成為頭腦清醒的自我建設者,具體體現為三個目標:
(1)學會做人。這是從情感態度上出發,如本節課我就是要讓幼兒體驗一種高度合作與協調,體驗成功。
(2)學會做事。這就是以往家長所熟悉的知識技能方面的,本節課就是提高幼兒的節奏感和音樂感知能力。
(3)學會學習。以往強調教師教現在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學習的方法,這節課我就引導嘗試轉換身體動作為節奏,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而不是直接的將如何演奏,配器告訴幼兒。
總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培養幼兒的各種能力往往比幼兒獲取單純的知識有益的多,這些能力、情感與態度對幼兒是終身有益。
一、 活動目的:
1. 在學習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樂器演奏“解放軍進行曲”。
2. 嘗試轉換身體動作為節奏,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
3. 在演奏時體驗精神飽滿的激動心情及大家合作成功的快樂。
二、 活動準備:
磁帶、樂器(碰鈴、圓舞板、鈴鼓、大鼓)節奏譜一張
三、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認識解放軍嗎?覺得解放軍怎樣?(神氣、勇敢)今天我們就來當解放軍,先來聽音樂觀看解放軍的錄像,看看解放軍在干什么?
2.傾聽樂曲旋律,觀看教師表演。
提問:你看見解放軍在干什么?(踏步、甩頭、吹喇叭、歡呼)
3.幼兒表演。要把解放軍的英勇神氣表現出來。
4.看教師表演,幼兒轉換拍出身體動作的節奏。
5.看節奏譜聽音樂練習拍節奏。
6. 學習使用樂器進行演奏。
(1)、啟發幼兒探索配器方案。
(2)、持樂器練習。
(3)持樂器看節奏譜演奏。
(4)聽音樂看指揮使用樂器進行合奏。
(5)請一名幼兒當指揮演奏。
(6)加大鼓。
7.談話。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合作才可以演奏好這首解放軍進行曲,你們有什么想法?我們要把解放軍這種團結合作、遵守紀律、勇敢的精神保持下去。
家長反饋:這個活動跟以往的音樂教學方式有很大改變,比較活潑,區別了呆板、陳舊的學習方式;孩子平時比較喜歡來幼兒園,對幼兒園的活動感興趣,說明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幼兒感興趣;老師的教學方法新穎有趣,幼兒參與的興致高,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氣氛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民間音樂旋律和情緒,嘗試用動作有節奏地表現"采茶"與"撲蝶"的不同內容。
2、傾聽音樂會在樂句的鼓點響起時"停"和"撲"。
3、學習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相互嬉戲的快樂。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課前欣賞龍巖民間歌舞《采茶燈》、初步了解歌舞表現的內容。
2、物質準備:幼兒每人一把小蒲扇、小蝴蝶若干只;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室:幼兒隨《采茶撲蝶》音樂,手持小扇子走小碎步入室。
二、完整欣賞《采茶撲蝶》音樂,了解AB兩段音樂表現的內容。
1、幼兒完整欣賞。
師:茶園里響起了《采茶撲蝶》的旋律,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可以分幾段?每段在說什么?
2、欣賞后提問:可以分幾段?第一段在說什么?第二段呢?茶女是怎么采茶的呢?
三、分段欣賞與游戲表現
(一)欣賞第一段"采茶"部分音樂
1、提問:茶女怎么采茶的? 她們是用什么裝茶葉的?(引導幼兒學習采茶的基本動作以及高低左右的動作方位變化)
2、幼兒嘗試使用扇子隨音樂采茶。
(二)欣賞第二段"撲蝶"部分音樂
1、教師拿蝴蝶示范逗幼兒游戲一遍。
提問:第二段誰來了?蝴蝶是怎么和茶女做游戲的呢?
2、利用圖譜,引導幼兒感受樂句的最后重音。
(1)出示圖譜,師隨音樂指圖譜,引導幼兒感覺樂句的最后重音。
提問:蝴蝶是什么時候停呢?
(2)幼兒扮演蝴蝶隨音樂做蝴蝶飛、停動作。
(3)幼兒扮演茶女隨音樂用扇子有節奏地撲蝴蝶
3、兩人結伴玩游戲:撲蝶
(1)教師引導幼兒商量游戲玩法。
小結游戲玩法:蝴蝶隨著音樂飛來飛去,當鑼聲響起的時候蝴蝶就停在自己身上,這時扇子就輕輕地去撲蝴蝶。
(2)幼兒兩兩相對,一人當蝴蝶,一人撲蝶,進行游戲。
游戲后評價:游戲時是否聽音樂進行游戲,是否遵守游戲規則。
3、交換角色再游戲一遍。
四、幼兒聽音樂完整游戲"采茶撲蝶"
1、游戲第一遍:男孩采茶,女孩當蝴蝶
2、游戲第二遍:女孩采茶,男孩當蝴蝶
3、游戲第三遍:請客人老師當蝴蝶,全體幼兒采茶
小結:剛才這個游戲玩了什么感覺?回去可以和誰一起玩?我相信你們一定玩得很開心。
五、律動出室:幼兒手拿小扇子,隨"采茶撲蝶"音樂小碎步律動出室。
教學反思:
民間音樂活動《采茶撲蝶》,樂曲是一首民間有代表性的樂曲,節奏歡快富有表現性適合大班的年齡特點,把它設計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戲很符合樂曲的情境。心得體會:
1、分段欣賞樂曲,幼兒感知、探索樂曲中樂段的`不同。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樂曲中“叮”的聲音,探索如何撲蝴蝶,撲了幾次,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2、熟悉樂曲旋律,嘗試分角色玩游戲。游戲有一定的難度,其中有兩個不同的角色,為了便于幼兒學習,教師先分別讓幼兒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動作,然后由教師做采茶人和幼兒一起游戲。當幼兒熟悉游戲時,教師再退位,由幼兒兩兩合作玩游戲。
3、難點細化,注重細節。教師用清唱樂譜的方式重點練習難點樂段,同時借助手腕花,讓幼兒清楚了解角色動作,便于更快的學習游戲玩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快的情緒,初步學習用兩個聲部進行演唱歌曲。
2、在圖譜的幫助下演唱歌曲。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圖譜。
活動過程:
一、練聲。
“孩子們,讓我們先來亮一亮咱們的嗓子吧!”
二、學習歌曲。
1、欣賞教師范唱,了解歌曲與內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好聽嗎?”“這首歌曲比較輕快,非常的好聽。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圖。
2、再次欣賞教師范唱。
“再來仔細地聽一聽,聽聽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據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圖譜,放于黑板。
3、擺放圖譜。
“誰來把這些圖譜根據歌曲擺一擺?”擺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看圖完整演唱第一聲部,將歌詞與圖譜匹配。
“讓我們看著圖譜跟著老師輕輕地來唱一唱。”
三、練習兩個聲部。
1、討論、了解第二聲部演唱的位置。
“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小圖譜,為了使歌曲更好聽,我們還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圖譜,放在哪兒呢?”
“不僅要唱大圖譜,還要唱小圖譜,小圖譜怎么唱呢?”
2、教師唱第一聲部,并用體態提示幼兒演唱第二聲部。
“我們來試一試唱這首歌,你們唱大圖譜,我來唱小圖譜。”
3、將幼兒分成兩個聲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時候,我們要一邊唱歌,一邊聽別人的聲音,和別人的聲音和諧一致就好聽了。”
四、活動結束。
“我們把這么好聽的歌去唱給弟弟妹妹們聽聽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旋律和結構,并能用彈奏、點指、舒展等相應動作表現“ABACA”的回旋曲結構。
2、通過故事情節、樂曲圖譜和游戲情境,讓幼兒充分感受與表現,主動建構對音樂的認知。
3、知道助人為樂的道理,在兩兩互動學習表現中體驗同伴合作、共同游戲的快樂。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音樂《化石》、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他有許多的公主和王子,有一天被外星人用魔法變成了是木頭,不能說話,也不能動了。國王非常的傷心,每天都在想辦法解,救王子和公主。他的誠意感動了山上的魔仙,魔仙準備解救他們。
2、師:魔仙有兩種神奇的魔法:彈奏法和點指法。
二、
1、今天老師帶來了非常好聽的音樂,講的就是魔仙用彈奏法和點指法解救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完整音樂)
2、師:誰來告訴我,你聽到了魔仙使用了什么方法?(幼:彈奏的魔法、點指的魔法)出示彈奏法和點指法的圖譜
3、師:魔仙使用了彈奏和點指的魔法,王子和公主怎么樣了?
(幼:動起來了)出示動的圖譜彈指法:
1、師:那小魔仙是怎么樣彈奏的呢?(幼兒自由的彈彈)教師示范彈:
(1)師:哦!原來小魔仙彈奏的時候想小跳蚤一樣的,小魔仙有的時候彈得短,有的時候彈得怎么樣啊?(幼:有的時候彈得長)
(2)師:彈得長的時候是怎么彈的?仔細聽哦!(教師示范:彈彈彈彈彈彈彈彈彈0)
(3)師:我們把短的和長的連起來彈彈看(彈彈彈彈彈0彈彈彈彈彈0彈彈彈彈彈彈彈彈彈0)
(4)師:我們現在聽著音樂一起來彈一彈(播放音樂1慢)
(5)師:哇!小朋友們聽著音樂也玩的這么好,太了不起了。現在音樂加快了,你們能彈嗎?我們一起來試試!(播放音樂2快)
2、師:魔仙除了會在手臂上彈,還會在哪里彈?(還會在身體的哪些部位彈呢?)幼兒自由回答(師幼一起試一試)師:現在我們把手臂、胸前、腰上和腿一起連起來彈彈,(注意了,在換地方的時候馬上就要換過來,聽音樂哦!)師:(彈彈彈彈彈0彈彈彈彈彈0彈彈彈彈彈彈彈彈彈0)是第一句,小魔仙總共彈了幾句?(幼兒回答:4句)
3、師:哦!四句是不是?我們呀用四個彈奏的手來表示四句。
(出示彈奏手圖)每句話幾個部位?(幼:一個部位)點指法:
1、師:現在我們來看看魔仙是怎么點指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2、師:現在我來點,你們來做王子和公主來動一動啊!(點動一動)師幼一起試一試
3、師:音樂里小魔仙有的時候點的慢,有的時候點的怎么樣?(幼:快)快的怎么點?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4、師:我們一起來聽音樂,看看魔仙是不是這樣點的,好不好?(聽音樂3)
5、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魔仙慢慢的點了幾下呢?(幼:4下)快快的點了幾下?誰愿意上來數一數?(請一名幼兒來數一數)每一次都是從低往?(高)他點快點了幾次?
6、師:現在我們要在我們的身上點一點。(聽音樂3)
7、師:魔仙用彈奏法和點指法以后公主和王子怎么樣了?(聽音樂4)(出事動的圖片)師:剛才王子和公主是哪里先動起來的?(身體先動起來的是不是?)教師畫身體動先后圖(身體、一只手、另一只手、一只腳、另一只腳)
8、老師:現在我們的一只手是魔仙富有魔法的手,我們的身體是王子和公主,我們來看看魔仙運用彈奏法和點指法的前后順序是什么樣的?準備好了!(完整音樂)練習完整動作。
9、師:誰來告訴我魔仙是先試用什么方法?在使用什么方法?(彈奏法、點指法、彈奏法)
10、然后王子和公主就有點動起來復活了,最后魔仙為了讓公主和王子趕緊從雕像里出來,魔仙用了什么魔法?(幼:彈奏法)
11、師:魔仙用的彈奏法每次有什么不一樣?(幼:前面兩次一樣長用了四只手表示四句,最后一次用了兩只手表示兩句)
12、師:還有什么不一樣?(幼:前面兩次用黑色的手,最后一句用紅色的手)為什么最后一次用紅色的手?(彈得很有力才能把王子和公主解救出來)
13、師:現在我們再來跟著音樂彈一次,看看音樂里是不是和我們說的一樣。(完整音樂)師幼一起聽音樂玩一次。
三、游戲
1、師:孩子們魔仙成功的解救了王子和公主,和一個樂于幫助別人的人,我們都應該向她學習是不是?(幼:是)那你們想不想也來扮演一下勇敢的“魔仙”和幸運的王子公主(還現在誰來扮演“魔仙”和“王子公主”)
游戲規則:兩人一組,自己商量角色分配前奏:“王子或公主”變好雕像準備。)游戲次數看時間安排。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噴泉》教案08-03
《音樂噴泉》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1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教案07-28
幼兒園音樂大班教案07-3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鐘》04-27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賽馬》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