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紙上奏樂》含反思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紙上奏樂》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中,讓幼兒運用提供的材料進行“樂器”制作,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通過操作實踐,運用多種方法體驗不同紙質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選擇紙張為樂曲伴奏,享受音樂的美,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紙上奏樂》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的
1.通過操作實踐,運用多種方法體驗不同紙質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2.運用提供的材料進行“樂器”制作,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
3.選擇紙張為樂曲伴奏,享受音樂的美。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白板紙、牛皮紙、皺紋紙、彩箔紙、瓦棱紙、硫酸紙、報紙等。
2.紙杯、皮筋、剪刀、豆子、毛線、雙面膠、蛋糕盒等輔助材料。
3.各種紙樂器欣賞ppt。
4.抒情、緩慢、安靜的3/4拍的樂曲和一段歡樂、喜悅的2/4拍的樂曲
活動過程
1.試一試,說一說。
(1)提供各種紙張,請幼兒試一試:用哪種方法可以讓紙發出聲音。比如,用筷子敲、用指頭彈等。
(2)把自己的做法和感受告訴大家。比如,將紙做成小鼓,進行敲打。
2.比一比,想一想。
(1)請幼兒互相比較,體會各種不同的紙發出的不同聲音。
每個幼兒進行展示,將不同的聲音發聲方式進行集體模仿。
(2)引導幼兒想一想,同一種紙張用什么方法,紙的聲音會有不同的效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互相合作,體驗各種紙的音色特點。
(3)展示紙樂器,讓幼兒自選樂器進行操作游戲。
3.聽一聽,找一找。
(1)請幼兒分別欣賞一段抒情、緩慢、安靜的3/4拍的樂曲和一段歡樂、喜悅的2/4拍的'樂曲,根據自己對音樂的感覺,找一種與樂曲相配合的紙;來進行配樂演奏,并引導幼兒說出選擇的原因。
(2)幼兒用自己選擇的紙樂器進行演奏操作
4.自制小樂器并進行演奏。
(1)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紙張、材料進行小樂器的制作。
(2)看節奏譜進行打擊樂練習。活動中,鼓勵幼兒不斷交換紙張或變換方法進行“演奏”。
活動延伸
將紙杯、皮筋、剪刀、豆子、毛線等輔助材料投放到音樂區中,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行紙“樂器”的制作,并進行合作演奏。
活動反思
教育活動的綜合性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發展的一個趨勢,本次活動融合了科學教育與音樂教學,它們之間的結合有效互補。生動活潑的音樂游戲為幼兒探索提供了一個愉悅的氛圍和安全的心理環境,使幼兒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獲得美的享受。感受音樂——節奏訓練——樂器制作,這三個環節促進了幼兒不同能力的發展,并把活動引向課堂之外的區域活動,讓孩子能夠真正地得到個別化學習的發展,將區域活動和教育活動進行互補,從而達到幼兒自主學習的目的。
小百科:樂器泛指可以用各種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一般分為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
【幼兒園大班教案《紙上奏樂》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含反思09-13
幼兒園大班教案《勇氣》含反思07-15
幼兒園大班教案《早操》含反思07-19
幼兒園大班教案《商店》含反思07-19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含反思07-19
幼兒園大班教案《微笑》含反思07-11
幼兒園大班教案《電梯》含反思07-01
幼兒園大班《植物》教案含反思08-24
幼兒園大班教案含反思:《蝴蝶》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