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己獨立就餐的好習慣。
2、讓幼兒知道愉快就餐有益于身體健康。
3、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餐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幼兒讀物,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1、教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的看看,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吃飯)請你們看看這些小朋友進餐的時候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呢?
2、教師:貝貝是怎么樣吃飯的呢?這樣好不好呢?(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畫面說一說。)
小結:貝貝沒有自己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還需要媽媽來喂,這樣是不對的哦,小朋友應該要養成自己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3、教師:亮亮吃飯的時候是怎么樣的呢?這樣做對嗎?
小結:亮亮吃飯的時候拿小勺和小碗的姿勢不對,所以桌上總會灑出飯菜來。
4、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紅紅是怎樣吃飯的呢?她吃飯的時候對不對呢?
小結:紅紅坐得很端正,會拿勺子和小碗。做得很好。
5、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三位小朋友地,誰吃飯的習慣最好呢?誰做得最好,你們喜歡哪個小朋友呢?為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好的進餐習慣,并教育幼兒應該向紅紅學習,自己吃飯,并且能夠坐得端正、吃得干凈。)
二、教幼兒學習正確的進餐方法,會使用勺子和小碗。
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吃飯的時候是會和誰一樣呢?你們自己有沒有一個好的進餐習慣呢?
2、教師: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要坐姿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一口飯,一口菜,細嚼慢咽,安安靜靜,不把飯菜灑在桌上、地上,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教師進行示范,請個別幼兒進行練習操作。
三、教育幼兒在幼兒園或在家里都要自己吃飯,吃飯時不能大聲說話,不吵鬧,要高高興興地吃飯,只有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壯,長得好!
四、學念兒歌《吃飯》
坐在小桌邊,寶寶學吃飯,右手拿小勺,左手碗扶牢,一口飯,一口菜,干干凈凈全吃完。
小百科:亦作“吃飯”。泛指生活或生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小班優秀語言公開課教案《寶寶的一天》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小班語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小班優秀語言公開課教案《寶寶的一天》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體驗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
2、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你們每一天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嗎?
2、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二、逐一出示掛圖。
1、教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寶寶一天里都要做什么事情。
2、教師逐一出示掛圖,讓幼兒根據圖片說一說寶寶的一天,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早上起床后寶寶在干什么?
來到幼兒園見到老師寶寶怎么樣?
和同伴玩具怎么樣?
上課了他表現怎么樣?
他是怎么洗手的?洗完手干什么?吃飯時是怎么樣做的?
睡午覺時表現怎么樣?
回家了寶寶是怎么做的?
三、教育幼兒做一個好寶寶。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要像圖上的寶寶學習嗎?
教學反思
我根據本班幼兒年齡小、愛動這一特點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體育活動。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準備材料,制作青草、小路,還有路邊的小花,我還選用了幼兒能夠接受的高矮適中的平衡木,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
因為是小班幼兒,所以這次體育課我采用了游戲化的情景導入方式,再現小羊們快樂的一天:從早上做早操到晚上太陽落山。在活動中,通過看望小候、割青草、躲避大老虎、學習本領等動靜交替的環節,鼓勵幼兒入境,積極投入,發展其平衡能力。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
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果在角色的選擇上能夠不用小羊,而選用小花貓等走路很輕的小動物效果可能會更好的',因為小朋友聽到小羊的直接反映還是蹦蹦跳跳的,而小貓給人的感覺是靈活、輕巧,更適合走平衡木和后面的跑。還有,在活動的重點部分“過小橋,割青草”等環節,我準備的“青草”是用卡紙做的容易撕壞,后來改用布縫制成一捆一捆的,效果很好。
小班優秀語言公開課教案《寶寶的一天》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
2.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講述故事。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
通過觀察畫面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好奇的小象》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大象的明顯特征。如:有四條粗粗的像柱子一樣的腿,有兩個大大的像扇子一樣的耳朵,一條長長的大鼻子,還有胖胖的身體。
二、欣賞故事。
1.觀看課件1師:看看小象的鼻子是怎樣的?它在想些什么?
幼:小象的鼻子是短短的,它在想"鱷魚吃的是什么"
2.觀看課件2(鱷魚)師:小象來到了什么地方?河里的"木頭"是誰?
3.觀看課件3師:看看發生了生么事?(引導幼兒看圖并說出鱷魚正在咬住岸上邊小象的鼻子,讓幼兒觀察小象的鼻子被拉得長長的。)
4.觀看課件4師:小象使勁拉呀,拉呀,它的鼻子拉得長起來了,鱷魚放開了小象的鼻子。
5.觀看課件5師:小象的鼻子變長了之后可以做什么事情?(引導幼兒回答出故事中的意思)
6.觀看課件6師:原來小象的鼻子變長了有這么多好處啊!讓我們一起看看其它的小象都在干什么。
三、師生共同復述故事。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看課件復述故事的內容,幫助幼兒梳理思路,知道小象鼻子的作用。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后把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同時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了解鱷魚的特性。
附故事:好奇的小象
從前,象的鼻子都是扁扁短短的,就跟一只小皮靴那么大。
可是,有一只好奇的小象,他忽然想知道:鱷魚拿什么當飯吃呢?
"請問,"小象對著河里一根木頭似的東西有禮貌地問,"您知道鱷魚拿什么當飯吃嗎?""到這兒來,小家伙,我小聲告訴你。"于是,小象把頭伸過去,"木頭"一口就咬住了它的鼻子。"我就是鱷魚,我今天午飯就吃小象了!""哎呀,快放開我!"小象哼哼著說。他使勁拉呀,拉呀,鼻子都拉長了……鱷魚終于"噗"的一聲放開了他。
鼻子真痛!
忽然,有只蒼蠅飛來,長鼻子"啪"地一下就打死了蒼蠅。肚子餓了,長鼻子一下就卷起一把草,送進嘴里去了。
長鼻子真有用!小象的兄弟姐妹們都跑來找他拉鼻子。
從那以后呀,所有的小象就都長著長鼻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體驗小手的作用。
2、能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初步仿編。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幼兒用小手做事的相片、小手娃娃,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教師出示自己的一只手(上面畫有眼睛、嘴巴),以小手娃娃的口吻說:“小朋友們好,我是小手娃娃,我的手能做許多事情,你們的小手會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師小結:原來小朋友的小手會做工這么多的事情,真能干。
二、出示掛圖,理解兒歌內容。
1、這里也有一個小朋友,他的小手也很能干,我們來看看他的小手都做了什么事情。
2、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畫,說說小手做的事情,并用兒歌里的語言來概括每一幅圖的意思。
三、欣賞兒歌。
1、我們來給這幾幅圖起個名字吧。
2、老師有感情地朗誦一遍兒歌。
四、學習兒歌。
1、請小朋友跟著老師邊拍手邊念兒歌。
2、引導幼兒嘗試用動作表演。
五、創編兒歌。
1、出示相片,看看小朋友的小手還會干什么。
2、我們把小朋友小手做的事情編到兒歌里。
六、保護小手。
我們的小手這么重要,我們要怎樣保護它呢?(不做危險的事情,不玩尖利的東西等)
活動反思:
孩子們通過學念兒歌,了解到自己的小手的本領,了解了原來自己的小手這么能干可以做這么多的事情,從而促使更多的孩子愿意用自己的小手去嘗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三種梨的特征,發現生活中有不一樣的梨。
2。對梨產生興趣,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三種不同品種的梨、托盤若干、布、摸盒
【活動過程】
。ㄒ唬┎吕,引導孩子回顧關于水果的已有經驗
1。提出任務
今天我帶來了一些水果,請你們一起來猜一猜!
2。猜梨
(1)猜猜碭山梨
“布里包著的可能是什么水果?”引導幼兒從形狀上猜測
簡單小結,介紹碭山梨。
。2)猜猜香梨
“布里包著的可能是什么水果?”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上猜測
簡單小結,介紹香梨。
。3)猜猜豐水梨
“盒子里裝了兩只一樣的水果,請兩個小朋友來摸一摸?說說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猜猜看可能是什么水果?”
簡單小結,介紹豐水梨。
。ǘ┍壤妫瑤椭變焊兄嬷g的顯著不同
1。比較梨外部特征
引導幼兒比較,并適時地根據孩子的回答從大小、顏色、觸摸果皮的感覺等方面提煉。
2。比較果肉的顏色特征
引導幼兒猜測,教師用刨刀刨出梨肉,請幼兒直接觀察。
3。比較梨的味道
。ㄈ┙Y束
引發幼兒繼續在生活中尋找不同品種梨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對手工活動比較感興趣,他們又都很喜歡小動物,對小動物的關愛產生濃厚興趣。所以我設計《小鳥回家》這節活動。通過讓幼兒學習撕紙、粘貼,培養幼兒的手工技能。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塊,用膠棒(或漿糊)粘貼的技能。
2、萌發幼兒關愛環境的情感。
3、訓練幼兒手指的靈活性,提高手眼協調活動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綠、黃、橙各色的蠟光紙,乳膠、小筐、抹布等。
2、課件、小鳥圖片、畫有大樹樹干圖2張。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學習撕紙塊。難點是撕紙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課件,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小朋友,你知道小鳥怎么了?”(找不到家了)
“小朋友想不想幫小鳥造一個家呢”“(想)
“今天請小朋友們,用撕成的紙塊來為小鳥造一個的家,好不好?”(好)
2、教師示范撕紙的方法。(提醒幼兒認真聽、仔細看)。
(1)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撕紙塊的方法。
(2)將撕成的紙塊,在紙的背面涂上乳膠粘貼在大樹上。
3、教師出示已畫好的樹干圖,請幼兒為小鳥做一個美麗的家。
4、幼兒自由撕紙、粘貼樹葉,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要將樹葉粘貼在輪廓內。(活動時伴有輕音樂)
5、出示“小鳥”,請小朋友將“小鳥”送回家。
6、教師小結:為了給小鳥一個安全的家,請小朋友們要愛護、保護環境,關愛小動物。請幼兒將垃圾撿起來送入垃圾筐。
7、活動結束,幼兒聽音樂《我是一只小小鳥》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在手工區教師帶領幼兒用各種材料制作樹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兒歌內容,知道冬天多運動身體就會很暖和。
2.初步理解詞“捂”的意思。
3.讓幼兒知道兒歌的名稱《不怕冷》,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活動重點:
學會兒歌,理解兒歌的意思。
活動準備:
1.寶寶圖片、小花貓的圖片
2.口罩、手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 師:“天氣很冷的時候,小朋友都會戴哪些東西來保暖呢?出示圖片
師:“我們為什么要戴大口罩呢?”
幼:“這樣嘴巴就不冷了。”
師:“小朋友怕冷嗎?有個小動物一點都不怕冷,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二、老師完整念兒歌《不怕冷》
1. 師:“是哪個小動物不怕冷呢?”
幼:“小花貓!
出示小花貓的圖片
2. 師:“兒歌里,我們小朋友怕冷,怕感冒是怎么辦的呢?”
幼:“戴口罩,手套!
3.師:“兒歌里是怎么說的?是戴口罩嗎?我們在來聽聽!
三、教師朗誦前半段
1.師:“兒歌里是戴口罩嗎?”(捂)
2.師:“捂和戴一樣嗎?什么叫捂呢?你們有誰知道嗎?老師做給你們看看吧!保ń處熡檬治孀∽欤,象這樣空氣進步去,透不出風了,就叫捂了。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配上動作)
3.小花貓真勇敢。我們再來聽聽它怎么勇敢了。
四、教師朗誦后半段
1.師:“小貓戴口罩了嗎?手套口罩都沒要是嗎?”
2.我們一起說說它是怎么抓老鼠的。跑一跑,跳一跳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重復念i2遍)
3.我們再完整的把這首兒歌念一念吧。
五、 結束活動
師:“我們今天學習了一首新的兒歌《不怕冷》,小朋友回家可以說給爸爸媽媽聽,這首兒歌里還有一個新的詞叫捂,我們回家再想想,哪些地方也業已用這個詞!
1.我們向小花貓學習,要做個不怕冷的寶寶。
2.現在我們就一起出去,學小花貓跑跑跳跳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先以提問的方式調動孩子興趣,然后以出示背景圖引出兒歌,再根據背景圖分段理解兒歌內容,有的孩子聽了幾遍后,就能自己看圖初步說出兒歌。最后讓幼兒學習小貓,激發幼兒做個勇敢的小寶寶,不要怕冷,知道跑跑跳跳身體就暖和了。
小百科:如果一個物體的溫度比較低,那么這個物體就是冷的。溫度越低,則越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和教師的引導知道漱口可以清潔牙齒。
2、掌握正確的漱口方法。
活動準備:
芝麻糖、調羹、鏡子、杯子、水、臉盆等。
活動流程:
請客吃芝麻糖 ——>送禮物照鏡子 ——>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教師總結 ——>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嘗試漱口——>讓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重點難點:讓幼兒掌握正確漱口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請客吃芝麻糖:過新年的時候,我買了許多好吃的東西,今天請你們吃好嗎?(幼兒品嘗芝麻糖)
2、送禮物,照鏡子:我還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你們看看是什么?(鏡子)
今天我們來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齒)牙齒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發現牙齒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齒上去了,牙齒變臟了,你有什么辦法把黑芝麻從牙齒上趕走呢?
3、幼兒自由討論清潔牙齒的方法。
4、教師總結:牙齒臟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辦法,可是幼兒園里沒有牙刷,就讓我們來漱口吧。
5、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
。1)教師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頭,閉起嘴,咕嚕咕嚕吐出水。
。2)幼兒邊念兒歌邊學習正確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請個別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集體聽口令做動作。
6、漱口:幼兒拿好杯子
喝水漱口,吐在臉盆里。
7、讓客人老師看看誰的牙齒最干凈。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玩色_小班藝術教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