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社會教案

時間:2022-07-24 15:30:2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編九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編九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微笑,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傳遞了溫暖、平和、友好、真誠等情感,是情緒表達、社會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此活動以故事《微笑》為主果道,引導幼兒理解只要有愛心總會有辦法傳播快樂的道理。

  在《微笑》這個溫情甜蜜的兒童故事里,小蝸牛幾經波折,終于找到了給大家帶來快樂并讓自己也快樂起來的方法。故事角色多且個性鮮明,如有學問的大力大象、性急的歌唱家小鳥、自信的清潔工刺、熱心的消息速遞員小白兔勤勞的雨天預報員小螞蟻、羞澀的微笑小使者小蝸牛等。其中,大象、小鳥、小白兔、小螞蟻傳播快樂的方法外顯,幼兒容易理解、表現,而小蝸牛傳播快樂的方法內隱,幼兒理解起來相對困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通過微笑墻、公益廣告“微笑”等形式,幫助幼兒直觀感受微笑的力量。

  故事中,主要角色小蝸牛的情結變化較大,教師可引導幼兒通過對小蝸牛動作、情緒的描述,如“低著頭,紅著臉,很不好意思”、“高興”、“難為情”等,挖據小解牛情結變化的原因,了解小蝸牛的內心活動,從而理解“只要有愛心就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的道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動物給大家帶來快樂的方法。理解詞語“孤單”、“了不起”的含義

  2.能用表情、動作、語言表現小動物為他人帶去快樂的急切愿望。

  3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班級幼兒笑臉照片組成的自制課件“微笑墻”,《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15,班級幼兒給他人帶來快樂的視頻片段,公益廣告“微笑”,《幼兒素質發展課程·語言》CD。

  2.幼兒有給朋友帶來快樂的經驗。

  【活動建議】

  1.請幼兒觀看課件“微笑墻”,感知微笑的力量。

  教師出示課件“微笑墻”,請幼兒找找自己在哪里、朋友在哪里,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微笑的力量。

  提問:看到大家的笑臉,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小結:微笑能讓人感到快樂、溫暖和幸福。

  2.分段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小動物給同伴帶來快樂的方法。

  (1)講述故事第1、2段,引導幼兒通過角色對話和動作感受小動物的情結。

  提問:小動物用什么方法給朋友們帶來了快樂?它們的心情怎樣?聽了大家的話,小蝸牛是怎么想的?它的心情怎樣?

  (2)講述故事第3、4段,引導幼兒了解小蝸牛的心情變化及其緣由。

  提問:小蝸牛為什么要給大家寫信?把快樂帶給朋友,小蝸牛的心情怎樣?

  3.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并觀看課件《微笑》,理解“只要有愛心就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道理。

  提問:信上說了什么?什么時候會孤單?為什么要在孤單不快樂的時候記住小蝸牛? 小蝸牛什么本領也沒有,為什么大家會夸它了不起?

  小結:微笑是能給大家帶來力量和快樂的,只要有愛心,就可以給別人帶來

  4.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表現小動物們想給他人帶去快樂的急切心情組織幼兒討論:你喜歡故事中的誰?它說了什么?它的心里會怎么想?

  啟發幼兒用語言、動作、表情表現小動物的特點和心理活動

  5.請幼兒觀看視頻片段,感受給他人帶去快樂的良好體驗。

  (1)組織幼兒交流,了解多種給他人帶去快樂的方法。提問:怎么做才能給別人帶去快樂?

  (2)觀看視頻,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小結:快樂是可以分享的,把快樂送給別人,自己更快樂。

  (3)播放公益廣告《微笑)》,引導幼兒感受微笑的傳遞與溫暖,激發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傳遞微笑。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家人、同伴是怎樣給別人帶去快樂的,將自已的發現與大家分享。

  附

  微笑

  在樹林里,住著一群大大小小的動物,它們是大象、兔子、刺、媽蟻、蝸牛等等。這些動物無論是大還是小,大伙兒同樣相親相愛。

  大象是這群動物中個兒最大的,長得也是最高,而且大伙兒都覺得它挺有學

  ,因此都很樂意聽它的話。有一天,大象召集大伙兒來開會,討論怎樣把快樂帶給伙伴。大伙兒覺得這個主意挺好,于是各自開動腦,想著自己該怎樣才能把快樂帶給朋友們。小鳥最性急,呢嘰喳喳地先發言:“只要我醒著,我愿意為期友們唱好聽的歌!”大象接著說:

  “可可!只要我著,誰有千不動的活,我意幫助它!”刺的個ル雖然小,但它也提是購昂起了頭:“只要我著哪兒有垃圾,我愿意為朋友們清掃道路。”小白兔也忙說:“只要我醒著,我愿意為朋友們送信傳消息。”小媽蟻呢,它也說:“只要我醒著,下大雨前我愿意趕緊提醒朋友們快回家。”大家說得正熱,可誰也沒注意到這時小牛的心里可著急了。是何!它除了整天背著個沉重的,在地上慢慢地爬以外,的什么也千不了。它低著頭、紅著臉,很不好意思,輕輕地爬走了。

  一天,一群小螞蟻正在搬東西,它們從小蝸牛的身邊走過時,小蝸牛友好地向它們微笑,小螞蟻也連忙微笑著向小牛打招呼。一只小螞蟻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呀。“小蝸牛聽了高興極了,心想:“對呀,我雖然沒有什么本領但可以對友們微笑呀,讓大家感到快樂!”然后又一想,也不對呀:“朋友們各自有各自的事,都忙著呢,總不能讓大家放下手中的活,專門跑來看我微笑吧!”這事可真讓小牛為難了一陣。它想啊想,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它慢慢地往家

  第二天,小蝸牛把厚厚的一信交給了小白兔,讓它給樹林里的每一位朋友里爬去送去。朋友們拆開信,信的內容是一張畫。畫得是一只正在甜甜微笑著的小蝸牛畫下面還有一行字:“當你覺得孤單或不快活的時候,請記住你的朋友小蝸牛正在對著你微笑呢!”朋友們都說:“小蝸牛真了不起!”因為它把微笑送給了整個樹林。小蝸牛難為情地說:“當我把快樂帶給朋友們的時候,我自己也很快樂呢

  大班科學《整理小書包》公開課+課件PPT+教案+反思+音樂+小視頻幼兒園班本課程《我們的車世界》課件PPT主題故事教學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內容,了解動物與物品之間的關聯性,并嘗試仿編詩歌。

  2.感受詩歌內容的有趣,懂得擁抱是表達喜愛的一種方式。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歌內容,了解動物與物品之間的關聯性。

  2.用詩歌的句式進行仿編,并大膽表達。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接觸過一下物品,如:粗糙的苦瓜、凹凸的重啟瑯琊榜、毛絨動物等,豐富了相關的感知經驗。

  2.掛圖《我喜歡抱抱》。

  3.幼兒用書第1冊第8-9頁。

  4.CD(柔和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朋友抱一抱。

  師幼相互抱抱,感受擁抱是表達喜愛的一種方式。

  ——我喜歡抱抱你,你聞起來香香的;我喜歡抱抱你,你的小手肉乎乎的,像可愛的小熊······

  ——你還可以跟你的好朋友抱一抱。(幼兒互相抱抱)

  二、我喜歡抱抱。

  1.說說喜歡擁抱的對象,感受擁抱帶來的愉悅之情。

  ——你最喜歡擁抱誰?為什么?

  ——有一個小姑娘非常喜歡抱抱,看看她擁抱了什么?(出示小豬、小兔等動物圖片)

  ——如果是你,你會擁抱誰?為什么?

  2.猜測小姑娘擁抱大蛇、鱷魚的原因。

  ——小姑娘為什么會擁抱我們害怕的大蛇、鱷魚呢?

  ——小姑娘可喜歡大蛇和鱷魚了,她說:“我喜歡抱抱大蛇,好像抱著一條長長的圍巾······”

  ——為什么小姑娘說抱大蛇好像抱著一條長長的圍巾?

  3.繼續猜測小姑娘擁抱其他物品的原因。

  ——小姑娘擁抱它們的原因又會是什么?

  ——除了圖上的東西,還會有什么藏在泥土里?

  4.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選擇一張物品彈琵琶和動物圖片對應,并說明原因,教師幫助幼兒嘗試根據歌詞的局勢連貫表達。

  5.完整欣賞詩歌,熟悉詩歌的句式。

  ——小姑娘擁抱它們,是不是和我們說的一樣呢?

  三、大家都來抱一抱。

  1.根據詩歌句式,方便詩歌。

  ——你喜歡擁抱誰?為什么?

  2.根據詩歌的句式,將記錄的圖片創編成詩歌。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錄象、展示媽媽的作品,知道媽媽關心愛護自己,媽媽本領大。

  2、嘗試用語言等多種方法,表達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3、愛自己的媽媽,并為自己的媽媽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1、錄像(媽媽在家中為寶寶做的一系列事情)。

  2、收集媽媽的作品,如織的毛衣等

  3、聯系媽媽來園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一、布置“媽媽的作品展”,請幼兒一起來參觀,引起興趣。

  “你們看,這里放了些什么呀?”“你們知道這些都是誰的作品嗎?”“媽媽的本領大不大呀?”

  二、組織幼兒談論:我的媽媽真能干。

  “誰來夸夸你的媽媽,告訴大家你的媽媽的本領。”

  請幼兒用語言介紹自己的媽媽的姓名,讓幼兒夸獎自己的媽媽,說說媽媽的本領,引發自豪感。

  三、幼兒看錄像并聽媽媽介紹,初步了解媽媽是怎樣關心寶寶的。

  “我們來看一看媽媽是怎樣來關心我們小朋友的。”

  1、看完錄像后提問:

  ①早晨媽媽是怎樣關心寶寶的?

  ②媽媽下班回來后,還要做些什么事?

  ③晚上媽媽又是怎樣關心寶寶的?

  2、請個別幼兒的媽媽說說自己是怎樣照顧孩子的讓孩子感知媽媽的關愛和辛苦。“那現在我們歡迎媽媽來說說她是怎樣來關心你們的?她為你們做了些什么事?”

  3、小結:媽媽們都很關心自己的孩子,除了努力工作以外,還要照顧你們,非常辛苦。

  四、嘗試用多種方法表達對媽媽的愛。

  1、“媽媽這么關心我們,我們應該怎樣來謝謝媽媽呢?”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感激,例如:說說感謝的話;親一親媽媽;為媽媽做一些事;送給媽媽禮物等。

  2、實踐活動:請幼兒將大紅化送給自己的媽媽,并說上一句感謝的話。

  3、集體給媽媽送上一首歌曲《好媽媽》,表達愛媽媽的感情。

  “我們來唱一首歌給媽媽聽吧。“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了解基本的購物文明禮儀,學做文明小顧客。

  積極參加活動,體驗參與文明宣傳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超市里的不文明行為”組圖;“商店”組圖。

  材料準備: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超市里的不文明行為”,引導幼兒了解不文明行為所產生的影響。

  ——他們在做什么?

  ——他們的行為正確嗎?為什么?

  小結:不文明的購物行為會給他人的生活帶來影響,比如不規范使用拉籃、購物車,破壞公物,導致他人無法繼續使用;隨意亂放商品,導致別人找不到想要購買的商品;將商品拆開、弄壞,影響超市銷售;亂插隊,影響秩序等。

  組織討論,引導幼兒了解基本的購物文明禮儀。

  ——怎樣做一名文明的小顧客呢?

  小結:正確使用購物車、購物籃,不坐或站在購物車籃內;選擇商品時,不想要的商品,要放回原位;不拆開商品的包裝,不擠壓、破壞商品;結賬時,要耐心排隊,不爭不搶、不插隊;結賬后盡快將商品裝袋或裝籃,不影響后面的顧客。

  出示組圖“超市”,引導幼兒創編文明標語,加深幼兒對購物文明禮儀的認知。

  1.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創編文明標語。

  ——如果你們是店員,要在這些地方掛上一句標語,你們會怎么說呢?

  2.鼓勵幼兒分享創編的標語。

  ——每一組派一個代表分享你們創編的文明標語。

  小結:我們可以說,“文明使用購物車”、“愛護商品”、“排好隊伍來結賬”等等。

  提供卡紙及畫筆,引導幼兒根據創編的標語設計文明宣傳畫。

  ——每個小組為自己的標語設計一幅文明購物宣傳畫吧!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教師可組織幼兒利用“文明購物宣傳畫”,到園內各班進行宣傳。

  家園共育

  家長帶幼兒到超市購物,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文明行為。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這節課是教育幼兒能夠知道幾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并且能夠知道這些電話號碼是在什么情況下撥打,打通后需要說些什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特殊的電話號碼,并且能夠熟記這些電話號碼。

  2、知道在什么情況撥打什么電話。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重點難點:

  1、讓幼兒認識特殊的電話號碼,并且能夠熟記這些電話號碼。

  2、知道在什么情況撥打什么電話。

  活動準備:

  PPT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以故事形式展開活動

  看PPT課件有個老奶奶突然暈倒在路邊這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

  2、出示PPT帶有120電話號碼的圖片,告訴幼兒在遇到有人受傷,生病時應該撥打120,打通電話后能夠說出受傷人員或是生病人的地址,說明是哪里受傷了,或者是什么生病的狀態。

  教幼兒讀出急救電話是120。

  看第二段故事突然發現有個地方著火了這時候應該怎么辦?

  3、出示PPT帶有119電話號碼的圖片,告訴幼兒如果遇到發生火災時不要慌張,這時候應該撥打火警電話119,打通電話后說清楚發生法在現場的'詳細地址。

  教幼兒讀出火警電話119。

  4、看第三段故事,如果家里來了陌生人,不要隨便開門,如果不認識,可以撥打報警電話110,出示PPT帶有110電話號碼的圖片,教幼兒讀出報警電話110,在打通電話時要說明自己所在的位置,在遇到危險時要撥打電話110。

  用以上方法可以教幼兒認識多個特殊電話號碼。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這一節課,讓幼兒解了許多特殊電話號碼的意義及用途,在今后上課前還要多以范例教育幼兒,在什么情況下打什么電話。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使用敲、甩、推、擠等多種方法發現廢棄的牙膏殼里還有一些沒有用完的牙膏,并嘗試再利用,初步理解節約的意義。

  2、學習簡單實用的節約小妙招,初步樹立節約意識,逐漸養成節約的習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向家長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應用,關注家中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

  2、操作準備:

  (1)屋頂裝有太陽能熱水器的照片。

  (2)師幼收集已被更換掉的舊牙膏和擦洗污漬用的小紗布。

  (3)拍攝二段錄像:

  A.洗手時把水龍頭打開——手濕后關上水龍頭、打肥皂——沖洗時再打開水龍頭;B.自備購物袋上超市。

  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為什么要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教師出示照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

  1、這個裝在屋頂上的東西是什么?

  2、誰的家里也有太陽能熱水器?

  3、你們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做什么呢?

  4、你們家為什么要在屋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5、教師小結。

  (二)在操作活動中感受節約的意義

  1、游戲情境中萌發操作的興趣。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東西正在被我們浪費。你們看!(出示廢舊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丟棄的牙膏。主人說我已經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體里還留著許多牙膏。誰能幫幫我,幫我擠出來?”

  2、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擠出剩余牙膏,教師觀察指導幼兒。

  如,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引導能力中等的幼兒使用推、卷等多種方法擠出剩余的牙膏,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向同伴學習,并教育所有幼兒耐心工作。

  3、交流操作方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介紹使用小工具的方法。

  4、拓展思路。

  師:原來被扔掉的牙膏里還有這么多牙膏,要是浪費,多可惜呀。我們可以用它來干什么呢?除了刷牙,你平時還看到媽媽用牙膏干什么了?

  5、嘗試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臟玩具。

  (三)觀看錄像,學習簡單實用的節約小妙招,培養節約意識和習慣

  1、觀看錄像A

  (1)師:你看懂了什么?小朋友為什么要這樣做?

  (2)教師組織幼兒學一學。

  2、觀看錄像B

  (1)師:人們去干什么?手里拿著什么?為什么自己拿購物袋?

  (2)師:你去買東西時會怎么做?

  3、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節社會性活動我主要通過:

  1. 通過“擠廢棄的牙膏管”的操作活動為切入點,給幼兒浪費的概念。

  2. 開展“說說我們身邊的浪費現象”活動。讓孩子們深刻體會,浪費現象普遍存在我們身邊。

  3. 開展“觀看圖片和視頻”。像洗手、漱口、畫畫等這些現象其實在平時生活中很常見,但都不被孩子們重視。當把這些現象以“曝光”形式展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才發現樹立節約意識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讓幼兒了解資源的緊缺,認識環境的惡化,感受到勤儉節約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4. 開展“共同尋找節約的辦法”。孩子們通過發現在在幼兒園、生活中存在的浪費現象,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幼兒意識到,從“不剩飯、不撒飯,把碗里的飯吃干凈;洗完手關上水龍頭,洗手水可以洗抹布、洗拖把、沖廁所等再利用,在家循環節約用水;紙張兩面都能利用,然后再用來折紙,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等身邊小事做起,讓幼兒對勤儉節約有了一定的認識,讓節約意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生根、發芽、長大。”

  另外,為了是目標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我精心設置了“節約小能手”記錄環節。首先,記錄表中的四個項目是幼兒生活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寫有幼兒號數的黏貼紙和合計欄便于教師和幼兒了解某個孩子的節約情況。便于幼兒根據記錄表來提醒自己在這方面做好節約。

  勤儉節約,不是這一節活動,就可以達到成效的,所以在最后活動延伸環節,我將“爭當節約小能手”活動具體的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在班上開展“爭當節約小能手”的評比活動,每天一張進行統計,每周評選一次,同時值日生要做好監督檢查。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好朋友的含義,初步學習好朋友的交往技能。

  2、幼兒在表征作品的基礎上能用語言較連貫的描述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及特點愛好等,加深對好朋友的了解。

  3、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好朋友之間互助友愛的情感,體驗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與幸福。

  活動準備:

  好朋友畫像若干、生活照片3張、實物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一)以猜朋友的游戲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有好朋友嗎?我們來玩一個猜朋友的游戲,好嗎?

  2、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出謎面(介紹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或愛好及特長),讓其他小朋友來猜一猜是誰,好嗎?

  (二)引導幼兒交流,初步激發幼兒對好朋友的喜愛之情。

  1、教師出示自己好朋友的畫像,向幼兒介紹好朋友的外貌特征或愛好及特長,讓幼兒們猜一猜。并及時表揚鼓勵。

  2、幼兒出示好朋友的畫像,與同伴進行交流。

  3、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及愛好,進一步加深對好朋友的了解。

  (三)引導幼兒在感受、講述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好朋友的含義,進一步激發幼兒與好朋友之間友愛、互助、謙讓的情感。

  1、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和他(她)成為朋友的?

  2、以交流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好朋友的含義。

  (1)如果好朋友傷心難過了,你會怎么做?

  出示關心好朋友的生活照片,加深理解。

  (2)請幼兒說說好朋友遇到困難,你會怎樣做?

  出示幫助好朋友的生活照,進一步加深對好朋友含義的理解。

  (3)出示好朋友一起合作的生活照片,引導幼兒觀察。

  你和好朋友一起做過哪些事情?有沒有幫助過小朋友?

  如果兩個人都想玩一個玩具,(或都想扮演一個游戲角色),怎么辦?

  好朋友生氣了,你可以怎么使好朋友高興起來呢?

  3、兩個人怎樣做才能成為好朋友?

  師小結:喜歡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謙讓的人會成為好朋友。

  (四)幼兒與好朋友一同演唱歌曲與好朋友一同演唱歌曲《拉拉勾》,感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情感。

  活動延伸:

  周末與好朋友相約去肯德基,一起參加"第二屆肯德基少兒繪畫大賽"的店慶活動。可以與好朋友合作繪畫,也可以獨立繪畫,一起參賽。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耳朵可以聽見聲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過教師的講解以及集體討論,掌握一些保護耳朵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耳朵謎語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來猜個謎語,看看小朋友聰明不聰明。

  師: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見面。

  二、引導幼兒創編故事。

  1、師:你的耳朵長在哪里呀?

  2、師:請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邊小朋友的耳朵,說一說:耳朵是什么樣子的?

  3、師:誰來說說,耳朵有什么用?沒有耳朵會怎么樣呢?

  三、討論保護耳朵的方法。

  1、師:耳朵可以聽見聲音,耳朵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呢?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地交流已有的經驗。)

  2、教師小結:不能往耳朵里放東西,不能隨意地挖耳朵,輕輕地和別人說話,不要對著耳朵喊叫,聽到很響的聲音時,要張大嘴巴或快快地走開,有水進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服要及時去醫院。

  四、游戲:請你猜猜我是誰。

  1、師:我們來玩一個游戲,看看你的耳朵靈不靈!

  2、介紹游戲玩法:請一幼兒彎腰趴在教師腿上,蒙上眼睛,再請一個幼兒走到他身后輕輕拍他,同時說:“請你猜猜我是誰?”說完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請趴在腿上的幼兒站起來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誰?幼兒猜出后,再換幼兒繼續玩猜人游戲。

  (游戲玩熟后,可以讓說話的人變換聲調,加深游戲的難度。)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選擇合適的材料,運用圍合、疊高、拼插等方法組合恐龍家園。

  2.學習和同伴合作,合理安排空間布局。

  3.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引導策略:

  一、討論恐龍生存的環境在《侏羅紀公園》的電影或圖書里,你看到過恐龍的家園說什么樣的?

  二、幼兒分組商議、明確分工你們打算搭建一個怎樣的恐龍家園呢?

  需要做什么事呢?怎么分工呢?

  可以選用一些什么材料來做呢?

  三、幼兒合作創建恐龍家園每組幼兒在規定的場地上規定搭建的位置,如河流、高山、草原的位置。

  四、展示幼兒搭建的恐龍家園可以請小班弟弟妹妹來參觀:場地如需另做他用,也可以講幼兒搭建的恐龍拍攝下來,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幼兒的成果,讓幼兒體驗藝術創作所帶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幼兒園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端午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教案05-13

幼兒園社會冬天教案06-25

幼兒園社會環保教案04-08

幼兒園社會疫情教案03-05

幼兒園品德與社會的教案11-24

《社會安全》幼兒園教案03-29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07-14

幼兒園社會教案06-08

參觀幼兒園社會教案04-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aⅴ片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首页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视频一区二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福利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在线免费午夜国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