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社會教案

時間:2022-07-22 09:23:5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集合7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集合7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故意在走路時發出重重的響聲,他們回覺得很有意思,樂此不疲。為此,為了保護幼兒的健康,養成良好的習慣,使幼兒知道噪聲的危害而設計此活動。

  目標:1、通過游戲,培養幼兒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放物品。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立體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 幼兒觀看木偶表演:

  小貓出場:我叫輕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了。

  小兔子們出場:我們也叫輕輕,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鬧游戲多快樂。

  小朋友出場:我也叫輕輕,每次回家我都輕輕敲門,媽媽說我有禮貌。

  二、 討論:

  1、 剛才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叫什么名字?

  2、 他們為什么都叫輕輕?

  3、 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敲門好不好?為什么?

  三、 游戲《躲過大灰狼》

  老師扮大灰狼,幼兒扮小兔。大灰狼背對著小兔在張望,小兔們一個個從大灰狼背后走過,有的搬椅子,有的喝水,還有的畫畫,如果發出較大的響聲,大灰狼就轉身去抓小兔。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我要拉baba

  活動目標:

  1.了解“拉巴巴”的基本生活常識。

  2.能積極參與活動,大膽講述自己上廁所的經驗。

  活動準備:

  ppt“我要拉巴巴”、上廁所流程圖

  活動過程:

  一、介紹河馬、小豬、小老鼠并互相問好。

  二、看看,說說

  1.河馬、小豬、小老鼠在蕩秋千,玩得真開心啊。蕩著蕩著,“哎呦,哎呦,肚子好疼啊”,三個好朋友一起大聲喊了起來。他們怎么了?到哪里去拉巴巴?

  2.來到廁所(或衛生間),門關著,怎么辦?聽聽看里面有沒人

  我們一起來問一問:“里面有人嗎?”小老鼠、小豬推開門準備拉巴巴。

  3. 河馬打開門一看,怎么了?(大鱷魚)怎么辦?

  小結:是的,河馬重新走出來,等大鱷魚上完廁所再進去,這叫什么?(等待)幼兒園小朋友多,所以我們也要學會等待!

  三、討論:如廁時的流程及常規

  1.平時你們是怎么上廁所的?(幼兒自由說)

  2.我們來看看三位好朋友是怎么拉巴巴的?是不是和我們一樣的?

  拉巴巴前要干什么?(脫褲子)拉完了巴巴要干什么?(拉完巴巴、要擦屁屁)你會擦嗎?你是怎么擦的?(不會擦怎么辦呢?)屁屁擦完后干什么?(穿褲子)

  小結:拉巴巴前先慢慢脫下小褲褲,兩腳站好坐下來,拉好巴巴擦屁屁,慢慢穿上小褲褲。

  3.拉完巴巴、擦好屁屁、拉好褲子,還要干什么?(把巴巴沖掉)

  請小朋友一起按按鈕沖馬桶,有時候在幼兒園我們不方便沖水,那我們該怎么辦?(告訴老師或大人,請老師幫忙沖掉)

  4.上完廁所,三個好朋友在干什么?

  我們是怎么洗手的呢?一起來洗一洗吧

  (先打開水龍頭,注意不能開的太大,把手打濕,擦點肥皂或洗手液,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腕搓搓、指尖搓搓、指縫搓搓,最后再用水把泡沫沖干凈,用毛巾把手擦干。)

  四、演一演、學一學

  1.師幼集體完整表演一遍“拉巴巴”的過程。

  原來上廁所(拉巴巴)要做這么多的事情啊,我們再一起來學一學吧!

  2.帶領幼兒如廁,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

  附兒歌《拉巴巴》

  拉巴巴,拉巴巴;

  你先我后不擁擠;

  慢慢脫下小褲褲;

  兩腳站好蹲下來;

  拉好巴巴擦干凈;

  慢慢穿好小褲褲;

  小手一按沖一沖;

  洗洗手,講衛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中幽默,詼諧的語句,并愉快的投入活動。

  2、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形象的進行表演。

  3、在游戲與討論中了解要做個勤快人。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磁帶--《懶惰蟲》

  情境表演--懶惰蟲

  活動過程:

  1、欣賞情境表演,引出懶惰蟲的形象。

  2、引出兒歌的前半部幀

  (1)教師有節奏的朗讀兒歌的前半部分。

  (2)提問:“你是不是懶惰蟲?”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我不是懶惰蟲。”

  (3)提問:“懶惰蟲的手腳、全身是不是真的痛?”

  (4)教師與幼兒一起有節奏的朗讀兒歌的前半部分。

  3、引出兒歌的后半部分。

  (1)討論:“你們不是懶惰蟲,那是什么人?為什么?”。

  (2)教師有節奏的朗讀兒歌的后半部分。

  (3)提問:“你們會做什么勞動?”,討論后教師與幼兒邊表演邊有節奏地朗讀兒歌的后半部分。

  (4)啟發幼兒用愉快的情緒表演兒歌后半部分并加入自己勞動的句子。如:“我會拖地板、我會拖地板,我經常拖地板。”

  4、幫助懶惰蟲改正缺點,大家一起完整地朗讀兒歌《懶惰蟲和勤快人》。

  附兒歌:

  懶惰蟲和勤快人

  你是懶惰蟲,你是懶惰蟲,你全身都在痛。

  你的手也痛,你的腳也痛,你全身都在痛。

  我是勤快人,我是勤快人,我全身都是勁。

  我的手有勁,我的腳有勁,我天天在勞動。

  我會……,我會……,我經常……

  教學反思:

  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是小朋友非常喜歡的一首歌,第一段描述了勤快人在廚房辛勤勞動的情景,第二段描述了懶惰人在廚房睡覺的情景,這兩段對比強烈而鮮明的歌詞充分表達了以勤為榮,以惰為恥的感情。本課通過有表情、有對比地演唱《勤快人和懶惰人》,使學生在聽賞,演唱等音樂活動中感受到不同速度,體會不同的音樂情緒。通過參與歌表演律動等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感受勞動歌曲的特點,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展,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創造,并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設計本課時以故事《兄弟倆當家》導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欣賞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再次呈現出兩種人不同的生活場景,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在歌曲教學中,我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如速度上的對比以及情緒上的變化等,讓他們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提高了音樂鑒賞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對音樂形象進行創作。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每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樂課堂教學應更多地建立在參與和感受的基礎上。學生只有“動”起來才會對音樂有真正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本課的最后一個環節我將教學情景生活化,讓每個孩子們體驗、參與到廚房生活中來,教室里頓時興趣高漲。孩子們在動手動腦的實踐過程中,體會到了勞動的喜悅,而且有了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情感體驗。在這里,教育不再是未來生活的預備,而是兒童現實生活的過程。在實踐的過程中,孩子們小組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設計,發揮了他們的音樂潛能,建立了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從孩子們的眼睛里可以體會到勞動的熱情和快樂。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這一切,令我感到非常欣慰。通過本課學習,使小朋友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幫助小朋友明辨是非,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明白勞動帶給人快樂,勞動創造財富,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如何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是今后教學的重點。對于音樂教師而言,除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唯有如此,音樂課才能更有意義。

  小百科:懶惰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ǎn duò,意思是偷懶;不喜歡費體力或腦力;不勤快。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讓幼兒認識自己的性別,進一步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意識。

  教學準備:

  1、男孩子、女孩子卡片各一張。

  2、裙子、短褲若干(與班的男、女幼兒人數相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男、女孩子卡片,讓幼兒知道自己的性別。

  1、“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客人,他們是誰?”(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

  2、“那么,你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呢?”(教師幫助幼兒區分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

  (二)請幼兒選服裝,進一步認識自己。

  1、“這兒有許多漂亮的衣服,我們來看看哪些是女孩子穿的哪些是男孩子穿的?”

  2、“請小朋友一起選出你愛穿的衣服。”(教師進一步幫助幼兒區分性別)

  (三)組織幼兒結合性別,學會自己上廁所。

  1、“剛才,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了,那誰知道,男孩子、女孩子是怎樣上廁所的呢?”

  2、組織幼兒上廁所,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教學反思:通過這次教學,孩子們能夠知道自己的性別,并會用正確的方法上廁所。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樹木是紙的主要原材料,我們要生產出很多的紙,就要砍伐很多的樹木,而樹木對我們的生存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調節空氣方面的作用。從而讓幼兒加深對森林的愛護和關心。

  活動目標:

  1、知道紙是中國人發明的,了解制造紙張的生產過程。

  2、能大膽說出制造紙張的重要原料和生產過程。

  3、萌發幼兒對紙的制造過程產生興趣和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的不同紙張。

  2、故事《蔡倫造紙》

  3、造紙過程的。掛圖

  活動過程:

  一、交流關于紙的發現、

  1、活動導入

  師:你們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紙),紙是從哪里來的呢?

  幼:紙從....來的。

  2、教師講故事《蔡倫造紙》,引導幼兒了解蔡倫發明紙的故事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激發幼兒的自豪感。

  師:紙是誰造出來的呀?

  幼:蔡倫

  師:紙的原材料主要是什么呢?

  幼:樹木和破布

  3、分組討論:還可以用什么原料能造出紙來?

  教師總結:還可以用竹子、漁網....等造出紙來。

  二、木頭怎樣變成紙

  1、出示掛圖,讓幼兒了解樹木是生產紙張的主要原料。

  2、教師講解掛圖,引導幼兒了解紙的生產過程。

  先把木頭送到機器上剝皮,機器把粗大的木頭磨成細細的木屑,再送到高壓容器里加熱,提取纖維;纖維在水槽里被攪成糊狀,形成紙漿;加入化學漂白劑;最后用滾筒擠壓出里面的水分后,紙漿就變成一張白紙了。

  3、幼兒互相交流,講一講紙的生產過程進一步加深對紙的制造過程的認識。了解造紙需要砍伐大量樹木。

  師:如果我們的大樹都背砍完了,會有什么后果呢?

  幼:地震、沒有氧氣、泥石流、沙塵暴等。

  三、請幼兒分組討論:

  在繪畫、用餐巾紙或使用衛生紙時,應該怎樣正確使用紙張,不浪費每張紙張。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大膽運用已有的數經驗解決問題,進一步感知列式中三個數字代表的不同意義。

  2、體驗一卡通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幼兒自制一卡通卡、列試題卡、模擬刷卡機若干個,公共汽車、輕軌、地鐵站牌,幼兒張貼記錄卡板,記號筆,標有不同票價的游戲項目圖數張。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設計的一卡通,感受一卡通的多種用處

  幼兒自由介紹自己設計的一卡通有哪些用處。

  師: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生活中的一卡通就像你們設計的一樣神通廣大,瀟灑一揮,走遍天下了。卡里沒錢能刷卡嗎(不行)?今天我已經在你們的卡里都充了8塊錢。

  二、使用一卡通,感受一卡通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1、回憶交通工具標記。

  師:一卡通里有了錢,就可以乘車到公園玩了,到公園我們可以乘哪些交通工具到達?

  (出示標記)今天隨便你乘一種交通工具都可以直接到達公園。

  2、介紹一卡通的使用方法。

  師:你們知道怎么刷卡嗎?(幼兒自由介紹)

  師:這里就有刷卡機,如果你乘的車需要3塊錢就按一下數字3,把卡插進去,燈亮了,就表示刷卡成功了。想不想試試?

  3、提出游戲要求。

  師:今天乘車有一個要求,每一次刷好卡以后要用一道算式題記錄下來,讓大家一看就知道卡里原來有多少錢,刷卡用掉了幾塊錢,里面還剩幾塊錢,然后把卡插在記錄板上。

  4、幼兒游戲、操作。

  每個小朋友拿好一卡通,按自己確定的方法出發乘車。

  5、交流。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每位小朋友都乘了什么交通工具,卡里還剩下多少錢呢?

  (1)先看乘公共汽車的小朋友。教師隨機尋找問題:乘汽車的小朋友都剩下多少錢?怎么會剩下3塊錢呢?請一位小朋友來解釋一下。

  (2)依次觀察其他小朋友的卡里還剩下多少錢。

  6、梳理:整理8以內減法的不同列式,發現乘坐不同車,由于票價不同,剩下的錢也不同。

  三、大膽運用已有數經驗解決游戲中充值的問題

  師: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公園有些什么好玩的吧。

  1、了解游戲項目:公園里有些什么活動項目,各要多少錢呢?

  2、看看說說卡里的錢能玩哪個活動項目呢?如果錢不夠怎么辦?(幼兒想辦法,引出充值)

  3、嘗試充值:

  師:一卡通就是方便,卡里的錢不夠了,只要再充值就又能用了。

  介紹玩法:

  (1)觀察桌上不同游戲項目的票子;

  (2)選擇游戲項目,把對應的票貼在一卡通上;

  (3)算一算卡里原來有多少錢,現在需要玩的游戲需要多少錢,應該再充多少錢;

  (4)把要充值的金額記錄在卡的下面。

  4、幼兒操作:

  (1)以一張卡為例,共同嘗試,了解規則。

  (2)分別計算并按需要為自己在卡內充值。

  四、交流

  1、介紹自己想玩的游戲項目和需要在卡內充多少值。

  2、共同驗證。是不是可以去玩。

  活動延伸:

  1、在游戲中創設使用一卡通的項目,充值正確的幼兒在游戲中使用一卡通玩對應的'游戲項目;出錯的幼兒,可請老師和同伴幫助再試著充值。

  2、逐步增加充值項目,算算如果想玩兩個或兩個以上游戲需要充多少值。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一:各種各樣的車

  活動目標

  1、了解機動車、非機動車的相同點及區別;

  2、初步了解機動車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和其排放廢氣對人們的危害;

  3、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活動準備

  自行車、卡車、轎車、摩托車、公共汽車、三輪車、拖拉機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到附近的大街上觀察各種車輛過往情況

  1、將幼兒按5―6人分成適當的幾組;

  2、教幼兒統計的方法:如,用符號“1”表示一輛車,記錄過往的自行車、卡等的數量。

  3、根據幼兒記錄繪制過往車輛統計表,引導幼兒了解馬路上什么車最多。

  4、出示車輛圖卡,引導幼兒觀察機動車、非機動車的相同點及區別。

  二、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機動車給人們生活環境造成的污染

  1、引導幼兒觀察哪些車子在行進中排放廢氣,哪些車子不排放。

  2、與幼兒共同討論機動車排放的廢氣對人類的危害;

  3、請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表達機動車排放的廢氣對人類的危害。

  三、總結分享

  集中幼兒作品,舉辦畫展。組織全體幼兒參觀后相互評價、講述。

  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車輛統計結果告訴爸爸媽媽,并一同討論機動車排放廢氣污染環境的有關問題。

  活動二:森林車店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加強對機動車、非機動車特點的了解;

  2、認識機動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其排放廢氣對人們生活環境造成的影響;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三張。

  2、自行車、卡車、轎車、摩托車、公共汽車、三輪車、拖拉機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故事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自由講述;

  二、在幼兒觀察的基礎上提問:

  1、小狐貍站在柜臺里干什么?它會怎樣吆喝?(用廣告、主持人形式,強調機動車的優點)

  2、哪些動物來買車?它們會買什么車?為什么?(將動物特點與機動車特點結合起來回答)

  3、生病的動物為什么越來越多?

  三、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懂得機動車的危害

  四、出示車輛圖卡,引導幼兒分析、比較機動車、非機動車的優點和不足

  五、總結分享

  與幼兒一起總結非機動車的優點是沒有污染,缺陷是費時費力;機動車的優點是便利、快捷,缺陷是排放到大氣中的廢氣污染較大。并通過電動車的導入,激發幼兒的科學興趣及探索欲求知欲。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設想幾種減輕機動車污染問題的方法。入園時,與大家一起分享。

  附故事:森林車店

  在美麗的森林里,小狐貍開了一家車店。車店里的車可多了,有自行車、摩托車,還有最新產品:小狐貍牌省力機動車。

  聰明的小狐貍在樹林里貼了一張廣告:“小狐貍牌省力機動車體積小,速度快,省時、省力、省油,價格便宜”。消息傳開,烏龜爺爺馱著小烏龜趕來了,袋鼠媽媽抱著小袋鼠趕來了,胖胖的熊貓奶奶和年邁的山羊公公也拄著拐杖來了。大家爭著購買小狐貍牌省力機動車,它們覺得有了機動車方便極了。

  從這以后,森林里到處回響著機動車“突突突”的聲音,彌漫著機動車冒出的一股股黑煙。

  沒多久,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樹林里的樹葉沒以前那么綠了,天空也總是灰蒙蒙的。生病的動物也越來越多,咳嗽的,流鼻涕的,喉嚨痛的,嚴重的還住進了醫院。獅王很著急,命令黑貓警長進行調查。

  黑貓警長經過幾天幾夜的奮戰,仍未查出原因。小朋友,你們能幫助黑貓警長查出原因嗎?

【幼兒園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品德與社會的教案11-24

《社會安全》幼兒園教案03-29

幼兒園社會教案05-13

幼兒園社會端午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冬天教案06-25

幼兒園社會環保教案04-08

幼兒園社會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疫情教案03-05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07-14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福利视频 |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 午夜福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 亚洲系列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