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07-21 08:19:4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動物之間相互依存的共生現象。

  2.體驗找朋友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動畫片《犀牛與犀牛鳥》;

  2、《好朋友》PPT課件;

  3、共生動物卡片若干;

  4、《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

  1、播放動畫片《犀牛和犀牛鳥》,教師講述故事。

  2、重點理解:犀牛和犀牛鳥是怎樣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的。

  3、犀牛鳥幫助犀牛吃掉了身上的蟲子,犀牛就不癢癢了。犀牛身上的蟲子是犀牛鳥喜歡吃的食物,犀牛鳥就不會餓了。就這樣他們相互幫助成為了好朋友。

  二、觀看課件,交流經驗:

  1、觀察共生動物課件中的圖片,分小組交流:誰和誰是好朋友?他們是怎么樣相互幫助的?

  2、將各組發現的各種共生動物的現象匯集交流,看一看各組的發現分別是什么,有沒有相同的發現,分享、歸納各種共生現象。

  小結:兩種不同動物會用自己的本領來相互幫助共同生活,它們就像一對好朋友。

  三、配對游戲:

  幼兒人手一張動物卡片,聽音樂《找朋友》去找卡片上動物的好朋友;音樂停,找到相應的朋友握握手,相互間說一說,好朋友是怎么樣相互幫助的。

  活動反思:

  本節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了解玻璃在生活中的用途,感知玻璃透明、易碎、能遮擋等特點。在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金魚缸,引導幼兒觀察里面的小魚,為什么你能看到小魚?金魚缸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孩子們馬上談到了玻璃,直觀感知玻璃透明,便于觀看的特性。

  在請孩子們介紹自己帶來的玻璃制品的時候,大家能夠很清晰地說出自己的物品的作用、特性等,在不斷介紹的過程中對玻璃制品的作用有了更加進一步的了解。

  在討論玻璃的特性時,在老師制作的課件的幫助下孩子們知道了玻璃能透進太陽光但是可以防風防雨,玻璃能夠便于觀察、觀看等等,也知道了玻璃容易碎裂這個特性。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高,積極主動探索,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自娛自樂。活動中調動了多種感官,在看看、聽聽、玩玩中增長經驗,并體驗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的樂趣。下課之后,孩子們紛紛到玻璃制品展覽區去觀看,還不斷的探討,學習興趣依然十分濃厚。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教案目標:

  (1) 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地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2) 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

  (3) 豐富詞匯:得意。

  二、教案準備:

  1、狐貍和烏鴉的頭飾。

  2、《狐貍和烏鴉》課件 、故事動畫;音樂《去郊游》《小烏鴉愛媽媽》

  三、教案過程:

  1、 幼兒室外站好,導入:“孩子們,美麗的春天來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們一起去郊游好嗎?”聽《去郊游》進入教案室。出示課件:大樹林“美麗的樹林是小鳥的家,看,飛來飛去的是什么鳥?”出示課件:烏鴉“它的`媽媽年紀大了,它飛出來給媽媽找吃的,我們一起幫助它尋找食物好不好?”聽《小烏鴉愛媽媽》做熱身運動。“它找呀找,終于找到了一塊肉,可就在這時,來了一只狡猾的狐貍,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貍和烏鴉》

  2、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1遍。提問:烏鴉找到一塊肉,心里怎么樣?

  (高興)引導幼兒學一學烏鴉高興的樣子。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興的?

  3、請幼兒看《狐貍和烏鴉》的動畫。提問: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的肉,會打什么壞主意?(把肉騙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對烏鴉說?烏鴉怎么做的?引導幼兒學說,并想象表現出動作。引導幼兒討論:狐貍是不是真的想聽烏鴉唱歌?你覺得狐貍怎么樣?(狡猾)烏鴉為什么會上當?(愛聽好話、奉承話、贊美的話)我們能不能學習它?

  4、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及時對幼兒進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能光聽好話,以免上當受騙。

  5 、鼓勵幼兒展開想象,將故事改編成《聰明的烏鴉》進行講述。

  6、 講評幼兒教案情況。

  四、教案延伸:

  請幼兒在表演區分角色表演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讓幼兒了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2、激發幼兒學會用比較觀察的方法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

  3、萌發幼兒對物體膨脹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索欲望。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教學準備:

  膨脹的食物圖片ppt、

  菊花、木耳、乒乓球、黃豆(干、濕)

  活動設計過程:

  一、引導幼兒認識遇水膨脹

  1、 小朋友,今天有這么多老師陪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客人(出示泡過的和沒泡過的兩種黃豆)

  師: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位小客人嗎?

  幼:黃豆

  師:咦,這兩種黃豆怎么不一樣呢?

  幼:有一種用水泡過了。

  師:對,這是老師昨天晚上用水泡過的,你們看看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泡過的大,沒泡過的小。

  幼:泡過的是軟的,沒泡過的是硬的。

  2、 豆寶寶還帶來了它的好朋友,你們想知道是誰嗎?出示木耳

  師:小朋友,木耳是什么顏色的?

  幼:黑色

  師:因此,有人叫它黑木耳。你們再用手摸摸,什么感覺的?

  幼:硬的

  師:既然木耳又黑又硬,我們給它洗個澡怎么樣?你們想想,洗澡后它會變成什么樣子的呢?幼兒分組操作

  師:通過實驗你們發現了什么?

  幼:木耳泡過后變大了

  小結:像黃豆、木耳這樣經過用水泡之后,體積慢慢變大,這種現象就叫做遇水膨脹。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種遇水膨脹現象呢?

  幼:菊花

  出示紫菜、菊花茶、茶葉、銀耳的圖片讓幼兒再次觀察膨脹前后的變化。

  二、引導幼兒認識遇熱膨脹

  出示玉米

  師:小朋友,你們摸摸什么感覺?

  幼:硬梆梆的

  師:你們猜猜如果我們把玉米放在炒鍋里經過高溫不斷加熱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幼:變大了,變成爆米花了

  師: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看你想的對不對,好不好?(放視頻)

  師:小朋友,玉米經過高溫變成什么了?(爆米花)爆米花 好吃嗎?請問你們吃過爆米花嗎?吃過的是什么感覺呀?

  幼:甜甜的、脆脆的

  師:爆米花好吃可不能貪吃,像爆米花、蝦條、薯片這些都是膨化食品,吃多了對小朋友身體可沒好處,所以我們平時要少吃。那像玉米這樣經過高溫加熱變大的現象是膨脹現象嗎?這種現象叫做遇熱膨脹。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遇熱膨脹現象呢?

  幼:面包、饅頭、豆腐、油條、蛋糕等等。

  3、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

  出示癟了的乒乓球

  師:你們能不能幫助老師把癟了的乒乓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呢?想想辦法

  幼:用手捏捏、扎個眼兒吹吹、用熱水泡泡(讓幼兒逐一操作)

  小結:像乒乓球這樣受熱以后隨著溫度升高,體積慢慢變大這種現象也是遇熱膨脹。

  延伸活動

  小朋友,我們今天認識了什么現象呀?一種是像黃豆、木耳那樣遇水膨脹的現象;一種是像玉米那樣遇熱的膨脹現象。你們回家再找找除了食品以外的膨脹現象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主操作,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教學從嚴格掌控到逐步放開,幼兒探索的思維空間和學習自主權逐漸擴大,也體現了教師教學的規范性和嚴謹性,更體現了幼兒在做中學、試中學、想中學的主體性。

  小百科:膨脹,當物體受熱時,其中的粒子的運動速度就會加快,因此占據了額外的空間,這種現象稱為膨脹。固體、液體、氣體都有膨脹現象,液體的膨脹率約比固體大10倍,氣體的膨脹率約比液體大100倍左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結構。

  2、創編故事內容。

3、體驗創編故事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故事動畫。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課件:大尾巴)

  猜一猜:這是什么? 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

   小松鼠的尾巴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們來看一看:

   (1)看 (教師演示動畫)

   春天: 小雞 尾巴擋雨

   夏天: 蝸牛 尾巴扇風

   秋天: 小兔 尾巴掃葉

   冬天: 小貓 尾巴保暖

  (2)說

   在什么季節?發生了什么事?(讓幼兒根據自己對課件的理解隨便說說)

   2、完整欣賞故事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跟你們說的一樣嗎?我們來聽一聽。 (老師完整地講述故事)

   3、表演

   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能干的小松鼠,我們一邊學一邊講,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嗎?

   (大家一起邊講述邊表演)

  三、仿編故事

  1、討論:

   (1)春天,是什么樣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還會發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樣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又會發生什么事呢? 秋天、冬天呢? (幼兒討論)

   2、仿編新故事

  (1)引導幼兒想象記錄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請小朋友去把它畫出來。

  (2)幼兒相互交流 請小朋友相互說一說自己的想象。

  (3)講述新故事

   選擇幾個小朋友的畫講一講。最好能選擇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編成一個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講述。

   如果沒有,鼓勵小朋友把沒有的回去編出來。

  活動延伸:

   繼續仿編新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幼兒學會單詞clock、復習熟練掌握1—12的數詞.

  2、掌握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 seven o’clock.并能大膽運用。

  3 、表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動物學校場景圖、硬紙板做自制的掛鐘點娃娃、用一次性盤子做的鐘盤61個(幼兒自制)、錄音機、鬧鐘一個、….

  活動重點:句型的學習運用

  活動過程:

  Step 1.Warm-up

  T:Let’s sing a song .《How ARE YOU》

  Step 2、故事情景設置(場景圖)

  T : 清晨,動物學校里書聲朗朗,動物學前班的小動物們正認真的上著課,瞧,他們都來了…….

  Step 3、Revision

  What’s this?/It’s a …

  Step 4、復習數詞1-12

  T :boys and girs 數一數動物學前班一共有多少小動物呀?

  (手偶表演)

  T :怎么了?Rbiit嘟嘟?

  R :我,我,我被我們動物學校的同學們笑話了,它們,它們笑我已經這么大了,還不認識鐘點時間,我….嗚~~~我該怎么辦呢?

  T : 別擔心,今天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幫你吧!首先讓我給你介紹位你必須得先認識的朋友呀。

  Step 5、鐘點娃娃表演唱歌曲《What time is it?》

  and teaching of new word:clock

  (1 )、Greeting

  T : Hello! My name is clock.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 How are you?

  C : Hello! Good morning clock.

  Fine,thank you.How are you?

  (2)、幼兒根據情境,學習單詞clock

  (手偶對白)R:clock ,can you help me?

  C:yes ,I can.please,look and look

  (2)、鐘點娃娃自我介紹,幼兒練習短語

  One O’clock…..Twenlve O’clock(1—12)

  Step 6、Teach of new lesson(情境學習新句型)

  T : clock ,What time is it? What time is it?

  (1) 請幼兒跟念此問句?

  (2) 難點突破 T: boys and girls,listen and say…

  教師放慢速度,強化句型

  (3)、師幼齊問:What time is it?

  (4) clock情境回答,幼兒學習答句:It’s …o’clock.

  (5)師幼練習

  教師變換鐘點,幼兒集體問答、男女對答、分組問答

  Step 7、幼兒自主運用句型《我的鐘表娃娃》

  幼兒人手一個鐘表娃娃,互相詢問時間,彼此通過撥自已的鐘點,考對方,說對了,兩人就握握手,錯了,輸的一方則要被刮NOSE.贏的一方給他糾正游戲繼續。

  Step 8、Play a games.---Listen and say.

  規則:幼兒集體問“What time is it?”,老師敲鐘幾次,抽幼兒和rebbitr搶答,答對了集體表揚,可以獲得知慧星,錯了的集體糾正。

  Step 9、歌曲表演唱《What time is it?》

  Step 10、Class I s over.

  T:Boys and girls, 我們和 rbiit 一起認識了clock,也玩了這么久了,“Are you firemds?”-----

  C:We are friends.!

  Goodbye,boys and girs ./Teachers/rbiit and colck.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教育幼兒心中有他人。

  2.用清晰連貫的語言進行表達自己的想象、意愿。

  3.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嘗試仿遍。

  活動準備

  1.課件一:小鳥;課件二:小魚小溪;課件:三農田、青蛙;課件四:鬧鐘

  2.配樂朗誦錄音,孫悟空頭飾。

  重難點分析

  重點:學習詩歌,嘗試仿遍。

  難點:展開想象,合理仿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戴上頭飾,引起幼兒想象

  提問:孫悟空能七十二變,本領可真大!如果你也想孫悟空那樣可以變化,你想變成什么?為什么?

  2.出示小姑娘的圖片,滲透課題。

  提問:有位小姑娘的愿望是變成小鳥和種子,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呢?

  二、展開

  1.播放配樂朗誦錄音,幼兒初步欣賞詩歌,感受意境。

  提問:小姑娘的愿望是變成什么

  (我愿是一只小鳥,我愿是一粒種子)

  2.利用教具,幫助幼兒理解詩歌。

  (1)媽媽把小鳥拋向哪里?小鳥會做什么?為藍天做些什么?

  (引導幼兒嘗試用詩歌的句子進行回答,豐富詞匯:拋、增添生機)

  (2)媽媽把種子拋向哪里?種子會做什么?為大地做些什么?

  (豐富詞匯:撒、披上綠衣)

  3.引導幼兒邊朗誦邊加入自編動作。

  (如拋向藍天、撒向大地、小鳥飛翔、種子發芽等)

  4.運用課件學習仿編詩歌。

  (1)課件一:小魚、小溪,教師示范仿編詩歌。

  例:出示小魚和小溪,教師編出:

  我愿是一條小魚,媽媽把我投入小溪,我就會游來游去,給小溪帶來歡樂。

  (2)課件二:農田、青蛙,引導幼兒利用圖片形象試編詩歌。

  例:我愿是一只小青蛙,媽媽把我放入田地,我就會張開大嘴,為田地捕捉害蟲。

  (3)繼續出示課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仿編詩歌。

  例:我愿是小鬧鐘,把我放在床頭,我就會丁玲丁玲,叫醒上班的媽媽。

  5.幼兒自由選擇圖片,進行仿編活動,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展開想象,合理仿編。

  三、結束

  游戲:變變變

  玩法:教師或幼兒手持“金箍棒”扮演孫悟空,師幼共同說兒歌:孫悟空七十二變,一變變成×××,當兒歌說至,一變變成×××時,幼兒用動作表示自己的變化,“孫悟空”人選一名幼兒說出自己的愿望。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愿望用繪畫等形式表現出來。

  附

  我愿…..(兒童詩)

  我愿是一只小鳥,

  媽媽把我拋向藍天,

  我就會飛翔,

  給藍天增添生機。

  我愿是一粒種子,

  媽媽把我撒向大地,

  我就會發芽,

  給大地披上綠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樹木的多種用途。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對人,對環境的主要作用。

  3、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感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搜集關于樹的多種用途的資料;錄象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樹的用途的一些知識。

  2、組織幼兒觀看搜集到的一些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樹各部分的作用。

  教師小結:樹根可以吸收、儲藏水分和養分,抓住泥土,使樹干牢固;樹根可以雕刻成工藝品,有的可以入藥、治病。樹干能為樹葉輸送養分;樹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紙,有的樹干還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膠樹的樹干汁可以做膠鞋、輪胎。樹葉可以給草食動物做食物,還可以遮陽、做書簽、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藥、有的可以做種子。

  3、引導幼兒討論森林與人類、動物及環境的關系。

  (1)與動物的關系: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舒適的居住場所。

  (2)與人類的關系:調節溫度,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藥材、食物。

  (3)改善環境:防風固沙、防暑降溫、減低風速、保持水土、凈化污水、減少噪聲等。

  4、組織幼兒觀看錄象,進一步了解樹木的作用。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實驗幼兒園大班教案03-15

幼兒園大班雙語教案03-27

幼兒園大班軍訓教案03-01

幼兒園大班旅游教案03-27

幼兒園大班《春雨》教案03-28

幼兒園大班《風車》教案03-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在线精品老司机 | 香蕉国产免费天天视频频 | 天堂va视濒在线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一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