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自主制定調查計劃,并用符號、數字記錄調查結果。
2、調查社區里的標志、門牌號碼及各種建筑,了解它們的作用。
活動準備:
1、提前考察好幼兒園附近一個較大的社區。
2、調查表、筆人手一份;照相機一部。
3、教師教學資源《我們的社區》。
活動過程:
1、交流討論有關社區的問題,梳理已有經驗。
請幼兒說說自己居住的社區里都有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2、一起制定調查計劃,明確參觀調查的任務。
與幼兒討論調查內容,共同制訂調查計劃,自己設計調查表。調查內容可以包括社區里的房子,公共設施、數字、標志等。
3、提出調查要求,做好調查前的準備。
請幼兒思考,調查時需要帶什么?應該注意什么事情?根據幼兒的回答梳理總結出調查要求:要帶好自己的調查表和筆;注意安全,仔細觀察,邊看邊記,愛護環境衛生,不大聲喧嘩等。
4、帶領幼兒取社區參觀、調查。可以提醒幼兒根據自己列的調查表,邊觀察邊記錄。教師可以隨時把有特色的建筑、公共設施、社區里的標志,樓號、門牌號等用照相機照下來。
5、回園后請幼兒分享交流參觀調查社區的收獲。
(1)請幼兒根據調查表上的記錄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發現。
(2)教師總結梳理幼兒的發現,提升有關社區的經驗。
展示拍到的社區內的房子和超市、健身廣場等照片。
展示社區里標志的照片。
展示樓號、門牌號等有數字的照片。
活動延伸:
1、閱讀幼兒學習資源,找出社區里的各種設施。
2、可以請幼兒在美工區制作“貼樓號”。
3、可以請幼兒在建構區搭建“我們的社區”,并進行角色游戲。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該活動選自明天版教材大班下學期主題四《科學萬花筒》下的次主題一《生活百科》。我們都知道兒童是“直覺的科學家”,他們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觀察、感受、認識著周圍的世界和現象,并在這一過程中構建著屬于自己的經驗。之所以選擇這一活動,是因為我覺得社區是孩子們每天生活的地方,最貼近孩子的生活,同時其中蘊含豐富的教育資源,活動很有意義和價值。
但是,這節活動有一定難度。首先,我展開了大量的學習和調研,一方面,現如今的社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配備了許多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值得孩子們去了解和應用;另一方面,通過我的課前調研,發現孩子們缺乏對社區的概念了解和整體感認識。社區和小區的概念不同,全班絕大部分的幼兒生活在不太規范或者比較分散的社區里,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幼兒生活在新建的較為規范的社區里,對社區認識缺少整體感。另外,教材上是包括帶領孩子參觀社區、回到園內分享的半日活動,如何把它變成30分鐘的室內活動?社區教育資源豐富多彩,如何選取適合孩子發展需要的內容?如何在教學形式上有所創新?這都是需要我去考慮的地方,有難度才有挑戰和突破,這也是我選擇該課題的一個動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社會領域包含的內容是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兩個部分,其中,社會適應包括三個目標:積極適應群體生活、初步理解并遵守群體生活的基本行為規范、對所在群體形成初步的歸屬感。在《指南》中“實施要求”的第三點是關于幼兒的學習方式,要求具體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根據《指南》精神和班級幼兒實際,進行了如下的教學活動設計。
二、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樂于觀察自己居住的社區環境,積極爭做文明社區居民。
2.能夠大膽講述對居住社區環境的觀察發現。
3.認識社區常見公共設施及其作用,初步建立社區的整體感。
活動分析:重點:認識社區常見公共設施及其作用。難點:初步建立社區的整體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展板4個;文明與不文明行為的圖片每人一張;課件;社區調查發現(繪畫、電子版照片);
知識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觀察自己家周圍的環境,初步了解常見公共設施及其作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熱身,建立學習小組。
引導:今天,我們來玩“桃花朵朵開”的游戲,大家圍成一個圓,我說“桃花桃花朵朵開”小朋友們問“開幾朵?”我說開“幾”朵,幾個小朋友就抱在一起。
當開“6”朵的時候,小朋友們就自然分成了四組。
引導:6個小朋友緊緊地抱在了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樣,快和你的“家人”坐在一起吧。(分四桌坐下來)
二、展開
(一)分享觀察記錄,了解社區公共設施及其作用。
1.分享繪畫記錄,回顧已有經驗。
引導:這幾天,我們班小朋友開展了一次小調查,小朋友們認真觀察自己家的周圍有什么,并且用畫筆記錄了自己的發現,誰想跟大家介紹一下你的繪畫記錄?說說你家在哪里?你家周圍有什么?
(1)個別幼兒介紹。
(2)小組內互相介紹。
引導:把自己的繪畫記錄貼在小組的展板上,和小組的小伙伴互相介紹。
小結:小朋友們不僅豐富地記錄了自己的發現,而且能夠大膽地介紹給小伙伴,為你們點贊!
2.分享照片記錄,了解公共設施及其作用。
(1)個別幼兒介紹常見的公共設施。
引導:許多小朋友們不僅用畫筆記錄自己的發現,還用照片的形式進行記錄。
提問:(展示課件)這是誰?歡迎這位小朋友介紹一下他拍的照片是什么。
小結:就像小朋友介紹的,他們家周圍有吃飯、健身、娛樂的地方,還有學校、購物的地方等等。
(2)集體分享交流,了解公共設施的作用。
引導:(出示課件)這些照片都是小朋友們拍攝的,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有什么。
(課件:快餐店、學校、警務室、藥店、社區醫院、垃圾桶、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社區直飲水機、超市、舊衣服回收箱、銀行)
提問:你想介紹第幾張?這是哪里?它就在我們家附近有什么好處?
提問:你想介紹第幾張?這是什么?你喜歡它離自己家這么近嗎?為什么?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見過嗎?它有什么作用?
提問:你怎么知道它是醫院?它和普通的醫院標志一樣嗎?你去過這樣的社區醫院嗎?去干什么?離我們家這么近有什么好處?
小結:我們家周圍的這些設施作用真的很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二)應用公共設施,解決社區生活問題。
引導:今天我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她的名字叫小問號,原因就是她總是愛提各種問題。今天,她又有了幾個問題?你想幫助她解決哪個問題?我們看看能不能利用家附近的這些設施解決她的問題。
問題一錄音:家里停水又停電,我們該怎么解決吃飯的問題呢?
問題二錄音: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媽媽,可是媽媽生病了,我該怎么辦呢?
問題三錄音:媽媽收拾衣柜,整理出了許多穿不著的舊衣服,該怎么處理呢?
問題四錄音:我們家收集了許多的舊報紙,該怎么處理呢?
提問:哪張照片能幫她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哪張照片還可以幫助她?哪種方法更好?
引導:我們聽聽,小問號對我們的解決辦法滿意嗎?
小結:我們家周圍的這些設施,能幫我們解決這么多的生活問題,真的應該感謝它們,你們也都是愛幫助別人的熱心小朋友!
(三)總結梳理經驗,建立社區整體感。
引導:通過我們的觀察,還有今天的分享,你覺得在我們家周圍一般有什么?
結合課件總結:就像小朋友們說的,在我們家周圍一般有學校、超市、社區醫院、警務室、銀行、公園、環衛設施等等,有了這些,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怎么樣?用一個詞來說一下。
引導:這么方便、安全的地方會有更多的人也選擇住在這里。
結合課件小結:一個一個挨在一起的小家,和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的設施就組成了我們幸福的大家庭,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社區。
拓展:一個一個的社區就組成了我們生活的城市。
(四)小組照片分類,爭做文明社區居民。
1.引出“文明”
提問:誰是社區的主人?
小結:小朋友和自己的爸爸媽媽、鄰居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等等,生活在社區的每一位社區居民都是這個社區的主人。
結合課件提問:這位社區居民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他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
2.照片分類
引導:還有許多居民,他們的行為是不是文明呢?需要小朋友幫忙進行分類。每一小組在展板上設計出喜歡的分類標志。
小組內討論,設計分類標志,并將圖片分類貼在各組的展板上。
3.展示驗證
每組推選一位小組長上臺,介紹小組分類情況,教師進行驗證。
小結:每個人都爭做文明的社區居民,我們的社區就會是一個文明的社區。
三、延伸拓展
引導:今天,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播放濟南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的視頻)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好消息?你想說什么?什么心情?提問:濟南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是誰的功勞?
小結: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爭做文明的社區居民,我們的城市會越來越美好,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幸福。因為,社區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三、課后延伸活動設計
1.整合家長資源,引導幼兒繼續了解新型的社區公共設施及其作用,并能將自己的新發現進行記錄,和小伙伴分享。
2.開展“社區文明志愿者”活動,引導孩子們愛護社區、為維護社區美好貢獻自己的力量。
3.在區域角投放更多文明與不文明現象的圖片,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在分類的過程中學習。在課堂上投放的圖片以愛護社區環境為主,其實還有很多現象比如:能否在社區里中種菜?能否在樓道里堆放雜物等等是孩子們不太容易理解的,所以這也是接下來,我要和家長一起引領孩子們認識理解的。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環境中的標志,并說出這些標志的名稱和意義。
2、學會關注社區環境,能夠根據社區需要設計標志。
3、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社區里的標志》課件、音樂:《去郊游》《喜羊羊和灰太狼》、停車場標志
幼兒設計標志所需手工用品:彩筆、紙
活動過程:
1、導入
以"喜羊羊邀請小朋友去羊村參觀"為切入點,帶領幼兒先后復習以前認識的標志:左轉彎、紅綠燈、減速讓行。
2、認識安全標志
(1)認識安全標志
教師:"喜羊羊說,想要進入羊村,要先認識一些安全標志才行"。
演示課件,出示安全標志"禁止煙火、禁止飲用、當心滑倒、當心中毒、安全出口",引導幼兒觀察標志中的圖案,知道該標志的意義及用途。
小結:紅色中間帶斜線的標志,起到禁止的作用,告訴我們這件事情是絕對不能去做的;黃色三角形的安全標志,起到了警告的作用,告訴我們會有什么危險;綠色的安全標志起到通行的作用,告訴我們要按照它的指引去做。
(2)鞏固所學的安全標志
教師:"現在,我們就可以進羊村了,一起看看羊村里有什么"。
課件演示,帶有安全標志的羊村圖片,幼兒說出圖片上安全標志的名字,并說出這個地方為什么要用這個安全標志。
3、設計制作標志
教師:"如果讓你來為你家的社區設計安全標志,你會設計什么呢?"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后設計標志,設計完,說說自己設計的是什么標志,要把這個標志放在社區的哪地方。
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設計的標志張貼在社區里。
活動反思:
孩子雖說創造與發現的能力在漸漸地變強,但是對于老師來說,做好活動的設計還是一樣的重要,智慧需要鑰匙來開啟,給孩子們有一個經驗準備,有材料的操作,有思維發言的機會,才能激發孩子們創造的火花。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目標:
1、認識常見的水果,能叫出它們的名字,用形容詞描繪它們的特征,豐富相應的形容詞。
2、了解水果商店內的水果擺放特點。
3、豐富水果的相關知識。
準備:
課前與社區里的水果店聯系好。
過程:
1、談話引出活動內容及要求。
師:(1)你們去買過水果嗎?在哪里買的?
(2)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怎么擺放?
(3)現在我們就去水果店看看,那里和你們說的一樣嗎?
2、提出外出參觀的要求和觀察的任務。
師:(1)和好朋友一起參觀是怎么走路,怎么過馬路的?
(2)來到水果商店我們應該怎么和阿姨打招呼?店里的水果可以亂動嗎?
(3)請大家仔細觀察,看一看,說一說,問一問你認識的水果和不認識的水果。
3、組織幼兒參觀水果商店,引導幼兒觀察水果的外形和水果的擺放。
師:(1)請大家找一找你認識的水果,說說它的名稱,說說它的形狀象什么。
(2)請大家有禮貌的問問阿姨你不認識的一種水果的名稱,再說說它象什么?
4、參觀結束,和水果店的阿姨說“謝謝”并再見,組織幼兒回園小結。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目標:
1.通過參觀白魚潭社區的保安室,了解其里面的一些功能,和保安人員的一些工作。
2.讓孩子知道保安人員為了小區的安全在辛苦工作,產生崇敬心理。
準備:
事先和社區保安室聯系好
過程:
一.交待內容:今天我們要到門口的白魚潭小區保安室去參觀,看看那里的叔叔們在干什么,看看他們是怎樣保護好我們的小區,為小區里的人們服務的。
二.組織幼兒兩人手拉手,有秩序地走路,注意安全。
三.來到白魚潭小區的門口停下:
1.引導孩子們觀察門崗上的保安叔叔,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叔叔在這兒干什么。
2.讓門崗上的保安叔叔自己介紹他們的工作。(疏通小區的汽車、不讓可疑的人進出小區等)
3.帶領孩子進入保安室,引導孩子看看里面的保安叔叔的工作,和保安室里面的一些設備。
4.請一位叔叔介紹一下里面的設備和它們的功能,比如監視探頭,監控器,電話,滅火器等,讓叔叔說說是怎樣開展工作的,簡單介紹一下萬一小區里發生了事情,他們是怎么做的。
5.引導孩子想一句謝謝叔叔的話,讓孩子說給保安叔叔聽。
四.帶領孩子回教室,教師小結:一個小區的安全就是靠這些叔叔們的辛勤工作換來的,我們要尊敬他們,謝謝他們,也要熱愛我們的社區。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快遞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并通過實地觀察,幫助幼兒了解快遞運作的過程。
2、初步培養幼兒熱愛、尊敬快遞員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聯系好參觀的地點并確定參觀路線:幼兒園———步行至豐裕圓通快遞公司———幼兒園。
4、幼兒看操作材料“參觀快遞公司”。
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2日上午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談話,引發幼兒對快遞公司的興趣。
(1)出示快遞包裹等實物,啟發幼兒思考:這是什么?是誰送來的?快遞的是什么樣的?
(2)提出參觀的要求。要求幼兒參觀時保持安靜,仔細看快遞公司里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2、帶領幼兒參觀快遞公司。
(1)到郵局前引導幼兒觀察快遞公司的標志,提醒幼兒要安靜地進去,小聲地與工作人員打招呼。
(2)帶領幼兒依次參觀快遞公司的前臺及分揀包裹、簽收的場所,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快遞員在這里做些什么,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是怎樣工作的。
(3)組織幼兒討論快遞和人民生活之間的關系,讓幼兒知道快遞公司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許多方便。
3、郵寄包裹。
(1)請一個幼兒做顧客去寄包裹,幫助幼兒認識快遞單子:快遞單子是什么樣子的呢?它有什么作用?告訴幼兒寄包裹必須貼快遞單,快遞單貼了就表示已付寄包裹費用,就可以寄到相應的地點。
(2)幼兒操作,練習寄包裹。告訴幼兒包裹上寫的是幼兒園的地址,包裹是寄給幼兒園的大一班的孩子。教師示范將快遞單子貼在包裹的外面,直接交給快遞員即可。
4、參觀結束,組織幼兒返園后討論,增強幼兒對快遞員的尊敬之情。
教師:快遞公司里有那么多包裹都需要快遞員來送,他們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都堅持送包裹,他們很辛苦,他們的工作也很重要。我們要尊重他們和感謝他們!
活動效果:
利用真實生活環境對幼兒進行教育,這是本活動的最大特色。讓幼兒在生活社會中學習,在身臨其境中獲得關于快遞公司的感性經驗。在參觀過程中,教師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去觀察、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幼兒。例如,鼓勵幼兒主動地向快遞員打招呼,主動地看一看、問一問、聽一聽、做一做,這既培養了幼兒大膽與成人交往的能力,又使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激發起對快遞員勞動的尊敬之情。通過幼兒參觀快遞公司,讓孩子們認識快遞公司,了解快遞公司運作的流程,開闊了視野,拉近了幼兒與社會的距離,使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這樣的活動,將給幼兒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帶孩子們去參觀快遞公司,這一活動孩子們獲得了許多社會生活經驗。在這整個過程中,老師利用相機拍攝下了孩子們活動的過程。孩子們回到幼兒園后還是很興奮,不斷討論著寄包裹的方法,由于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所以,孩子們樂于表達和交流。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興奮點始終聚焦在追隨著照片的放映用語言來描述照片所表述的情景,并不時地發出開心的笑聲。
幼兒對郵寄包裹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在收到某位家長寄來的包裹時,孩子們都顯得異常興奮,爭著、搶著自己打開包裹。在參觀快遞公司的過程中,孩子們表現的相當懂事、有禮貌,在快遞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認真、安靜的完成了參觀任務。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教學意圖
綜述現在我們的房子大部分都是一個社區或公寓,孩子們對于社區也都知道。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剪、貼、擺放明白建造社區是不容易的。
活動目標
1、能按要求正確的剪、貼并合理擺放房子、樹的位置。
2、樂意和大家合作合理的來擺放房子和樹的的位置。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重難點
能按要求剪、貼、擺放房子和樹。
教具準備
(小朋友的書-美工)、每人一把剪刀,每組一個雙面膠。
活動流程:
1.觀看視屏"社區的房子"。
幼兒觀看視屏"社區的房子",了解社區的房子是怎樣的。
社區里有些什么?這里的房子都是怎么樣的?
2.教師示范。
教師出示美工"社區的房子",并說明剪、貼要求,并合理的擺放房子和樹的位置。
3.幼兒操作。
教師發放美工"社區的房子"。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適當的指導。
幼兒制作好后分組進行擺放。
4.展示作品,分享成果。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小區的一些機構和設施,懂得尊敬為小區服務的人。
2、積極主動地自由交談,能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小區的資料(畫,照片)
活動過程:
一,互相交流,了解小區的.設施:
回憶導入:這是哪?(播放梅園小區設施)誰愿意來介紹自己居住的小區?
幼兒交流時,教師利用照片或畫進行展示,并隨機插問:
——你們小區里有什么設施?
——你最喜歡小區的什么設施?為什么?
——小區為什么那么美?
介紹小區里的工作人員插入圖片:這兩張照片哪里不一樣?
垃圾去哪拉?誰做的好事?
小區里還有哪些工作人員?
一一出示工作人員圖片(門衛,書報亭,花工)
小結:小區也是我們的一個家,在那里的每一個居民都可以找到快樂,得到幫助,尤其是小區里的工作人員,他們為我們的安全,幸福的生活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感謝他們!
二,寫設想書l在小區里有沒有讓你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為什么?
我們為小區提的這些修改意見,怎樣讓小區的工作人員知道呢?
我們可以寫份建議信給社區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你們的設想
活動反思:
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展。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社區環境中的主要設施及與人們的關系。
2、知道運用社區中不同的設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3、萌發幼兒愛自己社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手偶一個
2、有關社區設施的照片
3、幼兒已有參觀社區的經驗
活動重點:
了解社區環境中的主要設施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難點:
能運用社區中不同的設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能自覺維護社區環境
活動過程:
一、情境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從卡通王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它是誰?(教師操作手偶,引起幼兒的興趣)
手偶:(教師以手偶語氣)小朋友們好!我剛剛來到這里,覺得周圍的環境漂亮極了!我就照了好多照片,你們能為我做一次小導游,向我介紹一下它們都是什么地方嗎?
二、演示課件,逐個了解社區主要設施:
1、出示幼兒園照片,手偶:
⑴這是什么地方?在哪條路上?
⑵你們能告訴我你們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嗎?(幼兒回答)
⑶你們能告訴我幼兒園周圍還有一些什么嗎?
2、分別出示海豐廣場、水清溝街道辦事處、交通銀行、車站、便民超市、社區門診等的照片,逐個提問所出示照片的名稱、位置、作用以及與我們的關系。
(例如):這是什么地方?它在哪里?它是干什么用的?
三、游戲《應該到哪里》
手偶:小朋友都這么了解自己的社區,現在我想考考小朋友。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名字叫《應該到哪里》,游戲的玩法是:我出示幾張照片,請小朋友看看圖片上發生的事應該去社區的什么地方去解決?
分別出示“小朋友摔倒、晨練、坐車”等圖片請幼兒回答
第一遍游戲請全體幼兒回答。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社區中的數字是幼兒時時刻刻都能看的見的,選取幼兒身邊的的數字,將數學滲透到幼兒的生活中,使幼兒將學到的知識應用與實踐中。
活動目標
1、體驗尋找數字的樂趣,理解數字的在不同地方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2、初步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與家長共同去小區中尋找數字,并進行交流。
2、材料準備:幼兒收集的數字圖片(紙質、電子版),教師收集的圖片及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拿著自己收集的圖片與小伙伴互相說說自己在社區中找到的數字。
1、同伴間兩兩相互交流。
“孩子們,那天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小區里找數字了,現在請你和你旁邊的小伙伴說一說你是在哪找到的這些數字,他們都表示什么意思?”
2、請個別幼兒到前面說一說自己的圖片(PPT)。在哪找到的數字?它表示什么意思?
二、設置情境,引導幼兒鞏固知識。
情境:嘟嘟牛和寶寶兔是好朋友,寶寶兔邀請嘟嘟牛到它家做客,請小朋友幫助胖胖豬找到寶寶兔的家。
三、動手操作,為數字寶寶找到他的家。
1、教師出示作業紙并講解規則。
2、幼兒分組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總結,完成活動。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1
一、教學內容:
中班社會活動《我居住的社區》
二、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區的名稱、地址及一些公共場所設施。
2.初步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教學準備:
1.請家長在雙休日帶幼兒對所住社區的設施進行一些調查了解,幼兒以繪畫方式記錄在表格里,家長可幫助加上文字說明。
2.幼兒園所在社區地圖一副。
3.將調查表帶回園,布置成專欄,以便交流與分享。
4.幼兒調查表人手一份:我居住的社區社區里哪些設施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認識社區,了解社區。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情境表演法,示范法。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
一、初步了解社區的含義。
1.出示幼兒園所在社區地圖。
提問:地圖上有什么?我們幼兒園所在社區的名字是什么?社區里有哪些公共設施?
2.教師介紹幼兒園所在社區名稱,使幼兒知道在我們的城市里有許多社區,每個社區都有名字和地址,還有一些為居民服務的公共設施,初步懂得“社區”的含義。討論回答。通過討論,引導幼兒拓寬思路說說自己力所能及做的事情。
二、介紹自己所居住的社區。
1.提問:你的家住在哪個社區?社區里有些什么?由幼兒介紹自己所在社區的名字和調查結果。
2.介紹“社區”的含義——社區是城市的基本組織單位,是人們居住的地方,一個社區的居民常在一起共同生活、學習,一起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社區為居民提供服務和一些公共設施,居民則要愛護社區,維護社區環境整潔,遵守社區居民公約。觀看情景表演。通過看情景表演,來更好的理解課上內容。
【我的社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我的優點》教案12-09
大班社會我愛幼兒園教案06-13
幼兒園大班社會《我的姓名》教案06-15
幼兒園大班社會《我的牙掉了》教案12-10
幼兒園大班社會我和我的朋友教案12-08
我的班級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2-02
幼兒園大班《我等待》社會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我的本領》01-11
幼兒園大班社會《我去過的地方》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