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時間:2022-07-18 16:01:2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結構和熱烈歡騰的氣氛,用舞龍和敲鼓動作表現。

  2、在語言節奏的幫助下,隨音樂合拍做動作。

  3、在雙隊進行時,必須注意與本組幼兒合作,又注意與其他組協調。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配樂兒歌朗誦,欣賞音樂。

  (1)幼兒朗誦兒歌,教師用鋼琴輕輕地彈奏第二段音樂。

  (2)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配樂朗誦。

  2、欣賞第一段音樂。

  (1)引導幼兒會議過新年舞龍燈的情景。

  (2)幼兒分兩組,自由結成一條長龍,隨音樂扭擺。

  3、完整欣賞全曲。

  (1)幼兒分兩組,隨第一段音樂做舞龍燈進行的動作。第二段音樂開始,兩組幼兒一邊互相對誦兒歌,一邊互相敲鑼打鼓。

  (2)完整欣賞音樂,跟隨音樂活動,進一步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情緒。

  小百科:1934年春,聶耳先生在在百代唱片公司負責成立民族音樂樂隊,灌制民樂唱片。樂隊初創時,聶耳便根據家鄉昆明的傳統曲目《倒八板》初步定稿了一首曲子——《金蛇狂舞》。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抱一抱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在抱一抱中感受溫暖;

  2、樂意與認識的人抱一抱,體驗抱一抱帶來的愉悅感受。

  3、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熟悉動畫片《天線寶寶》;收集孩子們與爸爸媽媽擁抱的相片并做成照片展。

  2、物質材料;《天線寶寶》第一季光碟;音樂:《愛我你就抱抱我》

  活動過程:

  1、問題導入

  師:“孩子們,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帶來的這些相片吧!”

  2、欣賞各種擁抱的相片,引導幼兒感受什么時候需要抱抱

  (1)欣賞圖片并討論

  提問:相片中你們跟爸爸媽媽在做什么?(抱抱)你們還跟誰抱過?為什么要抱抱?

  小結:抱一抱是我們表達愛的一種方式,我們開心快樂的時候都喜歡與他人抱抱。

  )師:寶寶們,你們喜歡抱抱嗎?你們現在最想跟誰抱抱?為什么?那我們現在找個好朋友抱抱吧。

  (2)教師觀察后找出沒有參與抱抱的幼兒,詢問:為什么你沒有跟小朋友抱抱呢?可以用動畫片里天線寶寶和吸塵器羅羅抱抱后變成好朋友的例子引導他們去和好朋友抱抱。

  (3)玩音樂游戲:大家一起來抱抱

  A播放音樂《愛我你就抱抱我》。音樂響起時,孩子們互相找朋友手拉手跳舞,音樂停止時,大家跟好朋友抱抱。游戲反復進行幾次。(孩子們可以找聽課的了老師也可以找椅子當好朋友抱抱)

  4、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抱抱的感覺

  (1)師:剛才我們跟好朋友抱了抱,也和老師抱了抱,那么抱抱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幼兒分別表述自己的感受)

  小結:老師抱你們的時候感覺暖暖的、香香的、甜甜的,非常舒服。原來和愛你喜歡你的人抱抱的感覺是溫暖的、舒服的。

  活動延伸:

  (1)帶幼兒到活動室外,鼓勵幼兒與遇到的園內工作人員,如保健醫生、園長、花匠師傅等抱抱。

  (2)引導幼兒回家后主動和家庭成員抱抱。

  活動反思:這節小班的社會活動主要針對剛入園的孩子,讓孩子在活動中學會情感的交流和表達。通過抱抱活動,讓孩子知道只要與自己的親人、朋友等所有喜歡的人和東西都可以通過抱抱表達自己的愛。此活動的主導線為:為什么要抱抱?——可以跟誰抱?——為什么抱抱是開心、快樂、幸福的?所以我認為此次這節活動我做得不夠到位的有以下幾點:

  (1)在引導孩子表訴自己抱抱的感覺的環節有所欠缺;

  (2)對個別在活動中不夠積極主動的孩子沒有注意及時引導;

  (3)活動環節不夠清晰明了,游戲時間過長;

  (4)孩子開始觀察照片的環節展開的不夠徹底。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撓癢癢”是《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小班“落葉飄飄”主題中的一個歌唱活動,其旋律優美、內容簡單,很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學唱和游戲。我們都知道撓癢癢是一種生活現象,許多幼兒也都有和父母長輩玩過撓癢癢的切身體驗,那種又怕又喜歡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撓癢癢”則從幼兒的視角出發,把落葉飄飄的自然現象想象成是毛毛蟲給大樹撓癢癢的結果,活動內容富有情趣,為幼兒所熟悉和喜愛。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的生活體驗和歌曲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創設輕松愉悅地教學環境和心理環境,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和游戲情節,調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撓癢癢的快樂情緒。

  2.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嘗試情景表演。

  (二)活動準備:

  配班老師彈琴,毛毛蟲胸飾一個,歌曲課件,歌曲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體驗撓癢癢的快樂

  (1)(大樹畫面)師:這是誰呀?大樹爺爺年紀大了,整天一個人站在那里很孤單:“哎!我一點都不開心,誰來陪我玩呀?!”“大樹爺爺,我來陪你玩……!”咦!是誰來了呢?(一條毛毛蟲)它們在一起會玩什么游戲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2)欣賞故事課件

  欣賞后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身上干什么呀?(給大樹爺爺撓癢癢)

  大樹爺爺癢不癢?你怎么知道的?學一學大樹爺爺大聲地笑起來?

  (3)我也想玩撓癢癢的游戲,你們會撓癢癢嗎?撓哪些地方會癢癢?(師幼之間,幼幼之間互相撓癢癢)

  (評析:以故事導入,生動形象。由毛毛蟲撓癢癢,給大樹爺爺帶來快樂,喚起幼兒情感共鳴,引申到我們也來撓癢癢。通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互相撓癢癢,在一種輕松愉悅地氛圍中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

  2、學唱歌曲,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1)師:撓癢癢真開心,這里還有一首撓癢癢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課件歌曲一次)

  (2)提問:歌曲好聽嗎?(根據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相應要求:跟著音樂拍拍手,點點頭,再次欣賞歌曲)

  (評析: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給幼兒帶來了視聽的雙重體驗,配上拍拍手,點點頭等身體動作,幼兒對歌曲的內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師手指表演及范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名字叫“撓癢癢”,唱得是誰給誰撓癢癢?(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癢癢)瞧!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啦!(用手部動作表現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即一根手指彎彎曲曲表現毛毛蟲爬出來,另一只手張開五指表現大樹形象)

  教師范唱第一、二樂句后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的哪里停下來了?(樹腳下)

  語言提示:毛毛蟲要從樹腳下往上爬,去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嘍!(范唱第三、四樂句)大樹爺爺笑得樹枝都抖起來,樹葉都抖落下來了,撓癢癢撓得真舒服呀!

  師:我們的小手也來變條毛毛蟲,一邊唱歌一邊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好嗎?

  (評析:手指游戲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游戲形式,教師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戲,將幼兒帶入一個游戲的情境中,激發起幼兒進一步活動的興趣和愿望。)

  (4) 引導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邊唱邊動作

  師:一條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了。“大樹爺爺,我來啦!”,(邊唱邊表演手指游戲)師:一條毛毛蟲又來了一條是幾條?兩條毛毛蟲撓癢癢一定更開心。

  (三條,四條……,分別用不同數量的手指表現毛毛蟲爬行和撓癢癢動作)

  (評析:手指游戲的運用,增進了幼兒學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動參與性。幼兒在一條、兩條等多條毛毛蟲出來撓癢癢的手指游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反復表演和學唱歌曲,體驗到了歌唱活動的輕松和快樂。)

  3、嘗試表演,體驗情境游戲的快樂

  (1)教師扮演毛毛蟲,請一幼兒扮演大樹,其他幼兒唱歌。

  邊唱邊表演:第一、第二樂句毛毛蟲爬出來停在樹腳下;第三、第四樂句毛毛蟲撓大樹癢癢,幼兒發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癢的樣子。

  (2)師:誰愿意來做大樹?做大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請部分幼兒做大樹,部分幼兒扮演毛毛蟲,聽歌曲錄音表演游戲)

  (3)全體幼兒一起參加游戲。

  (評析:從教師與個別幼兒的游戲,到部分幼兒的參與,再到集體的共同游戲,為小班幼兒搭建了一個積極模仿、學習的平臺。其次,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游戲,更主動更愉快。)

  三、教學反思

  活動生動有趣,層次清晰。教師在遵循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基礎上對活動進行設計和組織,創設輕松愉悅地心理環境和游戲情境,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幼兒情緒愉悅,積極參與。其次,游戲情境的創設,包括手指游戲和情境表演游戲。尤其是手指游戲的創新運用,調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玩中學,手指動一動,唱一唱,體驗到歌唱活動的輕松和愉悅。 藝術活動的價值在于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創造性的.表達。而幼兒的學習有個慢慢內化的過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必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留一些內化的時間,情緒到了幼兒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動評價

  1、內容的適宜性

  新《綱要》指出音樂相當于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具有愉悅的功能。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提高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歌曲“撓癢癢” 旋律優美、內容簡單而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的生活體驗,非常適合在小班幼兒中組織開展。

  2、過程的趣味性

  幼兒的生活即游戲,幼兒的學習即游戲。而小班幼兒又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知以具體形象為主等年齡特點。因此,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善于創設有趣的游戲情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師生之間互相撓癢癢體現一個“趣”字,手指游戲學唱歌曲體現一個“趣”字,情景表演游戲同樣體現一個“趣”字。

  3、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才是有效地學習。活動過程中無論是寬松的心理環境還是有趣的游戲情境的創設,都較好地調動起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愿望。與此同時,在活動的最后一個游戲環節中,幼兒通過向老師學,向同伴學,再到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表演游戲,則體現了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式。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幼兒有效地發展。

  小班音樂活動敲敲奏奏

  音樂活動:敲敲奏奏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2、喜歡打擊樂活動,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出的各種拍打聲。

  活動準備:

  1、節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歌歡迎。啟發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游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啟發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幸福拍手歌》,并用身體動作和節拍表現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拍嘗試敲擊節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奏的變化

  5、音樂游戲 《 聽音學走路》:啟發幼兒注意傾聽,根據音樂的變化模仿鳥飛、大象走、解放軍走路

  寶寶新村

  [研究要點目標]: 1、學習在紙上畫好樓層后粘在盒子上,剪出門,從而做成一幢高樓。布置寶寶新村,體會制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發展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

  [研究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高樓)裝飾過的一面背對幼兒,這是什么?(紙盒)。它可以做什么?老師用紙盒做了一幢什么?它是怎樣的?

  二、講解示范。

  1、在白紙上畫上樓層、窗口、門。

  2、在白紙背面涂少許漿糊,粘到紙盒較寬的一面,貼緊。

  3、將多余的紙修剪掉,并在底部剪出門。

  三、幼兒制作。

  用過漿糊后要手擦干凈,剪門時要沿著的門的輪廓線進行。

  四、講評。

  1、將幼兒完成的樓房布置成一個寶寶新村,在新村內放置玩具小車及花草。幼兒自由參觀,評評什么樓房造得好。

  2、幼兒自由交流、探討。

  [研究結果]:

  活動過程中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基本能夠制作出不同的樓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門時有些困難,不過小朋友們都比較興奮。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感受三拍子的節奏,體會搖籃曲安靜、祥和、溫馨的意境禾口氛圍。

  2.學習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準備:

  1.嬰兒的啼哭聲錄音,小床(水果籃做成)和娃娃若干個,一塊大地毯,電腦以及自制的與歌曲內容有關的ppt。

  2.男孩和女孩結對盤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放一張小床,小床上睡著一個布娃娃,教師面前也如此。

  過程:

  一、在游戲情景中產生學習的欲望

  1.情景導入。

  師:我是媽媽,(手指面前小床上的布娃娃)這是我的寶寶。

  師:(放嬰兒的啼哭聲錄音)我的寶寶怎么哭了?你們知道原因嗎?

  師:(俯下頭貼近布娃娃)哦,媽媽知道你想睡覺了。不哭,媽媽給你唱歌,哄你睡覺。

  2.清唱《小寶寶睡著了》。

  (教師慈愛地清唱搖籃曲,邊唱邊根據節奏輕拍娃娃,并播放寶寶哭聲漸弱的伴奏。)

  師:(手指輕壓嘴唇,輕聲地說)我的寶寶睡著了。我剛才哄寶寶睡覺唱的是什么歌?

  師:對,我唱的是搖籃曲,寶寶聽著它就慢慢睡著了。為什么寶寶聽著搖籃曲就能很快入睡呢?

  師:你聽過搖籃曲嗎?誰來說說、學學你媽媽唱的搖籃曲?

  二、學習歌曲,感受三拍子的節奏

  1.引導幼兒學習拍哄寶寶的動作,感受三拍子的節奏。

  師:媽媽唱搖籃曲時有沒有一邊唱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你?是怎么拍的?(請幼兒示范媽媽拍自己的動作。)

  師:老師剛才唱搖籃曲時是怎么拍寶寶的?

  (幼兒回答后,教師邊唱邊拍,一開始手抬得高,后面手抬得低;一開始拍得重,后面拍得輕。)

  師: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怎么拍寶寶。(教師邊數三拍子節拍,邊帶幼兒一起學拍。)

  2.引導幼兒觀看ppt并學習、記憶歌詞。

  師:剛才你們說自己媽媽唱的搖籃曲跟老師唱的不一樣。是的,搖籃曲有好多。剛才老師唱的這首搖籃曲名叫《小寶寶睡著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

  師:(出示第一幅圖)這上面有誰?它在干什么?

  師:輕輕告訴你旁邊的小朋友“星星睡了”。

  (教師引導幼兒依次觀察圖片并學習歌詞。)

  師:讓我們看著圖把歌詞從頭到尾說一遍。

  3.完整范唱,引導幼兒體會歌曲安靜、祥和的意境和氛圍。

  4.幼兒唱歌曲。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優美的搖籃曲。(唱兩遍,邊唱邊按三拍子節奏輕拍。)

  師:我們在唱搖籃曲時跟唱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唱得輕,特別是最后一句唱得很輕。)

  師:對,為什么這首歌曲要輕輕地唱,而且最后一句要唱得更輕一點呢?

  (因為怕I吵醒寶寶。/因為星星、月亮睡著了,不能吵醒它們。/聲音太響,寶寶會睡不著,等等。)

  師:說得真好。那就讓我們再輕輕地來唱一遍歌曲,特別要把最后一句唱得輕一點。

  三、在游戲中進一步體會搖籃曲寧靜、祥和的意境和氛圍

  1.請一部分幼兒當寶寶,一部分幼兒當媽媽(或爸爸)。媽媽抱著寶寶,邊唱邊拍哄寶寶睡覺。可互換角色游戲。

  師:你們想不想做爸爸做媽媽哄寶寶睡覺呢?

  師:好,現在我們先讓女孩子做媽媽,男孩子做寶寶,媽媽抱著寶寶一起唱《小寶寶睡著了》,哄寶寶睡覺好嗎?(可交換角色再演唱一遍)

  2.請幼兒做布娃娃的爸爸、媽媽,哄布娃娃睡覺(爸爸輕拍寶寶,媽媽唱歌哄寶寶睡覺)。

  師:(輕輕地)你們的寶寶睡著了嗎?現在讓我們輕輕地離開,讓寶寶甜甜地睡一覺吧。

  延伸活動:

  1.搜集并引導幼兒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搖籃曲。

  2.選擇一些好聽的搖籃曲在孩子午睡時播放,讓孩子們在搖籃曲的樂曲聲中、在充滿愛意的氛圍中進入夢鄉。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用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奏。

  2、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3、積極投入活動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魚網一個。

  活動過程:

  一、在《郊游》樂曲伴奏下進教室。

  二、復習歌曲《在農場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并做動作。

  1、傾聽教師范唱。"青蛙媽媽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聽,它唱了些什么?"

  2、根據歌詞內容,師生共同創編動作。

  3、在教師帶領下,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奏變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嘗試配歌詞,學唱歌曲。

  5、在歌曲錄音的幫助下,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四、邊唱歌,邊玩游戲。

  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及規則。

  "小蝌蚪邊唱歌邊在水里游,玩得很開心,調皮的孩子拿來魚網捉小蝌蚪,靈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魚網出現時,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戲,幼兒邊唱歌邊按歌詞內容和歌曲節拍做動作,歌曲結束,魚網出現,小蝌蚪逃回家去。

  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兒介紹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在《郊游》樂曲伴奏下進教室。復習歌曲《在農場里》然后學唱歌曲。

  最后邊唱歌邊玩游戲。

  活動反思:

  我們班的幼兒大都生活在小區之中,對于小蝌蚪這個動物形狀并不熟悉,因此,在學習時孩子可能不會太理解,這樣就會影響游戲的效果。考慮到這種情況,因此,在活動前,我帶來了許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們見了,一到自由活動,他們就擁向自然角,好奇地觀察著小蝌蚪,在觀察中,他們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們游泳的姿態,在談論中,他們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長過程,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在孩子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后,我們就開始組織孩子進行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紛紛熱烈地談論著對小蝌蚪的認識,這時老師用歌詞進行簡單總結,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詞內容,接著在欣賞音樂旋律中我們引導孩子自己嘗試著進行演唱,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哼出了歌曲,體現了孩子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接著,我們在組織孩子進行游戲活動,在進行游戲時是孩子們最投入,也是最高興的時候,由于他們對蝌蚪的游泳姿勢并不陌生,他們紛紛地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以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進一步感受和表現歌曲的前奏、間奏和尾奏。

  2、在老師的啟發幫助下,學習為歌曲創編第4段歌詞。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創造、合作表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頭飾:(豬小弟、豬媽媽、小羊、小兔)。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肥頭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著小尾巴,嘴里唱著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2、學唱新歌

  1)聽音樂《豬小弟》,進行提問:“豬小弟去找了誰?發生了什么事?分別又說了什么?”幼兒進行模仿小動物們所說的話及進行創造其動作。

  2)幼兒跟著錄音機唱新歌1~3段,并唱出其切分音及念出對白處-“臟死啦!走開”念出其厭惡、討厭(與幼兒進行討論)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進行提問:1、豬小弟找朋友玩時,他的心里怎樣(高興)應該怎么來唱(稍快且跳躍)2、豬小弟哭著回家時他的心里又是怎樣(傷心)應該怎么來唱(慢且較連貫)

  3)隨音樂〈洗澡歌〉做洗澡的

  動作。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啊?哦是小豬在洗澡!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做一做洗澡的動作。”(隨音樂與幼兒做洗澡動作)

  4、創編第4段歌詞,讓幼兒知道干凈的孩子人人愛。

  1)音樂停止,出示干凈小豬。師:“澡洗完啦!小豬變得怎么樣啦?(與幼兒進行討論)這時的小豬再去找他的朋友玩時,他的朋友會怎樣來對待他呢?豬小弟變干凈了,他的心情怎么樣?會說些什么?”

  2)教師幫助幼兒創編歌詞并填入歌曲中。

  5、分角色進行表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聽辯節奏游戲:鞏固幼兒對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別。

  2. 讓幼兒學唱并演奏歌曲。

  活動準備:

  歌曲《咚咚鏘》,節奏卡片,鋼琴,鼓類、鐵類樂器。

  活動過程:

  1. 聽辯節奏游戲。

  (1)節奏傳遞游戲

  (2)教師演奏“火車快飛”(鋼琴),變換不同的速度讓幼兒走。教師展示八分音符時,提示幼兒小火車要走快一點,以此類推,走完全曲之后回到教師處,也就是火車站。教師選擇一位扮演火車頭的幼兒,掛好四分音符的卡片,請幼兒帶領,用四分音符的速度走完全曲,教師通過鋼琴來配合并幫助幼兒。

  2. 歌曲《咚咚鏘》

  (1)讓幼兒欣賞音樂。

  (2)教師引導幼兒念歌詞,配合歌曲的原節奏,教師念一句,幼兒跟著念一句,到最后一句時幼兒與教師一起念。

  (3)將幼兒分成“咚”、“鏘”兩組,“咚”為鼓類樂器,“鏘”為鐵類樂器。按照固定的節奏敲奏出來。

  (4)跟隨歌曲音樂進行樂器敲奏。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突出的特點。之前的音樂活動《有趣的歌聲》,讓幼兒對小動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前提下,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并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能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并能情緒愉快的參加音樂活動。活動準備:歌曲錄音磁帶,小鹿,小鴨,小貓,小烏龜圖片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有趣的歌聲》

  “今天呀,我們這兒來了好多小動物,它們想請寶寶們和它們一起唱歌,你們愿意嗎?”

  二、學習歌表演《走路》

  “寶寶們的本領真大,你們好聽的歌聲把其他小動物也引來啦,你們知道想知道是誰來了嗎?”(想)“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好嗎”

  (一)聽歌曲錄音一遍提問

  你們聽到是誰來啦?(幼兒回答出一個,即出示相應的圖片)“對呀,小鹿,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它們一個一個地走來了,哎,它們是怎么走來的呀,我們再來聽聽看好嗎?”

  (二)聽錄音歌曲第二遍提問

  1、小鹿是怎么走路的呀?

  2、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呀?

  3、小烏龜是怎樣走路的呀?

  4、小花貓是怎樣走路的呢? “寶寶真聰明!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好嗎?“

  (三)教師彈琴,幼兒集體跟唱歌曲“寶寶唱的真好聽,你們想不想學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呀?”

  (四)幼兒跟著錄音邊唱歌曲邊模仿小動物走路三、復習歌表演《小星星》“寶寶們本領真大,小星星說,它也想和你們一起來跳個舞,好不好啊?”幼兒情緒愉快的進行歌表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1-25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8-19

幼兒園音樂活動《我愛音樂》教案02-01

幼兒園音樂游戲活動教案12-25

幼兒園音樂活動《袋鼠》教案01-15

車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1-03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的教案12-21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04-08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教案02-25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04-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色色 | 亚洲国产中文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亚洲成年人免费AV | 亚洲囯产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肉丝少妇被日字幕 | 亚洲女同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