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匯編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把握音樂活潑跳躍的性質和獨特的樂句結構。
2、學習用獨立觀察、思考的方法來尋找音樂進行和教師之間互動的規律。
3、享受游戲的快樂,學習有控制地按規則游戲。
[活動準備]
1、圖形樂譜。
2、記號筆、老狼指偶、頭飾。
3、錄音機、磁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每周星期一我們都升國旗,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但幼兒并不理解。幼兒喜歡唱歌,有較強的表現欲望,在學唱兒歌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唱和觀察,在唱歌的同時,了解和認識國旗,有機地融合各領域內容,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能力,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歌詞,學唱歌曲。
2.感受歌曲旋律美。
3.讓幼兒了解和認識國旗,增強幼兒“我是中國人”的自豪感,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懷。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能愉快地參與集體演奏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熟悉歌曲旋律、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 電子琴
2. 自制課件
3. 國旗、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練聲
要求:小朋友們要學會輕聲地跟著琴唱,注意音準和節奏。
二、了解國旗的特點,為唱歌作準備。
1.國旗是什么顏色的? 上面有什么 ?
2.五顆星星是什么顏色的 ?
3.你在哪里看到過國旗 ?
4.看到國旗時,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
三、教師范唱
四、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內容。
五、播放課件,傾聽歌曲,結合畫面,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六、學唱歌曲
教師邊彈琴邊帶領幼兒歌唱,老師有意識地用肢體動作給予提示。
七、再次欣賞歌曲
聽旋律拍手,熟悉旋律。
八、表演唱
九、活動延伸部分
教師發給幼兒紙和筆,在音樂伴奏下,畫出心中的國旗。
教學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出示國旗讓孩子們來認識國旗。我還讓幼兒討論國旗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掌握歌詞。我也注重發揮孩子們的參與能力,讓孩子們自己解決活動的`困難,這樣孩子們才能真正的理解歌曲,在活動中學到知識。通過這節活動課,孩子們感受到國旗的美麗,知道了祖國的偉大,增強了“我是中國人”的自豪感,培養孩子們的愛國的情懷,但老師沒有對幼兒的表現進行有效的總結和適時的表揚,有些幼兒可能跟不上節奏,在教幼兒拍手時,有些幼兒拍得不對,今后我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根據歌曲情景設計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
2、培養幼兒根據角色進行分工合作表演。
3、讓幼兒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1、請幼兒根據教師范唱歌曲句子找出相應的圖片,并按照歌曲的先后順序貼在黑板上。
2、請幼兒用動作表示“你幫我、我幫你,世界真美麗!”
活動準備
1、圖譜
2、 小螞蟻和小蘑菇頭飾若干。
3、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打招呼,引出主題。
二、 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圖意。
1、教師向幼兒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它們在干什么?
2、 教師告訴幼兒老師把這個歌曲變成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
三、 教師范唱歌曲,請幼兒找到相應的圖片。
1、 教師范唱第一句:“一群小螞蟻,長在搬東西!闭堄變赫f一說唱了圖譜上的哪幅內容。
2、 教師用同樣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后面的七句歌詞。并請幼兒將找出的圖片按照歌詞的先后順序擺放在黑板上。
四、 幼兒學唱歌曲。
1、 教師指圖,幼兒跟隨鋼琴的伴奏演唱歌曲二遍。
2、 教師不指圖,帶領幼兒跟隨音樂CD演唱歌曲一遍。
3、 教師請幼兒轉過身去演唱歌曲,如果幼兒不記得歌詞才可以轉過身看一看黑板。
五、 請幼兒設計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
1、 教師把幼兒分為8個小組,每組拿一張圖片設計一個動作進行表演。
2、 幼兒根據圖片指示設計動作,教師巡回指導幼兒。
3、 教師分別請每組幼兒表演自己設計的動作。
4、 教師請其他組的幼兒學習那一組設計的動作,并一起表演。
5、 教師與幼兒跟隨音樂邊跳邊唱二遍。
六、 引導幼兒根據情景角色進行合作表演。
1、 教師告訴幼兒小螞蟻和小蘑菇聽到了你們的歌聲,很高興。想邀請大班的小朋友來表演。
2、 選擇頭飾,分角色合作表演。
3、 互換角色,合作表演。
七、 引導幼兒向小蘑菇學習,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1、 教師:小朋友們,小蘑菇幫助了小螞蟻避雨,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做個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八、結束部分。
1、請幼兒回家后把今天學的歌曲表演給家人看。
教學反思
在這節活動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對活動很感興趣。在教師出示圖譜的時候,因為圖片有點小所以導致坐在后面的幼兒不是看的很清楚。教師在與幼兒討論設計動作的時候應該多問問幼兒的意見,而不是一味的自導自演。我覺得通過這節活動幼兒在情感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也對這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有所把握。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去理解尊重幼兒的想法,并且多去發展幼兒的情感、知識技能和積極的個性。
小百科:蟻科通稱螞蟻,節肢動物門,多為黑色、褐色、黃色或紅色,體軀平滑,或有毛刺、刻紋和瘤突。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樂曲ABCA’的曲式結構,感受樂曲歡快、優美等特點。
2.能通過音樂圖譜、故事感知等方式,進一步理解音樂的特點及樂段的變化,能用肢體動作體驗和表現土撥鼠一天不同的心情。
3.激發幼兒根據音樂大膽想象,體驗隨樂游戲的快樂。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音樂《休閑的男子》;音樂圖譜、心情圖譜、土撥鼠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一只可愛的土撥鼠,它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三種有趣的表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出示三張表情圖:快樂、緊張、舒心)
教師小結。
二、完整欣賞
1.師:土撥鼠把這三種表情藏在了一首好聽的樂曲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分別藏在了什么地方?(完整欣賞樂曲一遍)
2.提問:土撥鼠先表現出了什么表情?接著表現出了什么表情?最后表現出了什么表情?(根據幼兒的回答一一排列表情圖)
3.再次完整欣賞,驗證表情匹配結果。
三、分段欣賞
1.欣賞A段
(1)師:有一天,土撥鼠要去草叢中找土豆,它踩著快樂的腳步出發了。(邊聽A段音樂,邊欣賞教師A段動作。)
(2)引導幼兒學土撥鼠走路的樣子。(出示口令圖:腳印腳印腳印腳印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
太陽是孩子十分熟悉而且喜歡的事物,每天戶外活動時都能在操場上曬到太陽,孩子們對太陽有了許多的感性經驗。而且,每天點名前,我們也都會說一說當天的天氣情況。有時候,天陰沉沉的,孩子們都說太陽不出來、陰天一點兒也不好,孩子們都喜歡陽光明媚的日子。另外,孩子們喜歡唱歌,他們在歌唱活動中能體驗到活動的成功與快樂。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跳躍地演唱每一句句末的象聲詞。
2、通過圖譜提示理解記憶歌詞,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譜一幅,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練聲:向太陽問好。
“太陽升起來了,今天的天氣好晴朗。太陽給了我們光明、給了我們溫暖。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向太陽問個好吧!”
“太陽看見這么多可愛的小朋友,聽見這么有禮貌的問好,它想給你們唱個歌了。聽一聽,太陽唱了什么?”
二、引導幼兒傾聽、感受歌曲。
1、教師清聲范唱歌曲,“你們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師隨樂范唱歌曲!案枨镞唱了些什么?”(一一出示小圖片,教師念出歌詞)
3、掌握跳音。
小鳥是怎么唱歌的?(出示跳音卡,認識跳音符號)一起學一學、唱一唱。
樹葉是怎么唱歌的?強化:漢字上面也有什么符號,那我們應該怎么唱呢?
大海、小朋友怎么唱歌呢?(跳音部分連起來唱一唱)
三、看圖譜學說歌詞。
1、出示一張不完整的圖譜。
“這首歌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太陽升起來了》。老師這里有一張圖譜,我們可以把這首歌記下來!”
“老師先把跳音部分填進去,其它空白的地方請小朋友來填!
“誰出來了,誰開始唱歌?這些小圖片應該放在圖譜的哪一塊呢?”
2、教師邊指圖譜邊演唱,請幼兒填補圖譜。
3、有節奏地集體朗誦歌詞。
四、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輕聲學唱。“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跟著琴聲把這首歌來唱一遍!
2、提醒跳躍地演唱歌曲每一句句末的歌詞。
3、學習用接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我們換種方式來唱,老師唱小圖片,你們唱跳音部分!
“女孩子來唱小圖片,男孩子來唱跳音部分。”
五、延伸活動。
“除了太陽升起,小鳥唱歌;風兒吹來,樹葉唱歌;海浪涌來,海水唱歌之外,還有誰也會來唱歌呢?請小朋友們找一找、想一想,把他們編到這首歌里去,一定非常好聽!”
活動反思:
今天上午,天氣陰沉沉的,看不見太陽。于是,我直接導入和太陽打招呼,讓孩子們在歌唱活動之前亮一亮嗓子。在練聲時,我用手勢指揮暗示連貫與跳躍,為后面的學習作一小小的鋪墊。
我拿到這首歌曲,首先針對自己的孩子在詞曲方面作了一些修改,把旋律編得更為優美,把歌詞改得更為易懂。在設計這個活動中,我考慮了以下兩點,在活動后我也覺得比較成功的就是:
1、結合圖譜。
我把整首歌曲分成三部分圖片,實物圖片、漢字圖片、最后一個結束句是簡譜。這首歌曲一共有五個樂句,那么我在圖譜上面劃分為五行三列。我不僅從內容出發,還兼顧美觀,最上面是歌曲名稱,并加上景物裝飾,顯得這幅圖譜既美觀又大方,更大的作用是讓孩子從中理解歌詞的意思。
2、難點前置。
在定位重難點時,我把跳音作為難點,并作為本次活動的一個知識點,使活動有深度,音樂活動就應該有音樂元素。在感受歌曲后我帶孩子們掌握跳音,讓他們先觀察跳音符號,通過“像什么?”來形象地進行觀察,并告訴他們名稱,再讓他們用跳躍的感覺去學一學、唱一唱。我覺得孩子們在這部分掌握得非常好。
總之,整個歌唱活動環節清晰、過渡流暢,活動充分體現出了幼兒的主體性、活動的完整性。幼兒的主體性表現在師幼互動中,面向全體;活動的完整性表現在歌曲的名稱,活動的延伸等等。
在活動的點評中,眾多老師也一致認同我的這兩點設計策略。指出不足的一點是最后的一句結束句,他們認為把簡譜改成五線譜,這樣的話,孩子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音階的高低變化,我也是表示贊同。
在活動中,我班天意的表現一直非常好,舉手回答問題也特別積極,就是在演唱歌曲時,他那愛表現的性格使得他的聲音異常突出,使得歌唱的聲音很不和諧。在平時的歌唱活動中也是這樣,我也經常提醒他輕輕地、用好聽的聲音來唱。當然,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都不一樣,接受能力也參差不齊,我覺得發生這種個別的現象也是教學中很常見的問題,這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長期關注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噴泉》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1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噴泉》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09
幼兒園音樂大班教案07-31
幼兒園大班音樂韻律教案12-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安排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