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社會教案

時間:2022-07-11 09:04:3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總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總7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目標:

  1.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重點:

  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難點:

  能找到對應顏色

  一.引出活動

  教師出示三張大圓、提問是什么顏色?重點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二.尋找相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1.游戲“小圓寶寶找媽媽”。

  先請幼兒說說身上小圓的顏色、然后根據教師出示的大圓顏色按照教師口令如:“紅顏色小圓寶寶學小兔跳到媽媽身邊”、“藍顏色寶寶學小鳥飛到媽媽身邊”等、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2.游戲“大灰狼來了”

  1》.(先在地上鋪上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報紙、報紙上分別畫有三種顏色的大圓圈)、小圓寶寶聽音樂在場地四周散步、音樂一停大灰狼就來了、小圓寶寶得馬上找到一個家躲起來、否則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兒游戲兩邊)

  2》.提出新的游戲要求、引導小圓寶寶找相應顏色的大圓媽媽。

  小圓寶寶等音樂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家躲起來、否則還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兒游戲兩邊)

  三.大灰狼被趕走了、幼兒聽音樂跳舞慶祝結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又是一年的九月,為了幫助小班幼兒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我園開展了大帶小的活動。活動中我們發現,大帶小活動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能有效地彌補獨生子女缺乏與不同年齡兒童交往的機會,幫助他們學習社會交往的技能,培養他們關愛他人的情感。為了在更多領域和范圍內進行嘗試,最大限度地促進大與小之間的互動和雙方的共同發展,我們特設計了本次活動,意在讓幼兒多層面體驗人際關系,學習帶好弟弟妹妹的方法,更好地相互學習并吸收同伴的經驗,進而形成責任感和集體意識。

  活動目標

  1.喜歡大帶小活動,充分體驗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體驗關愛、分享與互助帶來的快樂。

  2.在活動中能關注弟弟妹妹,發現他們的困難并給予幫助;增進主動交往的能力。

  3.在共同游戲中,學習并探索帶好弟弟妹妹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帶小班弟弟妹妹的經驗;熟悉小組活動中的游戲。

  2.心理興趣準備:有幫助弟弟妹妹的愿望;小班幼兒愿意和哥哥姐姐玩。

  3.物質準備:電教設備(錄音機、磁帶),小組活動材料(第一組:牛奶罐、積木;第二組:石磨、糯米、小碗、勺子:第三組:黃瓜、胡蘿卜、豆角、切板、切刀、紙盤;第四組:彩紙、水彩筆、展板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介紹小班的弟弟妹妹,在音樂聲中消除陌生感,自然結對。

  2.和新朋友聊一聊,加深相互間的了解。

  (1)和新朋友說說悄悄話,了解新朋友的姓名和年齡等。

  (2)向大家介紹新朋友。

  3.大帶小的實踐游戲活動,關注大與小之間的互動過程。

  (1)小組游戲活動。

  ①制作“心意卡”:畫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大手和小手、大腳和小腳等),來表現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是一對好朋友。

  指導重點:大與小之間的互相商量和情感交流)

  ②制作蔬菜拼盤:切黃瓜、胡蘿卜、豆角,用這三種蔬菜制作拼盤。

  (指導重點:引導大班幼兒發現弟弟妹妹遇到困難時主動幫助他們)

  ③用牛奶罐、積木自由搭建。

  (指導重點:大與小之間的合作、互教互學)

  ④用石磨磨米粉的游戲。

  (指導重點:大與小之間的互相配合)

  (2)教師和幼兒一起參觀、欣賞大帶小共同完成的作品。

  4.分享交流帶好弟弟妹妹的方法。

  (1)談談帶弟弟妹妹的感受,讓大班幼兒發現弟弟妹妹的優點,讓小班幼兒感受到哥哥姐姐的關愛。

  (2)討論并分享帶好弟弟妹妹的方法,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5.音樂游戲:《快樂變變變》。

  引導幼兒在音樂游戲中大與小互相配合,用身體表現同一種熟悉的事物,感受共同游戲的快樂:快樂變變變,你變我也變,變成小袋鼠,變成小汽車,變成小螞蟻,變成小山洞,最后教師變成火車頭帶領幼兒依次穿過小山洞,變成一列小火車。

  6.在音樂聲中友好話別,收拾整理玩具,送弟弟妹妹回活動室。

  活動延伸

  大帶小活動應該有更豐富的形式和內容,有了這次活動作鋪墊,弟弟妹妹已經裝進大孩子的心中,以后可以嘗試在更廣闊的范圍中開展大帶小的主題活動,如“手牽手去秋游”、“讓我來幫助你”、“快樂圣誕節”等,不斷總結出大帶小活動所折射出的教育價值。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隨著我的肚子因懷孕逐漸隆起,小朋友的好奇也日漸升溫。他們經常會跑到我身邊,問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有時還會趴到我的肚子上聽一聽、摸一摸,想從中找到他們想要的答案。主題活動“肚子里的‘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本次活動有機綜合了語言、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內容,意在培養幼兒的探究意識,鼓勵他們積極探索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了解媽媽十月懷胎的辛苦,進一步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感受媽媽懷孕的辛苦,懂得要愛媽媽。

  2.通過活動,了解肚子里的“家”及胎兒的生長變化。

  3.培養探索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寶寶和媽媽》、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律動“爸爸瞧媽媽看”,自然進入活動狀態

  二、觀察老師身體與他人的不同之處,引出課題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的身體和其他老師有什么不一樣,知道老師的肚子里有個小寶寶,激起探索欲望

  三、觀看幻燈片,了解肚子里的“家”及胎兒的生長變化

  1.小朋友,你們的家在哪里?你知道你在沒出生前住在哪里嗎?住了多久呢?

  2.觀看幻燈片,教師介紹肚子里胎兒的'“家”:名字叫“子宮”,里面有羊水、臍帶,并介紹它們的作用;胎兒要在這個“家”里住十個月。

  3.觀看不同月數胎兒的幻燈片,讓幼兒初步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變化。

  四、觀看胎動課件-了解胎兒的活動情況

  1.你們知道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會做些什么嗎?幼兒猜想回答。

  2.觀看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三維影像。教師小結:胎兒有時哭、有時笑,有時會吸吮自己的小手和小腳,有時會調皮地踢媽媽的肚子,想和媽媽說話。

  3.根據課件,引導幼兒講述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活動。

  4.請個別幼兒撫摸、傾聽老師的肚子,感知胎兒的活動,滿足好奇心。

  五、講故事《寶寶和媽媽》,讓幼兒感知媽媽孕育寶寶的辛苦和對寶寶的愛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為了給寶寶一個舒適的家,讓他能夠健康成長,媽媽每天都會做些什么?

  3.教師小結:媽媽為了讓寶寶能夠健康成長,每天都會去散步,給寶寶講故事、聽音樂,吃很多有營養的東西,和寶寶對話讓寶寶感覺到媽媽的愛。

  4.媽媽為了照顧我們非常的辛苦,我們應該怎樣來關心、愛護我們的媽媽?

  六、獻給媽媽最好聽的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活動在歌曲中結束

  活動延伸

  1.回家后為媽媽端茶、按摩,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

  2.故事表演“我愛我的好媽媽”,進一步增進愛媽媽的情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1. 樂意親近小動物,能說出幾種常見的小動物的名稱。

  2. 了解 “ 六一 ” 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樂意參加慶祝活動,體驗過節的樂趣。

  3. 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小動物,愿意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樂意念兒歌。

  4. 愿意跟隨老師雙腳向前行進跳,練習四散跑,培養動作的靈活性。

  5. 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在追 追 、跑跑、跳跳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6. 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辨別大和小。

  7. 學習用棉簽在畫面上添畫橫線,樂于參加音樂節奏活動。

  調整

  課程單元計劃

  課程單元活動安排 六一到笑哈哈 活動 一 哈哈笑 (健康 語言 社會 浙課)

  活動二 美麗的氣球 (藝術 浙課)

  活動三 和動物寶寶拍照(語言 社會 浙課)

  活動四 表演開始啦 (健康 語言 社會 浙課)

  活動五 開心聯歡會 (社會 語言 藝術 自編) 調整

  小兔乖乖 活動 一 小兔子 (語言 社會 浙課)

  活動二 送蘿卜 (健康 語言 浙課)

  活動三 小兔子的花衣服(藝術 浙課)

  活動四 小熊請客 (語言 科學 浙課)

  活動五 造房子 (社會 浙課)

  小鴨嘎嘎 活動 一 嘎嘎 嘎 (語言 科學 浙課)

  活動二 小鴨游泳 (藝術 科學 自編)

  活動三 小小鴨子 (健康 語言 浙課)

  活動四 大和小 (語言 科學 浙課)

  活動五 老貓釣魚 (健康 浙課)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遠足活動的意義,體驗遠足帶來的快樂。

  2、在遠足途中照顧好自己,克服困難,堅持走完全程,并能知道保護好同伴,做個堅強、勇敢的孩子。

  3、通過遠足活動鍛煉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陶冶情操。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選好遠足路線,活動前幼兒自己制定遠足計劃書。

  2、通知家長為幼兒穿上適量的衣服、防止幼兒過暖或過冷,腳上穿上合腳的運動鞋,防止走路引起腳疼、掉鞋等跟不上隊伍。

  3、請家長為幼兒準備好一小瓶水和少許零食,裝在小書包里,與活動當天早上帶來幼兒園。

  4、自制紅旗一面(上寫我們去遠足的字)。

  活動過程:

  一、遠足前的談話。

  1、什么是遠足?

  2、前幾天我們大班小朋友一起制定了"遠足"計劃書,我們一起把遠足的時間和目的地做了安排,那么遠足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么?(注意路上的車輛,與同伴拉好手等)

  3、如果遠足過程中遇到困難怎么辦?過馬路怎么辦?吃剩的東西、垃圾怎么辦?

  4、遠足的路徒中,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二、去遠足的路上

  (一)整隊,對幼兒進行安全常規教育。(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事先對學生進行行走安全、觀察安全、活動安全方面的教育以及保護環境的教育,路途中老師隨機為幼兒講解交通安全知識。)

  (二)我們一起去遠足

  1、在路上鼓勵幼兒不怕辛苦不怕累,膽大心細的走熟悉的大馬路和不熟悉的小路,跟隨隊伍共同前進。

  2、引導幼兒觀察一路上的景色,并緊跟隊伍,遵守交通規則,鼓勵孩子們堅持走完全程。

  3、到達公園(1)走過九曲橋---鼓勵幼兒大膽的走過九曲橋。

  (2)穿過小山洞后爬過小土坡--和同伴結伴一起已最快的速度爬過小山坡。

  (3)爬小山--能和小伙伴相互幫助勇敢地爬上小山,到達山頂后在涼亭稍作休息。

  (4)來到草地上,組織幼兒玩一些喜歡的游戲,使幼兒感受到克服困難后的快樂,提醒幼兒熱了要及時脫外衣。

  4、快樂分享(1)幼兒將自己所帶來的物品與好朋友一起分享(2)一邊分享,一邊欣賞公園美麗景色。

  三、整隊回園

  1、回來的路上鼓勵幼兒能堅持走路,自己保管背包和脫下的衣服。

  2、回園后,組織幼兒進行談話:在遠足的路上你有沒有遇到困難,是怎么解決的?你幫助別人了嗎?(對有始有終管理自己背包;不怕困難、不怕累走完全程;幫助別人等的幼兒給予表揚。)

  活動反思:

  這一天,陽光普照,秋高氣爽,桂花飄香。中心幼兒園大班小朋友準時出發遠足敬老院,一路上,孩子們兩兩拉手,排著整齊的隊伍向著目的地前進。他們象一群出籠的小鳥,非常的興奮,不時指點著路旁的東西。活動結束后,給我的印象很深,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在幼兒的安全上。在活動前,我先踩點,查看路況,計算路程,了解這些情況后,在年級組內先討論,怎么走?然后大家出發,參觀路上必須走過一個十字路口。我們手牽手、拉著前面小朋友的衣服,想老鼠銜這尾巴,一個跟著一個,不掉隊、不爭搶,保證了孩子的安全。每位老師也在積累經驗,知道以后過馬路的方法。從這里也反映老師牢記安全,心系孩子。讓孩子的活動,家長放心。

  其次,參觀田野。孩子門到了田野,新奇的世界呈現在面前,如何把有限的時間盡可能的利用。在參觀中,充分電動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去發現、探索、解決,他們居然想到:讓老師抱著能看到柿子、摘柿子;讓老師去拔水稻,每人一粒稻子,剝開來看個究竟,怎么后來就變成米呢?還在議論毛豆、黃豆,知道毛豆成熟變黃,就是黃豆。當看到山芋時,我引導他們挖山芋。蔡文杰、繆濤小朋友在蔣老師的指導下挖起了山芋。你看:小手還真能干,揪掉了山芋藤,就用雙手刨起了地。在刨地中,我發現他們一邊刨一邊拉,終于挖了出來,在活動中,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孩子成為探索的源泉。

  最后,我們在敬老院進行了慰問演出。孩子們一個個進行了表演,有唱歌、詩朗誦、舞蹈、韻律活動、打擊樂等,還為爺爺、奶奶自制了禮物,高興得爺爺、奶奶合不攏嘴,我們還去那些起不了床的爺爺、奶奶身邊慰問,送禮物歸他們,讓他們也感受重陽節的溫暖。

  通過這次活動,充分體現了社會即學校的陶行知思想,讓孩子在實踐中獲得知識,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掌握知識,獲得經驗,把幼兒作為活動中的主體,在活動中得以體現。

  小百科:遠足(Tramp),亦稱作徒步、行山或健行,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可以理解為“長途步行運動”,也包含“翻山越嶺的長途步行”。也不是體育競賽中的競走項目,而是指有目的的在城市的郊區、農村或者山野間進行中長距離的走路鍛煉,徒步也是戶外運動中最為典型和最為普遍的一種。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輕、響不同的聲音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2、知道自己發出的聲音有時需要輕,有時需要響。

  3、嘗試在不同的情境中,發出輕、響不同的聲音。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園生活已有一段時間。

  2、錄有幼兒嘈雜聲的磁帶、相關圖標等。

  活動過程: 1、以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輕、響不同的聲音,幫助幼兒體驗什么時候該用響的聲音說話。

  (1)教師創設講故事的情境,聲音越說越輕,體驗輕的聲音有時會讓大家聽不清楚。

  (2)幼兒用響亮的聲音說出自己的名字,體驗一個人發言時聲音應該響亮。

  2、聽錄有幼兒嘈雜聲的磁帶,幫助幼兒體驗什么時候該用輕的聲音說話。

  (1)播放一段幼兒游戲時發出的嘈雜聲。

  (2)體驗大家都在說話的時候應該用輕輕的聲音。

  3、回憶幼兒園的生活,想一想什么時候需要輕,什么時候需要響。

  (1)提問:我們在幼兒園里,每天要做哪些事情呢?

  (2)提問:什么時候需要輕?什么時候需要響呢?(幼兒回答,教師擺放圖標。)

  4、情景練習,深入體驗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聲音。

  (1)發出響響的聲音:向客人老師問好;學習解放軍有精神地走路,用響響的聲音喊口令。

  (2)發出輕輕的聲音:輕輕地搬椅子;大家一起輕輕地唱搖籃曲,哄寶寶睡覺;寶寶睡覺了,大家輕輕地走到活動室門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說出自己是X X幼兒園的小朋友,用簡單的語句描述幼兒園。

  2.初步感受幼兒園景物、房舍的美,產生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幻燈片:介紹我的幼兒園

  幻燈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幻燈片:介紹我的幼兒園

  提問:這是哪個幼兒園?你看到了什么?

  2. 激發幼兒認識幼兒園的興趣。

  提問:我們是哪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

  3.尋找幼兒園的園牌,認園名和園徽。

  (1)參觀幼兒園大門,看著園牌告訴幼兒幼兒園的名字,幼兒跟念幾遍“X X幼兒園”。

  (2)欣賞園徽。

  (3)引導幼兒觀察園徽是什么樣子的,教師用生動的語言講述園徽所代表的意義。

  4.參觀幼兒園全貌。

  觀賞幼兒園的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

  找找幼兒園最漂亮的地方。

  5.玩大型運動器械。

  讓幼兒自由地在喜愛的地方坐坐、玩玩。

  6.評價

  1.能說出幼兒園的名稱。

  2.有喜歡幼兒園的情感。

  雞媽媽的蛋寶寶(托班綜合)

  活動目標:喜歡參與集體活動,豐富幼兒的認知經驗和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ji媽媽圖片2幅;蛋寶寶若干;熟ji蛋1個,生ji蛋1個;幼兒人手一個馬甲袋;籮筐2個。

  活動過程:

  環節任務 操作要點

  集中注意

  激發情感

  1、 教師出示ji媽媽的圖片,問:小朋友,這是誰?這里有幾個ji媽媽?

  2、 今天兩只ji媽媽好著急,她們的孩子蛋寶寶不見了,怎么辦?

  3、 我們幫她們找找吧!

  1、 找尋ji蛋

  區分ji蛋

  教師分給每個幼兒一只帶子。我們找到了要把蛋寶寶輕輕地放在袋子里。(幼兒分頭找尋ji蛋)

  2、 你們找到幾個蛋寶寶呀?你們看看蛋寶寶長得一樣嗎?猜猜粉紅色的蛋寶寶是哪只ji媽媽的孩子?

  3、 粉紅色的是這只ji媽媽的孩子,綠的是那只ji媽媽的孩子。趕快把蛋寶寶送回家吧!

  1、 豐富認知經驗

  ji媽媽很高興找回了自己的寶寶,謝謝你們。ji媽媽要送我們禮物呢!

  2、(教師出示生、熟ji蛋)這是什么?哪個能吃?為什么?

  3、 我們要多吃ji蛋,ji蛋營養好。我們到教室里品嘗一下ji蛋的美味吧!

  設計意圖:

  1、根據主題《我們愛吃的食物》教師預設了這樣一個活動。通過活動擴大幼兒的認知經驗和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2、在活動中環節中設計了區分歸類這一內容,初步融入粗淺的數學內容,做到學科的整和。

  3、根據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說一說;找一找;看一看;嘗一嘗來豐富活動,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不同發展。

【幼兒園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疫情教案03-05

幼兒園社會環保教案04-08

幼兒園社會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教案05-13

幼兒園社會冬天教案06-25

幼兒園社會端午教案06-08

《社會安全》幼兒園教案03-29

幼兒園品德與社會的教案11-24

圖書幼兒園社會教案08-22

幼兒園社會《垃圾分類》教案08-2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 亚洲精品乱码不卡在线 | 色婷婷亚洲五月之色五月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另类一区 | 精品国产电影在线观看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