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總七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西瓜的簡單知識。
2、學習用棉簽蘸顏料畫西瓜子。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西瓜的簡單知識。
難點:學習用棉簽蘸顏料畫西瓜子
活動準備:
實物西瓜、圖片。 顏料、棉簽。
活動過程:
一、通過問答方式引入活動。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請你們猜猜它是誰?(看部分西瓜的花紋圖片)
二、感知西瓜的特征。
1、觀察實物西瓜。
這是什么水果呀? 大不大?是什么形狀的?(整個西瓜是橢圓形的)什么顏色的?(外面的皮是綠色的,里面包著紅紅的果肉)西瓜的味道怎么樣?(甜甜的)
2、切開西瓜,進行觀察。
它里面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來看看,西瓜切開后是什么顏色的?瓜瓤里還有什么呀?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3、請小朋友品嘗西瓜。
提醒吃完西瓜,垃圾入簍并擦手。
三、學習用棉簽蘸顏料畫西瓜子。
(1)兒歌:西瓜大,西瓜圓,西瓜甜,籽兒多,咦!西瓜子哪里去了?怎么辦?(邊說兒歌邊出示教師范畫)激發幼兒的繪畫意愿。
(2)學畫西瓜子,認識繪畫工具—棉簽,然后示范拿棉簽及用棉簽畫西瓜子的方法,再請幼兒模仿教師進行點畫。
———— 這是什么?今天老師要用棉簽畫西瓜子,請注意看,先蘸點盤子里的黑色顏料,注意不要把顏料弄到小手上了,然后,拿著棉簽有順序的點一下、再點一下。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小手指學著老師的樣子點一點。
四、幼兒操作朋友回到座位上,給你們自己的西瓜畫上瓜子吧。畫完后把你的畫拿到老師這里來
五、評價
請畫完的小朋友把畫拿到老師這里來,進行評價。小朋友幫西瓜點好籽了,說說你的西瓜想給誰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大部分幼兒都能按一定的順序畫西瓜,畫出半圓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繪畫要求的環節,要求太多,與講解示范重復,沒有突出要求重點。指導重難點不突出,在點畫西瓜籽可以用棉簽,這樣幼兒衣服、手指不容易臟,衛生。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各種不同的紙搓成條粘貼在紙上,并學習簡單的添畫。
2、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手工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
1、范例一幅(相框)
2、貼有“照片”的白紙每人一份;皺紋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從家里帶來了漂亮的照片,
我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自己的照片,好不好啊?
2、幼兒介紹照片,教師適時引導
二、展開
1、做相框
(1)出示范例幼兒欣賞
教師:老師也帶來了一張漂亮的照片,然后老師又給照片做了一個漂亮的相框,
你們看相框漂亮嘛?他是什么樣子的啊?你們想不想也做一個相框啊?
(2)教師進行示范,要求幼兒認真仔細的觀察,教師重點講解操作中的要領:
雙手用力前后的搓,將紙搓成長條狀,搓至4-5條。
然后將紙上的雙面膠撕開,把紙條粘上。
也可以將各種形狀的小紙片粘在四周。
(3)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教師幫助幼兒撕去雙面膠。
三、結束
1、教師幫幼兒把作品貼在作品欄里。
2、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動物是孩子們的好朋友,喜歡動物似乎是孩子們共同的天性。小雞是孩子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動物,孩子們對于小雞的本領也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對小雞的動作有濃厚的模仿興趣。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為了讓孩子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對玩色產生興趣,我在此次活動設計的過程中,創設了一定的情境,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活動,讓孩子們更為自然地融入到活動中。引導幼兒嘗試用曲線來表現扭動的小蟲,感受小雞捉蟲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棉簽蘸畫小蟲,對玩色感興趣。
2、感受幫小雞捉蟲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小雞的圖片、有太陽和草地的背景板、畫有小雞和草地的幼兒繪畫紙、棉簽、顏料、擦手毛巾等。
四、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價值分析:組織談話,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2、出示背景圖:
(1)提問:看看誰來了?
(2)提問:小雞怎么了?我們怎么幫助它?
3、小結:小雞肚子餓了,我們可以喂蟲子給它吃。
(二)示范操作。
1、價值分析:在游戲情境中,嘗試用棉簽蘸畫小蟲,體驗玩色的樂趣。
2、出示示范畫。
(1)提問:小蟲長什么樣子?
(2)小結:小蟲的身體長長的、彎彎曲曲的。
3、教師示范拓印。
(1)提問:小雞要去草地上捉蟲,請了一些朋友來幫忙,看看是誰?
(2)指導語:小棉簽,喝點水,站在紙上扭一扭,捉到一條小蟲子。
4、請個別幼兒示范。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交流分享。
1、價值分析:感受小雞捉蟲游戲的快樂。
2、提問:你最喜歡哪條小蟲,為什么?
3、結束語:謝謝你們幫小雞捉了許多小蟲,小雞們再也不會餓肚子了!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幫小雞捉蟲子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如何使用剪刀,進行簡單的剪直線練習,以及涂色練習。
2.能夠較為獨立地完成制作過程,鍛煉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花園背景圖、一次性紙杯若干、剪刀、不同顏色的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小朋友們,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你們去花園玩咯!(在《春天》的音樂中帶幼兒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出示花園背景圖)師:看,花園里美嗎?咦?你們瞧,草地上少了什么啊?(花朵)你們想讓花園里開滿鮮花嗎?老師有一個好主意!(出示一只紙杯)
二、教師示范講解制作紙杯花的方法。
1.師:這是什么?(紙杯)這只紙杯是怎么樣的?(條紋)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紙杯,老師能把它變成一朵美麗的花,你們想看嗎?
2.教師示范沿事先畫好的直線,將紙杯壁剪成豎條形,邊剪邊講解:沿著直線慢慢地剪,剪完就停下來,接著剪另一條直線……
3.剪完后,師:剪完了所有的直線,現在紙杯要變咯!瞧好了!開花咯~(展開所有豎條)
4.師:紙杯變成了一朵什么顏色的花?(紅色)剛才老師是怎么讓它開花的?(將剪好的豎條一條條展開,壓折)
5.(將紙杯花釘在背景圖上)師:這朵花還少了什么?(花芯)(教師示范畫花芯)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
1.師:花園里已經有一朵紅色的鮮花了,剩下的花就請你們來用紙杯把它變出來了,好不好?
2. 幼兒動手制作,老師給與必要的指導。
3. 幼兒制作完畢后,老師將其作品進行集體展示。
4. 師:看!花園里現在開滿了這么多美麗的鮮花,多漂亮啊!你們做得真棒!
我們一起拍個照吧!(教師給幼兒拍照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撕貼,嘗試對紅?黃?藍?紫等常見的顏色進行適當的搭配。
2、感知春天的絢麗多彩,體驗大家一起“種花”的快樂。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師帶領幼兒欣賞五彩繽紛的花朵;欣賞大量的花卉圖片。
2、幼兒用書,紅?黃?藍?紫等顏色的手工紙,膠棒等。
活動過程:
1、欣賞花朵圖片導入。
2、討論演示,學習撕貼方法。
(1)引導幼兒說一說:你想種什么樣的花朵。它是什么顏色的?
(2)請2~3名幼兒示范撕貼花朵。教師可根據幼兒的情況,適時地指導演示撕貼的正確方法。
3、動手操作,體驗種花的樂趣。
(1)撕花瓣。
重點指導幼兒大膽選擇喜歡的色紙,進行撕紙。
(2)粘貼小花。
指導幼兒將花瓣貼在高低不同空白處。
4、交流分享,欣賞評價作品。
賞花:“你們中了這么多漂亮的鮮花。我好喜歡啊!謝謝你們讓我的花園開滿無顏六色的花。”
活動延伸:
將“美麗的花園”投放在角色區,供幼兒做表演的背景。
教學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很是感興趣,他們能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在剪貼小花的過程中有些孩子們很會動腦筋,他們先將一張紙畫好圓形,再將幾張紙疊在一起剪出好幾個圓形,可是有些孩子們在剪出細細的花瓣時出現困難,不能剪得細細的,而且出現粗細不一樣,容易剪斷。在制作大樹的時候大多數孩子能折出扇子形狀貼在樹上當樹葉,但也有個別孩子折得太大了,顯得不怎么協調。另外有的孩子在布局方面還不怎樣合理,還需進一步的引導。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粉筆的性能,學習用粉筆畫稍長的線。
2、幫助幼兒體驗相互合作帶來的快樂,培養他們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兔媽媽頭飾、大灰狼頭飾各一個,水果籃一只、玩具蘑菇(多于幼兒人數)。
2、“袋鼠”、“大灰狼”的出場音樂,笛子音樂,錄音機,粉筆人手一份,場地布置圖。
3、幼兒已聽過《小兔乖乖》的故事,對故事情節較熟悉。
活動過程:
一、呈現小兔、兔媽媽、大灰狼頭飾。以游戲活動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為幼兒帶好小兔頭飾,并帶幼兒聽音樂跳出場。
“小兔乖乖,外面的太陽真好,我們到外面去曬曬太陽吧。”
(開頭設計的目的,首先是讓幼兒放松,戴頭飾不僅可以讓幼兒覺得新鮮有趣,也有助于老師把幼兒導入游戲的情境,使幼兒很快進入角色。)
2、播放大灰狼的音樂,幼兒傾聽,感受緊張、害怕的氣氛。
3、鼓勵幼兒積極思索、想象不被大灰狼捉走的方法。
“哎呀呀,剛才是什么聲音?我好害怕呀!”
“怎么,是大灰狼要來了?兔寶寶們,快快想個辦法,可別讓大灰狼把我們捉走了。”(引導幼兒說出造籬笆的方法,如果說不出,教師可直接說出來。)
二、引導幼兒了解籬笆的外形,并探索籬笆的筑法,自主想象。
1、“小兔乖乖們,媽媽來教你們造籬笆,造一條又大又寬的籬笆,不讓大灰狼進來,好嗎?”教師運用語言“造籬笆要從上到下,深深地插 進去,造得長長的、密密的”來幫助幼兒掌握造籬笆的技能。
2、觀察籬笆,同時“媽媽”在地上示范:
用粉筆在線上畫直線,要從上往下,長長的,密密的。
3、請個別幼兒來“造”,了解幼兒掌握技能的情況。
“媽媽一個人造籬笆實在太慢了,誰愿意來幫助媽媽?”(可以請2~3名幼兒來畫直線。)
三、滲透造籬笆的技能,鼓勵幼兒充分表現。
1、“兔媽媽”發給每只“小兔”一支粉筆,要求“小兔”在大圓圈上造籬笆。又要求“小兔”想辦法:怎樣造籬笆才能不讓大灰狼鉆進來。
2、小兔造籬笆(開始時,孩子們出于好奇,造得籬笆寬寬的、松松的)
觀察孩子的操作情況,“兔媽媽”故意走到一位籬笆造得又細又密的“小兔”前,做鉆進的動作,并說:哎呀,這只“小兔”的籬笆造的真好,大灰狼肯定鉆不進來。對造得疏得可以請其他“小兔’來幫助,體現合作。
四、用游戲的方式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評價。
1、兔媽媽:“兔寶寶們,你們真是太能干了!累了吧?快,到草地上去休息一會兒,媽媽現在去采些蘑菇回來。記得大灰狼要把門關關好。寶寶們再見!”(教師退場換上大灰狼頭飾戴上出場。)
2、教師以大灰狼口吻對幼兒的操作進行評價。
大灰狼:“我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作出嗅的樣子)嗯,好香的味道,那邊肯定有一窩小兔子,讓我去捉只小兔嘗嘗。
大灰狼來到籬笆前,做出跳、鉆、推的動作,邊做動作邊說:“這籬笆造得可真高,讓我找個洞鉆進去吧。咦,找不到洞,氣死我了,我就不信推不倒你。這籬笆誰造的這么高,這么密,這么牢,讓我沒辦法去捉小兔。”
“沒辦法,我就假裝兔媽媽,唱支《小兔乖乖》的歌,騙他們開門。”(此時,幼兒已完全融入情境與角色中,當大灰狼唱完后,幼兒馬上接下去唱,氣氛相當好,完全感覺不出這是對幼兒作品進行評價。)
五、拓展延伸,引發再創。
大灰狼灰溜溜地下場,教師換上兔媽媽頭飾,邊唱《小兔乖乖》邊上場。
“孩子們,媽媽回來了,快開門。”
“孩子們,你們都在,太好了。大灰狼今天沒來嗎?”
“你們真是一群聰明、勇敢的孩子。來,肚子餓了,快吃媽媽剛采回來的新鮮的蘑菇,吃飽了幫助媽媽再在草地上種些花草、菜,愿意嗎?”
陶藝日記:記一次《制作“太陽”》橡皮泥
今天,我觀看了王老師的一節橡皮泥制作“太陽”的活動課。小朋友對這節活動課興趣比較好。因為“太陽”是孩子們每天都能見到的事物,對它也有個大概的.了解。所以當王老師問孩子們“太陽”是什么樣子時,大多孩子們都能夠積極并正確地回答老師“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會發光發亮。”
老師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要用橡皮泥制作“太陽”時,孩子們都表現得非常興奮!一個個都迫不及待的樣子。
之后,老師問小朋友“我們怎么樣用橡皮泥做出一個太陽呢?”應卓侖說:“把紅色橡皮泥搓成圓圓的就是太陽了。”有許多小朋友都表示同意這種做法。于是老師就按照小朋友說的取了一些紅色橡皮泥搓了一個圓圓。陳怡彤小朋友看著老師搓好的圓圓說“還要把它壓扁才對!”王老師請她做給小朋友看,只見她將圓圓的橡皮泥放在兩手的手心中間用力的拍打著直至變得看上去有些扁扁的她才滿意的走到自己的座位上。王老師將這塊扁扁的橡皮泥展示給幼兒看時,有小朋友笑著說:“這是餅干。”老師也笑著答:“是有點像餅干,如果想把它變成太陽還需要做點什么呢?”沒人響應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老師試著引導說:“剛才,我聽到有小朋友說,太陽是圓圓的,會發光還會發亮,那個會發光發亮的叫做太陽的‘光芒’。我們剛才已經做了一個圓圓的太陽就差太陽外面漂亮的光芒了。”這時,只聽見林禧子小朋友說:“我看過的,光芒是像線一樣細細的,我姐姐畫的就是那樣。”老師說:“林禧子小朋友說得真好。那細細的光芒該怎么做出來呢?”林奕誠搶著說:“我會做,我會做長條。”于是老師請他做給大家看。只見他取下一些橡皮泥放在手心來回搓動,不一會兒就變出了一條細細的長條交給老師。老師提示說:“你們看光芒做好了,好看嗎?”孩子們都叫起來說:“光芒太長了!”林奕誠趕緊將搓好的長條摘成幾段然后擺放在圓圓的橡皮泥周圍。一個完整的太陽終于做好了。小朋友們都拍手說“真好看!”
與小朋友一起做出一個“太陽”后,老師請小朋友自己動手制作自己喜歡的“太陽”。小朋友們都高興地動手做起來。大多數幼兒都選了紅色橡皮泥做太陽,還有個別幼兒選了綠色陳怡彤、黃色和其他顏色。制作光芒時,大多孩子選用同一種顏色,高睿馳、林禧子、陳怡彤小朋友用了各種不同的顏色。雖然小朋友做出的太陽不是很圓,光芒也粗細不均,但孩子們都樂意動手去操作。
最后,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聽到有小朋友對老師說“老師,這個太陽怎么是綠色的不是紅色的。”這時陳怡彤不服氣的說“綠色的好看嘛!有什么關系呀!”老師笑著回答:“太陽本來是紅色的,不過這個綠太陽真的挺漂亮的與我們看過的都不一樣,是陳怡彤想象的吧!” “老師這個黃太陽也很好看……”大家也都喜歡上這些不一樣太陽了。這次活動課孩子們都表現不錯。有少數孩子都逐步有了大膽創新的苗頭 ,值得欣慰。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用木珠或瓶蓋印成小花的方法。
2、通過印畫活動,提高幼兒對顏色的認識能力和繪畫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木珠,瓶蓋,錄音機,磁帶,紙抹布,油畫棒,顏料若干盤(內防海綿)
三、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春天來了》,激發幼兒想畫花的愿望。
(1)出示范例,問:這些畫美麗嗎?是用什么印成的?
(2)出示各種木珠和瓶蓋,說:老師就是用這些大大小小的木珠和瓶蓋蘸上各種顏色印成的,你們會印嗎?大家都來試一試吧!
2、講解示范。
將瓶蓋或木珠蘸上顏色在紙上印一下,就成一朵花。大的瓶蓋或木珠印大花,小瓶蓋或木珠印小花。可以印成紅、黃、藍等各色小花,像花園里的鮮花那樣又多又好看。最后,用油畫棒畫上莖和葉子。
3、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每個幼兒用瓶蓋或木珠印花。每個瓶蓋只能蘸一種顏色,大家可以交換使用,要盡量多印些花。最后用油畫棒畫上莖和葉子。
4、欣賞與評價。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05-13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06-08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小花》03-04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星空》01-22
幼兒園小班美術繪畫教案04-15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扇子》03-21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糖果》04-01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漢堡》06-28
幼兒園小班美術欣賞教案07-01
蝴蝶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