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物體振動后能通過線傳遞聲音,學會制作傳話筒的方法。
2.能用各種線和紙杯制作傳話筒,并能對傳話筒進行添畫裝飾。
3.通過動手制作傳話筒,感受進行小創作的樂趣。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線、紙杯人手一份,剪刀,彩色畫筆,傳話筒1個,電話鈴聲,小兔子頭飾,門鈴聲,歌曲《六一兒童節》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圖片,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那你們有沒有玩過呀?是不是還可以傳送聲音?"請幼兒互相交流、討論。電話鈴響"咦,小朋友們有沒有聽到什么聲音呀?(這時小兔子打來電話)我請一個小朋友去幫老師接一下電話"聽完電話請那位小朋友來說一說聽到了什么。
門鈴響起,簽收小兔研究所寄來的快遞,并和幼兒一起看看里面是什么東西。
教師:"那現在我們來幫小兔研究所制作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傳話筒,介紹制作材料。
2.講解神奇傳話筒的制作方法:先取兩個紙杯,用剪刀將紙杯的底部中心戳一個洞。將線的兩端從兩個紙杯底部的小洞穿過,并且各打一個結加以固定。兩人一組,完后試著用神奇話筒對話。
3.交代要求,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向幼兒介紹各種材料:紙杯、剪刀、線等,幼兒可以自由調配材料。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戳洞注意安全,鼓勵幼兒大膽地創造,并調適繩子的長度。
4.給傳話筒制作一件漂亮的衣服
(三)、結束部分展示幼兒作品,請小兔研究所的所長進行檢驗評價。
(四)、活動延伸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傳話筒,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粗細的繩子做傳話筒,看看效果有什么區別。
活動反思:
在制作的過程中,每位幼兒都要進行打結環節,該環節是成功完成制作的必經過程。但在該環節中很多孩子遇到了困難。雖然在平時我們已經開設了學習、練習打結的生活區,我也進行了重點指導,但很多孩子都不太喜歡去練習打結,因此造成傳話筒不能順利完成。而部分已經學會打結的孩子,則很順利就完成了制作,有的幼兒則沒有記住老師的注意點把紙杯底部的洞戳的太大,怎么辦呢?于是,孩子們就說用雙面膠將線固定住。不一會兒,他們拿著自己親手制作完成的傳話筒,相互打電話,還沒有完成的孩子很是羨慕。這時,我就適時抓住機會,大大表揚了會打結的孩子,并讓他們說說是如何學會打結的:有的說是幼兒園學會的,有的說是家里學會的,隨后讓會打結的孩子幫助不會打結的孩子一起完成制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嘗試畫小朋友抬頭看煙火的動態。
2、欣賞禮花的美麗,發現色彩的美 。
3、根據禮花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感受禮花的美感。
活動準備:
勾線筆、蠟筆、深藍色顏料、毛筆頭可動的人物教具。
活動過程:
一、討論導入
1、這是什么?
2、有個小朋友來看煙火,他看到了嗎?為什么?
3、討論:怎樣才能看到煙火?
4、觀察討論:比較正面頭和抬起的頭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原來正面看的頭和抬起的頭,他們的頭發、眼睛、嘴巴的位置不一樣,正面的頭像,從上往下是頭發、眼睛、嘴巴,而抬起頭后,他們正好顛倒,從上往下是嘴巴、眼睛、頭發。
二、示范講解
那么美麗的煙火,小朋友都急著想看呢,快請他來吧。
示范要點:
1、定位頭、頭發線。
2、五官。
3、身體。
4、可以請幼兒示范第二個小朋友,教師引導。
三、幼兒創作
還有好多小朋友都想來看煙火,把他們一起請來吧。
指導要點:
1、抬頭的動態:五官的位置。
2、布局:人物在畫紙下半部,煙火在上半部。
3、蠟筆畫煙火(線條粗、顏色深)。
四、分享交流
小朋友們都看到煙火了嗎?
活動反思:
《禮花》是一個美術活動。意在通過中國傳統節日放禮花的習俗,表現禮花燦爛輝煌的瞬間。培養幼兒作畫能力和養成觀察表現美好事物的良好習慣。活動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幼兒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幼兒圍繞目標自主選 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幼兒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幼兒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幼兒探索的自由,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讓藝術豐富孩子們的生活,充實孩子們的生活。
小百科:禮花,或稱禮花炮,從前叫它西洋煙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煙火、焰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也慢慢的隨著秋風飄落下來,每次孩子們在戶外活動的時候就喜歡撿樹葉、玩樹葉,有的模仿小樹葉飄下來的動作,有的在細心的觀察,有的孩子跟在我后面不停的問這問那……因此,我設計了《小樹葉》這節活動,這也是《綱要》中“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這一理念的體現。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探索與合作的樂趣;
2、鼓勵幼兒樂于參與講述活動、大膽思考和想象,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結合生活經驗,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幼兒感知、理解小樹葉和自然界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創設積極、寬松的心理環境,使幼兒心情放松愉快。
2、物質環境的創設:秋天背景圖、多媒體課件、幼兒操作材料(4幅小背景圖、各種樹葉卡片、動物卡片若干)等
3、知識經驗準備:
(1)活動前帶幼兒觀察樹葉,熟悉樹葉的基本特征。
(2)幼兒已學會歌曲《小樹葉》。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播放歌曲《小樹葉》,幼兒自由選擇小樹葉頭飾,進行音樂游戲表演。
二、結合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樹葉的基本特征
1、小朋友,剛才你在音樂里聽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說說秋風吹來,小樹葉會飄落下來。)
2、小樹葉在哪個季節落下來?你怎么知道的?(秋天樹葉慢慢變黃,開始飄落)
3、通過課件,了解四季樹葉的不同特征。(先讓孩子嘗試著說,老師再進一步總結四季樹葉的特點:秋天樹葉慢慢落下來,春天的樹葉慢慢發芽;夏天的樹葉越長越大,越長越綠。)
三、分組操作,創編小樹葉的故事。
1、秋天的時候,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那它會飄到哪里呢?(會飄到地上、房子上、馬路上、小河里、天上……)
2、小樹葉會遇見誰?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動物圖片和小樹葉,一個小組的可以互相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最后,請一個小代表上來給大家講。
3、教師講述:老師一邊播放課件,一邊有感情的講述故事,老師講到小螞蟻飛到了太空,探索許多的宇宙奧秘時,和幼兒分享神七發射成功的快樂。
四、談話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討論小樹葉的用處、給我們的麻煩,以及采取的措施等。
1、小樹葉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呢?(可以用來當被子、腰帶、扇扇子、燒火做飯、還能節省大樹媽媽的水分,好讓大樹媽媽安全的過冬;小樹葉落到泥土里,腐爛后能變成養料,可以給大樹媽媽補充營養。)
2、給我們帶來哪些麻煩?怎么處理?(污染環境、瞇眼睛等;及時運到垃圾場、埋到地里當肥料)
五、活動延伸:和幼兒一起制作樹葉貼畫。
1、運用多媒體展示小兔、蘿卜、小帆船、螃蟹等的樹葉貼畫,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2、幼兒制作樹葉貼畫。
[活動反思]
孩子們天真無邪,最愛做游戲了。因此我運用游戲導入,收到良好的效果,課堂氣氛特別的好,孩子們也非常感興趣。創編故事的環節,先讓孩子們嘗試著通過動手操作、討論后,講述故事,打破了教師首先示范講述的傳統教學模式。活動中孩子們討論得很熱烈,動手的欲望特別強,直到老師請小代表上臺講故事時,有的孩子們還在意猶未盡的動手拼擺。通過這種形式,不僅充分讓孩子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增強了孩子們之間的合作意識。教師講述時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原因何在?我覺得:首先,老師給孩子做示范時,一定要規范、嚴謹、動聽、感人;其次,服務于教學的課件也要做的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讓幼兒一看就明白、喜歡。再次,在老師講故事的過程中,通過提問進行師生間的互動,讓孩子們對老師所講的故事更加感興趣。最后,結合故事中小螞蟻飛上太空,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當前最新的新聞信息,孩子們都覺得非常新鮮,積極踴躍起來,整節課的課堂氣氛熱烈高漲。
活動中由于開放式的提問比較多,老師要有比較快的反應能力,合理的處理孩子的回答。比如在引導幼兒說樹葉飄落的季節時,有的孩子說在冬天和春天,我沒有正面作出回應。仔細反思一下,我覺得不能不做出回應也不能否定孩子的答案,那樣會傷害他們的自信心,應仔細聽聽他們的想法,多問幾個問什么,還可以運用課件,引導孩子們觀察四季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讓他們自然而然的明白其中的道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火山噴發的原因、過程及火山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3: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火山噴發的過程和火山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難點:火山噴發的原因。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鉛筆、托盤。
2:氣球一個、火山模型、紅色色粉、蘇打粉、白醋、湯匙兩個、吸管 一個。
3:教學課件、電腦、投影儀、音響。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在大山的家族里,有一個脾氣特別暴躁的家伙名叫火山,你們看,他又發脾氣了……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
2:提問:小朋友看見發生了什么事情?
3:提問:為什么火山會噴發呢?
幼兒自由發言
總結:地殼下的巖漿受到地球內部巨大壓力,當遇到地殼比較薄的地 方就沖破地殼噴涌而出所以形成了火山噴發。(一邊講解一邊用氣球演示原理)
4:火山噴發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再次播放課件)
請幼兒舉手回答
老師小結:火山噴發時,首先噴發出的是瓦斯及有毒氣體,然后噴出大量的火山灰、巖石碎塊,緊接著巖漿噴出并沿火山口流下形成熔巖流,最后熔巖冷卻,火山漸漸平息。(出示四幅圖片)
5:請小朋友將四幅圖片按照火山噴發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序。
6:提問:火山噴發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影響呢?(出示圖片)請小朋友觀察并舉手回答。
7:小結:火山活動對人類有不好的影響也有好的影響 。火山活動噴出的有毒氣體對人類及動植物健康造成不好的影響 ;火山灰會覆蓋大片的房屋莊稼,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熾熱的熔巖會引發大火,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火山活動會形成新的陸地;火山活動會促成鉆石等稀有礦產的形成。(邊出示圖片邊小結)
三:結束部分
請一位幼兒和老師一起演示火山噴發的實驗。
四:活動延伸
區角活動時,幼兒親自體驗火山噴發的實驗。
教學反思
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在于課件的準備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孩子們對這節課的內容比較感興趣。不足之處在于對課件的應用不夠熟練自如,火山模型的高度太低,導致后邊的幼兒看不清楚,還需改進,在語言引導的科學性上還要多加學習。
設計背景
因為孩子們通過電視了解到近期冰島火山噴發,相互之間談論的興趣很高,再結合本學期我班教材,設計了這樣一節課,通過一個小實驗深入淺出的向幼兒講解火山噴發這個復雜的問題,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又學習了科學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家鄉的特產——蘋果。
2.引導幼兒了解蘋果的包裝過程,培養幼兒合作互助、熱愛勞動的精神。
3.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帶領幼兒參觀蘋果采摘——選級——包裝的一系列過程。
活動過程
1.參觀活動
帶領幼兒到果園里參觀秋收的美景,激發幼兒勞動的興趣。
2.采摘活動
(1)摘蘋果。果園里農民伯伯們正忙著摘蘋果,孩子們看到蘋果樹上一個個紅彤彤的大蘋果都異常興奮,爭先恐后地說:“老師,我們一起和農民伯伯摘蘋果吧!”教師向幼兒提出活動要求:小朋友可以自己摘蘋果,也可以幾個人一起合作摘蘋果;摘下的蘋果不要掉到地上,要輕輕地放到筐里,保護好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要說出摘了幾個蘋果;要注意活動安全等。孩子們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興高采烈地參與到了摘蘋果的活動中。
(2)選蘋果。幼兒體驗了摘蘋果的樂趣后,教師又帶孩子們來到了選蘋果等級的地方。看著阿姨們熟練地篩選著蘋果,分類、套袋、裝箱,孩子們都想試一試。在老師和阿姨們的幫助下,孩子們再一次非常投入地參與到活動中。幼兒自愿組合,三人一組,先由第一個小朋友將蘋果按照要求定好等級,再交給下一位小朋友套袋,最后由第三個小朋友裝箱,雖然有點手忙腳亂,但看著一個個蘋果被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裝進箱子里,孩子們心里別提有多美啦!
(3)吃蘋果。休息之余,農民伯伯請小朋友品嘗自己親手采摘和選好等級的大蘋果。孩子們邊吃邊和果農進行有趣的交流,有的小朋友問:“阿姨,這些蘋果能不能讓北京的小朋友吃到呀?”“能,這些蘋果啊,要運到全國各地,有的還能到國外去做客呢!”……
活動延伸
1.用橡皮泥制作各種各樣的蘋果。
2.用彩筆畫出各種各樣的蘋果。
3.幼兒分組合作制作蘋果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感受由風這一自然現象透出的春天氣息,理解詩歌內容。
2、讓幼兒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感受詩的意境。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讓幼兒嘗試敘述詩歌,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詩歌內容
2、 讓幼兒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感受詩的意境
活動準備
1、帶幼兒觀察過風吹過樹、湖面等的景象
2、將詩歌內容制作成圖片,另制作一套與之相對比的(無風時的景象)圖片,
3、制作配樂詩朗誦。
活動過程
1、師出示對比的圖片(無風時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圖上有些什么?
(幼兒:這是一條小河,還有一棵柳樹,天上下著小雨……)
2、師出示與詩歌內容相同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同樣的場景,有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幼兒:小河上的水動了,河面上有波浪了,柳樹的樹枝動了,樹葉好象在跳舞,樹葉飄起來了,小雨有點斜斜的……)
(幼兒:因為有風吹到小河里了,因為風過來啦,風吹得樹葉好象跳起了舞,小雨是被風吹的有點歪了……)
教師以詩歌中的句子小結:河面上出現了波紋,這是為什么?綠葉快樂地跳舞,這是為什么?
細雨斜斜地下著,這是為什么?哦,原來是風娃娃在做游戲。
3、欣賞配樂詩朗誦。
4、幼兒學習朗誦,記住詩歌。
5、請小朋友為這首詩歌取個名字。
(幼兒:風,風來啦,風娃娃做游戲,風寶寶,調皮的風娃娃……)
(教師:小朋友說的都不錯,那我們現在就給這首詩歌取名叫風娃娃,請小朋友用好聽的聲音一起來有表情地朗誦一遍詩歌《風娃娃》)
幼兒集體朗誦詩歌一遍。
6、教師引導幼兒仿編《風娃娃》的詩歌,把自己對風的感受用優美的詩句表達出來。
教師提示語:風娃娃可喜歡做游戲了,小朋友們想想看風娃娃除了會在河面上、樹葉間、小雨中做游戲,還會在哪里做游戲呢?
(幼兒:在大海上、在花園里、在操場上、在公園里、在天上、在人們的身上……)
教師提示語:當風娃娃來到這些地方做游戲時,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請小朋友用和詩歌一樣的句子來說說。
(幼兒創編一:小草悄悄的彎下了腰,這是為什么?花兒輕輕地點點頭,這是為什么?紅旗嘩嘩地飄動,這是為什么?裙子快樂地跳舞,這是為什么?海面上翻起了浪花,這是為什么?哦,原來是風娃娃在做游戲。)
(幼兒創編二:頭發輕輕地飄起來,這是為什么?風車呼呼地旋轉,這是為什么?窗簾快樂地跳舞,這是為什么?風箏高高地飛翔,這是為什么?書頁嘩嘩地翻動,這是為什么?哦,原來是風娃娃在做游戲。)
7、結束。
教師和幼兒一起有表情地朗誦一遍幼兒自編的詩歌《風娃娃》。”
教學反思
一般詩歌教學中的圖片或者教具都是根據詩歌的內容繪制成就行了,但我覺得這次的活動如果單純根據詩歌內容繪制一套圖片,幼兒的注意力往往會放在圖片上有些什么景物,而不去關注引起這種景象的原因,怎樣才能將幼兒注意力的重點引導到是因為有了風才會使景物變成這樣的呢?于是我又增加了一套對比的圖片(景物相同,只是沒有風,一切都是平靜的)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對比圖,讓幼兒觀察圖上有些什么?然后再出示詩歌內容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同樣是這三個場景,有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這樣成功地將幼兒的注意力拉到了我想要突出的重點——“風”上面,后面的教學也就容易多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用完整的語言正確表達對花的.認識。
2、嘗試與同伴一起協商運用不同手段制作花,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3、激發幼兒熱愛生活,有"變廢為寶"的低碳意識。
教學準備:
剪刀、油畫棒、橡皮泥、紙盤、紙杯、各種紙、筆、糨糊等、幼兒收集的花的作品,《美麗的花兒》PPT,多媒體演示儀、網絡教室、椅子擺成馬蹄形、桌子在后面教學過程:
一 、演示《美麗的花兒》PPT前半段,提問:猜一猜畫面上出現的是什么花?(激發幼兒的興趣)
1、 出示幼兒收集的花的作品,引導觀察。
2、提問:你們最喜歡的是什么花?為什么?
重點:能從形狀、顏色、季節認識花。
二、 觀察欣賞不同表現形式的花的作品。演示《美麗的花兒》PPT,幼兒欣賞,老師收集的花的作品。
1.你們喜歡這些作品嗎?為什么?
2.你猜猜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結:原來可以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喜歡的花。
三、幼兒分組討論制作方法。
1、出示小組制作表格:
重點:與同伴合作協商討論制作的方法。
2、如果你們做,還可以用什么廢舊材料來做。
四、幼兒自主分工收集材料并制作。
1、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材料的進行制作。
2、教師仔細觀察,給需要幫助的小朋友輔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描述月亮變化的語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運用。
準備:
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圖,月亮變化圖。
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活動。
“有時圓圓像個盤子,有時彎彎像只船,要問這個是什么?晚上抬頭向天看。”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這個故事題目叫什么?故事里說了件什么事?
3、教師運用圖片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 月亮姑娘為什么要做衣裳?
(2) 月亮姑娘為什么三次都沒做成衣裳?
(3) 月亮姑娘她是怎么變的呢?
4、教師利用教具再次講述故事。
月亮姑娘是怎么樣變化的?(引導幼兒學習月亮變化的詞句。如:細細的、彎彎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彎彎的鐮刀等。)
5、向幼兒介紹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 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這樣的比喻好聽嗎?好在哪里?
(2) 你有觀察過月亮嗎?你覺得它像什么?啟發幼兒晚上觀察月亮的變化并用圖畫作記錄。
附:故事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 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 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 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 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 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 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 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 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 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雖順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童話故事”伴隨著每一個人的童年,給孩提時代的我們帶來了充滿美好、幻想的世界。一些經典的廣為流傳的原創童話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意義,有助于發展幼兒思維的獨創性和想象力。童話中的角色夸張、神秘、古怪、美好、魔法、正義、邪惡……;故事情節的神奇、曲折、完美……;一切都深深吸引了孩子,稚氣純真的孩子們會不時的將自己化作童話中的角色身臨其境快樂的嬉戲。這就是童話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們開展了《童話谷》主題活動,通過各種手段:童話欣賞、童話創作、童話連環畫制作、童話劇表演等,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從而大膽地想象、創造。
我們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童話來開展活動,到目前為止已經積累了很多童話故事的知識,在此基礎上開展了這個活動,活動中讓孩子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大膽想象,與伙伴交流。
活動目的:
1、利用各種圖片組合引導幼兒創編故事,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活動,體驗創編童話故事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孩子在《童話谷》的主題活動中學習、欣賞了許多童話等文學作品。
物質準備:夠孩子使用的圖片(人物、動物等內容)、背景圖15張、黑板2塊。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請幼兒當童話小作家”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二)介紹材料及操作方法。
自由選擇圖片和背景圖,粘貼后創編成故事。
(三)提出活動要求:
1、按自
己的需要拿取適量圖片;
2、編的故事應有故事名稱、時間、地點、人物、情節;
3、獨立或與小伙伴合作創編、講述。
(四)幼兒分組操作圖片創編故事。
1、重點引導幼兒講述故事的名稱、時間、地點、人物、情節。
2、指導語句的通順、連貫及詞語的運用是否恰當,引導幼兒拓展情節。
3、請幼兒向小伙伴及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并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
(五)請每組推選一位幼兒上臺大膽講述,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軍訓教案03-01
幼兒園大班教案《齲齒》03-29
《鼠標》幼兒園大班教案04-14
《霧》幼兒園大班教案04-14
斑馬幼兒園大班教案04-14
流星幼兒園大班教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