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時間:2022-07-08 09:18:1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唱襯詞的方法,簡單地進行二聲部的合唱。

  2、注意傾聽同伴的歌聲,調整、控制自己演唱的音量。

  二、活動重點:

  簡單地進行二聲部的合唱。

  三、活動難點:

  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意境。

  四、活動準備:

  鋼琴。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擠奶》、《織布》。

  2、練聲:《小鳥醒來了》、《山谷回聲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引導幼兒回憶歌曲的名稱和旋律。提問:剛剛老師彈的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小朋友記不記得這首歌怎么唱的,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提醒幼兒注意唱準字音。

  3、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4、幼兒集體演唱歌曲:剛剛小朋友唱的真好聽,請你們再唱一遍給老師聽。提示幼兒注意唱歌的姿勢和用自然的聲音。第二遍提示幼兒注意情緒的表達。

  (三)教師引導幼兒嘗試進行加入襯詞的合唱。

  1、教師演唱歌曲的襯詞。(襯詞為:分別在歌曲的第2、4、6、8小節,加上“啦啦啦”的襯詞,一拍一個音)。請部分幼兒演唱歌曲,感受合唱的效果。

  2、全體幼兒嘗試演唱歌曲的第二聲部。

  3、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襯詞的方式合作進行歌曲的演唱。

  4、幼兒交換聲部,進一步學習用襯詞的方式合唱,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傾聽別人的歌聲,注意與同伴聲音保持協調。

  (四)復習《禮貌歌》要求幼兒合作有表情地表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反復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會唱歌曲。

  2.嘗試用動作表現公雞的形象和洗澡方式。

  重點難點:

  反復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會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教學電子資源:《大公雞》。

  2.歌曲:《大公雞》

  3.鋼琴。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師清唱歌曲兩遍,請幼兒仔細傾聽,并說一說歌曲的主要內容。

  歌曲里面唱了誰在洗澡?它是怎么洗澡的?

  三、播放教學電子資源中的歌曲,請幼兒邊聽音樂邊用動作表現公雞的形象及洗澡方式。

  1.請幼兒討論用什么動作表現歌詞內容。(如果有個別幼兒創編的動作很好,可以請個別幼兒示范;如果幼兒沒有更好的想法,教師可以示范。)

  2.請幼兒嘗試伴隨歌曲做動作。(提醒幼兒關注歌曲的節奏,要隨音樂一下一下地做動作。)

  四、教師鋼琴伴奏,請幼兒學唱歌曲。

  五、播放音樂,鼓勵幼兒邊唱邊表演。

  六、分組表演。

  七、小結。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主題《秋天多么美》的《秋天水果多》活動中,小朋友認識了仙游的特產——文旦柚,由于文旦柚是幼兒在秋天常吃的水果,所以小朋友對文旦柚存在著極大的興趣,許多幼兒都在活動后問我:“柚子這么大是怎么長在樹上呢?農民伯伯是怎么把柚子摘下來的?……”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所以設計了本次活動《柚子圓舞曲》。

  活動目標:

  1、學習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柚子收成的勞動場景.

  2、培養幼兒活潑向上的歡樂情緒,體驗勞動的快樂。

  3、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文旦柚的妙用,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柚子園場景

  2、幼兒人手一個小籃子;

  3、摘柚子勞動場景錄象及FLASH課件。

  重難點:

  創造性的運用動作來表現勞動過程。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感受摘柚子的勞動場景

  師:“我們今天來到了柚子的故鄉——美麗的度尾。(播放錄象)看看摘柚子的農民伯伯是怎樣摘柚子的?”

  請小朋友拿起籃子到柚子園里,模仿錄象采柚子,感受柚子園的美景,體會勞動的`樂趣。

  師:“你們剛才采柚子的時候,心里覺得怎么樣?”

  教學設想:借助錄象,把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再現到幼兒面前,并創設多元化的情景空間,讓幼兒“身臨其境”,在真切的體驗中去了解采摘柚子的方法,做到了《綱要》中教育教學的情景化的新理念。

  (二)幼兒自由創編動作

  1、提問幼兒:“你剛才是怎樣去采柚子的?”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2、分段欣賞錄象,自由創編采柚子動作及采柚子兒歌。

  3、提取最美的動作,創編采柚子律動。

  小百科:舞曲是電子音樂的一種載體,指的是電子舞曲和DANCE-POP。跟HIPHOP、R&B都是沒關系的。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一、選材

  音樂素材來源于生活,這首加伏特舞曲其實是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聽到的,整個音樂靈動又非常美妙,讓人聽了非常愉快,怎樣讓幼兒來充分感知這段音樂?我借助了生活中幼兒最喜歡聽的故事。《小老鼠的故事》簡短、淺顯,卻告訴孩子們一個小小的道理,那就是與朋友在一起是快樂的。借助故事讓音樂有了生命,也使音樂活動更生動有趣了。

  二、對音樂和故事素材的分析和調整

  舞曲表達的是一種歡快情緒,故事表現的是動物過橋會面好朋友的歡快情緒,它們雖然運用不同的語言符號,卻表達著共同的快樂情感。

  根據本班孩子的發展水平以及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試圖讓幼兒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去表現故事中的角色。但是,故事本身我作了部分調整和修改。如原本故事中的角色是大胖子、貓咪和小老鼠。但是很快我在試教中發現問題了,幼兒都不喜歡扮演大胖子,因為胖子不健康,幼兒更告訴我老鼠怕貓,是敵人,可見,大班幼兒已經有了自己的價值判斷和是非觀,因此我將故事中三個動物形象分別改變為狗熊、小花狗和灰老鼠,使素材更貼近生活,更為幼兒認同和探索。

  三、思考: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學什么?怎么學?

  二期課改追隨的,是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的培養,為幼兒的后繼生活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本次活動中孩子們是一種對音樂的發現、探索和表達,是一種與教師、同伴互動的學習方式,是幼兒的主動活動。

  四、目標定位和重難點的把握。

  目標應該是整合的,因此我定位本次活動目標如下:

  1、在理解故事情景的基礎上,感知音樂的歡快節奏。

  2、嘗試用不同的節奏型表現動物角色,體驗共同表演的快樂。

  重點:在故事的情景中運用不同的節奏感知并表現不同的動物形象。

  難點:與同伴的共同表現時對節奏的把握,特別是灰老鼠過橋的節奏。

  活動材料:

  前期經驗:

  初步學習游戲:小老鼠和老貓

  初步學習游戲:拉個圓圈走走

  能正確使用樂器:鼓、小鈴、雙響筒

  教玩具:

  圖譜一幅、泡沫墊板若干

  樂器:鼓、小鈴、雙響筒

  音樂:加伏特舞曲、拉個圓圈走走

  音樂伴奏:小老鼠和老貓

  活動設計:

  一音樂游戲:小老鼠和老貓

  重點指導:幼兒發個別字音的方法。

  看來小老鼠和老貓是不能做朋友啦,今天,我就繼續給大家講講小老鼠和它的朋友們的故事,聽聽發生了什么。

  二、小老鼠的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

  猜猜哪些朋友來了,并說說理由。

  2、模仿小動物走路

  出事圖譜,欣賞音樂:加伏特舞曲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怎么樣?

  小結:這段音樂聽起來多歡快呀,見到朋友真快樂。

  聽音樂,認識圖譜,模仿三種角色走路。

  提問:大狗熊是怎樣過橋的呢?

  教師指揮,幼兒模仿大狗熊走路。

  提問:小狗和大狗熊走路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一名幼兒指揮,其他幼兒模仿小狗走路。

  提問:灰老鼠和小狗、大狗熊走路又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一名幼兒指揮,其他幼兒模仿灰老鼠走路。

  3、游戲:過獨木橋

  聽音樂,個別幼兒模仿大狗熊、小狗、灰老鼠過獨木橋。

  聽音樂,根據樂器打擊的節奏,幼兒自選一種角色過獨木橋。

  三、音樂游戲:拉個圓圈走走

  小老鼠家一下子來了這么多朋友呀,它可高興了,想和好朋友們一起跳跳圓圈舞呢,你們也和好朋友一起游戲舞蹈好嗎?我們變成一個大圓圈。

  想不想挑戰難一點的,那么我們變成2個圈試一試。

  要不要再難一點變成3個圈呢?

  以后,我們還可以玩更難一點的,嘗試變成四個圈做游戲好嗎?

  三、活動過程:

  1、律動:木偶模仿音樂,教師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依音樂做木偶人的動作人室,要求幼兒動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的動作。

  2、練聲:木偶學唱歌,教師示范講解,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練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師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念兒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兒眼睛看著木偶,邊念兒歌邊練習“套木偶、走路、搖頭、做操”的動作。

  (2)復習歌曲兩遍,教師同樣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導幼兒邊唱邊操作木偶,要求幼兒要唱準,還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動作。

  (3)幼兒創編歌詞。

  ①教師同樣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導幼兒說說要怎樣根據小象的樣子編歌詞?如:可愛的小象套在手,我們把它逗一逗,拍拍手,點點頭,搖搖腦袋點點頭,跟著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擺擺手,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導幼兒自由為所喜歡的動物編歌詞,并可適當改變動作。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創編出順口的歌詞;引導能力一般的幼兒為所喜歡的動物木偶創編歌詞;鼓勵能力差的幼兒自由創編歌詞。

  ③在幼兒創編歌詞的同時,教師啟發引導幼兒練習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簡單技能:搖頭、點頭、做操……

  ④待幼兒仿編后,教師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木偶(提線偶、掌中偶、桌面偶),邊操作邊唱仿編的歌曲。教師全面巡視,引導幼兒依據木偶的角色進行操作、仿編、演唱。

  ⑤請個別幼兒上臺操作木偶進行演唱,教師、幼兒根據同伴編的歌詞進行講評。及時表揚編得順口、有進步的幼兒。

  4、復習舞蹈:雜偶。

  教師引導幼兒練習舞蹈的動作,要求:(1)動作要象木偶,彎腰、雙臂側平舉并放松。(2)動作要合拍,符合音樂形象。

  5、舞蹈:“雜偶”出室,要求幼兒的動作要合拍。

  延伸:引導幼兒觀看有關木偶表演的節目,讓幼兒對木偶有更深入的認識,在“音樂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小木偶的動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感受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2.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母雞孵蛋的音樂,雞蛋三個,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片

  (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筆。

  2.鈴鼓、絲巾每個小朋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熟悉歌曲《母雞孵蛋》歌曲旋律

  師:今天母雞要孵蛋了,我們來聽聽母雞孵了幾個蛋?

  教師《母雞叫咯咯》音樂律動進場。

  師:母雞孵了幾個蛋?

  二、認識三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師:你們看看母雞的蛋都一樣嗎?

  1.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自信。

  (1)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雞?為什么?

  (2)傾聽棒棒小雞的叫聲,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幼兒模仿。

  (3)鼓勵幼兒唱出有力的聲音。

  (4)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并演唱。

  2.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師:這只雞喜歡打嗝,它的名字叫打嗝雞。

  (1)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末拍打嗝的規律,教師用筆畫出打嗝雞的叫聲。

  (2)幼兒學會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3)唱歌時對著別人打嗝禮貌嗎?怎樣能讓別人聽不到打嗝的聲音?

  (4)練習唱準小節末拍的休止符。

  3.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害羞。

  師:他是什么樣子的?聽聽害羞雞唱歌是什么樣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

  (2)師:害羞雞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是這么樣的?他的聲音呢?

  (3)學習害羞雞唱歌

  4.集體歌唱,模仿三種小雞的叫聲。

  師:這三只小雞的叫聲合起來是一首好聽的歌呢,名字叫《母雞孵蛋》。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三、介紹鈴鼓和絲巾的特點,用鈴鼓和絲巾表現各種特征的小雞叫聲。

  1.師:你們覺得絲巾可以用來表示什么小雞?鈴鼓呢?

  什么樣的聲音可以給棒棒雞伴奏?

  怎樣給打嗝雞伴奏?到了打嗝的地方可以怎么辦?

  怎樣給害羞雞伴奏?

  2.借助樂器、道具表現歌曲《母雞孵蛋》。

  四、拓展經驗

  出示雙胞胎小雞

  師:雞媽媽除了孵出了那三只小雞,還孵出了這對雙胞胎小雞。聽聽他們的叫聲是什么樣的?

  師范唱雙胞胎小雞的叫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民族樂器琵琶與二胡,了解它們的異同(構造、音色、演奏方法)

  2、欣賞琵琶、二胡所演奏的樂曲,對民樂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琵琶、二胡各一把,樂器展示架兩個,民樂演奏帶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在學樂器?”(鋼琴是外國人發明的,是西洋樂器,而古箏、二胡可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制作出來的,我們叫它民族樂器)

  二、感知民族樂器琵琶與二胡,了解它們的構造、音色、演奏方法。

  (1)展示琵琶:

  1、這是什么樂器?(它是我們中國的民族樂器——琵琶)

  2、琵琶它像什么?(像半個切開的梨,上面大,下面小)

  3、琵琶的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請幼兒上來摸一摸)

  4、介紹琴弦,摸了一下這幾根像細繩一樣的東西就會發出響聲,這是什么?(它叫琴弦,琵琶有幾根琴弦)

  5、琴弦上面是什么?(琴軸)猜猜琴軸有什么用?

  6、介紹琵琶的音箱(抱琵琶在幼兒耳邊撥琴弦,感知音箱的功能)。

  7、老師彈琵琶,讓幼兒感知琵琶的音色。

  8、欣賞VCD(演奏家演奏琵琶名曲“高山流水”)

  提問:

  1、你們覺得叔叔彈得好不好?為什么會彈得這么好?

  2、這首曲子聽起來有什么感覺?節奏怎么樣?好象聽到了什么?

  (2)展示二胡:

  1、你們知道它叫什么樂器?(它也是中國的民族樂器——二胡)

  2、它長得什么樣?和琵琶有什么一樣,有什么不一樣?

  (也有弦,只有二根;有兩個琴軸;有一琴筒即音箱;有琴弓。)

  3、二胡是用琴弓在弦上推、拉演奏曲子的。(請幼兒上來嘗試)

  4、欣賞二胡曲“賽馬”,并請幼兒說說二胡的聲音及聽了曲子后的感覺。

  小結:琵琶、二胡都是中國的民族樂器,琵琶用指甲彈叫彈撥樂,二胡用弓拉叫拉弦樂,它們的聲音都很優美、動聽,能演奏各種曲子。

  三、辨聽琵琶與二胡的音色。

  (老師放幾段音樂,幼兒認真傾聽后分辨出是琵琶還是二胡的聲音。并模仿它們的演奏方法。)

  四、延伸活動:

  中國的民族樂器還有很多,你們知道嗎?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隨著音樂節奏模仿機器人的動作,表現音樂斷頓、詼諧的特點。

  2.根據情節表現機器人模仿地球人生活的動作。

  3.遷移生活經驗,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機器人》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機器人動作程序師:你們見過機器人嗎?機器人怎樣刷牙和洗臉的?機器人做動作和我們地球人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機器人做動作一頓一頓的,還有程序,很有趣。

  二、根據情節模仿地球人動作。學習機器人程序1.機器人飛船降落在房頂上,看見地球人刷牙、洗臉,機器人按照程序進行模仿。

  2.機器人飛船降落到公園里,看見地球人釣魚、劃船,機器人進行模仿。

  請幼兒當地球人教機器人釣魚和劃船動作(要求地球人做動作時機器人看,機器人模仿時,地球人也在看)。

  三、遷移生活經驗,模仿地球人生活動作1.飛船降落在幼兒園的圍墻外,看看操場上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并學一學。

  請個別幼兒當地球人,將小朋友玩的項目用動作做出來,機器人們模仿。

  2.地球人找機器人做朋友。

  (1)提問幼兒為什么地球人會找機器人首領做朋友?

  (2)請個別幼兒扮演地球人找機器人做朋友,并提問在音樂的什么地方對接能量?

  3.繼續游玩,模仿地球人生活動作請幼兒扮演地球人帶機器人去另一個地方看一看,教機器人動作。

  四、結束活動這次我們在地球玩的時間太長了,必須要回到星球補充能量,請機器人們用我們的程序走回去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1-25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8-19

幼兒園音樂活動《我愛音樂》教案02-01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教案02-25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04-08

大班音樂活動幼兒園教案07-14

音樂活動幼兒園教案及反思09-25

幼兒園音樂活動《劃船》教案07-05

車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1-03

幼兒園音樂游戲活動教案12-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动漫精品一区 | 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 亚洲无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第一区 | 日本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