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07-08 11:31:27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龐大、笨重。

  2.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故事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3.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來續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恐龍的圖片。

  2.制作一本故事大書《城里來了大恐龍》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豐富幼兒有關恐龍的知識。

  1.教師出示恐龍的圖片,給幼兒講解恐龍的特征,形態。

  2.教師先提問,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傾聽故事!袄蠋熃裉煲v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城里來了大恐龍》。一直大恐龍來到了城市里,會發生什么樣的事呢?”

  3.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的情節線索和人物的。

  1)恐龍來到了什么地方?它覺得怎么樣?

  2)恐龍所到之處發生了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恐龍給城里人帶來了那么多的麻煩,是它自己愿意的嗎、

  4)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里是怎樣想的?

  4.教師有感情的再講述一遍故事,可以邊講邊請幼兒用夸張的動作表現恐龍的形體特征。

  5.“恐龍還想為城里多做好事。請小朋友想想,恐龍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心里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鼓勵幼兒想象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請幼兒試著將自己續編的故事畫下來,粘貼在展板上。并請幼兒互相欣賞、介紹自己創編的故事結尾。

  活動延伸:

  1.在餐前活動中,請個別幼兒將續編的故事講述給大家聽。

  2.回家后請幼兒給父母講述此故事,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眉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量。

  2、知道眼耳口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口鼻這些器官。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5、激發了幼兒對五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五官的主要作用。

  活動難點:知道怎樣愛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準備

  男孩頭像一幅、5面小鏡子、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數張保護五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呢:小朋友們,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有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給幼兒每組一面小鏡子,讓幼兒分別從鏡子里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

  1、幼兒分別從鏡子里自己觀察;ハ嘤^察。

  2、教師提出:從鏡子里看看你的臉,認識小朋友的臉。

  教師小結: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條眉毛,兩個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點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并引導幼兒回憶: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時是用來干什么的?媽媽平時用鼻子做些什么的?還有爺爺、奶奶的......

  2、幼兒嘗試告訴別人: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么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圖片,讓幼兒了解如何保護五官。

  (1) 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臟東西。

  (2) 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競賽游戲: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師依次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兒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

  五、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認識了五官,知道五官的用途及怎樣保護好五官。由于是生活中常見知識,幼兒學起來是比較快的。難點是知道怎樣愛護自己的五官,我覺得這方面應該教育幼兒,尤其是要強調,也要愛護幼兒園其他小朋友的五官,比如不能跟小朋友打架,弄傷小朋友的五官等,也可以以此側面教育到幼兒要團結互助,愛護小朋友。然后在分組問題上可能不是很全面的考慮了每個小朋友的教具,只一個小組用了一面小鏡子,應該每人用一面會更好,更能減少無效的等待時間。

  小百科:五官,特指人的外貌長相。人們常說的“五官”,指的就是“眉、眼、耳、鼻、口”五種影響容貌面部特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小朋友已經開始學習數學知識,在學習數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學習中、活動中缺少協商合作意識,語言表達能力也不夠完整。

  活動目標

  1.體驗數量為5的物體分成兩部分有多種不同的分法,能用標記和數字等符號記錄分的結果。

  2.能與同伴協商,學習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3.體驗分享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什么是每次分的數目不相同。

  2.語言的完整描述。

  活動準備

  蘋果卡片10張 男孩圖片1張 女孩圖片1張 操作單若干張 梨卡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分水果

  1老師家里來了兩個小客人(哥哥和姐姐),請小朋友幫老師把五個蘋果分給兩個小客人,在操作單上記錄下來,并給大家完整地講述分的結果。

  2.出示五個蘋果請小朋友來分一分,要求要和剛才分的不一樣,并記錄下來,并完整地講述分的結果。

  3.引導小朋友討論:兩次分的結果一樣嗎?幫助小朋友理解什么叫每次分的不一樣。

  4.再將五個蘋果分給兩個小客人,要和前兩次不一樣,可以怎樣分?

  二 .操作活動:分水果

  1.發放梨卡片和操作單。

  2.兩個小朋友自由結合,分工合作。引導小朋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一人分水果,一人記錄結果)

  3.展示小組操作單,并向大家講述一下自己的操作過程和記錄結果,同時學習同伴的記錄方式。

  4.集體檢查是否按要求完成,記得和分的是否一致。再次感受5分成兩份有多種不同的分法。

  三.活動延伸

  1,帶領小朋友玩“對口令”的游戲。

  2.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分東西的游戲。

  教學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我運用了家里來了客人,要給客人分水果,可我不知道怎么分來引導孩子進入課堂,孩子的積極性很高,也很踴躍。

  在操作活動時,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個體差異,是一小部分孩子在操作過程遇到了困難,大部分孩子在分工和合作上還是做得很好的,孩子在講述自己的學習成果是也非常的勇敢大膽。

  再重新上這節課 的時候,我會把操作活動這個環節加上逛超市,準備各種各樣的水果,讓小朋友先去超市買水果,然后再分水果,這樣會讓學習更加貼近生活,不但學習了生活常識,還給小朋友一個更加寬松的學習環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2、通過學習安全用電的知識,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3、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初步了解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

  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安全用電的知識來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帶插頭的電線一段、插座一個、電的標志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線,直接引入。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呀?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樣?

  師:這是一段電線,里面是銅線,會導電的,外面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保護層,有了這個保護層,我們抓在手里才沒有電。但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就會發生危險。

  二、出示插座,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你們看,這又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用呢?

  師:這是插座,里面含有銅片,可以導電,外面是塑料做的,以為是保護層。如果將手伸進去就會碰到銅片,電就會傳到人的身上,會發生危險,除了人和銅會導電之外,水也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濕的手去碰電源。

  三、討論電的用處。

  師:小朋友知道我們生活中有哪一些東西需要用到電呢?

  幼:電燈,電腦,電視......(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電,電的用處很大,但是如果不安全用電,就會發生危險。

  四、認識用電的基本常識,逐一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他們這樣做對嗎?

  五、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說生活中安全用電應注意什么。

  1、剛剛我們說了金屬和水、人都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將手指伸進電源的插座孔里,不能用金屬導電的東西接觸電源。

  提問:如果你們家里的電線破了應該怎么辦呢?(用專用的膠布包裹)

  如果看見電線段在路邊了,應該怎么辦呢?(繞過去)

  2、出示“電”的標志,讓幼兒認識。

  要是在路邊看到這個電的標志了,就應該遠離它,不要去觸摸,更不要去靠近,也不能去攀爬。

  活動延伸:

  幼兒操作材料《小心用電》貼安全小貼紙。

  活動反思:

  上完了這節課,整體效果還是可以的,至少孩子都能掌握其中的內容。課前的導入恰當,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開設這節課的時候,我沒有多設想孩子的回答,畢竟孩子是純真的 ,他們擁有無窮的想象力,也給我了意想不到的答案?墒钱敽⒆诱f出奇異的答案時,我卻沒有及時做出回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也是我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不夠,作為一名新老師,這個就是需要我改進的地方。

  小百科: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指電荷運動所帶來的現象。自然界的閃電就是電的一種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產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看圖欣賞故事,感知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每一個人對快樂的認識,知道并講述他們的快樂是什么。

  2、通過討論活動和問卷調查活動,感知不同的快樂,知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能邊貫地講述故事中的對話。

  3、認真傾聽老師介紹調查要求,并按照要求認真完老師布置的調查統計任務。

  活動準備:

  小書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森林音樂家》,引出快樂。

  1、師生隨著音樂,表演歌曲一遍。

  2、教師:在熱鬧的森林里還有哪些音樂家和快樂的小動物呢?

  3、帶領幼兒演唱仿編的歌曲。

  4、教師:森林里有那么多快樂的小動物,那么小朋友你快樂嗎?你知道快樂是什么嗎?

  二、自主閱讀故事《快樂是什么》。

  1、教師:驢子奇奇總是耷拉著耳朵。莎莎問奇奇:“你為什么總是這么傷心呢?你沒有快樂的事情嗎?”“快樂是什么?”奇奇頭也不抬地問,“等你們找到快樂的時候,再告訴我吧!”于是,莎莎就出去幫著找快樂,她跟誰找快樂的?

  2、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讓幼兒自主閱讀故事畫面。

  三、帶領幼兒閱讀故事。

  1、教師帶領幼兒邊看畫面邊講述故事內容。

  2、教師:故事里面有誰?莎莎幫奇奇找什么?

  3、教師:莎莎第一個找到誰?她是怎樣問的?鞋匠又是怎樣回答的?第二個找到誰?又是怎樣對話的?……

  4、教師看圖講述故事,在講到問句以及答句時,放慢講述的速度,鼓勵幼兒加入講述。

  5、師生完整地看圖講述。

  四、引導幼兒討論,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后來,奇奇找到快樂嗎?奇奇的快樂是什么呢?

  2、教師:鞋匠的快樂是什么?果園里的阿姨的快樂是什么?老師和醫生的快樂又是什么?兇們的快樂一樣嗎?為什么他們說得不一樣?

  3、教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快樂是發自自己內心的感受。小朋友你的快樂是什么呢?

  4、鼓勵大家大膽地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快樂感受。

  五、和幼兒一起看小書,引導幼兒翻閱畫面和老師一起快樂地講述故事《快樂是什么》。

  六、展示《快樂是什么》問卷調查表,介紹調查表的內容,鼓勵幼兒回家后,咨詢調查自己家里的人,并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記錄,還可以請家長在圖畫旁邊的格子里用文字進行記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借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并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2、知道運動有益于身體健康。

  3、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很多小朋友都生過病,生病時爸爸媽媽會帶你們干什么?

  2、醫生是怎樣給病人看病的?

  3、人為什么會生病?

  師小結:人不運動容易生病。

  二、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理解故事。

  1、今天森林王國發生了一件事,小朋友們想知道嗎? 讓我們一起看看到底發生了怎樣的事?(點擊頁面翻頁)

  2、這是誰呀?他呀不是一只普通的獅子,他是森林王國的大王,它怎么了?(右鍵點擊獅王出現獅王的說話聲)

  3、(左擊元件三下出現門鈴聲)聽到門鈴響了,獅王表情怎樣?(左擊獅王)大家猜猜看,會是誰來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到底是誰?(點擊頁面翻頁)

  4、呀,原來是狐貍醫生。狐貍醫生的到來會說什么?(左擊狐貍)獅王究竟得了什么病,你們猜狐貍醫生會怎么做呢?(自由討論)一般醫生是怎樣給病人看病的?病看完了醫生還會怎么做?(引導幼兒說出藥方)

  5、狐貍醫生給獅王開了一封特殊的藥方,你們猜到底會開怎樣的藥方呢?請小朋友看大屏幕。

  6、是呀,這是什么藥方,和平時醫生給你們開的藥方一樣嗎?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分別點擊圖1、2、3、4){左擊狐貍出現聲音}

  7、醫生為什么開這個處方?猜猜看,獅王生病的原因是什么?

  8、那么獅王究竟是否是會按狐貍醫生開的藥方治病呢?請小朋友一起觀看大屏幕。(右點擊狐貍翻頁)

  9、你看到了什么?獅王這是在哪里?到底是誰在鍛煉?(點擊獅王)

  10、羊大丞在做什么?是誰根據藥方在游泳?(點擊羊)是誰替獅王在打球?(點擊鴨子)又是誰在跑步呢?(點擊小狗)

  11、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羊大丞、鴨丞相、狗丞相、馬大丞的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獅王的病的會好起來嗎?為什么?獅王會怎樣做?怎樣做才能讓獅王的病好起來呢?

  12、我們來看這次到底誰在鍛煉?

  13、獅王經過鍛煉他的病會好嗎?

  14、平時我們都進行哪些鍛煉呢?運動有什么好處?請小朋友們相互討論。

  三、(點擊獅王)到頁三,引導幼兒完整的講述故事。

  四、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運動。

  活動反思:

  “視、聽、講 ”的效應,創設良好的師幼互動環境

  “視、聽、講 ”的結合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松環境中,為幼兒提供了探索性視屏,充分的刺激了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致的觀察且給幼兒思考的空間。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范。老師在教學中運用了啟發性的提問,比如:“誰怎么了?”“獅王是什么樣的表情?”“狐貍醫生為什么給獅王開這樣的藥方?”“那么獅王究竟是否是會按狐貍醫生開的藥方治病呢?”“怎樣做才能讓獅王的病好起來呢?”老師細致、具有親和力的引導,充分刺激了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幼兒的講述,幼兒通過自由結伴講、分組講,個別講充分表達自己的愿望。在講述中表達了理解故事的內容,而且這樣能滿足每個幼兒的愿望,充分注重了個別差異。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注重引導幼兒注意傾聽,給幼兒學習語言提供良好的途徑。另外,老師給了幼兒自由表達的機會較多,同時,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在指導中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遵循了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發展規律。為其今后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基礎。

  教師是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如果我在課堂實施的過程中盡量引導孩子大膽思維,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語言發展;如果我能放松自我,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如果我能真正的走進孩子中,不僅僅成為他們學習中的引導者,還應該成為他們學習中的合作者,伙伴者,那么這將是一節更加成功的示范課。

  本節課課件制作精美,畫面形象豐富。在教學活動中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一邊觀察一邊說出具體形象的結果,使具體形象和抽象結合起來,同時給幼兒思維想象的空間,也有利于幼兒語言的發展。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增強教學效果,給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梢院敛豢鋸埖恼f,多媒體的運用對幼兒智力的開發,語言的發展,形象思維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認識風》

  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空氣流動形成風。

  2.讓幼兒具體感知風,并讓他們知道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感覺到。

  3.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勝風災。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暴風

  2.一把扇子,每人一個氣球,碎紙屑許多,小風車每人一個。

  聲音

  活動過程

  一、播放“暴風”的聲音,引起幼兒的好奇。

  1.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風)

  你在什么時候聽到過風的聲音?

  2、讓幼兒感知空氣流動形成風。

  (1)你感覺到有風了嗎?

  (2)幼兒自己動手做小實驗:

  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在臉旁扇一扇,臉上有什么感覺?

  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哪里有空氣流動,哪里就有風。

  二、了解風的特性。

  1.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當小扇子,扇動空氣,說出扇的快臉上有什么感覺,

  扇的慢臉上又有什么感覺?

  (幼兒議論,發言)

  小結:扇的快,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扇的慢,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

  2.老師給小朋友扇扇子,請小朋友試一試能不能抓住風?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風?

  小結:風看不見,抓不著,只能感覺到。

  3.玩紙屑。

  (1)分給幼兒每人一小堆紙屑,讓他們想辦法玩紙屑,看誰最聰明,想的玩法多。

  (2)討論:玩完后讓幼兒自由討論,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辦法產生風使小紙屑動的。

  4.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

  幼兒討論,教師講解。

  (1)風為人們做了許多好事。

  風吹干了媽媽洗的衣服;使人涼快;讓風箏飛上天;風車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

  (2)可是有的風卻做了許多壞事。

  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樹木刮斷了;打翻了魚船……這樣的風很可恨。

  小結:現在的人們本領可大了,想出了許多辦法不讓風做壞事,人們建起了防風林,把風擋住,還提前預報風,這就減少了風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充滿溫馨情感的詩歌。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母愛雖然普遍存在,但是容易被忽視的。而看作品,用淺顯的語言讓孩子感受生活中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無私的愛。總之,這篇詩歌為我們體現的是一種母愛無疆的濃濃情感。

  【活動設計】

  1、歌曲導入,激發興趣。由幼兒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引導幼兒感受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開始活動。

  2、視聽結合,理解內容。通過教學掛圖展示,教師范讀詩歌,活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在示范朗誦中幫助幼兒集中注意、相對記憶,保持幼兒學習的興趣。如在朗誦后提問:為什么說媽媽是衣?媽媽是糖?媽媽是傘?媽媽是港灣?媽媽是藍天?開放式的提問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幼兒主動參與討論、交流的興趣,營造寬松、活躍的活動氛圍,極大地調動幼兒的欲望和積極性。使他們更具體、形象地理解散文詩內容。

  3、加強感知,深化主題。最后環節中,讓幼兒親身體驗,擴展思維,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目標。通過仿編詩歌引導幼兒談一談媽媽長什么樣,教師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表述媽媽對我們的愛,讓他們盡情地運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大膽地表達、表現,使他們的語言豐富,并學習詩歌的句式,使活動生動、有效,幼兒成為真正活動的主人。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2、練習按句式仿編詩歌。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錄音帶、教學掛圖《媽媽是我的藍天》詩歌錄音帶、配音磁帶、準備錄音的空磁帶。

  2、《語言》下P3

  【活動過程】

  一、錄音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引起幼兒興趣。

  1、歌詞中說有媽的孩子像什么?

  2、好、我們今天來學一首詩歌,讓我們一起飛翔到***藍天上吧!

  二、欣賞詩歌。

  1、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按箭頭標出的方向仔細觀察,提問小朋友,你們剛才在畫中都看到了什么?

  師過度,剛才你們說的真好,有位詩人把這幾幅畫寫了一首詩歌,你們愿不愿意聽?

  2、教師范讀詩歌(邊指圖邊朗讀)

  三、理解詩歌。

  1、播放錄音,幼兒跟讀(邊跟讀邊想你讀的是哪幅圖)

  2、提問:詩歌中說媽媽都是什么?教師結合圖意給幼兒解釋:衣、傘、糖、港灣、藍天是比喻句并啟發幼兒想象“藍天”的高遠、遼闊、一望無際任憑小鳥飛翔的畫面。

  四、朗讀詩歌。

  1、幼兒閱讀畫冊《媽媽是我的藍天》觀察圖中小朋友的表情怎樣?

  2、教師指導幼兒有節奏的朗讀詩歌并跟老師吟誦詩歌。

  3、配音朗讀,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吟誦來表達媽媽對我們的愛。

 。ㄒ螅合胂竽憔褪窃姼柚械男∨笥褞е愕男腋8忻雷x(1)指名讀(2)即興表演讀(3)輪讀)教師隨機評價指導、以提高美讀的能力。)

  五、仿編詩歌。

  1、引導幼兒談一談媽媽長什么樣,教師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表述媽媽對我們的愛,要求語言完整。

  提問:請你們回憶一下,生活中媽媽為你做的哪件事讓你最感動、最難忘?

  2、引導幼兒分組創編詩句,教師提問:詩歌中,媽媽是衣、糖——生活中,在你的眼里,媽媽是什么?

  3、教師把幼兒創編的詩歌用錄音機錄下來,播放幼兒創編的詩歌錄音,互相欣賞點評,評出小小詩人組,代表發言,沒評上的代表也發言談應該怎樣做?

  六、課內延伸。

  結合:“三八”婦女節和母親節,對幼兒開展愛媽媽活動,讓幼兒體驗感受在日常生中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并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回報***愛。

  【活動反思】

  備課時,我深刻領會新課改精神,幾易其稿,力爭以最佳效果向大家匯報。從實施情況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首先,貫徹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改精神。課前預習,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生字詞、文學常識,并且讓每個學生提一個與課文相關的問題。這些小任務促使學生主動認真地自學課文。學生在完成這些任務時,必然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上課過程中,我以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推動課堂進程,引導學生自己從課文中尋找答案,我只作點撥和歸納。在拓展延伸階段,我讓學生相互講發生在自己與媽媽之間的生活細節。這既讓學生之間相互啟發,加深了解,又鍛煉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是良好的。

  其次,落實了“四基”。我沒有放棄字詞、文學常識這些基本知識,而是把它們放到了課前預習里面。這樣做既促進了學生自學,又使課堂內容更集中緊湊。在上課過程中,我始終抓住“培養學生運用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情感及形象”這一教學目標展開。不論是開始的導入,還是后面的母親性格分析,兒子對母親的愛,都讓學生找到相關的細節,并加以誦讀品味,進一步感受細節的表達效果。可以說基本技能的訓練,落到了實處。學生的能力,得到切實的培養和提高。

  再次,實現了新課改提出的三維目標。知識技能目標、情感目標、德育目標都得到較好的落實。學生通過這一堂課,切切實實懂得了運用細節描寫的重要性,并在課堂上得到鍛煉。在情感方面,我通過讓學生聽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尋找母親的感人細節、誦讀表現母子情深及失母之痛的段落、欣賞感人圖片“非洲1962”、聽我講唐山大地震中的故事等手段,不斷調動、積累學生的情感。后來,在聽我講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時,十多個同學在下面抹眼淚,其他同學及老師也眼圈紅紅。學生講自己與媽媽之間的生活細節時,也聲音哽咽。我在點評時,也深受感動,幾乎說不出話。可以說,這一節課讓師生都受得一次情感的洗禮。經過這一次情感的洗禮,大家更加熱愛父母,熱愛生活。

  最后,充分落實了教材編者的設計意圖。此篇課文是“體驗情感”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編者在課后的“思考探究”中強調了“細節描寫是刻畫人物、表現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法”,要求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關注文中細節。我在教學過程中,正是圍繞“情感與細節”做文章,層層推進課堂。以歸納母親性格品行為綱,串起所有細節,做到了整體把握與局部分析的較好結合。

  但是,由于經驗不足,能力有限,此次公開課仍然存在不足。比如開始時有些緊張,以致自己拋出的一個問題在后來的課堂推進過程中忘了順帶解決,實在遺憾——其實只是在講解母親對“我”的影響時提一句話就可解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音律美及其意境美。

  2、教幼兒學習詩歌,并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乘涼,草叢,樹林,池塘。

  2、課件:聲音—知了,青蛙,蟈蟈。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照片:乘涼

  教師:小朋友看看照片上有什么?這些人穿著什么樣的衣服?

  他們為什么要坐在大樹下乘涼呢?

  引導幼兒發現,這是夏天的情境。

  教師:在夏天里,你聽到過什么美妙的聲音?

  二、展開

  1、播放聲音,引入詩歌。

 。1)知了這是什么聲音,誰在叫?你在什么季節能聽到它的叫聲?

  (2)青蛙請小朋友跟著學一學青蛙是怎樣叫的。

 。3)蟈蟈誰知道蟈蟈是這樣叫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教師:原來夏天有那么多美妙的聲音呀,真是一首好聽的歌。

  2、教師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朗誦一首詩歌叫《夏天的歌》

  請小朋友仔細聽聽為什么叫夏天的歌呢?

  提問:詩歌里說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3、欣賞圖片,學習詩歌。

 。1)草叢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叢里。)誰在草叢里?它是怎么叫的呢?

 。ㄏX蟈在草叢里“蟈、蟈、蟈”地叫。)

 。2)樹林里誰在大樹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知了在大樹上“知了、知了”地叫。)

 。3)池塘誰在池塘里?怎樣叫的呢?

  (青蛙在池塘里咕呱咕呱叫)

  4、師幼用問答的形式學習詩歌。

  第一遍:幼兒問,教師答。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師:蟈蟈蟈,在綠色的草叢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師: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樹林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師: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師:在太陽帽里,在小花傘里,在甜甜的冰淇淋里,在小娃娃樂呵呵的笑聲里。

  第二遍,教師問,幼兒答。

  5、用多種形式,激發幼兒的朗誦興趣。

  幼兒分成男、女兩組互問等。

  三、結束引導幼兒思考:夏天的歌,還藏在哪里?

 。ü膭钣變捍竽懰伎蓟卮穑┙處熜〗Y:夏天的歌還藏在許多我們沒有發現的地方,讓我們用耳朵傾聽、用眼睛觀察,去發現更多夏天的秘密吧!

  附: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蟈蟈蟈,在綠色的草叢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樹林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太陽帽里,在小花傘里,在甜甜的冰淇淋里,在小娃娃樂呵呵的笑聲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積極開動腦筋,能想出桌子多種創造性的玩法。

  2.通過積極參與活動,發展鉆、爬、跳躍的能力。

  3.克服畏難情緒,愿意向自己發出挑戰。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教學準備

  十二張桌子、墊子、四把椅子。

  教學過程

  一、探索桌子的多種玩法

  1.幼兒主動探索桌子的玩法。

  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教師關注一些值得學習的動作,排除那些危險或過于簡單的動作,并請大家學習有價值的動作。

  2.教師提供預設的動作(參照第二環節的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孩子來學習模仿,為后面的集體游戲做鋪墊。

  二、桌子游戲

  幼兒分成四個組,每組前擺放三張桌子。

  規則:前面一個孩子完成任務后與后一個孩子擊掌,后一個孩子繼續進行比賽,依次進行,先完成的為勝利。

  1.翻。玩法:桌子依次橫著擺放,每兩張桌子之間留有間距,幼兒從桌子上翻過。

  2.爬。玩法:桌子依次豎著擺放,教師可根據幼兒的表現來調整每兩張桌子之間的距離,幼兒從桌子上面爬過。

  3.鉆。玩法1:桌子依次橫著擺放,幼兒從下面鉆過。玩法2:桌子依次豎著擺放,幼兒從下面鉆過。

  4.跳躍。玩法:椅子擺放在桌子前,幼兒雙腿跳上椅子,再雙腿跳上桌子,最后從桌子上直接跳到墊子上。(可根據幼兒表現,繼續增加高度。)

  三、放松活動。

  教師與幼兒一起在音樂《我愛洗澡》中放松身體各個部位,特別是放松腿部。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軍訓教案03-01

幼兒園大班教案《齲齒》03-29

《鼠標》幼兒園大班教案04-14

《霧》幼兒園大班教案04-14

斑馬幼兒園大班教案04-14

流星幼兒園大班教案04-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第5页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 五月天激情在线麻豆 |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