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九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水墨畫,也叫中國畫,是我國的傳統繪畫,是我國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國畫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的繪畫能力,要培養幼兒用不同的材料進行繪畫,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初步感受中國畫筆墨的濃淡變化。大班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逐步增強,繪畫水平明顯提高,能抓住并表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考慮到幼兒對國寶熊貓特別的感興趣,所以我設計了本節課。
一、活動目標
1.能用中鋒、側鋒的基本技法繪畫熊貓的多種造型。
2.嘗試調淡墨,體驗墨色濃、淡變化的樂趣。
3.養成良好的國畫繪畫習慣。
二、活動準備
1. PPT課件、視頻。
2. 水墨畫工具:毛氈(4個)、濃墨(兩人一碟)、清水(兩人一筐)、毛筆(每人兩支)、宣紙(每人一大一小2張)
三、活動過程
(一)審美欣賞。欣賞水墨畫作品,理解水墨畫構圖要合理,并且要有顏色的深淺變化。
1.聽音猜物。(3分鐘)
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請來一位動物朋友,聽它是誰啊.
2.出示PPT水墨畫《鵝》:引導幼兒欣賞,喚起幼兒已有經驗。
(1)這只鵝是用什么畫成的?(毛筆、墨汁),我們稱這樣的畫為水墨畫。
(2)水墨畫《鵝》,怎樣畫成的呀!(引導幼兒借助兒歌說一遍畫法)
(3)原來畫水墨畫畫時,要用到中鋒、側鋒;淡墨和濃墨。
(二)審美感知、想象。(7分鐘)
1.觀看視頻,欣賞大熊貓的生活短片,初步觀察熊貓的形態。(1分鐘)
(1)今天老師還給你請來了一位朋友,我們來看一看它是誰?你知道它的哪些
秘密?
(2)經驗分享:
小朋友這是誰呀?你知道了熊貓的哪些秘密?(二級提問:長什么樣子?都喜歡做什么?)(自由回答)
2.觀看PPT熊貓圖片1,整體觀察熊貓的身體特征。并討論熊貓身體各個部位的畫法。
(1)形:熊貓長什么樣子?熊貓頭像什么?身體
像什么?眼睛、鼻子和耳朵是什么樣子的?(邊說邊出示課件中的圓圈)
(2)色: 熊貓身上有幾種顏色啊?哪里是白色?哪里是黑色?
3.教師運用幼兒已有經驗,示范繪畫熊貓。(3分鐘)
(1)幼兒嘗試講述畫趴著的熊貓的方法
如果我們也來用水墨畫的方法畫一只趴著的熊貓,先畫熊貓的什么?頭和身體是什么顏色?應該用淡墨還是濃墨來畫呢?是用細線還是粗線?該用什么鋒? 眼睛、鼻子和耳朵是什么顏色的?用什么墨?用什么鋒?
(2)教師借助兒歌繪畫熊貓 淡墨中鋒畫身體 “e”寶寶躺下就畫成
身體像什么呀?
中鋒側鋒靈活用 濃墨四肢眼、鼻、耳
能在這幅畫上添畫什么?一只可愛的熊貓在吃竹子呢。
(3)帶領幼兒分析繪畫步驟及要領:
趴著的熊貓,先畫熊貓的什么?身體像?用什么鋒?用的什么墨?(怎樣來調淡墨)
哪里用到了濃墨?四肢用的什么鋒?
4.觀看PPT,了解各種熊貓形態的圖片及身體布局的畫法。(1分鐘)
(1)了解多種熊貓形態
你除了見過趴著的熊貓,還見過什么樣的熊貓?
(2)出示課件2、3、4:這只坐著的熊貓該怎樣畫呢?“e”寶寶該怎么放呢?
(3)教師小結:熊貓有的坐著,有的站著,有的趴著,有的在吃竹子。
(三)審美創造: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作畫要求。
小朋友你想畫只什么樣的熊貓,”e”寶寶高怎么放呢?嘗試學一學。 畫之前,請小朋友說說畫畫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要求:(1)拿筆姿勢要正確。
執筆方法:食指拇指捏筆桿,中指也來幫幫忙。
剩下兩個小手指,墊在筆桿的下方。
(2)濃墨淡墨都要用。
老師給你準備淡墨了嗎?
(3)中鋒側鋒選準確。
(4)保持清潔要記牢。
2.嘗試調淡墨
怎樣調淡墨?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引導有能力的幼兒畫兩只熊貓,并添畫竹子。 一只熊貓多孤單啊,給它畫個好朋友吧。
三、審美延伸
1.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評價,教師有目的的選擇2—3幅畫,從造型上、濃淡墨以及中側峰的使用上進行評價。
說一說,你喜歡哪幅作品,并說說為什么。造型怎么樣?濃淡墨都使用了嗎?中鋒側峰選得好不好?
2.延伸下一次活動,把熊貓請到熊貓樂園,師幼共同完成一副熊貓圖。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的產生
“世界森林日”,又被譯為“世界林業節”,這個紀念日是于1971年,在歐洲農業聯盟的特內里弗島大會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議并得到一致通過的。同年1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正式予以確認。1972年3月21日為首次“世界森林日”。有的國家把這一天定為植樹節;有的國家根據本國的特定環境和需求,確定了自己的植樹節;而我們中國的植樹節是3月12日。
記得有一次中午我們帶孩子們去散步,突然發現孩子們在議論著,仔細一聽,原來他們正在談論樹。“呀,這樹干多粗呀,為什么這是那么細呀。”“呀,這樹的葉子為什么都不一樣,有的象爪子,有的象手掌,還有的象瓜子。”“看,這棵樹怎么光開花,不長葉子呀?”……聽到孩子們議論著,有的還真說的頭頭是道,看來孩子們對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抓住了這個教育的契機,給予幼兒感興趣的知識經驗,生成了這個關于樹的活動——“小樹葉找媽媽”。
(二) 預設的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小樹葉找***活動體驗小樹葉想回到大樹身邊的情感,了解樹葉和樹之間的親密關系。
2、幼兒通過情感的體驗,產生探索樹葉的興趣和態度。
3、幼兒通過觀察和比較知道不同的樹長著不同的樹葉。
(三)活動準備:
采集各種顏色、形狀、大小的樹葉每人一片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小樹葉,老師今天帶你們到樹林里找大樹媽媽,好不好?
2、 幼兒探索樹和樹葉。
①師:小樹葉,快去找你們的媽媽去吧。你們要看好自己長得是什么樣的,不要找錯呀。
②你有沒有找到媽媽呀?你的媽媽在哪里?她長得什么樣?
③你是怎么找到的?看看你手上的樹葉和媽媽身上的樹葉一樣不一樣。說說是什么樣的。
④小樹葉,你們都找到媽媽了,真開心啊。快和媽媽摟摟、親親,說說話吧。你要對她說什么?
3、總結。
師:今天我們都幫小樹葉找到了媽媽。大樹媽媽長得真高真大,她有許多樹葉孩子。小樹葉喜歡和媽媽在一起,我們把小樹葉送回到媽媽身邊,和她們再見吧。以后我們再來看望你們!
在此活動中通過帶領幼兒觀察各種大樹,通過給樹葉寶寶找***游戲,知道大樹媽媽長的很高大,身體很壯大,有許多的樹葉寶寶,而且每個樹***寶寶都是不一樣的,激發了幼兒探索樹葉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詩中表達的情感,感受“我是一朵蘑菇,一朵會走路的小蘑菇”所表現的童趣。
2、理解詩歌內容,學習詞語可愛、快活。
3、嘗試朗誦詩歌。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體驗打著小雨傘的快樂。
2、小雨傘、蘑菇圖片、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出示蘑菇圖,談話引入詩歌。
你看見蘑菇像什么,你知道蘑菇會走路嗎?
二、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朗誦詩歌。
2、看操作卡,再次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詩歌里的小朋友為什么說她也是一朵小蘑菇。
一朵會走路的蘑菇是怎么回事呢?
小結:下雨的時候,小朋友打著小傘,真快活,我也是一朵小蘑菇,一朵會走路的小蘑菇。
三、學習朗誦兒歌、用動作表現詩歌,體驗詩歌的快樂。
1、幼兒跟著老師學習詩歌三遍。
2、幼兒邊朗誦邊用動作表現詩歌的內容。
四、幼兒表演朗誦兒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動內容: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
二、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初步感知哄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2.探索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蝸牛睡覺。
3.注意與同伴協調一致的朗誦兒歌,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將裝飾好的紙箱套在錄音機上,扮“雷公公”,錄有雷聲的磁帶。
2.一張大蝸牛圖片,若干張小蝸牛圖片。
3.《搖籃曲》的音樂磁帶。
四、活動過程:
1.幼兒初步感知哄小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
教師懷抱“小蝸牛”,導入話題“我們的小蝸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該睡覺了。”接著表演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2.幼兒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
(1)幼兒產生請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蝸牛的愿望,引出活動名稱。
教師放錄音,提問:“是什么聲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嚕呀!都要把我的小蝸牛吵醒了,我們一起來請求雷公公輕點打呼嚕,好嗎?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教師用請求的語調示范朗誦兒歌,然后再對幼兒說:“雷公公聽到我們的聲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嚕了,我們再把小蝸牛哄睡著。”最后,與幼兒一起繼續哼唱《搖籃曲》哄小蝸牛睡覺。
(3)幼兒跟誦兒歌。
教師繼續放錄音,雷聲繼續,教師號召全體小朋友跟誦兒歌。“雷公公呼嚕打的太響了,沒聽見,我們再一起求求它吧!”
(4)幼兒集體朗誦兒歌。
再次引導幼兒哼唱《搖籃曲》,突然雷聲又響起。幼兒自然遷移。集體朗誦兒歌,注意聲音要保持一致。
(5)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教師提問,啟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用輕柔的聲音朗誦兒歌與雷公公對話。“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嚕啦!想想看,我們應該怎么樣請求它,雷公公會聽得舒服,又不會吵醒小蝸牛。
3.幼兒人手一只“小蝸牛”,唱《搖籃曲》,哄其入睡。
師:這次,雷公公真的聽見小朋友的話啦!它不打呼嚕了,還和我們一起哄小蝸牛睡覺呢!
4.聽音樂《搖籃曲》,教師啟發幼兒,輕輕將小蝸牛送到小床上,讓小蝸牛安靜地睡覺,再提醒幼兒輕輕地、有序的離開教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重點)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難點)
【環境創設】
環衛工人的圖片、工作錄象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
(1)出示圖片: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環衛工人經常做什么事呢?我們今天來看看環衛工人都干哪些工作?
(2)觀看錄象:引導幼兒注意環衛工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工具,經過環衛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么變化。
二、討論環衛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系。
(1)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衛工人,他們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會怎樣?
三、尊重、愛惜環衛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師:環衛工人很辛苦,不管刮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么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
(2)看看圖片上的行為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太陽是離我們很遠很遠的星球,它能自己發光,太陽光是由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組成的。陽光照在花兒上,如果花兒反射紅光而吸收另外六種顏色的光,花兒就是紅色的,在陽光的照耀下,世界是五光十色的。在豐富幼兒對顏色的經驗時,可以此為突破口,從幼兒熟悉的幾種顏色著手,通過游戲、實驗、環境創設等途徑來實施。
活動要求:
1、通過活動,豐富幼兒關于紅、黃、綠、藍等顏色方面的經驗。
2、引導幼兒學說“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活動準備:
場景布置――花園(花瓣中藏著相應顏色的擬人化色彩寶寶),太陽媽媽穿的衣服一件(衣服有七種顏色的口袋)。
活動重難點:
認識青色寶寶;學說完整句“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活動流程:
情景講述――找顏色寶寶――聯歡活動
活動建議:
一、情景講述:
1、幼兒隨音樂進入花園,教師扮演太陽媽媽從花園里慢慢出來,向幼兒介紹自己和七個顏色寶寶。
2、以“幼兒呼喚顏色寶寶的名字,發現有的顏色寶寶不見了”的形式引出話題,激發幼兒找顏色寶寶的興趣。
二、找顏色寶寶:
1、幼兒分散在花園里找顏色寶寶,找到后相互交流,并學說“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2、幼兒將找到的顏色寶寶送回家(把顏色寶寶插入太陽媽媽身上相應顏色的口袋里。)
3、太陽媽媽和幼兒共同檢查顏色寶寶是否找對了家。(重點向幼兒介紹青色寶寶)
三、聯歡活動:
幼兒與太陽媽媽一起隨音樂唱歌跳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 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聲音歌唱。
2、鼓勵幼兒邊唱邊根據詞意自由動作。
3、鼓勵幼兒參與歌唱活動并體驗與別人一起唱歌的歡樂。
活動準備:布娃娃一個:音樂操作卡片《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激發幼兒想上幼兒園的愿望
用積木搭好一個“幼兒園”
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
T:“看!誰來了?她要和我們一起學本領呢!”(教師出示布娃娃,讓幼兒抱抱、親親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兒園了!”(教師帶 幼兒來到用積木搭的幼兒園)
T:“你們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師讓布娃娃做各種歡快的動作,幼兒能說出布娃娃上幼兒園很高興)
2、學新歌
T:“聽 !”(教師邊用布娃娃邊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興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師帶領幼兒根據伴奏說歌詞)
T:“那我們和布娃娃一起來唱歌吧!”(教師用布娃娃演示帶領幼兒用琴聲歌唱,學會一句一句演唱歌曲,聽教師的演唱,教師放慢演唱的速度,讓幼兒更好的學習)
T;“我們用好聽的聲音演唱一遍!”(幼兒隨教師的琴聲演唱一遍)
(二)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
幼兒能隨教師的琴聲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引導幼兒自由地創編動作
T:“爸媽媽都是怎樣上班的呢?”(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其他歌詞也同樣的方法)
T;“我們一起上幼兒園吧!“(教師綜合幼兒的動作,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T:“你上幼兒園的時候最想和誰一起去啊?”(教師引導幼兒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們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們應該對好朋友怎么說呢?”“(教師鼓勵幼兒主動邀請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為同伴進行喝彩,在學會結伴表演后,鼓勵幼兒邀請沒有朋友的幼兒,并一起表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重點指導夾球跳,發展夾球前進跳的能力和身體的靈敏性。
2.繼續激發自由玩球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
2.每人一個球和一個胸飾,錄音機和磁帶。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聽音樂進行全身運動,讓身體的各個部位動一動。
2.自由玩球。
“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和球寶寶玩的方法最多,玩得最開心。在玩的過程中,你可以一個人和皮球寶寶玩,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和球寶寶玩。”
3.難點練習,重點指導。
(1)交流玩法。
“小朋友和球寶寶玩的方法可真多,誰愿意到前面來玩給小朋友看的。”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交流,其他幼兒學一學。
(2)夾球跳。
“老師和皮球寶寶也玩出了一個好玩的辦法,你們想看一看,學一學嗎?”教師示范講解,幼兒重點練習。
4.游戲“送球寶寶回家”,鞏固夾球跳。
5.放松運動。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我盡量讓幼兒多體驗,努力給與幼兒更多的活動空間,營造寬松、自主的活動氛圍,讓幼兒積極、充分的運動,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取經驗,提高能力。通過本次游戲活動,培養了孩子們勇敢、堅強的優秀品質和主動與人合作,自主創新的意識,提高了身體的靈活、協調性。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都積極地參與,主動性很強,合作意識也很強,大多數孩子們都能遵守游戲規則,注意與同伴友好地合作,孩子們在玩游戲的同時學會了不用工具就能很好地收拾體育器材,老師非常開心。
小百科:一個半圓繞直徑所在直線旋轉一周所成的空間幾何體叫做球體,簡稱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談談、講講、整理物品的過程中,了解、感知衛生間、廚房、臥室所不同的功用。
2、體驗幫媽媽做事的快樂,萌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衛生間、臥室、廚房”物品若干、創設衛生間、廚房、臥室的情景、錄象。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
哪個小朋友愿意和老師,好朋友講講自己家有幾間房子啊?你們是在哪里吃飯、洗手、睡覺的呢?
1、幼兒間互相講講
2、請個別幼兒講講
原來,小朋友家里都有衛生間、臥室、廚房,老師家里也有衛生間、廚房、臥室,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的家?
二、播放錄象
衛生間、臥室、廚房。分別提問:看看這是什么地方?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它有什么用?
總結:剛才,小朋友都看了老師家的廚房、衛生間、臥室,發現這三間房子是不同的,里面的物品也是不一樣的。
三、整理收拾
1、今天娃娃家里的媽媽在大掃除,媽媽把衛生間、臥室、廚房里的物品都拿到了外面,洗洗曬曬,媽媽一個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很累,想請小朋友來幫助媽媽一起整理收拾。
2、幫媽媽把廚房間的物品送到廚房間;把衛生間的物品送到衛生間;把臥室的物品送到臥室,千萬別送錯。
3、收拾好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一起幫媽媽整理的家,看看都放對了嗎?
四、分享交流
小朋友幫媽媽做了那么多的事,現在媽媽請小朋友快快回到座位上休息,告訴旁邊的小朋友,我今天幫媽媽整理什么物品,放到了哪里。
媽媽今天很感謝小朋友,希望小朋友回家后也能幫自己的媽媽整理整理家中物品,好嗎?
活動反思:
在每一次活動的實施前,老師都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為孩子思考一下,孩子的年齡特點是什么?孩子的興趣熱點是什么?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活動,我想效果會是不錯的。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在講講自己的家,看看自己家的基礎上充分的感知、了解了衛生間、臥室、廚房的不同特點;在動手操作整理家的過程中,孩子們進一步了解衛生間、廚房、臥室的不同功用;并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也體驗了幫媽媽做事的快樂,萌發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