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07-03 12:03:2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十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媽媽的愛。

  2、能大聲誦讀詩歌,并根據經驗仿編詩歌。

  3、識讀漢字“媽媽”“太陽”“月亮”“星星”“春天”。

  4、能簡單復述故事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相關課件、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2、自制“寶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師生問好。

  2、師:今天湯老師能認識你們心情特別好,想送你們一份禮物,想不想要?嗯,送什么呢,送一首好聽的歌吧。歌名老師暫時保密,有會唱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師一起唱,師幼一起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3、師提問

  ⑴這首歌里唱的是誰?有誰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呢?

  ⑵你們覺得媽媽好不好?從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媽媽好呢?(引導說出媽媽平時在家都做些什么事情。)幼兒討論后回答。

  二、學習詩歌。

  聽你們自己的媽媽都很勤勞能干,又那么愛你們。有個小朋友也很愛自己的媽媽,還給媽媽編了首好聽的詩歌呢!名字叫《媽媽》,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1、教師配樂朗讀一遍詩歌。(出示《媽媽》圖文并茂的課件)

  2、師:詩歌的名字是什么?

  詩歌里說媽媽是家里的什么呀?

  為什么說媽媽是家里太陽?月亮?星星?春天?

  3、師:你們聽的可真仔細,說的這么好。老師想請你們和老師一起說下這首詩歌,可以嗎?(師、幼齊讀詩歌)

  4、師:有你們和老師一起讀,詩歌變得好聽多了,你們自己來一遍行嗎?(幼兒讀詩歌)再次出示《媽媽》圖文并茂課件。

  三、游戲鞏固復習詩歌。

  師:你們這么優秀,老師想和你們做個游戲,(出示寶盒)這是一個寶盒,它的咒語是“寶盒,寶盒,變,變,變”,說三次咒語它就會變出很多東西。現在,我們也來試試,看它今天能給我們變出什么!

  1、當幼兒抽出變出的字卡時,復習詩歌句子。例:抽出太陽字卡,教師問誰能把詩歌里有太陽的句子找出來。

  2、教師抽字卡,幼兒念詩歌。

  四、紡編詩歌。

  教師:寶盒想考考我們,可沒有難道我們,它還有最后一個問題:你們知道小朋友為什么要給媽媽編詩歌嗎?(愛媽媽)你們愛媽媽嗎?(愛),那請你們也來給媽媽編一首好聽的詩歌好不好?

  1、小朋友說媽媽是家里的太陽,月亮,……,你們覺得媽媽還是家里的什么?(幼兒討論回答)

  2、幼兒紡編詩歌。

  教師根據幼兒紡編內容整理總結詩歌。

  五、歌表演《我的好媽媽》。

  1、教師:你們太聰明了,能編出這么好聽的詩歌,媽媽為了我們做那么多事情,多辛苦啊!以后小朋友要聽媽媽的話哦!為了感謝媽媽,我們一起唱首歌《我的好媽媽》送給媽媽吧,還可以加上好看的動作表演。

  2、師幼一起表演《我的好媽媽》。

  附詩歌:

  媽媽

  媽媽是家里的太陽,

  每天都是她最先起床!

  媽媽是家里的月亮。

  每天晚上她都很忙

  媽媽是家里的星星,

  她的眼睛總是那么明亮!

  媽媽是家里的春天,

  有了她,家中總是暖洋洋!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我始終本著“以幼兒為主體”的精神實質,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通過游戲、討論、表演等各種手段,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兒能夠通過詩歌內容體會“母愛”的偉大,將幼兒愛媽媽的情感進一步升華,從而學會在生活中感激、關愛媽媽,用語言和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幼兒的整體認知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升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鍛煉小朋友的反應能力和肢體協調能力。

  2、培養小朋友團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并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3個小皮球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一起牽手下樓以后,大家一起靠墻站好,然后老師告訴他們今天的玩的游戲是大魚和小魚,簡單的講一下游戲規則。

  2、讓小朋友們圍成一圈,然后在圈內放置3個小皮球,當做小魚們的食物,再從中選出兩條小魚和3條大魚。小魚在圈內,大魚在圈外。小魚們要保護自己的“食物”,即皮球不被大魚們搶走。小魚不能手抱球,不能和大魚觸碰。

  3、 先讓小朋友們試玩一下,熟悉游戲規則。然后正式開始,過斷時間后,換一批大魚和小魚,盡量讓每一個小朋友都參與其中。

  活動反思:

  情景描述:在游戲過程中,現場很容易混亂,玩到后來常常不遵循規則。拉圈的小朋友容易產生倦怠。另外,由于多數小朋友爭當小魚和大魚,很難調節好。

  分析:現場易產生混亂主要是拉成圈的小朋友不能每一個都參與之中,時間一長容易倦怠,失去耐心。

  反思調整:

  1、首先,游戲規則應該在小朋友們圍好圈以后邊示范邊講解。

  2、游戲中出現規則模糊時需要再一遍跟小朋友們講明規則。

  3、小魚和大魚的游戲中,最好事先安排好組來輪流充當大魚和小魚,這樣就不會出現角色的混亂和重復,保證每個小朋友的參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向幼兒介紹沙漠,擴大幼兒對自然界的了解。

  2、認識沙漠里的駱駝,了解駱駝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活動準備】

  1、有關沙漠自然風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資料。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一臺,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實物投影儀放大的畫面,初步了解駱駝的主要特征。

  師:畫面上有什么?駱駝是什么樣子的?

  師:駱駝的身上有什么?它們有什么特殊的用處?

  師:駱駝喜歡吃什么?駱駝生活在什么地方?

  師:駱駝有什么用途?

  教師小結:駱駝生活在沙漠里,駱駝色身上有厚厚的毛,可以防止身體里的水分散失,還可以白天防曬,晚上保暖。

  駱駝的眼睛會產生許多眼淚,讓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長長的睫毛,可以阻擋沙子跑進去。駱駝的鼻子可以閉合,這樣可以防風沙。駱駝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進去。駱駝的身上有駝峰。駱駝氛圍單駝峰和雙駝峰。駝峰可以儲藏營養。駱駝的腳底有寬寬厚厚的肉墊,不怕熱熱的沙子,也不會陷進軟軟的沙里。

  駱駝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稱駱駝為沙漠之舟。

  2、組織幼兒討論:

  師:你見過沙漠嗎?沙漠是什么樣子的?

  師: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師:為什么人們把駱駝稱為“沙漠之舟”?

  師:沙漠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危害?我們應該怎樣防止沙化?

  3、組織幼兒觀看介紹沙漠的錄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動植物。

  4、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①觀察畫面,說說:沙漠里有哪些動物?它們叫什么名字?

  ②請你用連線的方法幫助駱駝走出沙漠。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他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

  3、發展幼兒現象思維能力和動手搭建能力。

  活動重點:

  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

  活動難點:

  簡單了解長方體、圓柱體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活動區內事先擺放牙膏盒、易拉罐、羽毛球桶、鉛筆、橡皮等;裝有若干奶盒、藥盒、易拉罐的大紙袋,火柴盒、撲克牌、光盤、硬幣、魔法師面具。

  活動過程:

  一、魔術引入,激發興趣教師戴面具出場,扮演魔法師表演火柴盒變硬幣的魔術。

  請幼兒思考并回答火柴盒和硬幣是什么形狀的?(引入正題)

  二、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

  (魔法師的口袋里還有好多的寶貝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1、分類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請幼兒擺弄,試一試哪些能滾動哪些不能滾動,將材料分類。并說一說為什么有的能滾有的卻不能。

  2、摸一摸,數一數a、長方體有幾個面?上下兩個面一樣大嗎?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小結長方體的定義。

  b、 圓柱體上下兩個面是什么形狀的?上下一樣粗嗎?兩個圓面大小相等嗎?小結圓柱體定義3、找一找在活動區內還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長方體和圓柱體?

  4、請幼兒說一說: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是長方體和圓柱體的?

  三、了解長方體和長方形、圓柱體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1、教師出示一張撲克牌和許多張撲克牌演示長方形和長方體之間的關系,讓幼兒了解長方體是由許多個長方形組成的。

  2、教師再出示一枚硬幣和許多硬幣演示圓形和圓柱體之間的關系。幫助幼兒了解圓柱體是由許多許多個圓形組成的。

  3、請幼兒用撲克牌和光盤分組演示,親自感受長方形、圓形和長方體圓柱體之間的關系。

  四、形體搭建

  1、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可以做什么樣的房子?該怎么做?

  2、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制作,教師指導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起因:這個月我們學習了《夢幻西游記》,從中我們發現了幾個問題,如:孫悟空有金金火眼,什么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為什么最近班上越來越多的孩子戴上眼鏡了呢?從欣賞京劇《大鬧水晶宮》,請幼兒談談唱戲和講故事有什么區別?一天早晨,儲雨桐的奶奶送他到幼兒園時,周越洋等小朋友說他是“胖子”,奶奶生氣了……這3個問題中,幼兒最感興趣的還是關于“胖一點好還是瘦一點好?”這個問題,于是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全班性的討論。

  討論:

  老師:小朋友胖一點好還是瘦一點好?

  桐:胖好,因為不容易被打倒。

  量:瘦好,瘦子有力量,長大了可以抓小偷

  杰:胖子好,因為胖子很重,不容易被摔倒,可以打倒瘦子;胖子身體很健康,一下子就可以將瘦子舉起來。

  源:胖好,胖子可以減肥就變成瘦的。

  瑤:瘦子爬樓梯不會累,胖子上樓總會累。

  語:瘦子上樓一下子就跑上去了。

  越:瘦子舞蹈好,身材也好。

  頎:胖子好,以為他更強壯;瘦子沒有力量。

  欣:胖子好,別人打他就不會摔到。

  程:瘦子好,胖子不能跳,瘦子就可以跳。

  龍:瘦子好,胖子跑不動,瘦子跑得快。

  生:瘦子好,瘦子不會把人摔到,我是瘦子。

  童:胖好,我覺得胖子像個游泳圈,可以坐在他身上游泳。

  雅:胖好,胖子力量大,遇到壞人踢一腳,壞人就跑了。

  聰:不胖不瘦好,太胖跑不快,太瘦又沒有力量。

  航:胖子好,胖子不容易生病。

  敏:胖子好,胖子身體好。

  涵:瘦子好,瘦子就可以多吃點東西,加強維生素。

  鑒:胖子好,因為他能舉起瘦子,抱起來投籃。

  葦:瘦子好,因為跳舞壓腿比較方便。

  翰:都不好,只要身體健康就好。

  嵩:胖子好,我就和儲雨桐想的一樣。

  楊:胖子好,胖子爬山有勁些,不容易生病。

  月:胖子好,胖子汽車來了不會把它壓倒。

  婕:喜歡不胖不瘦的女孩。

  舟:瘦子好,瘦子在水里能浮起來,胖子浮不起來。

  宇:瘦好,因為瘦的人不容易生病,胖的人容易得很多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等。

  栩:胖好,胖子吃飯吃得多。

  妮:胖子好,胖子有力氣,瘦子沒力氣。

  涵:胖子好,可以在游泳的時候騎在他身上。

  Q:你爸爸是不是那個胖子?

  A:哈哈!……就是。

  洋:瘦子出汗出的少一點,胖子出的多一點。

  Q:你喜歡出汗多還是出汗少?

  A:出汗少一些。

  Q:為什么呢?

  A:汗出完了人就死了。

  Q:你是從哪兒知道汗出完了人就會死?

  A:我想的。

  旖:胖子好。

  Q:你是胖還是瘦?

  A:瘦。

  Q:那你想長胖嗎?

  A:我說錯了,不知道。

  

  本班參加這次討論共33名幼兒,認為胖好的幼兒有16人;認為瘦好的幼兒有13人;認為不胖不瘦得有4人。其中因為自己瘦,所以認為胖好的幼兒有12人;因為自己胖,所以認為瘦好的幼兒有4人。因為自己瘦,所以認為瘦好的幼兒有9人;因為自己胖,所以認為胖好的幼兒有4人。

  認為胖一點好的幼兒占多數,從幼兒以上的討論可以看不來,他們認為胖點就是身體好,到底是瘦點好還是胖點好?說法都不一樣。瘦要瘦到什么程度?胖要胖到什么程度?籠統地說肥胖不好,是不科學的。首先必須具體分析是病態性肥胖,還是正常性肥胖,脂肪(或稱體脂)的多少表示人體的肥瘦,過肥過瘦都不好。正如4名幼兒所說:不胖不瘦最好!如果身體過于肥胖,體重超過正常標準,他的壽命就會減少,還容易患很多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某種癌癥。與別人做同樣的事情,要比別人加倍努力,動作遲鈍,容易發生各種事故;易疲勞,背痛,腿不利落;天熱時加倍感到不快(因皮下脂肪起了絕緣體的作用)。但是如果太瘦也不好,因為營養不良、面黃肌瘦,抵抗力也會下降的,特別是對于正在發育時期的幼兒來說,更是影響了身體的正常發育。現在的幼兒千萬不要受到社會的影響,要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健健康康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

  3、感受到中秋節的快樂。

  4、知道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

  三、介紹中秋節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

  小結:中秋節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節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五、鼓勵幼兒大膽的繪畫月餅。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注意讀出節奏和情感。

  2、了解稻草人的作用。

  3、了解農民勞動的艱辛,享受創造的快樂。

  4、 結合兒歌,講解制作稻草人的步驟和方法。

  5、 理解兒歌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6、 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兒歌《稻草人》。

  難點: 朗讀兒歌《稻草人》,感受作品擬人化描寫的生動、有趣,了解我國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掛圖、稻草、錄音帶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昨天我們走進了美麗的鄉村,了解了鄉村的生活環境, 今天我們繼續了解鄉村、走進田野去感受農村的大好風光。

  二、出示掛圖,引導孩子仔細觀察,你在大圖中發現了什么?(田野、稻草人)由“稻草人”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呀?稻草人是長在哪里?它“長”什么樣?它會“走路”嗎?為什么稻草人要站在田間呢?它有什么作用?(鼓勵孩子們大膽想象,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自由大膽地說出來。)

  三、欣賞詩歌:

  (1)聽錄音2-3遍。

  (2)詩歌里面說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3)稻草人在那里用什么用呢?

  四、朗誦詩歌:

  (1)分句學習詩歌。

  (2)跟著錄音帶整體朗讀詩歌。

  (3)開小火車的形式朗誦詩歌。

  (4)集體朗誦詩歌。(可邊朗誦邊做動作)

  五、活動延伸:制作稻草人

  (1)觀察稻草人,討論稻草人是用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講解制作的步驟和要點。

  ①把一束稻草的一頭扎好,用兩根竹子穿起來固定住。

  ②再用一些稻草編織成稻草人的帽子。

  ③給稻草人穿上衣服。

  (3)讓幼兒做表演結束。

  附:表演內容 (部分幼兒扮演秧苗,二到三位幼兒扮演稻草人,二到三位幼兒扮演麻雀。秧苗在田里迎風搖,稻草人看護著秧苗。麻雀出現在了,他們想去偷吃秧苗。當麻雀飛近田的時候看到了稻草人,想小心地靠近。突然一陣風吹過,稻草人搖動了起來,麻雀嚇得趕緊逃跑了。)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幼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很注重幼兒的朗讀訓練,運用多種不同的`讀書方式讓幼兒喜歡朗讀,這也是我們學前班老師要訓練的目標。通過看圖,朗讀詩歌了解稻草人的作用,再通過制作稻草人加深了小朋友對它的印象。稻草人制作環節適合學前班兒童的心理年齡,在學中玩,玩中學知識,直觀面對稻草人的同時,激起學生的興趣,也發展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教學環節中多注重情境的創設,可能讓幼兒學習起來更有興趣。

  小百科:稻草,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稻的莖葉。稻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糯稻分布于我國南部和中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海報的用途。

  2、學習用多種方法制作海報。

  3、讓幼兒學會與同伴合作,體驗合作化的快樂。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小舞臺節目單、屏風式展板。

  2、教師繪制的《西游記》故事人物的圖片。

  3、油畫棒、剪刀、膠水、雙面膠、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出海報的主題。

  ――討論《夢幻西游》中的有趣故事。

  ――提出進行《夢幻西游》演出的建議,提問:可以請誰來做觀眾?有什么好辦法讓大家知道我們要演出的消息。

  2、討論設計海報。

  ――觀察海報:《麥兜響當當》,了解設計海報的主要要素。

  重點指導幼兒了解海報包含節目名稱、主要人物、廣告語、時間、地點等要素。

  ――討論:你想為《夢幻西游記》中哪個節目設計海報呢?可以怎么設計?

  3、提出制作要求

  ——小組商量,確定設計海報的節目。

  ――提出分工合作的要求。

  ――介紹制作的工作,裝成品材料和廢舊材料。

  ――幼兒制作海報,教師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4、介紹、評價海報

  ――相互介紹,欣賞海報。

  ――討論可以把海報張貼在哪里?

  活動反思:

  夢幻西游記孩子十分喜歡,今天的活動是由《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大戰金銀角大王》、《豬八戒吃西瓜》西游記中故事的小整合。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對蘋果劇院的興趣也是越來越大。

  對于廣告中的幾大要素,我覺得廣告語是孩子極不熟悉也比較難掌握的地方,包括時間地點。對于孩子來說還是有一些難度的。可能事先應該鋪墊一下相關方面的內容。

  在評價共同合作的時候,過于強調孩子分工合作和作品的裝飾,沒有正真的引導孩子進入觀看海報的角色中。例如可以提問哪一張海報最吸引你等等同時告訴孩子不是越花的海報越好而是應該是圖書海報幾點要素的海報才是大家喜歡和受歡迎的海報。

  小百科:海報這一名稱,最早起源于上海,是一種常見的宣傳方式。舊時,海報是用于戲劇、電影等演出或球賽等活動的招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欣賞、跟讀詩歌——青蛙寫詩,鞏固欣賞、跟讀常規。

  2、結合詩歌內容,形象地認識標點符號。

  3、認度字詞:首、詩、句號、省略。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聽讀游戲識字》每人一冊、錄音機、磁帶。

  2、大范例、相應的大小字卡、常規字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表演舞蹈《小青蛙》。

  (二)基本部分

  1、提問舞蹈名稱。

  2、幼兒討論:小青蛙有什么本領。

  教師小結:一只青蛙一年能消滅許多害蟲,是莊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護。

  3、談話:青蛙有捉害蟲的本領,還有寫詩的本領哪(出示字卡;青蛙寫詩),幼兒認讀一遍,“我們一起來聽聽青蛙寫的詩吧。”

  4、欣賞詩歌——青蛙寫詩。

  (1)幼兒聽音樂傳書。

  (2)出示欣賞常規字條,放錄音欣賞兩遍。

  (3)讓幼兒說說:青蛙寫的詩是怎樣的。

  5、跟讀詩歌——青蛙寫詩。

  (1)出示跟讀常規字條,放錄音跟讀兩遍。

  (2)教師根據詩歌內容提問:小蝌蚪說什么?小泡跑說什么?一串水珠說什么?并出示相應的“,”、“。”、“……”卡。

  (3)聽音樂收書。

  6、逐一出示字卡,讓幼兒認讀。

  7、出示大范例,讓幼兒找找新認識的字寶寶,并數數大范例里有幾個逗號、幾個句號、幾個省略號。

  8、教師與幼兒共同朗讀大范例。

  9、游戲:大家都來跳跳。

  (1)聽音樂傳字卡。

  (2)教師念兒歌“池塘邊,真熱鬧,大家都來跳一跳,青蛙媽媽來點名,點到誰,誰就跳。”說完兒歌,“青蛙媽媽”說出一個字寶寶,小朋友就手拿相應字寶寶跳跳,邊跳邊說“我帶×字寶寶跳一跳。”游戲數次。

  (3)聽音樂收字卡。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簡單小結。

  2、幼兒聽音樂學青蛙跳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青蛙寫詩》選自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是一首輕快的兒童詩。作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這一主題,語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今天,我進行了《青蛙寫詩》第一課時的講授。本課時以識字教學為重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朗讀課文。

  首先,要把握學生特點,構建快樂課堂。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這與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不謀而合,他們對圖形、色彩、音樂的感知力比較敏銳。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充分把握這一特點,設計符合學生興趣的課程,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講授“四點底”這個偏旁時,利用文章中的小雨點兒創設情境,拖動課件中的小雨點兒圖案,擺成四點底的形狀,并配以兒歌“小雨點兒排好隊,領頭點左甩頭,后面點右甩頭,寫在底部四點底”,學生自然認清偏旁形狀、記住偏旁名稱,進而認識一串帶有四點底的字。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十分好奇小雨點兒是怎么排隊變成偏旁的,注意力自然集中,情緒飽滿,課堂也充滿歡樂的氛圍。

  此外,還要重視學生閱讀,培養語文素養。閱讀教學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每一位老師都要重視起來。開展一年級閱讀教學要關注“讀準確”,要把朗讀有意識地安排到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讀字、讀詞、讀句子、讀段落、讀文章,層層遞進,建立充滿瑯瑯讀書聲的課堂。在《青蛙寫詩》一課中,小青蛙寫詩時有很多小伙伴幫助它,小伙伴說了什么呢?我利用教師范讀、齊讀、男女生讀、扮演角色讀等多種方式開展朗讀教學,有效鞏固所學生字,讓學生讀正確,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閱讀素養。但在本課第五小節的朗讀指導中,我還有部分問題需要加強。第五小節主要由一個“呱”字組成,中間由逗號、句號、省略號間隔開,可見,標點符號在第五小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加強引導學生讀準標點,體味不同標點的不同作用,從而鼓勵學生進行思考,看到標點符號后怎樣停頓、怎樣讀出不同語氣。不僅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鴿子,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他們。

  2、通過觀察和喂鴿子活動,感知鴿子的特征和生活習性,知道鴿子是我們的朋友。

  3、初步學習按一行的順序觀察和講述,并現在集體面前交流。

  4、培養幼兒對鴿子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鴿子的網絡圖片,幼兒用書,幼兒對鴿子有一些認識,知道鴿子能送信。

  活動過程:

  一、念謎語兒歌,出示鴿子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身穿白衣裳,長著紅嘴巴,一飛千里崖,認得回老家,你知道是什么鳥嗎?

  (2)教師:你見過鴿子嗎?在哪見過?它是什么樣子?

  二、觀察了解鴿子的外形特征。

  (1)教師:鴿子是什么顏色?它怎么走路的?你知道它怎么叫嗎?

  (2)帶領幼兒學習鴿子走路和“咕咕咕”叫的樣子。

  (3)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自主地觀察電腦圖片,鴿子。

  (4)師生共同總結鴿子的基本特征。

  三、探討鴿子的生活習性。

  四、知道鴿子與人們的關系。

  (1)教師:你知道鴿子有什么本領嗎?過去,它用這個本領為人們做了哪些事情?

  (2)我們該怎樣保護鴿子?

  五、音樂活動《鳥飛》。

  ps:通過這一觀察活動,孩子們很快了解鴿子的外形特征,并且對鴿子

  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出了很多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教案《地圖》04-07

《種花》幼兒園大班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04-08

幼兒園大班拼音教案04-09

秋天幼兒園大班教案12-10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熟女少妇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AV色影在线 |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视频 | 在线看片日韩无线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