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用泥沙石堆積、黏結立體造型,發展幼兒合作力、想象力、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2、在玩中進一步了解泥沙石的性質、作用、它們的聯系,體驗玩的樂趣,產生對自然物的喜愛,對家鄉美景的熱愛,對藝術家的敬佩之情。
3、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錄像:家鄉的泥沙石景點。
2、室內有教師制作的泥沙石盆景兩個。
3、室外走廊有各種泥、各種石、沙盆、樹枝、假花。
4、勺、水桶、鏟子等操作工具、幼兒衛生服。
5、古典音樂、照相機。
活動過程:
1、欣賞錄象或下載圖片《家鄉的景點》。
小朋友,這些天我們在和泥土、沙、還有石頭交朋友。有的藝術家用泥沙石在我們家鄉和祖國造了許多美麗的景點。下面讓我們來欣賞。(有石林、建筑、假山、雕塑、石橋、泥塑作品等)
幼兒欣賞,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美麗的景色? (關注幼兒描述)
這些景點是用什么做的? (幼兒觀察到各種泥沙石)
你喜歡泥沙石造的景點嗎?為什么?
2、欣賞教師的泥沙石作品盆景。
老師也很佩服這些藝術家,也學著他們造了許多美麗的景點, 請小朋友看一看。(教師泥塑的娃娃、花瓶;用泥沙石做的小橋流水人家)
欣賞教師作品,自由討論。
你最喜歡哪一處景點?
老師是怎樣做出來的?(關注制作技巧:堆積、拼搭、黏結方法)
3、好玩的泥沙石。(輕音樂)
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呢?
跟你的好朋友商量一起:造個什么美麗的景點?用什么材料?
自由分組玩。
可以用各種黃、黑、彩泥捏塑;
可用各種石堆砌、用泥黏結造石頭亭子、寶塔、動物園、用泥磚造小房、拼成項鏈等)
可在沙盆里玩一玩。
為你的作品用花朵、樹枝、彩紙點綴。
4、玩游戲《旅游》。
帶領幼兒旅游,幼兒當導游介紹自己作品:“這是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我們是怎么做的?”其他幼兒當游客,可以評價和猜想。
比如:
導游介紹:這是我們造的石頭山,下面是小河,有輪船;
其他游客猜想:石頭山里會有什么奇妙的東西?
把幼兒的作品用照相機拍攝。
放在電腦里配上古箏音樂給幼兒觀看。
活動延伸:
樹立長大做個藝術家的偉大愿望,把小盆景變成真正的景點。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一次生態式的審美活動,幼兒所喜愛的泥沙石,就是一種小巧、可愛、有趣的自然界的生態物質,有的石頭形象富有想象性;活動中幼兒興趣始終處于興奮、主動、積極狀態,百玩不厭。
在活動中幼兒表現美,創造美,把自己與它們溶為一體。小朋友創造出了《沙漠家》、《恐龍家園》、《泥娃娃家》等泥沙石作品。最后把作品錄象配上音樂放在電視中看,簡直就是美的享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書包里所放物品的名稱及功用;
2、初步學會按課程表整理書包,嘗試分類整理;
3、萌發幼兒上小學的美好愿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參觀過小學,認識過書包;
2、書包、各類學習用品、物品準備清單、相關錄象。
活動流程:
一、 回憶參觀活動,引出主題。
1、師:前幾天,我們參觀了小學,訪問了哥哥姐姐,知道他們每天上學都要背書包。你們知道書包里都有些什么嗎?
幼:有很多書。
幼:還有鉛筆。
2、師:大一班的小朋友也要上小學了。他們已經準備好了書包,書包里放了好多東西。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書包里都放了些什么?
播放錄象,大一班的幼兒從書包里逐一拿出各種玩具、美工刀、薯片、糖果、彈珠等物品。
3、討論:大一班的小朋友書包里裝的這些物品都合適嗎?(幼兒自由討論。)
4、師:那你們認為小學生的書包里應該帶什么?我們來聽聽圓圓姐姐是怎么介紹的?
播放錄象:圓圓姐姐邊指物品邊介紹說:小學生的書包里放的主要是每天上課要用到的課本、作業本、鉛筆盒等,還可以帶些水。零食、危險物品和玩具是不適合帶的,記住了嗎?
二、 學看課程表。
1、師:圓圓姐姐說書包里要放每天上課用到的課本,那我們怎么知道每天要用哪些課本呢?
播放錄象:圓圓姐姐介紹,每個小學生的書包里都有一張課程表?矗。ǔ鍪菊n程表)我們就通過看課程表知道明天要上哪些課,要帶哪些課本。
2、師:小朋友,你們會看課程表嗎?(教師出示大課程表)
。1)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下,課程表上面和左邊的數字分別表示什么意思?(上面數字表示星期幾,左邊有“上午、下午”,數字表示第幾節課。)
(2)請小朋友找一找星期一有哪些課?是怎么找到的?(先找到星期一,再往下看,就能找到了。)
。3)星期二上午第二節是什么課?是怎么找到的?
三、 嘗試整理書包。
1、師:小朋友都學會看課程表了,想試試看課程表來準備你書包里的物品嗎?
教師交待操作要求:在每組的桌上都有一張“物品整理清單”,請每組的小朋友一起看看你們要整理的是星期幾的書包,有哪些活動,需要準備哪些物品?請你連線,空白的地方還可以添畫。
2、幼兒分組操作后,將每組的“物品準備清單”進行展覽并介紹。
3、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都會看課程表準備你書包里的物品了。大家想一想整理書包要注意些什么?
4、嘗試整理書包:在后面桌上有很多物品,請小朋友按照你們組的“物品準備清單”來整理書包。(幼兒開始整理自己的書包,老師巡回指導。)
5、請一組內的`小朋友相互檢查書包中的物品是否擺放整齊,是否有遺漏。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整理書包的新本領,真能干!我們一起背好書包來唱首歌吧!幼兒背好書包,邊走邊神氣地演唱《上學歌》。
6、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圖片讓幼兒觀察、感知蠶豆花的外形特征。
學唱歌曲《蠶豆花》,掌握附點、頓音的唱法。
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學習用動作表現歌曲。
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實錄及評析:
一、出示圖片認識蠶豆花
師:這是什么花?
幼:蠶豆花。
師:你見過蠶豆花嗎?
幼:見過,我家就種了這個蠶豆。
師: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它的花像一只只蝴蝶
幼:像是一只只小喇叭
師:什么顏色的?
幼:紫紫的,有點白,中間是黑黑的。
師:它喜歡生長在什么地方?
幼:長在泥土里的。
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歌的歌名就叫‘蠶豆花’。
分析:通過觀察畫面,隨機設疑,和幼兒共同觀察蠶豆花的外形特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_@我是分割線@_@
二、欣賞歌曲
1、教師清唱一遍,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和優美的歌詞。
2、你聽到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
3、教師再次唱歌曲一遍,并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唱相應的歌詞。
4、讓幼兒感受附點音符和頓音的唱法,按節奏唱念歌詞。
5、你們有沒有發現第一句唱的時候和下面幾句是不一樣的,我們來看看!(老師出示,第一句的節奏圖,請幼兒感受并掌握第一句中的附點并按歌曲節奏念一念歌詞。)你們還發現什么地方不一樣?(引出頓音)并學一學帶有頓音的歌詞。
分析:教師范唱歌曲,培養幼兒仔細傾聽,找出歌曲中附點、頓音的位置,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感受到歌曲的歡快。
三、學唱歌曲
1、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跟歌曲的節奏來朗誦歌詞!
2、等幼兒熟悉后,小聲哼唱,并唱準有附點的部分,在跳音部分,指導幼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
3、請幼兒完整地跟教師學唱歌曲幾遍。
4、分小組(男女)唱。
4、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設想的動作表演此歌曲。
5、請幼兒邊演唱邊表演,表演出蠶豆花像蝴蝶一樣漂亮一樣在風中飛舞。
分析:以歌曲的節奏朗誦歌詞,讓幼兒熟悉歌曲,并根據歌詞創編動作幫助幼兒更快,更好地演繹歌曲。
教學反思:
歌唱活動《蠶豆花》我們安排了兩個教時,在第一課時中我們班幼兒已經學會歌曲還能用簡單的動作進行匹配。第二課時的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學唱歌曲,學習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活動的難點就是讓幼兒練唱“喲喲喲喲”兩音,要求唱出跳音,重點是啟發幼兒唱出快樂的感覺。
小百科:蠶豆豆科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主根短粗,多須根,根瘤粉紅色,密集。莖粗壯,直立,具四棱,中空、無毛。偶數羽狀復葉,葉軸頂端卷須短縮為短尖頭;托葉戟頭形或近三角狀卵形,略有鋸齒,具深紫色密腺點;小葉通常兩面均無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阿凡提是一個機智勇敢的新疆維吾爾族人。
2、有認真傾聽故事的習慣,通過故事知道遇事要勇敢,要多動腦筋。
3、了解少數民族的聰明才智,增進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理解阿凡提的聰明才智,并且知道以后遇事要勇敢,要動腦筋。
2、難點:了解少數民族的聰明才智,增進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了解一些常見少數民族的民族服飾。
2、物質準備: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27-30頁。
活動過程:
。ㄒ唬┱J識阿凡提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了解阿凡提。
。2)從這個人的服飾上你能看出他是哪個民族的人嗎?你知道他是誰嗎?(阿凡提)
。3)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國新疆地區有一個經常騎著毛驢的人,他常常想出聰明的辦法幫助窮苦的老百姓,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4)有關阿凡提的故事很多,今天我們來聽一個阿凡提怎樣運用聰明才智戰勝大官的故事。
(二)傾聽故事
。1)聽錄音故事《聰明的阿凡提》,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2)故事的題目是什么?(聰明的阿凡提)
。3)大官提了哪幾個問題,(天上都多少顆星星?)阿凡提是怎樣解決的?(他對大官說議案上的星星跟你的胡子一樣多,胡子跟小毛驢尾巴上的毛一樣多)
(三)看著掛圖一起欣賞故事
。1)邊看邊聽錄音,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知故事內容。
。2)組織幼兒以小組的形式討論:阿凡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3)幼兒交流自己對阿凡提的認識。
(四)打開幼兒操作材料,幼兒之間互相講述故事內容。
活動延伸:表演故事
。1)討論:怎樣表現出阿凡提的機智勇敢以及大官面對阿凡提的機智勇敢所表現出的膽小害怕?
。2)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本活動,我在導入部分,采用錄像形式,觀看阿凡提動畫片,然后和幼兒談話。(老師:你知道剛才這個人是誰嗎?他是哪里的人?看過他的動畫片嗎?聽過他的故事嗎?)這一部分重在摸清孩子現有的知識水平。
展開部分主要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教師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重在吸引幼兒對故事的興趣,然后進行提問:你認為阿凡提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引導幼兒概括出了故事的名字。進一步問:故事中一共有幾個主要人物角色?他們分別是誰?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大官?這些提問促使幼兒對故事進行回憶和想象,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提問方式。第二個環節是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畫面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記憶,提問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理解。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戴上道具進行表演,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對故事表演的興趣。雖然也是三遍故事,但是每一遍都有所側重,每一遍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兒,所以才不會使幼兒興趣遞減。
結束部分仍采用錄像的方式,在一片歡歌笑語中,幼兒與錄像中的阿凡提同喜同樂,進一步體驗人物的性格特點。教師在故事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幼兒領會作品的技能。所以在教學中,我主要指導幼兒掌握兩種學習方法。一種是學會傾聽,一種是學會表述。傾聽是一個輸入的學習過程,表述是一個輸出的學習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圖形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讓幼兒盡可能的說出與圖形相像的物體,學習從一點向多點發散的思維方法。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發展思維能力,并感受圖形組合創新的樂趣。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學習圖形的快樂。
重點難點
讓幼兒找出與圖形相象的物體,學習從一點向多點發散的創新思維方法。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帶有明顯特征的物品,了解圖形特征。準備一些不同形狀的物體和不同形狀的圖形
活動過程
一 引課:情景游戲
聽音樂《小汽車》,請幼兒跟隨教師開汽車進入活動室。
問: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么?(玩具區有各種形狀的玩具),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好玩的玩具吧!
二 教師提問討論
1、師:說一說你們手中拿的都是什么玩具?什么形狀?(互相說、個別說)你們看老師手中拿的玩具是什么形狀的?展示幾種形狀特殊的玩具,引導幼兒說出不同形狀的圖形特征和用幾個圖形平成的。
2、師:在生活中,你還見過什么形狀的物品?(幼兒互相爭著說)
三 分類整理活動
。ǔ鍪径喾N形狀的物品)
師:咱們生活中有很多形狀的物品,如果不小心把這些物品混在一起,那可怎么辦?
。ㄒ龑в變簠^分整理物品,并提示幼兒用貼標簽的形式記錄自己的勞動成果,并驗收區分整理的物品對不對。)
四 由一點向多點發散思維活動
1、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么多不同形狀的物品,你還能說出幾種不同形狀的物品嗎?(個別幼兒回答)
2、教師講解示范
師:出示兩個形狀大小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拼成降落傘,教師還繼續示范幾種拼法,讓幼兒說說教師拼成什么?是用幾個什么圖形拼成的?
3、引導幼兒想象還有什么物品是根據自身的特征變化一下就能應用于人們生活中的。
4、師:你還想在未來發明創造什么形狀的物品,他對人們生活有什么好處?隨著疑問的設置,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并用語言表達出來,充分激發幼兒的創新想象力。
五 操作活動
師:小朋友們,圖形娃娃很喜歡和你們一起玩,現在請你們和他們一起玩吧!教師發給幼兒不同形狀的圖形(每組都有若干)
六 結束活動
展示幼兒作品,肯定幼兒的表現,在評價中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反思
此次教學活動,我精心組織,將圍繞各種各樣的圖形展開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將會使孩子們在生活經驗原有的基礎上感受創新思維的樂趣,培養幼兒良好的創新思維習慣。覺得非常的成功,使我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但也有不足。今后,在教學活動中應多開展這樣創新思維一系列的活動,能提高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在教學環節中,設計應少而精,突出重點、難點部分?傊蠋熞砸幻龑д邊⑴c教學活動,使幼兒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發散思維,從中體驗到發散思維的樂趣。使幼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
小百科:圖形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圖形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識別的形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體驗小樹葉和大樹媽媽互相關愛的情感,激發幼兒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活動難點: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孩子戶外在觀察秋天的景色。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歌曲《小樹葉》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樹葉真懂事,雖然離開了大樹媽媽,可它們心里還記著媽媽呢!你們看,它們還給大樹媽媽寫了一封信呢。信里會寫些什么呢?我們來聽一聽就知道了。
二、欣賞散文,初步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
(一)完整欣賞配樂散文《小樹葉給大樹媽媽的一封信》,提問:你聽到小樹葉給大樹媽媽的信里都說了什么?
(二)結合多媒體課件分段欣賞,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1、欣賞第一段散文,然后提問:
、偾锾,大樹媽媽給小樹葉換上了什么顏色的衣服?
②小樹葉挽著大樹媽媽在秋風中干什么?
2、欣賞第二段散文,然后提問:
、傩淙~離開了大樹媽媽,心里感覺怎么樣?
②小樹葉跟著秋風阿姨都看到了什么?
3、欣賞第三段散文,然后提問:
、傩淙~生病了,媽媽是怎么做的?
、谛淙~是怎么長大的?
、勖慨敶箫L大雨來臨時,大樹媽媽又是怎么做的?怎么做的?
、苄淙~送給大樹媽媽的禮物是什么?
。ㄈ┩暾b讀,并進行簡單表演。
三、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喜歡的語句。
四、拓展提問,體驗小樹葉和大樹媽媽互相關愛的情感。
你喜歡小樹葉嗎?為什么?如果你是大樹媽媽,你會怎樣關心小樹葉?如果你是小樹葉,你會怎樣關心大樹媽媽?
五、教師小結,聽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結束活動。
師:外面還有許多的大樹媽媽在想念自己的孩子呢!我們一起到外面把《小樹葉給大樹媽媽的信》送給她們吧。
附:散文欣賞《小樹葉給大樹媽媽的一封信》
親愛的大樹媽媽:
您好!
我是您的孩子小樹葉,接到我的信您一定很高興吧!秋天,您給我們換上了紅色和黃色的衣服,我們攙著您在秋風中翩翩起舞。一天,一陣秋風吹來,我們離開了您,心里感到非常難過。我們跟著秋風阿姨飄過城市和農村,一路上的風景真是太美了!那高高的樓房、寬寬的馬路、金黃的稻田和豐收的果園,把我們的祖國媽媽打扮的非常漂亮。媽媽,要是您也來看看,那該多好!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有一次,我們生病了,是您請來了啄木鳥醫生為我們治病,一直等我們病好了,您才露出笑臉。每天您拼命從土壤里吸取養料把我們養大,從不說一聲辛苦。每當大風大雨來臨的時候,您把我們緊緊的抱在懷里說:"孩子,勇敢點,別害怕,有媽媽在。"我們從心里說一聲:謝謝您,親愛的大樹媽媽,祝您永遠年輕、健康,等到明年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會帶一件最好的禮物給您!
啊,秋風阿姨又在催我們出發了,過幾天我們還會給您寫信的,等著吧,媽媽!
您的孩子:小樹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了解溫度計的外形及用途。
活動準備:
自制的溫度計 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謎語——玻璃身體直伸長,一根紅線在中央,有時上來有時下,人們生活需要
請幼兒猜猜謎底
幼兒:電梯……
老師在大屏幕中出示謎底——溫度計,請幼兒說一說平常在哪里見過?(每次洗澡的時候)
2、大屏幕中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說一說為什么要用溫度計測量奶瓶或浴缸里水的溫度?(看看誰熱不熱,涼不涼)
3、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用到的是什么?(體溫表)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36度——37度之間)
4、觀察大屏幕,讓幼兒說一說再用溫度計測量什么?出示圖片(食物 汽車 植物 魚)
5、老師出示自制的溫度計,讓幼兒觀察:
(1)溫度計上最大的數字50,最小的數字0.
。2)水銀
。3)長短不一的3種線,長短不一的線代表什么?(一小格代表一度)
(4)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的?(可以從下往上數,也可以從上往下數)
三:讓幼兒從凳子底下取出溫度計,說一說溫度計上面的溫度
提問:你們的溫度計是一樣的,為什么溫度不一樣呢?
老師在大屏幕上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溫度計測量的地方(陽光曬的地方溫度高,陰涼的地方溫度低)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了解一下在同樣的地方為什么測量出來的溫度不一樣?為什么溫度計還有測量動物?還有測量植物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地圖,掌握用尺測量的基本方法,對測量活動有初步的興趣。
2、對自己的家鄉有初步的了解。喜歡自己的家鄉,以自己的家鄉為榮。
活動準備:
1、幼兒有關自己家鄉的資料(圖片、照片、土特產、風景錄像等)
2、三張地圖(黃浦區、上海、)、尺和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我住在上!f說你的家庭地址是什么?出示上海黃浦區行政地圖,在地圖上尋找己家的位置。(了解地圖的知識,初步學會看地圖)
為什么***小朋友的家在黃浦區地圖上找不到?(知道上海除了黃浦區還有許多地方,無論住在哪里,大家現在都住在上海。)
找找你知道的上海有名風景點。(激發幼兒對地圖的好奇和學習的興趣)
2、我的家鄉——我們住在上海,可是我們許多小朋友的家鄉卻不在上海,你的家鄉在哪里?(將自己家鄉的風情通過圖片、照片、土特產、錄像等方式介紹,增進對家鄉了解,初步感知地方大、好和美)
這是什么地圖?你能在地圖上找到上海嗎?找到你的家鄉嗎?(出示地圖,在地圖上找己的家鄉)
還有誰的家鄉也是xx省的?讓我們一起對來自同一省份的幼兒人數做一個統計(初步形成我們是同鄉人的情感和友誼)
用測量工具量一量家鄉到上海的距離,小組成員間統計一下測量結果,然后比較出誰的家鄉最遠,誰的家鄉最近(初步學習測量的基本方法,并學會記錄和比較長短)——你們小組誰的家鄉離上海最遠?距離是多少?我們班級誰的家鄉離上海最遠?(在比較中產生大的情感)
3、創設“家鄉風情展”和“各地土特產展覽”。
通過幼兒的相互觀摩和介紹,進一步感知家鄉的美、是個好地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展幼兒創造力思維靈活性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認識了解公用邊,知道公用邊的特征及含義。
活動準備:
PPT、美工墊、雪糕棒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
播放PPT 第1頁請幼兒觀看,這是什么呀?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二、講解"公用邊"1.播放PPT第2---3頁,老師拿掉一根雪糕棒還有幾根雪糕棒?你們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兩個三角形,我要變了,你們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頁。成功了嗎?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兩個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樣是兩個三角形,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現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引導幼兒說出兩個圖形都用到中間的一根雪糕棒)小結:原來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兩個三角形都用到了這條邊,我們就把這條兩個圖形都用到的邊叫做"公用邊"。
三、創設情境,引發幼兒對闖關游戲的興趣,啟發幼兒用雪糕棒拼搭出圖形,感知圖形公用邊的特征。
1.播放PPT電話聲音,教師模仿接電話,告知電話內容,引入闖關游戲。
2.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圖形,進行闖關游戲。
第一關:播放PPT第7---10頁,引導幼兒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1---12頁,原來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圖形,而且每個圖形都有一條它們的公用邊。
第二關:播放PPT第13---14頁,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個正方形和1個長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5.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5頁,引導幼兒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條邊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這些邊共組成了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
7.集體觀看PPT第16---17頁,聽音樂《大家一起喜洋洋》與同伴一起高興的跳舞,體驗闖關成功的樂趣。
四、活動延伸。
播放PPT第18頁,羊村村長也想考考我們聰明的小朋友給我們小朋友出了一道題,請你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個正方形和3個三角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學學的活動中,初步認識動詞:吃、唱、喝、吹。
2、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幼兒識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及環境創設 吃、唱、喝、吹字卡人手一套。 飯碗、杯子、吹泡泡玩具各一。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扮演"謎語大師"出場)大家好,今天"謎語大師"又要給大家猜謎語了。請你們仔細看我的表演,猜猜我在干什么?
二、感知認讀。
1、表演吃飯。
提問:我在干什么?
想不想和"謎語大師"一起來表演?(師:我用小嘴吃吃飯,吃吃吃,幼兒邊表演邊跟說)出示漢字,共同認讀"吃"。
除了吃飯還可以吃什么?(幼兒邊說邊表演,鞏固認識"吃")
2、表演唱歌。
提問:聽到我在干什么?
幼兒共同表演并認讀漢字"唱"。
3、表演喝水。
提問: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么呢?
幼兒共同表演,認讀漢字"喝"。
小嘴還能喝什么?(幼兒邊說邊表演,其余幼兒跟學,鞏固認識"喝")
4、表演吹泡泡 。
提問:剛才我用小嘴干什么了?
幼兒學習表演,認讀漢字"吹"。
誰能和我表演不一樣的動作給大家猜?( 幼兒表演,鞏固認識"吹")逐一跟讀漢字"吃、唱、喝、吹"。 過渡:"謎語大師"的謎語猜完了,可還有一些難題呢。
三、游戲。
找字寶寶。
幼兒拿出字卡,師說:"我用小嘴吃吃飯,吃吃吃",幼兒找出"吃"字。
請個別幼兒說短句,幼兒找出相應的漢字。
師提要求,如:"'謎語大師'口好渴呀,請你們給我喝喝水",幼兒找出相關漢字。
捉迷藏 方法:師逐一藏掉漢字,幼兒分別找找哪個漢字不見了,并從字卡中找出。
四、遷移小結 。
1、請你們找找這四個字里的小秘密。(引導幼兒發現"口"字旁)2、為什么這些字寶寶都有一個"口"呢?
3、師小結,我們剛才做的動作都與嘴巴有關,所以這幾個字寶寶旁邊都有一個"口"。(結束)評析: 在當前,幼兒識字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識字活動《有趣的嘴巴》,以游戲貫穿整個活動,輕松活潑,讓孩子在教師創設的愉悅環境中輕松學習、自然習得。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教案《餃子》06-24
幼兒園大班《勇氣》教案06-24
《走路》幼兒園大班教案06-25
幼兒園大班《老狼》教案06-25
幼兒園大班蔬菜教案06-25
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