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老師們都很關心、愛護小朋友,并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2、教育幼兒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老師,要求幼兒安靜傾聽同伴談話。
3、初步激發幼兒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
活動準備:玩具電話一臺。
活動過程:
一、啟發幼兒談談自己班上的老師。
1、使幼兒知道老師很關心、愛護他們。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的小朋友還哭呢,是哪位老師抱著他(她),給他擦眼淚的?中午肚子餓了,是哪位老師給小朋友盛飯、盛菜,讓小朋友吃飽的?
睡午覺了,是誰幫你脫了衣服的?
起床了,又是誰幫你穿衣服的呢?
2 、使幼兒知道,老師會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3、教師小結。
讓幼兒知道每個班上有兩位老師,她們都很喜歡、關心小朋友;誰有什么困難,老師都會幫助他,就像小朋友的媽媽一樣;老師還會教小朋友許多本領,也教小朋友玩好玩的游戲。
二、玩游戲“打電話”。
師:喂,小朋友好,我是X老師。
幼:X老師好。
師:你喜歡上幼兒園嗎?喜歡老師嗎?
兩位老師分別給幼兒提出希望和要求,并請幼兒在電話里給每位打電話的老師念一首兒歌或唱一首歌。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名稱:故事洗臭襪子的波波熊
活動領域: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教育孩子做一個勤勞、愛清潔的孩子。
2.培養幼兒專心聽故事的習慣 和大膽的表達能力。
3.理解故事主題,大家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活動準備:
三張掛圖 教師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一張掛圖,引出故事。圍繞襪子提問問題。引發孩子對這個故事的興趣度。
教師完整的講故事, 孩子專心傾聽。提問波波熊有個不好的習慣是什么?故事的名字是什么?誰幫波波熊改掉的壞習慣?怎樣幫助的?
展開
二、出示三張掛圖,再講一便故事,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主題。提問,你喜歡什么樣的波波熊?(勤勞、愛清潔)
理解主題:大家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個道理。
活動延伸:希望小朋友每天換襪子,每天洗襪子,做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一、內容:嘗嘗味道
二、活動目的:
1、豐富原關食物味道的知識,豐富詞: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
2、能正確運用感官,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及想象力。
三、活動準備:布娃娃一個,錄音機、音樂磁帶,有關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四、活動過程:
1、以樂樂小朋友過生日引出課題:嘗嘗味道。
今天是樂樂的生日,他很高興,他帶來了許多好吃的東西要請小朋友吃。小朋友吃的時候,看看你吃的是什么東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邊吃邊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2、集中活動內容:
(1)你剛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糖果味一樣是甜甜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楊梅味一樣是酸酸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花生味一樣是香香的?
(2)豐富詞: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
(3)小朋友你喜歡吃什么味道的東西呢?但是不能吃太多甜甜的東西,這樣,牙齒會吃壞的。
3、按味道分類:
(1)樂樂請我們吃東西,我們也送好吃的東西給樂樂吃好嗎?樂樂要我們把禮物放在三個籃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個裝糖果的標記的籃子里;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個裝楊梅標記的籃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個裝花生標記的籃子里。
(2)樂樂說你們分得真好!這是甜甜的味兒;這是酸酸的味兒;這是香香的味兒。謝謝小朋友送來這么多好吃的禮物。
4、播放單音樂《生日快樂》,活動結束。
讓我們唱歌跳舞來祝賀樂樂的生日吧!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內容 社會 保健老師本領大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了解保健老師的工作內容,知道保健老師的本領很大。
2、教育幼兒要熱愛、尊重保健老師,要對保健老師有禮貌。
活動準備
1、與保健老師取得聯系,確定活動時間。
2、請幼兒自己多觀察保健老師工作時的情景。
3、幼兒用書畫面“保健老師本領大”。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認識保健老師并初步了解她的工作。
保健老師和別的老師有些不同,她們經常穿著白色的衣服,她們檢查小朋友的衛生情況,關心每個小朋友的健康。
2、 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保健老師的工作內容。
小朋友剛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由*老師檢查小朋友的衛生情況:是不是剪了指甲了?是不是帶了干凈的手帕?穿的衣服是不是很干凈?還要檢查一下小朋友是不是生病,給小朋友嘴巴里噴藥水(如醋、板藍根等),防止小朋友們生病。
*老師還要關心幼兒園里生病或受傷的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生病了,保健老師可以給他喂藥;如果有小朋友在幼兒園突然生病了,老師可以給他進行簡單治療。保健老師那兒有很多藥,如果哪個小朋友跌破皮了,流血了,可以到保健老師那里去包扎傷口。
保健老師還要為小朋友制定食譜,讓小朋友吃了長得高、長得胖。保健老師很能干。
保健老師還要定期為小朋友體檢,她們用視力表、尺子、體重器等進行測量,讓爸爸媽媽知道小朋友的成長情況。
3、 組織幼兒結合已有的經驗討論保健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自己的,初步激發幼兒熱愛保健老師的情感,使幼兒知道怎樣做才是愛保健老師。
(1)請幼兒談談保健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自己的,初步激發幼兒熱愛保健老師的情感。
你生病的時候,在幼兒園是誰給你喂藥、量體溫的?
保健老師是怎樣給大家檢查身體的?
(2)使幼兒知道要尊重和熱愛保健老師。
保健老師那么關心我們、愛護我們,那你們喜歡保健老師嗎?為什么喜歡?
怎樣來表示你對保健老師的喜愛呢?
當你早上見到保健老師時應該怎樣做?保健老師給我們體檢時我們應該怎樣……
4、 教師小結。
幼兒園的保健老師象媽媽一樣關心愛護小朋友,給生病的小朋友喂藥、打針,給小朋友定食譜、檢查身體。我們大家都很喜歡保健老師,應該聽她的話,對她有禮貌;吃藥打針時不哭也不鬧;吃飯時不剩飯。這樣小朋友會長得很高、很壯,保健老師就會很高興。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細心觀察和親自動手的能力。
2、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表述螞蟻的形狀、顏色和身體特征。
3、從小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螞蟻頭飾、螞蟻掛圖、放大鏡每人一個、盆、沙子、小碟、投影儀、活螞蟻、小透明蓋。
活動過程:
活動一:
1、把投影儀打開,上面放著幾只活螞蟻在上面爬,讓幼兒猜猜這是什么?教師:“ 小朋友們,今天教師讓你們看一種很有趣的小動物,你們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幼:“小螞蟻。”師:“你們可真聰明”
2、比賽捉螞蟻:讓幼兒從大盆里用手把螞蟻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再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讓螞蟻不要爬出來。
師:“你們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小螞蟻,你們想不想和它們玩呀?那好,咱們做個游戲,比賽捉螞蟻,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膽大。把盆里的小螞蟻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捉好之后還要想辦法不讓螞蟻爬出來。好了,你們聽明白了嗎?”師:“準備好了嗎?開始比賽。”
3、觀察螞蟻:讓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捉到的螞蟻是什么樣的?(小不小呀?是什么顏色的?有沒有眼睛、口、足…?)小朋友做事要有始有終,我們現在再把小螞蟻放回去。
活動二:
看掛圖,分析掛圖
在教師的'指導下,來分析螞蟻的外形特征。說出自己看到的螞蟻和掛圖上的有什么不同嗎?
師:“小螞蟻我們都觀察了,現在呀,我們來看一只大螞蟻,你們想不想看呀?
出示掛圖
師:“那你們看看你們捉到的螞蟻和教師這里的這只螞蟻一樣嗎?”
師:“有說一樣的有說不一樣的,那哪一樣哪不一樣?”讓幼兒觀察掛圖
師:“誰能看出螞蟻身體分為幾部分?”(頭、胸、腹三部分)
師:“那我們再看一看,螞蟻頭上都有什么呀!”(眼睛、口、觸角)
師:“那你們知道小螞蟻的觸角是干什么的嗎?”(兩蟻相遇時,靠觸角相碰,傳遞消息,就像我們說話一樣)
師:“胸上還有什么?”(叫足,一共有三對)
師:“好了,我們今天知道了這么多關于小螞蟻的知識,你們表現的都這么好,想不想玩一個游戲呀?”
活動三:
游戲《小螞蟻搬豆》
1、交代游戲名稱
2、這個游戲怎么玩呢?老師會選出最聽話的小朋友來玩。
小螞蟻們先站好兩組進行比賽,看哪組搬的最快。
玩法:小螞蟻們在搬豆過程中要遇到很多困難。先鉆過山洞,跑到小河邊,跳過小河,爬到小豆豆那里,拿一個豆跑出起點。
3、游戲反復玩幾遍。
4、結束:今天我們認識了小螞蟻還做了游戲,你們高不高興呀?現在我們帶著這些小螞蟻,送它們回家吧!
小班社會活動――我是男孩女孩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性別意識。
2、引導幼兒區分男孩女孩的明顯特征,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3、幫助幼兒感知并比較多少、一樣多。
活動準備:歌曲《開車歌》音樂帶。
活動過程:
1、區分男孩和女孩。在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表演唱歌后(復習歌曲),和幼兒一起討論:
(1) 他們兩個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2) 怎么知道他是男孩?她是女孩?
2、說一說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自己喜歡做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發現:男孩、女孩都很可愛,激發幼兒為自己是男孩或女孩感到高興的情感。
3、找一找班級里誰是男孩,誰是女孩。說一說家里誰是男的,誰是女的。
4、邊聽歌曲《開車歌》,邊分組坐好。男孩一組,女孩一組。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男孩女孩手拉手)比較哪輛車上人多,男孩多還是女孩多。
社會活動――小螞蟻的生日會(榮娟娟)
活動名稱:小螞蟻的生日會
活動目標:
1、借助小螞蟻開生日會的情節了解昆蟲的主要特征。
2、產生了解更多昆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海報一份。
2、桌面放置故事中的昆蟲以及其他蟲子的圖片,可以廢舊圖書中剪下來。
3、將蛋糕盒倒扣制成蛋糕。
活動過程:
一、小螞蟻過生日了。
1、出示海報。引導幼兒看看小螞蟻的海報,猜猜海報上寫了些什么。
2、教師念海報:小螞蟻明天要過生日了,所有的昆蟲朋友都來參加party。
3、小螞蟻要過生日了,他想邀請哪些朋友來參加呢?誰會來?
4、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二、昆蟲朋友來了。
1、教師借助小螞蟻開生日會的情節,逐一貼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蟲、蜈蚣和蜘蛛等圖片。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小螞蟻要請蜈蚣和蜘蛛回去?
3、出示蠶寶寶參加生日會了,這是為什么呢?聽完故事就知道了。
4、幼兒邊看活動材料邊完整欣賞故事。
5、說一說小螞蟻請的昆蟲客人哪些和小螞蟻長得一樣。
三、小螞蟻送蛋糕。
1、小螞蟻今天高興,它準備了香噴噴的生日蛋糕請大家吃。
2、引導幼兒觀察桌面上的卡片。讓我們來幫助小螞蟻把昆蟲朋友找出來,送蛋糕給他們吃。
3、引導幼兒根據昆蟲的特征把昆蟲圖片找出來,放到“蛋糕”盒上。
4、幼兒相互看看說說,為什么蛋糕要送給某某吃,并對它說句話。如:螳螂螳螂,小螞蟻請你吃蛋糕。
5、帶領幼兒手拿昆蟲卡片一起念《小螞蟻生日歌》。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現在的家長和老師都很重視孩子的智力培養,對孩子在情緒情感方面關注得不夠。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發現孩子在活動中有時候出現情緒不穩定,不能夠作及時的自我調節。幼兒園的生活相對于幼兒來說,還是很輕松和愉快的,壓力不是很大,而小學的生活和幼兒園的生活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從作息時間和作業量上幼兒可能不能一時適應。因此,我設計了情感教育活動"看得見的情緒",讓幼兒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初步的調節情緒的方法。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并能辨認幾種基本情緒。
2、能對自己的情緒作出確切的表達。
3、了解不同情緒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初步知道調節自己的情緒。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六個情緒臉譜(興奮、高興、悲傷、憤怒、害怕、煩惱)。
2、做有六個情緒臉譜的大色子。
3、每個幼兒一個紙盒。
4、裝飾材料、工具。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兩段音樂(高興和悲傷的)。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曲子,請小朋友仔細聽,聽好后告訴老師你的感覺怎么樣?
聽曲子"趕花會"。
提問:聽后你的感覺怎樣?(高興、快樂)再請小朋友聽一首曲子,告訴老師聽的感覺怎樣?
聽曲子"北風吹,扎紅頭繩"。
提問:聽后你的感覺怎樣?(傷心、難過)。
教師小結:"傷心、高興都是人的情緒,今天教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張表情臉譜。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情緒,并學一學。"幼兒學完后,個別提問:說出你什么時候興奮?什么時候高興?……
二、游戲:玩色子。
1、請小朋友上來扔色子,色子扔到一處情緒時,這位小朋友要試著做也這種表情,并說說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有這種情緒。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據指到的情緒,做相應的表情,讓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么表情。
三、討論如何調節不良情緒。
1、你喜歡哪一種情緒,哪些情緒你不喜歡?
2、如果你生氣、害怕、難過的時候,你會怎么做呢?怎樣才能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教師小結:每個人遇事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那是很自然的現象。但是憤怒、悲傷、痛苦等不良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靜等良好的情緒是有利人的身體健康的。當我們生氣難過的時候,要想想快樂的事情,或找別人談談自己的心情、感受,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
3、教師介紹方法:(氣球、情緒垃圾箱)四、制作情緒垃圾箱。
T:現在我們要拿出盒子,你們都知道了盒子有什么用吧?
那現在就請你們裝飾一下自己的情緒垃圾箱。這樣,以后也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快樂的心情。
結束語:我們小朋友快要離開幼兒園變成一個小學生了,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會遇到許多的困難,發生許多不開心的事,小朋友要想辦法讓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老師希望我們大(2)班的小朋友能夠天天高高興、快快樂樂。
小百科: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一般認為,情緒是以個體愿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對熟悉的聲音感到親切、愉悅。
2、喜歡聽教師和家人的聲音。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錄制好教師輕聲說話的聲音和爸爸媽媽用好聽的聲音對寶寶說的話。
2、小貓、小狗、小鳥叫聲錄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聽聽做做,激發興趣。
播放小貓、小狗、小鳥叫聲,讓寶寶聽一聽、猜一猜,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2、聽聽聲音,引導感受。
(1、)播放教師輕聲說話的聲音,感受教師說話的親切。
(2、)播放教師爸爸媽媽對寶寶說的話,引導寶寶感受爸爸媽媽的愛。
3、鼓勵寶寶來錄音
為寶寶現場錄音,鼓勵寶寶將自己最好聽的聲音錄到錄音機里,放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延伸
可在以后的活動中錄制更多寶寶的聲音。如:寶寶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寶寶說的兒歌、寶寶單獨演唱的歌曲等等,不斷提高寶寶的表現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口香糖對環境的污染,掌握正確處理口香糖的方法。
2、合作策劃和制作有關公益廣告,宣傳保護環境。
3、激發愛護環境的情感,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有關口香糖污染環境的新聞報導錄像及圖片。
2、各種口香糖和泡泡糖。
3、制作公益廣告或宣傳畫的材料。
4、其他公益廣告錄像和宣傳畫。
活動過程
1、口香糖知多少。
(1)讓幼兒觀察、欣賞各種形狀、包裝不同口味的口香糖和泡泡糖,讓幼兒說出是什么?激發幼兒了解口香糖的欲望。
(2)談論口香糖:喜歡吃口香糖嗎?為什么喜歡?吃口香糖有什么好處?在什么壞處?讓幼兒知道口香糖對清潔牙齒有好處,可以帶來口氣清新的感覺。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對保護環境不利。
提示幼兒:想想你以前是怎么處理吃過的口香糖?這樣處理好不好?
2、口香糖的危害真不小。
(1)讓幼兒看圖片,觀察圖片上的小朋友處理口香糖的行為,說一說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為什么?
3、幼兒討論:如果將口香糖亂吐,會帶來什么樣的不好后果?說一說口香糖為什么很難清理?
(2)放錄像,看新聞報導“天安門廣場地面被口香糖污染了”,讓幼兒知道亂吐口香糖可不是件小事,清潔工人要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清理,給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4、處理口香糖
讓幼兒任意選一種口香糖或泡泡糖,說說口感,吹一吹泡泡。然后,想出正確的辦法處理吃過的口香糖(或泡泡糖),交流你是怎么處理的?為什么這樣處理?
5、廣而告之
(1)引導討論:我們用什么方法讓更多的人知道,隨便吐口香糖對環境的不良影響?知道正確處理口香糖的方法?引起幼兒做廣告的興趣。
讓幼兒欣賞中央曾放過的公益廣告錄像,以及其他宣傳廣告畫,啟發幼兒策劃公益廣告。
(2)以“不許口香糖污染環境”為題策劃公益廣告。分組討論講出自己的廣而告之的辦法。策劃出多種形式的廣告,如:廣告宣傳畫,廣告表演等。
提供制作廣告的材料,分組制作或排練表演,教師指導(提示幼兒可利用口香糖的包裝紙)。
(3)欣賞每組的公益廣告(表演形式的可配上音樂)。
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制作的宣傳廣告張貼在活動區,活動室明顯位置及幼兒園大廳,提醒大家不要亂吐口香糖,防止口香糖的污染。
2、在科學區域,在有口香糖的土壤和沒有口香糖的土壤里,同時種植花草,看有什么結果?體驗口香糖對環境的污染。
設計意圖
一天,午睡起床后,有一女孩發現自己頭上有口香糖,頭發被粘在一起,怎么也弄不下來,沒辦法只好大哭起來,經過詢問得知是另一小朋友午餐后吃口香糖,上床后,覺得好玩,把口香糖放在女孩頭上。由于口香糖洗不掉,只能把粘上口香糖的頭發剪掉。口香糖污染環境的事情在我們身邊經常發生,抓住這個機會,設計此活動,讓幼兒知道在物質給我們帶來享受的同時,也會給我們的生活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帶領幼兒走進環保,感知環境保護的重要。培養孩子從小做起,從我做起,養成文明的好習慣,增強環保意識,愿意保護環境,通過豐富的教育活動,讓環保深入幼兒的心靈。
【幼兒園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品德與社會的教案11-24
《社會安全》幼兒園教案03-29
幼兒園社會疫情教案03-05
幼兒園社會環保教案04-08
幼兒園社會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冬天教案06-25
幼兒園社會教案05-13
幼兒園社會端午教案06-08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社會活動幼兒園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