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合理的飲食結構,培養科學進餐的好習慣。
2、嘗試自己設計一份營養餐,對食物搭配感興趣。
3、主動和同伴交流,并能對自己和同伴的設計進行恰當的評價。
4、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各種食物圖片、盤子,健康金字塔范圖、營養師標志、肥胖及營養不良兒圖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嘗試第一次挑選自助餐。
1、導入。以營養師的角色將幼兒帶入游戲情境。
師:小朋友,這里是哈哈餐廳,我是哈哈餐廳的營養師。
2、談吃自助餐的經驗:挑選食物的注意點。(教師加以總結)
3、幼兒為自己挑選一份自助餐。(把食物圖片貼在盤子里)
4、和身邊的伙伴交流所選的食物。
5、挑選幾個選擇菜肴具有代表性的幼兒,請幼兒討論他們的自助餐搭配是否合理。
6、營養師針對幼兒挑選食物的情況進行小結。
二、借助范圖,逐層介紹“健康飲食金字塔”。
1、營養師介紹“健康飲食金字塔”:(分五層)
A、介紹第一層
在金字塔的底層是我們平時進餐中最重要、也是吃的最多的食物,想一想幼兒園家里平時吃的,你們覺得會是什么呢?(分別出示最底層圖片)谷類食物有哪些?為什么要吃谷類食物?
小結:谷類食物能為我們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讓我們有足夠的精神和力氣來生活和運動,所以我們離不開谷類食物。
歸納兒歌:“寶塔底層最重要,谷類食物營養好”。
【活動反思】
本節課本著“教學為學生服務”的宗旨,創設了一個讓學生到菜館點菜的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自主點菜”——“了解營養”——“調整菜譜”——“自己設計菜譜”的一系列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養成了科學飲食的習慣。
一、以情境創設來激發學生興趣
本課先以民主路小學為學生提供的三種午餐,讓學生選擇要吃哪一種?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全班同學竟然沒有一位同學選A、B,全部都選C。究其原因,因為C份午餐有兩種菜是肉類。因此我便順勢接下來,通過我們的學習,同學們就會知道選C份午餐是否是合格的營養午餐?同學們個個興趣盎然,學習積極性非常高。
二、以實踐活動來促進內化
本課通過學生學習掌握科學的營養標準,對原來不注意營養均衡造成的可怕后果的感受,調整菜譜和最后學生利用本節課的收獲“自己設計菜譜,充分促進了學生知識內化,知識鞏固和能力培養。學生通過計算每份午餐的熱量脂肪體會到B、C兩份都是不合格午餐,只有A份午餐才符合營養標準,并自覺的促使自覺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一、活動類型:
健康
二、活動班級:大班
三、活動目標:
1、通過聽故事,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懂得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2、再討論中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3、幼兒逐步養成保護牙齒的好習慣。
四、活動準備:故事背景音樂、小蜜蜂、喜羊羊、美羊羊面具各一個、灰太狼頭飾一個、音樂《別看我只是一只羊》、兒歌《小牙刷》、《親親小牙刷》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通過歌曲《別看我是一只羊》問,問小朋友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引出聰明的喜羊羊和倒霉的灰太狼的故事。
2、出示灰太狼頭飾,師:灰太狼整天都想出各種辦法去抓小羊了,今天灰太狼又想出了一個辦法,請幼兒猜一猜,這次灰太狼抓羊成功沒有呢?引出故事。
(二)展開:
1、教師有表情有動作地完整講述一遍故事。(播放背景音樂)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的第一部分并且提問。灰太狼抓住了美羊羊,其他羊想辦法救出美羊羊。(播放背景音樂)
(1)灰太狼的牙齒厲害嗎?有多厲害?
(2)教師模仿喜羊羊:你們怕灰太狼的牙齒,我就不怕,我還要把它的牙齒全部拔掉,把美羊羊就出來!
(2)那喜羊羊到底想到了什么辦法呢?灰太狼又是怎么做的呢?誰又去勸的灰太狼的呢?喜羊羊又是怎么騙的呢?
2、講述故事第二部分,了解故事內容并提問。
(1)喜羊羊想到了什么辦法?它是怎么說的?(請個別幼兒說,集體模仿狐貍的樣子:啊!尊敬的灰太狼大王,我給你帶來了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糖)
(2)喜羊羊吃過糖嗎?它是怎樣做的?(請幼兒上臺模仿灰太狼的樣子:灰太狼吃了一粒又一粒,連睡覺的時候,糖還含在嘴里呢。)
(3)這時候,誰來勸灰太狼了?(請一名幼兒扮演灰太狼,其余幼兒模仿紅太狼: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齒會爛掉的。喜羊羊最狡猾,你可別上他的當呀)灰太狼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
3、講述故事第三部分灰太狼為什么要拔牙?(因為灰太狼有蛀牙)
(三)討論:了解蛀牙的形成。
1、討論牙齒有什么作用。
(1)前方的牙齒可以切斷食物,里面方方的牙齒可以壓碎食物;練習發音如:字、師、四,明白牙齒可以幫助我們發音,講話清楚。
(2)請幼兒張開嘴巴看看牙齒是什么顏色,檢查對方的牙齒是什么顏色。
2、通過討論后,由教師講述原因:牙齒嚼了東西后總有些殘渣留在牙縫里,尤其是糖,有粘性,細菌就在這些殘渣里面生長,產生一種叫乳酸的東西。時間長了,就會變黃發黑,有的甚至會出現小洞。就形成了蛀牙。
(四)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1、把牙膏擠到牙刷上(黃豆粒大小)
2、順牙縫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地豎刷。上下、內外都是順著牙根向牙尖刷,牙合面可以橫刷。
3、每次刷牙至少需要3分鐘,每個面要刷15~20次。
4、刷完后用清水將牙膏全部漱出。
5、播放音樂《親親小牙刷》,一起刷刷牙。
(五)養成保護牙齒的好習慣。
1、睡前不吃糖
2、早晚刷牙
3、飯后漱口
4、不吃過硬的東西
(六)播放音樂《刷牙歌》,大家一起刷刷牙。
六、活動結束:
1、結合進餐活動,讓幼兒養成正確的進餐習慣。
2、利用日常活動,讓幼兒談談你的牙齒為什么變黑了?這樣有什么不好?讓幼兒懂得牙齒清潔整齊,不但美觀,而且能減少疾病。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眼睛觀察同伴運用左右側滑步的躲閃方法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
2、在游戲中能遵守規則,學會保護自己。
3、有勇于挑戰、 不怕困難的精神,體驗共同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知道老鷹捉小雞的玩法
物質準備:老鷹頭飾、小蟲、 錄音磁帶、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二、角色扮演導入,引發興趣。
(1)出示老鷹頭飾,引出游戲。
教師:"小朋友們看誰來了?今天我們來玩一個 "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怎么玩?"
(2)介紹游戲規則
教師:"我們三個人一組玩這個游戲,一個做雞媽媽,一個做雞寶寶,還有一個做老鷹,雞媽媽要保護好雞寶寶,雞寶寶要抓緊雞媽媽。"
請一組幼兒進行示范小雞怎么抓緊雞媽媽的。
2、幼兒分組游戲,引導雞媽媽要保護好小雞,雞寶寶要拉緊雞媽媽。
(1)幼兒自由組合,三人一組進行游戲。
(2)集體交流。
教師:"剛才你當雞媽媽的時候是怎么保護小雞的?"
幼兒示范,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雞媽媽是怎樣保護小雞的。
(3)師幼共同小結:雞媽媽要張開雙臂,保護后面的小雞,小雞要拉緊媽媽的衣服,媽媽往哪邊跑,小雞就要往哪邊跑。眼睛還要看著前面的老鷹和老鷹往相同的'地方跑。
3、分組練習,引導幼兒用側滑步的方法躲避老鷹。
(1)師幼共同練習側滑步
師:"用我們剛才學會的好辦法再去三人一組,試一試,看看雞媽媽能不能保護好小雞?"
(2)幼兒再次游戲一次,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眼睛觀察老鷹移動的方向。
(3)幼兒交流捉住小雞的好辦法。
師:"雞媽媽都掌握了好本領,那我們老鷹有什么好辦法能夠快速的抓到小雞呢?"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
(4)5人一組進行游戲,鼓勵老鷹想辦法捉住小雞。
三、活動結束
1、評價:表揚在活動中動腦筋想辦法的幼兒。
2、放松活動:聽音樂整理,重點進行腿部放松
大一班《老鷹捉小雞》健康躲閃活動小結
本周我們進行了躲閃健康活動《老鷹捉小雞》,小朋友都十分感興趣。在之前的體育游戲中,小朋友們已經有了躲和閃的體育技能,他們已經知道如何躲和閃。這次我們主要體現在游戲進行時,小朋友必須用一切方法控制自己身體各部分躲閃老鷹的侵犯,能夠利用左右側滑步躲閃老鷹,必須緊緊的跟在雞媽媽身后,還要防止老鷹在身后來捉你等。還有,在之前的體育游戲《大灰狼來了》,在鄭老師的帶動下,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他們能夠根據師的要求積極的躲閃保護自己,如:,小朋友必須用下蹲、跳起、擰轉身體等動作躲過大灰狼的襲擊;躲閃到安全的地方。這對提高我們班小朋友身體控制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游戲結束后,我們老師還組織幼兒進行談話,讓他們談談在這兩次游戲中的感受,讓小朋友知道在體驗游戲快樂的同時也學會了一些自我保護的相關知識。讓小朋友知道,如遇到壞人或者危險物時我們應該如何躲閃,如何更好的保護自己,加強了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繼續加強健康安全教育,讓小朋友了解更多的健康安全知識,更好的保護自己。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目標:
1.能以手腳著地爬的方式沿直線和曲線行進,提高身體的協調與控制能力。
2.能自主創設路線并以手腳著地爬的方式行進,體驗和同伴一起用繩子游戲的樂趣。
準備:
材料準備:繩子,音樂。
經驗準備:有手膝著地爬的經驗,有沿線行進的經驗。
過程:
一、熱身運動—一在繩子兩側行進
(一)入場
師:今天我們來和繩子玩游戲,我們要沿著繩子來運動身體,但不能碰到繩子。現在,請大家跟著我一起進入場地。
在輕快有力的背景音樂聲中,幼兒一個跟著一個共同抓住一根繩子小跑步入場,教師帶領幼兒沿s線、螺旋線跑。
(二)做熱身動作
將繩子放置成直線。教師邊喊口令邊帶領幼兒沿著繩子做熱身運動:
交替走,一二一二;(兩腳跨在繩子兩側交替沿繩子行進,雙臂做擴胸動作。)
踮腳走,一二一二;(兩腳跨在繩動作。)
腳跟走,一二一二;(兩腳跨在繩子兩側腳跟著地沿繩子行進,雙臂做叉腰動作。)
繞著走,一二一二;(在繩子兩側小跑行進。)
側身走,一二一二;(側身沿繩子兩側小跑行進。)跳起來,摸摸腳。(雙腳在繩子兩側跳躍兩次,俯身用手摸腳。)
(析:該熱身活動以繩子為材料,將走、跑、跳等下肢動作和上肢動作、腹背運動等相結合,有喚醒身體各部位參與運動的作用,為接下來的手腳著地爬做好了準備。)
二、和繩子一起游戲——以手腳著地爬的方式沿直線和曲線行進
(一)沿直線行進
1.自主嘗試沿直線繩子行進的方法。
(1)明確任務。
師:剛才我們是用腳來沿繩子行進的。現在請你們試一試,能不能用身體的其他部位來沿直線繩子行進,但身體不能碰到繩子?
(2)隨背景音樂自主探究。
觀察與指導要點:提醒幼兒在行進過程中保持適當的間距,避免碰撞;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身體部位和方式沿繩子行進,提示幼兒可手腳并用、改變身體方向等。
(3)交流分享。
師:誰愿意來展示一下你的方法?手腳著地爬時身體的哪些部位是懸空的?感覺身體的哪個部位特別緊張?身體可以怎么改變方向?身體向下或向上哪個更具挑戰?師(小結):原來我們可以有很多方法沿直線繩子行進,比如可以腳跨繩子兩側,手腳著地向前或向后爬行;也可以雙腳在繩子一側,雙手在繩子另一側,手腳著地往左或往右側身行進。
2.練習以手腳著地爬的方式沿直線繩子行進。
(1)明確要求。
師:請你們用手腳著地爬的方式沿直線繩子行進,可以試試變換身體方向爬行。
(2)自主練習。
觀察與指導要點:提醒幼兒在爬行過程中保持身體懸空狀態,引導幼兒保持適當的間距,鼓勵幼兒嘗試以不同身體方向,如正向爬、側身爬、倒著爬等沿直線爬行。
(3)提高難度。
設置高度離地20厘米左右的繩子,鼓勵幼兒嘗試沿直線爬行通過。
(析:在該環節中,幼兒主要學習手腳著地爬,明確動作要領。教師用語言和動作提示的方式指導幼兒在自主練習的過程中保持手腳著地、身體懸空的爬行姿勢,幼兒在直線行進過程中提高了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能力。)
(二)沿曲線行進
1.分組創設行進路線。
師:剛才我們練習了沿直線爬行,現在要增加難度了,請你們用最快的速度把這些繩子變成彎彎曲曲的線。
2.自主練習以手腳著地爬的方式沿曲線爬行。
(1)明確要求。
師:請你們手腳著地沿曲線爬行,也可以試試變換身體方向爬行。
(2)自主練習。
觀察與指導要點:提醒幼兒在行進過程中不碰觸繩子,鼓勵能順利沿曲線爬行的幼兒嘗試沿離地20厘米左右的曲線繩子爬行。
(3)交流分享。
師:沿曲線繩子爬行有難度嗎?你們是怎么順利通過的?
(析:在該環節中,幼兒在掌握動作的基礎上自主改變路線,以手腳著地爬的動作去適應行進路線和速度的變化,從而提高身體移動時的重心穩定性和動作靈敏性。)
(三)沿封閉路線循環行進
(1)明確要求。
師:現在我們要把繩子連接起來,變成封閉路線。請你們按順時針方向手腳著地向前爬,當音樂停止時馬上保持動作不動,當音樂響起時又開始爬。
(2)自主練習。
觀察與指導要點:提醒幼兒在行進過程中注意路線的方向,不碰觸繩子;鼓勵幼兒在音樂停頓時能控制身體動作,對能堅持的幼兒給予肯定;注意觀察幼兒的運動量,尤其要關注體能較弱幼兒的運動負荷,提醒他們適時休息。
(析:在該環節中,幼兒在能手腳著地爬過低、高、直、曲不同路線的基礎上按封閉路線循環爬行,同時做到動靜交替,這不僅對幼兒身體移動中的反應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對體力與耐力提出了挑戰,同時還為堅持性等學習品質的養成提供了機會。)
三、放松運動——靈活避讓扭動的繩子
師:剛才我們玩了沿繩子手腳著地爬的游戲,接下來我們來玩一個躲避繩子的游戲,請兩個小朋友幫忙來甩動繩子,其他小朋友在繩子上活動,但要避開繩子。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把塑料圈當成替代物來游戲對大班幼兒來講是件非常感興趣的事情。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這種嘗試能更好地提高幼兒發散性思維能力,而且在游戲過程中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更加激發他們對游戲的興趣,并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帶來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能把圈想象成各種物體進行游戲。
2.練習鉆、爬、跳、跑等基本動作,嘗試合作游戲。
3.引導幼兒體驗自由玩圈及與小伙伴合作玩圈的樂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每個幼兒塑料圈人手一個。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圈的多種玩法,發展多種運動技能。
2、難點:啟發幼兒創造性的把圈想象成不同物體進行游戲及學會合作游戲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圈,可以獨立玩或合作玩圈。
教師觀察幼兒活動,鼓勵幼兒將圈當作替代物進行游戲,如當幼兒將圈當作方向盤時,教師要及時肯定,并鼓勵幼兒再想出其他玩法;對一些不會玩圈的幼兒,教師可給予一些暗示、幫助。
(1)幼兒自由結伴,分成若干小組,嘗試合作玩圈。
(2)幼兒互相欣賞各組的玩法,并嘗試玩玩他人想出的玩法。
二、我的圈兒會變。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在玩圈時把圈兒變成了什么,并玩給大家看。如用圈當山洞,鉆進鉆出。用圈做烏龜殼,扮演烏龜在地上爬。把兩個圈套在兩個手臂上當翅膀,等等。
2.想一想圈兒還能變成什么?
三、讓圈兒一起變。
幼兒嘗試合作玩圈,將圈兒想象成各種物體進行游戲。如幾個圈合在一起做一條小河,練習跳躍;部分幼兒手持圈兒垂直排列成隧道,其他幼兒鉆玩,等等。
四、幼兒互相欣賞各自想出的玩法,并嘗試玩玩他人想出的玩法。
幼兒自由玩圈時,教師的觀察尤為重要。教師可以通過觀察了解幼兒的想像,及時肯定幼兒的創意,鼓勵他們玩出各種各樣的玩法,并適時為幼兒提供一些幫助。當幼兒不會玩時,教師可適當介紹幾種玩法,提示幼兒。
五、難度練習,集體游戲。
(1)幼兒把圈放在地上進行跳圈活動:單腳或雙腳連續跳,左右腳交替跳,左右腳開合跳等。
(2)組織幼兒分組進行競賽游戲:部分幼兒手持圈兒垂直排列成山洞,其它幼兒鉆玩,培養幼兒團隊意識,競爭意識。
六、游戲結束,放松身體。
(1)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做放松活動。
(2)教師和幼兒再次開汽車,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繼續玩圈進行嘗試和探索,鼓勵幼兒創造不同的玩法。
活動反思:
給幼兒一個主動探索的空間,鼓勵幼兒自主學習、大膽嘗試,讓幼兒獲得成功感。活動一開始,讓幼兒自由玩圈幼兒很快融入到游戲中去。在基本部分中,第一次探索活動,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經驗,自由玩圈。發現了很多好的創意:有變成‘車輪’滾一滾”、變成‘山洞’鉆一鉆、變成‘烏龜殼’爬一爬、變成‘方向盤’開一開……第二次探索活動,將圈做替代物進行游戲,幼兒大膽嘗試、積極動腦,有自己想的,有與同伴合作的,他們個個積極探索,活動氣氛濃烈。第三次分散活動,孩子們利用我提供的輔助材料,嘗試更有趣的玩法,這時,我仔細的去觀察幼兒的嘗試活動,一方面發現新的玩法,及時給予肯定,另一方面幫助有需要的孩子,讓每個孩子獲得一種成功感。在集中交流演示的環節中,我注意傾聽全體孩子的想法,不僅讓孩子把創造的成果展示出來使大家得到啟發,而且讓孩子有成功的體驗。
不足之處:
由于各種花樣玩法的展示時間過長了點,讓孩子等待的時間較長。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06-09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02-23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健康郊游餐08-12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吃健康的食品》06-10
幼兒園大班健康優秀教案《健康娃娃》08-23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吸煙有害健康》08-23
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教案12-25
幼兒園大班水果健康教案01-04
幼兒園大班健康《心情》教案03-29
《發霉了》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