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集錦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家庭成員的姓名,職業等。
2.嘗試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人。
3.感受家庭溫暖,增進對家庭成員的了解和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全家福照片。
2.《我愛我家》的音樂磁帶,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我愛我家》激發幼兒興趣。
1.講講我的家,知道自己的家庭成員。以及爸爸媽媽的職業。
2.幼兒拿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紹自己的家人。
(二)游戲“猜一猜”。
將全家福照片放在盒子里,請幼兒抽出照片,讓其他幼兒仔細觀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三)幼兒分組評論: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幼兒愛父母,愛家的情感。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媽媽,他們每天都在為家忙碌著,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
(四)引導幼兒學會怎樣關心自己的家人,說說自己應該為家人做些什么(掃地、擦桌子、洗腳等)。
活動結束:
欣賞散文詩《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家是一間房,一盞燈,一張柔軟的床;家是一輪太陽,爸爸媽媽歡樂的笑容,合成一縷溫暖的陽光。.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棉花制品,創設棉織品商店,棉桃。
棉花生長各階段圖片,農民在棉田勞動的場景錄象。
活動目標
了解棉花制品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觀察棉花,了解棉花的特征。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欣賞童謠《棉花》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童謠,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好了,這首童謠的名字叫什么啊?"(棉花)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棉花嗎?(看過)師:今天老師就帶領我們小朋友走進棉花的世界。
二、認識棉花
1.觀察棉桃。
(1)認識棉桃師:"看,這是什么,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 師:"看一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師:"哦,外面硬硬的殼,里面是白白的,這個呀就是棉桃,棉花寶寶就在棉桃里面。"
(2)將棉花捻成線師:"老師要把棉花寶寶拿出來,小朋友再來看一看這個棉花,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看看什么感覺?"師:"小朋友說棉花白白的,軟軟的,真舒服,里面還有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籽。"師:"老師告訴你們,棉花寶寶還會變魔術呢,看,慢慢的,她變成了一條棉線。"(老師邊演示邊說)"真神奇,我請小朋友來試一試。" 小結:棉花白白的,軟軟的,它里面的纖維很長,所以我們能把它捻成長長的棉線,棉花里面還有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棉籽。
2.觀察整株棉花。
師:"認識了棉花,那老師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棉花生長在什么地方嗎?"師:"哦,那我們來看看是不是呢?"(出示棉花圖片)師:"棉花長在一種小小的植物上,這種植物叫棉株。棉株像棵小樹,莖桿上長著小枝,小枝上長葉,先結棉鈴,后開花,花謝后結棉桃,棉桃成熟裂開,吐出一朵朵雪白的棉花。" (配以圖片講解)
三、了解棉花的用途
(1)棉花有什么作用師:"你知道棉花有什么作用嗎?和小伙伴討論一下。"總結:棉花全身都是寶!棉絮軋掉棉籽后就變得又輕又軟,可以做棉衣、棉被,還可以紡紗織布。棉籽可榨油,棉籽餅可做飼料和肥料。棉花桿可以造紙、當燃料,棉花根可以做藥。看來棉花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真的很重要。"
(2)請小朋友說說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也是棉花做的?
四、了解體驗農民伯伯
了解農民伯伯是怎么種棉花的,知道農民伯伯很能干,體驗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
師:"棉花的作用這么大,你知道棉花是誰種出來的嗎?"(農民伯伯)
師:"種棉花也是需要技術的,那么聰明的農民伯伯是怎么種棉花的呢?我們接下來就看一段關于種棉花的故事。"
總結:春天的時候,農民伯伯把棉籽種在地里,當長出小棉株后,就要不斷的松土、施肥、除蟲。小棉株長大后,還要整枝,去掉多余的`枝葉,使棉桃結的又大又多。到了秋天,才可以收獲。農民伯伯種棉花可真不容易!"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新朋友棉花寶寶,回去后小朋友們找一找家里還有什么東西也是棉花寶寶變成的。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3、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1、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2、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故事、衣服、音樂
活動進程
1、講述故事〈〈誰真的長大了〉〉引出課題
故事大概,講述一對雙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樣,就是一個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卻依靠父母。。。。。。
2、設計提問(讓幼兒明白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兩個小朋友誰真的長大了。
(2)為什沒說某某長大了?
(3)教師小結:某某長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飯
3、談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自己是不是長大了。(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賽。(體驗自我服務的樂趣)
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本節課目標基本達到了,通過此節課孩子們懂得了張大了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環節穿衣大賽有些單調,準備應再豐富一些。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掌握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知道用完的物品要放回原處。
2.學習將不同的物品分類整理,并將整理經驗遷移到生活中去。
3.體驗整理物品及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內容包括嘟嘟熊整齊的家、雜亂的家,嘟嘟熊感謝和求助的話,雜亂的積木柜、鞋架、娃娃家和汽車后備箱);房間平面圖操作單人手一張,圖上有衣柜、玩具箱和書柜;可以隨意撕貼的衣服、玩具和圖書的小圖標若干;幼兒六人一組,每組兩個抽屜,里面雜亂地放著各種學習用品和食品。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嘟嘟熊搬新家了,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吧。(播放PPTl,嘟嘟熊整齊的家。)
提問:嘟嘟熊新家里有些什么?(衣柜、書柜、玩具箱。)你們喜歡嘟嘟熊的新家嗎?為什么?
2.師:第二天,嘟嘟熊的媽媽上班去了,嘟嘟熊一個人待在家里,東翻翻,西找找,把家搞成這樣了。(播放PFl2,嘟嘟熊亂七八糟的家。)
提問:這樣的家你們喜歡嗎?為什么?那怎么辦呢?
【評析:本環節我創設參觀嘟嘟熊新家的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對比的方法突出房間整齊很重要,調動起幼兒幫助嘟嘟熊整理房間的愿望。)
二、親歷體驗
1.整理房間。
(1)出示房間平面圖操作單,引導幼兒觀察嘟嘟熊的衣服、玩具和書該放在什么地方,應該怎么幫助嘟嘟熊整理房間。(幼兒嘗試物歸原處擺放物品,即把可以隨意撕貼-的衣服、玩具和圖書的小圖標分別粘貼在衣柜、玩具箱和書柜里。)
(2)幼兒持操作單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講述是怎么幫助嘟嘟熊整理房間的。
(3)教師結合操作單小結:衣服應放在衣柜里,玩具應放在玩具箱里,圖書應放在書柜里。
(4)師:聽,嘟嘟熊對我們說什么了?(播放PPT3,嘟嘟熊說:小朋友們,謝謝你們幫助我整理房間。)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幼兒通過動手做、眼睛看。完成了對“房間”的整理,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2.合作整理抽屜。
(1)播放嘟嘟熊的求助錄音:小朋友們,我家還有幾個抽屜沒有整理呢,請你們幫助我整理,好嗎?
(2)出示兩個抽屜,里面雜亂地放著學習用品和食品。師:抽屜里都放了些什么?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
(3)師:你們打算怎樣把兩個抽屜整理整齊呢?(幼兒交流,教師及時評價,如“你的想法真周到,把同類物品放在一起,找起來肯定很方便”。)
(4)每組六個小朋友合作,嘗試分類整理兩個抽屜里的學習用品和食品。
(5)講評交流。師:我們來看一看整理過的這些抽屜哪個最整齊,你最喜歡哪一個。先不要說出來,我們來玩個游戲,老師數到3,你就站到自己最喜歡的那個抽屜旁邊,說一說喜歡的理由。
小結:小朋友真能干,知道把同類的物品放在一起,學習用品放在一個抽屜里,食品放在另一個抽屜里。這樣,抽屜就收拾得整整齊齊的。
(評析:此環節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食品和學習用品進行抽屜的合作整理,不但物品數量增加了,而且增加了二次分類的知識點,對中班幼兒有一定的挑戰性。幼兒通過議一議、說一說、分一分、理一理,學習將不同的物品分類整理,體驗到整理物品及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三、經驗遷移
1.師: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地方、哪些東西需要及時整理呢?
2.播放PPT4,雜亂的積木柜、鞋架、娃娃家和汽車后備箱。師:積木柜里的積木、鞋柜里的鞋子、娃娃家的擺設和汽車后備箱的雜物,這些東西該怎樣整理和擺放呢?
3.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的物品需要我們及時整理,讓我們動起手來,快樂整理,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評析:這是一個拓展環節,旨在幫助幼兒將獲得的整理經驗遷移到生活中去。)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選材上貼近幼兒的生活。活動過程以整理為主線創設情境,情節的推進結合多媒體手段來實現.并通過畫外音的形式來串聯各個環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的思考,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教具選取上,我用的是易撕貼的小圖標及實實在在的常見物品,讓幼兒在動手做一做、動腦想一想的過程中,提高了整理的能力,感受到合作的快樂。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一、心育目標:
通過游戲、談話熟悉老師,增進對老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活動準備:
一些教師關心孩子的情景錄像。(如:安慰孩子,帶孩子活動)
班上老師的照片各一張,各種手工制作材料。
歌曲《我的幼兒園》
三、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老師的單人錄像)
T:你們看到誰?(×老師)她們是哪個班的老師?有幾位老師?
T:老師在干什么?
T:你們喜歡不喜歡這些老師?為什么?
(二)引導幼兒說: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
T: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情呢?
如果你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
(三)操作活動“送給老師的禮物”
在音樂伴奏下請幼兒為自己喜愛的老師做禮物。
四、親子活動:
家長根據老師的外貌特征,平時行為等進行描述,讓孩子猜一猜是哪位老師,幫助孩子進一步了解自己班上的老師。
五、活動評價:
通過提問讓幼兒了解班上的老師,增進對老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⒈你們班上有哪些老師?
⒉你喜歡她們嗎?
⒊老師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
【幼兒園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品德與社會的教案11-24
《社會安全》幼兒園教案03-29
幼兒園社會疫情教案03-05
幼兒園社會環保教案04-08
幼兒園社會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冬天教案06-25
幼兒園社會教案05-13
幼兒園社會端午教案06-08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社會活動幼兒園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