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十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目標:
1、了解常見交通標志的作用,知道標志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
2、嘗試按標志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養成看標志的良好習慣。
準備:
1、交通標志的PPT及律動音樂。
2、每組交通標志圖片若干,膠水、白紙等操作材料。
3、交通道路操作圖。
過程:
一、 律動出場《去郊游》
師:小朋友們集合啦,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游好嗎?坐上我的大巴,我們出發啦!
二、出示PPT,引出主題
1、出示PPT,教師導入
師:路上的風景真美麗,我還看見馬路上有許多交通標志,
你認識他們嗎?他們表示什么意思呢?
2、幼兒自由發言
三、幼兒自由按標志特征進行分類
1、小組探索,按特征分類標志
師:除了這些,馬路上還有許多交通標志,你們能按特點給它們分分類嗎?
2、教師巡視并參與討論。
3、小組匯報,展示分類結果,師生共同小結得出:
按標志的顏色和外形的不同可以分為三類(分好標志牌)。
四、學習新的交通標志含義
1、幼兒討論,自由發言,教師小結標志含義
師:在這些標記里你有哪些是不認識的?
你見過他們嗎?他們表示什么意思呢?
2、教師新授新的交通標志
3、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另一種分類方法
師:這些標志都表示什么意思?我們可以統稱為什么呢?
4、教師小結
師: a、三角形、黃底黑邊黑圖案一類,表示提醒司機的意思的標志,我們稱它們是“警告標志”。
b、圓形、白底紅圈黑圖案,表示禁止司機行為的標志,我們稱它們是“禁令標志”。
c、藍色方形的或圓形的,告訴司機道路方向的標志,我們稱它們是“指向標志”
五、交通標志作用大
師:現在我們都知道了很多交通工具的意義,現在我們就可以幫助司機叔叔認識路啦。
1、出示交通道路圖,教師引導幼兒投放正確的標志,并在活動中運用這些標志。
2、師:那小朋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生活中沒有了這些交通標志,那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3、教師小結:交通標志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了交通標志,那馬路上的車就會隨意亂行,沒有規則,互不謙讓,很容易引起車禍;如果沒有交通標志人們就不知道什么是停車場,那車輛就會隨意停放,這對我們的行走和生活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了交通工具,上班的時候馬路就會混亂,這樣會影響人們的工作的等等,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交通標志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
六、延伸拓展
1、交通標志能告訴司機前面的地形,給司機指路并對司機提出要求,那我們小朋友在出行時要注意什么呢?(看標志、遵守交通規則)
2、教師小結,提倡幼兒做“小小宣傳員”,為身邊的人們宣傳交通安全知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泥,是我們農村孩子隨處可見的東西,也是孩子們天生愛玩的東西。在平時的觀察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泥土特別感興趣,結合我園的“農村資源的開發與特色研究”這一課題,我班開展了一系列的關于泥的探索。從認識泥入手,引導幼兒看泥、說泥、玩泥,享受泥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引導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滿足他們探索的欲望。
[活動目標]
1、通過創作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玩泥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
2、嘗試用已有的技能,大膽的創作、表達和交流
[活動準備]
醒好的泥若干、廢舊鞋蓋若干、盒蓋做成的材料盒若干(材料:玉米粒、豆粒、牙簽、竹簽、剪刀等)、濕手絹若干、套袖每人一副。
[活動過程]
(一)以民間游戲“放大炮”的形式導入活動(活動場地)
1、師:“孩子們,猜一猜今天我們來玩什么?”
教師和幼兒一起拿自己需要的泥
2、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玩放大炮的游戲,來把我們的大炮捏好了”
教師與幼兒共同說兒歌“東一炮,西一炮,都來幫我放大炮”比比誰的最響,游戲反復。
(二)以游戲“泥兒做體操”的形式揉合泥。(操作臺)
教師與幼兒一邊說兒歌一邊揉和泥,過程中用濕手絹擦手將泥軟化。
一二三四團一團,團一團;
二二三四搓一搓,搓一搓
三二三四壓一壓,壓一壓
四二三四摔一摔,摔一摔
(三)引導幼兒展開想象,激起創作的欲望(操作臺)
1、師:“泥可以變成很多有趣的東西,真好玩,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把泥變成好玩的東西吧!”
2、師:“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用泥變的東西最棒,你可以一個人變,也可以和幾個人變,好嗎?”
3、幼兒創作,教師觀察指導。
(四)“泥工展”,講評。
1、請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然后說一說“你認為哪個作品好?為什么?”
2、教師小結,幼兒聯歡。
[活動延伸]
充實作品讓幼兒進一步體驗,感受泥塑的美。
[活動效果]
充分調動了孩子得參與,想象和創作能力。幼兒興趣高,泥塑水平還有待于鍛煉和提高。
[注意事項]
(1)做好活動前準備。在操作臺上,把泥工需用的工具和材料擺放好,活動前,幫幼兒戴好套袖,活動后,引導幼兒放作品在指定的位置,不能隨意把泥亂丟,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潔,把手洗干凈。
(2)妥善處理好幼兒的作品
泥工作品保存較困難,教師要把作品放置在陰涼通風處,不易被人碰撞的地方,晾干,注意不要讓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損壞或者處理掉,避免挫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自由表現小蜜蜂采蜜和與花兒游戲的快樂心情,體驗跳集體舞的樂趣。
2、感受樂曲歡快的特點,創編蜜蜂飛舞和與花兒嬉戲的動作,能有節奏、有表情的隨音樂表現蜜蜂采蜜、游戲的情景。
3、學習蜜蜂采蜜時側身跨跳的動作,初步掌握側身向圓內、圓外和換朋友的隊形變化。
活動準備
紅色、黃色手腕花若干、錄音帶
重點難點
重點:能有節奏、有表情的表現蜜蜂采蜜、游戲的動作
難點:掌握側身向圓心、圓外采蜜和跨跳步的動作要點
活動過程
一、感知熟悉樂曲旋律
1、幼兒隨音樂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自由表現秋天的花園。“秋天到了,大花園里可漂亮了,花園里有什么?”(幼兒回答)“讓我們隨著好聽的音樂用動作來表現美麗的大花園吧!”
2、老師做蜜蜂媽媽,幼兒做蜜蜂寶寶,站成雙圈(女孩里圈,男孩外圈),圍成一個“大花園”。
二、創設蜜蜂采蜜的游戲情節,引導幼兒學習創編舞蹈動作。
1、教師以游戲口吻,引導幼兒自由創編蜜蜂飛舞的動作。“我們都是快樂的小蜜蜂,我們在花園里怎樣飛呢?” 教師用欣賞的態度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創造性的表現,并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動作。
2、教師以游戲的形式重點引導幼兒學習側身向圓心、圓外采蜜的動作及步伐。“咦!小蜜蜂發現花園中間有一朵大大的花開放了,它會怎樣去采蜜呢?”教師用小蜜蜂“身體不動向里看、身體不動向外看”引導幼兒學習手位的變化,用“小蜜蜂伸出腳尖輕輕的點在花瓣上”引導幼兒學習跨跳步和側身向圓內、圓外的動作,幫助幼兒克服學習難點,并鼓勵幼兒表現出蜜蜂的輕巧和神氣。
3、教師鼓勵幼兒創編蜜蜂和花兒游戲的動作。引導幼兒討論“在花園里小蜜蜂和花兒交上了好朋友,它們在一起會做什么呢?”“怎樣用動作表現?”然后教師和幼兒一起交流幼兒創編的動作,并鼓勵幼兒自主的有創造性的表現。
4、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手腕花的提示掌握換朋友的隊形變化。
三、教師將師幼共同創編的動作完整示范,幼兒講評。
四、幼兒隨音樂完整復習舞蹈三遍。教師根據幼兒舞蹈情況指導,鼓勵幼兒動作要和別人不一樣,眼睛看著好朋友、要優美有節奏,要表現出花和蜜蜂相親相愛的情景等要求。
五、幼兒隨音樂連續舞蹈兩遍,連續和兩個朋友舞蹈。
六、教師肯定幼兒是一群聰明能干、勤勞快樂的小蜜蜂,并介紹曲名、作者,然后和幼兒抬花蜜飛出教室。
活動結束
熟練后可增加隊形的變化小蜜蜂繞s形穿梭。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早睡早起和午睡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2.讓學生為自己制訂起居計劃。
3. 讓幼兒養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早睡早起和午睡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難點:讓養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
1.自制故事動畫《淘氣的小黃鴦》。
2.圖片兩幅,內容為。
(1)一個長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女孩;
(2)一個長得瘦弱矮小的男孩。
3.投影儀一臺,自制鐘表。
4."我的作息表",上有姓名、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三欄。
四、活動過程:
1、引入激趣:故事引趣。
幼兒觀看動畫故事《淘氣的小黃鶯》,理解故事內涵。
師:小黃鶯的歌唱得怎么樣?可它為什么沒有得到大獎?(引導幼兒明白小黃鶯沒有得到歌唱比賽的大獎是因為它遲到了)。
師:小黃鶯心里怎么樣?第二次小黃鶯參加比賽沒有得到大獎?為什么?
2、幼兒對比觀察圖片,感受按時起居和不按時起居對身體健康的不同影響。
師(出示圖片一):"這個男孩長得怎么樣?為什么會長得又矮又瘦?"
幼兒進行討論并回答這個問題。
師(出示圖片二):"這個小女孩長得怎么樣?為什么小女孩長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幼兒進行討論并回答這個問題。
師:"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么?"
幼兒進行討論并回答這個問題。
師(小結):按時起居的好習慣有利于身體健康。
3、討論入睡和起床的合適時間。
師(出示自制鐘表):"你們覺得晚上什么時間睡覺、早上什么時間起床合適呢?"
師(小結):晚上大約8點上床睡覺,早上大約7點起床,這樣比較合適。
4、幼兒學習制定自己的起居時間表。
師:以后你打算什么時間睡覺、什么時間起床呢?請在表格中的鐘表圖上畫上指針表示時間。(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的制訂情況。)
5、比一比誰更棒。
師:"小朋友們,我們休息的時間表已經制作出來了,那我們從現在開始遵守它,下午我們看看那個小朋友更棒好不好。"
五、延伸活動
要求幼兒將制訂好的作息表帶回家貼在床邊。請家長督促幼兒按作息表睡覺和起床,用笑臉圖譜和哭臉圖譜對幼兒能否按時睡覺和起床進行評價,鼓勵幼兒做按時起居的孩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米的生產過程,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材料,采用不同方法起米。
2、增強幼兒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嚴謹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知道一些收割程序和工具
2.物質準備:谷子若干,幼兒前期準備工具若干,教師準備工具若干:如磨子,碾子,剪刀,筷子,瓶子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米的種植、生產過程,引起幼兒興趣。
師:還記得我們的米從稻子到米要經過哪些過程嗎?
幼兒邊講述,教師邊出示圖片
師:從稻子到白米有個很重要的過程就是把稻子的殼去掉,在圖片中我們看到現在的人是直接把稻子放進機器出來就是白米了,可是以前的人沒有這么發達的機器又是怎么把稻子的殼去掉的呢?
幼兒猜想應討論,師幼一起觀察PPT
師小結:在以前稻子變米的過程叫“起米”,人們都是用的很古老的工具,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著“起米”呢?
二、幼兒嘗試“起米”,探索最有效的“起米”方式。
1、選擇工具,自由分組
拿相同工具的幼兒為一組
2、分工合作,進行“起米”
教師分派給每組同量的米,在規定時間內看哪組“起米”最多。
3、紀錄各組“起米”情況,互換工具再次嘗試
工具起米的效果,幼兒檢驗工具,再次進行起米。
三、各組展示成果
請各組幼兒代表講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并展示成果。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教育要貼近幼兒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怎樣拓展,提升幼兒經驗。于是,我鼓勵孩子們回家,和家長一起討論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用什么材料起米,而且不會把米弄壞,這一活動孩子們馬上很感興趣,和家長討論后帶來了各種工具,有石頭,瓶子,錘子,等等。并把自己的猜想記錄了下來。同時嘗試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起米”(即剝開谷殼)。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合作記錄,操作。最后我們還通過網絡資料展示精米廠生產米的流程,進一步提升了幼兒的生活經驗。
四、主題活動總結
“生活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對幼兒而言,生活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重要的學習途徑。幼兒的一日生活、與幼兒有關的社會生活及幼兒的游戲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我們要善于從幼兒的生活出發,利用幼兒身邊的人和事,利用幼兒熟悉的環境,以適合幼兒的方式,組織我們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發展。我們的“米”主題就是一個生活的過程,我們和孩子一起收集米的種植生產過程資料、一起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米,孩子們在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的過程中學習了關于米的知識。孩子們在活動中積極主動的探索,在充足的想像空間和時間里孩子們自主的找朋友、合作,孩子在身臨其境中獲得知識發展了能力。同時在這個主題中的音樂活動里,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探究性游戲中,幼兒與同伴的合作游戲,幼兒團隊精神得到了提升,我也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受到了很多的啟發,真正的體現出了教學相長。在進一步認識米的過程中,我們也讓孩子萌發了尊重人們勞動成果思想,培養了孩子愛惜糧食的習慣。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由于時間等方面的限制,我們雖然沒有能去農村走一走看一看,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達,我們利用網絡媒體來彌補了我們的缺憾。在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孩子在城市中也感受到鄉村的氣息。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組織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都比較常見而又較熟悉交通工具,也比較喜歡玩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為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同時根據《綱要》的理念,讓幼兒的“學習內容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在玩中樂,在樂中學”。我設計了這一綜合創新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圍繞“旅游”這一主題,想象出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而進行交談和操作的。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旅游”的話題進行交談,并幫助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話聲音響亮、態度自然大方。
2、通過猜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水陸空的各種交通工具,形成交通工具的概念,知道其用途和不同的特征認知。
3、通過操作活動,引導幼兒動手建構各種閃通工具,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案準備:
略
物質準備:
1、各種模型交通工具。
2、廢舊皮鞋盒、牙膏盒、可樂瓶等廢舊材料,雙面膠卷,剪刀、彩筆或彩紙。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教案過程:
一、用猜謎的形式引出課題。
1、猜謎:“身體像條龍,走路轟隆隆,跨大河,穿山洞,嗚嗚嗚,向前沖。”(出示火車)
提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2、猜謎:“水上一幢房,煙囪屋頂裝,有時過大江,有時漂海洋。”(出示船)
提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3、猜謎:“有人說我象老鷹,我說我像大蜻蜓,請你到我肚里坐,立刻帶你去上海。”(出示飛機)
提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4、教師小結,初步形成水陸空的交通概念。
提問:水、陸、空分別除了大輪船、汽車、飛機以外,還會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二、借助“旅游”的話題,要求幼兒自由組合設計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重點指導幼兒圍繞“想象”的交通工具而進行操作。)
(1)幼兒自由結合交談,想象設計什么東西?怎樣做?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設計,要求說話聲音響亮,清晰。
三、幼兒操作活動
(1)交代要求
(2)教師巡視指導。
四、教師總結,活動結束。
五、活動延伸:聽音樂,把自已做的交通工具開到一邊進行展覽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葉子有(葉柄、葉脈、葉肉)三部分構成。
2、通過操作實驗發現樹葉里的秘密(葉綠素),從而發現常青樹和落葉樹的不同。
3、能相互交流探索過程,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樹葉若干,葉子結構圖。視頻展示儀
2、木棍、一次性紙杯、記錄單,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導入
*前兩天我請小朋友收集了很多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葉子,現在請你來說一說,你見過的葉子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呢?
*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發現葉子的有黃色、綠色、紅色很多的顏色,形狀也是各不相同的。
2、認識樹葉的結構
*教師:那么樹葉除了形狀和顏色不同之外,還有哪些秘密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樹葉,請你們每人選一片樹葉,看一看,摸一摸,找找樹葉上面有些什么?(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幼兒觀察并討論
*請幼兒吧樹葉拿到中間坐好,并塞在椅子底下。
*教師提問:你發現樹葉上有什么?(請一名幼兒拿著樹葉上來講講,教師通過視頻演示。)
*出示結構圖:根據幼兒的介紹引導他們發現樹葉有(葉柄、葉脈、葉肉)三部分組成。
*請其他幼兒把椅子底下的樹葉拿出來,找一找“你的樹葉上的葉柄、葉脈、葉肉在哪里?找到后把它送回樹葉的家里。
3、探索樹葉里面的秘密
*我們剛才通過觀察發現樹葉有葉柄、葉脈、葉肉三部分組成的,那你們來猜猜看,樹葉里面會有些什么呢?
*幼兒回答
*教師請幼兒做實驗:準備兩種顏色的樹葉(黃、綠)請幼兒將兩種顏色的樹葉分別放在一次性被子里搗碎,看看會有什么不用的變化?并把發現的記錄下來。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請個別幼兒拿好記錄單,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小結:綠色的葉子有綠色的水分,黃色的葉子沒有水分也沒有顏色。綠色的葉子里面綠色的汁叫葉綠素。這個葉綠素能夠制造氧氣,有了它我們小朋友就能夠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了。
4、介紹常綠樹和落葉樹
*教師:那黃色的葉子為什么沒有水也沒有顏色了呢?(因為這種黃色的樹葉葉子很薄,里面不能吸收很多的水分,到了秋天被風一吹就從樹上掉下來了,所以我們叫它落葉樹;而綠色的葉子比較厚,還有一層油膜,能夠吸收足夠的水分,所以它能牢牢的長在樹上,這種樹我們就叫它常綠樹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作品的藝術風格,大膽表達對作品的認識和感覺。
2.能以變形、夸張的手法,大膽地想象繪畫。
3.體驗作品及創作繪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前組織幼兒進行狂歡節巡游,作品《哈里昆的狂歡》4幅,狂歡節的照片若干,4開畫紙4張,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聯系生活,感知狂歡時有趣的氛圍。
二、幼兒欣賞名作《哈里昆的狂歡》,感受作品的風格,表達自己的認識。
1.介紹作品、畫家。
2.幼兒分組欣賞、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交流對作品的感受和認識。
(1)引導幼兒從畫面造型上欣賞,感受作品夸張、變形的手法。
(2)從作品色彩上欣賞體驗作品的感覺。
三、幼兒分組繪畫,進一步表現對作品的感受。
1.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創作意向。
2.幼兒進行小組合作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將物品夸張變形;最想畫的部分畫得要大一些,把畫面布置得豐富一些;小朋友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四、引導幼兒分享交流,體驗創作的樂趣。
1.引導幼兒小組內交流繪畫的內容。
2.集體交流,教師提升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并理解任何6個東西或事物都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模型,動物模型,課件,主題圖一幅,豆子,玉米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圖引題引導幼兒說出圖上有什么?各有幾個?
(1棵樹,2只猴子,3只兔子,4只鳥,5個蘋果,6朵花。)板書 6 讓幼兒觀察6想什么?
二、學習6
1、出示課件: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然后回答問題:圖上畫的是什么?(小朋友在做值日)數一數:有幾位老師?幾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人做值日?(6 人)再數一數:圖上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小結:剛才我們數出圖上有6個人做值日,還數出圖上有6張桌子,6把椅子.這圖里的人和物的數量都是6,可以用 6來表示.
2、動手數數:每人數6個豆子,6個玉米。看誰數的又快又準。
3、指名學生上前撥珠:先撥出5個,再撥出1個。回答一共是幾個?
師問:5添上1是幾?(5添上1是6)數一數:教室里面哪些東西的數量是6。(每排有6張桌子、6把椅子、每扇窗戶上有6塊玻璃……)
4、擺一擺: 每人拿出5根小棒擺在課桌上,再添上1根,一共是幾根?自己小聲地從1數到6,再從6數到1。
師問:你們誰能用這6根小棒擺一個圖形?指名一人到前面擺,其他人在自己的課桌上擺。
師問:你們擺的是什么樣的圖形?(6邊形)用幾根小棒擺成的?(6根)你們還可以擺出別的圖形嗎?(自由擺)老師行間巡視,隨時表揚擺得好的。
三、說一說:
讓幼兒用6說一句話。
四、找一找:
在教室里找六個一樣的物品,比一比誰找的多。
五、游戲:《聽音舉卡片》:
教師往杯子里扔石子,幼兒聽一聽扔了幾個,然后舉起相應的數字卡片。
六、畫一畫:
在樹上畫六個果子。
七、活動評價。
1、數學:認識數字1-10
2、大班數學教案:6以內數的守恒
3、大班數學教案:2——7的相鄰數
4、大班數學教案:學習5的組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2、通過動手操作,激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3、培養幼兒觀察、辨別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美麗的窗戶”;
2、操作學具;
3、《操作冊》P45—P46。
【活動過程】
走線、線上游戲《積木房》
1、以“小熊設計房子”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森林設計師笨笨熊給小動物們設計了好多房子,這些房子快裝修好了,只有窗戶還沒有裝好,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2、集體活動(出示掛圖)
——小朋友來看一看,笨笨熊它設計了幾間房子啊?
——那你們發現這些房子的窗戶一樣嗎?
——誰能告訴我怎么不一樣的?(有五條邊的、有六條邊的……。引導幼兒說出每條邊相同的是正五邊形、正六邊形……)
——我們一起來給這些窗戶裝修一下(一邊數一邊給每條邊涂色)
3、集體操作
——今天老師把這些漂亮的窗戶都帶到了我們大一班,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呢?
——呦,看老師記性多不好,只把窗框帶了過來忘了把窗戶上的玻璃帶來了。那我想請小朋友幫我把這些窗戶根據他的形狀裝上玻璃好嗎?
[老師示范做一個]
——我給小朋友也準備了小窗戶,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的小窗框拿出來放好。
——現在請小朋友給它們裝上玻璃吧。
[老師個別指導]
——裝好的小朋友坐坐好,我們來看一看小朋友裝的漂不漂亮。
[請兩個小朋友展示作品]
4、分組活動
——多邊形不僅是小動物們的窗戶,多邊形還能玩很多游戲。大家想不想玩?
第1、2桌:玩“種花”游戲在不同的多邊形紙樣里面畫上數量與邊數相同的花,如五邊形里中5朵小花……。
第3、4桌:玩“做花傘”游戲,在不同的多邊形的傘面上裝飾上漂亮的圖案,做成小花傘。
第5、6、7桌:做《操作冊》第45頁。
5、評價
現在我要請做的最快最好的小朋友把你的作品給大家分享一下。(每組一個人)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幫笨笨熊裝好了窗戶,也認識了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多邊形的物品,今天請小朋友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多邊形,并且把它畫下來,明天帶到幼兒園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禁煙教案04-17
畫圓幼兒園大班教案01-02
幼兒園大班《竹竿》教案01-06
幼兒園大班漢字教案01-07
太陽幼兒園大班教案01-04
幼兒園大班《等分》的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