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2-06-27 09:23:0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編八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而如何把這種天性發揮到一個受益的層面上,使幼兒在動的過程中得到各種有利身心健康的體會。而舞蹈正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讓幼兒在身體動起來的同時,又培養其對音樂對藝術的感受能力,得到一種欣賞美和表現美的情感體會。而我們學校欠缺的,正是舞蹈這種藝術形式的能力培養。小班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對于舞蹈的體會也許是空白的,正是打基礎最好的時機,對舞蹈這種藝術能力培養是十分急需的。

  針對小班幼兒肢體動作發展的程度,以及小班幼兒從未接觸舞蹈的這一現況,設計了小班舞蹈《小蜜蜂》。以學習舞蹈動作中基本動作小碎步為課題設計的中心,讓幼兒在體驗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勤勞采蜜的快樂情景中,學習舞步小碎步,當一只快樂采蜜的小蜜蜂。能感受音樂節拍做動作,并獲得一種對小蜜蜂勤勞不懶惰表示認同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1、知道小碎步用腳步則么表現。

  2、用小碎步表現蜜蜂飛的情景。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學習并認識基本舞步小碎步。

  2、感受小蜜蜂勤勞不懶惰的精神。

  活動準備:

  《小蜜蜂》mp3音樂,小蜜蜂手偶一個,小蜜蜂胸飾若干,紅黃藍大小花朵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小蜜蜂引出主題。

  1、師:小朋友們,今天有許多客人老師來和我們一起上課,我們一起來和客人老師問個好!(客人老師好!)老師還帶了一個特別的朋友來和大家認識呢!

  2、出示手偶小蜜蜂,念出兒歌《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飛到西,飛到動。

  不怕雨,不怕風。

  采花蜜,勤勞動。

  (評析:手偶蜜蜂的出示十分好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而兒歌《小蜜蜂》則讓幼兒在舞蹈活動中不是只學舞蹈,穿插了語言學習的部分。兒歌也讓幼兒對小蜜蜂的勤勞有了初步的情感體會。)

  二、學習基本舞步—小碎步。

  1、師:小蜜蜂可愛不可愛呀?你們喜不喜歡小蜜蜂呀?(可愛,喜歡)那有沒有能干的小朋友知道小蜜蜂有什么本領?(會飛,會采蜜等等)2、師:小蜜蜂是則么飛的呢?

  幼兒自由想像各種小蜜蜂飛的樣子,教師總結:

  ①飛的時候高高的,小腳尖點地,后跟離地,形成飛的最高的樣子。飛起來的時候輕輕的,小腳輕輕點地踏步。

  ②我們把這種腳的動作叫做“小碎步”。

  ③請能干的小朋友上來示范表演,全班小朋友配上音樂跟隨教師一起來表演一遍小碎步。

  3、師:小蜜蜂是則么采蜜的呢?

  幼兒自由創編各種蜜蜂采蜜的動作,教師總結:

  ① 做蜜動作,屈膝微蹲,彎腰,頭向下低,手臂向后伸直,輕輕搖晃小腦袋。

  ② 請能干的小朋友上來示范采蜜動作,全班幼兒跟隨音樂來完整做一邊蜜蜂采蜜動作。

  4、學習完整舞蹈動作。

  ① 師: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師來當蜜蜂媽媽,你們來當小蜜蜂,小蜜蜂們!(小朋友回答:唉!)媽媽會跳一支蜜蜂舞,學好這個舞以后你們就可以跟媽媽去花園采蜜啦,先來看媽媽跳蜜蜂舞!(教師出示綁著紅黃藍三種顏色花的凳子,圍著花朵跟隨音樂完整演示)

  ② 師:媽媽這支蜜蜂舞好不好看,請兩個能干的小蜜蜂上來和媽媽一起來表演蜜蜂舞吧!(兩個小朋友上來跟隨音樂一起表演舞蹈)師:這只小蜜蜂表現的真棒,媽媽要獎勵給他們蜜蜂王國光榮的蜜蜂勛章!(獎勵蜜蜂胸章)

  ③ 師:還有哪些小蜜蜂想要上來表演?(邀請一組小朋友上來表演,并獎勵蜜蜂胸章)

  ④ 師:小蜜蜂們,我們以凳子為花朵一起來為去花園采蜜跟音樂演練一下蜜蜂舞吧!(集體跟音樂跳一遍蜜蜂舞)(評析:以提問引發幼兒思考及學習蜜蜂飛、采蜜等的興趣,在幼兒自己想像飛、采蜜的動作后,教師總結動作,并以小蜜蜂跟蜜蜂媽媽學本領這一情節,來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相應完整的舞蹈動作。以蜜蜂胸章作為獎勵,很大程度的吸引幼兒注意,提高幼兒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幼兒對小蜜蜂學本領這一情節也很感興趣,以小蜜蜂的立場來做小碎步。)

  三、游戲—集體舞小蜜蜂采蜜。

  小花以大花為中心撒在空地上裝扮成花園,教師帶領小朋友圍圓圈繞花朵跳蜜蜂舞。

  師:小蜜蜂是最勤勞的昆蟲,每天辛勤采蜜從不偷懶,我們這群小蜜蜂現在也跟媽媽學好本領了,媽媽帶你們去花園采蜜吧!我們出發咯!(播放音樂兩遍)(評析:以紅黃藍三基色花朵布置一個花園的情景,帶領幼兒跳集體舞,體驗大家一起跳舞一起游戲的快樂。體驗小蜜蜂勤勞采蜜的情感,激發幼兒學習蜜蜂的欲望。)

  四、結束。

  師:小蜜蜂們!我們采了那么長時間的蜜,都累了吧,讓我們停在花朵上休息一下吧!

  (播放搖籃曲,蹲下來作休息狀結束)(評析:動靜結合,在動態舞蹈活動后,在安靜溫馨的搖籃曲氛圍中結束課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各動物的特征,并知道它們愛吃的食物。

  2、引導幼兒學說一句話:(小狗)我請你吃(肉骨頭)。

  3、幫助幼兒學習禮貌用語、學做小主人。

  活動準備:

  1、請大班幼兒排練好情境表演“請客”。

  2、布置娃娃家,長毛絨玩具若干,分散在活動室四周。

  3、自制玩具食物若干,小狗、小兔、小公雞頭飾。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境表演“請客”,引起幼兒興趣。

  大班小朋友做主人,在餐桌上擺上三盆菜,準備招待客人。

  表演內容

  主人:今天,我要請三個小動物來家里作客,我準備了三盆菜,,肉骨頭,小蟲和蘿卜。

  “叮咚、叮咚”

  主人:你是誰?

  小狗:見到主人搖尾巴,見到生人汪汪叫,最喜愛吃肉骨頭,請你猜猜我是誰?

  主人:小朋友,你們猜出是誰嗎?(小狗)

  小狗,我請你吃肉骨頭。

  “叮咚、叮咚”

  主人:你是誰?

  小兔:紅眼睛、短尾巴、長耳朵,走起路來蹦蹦跳,愛吃蘿卜愛吃菜,請你猜猜我是誰?

  主人:小朋友,這是誰呀?(小兔)

  小兔,我請你吃蘿卜

  “叮咚、叮咚”

  主人:你是誰?

  小狗:紅紅的雞冠花花衣,唱起歌來喔喔啼,每天催人早早起,請你猜猜我是誰?

  小朋友:小公雞。

  主人:小公雞最愛吃什么?誰愿意幫我招待小公雞,并象老師那樣說一句好聽的話。

  一小朋友:小公雞,我請你吃小蟲子。

  小狗、小兔、小公雞:謝謝你,姐姐,我們吃飽了要回家了,姐姐,再見!

  二、回憶表演內容,學說話“***,我請你吃***”

  提問:

  1、姐姐請誰來做客?小狗、小兔、小公雞都喜歡吃什么菜?

  2、姐姐請小動物吃東西時,說了一句什么話?

  (幼兒練習對話)

  三、自由活動,鞏固說“***,我請你吃***”

  教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許多動物朋友,認識一下它們

  (幼兒每人抱回一個小動物玩具)

  老師在前面準備了許多小動物愛吃的菜,請小朋友找食物喂給小動物吃,還要說一句好聽的話。

  教師巡回指導,要求每個幼兒都能邊喂邊說。

  四、結束活動

  小動物們吃飽了,帶它們到外面去散散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反復感受,初步掌握音樂和動作的關系,音樂和角色形象的關系。

  2、會聽音樂做游戲,體驗角色游戲的快樂,能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錄音磁帶、袋鼠圖片(大、小各一個)、鋼琴、

  幼兒已會聽“大灰狼”的'音樂并能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練聲

  A:1313∣5 —∣5353∣ 1—‖

  小貓怎樣叫?喵嗚喵嗚喵!1234∣5— ∣ 5432∣ 1 —‖

  小貓怎樣叫?喵嗚喵嗚喵!

  B:1313∣55 . ∣5353∣ 11 .‖

  小 貓怎樣叫呀?喵嗚喵嗚喵嗚!

  1234∣ 55 . ∣ 5432 ∣11 . ‖

  小 貓怎樣叫呀?喵 嗚喵 嗚喵嗚!

  2、聽音樂游戲

  A——活潑快樂的旋律:幼兒學習各種小動物快樂的自由游戲。

  B——低沉緩慢的旋律:

  幼兒扮演的各種小動物立即原地蹲下不動。

  A——活潑快樂的旋律:幼兒學習各種小動物恢復快樂的自由游戲狀態。

  3、出示袋鼠圖片,激發活動興趣

  “小朋友的歌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你們看,誰來了?”(袋鼠)

  “還有誰來啦?”(袋鼠乖乖)

  4、引導孩子熱情有禮貌地向袋鼠問好

  二、基本部分

  1、感受旋律

  (1)在錄音磁帶的背景音樂下,袋鼠向全班小朋友問好,說明自己的來意。

  “我知道今天許多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到小(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我和我的乖乖也想來玩一玩,你們歡迎我們嗎?”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們好!”(幼兒向袋鼠問好)

  (2)老師以袋鼠的身份范唱歌曲,幼兒初步感受歌曲。

  “袋鼠媽媽和她的乖乖還準備了見面禮呢?這個禮物是一首好聽的歌曲,你想聽嗎?”

  (3)提問歌曲內容,幼兒泛說

  “歌曲里唱了些了什么?”

  (4)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再次感受歌曲。

  “歌曲里唱的真的是小朋友說的那樣的嗎?我們再來仔細聽一聽。”

  (5)教師提問,教師用歌句總結回答,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A:袋鼠媽媽有個什么?

  B:袋袋里面裝著什么?

  C:媽媽和乖乖怎樣?

  (6)教師與幼兒聽音樂唱歌,教師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提示幼兒歌詞。

  2、歌表演

  (1)激發起幼兒扮演小袋鼠的興趣

  “袋鼠媽媽和它的乖乖在一起好幸福喲,何老師也想來做一次袋鼠媽媽,可是誰來做我的乖乖呢?”

  (2)教師引導幼兒如何扮演袋鼠乖乖。(雙手抱住老師的脖子,雙腿環繞于老師的腰部)

  (3)引導幼兒在歌詞“相親相愛”處做一親密動作表示乖乖對媽媽的愛。(如親吻等動作)

  3、親子游戲

  “今天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來了,袋鼠媽媽和它的乖乖邀請你們一起游戲,請你快快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4、引導幼兒在不同的旋律下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游戲的時候,何老師聽見了一個聲音,你們聽見了嗎?”(教師彈出低沉緩慢的旋律即聽音樂游戲的旋律B)

  “大灰狼來了怎么辦?”(蹲下不能動,家長要保護好自己的乖乖,等大灰狼走了才能動)

  4、完整游戲——辨別不同的音樂并且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仔細聽音樂旋律,大灰狼來了,千萬不能動,否則要被大灰狼捉走的,要等大灰狼走了才可以動”

  A:歌曲《袋鼠》旋律,親子快樂歌表演。

  B:低沉緩慢的旋律——家長保護自己的乖乖原地蹲下不動。

  A:回復《袋鼠》旋律,親子快樂歌表演。

  三、結束部分

  帶幼兒去室外游戲——活動結束

  “太陽公公也想和我們一起做這個游戲,我們去太陽公公那吧。”

  寶寶新村

  [研究要點目標]: 1、學習在紙上畫好樓層后粘在盒子上,剪出“門”,從而做成一幢高樓。布置寶寶新村,體會制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發展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

  [研究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高樓)裝飾過的一面背對幼兒,這是什么?(紙盒)。它可以做什么?老師用紙盒做了一幢什么?它是怎樣的?

  二、講解示范。

  1、在白紙上畫上樓層、窗口、門。

  2、在白紙背面涂少許漿糊,粘到紙盒較寬的一面,貼緊。

  3、將多余的紙修剪掉,并在底部剪出“門”。

  三、幼兒制作。

  用過漿糊后要手擦干凈,剪“門”時要沿著的“門”的輪廓線進行。

  四、講評。

  1、將幼兒完成的樓房布置成一個寶寶新村,在新村內放置玩具小車及花草。幼兒自由參觀,評評什么樓房造得好。

  2、幼兒自由交流、探討。

  [研究結果]:

  活動過程中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基本能夠制作出不同的樓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門時有些困難,不過小朋友們都比較興奮。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分享中認識新的糖果,感知糖不同的顏色、外形、味道。

  2、感受與同伴一起品嘗糖果的樂趣。

  【材料準備】

  1、每位小朋友帶一支棒棒糖。

  【活動過程】

  一、每組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棒棒糖。

  1、你帶來的棒糖是什么樣的?

  2、哪些棒棒糖是你從來沒見過的?是什么樣的?

  二、猜猜這些棒棒糖的是什么味道的?為什么?

  三、請幼兒找自己喜歡的棒棒糖與小朋友進行交換。

  四、幼兒品嘗棒棒糖。

  你品嘗的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

  反思和建議:

  這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對糖果的認識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的快樂,因此教師在對糖果進行描述時,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分外形、味道等方面進行講述。在進行第二個環節時,我問小朋友棒棒糖是什么味道時?小朋友就會說是甜的。在這時我意識到我的問題有點分岐,于是我把這個問題改成了這個棒棒糖是什么水果味的?為什么?可是前面的問題解決了后面的為什么,小朋友們就不會回答了,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就把這個問題也改了一下,變成了:你們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一)指導幼兒初步學會安排主題畫面。

  (二)體驗作品及創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油畫棒、白紙、備用紙、教師示范用A3紙;小豬頭飾一只。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畫一種動物,這種動物藏在一首歌里,我們一起先來聽一聽,猜猜有哪個小動物藏在歌里。

  (歌詞:小豬吃得飽飽,閉著眼睛睡覺,大耳朵在扇扇,小尾巴在搖搖,呼嚕嚕嚕嚕嚕,嚕嚕嚕嚕,小尾巴在搖。)

  (幼兒答對后,教師出示小豬頭飾)哪個小朋友能邊唱邊表演這首歌呢?

  二、師幼示范繪畫

  (示范畫一)

  [師]這首歌里的小豬正在做什么事情呢?(睡覺)老師來給大家畫一只正在睡覺的小豬,小豬的耳朵、嘴巴和腳看上去像什么圖形呢?(耳朵大大的;嘴巴是三角形的;腳是橢圓形的。)睡著時的小豬是怎樣的呢?(眼睛閉著;身體趴著;有的小豬頭朝這邊,有的小豬頭朝那邊。)最后圍上柵欄,小豬就有家了。

  (示范畫二)

  [師]除了睡覺,小豬還會做些什么事情呢?(走路、散步)現在老師來畫畫正在散步的小豬。

  [師](教師邊畫邊引導幼兒說說小豬身體的各種特征。)小朋友們想想看,小豬會在哪里散步呢?(在鵝卵石路上)鵝卵石怎么畫呀?哪個小朋友來試試看?(幼兒一作畫)

  [師]小豬散步的時候天氣如何?(有太陽)畫紙上還有很多空白的地方,你們覺得太陽應該畫在什么位置比較好?誰來試試看?(幼兒二作畫)

  [師]這時候,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咳,你好!”小豬回頭一看:“哎呀,原來是好朋友也來散步了。”你們說說,小豬的好朋友可以畫在什么位置才合適呢?(師根據幼兒回答示范作畫。)

  小結:畫面上有兩只小豬,它們的個子都差不多,既不特別大,也不那么小,它們沒有站在畫紙的最上面或者最下面,也沒有躲在畫紙的哪一個角落里,畫紙上空白的地方也不多,整個畫面看上去感覺就比較舒服。

  [師](啟發幼兒討論)如果小豬在草地上散步,畫面上還可以畫些什么?(小草、花朵)小朋友們還可以想想看,小豬和好朋友之間還可能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你能把它們畫出來嗎?(幼兒互相交流)

  三、幼兒作畫

  四、活動延伸

  布置幼兒繪畫作品的展示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設計游戲、音樂提高幼兒學習興趣,準備了小貼畫來鼓勵幼兒。

  活動目標

  1、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個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

  2、學習保護手的方法。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這個活動的重點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難點是了解五個手指的不同名稱。

  活動準備

  1、硬紙板做的“大手”。

  2、每人5個可以套在手上的小指偶。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用“大手”做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

  2、引導幼兒進行指偶表演,認識每個手指的名稱。

  教師套上指偶進行表演,依次介紹手指的名稱。

  教師看著自己的手練習說手指的名稱。

  教師將指偶分發給幼兒,請幼兒在五個手指上套上指偶,練習做手指操。

  3師生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手。

  4。教師做總結,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等各個方面得到很大的啟發,對幼兒發展的反思,通過多元、智能、理論等觀點;設計個領域活動,加強老師幼兒之間的整合與滲透,能夠準確了解幼兒學習,個性等各方面,但自己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先引導幼兒認識手,認知手的一切,讓他具有一定的現實性,讓幼兒在情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認識方法。

  小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話說:十指連心。人類的手指蘊涵著人身的許多秘密。伸出您的手指來,讓科學家給您看看“手相”。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知道肥皂的名稱,了解其主要的特征和用途。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種類的肥皂:透明皂、藥皂、旅游皂、液體皂等。

  2、用肥皂水制作的吹泡泡玩具若干瓶。

  3、歌曲洗手帕吹泡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知道肥皂的名稱。

  播放歌曲《洗手絹》設疑引出活動。

  師問:小朋友,我們用什么可以把手絹洗干凈?

  二、了解肥皂的主要特征

  1、出示不同種類的肥皂,請小朋友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是他們知道肥皂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什么味道,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2、請幼兒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并鼓勵幼兒比一比,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說說它們有什么區別。你喜歡那種肥皂?

  3、幼兒討論后教師總結:肥皂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各種各樣的形狀,各種各樣的味道。

  三、了解肥皂的用途

  1、操作活動:洗手。

  (1)討論肥皂的用途。

  (2)教師小結肥皂的用途:洗手、洗衣服、洗手絹、制作吹泡泡皂液。

  (3)教師帶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說兒歌、學習正確使用肥皂洗手的方法,搓一搓后說說自己的感覺與發現。

  (打開水管濕濕手,拿起肥皂打一打。兩只小手搓一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頭搓搓,搓出滿手肥皂泡。打開水管沖一沖,小手洗得真干凈。)

  2、游戲吹泡泡。

  (1)出示用肥皂水制作的吹泡泡皂液。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吹泡泡的水是用什么做成的嗎?

  (2)幼兒回答教師小結:肥皂不但可以使手帕、衣服、小手變得干干凈凈,還可以用肥皂水玩吹泡泡的游戲,使小朋友變得開心快樂。

  (3)教師吹泡泡,幼兒抓泡泡。

  (4)播放音樂《吹泡泡》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幼兒嘗試吹泡泡,教師鼓勵幼兒吹出又大又多的泡泡,在歡樂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說“伸出、側著耳朵聽、摟著、就”等詞語。

  2、培養獨立精神。

  活動準備:

  繪畫材料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說一說他們有沒有自己在家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請他們聽―聽故事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老師講故事,講到畫媽媽部分,邊講邊畫,以幫助小朋友理解。

  3、提問:東東想媽媽的時候做了什么?他是怎樣數數的?他是怎樣聽的?(試著做一做伸出手、數數、側耳聽、貼著門縫看等動作)數完數媽媽還沒有回來,東東又想出了什么好辦法?他是怎么畫媽媽的?先畫什么?后畫什么?

  4、老師夸獎東東,請幼兒說一說東東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勇敢、會動腦筋)老師表示希望小朋友向東東學習。

  5、再講一遍故事,請幼兒隨著故事內容做動作。

  6、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媽媽長得什么樣?

  7、給幼兒書和筆,讓他們也畫媽媽(或爸爸、奶奶、姥姥等孩子最親的人)。保留畫供下一次語引活動用。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小班教案 | 幼兒園小班夏天教案:《大雨小雨》08-24

小班教案 |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緊急撤離08-24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河馬刷牙》教案小班教案01-16

小班教案 | 幼兒園小班《動物的新衣》科學教案08-24

小班教案 |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危險的小圓珠08-24

《劃船》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幼兒園小班魚類教案01-0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野外少妇被弄出喷水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电影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22 |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日韩激情乱码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