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2-06-26 15:43:0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下課10分鐘適合做的事情。

  2、模擬小學生下課10分鐘的活動,嘗試合理安排課間10分鐘。

  活動準備:

  已參觀過小學下課的前期經驗;幼兒自備書包,小學學習用品若干;書籍、棋類、玩具和時鐘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引出話題

  1、討論:小學生怎么知道什么時候上課?什么時候下課?課與課之間可以休息幾分鐘?

  2、觀看時間:知道時鐘的長針走2大格,就是10分鐘。

  二、下課 10分鐘該做什么

  1、在下課10分鐘里,可以做哪些事情?

  2、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必須做好?(幼兒根據操作材料選擇)

  3、教師按幼兒的討論總結:

  (1)必須做,如喝水、上廁所準備下一節課的課本等。

  (2)可選擇做,如看圖書、下棋、聊天、到操場上去轉一圈等。

  4、兒歌小結

  三、模擬小學生下課活動

  1、模擬下課,規定10分鐘休息。

  2、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動。

  3、按上課鈴聲準時回到座位上。

  四、交流

  1、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準備好課本和文具。

  2、介紹自己在課間10分鐘所做的事情,說說這樣安排的理由。

  總結:課間10分鐘是很有限的,必須做好下節課的準備工作和必要的休息,這樣的10分鐘才會過得有意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消防隊員所從事的工作,知道消防隊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激發幼兒熱愛消防隊員的情感。

  2、了解防火知識,培養消防意識,豐富自我保護的常識、方法。

  活動準備:摩托頭盔、塑料袋、玩具滅火器、廢舊消防水帶

  活動過程:

  ㈠、參觀消防隊,讓幼兒了解消防員所從事的工作。

  ㈡、通過提問題,引導幼兒回憶參觀時看到的和聽到的。

  教師:

  1、昨天我們到哪兒了?玩得開心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請一二名幼兒大膽地講述)

  2、分小組展開討論:你覺得消防員叔叔最棒的是什么?(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參與討論,并完整地表述給同伴聽)

  3、教師進行小結。和幼兒一起回憶消防員叔叔救火的情景,感受火災對人的生命財產的威脅,體會消防員是最勇敢、最可愛的人。

  ㈠、讓幼兒掌握火災發生時自救的常識和方法。

  教師:火災真可怕,大家可不能玩火,可萬一發生火災該怎么辦呢?

  ㈡、展示幼兒園的樓層設計圖,請幼兒展開討論為樓層設計安全通道。

  ㈢、通過"消防"游戲,讓幼兒進一步鞏固和遷移火災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方法。

  區域活動:美工區:為幼兒提供塑料袋、可樂瓶、易拉罐供幼兒設計制作消防服、滅火器、消防水帶等。如用塑料袋剪開成消防服;用可樂瓶和油漆制成滅火器等。

  角色區:為幼兒提供美工區制作的道具,讓幼兒自主選擇,扮演角色進行游戲。

  語言區:為幼兒提供有關的防火知識圖片,讓幼兒通過討論作進一步的鞏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勇敢的消防隊員》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長大的一些變化,萌發對成長的向往和期盼。

  2、知道生活中許多事情與身高有關,個子高矮各有好處。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掛圖1號,幼兒用書;磁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有個小朋友叫彼得,他的個子沒有媽媽高,于是彼得想到了許多事情。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名字叫《99厘米高的彼得》。

  2、傾聽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①教師播放故事一遍,幼兒傾聽。播放完后幼兒一起討論。

  ②師:故事里有誰?

  ③故事講的是什么事情?

  3、出示掛圖,教師分段講述故事,與幼兒討論故事細節。

  ①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媽媽比彼得高了許多,還有哪些地方比彼得大,比彼得長?(鼻子、手、腿和胳膊)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講述。

  ②講述故事第二段、第三段。提問:長成大人就不再長個子了,還有哪些地方會繼續長呢?(頭發、手指甲、腳趾甲、身體中間)請幼兒仔細傾聽并講述。

  ③講述故事第四、五段。提問交流:彼得覺得長成大人有什么好處?

  ④講述故事最后兩段。彼得希望自己長到多大,多高呢?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看圖理解并講述。

  4、再次傾聽故事,幼兒表達愿望。

  聽故事后,討論:你希望自己能長多高、多大?為什么?(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和表達)5、與幼兒一起討論,個子高矮的優缺點。

  教學反思

  “我叫彼得,今天早上媽媽給我量了身高,剛好99厘米高。媽媽說,快一米了。可是,媽媽還是比我高許多,足足有76厘米!而且她的鼻子比我大,手比我大,就連腿和胳膊都比我長。怎么會這樣呢?那是因為媽媽已經長成大人啦……”

  《99厘米高的彼得》是一個繪本故事,根據故事內容,我設計了兩個目標:1.理解故事,感受長大的一些變化,萌發幼兒對成長的向往和期盼;2.知道生活中的許多事情與身高有關,個子高矮各有好處。于是我依據活動目標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活動:第一個環節是導入,討論:“你覺得個子高好嗎?為什么?”第二個環節是幼兒傾聽故事,了解故事內容;第三個環節是結合掛圖,教師分段講述故事;第四個環節是幼兒再次傾聽完整故事,表達愿望;最后教師小結。

  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并不能對故事完全的了解,在討論個子高矮的優缺點的時候,孩子們也沒有很好的意識到身高所帶來的好處。我還從孩子們的操作中,觀察到部分幼兒的傾聽習慣不是很好,導致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時候,不能完整回答教師的問題。這個現象讓我知道了原來的教學設計的不足之處,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是被引導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孩子的細微變化,將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設計實際操作時,應該將生活與幼兒實際聯系起來,舉例說明,讓幼兒體會到身高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它在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但是我覺得孩子們對故事內容中的身高沒有太多意識,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也還是沒有了解故事內容,我認為以后還是要多教導孩子生活常識,將孩子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孩子懂得結合生活中的實事,從而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

  小百科:厘米是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語符號即縮寫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發票,了解發票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2、樹立維護自我權益的意識。

  3、懂得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體驗消費者的權益。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和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發票。

  2、幼兒用書《消費者的保護者》。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舉行“發票博覽會”。

  幼兒將自己收集的發票張貼在展板上,互相觀看、介紹。

  師:你知道發票是什么嗎?(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項憑證)發票上有什么?(購買單位、銷售單位、商品名稱、商品數量和計量單位、單價和價款、開票單位、收款人、開票日期、公章、發票號碼等內容)

  師:你知道發票上的這些公章、號碼、金額都表示什么意思嗎?

  二、引導幼兒了解發票的用途。

  師:你和爸爸媽媽在消費的過程中,有沒有要過發票?

  師:如果你們要了發票,是做什么用的?(報銷、抽獎、退換貨、防止偷稅漏稅、尋找失物等)

  師:如果你們沒有要發票,有沒有碰到什么問題?碰到問題后你們有什么感受?

  引導幼兒討論:我們在消費的過程中需不需要索取發票?(發票是維護消費者權益必需的,我們要養成消費者后索取發票的好習慣)

  三、我是發票設計師。

  觀察幼兒用書中不同類型的發票(手寫發票、撕票、電腦打印發票等),請幼兒說說這些發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討論:隨著社會的發展,手寫發票逐漸被撕票和電腦打印發票所取代,今后發票還會發展成什么樣呢?(從制作發票的材料,發票票面內容等加以討論)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美工區自己設計發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我國當前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家長讓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但是有些家長對子女的生活關心、照顧過多,教育不夠,造成部分孩子只知受他人之愛,而不知付出,認為父母的關心、照顧是應當的,不懂得回報、感恩父母。因此,加強孝敬父母的教育尤為必要。

  本活動主要讓孩子了解父母養育自己很辛苦,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從而激發他們對父母的愛,促使他們產生孝敬父母的行動,于是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講述的是爸爸媽媽給貝兒過生日那天,貝兒看著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回憶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養育自己的'辛苦,對于過生日就有了一種新的理解,于是就把蛋糕讓給爸爸媽媽先吃的這個故事。這是活動的重點部分,感情的升華是難點。這個故事所透視的內涵是因為給孩子過生日是當前家庭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家長往往是忘記或舍棄自己的生日,而給孩子的是隆重的生日,通過這樣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比較親切切容易接受。

  活動目標:

  1、知道父母養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親切關懷、照顧下長大的。

  2. 體會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產生愛爸爸**的情感,愿意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活動準備:

  課件:《我愛爸爸媽媽》;故事磁帶:《看誰做得好》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朋友在這個世界上誰是你們最愛的人?你們家里都有什么人,他們對你怎么樣?小朋友,你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是怎樣長到這么大的呢?

  師:好,剛才所有的小朋友都說到了爸爸媽媽,現在就請你們來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對你們都做過哪些事情?你認為哪些是愛你們的,哪些是不愛你們的。

  二、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

  1、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幫助記錄。

  2、討論孩子說的哪些體現出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哪些是不愛我們的?

  師:爸爸媽媽愛我們的事情都差不多,都是給我們買好吃的、好穿的、還帶我們到外面去旅游……但爸爸媽媽打孩子是否表示他們就不愛我們了呢?讓孩子進行討論,爸爸媽媽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打我們的?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微笑01-17

旅行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1-28

幼兒園大班社會《與時間賽跑》教案03-26

幼兒園大班社會《春天到了》教案03-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色婷婷免费视频 | 天堂日本美女在线播放 | 我要色综合色鬼久久 |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 | 亚洲乱码成熟在线视频播放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