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體會獅子的多種發型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2、嘗試用中鋒、側鋒的方法表現獅子的發型,感受線條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3、充分想象,大膽運用彩墨進行創作,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各種發型圖,能畫出獅子的頭部特征。
2、各種獅子圖片,染色發型范例,各種線條標記圖。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獅子圖片,鞏固了解獅子的外形特征。
(I)教師:獅子是什么樣的?(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小結:獅子的頭大大的,上面長著密密長長的鬃毛,鼻子像一個三角形,臉E有兩個大大的腮幫子,上面有很多點點,長出細細長長的胡須。
2、師幼共同探索獅子發型的畫法。
(1)探索單層發型的畫法。
教師:獅子今天想來理發,請你們幫它想一想,給它設計什么樣的發型呢? (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相應的線條標記圖)
教師:這些發型是怎么畫出來的?
(2)探索染色發型的兩法。
教師出示范例:我這兒還有一種發型,你們看看和這些有什么不一樣?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試試。
3、激發幼兒充分想象,鼓勵幼兒用彩最大膽創作。
教師:你準備給獅子設計什么樣的發型呢?染什么顏色的頭發?
4、集體欣賞作品,教師引導幼兒重點從發型和顏色來評價。
教師:你設計的是什么樣的發型?是什么顏色的?你喜歡哪種發型?為什么?
【評析】
獅子這種動物,不是孩子們能經常見到的,因此他們在表現公獅頭部茂密的毛發時容易忽視下巴部分。通過事先欣賞動畫片《獅子王》中的片段或欣賞獅子圖片,能夠幫助幼兒比較直觀地感受獅子頭部的毛發長向、生活環境等。在幼兒掌握了獅子的頭部特征后,就能比較容易添畫細節、豐富畫面的內容、協調畫面的結構比例了。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主線: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具體的分析欣賞各種小食品包裝的實物,具體的理解食品包裝的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形式與對象(兒童年齡特點)的統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藝術特點。
教學目的:
通過畫各種小食品,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形狀和色彩等繪畫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小食品的特點和裝飾特點的理解與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小食品的不同形狀特點與不同裝飾風格的表現。
教學準備:
1.學生自帶一樣小食品。要求沒有教師的允許下不許打開,違反者禁止參加本課的活動。
作業要求:
寫生 或想象畫幾個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點和圖案與色彩的設計效果。
活動過程
一、 小食品觀賞活動。解決以下問題 (培養學生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
二、教師小結 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的色彩運用的規律。
三、把你觀察的小食品畫出來。 適當講授構圖技巧。可以進行隨意的組合 (審美能力的理解。a美術知識的介紹)
四、調查反饋。
1.讀自己的研究報告,張貼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誰的小食品畫的又象又好。 (d通過學生優秀作業的對照、比較、鑒別)
五、布置作業,通過研究, 我們學習了對事物的細致的觀察。回家每人選一樣物體進行調查,自己寫一份調查報告。下節課我們進行更多的交流。
關于對小食品( )的調查
年 班
所研專題名稱: 經研究我知道
調 查 內 容
包裝上面有什么:4種以上
通過包裝我知道里面是:
外形: 色彩:以 色為主,還有 顏色。
色彩搭配的作用:
適合的年齡段 。
哪些顏色再一起對比比較強烈包裝和內容是否統一? 是 不是 畫幾種你發現的線條。
你還發現了什么: 。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魚是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動物,不光通過電視、圖片或者去動物園,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吃的食物中也有魚類,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各種各樣的魚》。收集大量的廢舊材料,也讓他們了解到廢物利用,不浪費。平時都是以畫畫為主,今天讓孩子動作操作這些廢舊材料,使得它們變成一條條美麗的魚,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小魚,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樂于大膽嘗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廢舊材料、魚的圖片、操作工具。
2.幼兒在活動前觀看魚的視頻和魚的實物。
活動過程:
環節一,出示圖片,讓幼兒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并讓幼兒著重觀察魚的外形特征,每條魚都是不一樣的,要仔細觀察,從魚的頭部、身體、身體兩側、尾巴等來觀察魚。
反思:幼兒看到魚后都很興奮,在講解時也表達的很清楚,正對自己喜歡的魚在那不停的說,我在看的過程中也加以講解魚的不同點,和他們的形狀,讓幼兒更好的記住自己喜歡的魚。
環節二,觀看好圖片后,出示廢舊材料,直接主題,用廢舊材料制作各種各樣的魚,教師用兩個不同形狀的盒子問小朋友可以做什么魚,幼兒說出了很多種類,根據盒子的形狀差異,教師做出了兩條不一樣的魚,再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手上的材料是什么形狀的,能做什么魚,了解后再請幼兒動手做。
反思:這一環節,我在制作上還是講解的比較仔細的,但在讓幼兒發言時,請的幼兒不是很多,而且幼兒說出來的種類并不是很多,我就這樣一帶而過了。
環節三,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完成自己的作品。
反思:此環節,幼兒操作很認真,教師在一旁自己觀察,讓孩子做的更好。
最后的環節是幫幼兒的作品進行修改,使得作品更美觀,最后上墻進行展示。
反思:幼兒對于自己的作品展示表示的非常興奮,也更努力的讓自己的作品制作的更好。
活動反思:
幼兒對于美工活動都是比較感興趣的,在操作中每個孩子都很認真,沒有以往的吵鬧,在操作中,部分幼兒的能力很強,制作的很漂亮,個別幼兒要繼續努力。我在操作講解上還是比較仔細的,也讓幼兒和我一樣來說一說自己的材料根據形狀可以做什么魚,通過欣賞,夸大幼兒的知識面,做出更多漂亮的魚,在作品展示的時候,幼兒更是興奮,它們也時不時的改動自己的作品,希望自己制作出更漂亮的魚。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色彩的豐富性,知道彩虹七種顏色的名稱。
2、會和同伴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對美麗的大自然的感受。
3、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激發幼兒的藝術興趣。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各色水果糖、多媒體及課件、錄音機及音樂磁帶、作業展示板等
學具:水彩筆(蠟筆)、剪刀、彩紙、膠水、大張鉛化紙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品嘗各色水果糖,說說吃了什么顏色的糖?覺得味道怎樣?
2、課件展示大自然景色,讓幼兒欣賞,從中找一找更豐富的色彩。
3、欣賞二段音樂,讓幼兒說說音樂里表現的是什么顏色?你是怎樣聽出來的?
4、導入正題,教師:色彩居然具有這么大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表現《美麗的大自然》吧!老師想起了一種自然現象,叫彩虹,誰能說出彩虹顏色的名稱來?(幼兒回答)將幼兒分成七組,分別以顏色命名。
5、欣賞小朋友作品三幅(電子幻燈片),說說它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自然的?
6、展示材料,讓幼兒討論如何用這些材料來表現大自然的色彩美。
7、幼兒創作,教師分組巡回指導。尊重幼兒意愿,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重新組合每組的陣容,開始用色彩來進行創作。
8、展示每組作品,進行交流。每組派一名小朋友當解說員,其他人和老師當觀眾,一起參觀《美麗的大自然》畫展。
9、欣賞大師作品。教師:世界在我們的眼里是多么新鮮、神奇和美麗,藝術大師們也用豐富的色彩表達著對大自然的熱愛,(以電子幻燈片形式讓幼兒欣賞3—4幅作品,并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結束語:原來大師的想法和我們很多小朋友是一樣的,只要大家經常用發現的眼光尋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不久你們也肯定能成為藝術大師。最后,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發現去感受更多更美的色彩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處處突出了幼兒的主體性,先讓幼兒通過看、聽、說來感受自然界顏色的豐富,再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材料來表現七彩自然,各組幼兒自由組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彼此介紹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每一個環節老師都尊重幼兒的意愿,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活動中老師還借助多媒體課件將大自然的景色展示于幼兒眼前,后與音樂欣賞結合,更加深了幼兒對色彩的感受,最后展示大師的作品又較好地激發了幼兒繼續創作的愿望。總之,本活動運用多種手段,巧妙地將各種資源統合在七彩自然這一內容中,使幼兒獲得了多元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整體與局部的關系,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對圖形進行大膽添畫。
2、能有興趣地完成翻翻書的制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翻翻書一本、空白的翻翻書一本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出示畫有長方形的一頁翻翻書,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有趣的翻翻書,我們先來看看這是什么形狀?請你們猜猜老師會用這個長方形畫什么"(幼兒大膽猜測)
二、教師展示自制的翻翻書,幼兒欣賞,感受翻翻書"由局部變整體"的特點提問:看看里面到底畫了什么?(幼兒逐頁欣賞)你發現翻翻書有什么秘密?(了解翻翻書的特點:上面不變,下面變,)提醒幼兒:上面的圖案是不能添畫的。
三、幼兒嘗試添畫,制作翻翻書
出示畫有三角形的翻翻書提問:老師用長方形變出了四種不同的圖形,你們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的圖形,這是什么?你能用三角形變出什么來?(幼兒想象并請個別幼兒上來添畫,幼兒添畫時,教師注意及時提醒不能添畫在共有的部分上)
四、幼兒自制翻翻書
1、教師提出制作要求: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本不一樣的翻翻書,請你也來變一變,每一頁都要變出不一樣的東西,已有的圖形上不能進行添畫(可根據幼兒的能力添畫2-4種)
2、幼兒自主添畫,制作翻翻書,教師巡回指導
五、交流展示幼兒作品
1、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翻翻書,教師及時表揚,讓幼兒體驗成功感
2、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翻翻書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自由設計畫面,創作出有生活情景的下雪天堆雪人的場景。
2、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
3、幼兒可根據需要,可單人進行作畫,也可自由結對進行作畫,讓幼兒充分體驗合作的快樂。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事先在活動室布置下雪天的場景。
(2)物質準備:
1、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繪畫紙;
2、水彩筆、油畫棒、勾線筆;
3、大的展示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愉快地玩音樂游戲——《堆雪人》
1、在創設的雪景氛圍中導入課題。
2、音樂游戲——《堆雪人》
啟發幼兒用夸張的表情表現雪人的情緒。同時啟發幼兒用優美的姿態表現下雪天堆雪人、玩雪仗的場景。
二、教師示范畫,引導幼兒相互討論。
1、教師:“冬天來了,小雪花悄悄地飄落下來。小朋友,在下雪天里你最喜歡什么玩什么游戲?”
幼兒討論并回答。
師:“堆雪人,這個主意不錯,可是我們這沒有雪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2、師引導幼兒描述雪人形象,并示范畫一種雪人的形象。
師:“那我先來堆一個大雪人,大雪人是什么樣子的?”
師:“大雪人看到那么多的小雪花來和它做游戲,心情怎么樣?
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開心的表情。
師根據幼兒口述的雪人形象,繪畫自己心目中的雪人。
三、交代要,引發幼兒作畫的欲望。
師:“瞧,老師畫的大雪人孤零零地站在雪地里,它覺得有些寂寞,你們有什么好主意來幫幫它?”
幼兒相互交流并回答。
引導幼兒繪畫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要堆的雪人模樣,并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添畫,如冬天的房子,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戲等。
四、幼兒自由選擇繪畫的紙和筆進行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
六、音樂游戲——用舞蹈的形式表現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1、鼓勵幼兒用動作語言來表現自己喜愛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2、鼓勵幼兒主動邀請客人老師一起來用肢體語言表現自己繪畫的作品內容。
活動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打破了常規美術教學活動的模式,有機地將藝術領域中音樂與美術有機結合起來,首尾照應。同時,無論是在音樂動作表現還是在色彩構圖表現上,教師都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注重了幼兒情緒情感的真實體現。
在繪畫材料的選用上,教師也打破了原來繪畫的傳統,而是為幼兒提供豐富的不同色彩和大小的紙張,讓幼兒自由選擇,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幼兒的創作欲望非常強。整個教學活動活而不亂,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高漲,基本功也十分扎實。教師真正做到了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并努力引導幼兒從動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創造了美。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潔工為我們大家服務
2、把分開的心形圖畫粘貼起來,
3、用感恩的心情去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清潔工的錄相。
2、剪刀、畫筆、油畫棒、紙。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師:現在我們先來看一段錄相
錄相看完了,誰能告訴老師你們看到了什么?
幼:清潔工在掃地,在打掃衛生,在檢垃圾。
師:那你們想一想,要是沒有這些清潔工阿姨,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么樣子啊?
幼:很臟,垃圾很多
師:清潔工阿姨,叔叔為了保持我們城市的清潔,非常辛苦。我們大家都很感謝他們,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該送給他們什么禮物來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感謝呢?
2、欣賞各類感恩的賀卡
提問:這些賀卡給你怎樣的感覺?
你最喜歡上面那些圖案?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3、示范、講解做賀卡的方法
(1)有的小朋友說啊,可以做賀卡送給他們,那我們今天就來做賀卡,好不好啊? 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張老師已經做好了幾張賀卡,你們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2)教師操作,把幾張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個更好看的像燈籠一樣的賀卡了!
師:恩,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待會你們做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做一樣的,也可以做不樣的,我要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較能干,可以做出不樣的?
4、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5、展示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說出一句感恩的話。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4-22
大班美術幼兒園教案08-04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6-09
美術幼兒園大班教案07-01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橋04-09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柳樹》04-09
《蔬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12-27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家》01-06
螃蟹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1-29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蘋果》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