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生性好奇,經常對周圍的環境及事物問這問那。螺絲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很容易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新《綱要》指出:對于科學探索活動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操作試驗,從中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我們在園本課程中設計了此活動,目的使幼兒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了解粗淺的科學知識,培養科學興趣及觀察分析能力。
設計思路如下:
1、首先以“百寶箱“引出操作材料,激發幼兒探索操作的興趣。
2、分組操作,以比賽的形式得出結論:螺絲作為固定連接物體的材料最方便、結實。
3、通過自由玩螺絲,引導幼兒發現螺絲在匹配的情況下才能很好的固定連接物體。
4、通過自由擺弄一些帶有螺紋的物品,引導幼兒了解螺絲原理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活動目標】
1、認識螺絲,知道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螺桿和螺帽在匹配的情況下,可以連接、固定物體。
2、了解螺絲旋轉上升的特性。
3、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以及觀察分析的能力。
4、了解螺絲原理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活動準備】
1、每幼兒兩塊螺絲玩具。
2、不同直徑的螺絲。
3、帶有螺紋的物品,如:不同口徑的飲料瓶和瓶蓋、燈泡和燈座、能擰的筆和筆帽等。
4、細鐵絲、雙面膠、透明膠、小細繩等,課前放到“百寶箱”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操作興趣
“孩子們,你們經常做夢嗎?昨晚我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夢,有一個白胡子老爺爺送給我一個百寶箱,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寶貝,你們想看嗎?誰表現好,我讓誰從百寶箱里摸一件寶貝。”
幼兒摸“寶貝”,說出它的用處。師:“這些看似普通的東西,在百寶箱里住過一晚以后,已經變的非常神奇,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游戲。
(二)、操作試驗,總結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的優點
1、 出示游戲材料:螺絲、細鐵絲、小細繩、雙面膠和透明膠,分別放在四個容器里。幼兒分成四組,每人兩塊中間有孔的積木玩具。師:“白胡子老爺爺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兩塊中間有孔的積木玩具,同時也給你們布置了一項任務,就是用你們分到的材料,把這兩塊積木牢牢的連在一起。小朋友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好,開始工作。看那一組最先完成任務。”
2、 幼兒操作,紀錄結果。
3、交換材料,再次試驗操作,直至各種材料各組都用過。結合速度和牢固程度,評出第1、2、3、4四個名次
4、教師總結:用螺絲作為固定連接材料是最方便、最結實的。螺絲本領最大。
(三)、認識螺絲的結構
幼兒每人一顆螺絲,通過觀察螺絲的結構,認識螺絲由螺桿和螺帽組成,螺桿上有一圈一圈的紋路,從螺桿底部向上一圈圈旋轉上升,直到螺桿的頂部,螺帽里面也有這樣的紋路,所以螺桿和螺帽能夠緊緊的咬合在一起連接固定物體。
(四)、尋找螺絲,進一步認識螺絲的作用
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教室里或者別的地方,那些地方是用螺絲連接固定的?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及時鼓勵:“小朋友說的真好,可以看出你們都是一些善于觀察的好孩子。”
(五)、玩螺絲,知道螺絲有匹配的特性
老師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絲若干,幼兒操作。
老師這兒有許多不同大小的螺絲,想送給工人叔叔去連接固定物體,可是螺桿和螺帽都混在了一起,請小朋友幫幫忙,給它們配對,用你們的巧手把螺桿和螺帽擰在一起,看哪組快。
結論: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擰不上去,螺絲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擰緊,叫匹配。螺絲在匹配的情況下才能很好的固定、連接物體。
(六)、認識螺絲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提供活動準備3中的材料,幼兒操作。
“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另一些更好玩的東西,請小朋友也給它們配對,邊玩邊思考一個問題:這些東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拿起一樣,仔細觀察它,放下,再拿一樣,觀察、放下,誰看出了它們的相同之處?請說。
教師總結:對,這些物品都能分開再合起來,因為這上面都有一圈一圈的紋路,人們利用螺絲的原理在許多東西上都設計上螺紋,用來互相連接又快又結實。比如剛才咱們玩過的筆和筆帽、瓶子和瓶蓋、燈泡和燈座等,都是通過螺紋連接的。
(七)、延伸:
老師給小朋友布置個作業,回家觀察,也可以向家長詢問:還有哪些東西上有螺絲?明天咱們互相交流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操作興趣濃厚,比賽氣氛積極熱烈。每個教學目標都是在孩子們親手操作、擺弄、觀察、比較的過程中完成的。以比賽的形式,讓幼兒自己總結出“螺絲本領最大”這一結論,是本次活動中最成功的環節。
不足之處出是第六環節:找出相同之處。難度較大,多虧一個很聰明的小男孩說出了“它們都能擰來擰去”啟發了其他孩子。本活動內容較多,作為一個活動時間緊,完成的比較倉促,后兩個環節幼兒操作不夠充分,設計成兩個活動會好一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和探究能力。
2. 鍛煉孩子們的肌肉。
3. 提高孩子們的審美感。
活動準備
甘油, 洗滌劑, 水, 顏料, 毛筆, 鐵砧, 吸管, 糖稀
教學具圖片
■ 活動過程
[導入]
1. 通過唱“吹泡泡”這首歌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吹泡泡吹泡泡
泡泡飛呀飛的高
飛到了天空中
問聲太陽好
吹泡泡吹泡泡
泡泡飛呀飛的高
飛到了天空中
問聲太陽好~你好~
咦,泡泡不見了[展開]1.談談你看過的肥皂泡泡。- 你看過肥皂泡泡嗎?在哪兒見到的呢?- 你做過肥皂泡泡玩兒嗎?- 玩肥皂泡泡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2.一起來玩兒肥皂泡泡吧。
① 用鐵砧做出各種各樣的模子。
② 把甘油和肥皂泡與顏料混在一起。
③ 把肥皂泡泡吹出來,使它粘在紙上。
④ 打開音樂,用模子吹泡泡。
⑤用吸管吹泡泡。
3. 看活動紙,談一談。
- 這兒是哪里呢?- 我們大家一起來畫一畫大海里的泡泡怎么樣?
4. 畫一畫水滴。
① 用洗滌劑來稀釋顏料。
② 用毛筆蘸上準備的材料涂在畫紙上。
③ 盡可能的表現出大海里泡泡的樣子。
[結尾]
①讓孩子們把自己做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②總結活動。[出示圖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報紙制作產生興趣,能用報紙制作出簡單地作品。
2、通過制作,懂得廢物利用,以減少浪費,增強合理消費意識。
活動準備:
報紙制作的服裝三套;紙球、紙棒、紙辮子、紙帽子等各一;舊報紙若干;膠水、訂書機、剪刀等工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時裝表演引入。
1、 三名幼兒身著報紙服裝手上各拿紙球、紙棒等進行表演。
2、 提問:
(1)、這些小朋友身上有些什么?它們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你能猜出它們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如將報紙揉成紙球;將報紙卷成紙棒;將報紙對折剪出衣服等。)
二、教育幼兒廢物利用。
1、“如果你有一張舊報紙,你會用它做什么?”引導幼兒自由討論報紙的多種制作方法。
2、了解報紙在生活中的小用處。
“你有沒有發現周圍的人用舊報紙做過些什么事情?”(擦玻璃、包裝用、當桌布、當鞋撐等。)
3、“以后發現有人看完了報紙就將它扔掉,我們該告訴他什么?”
教師小結:報紙的用處很大,我們要好好地利用它,可以將它做成簡單有趣的玩具,用它解決生活上的小麻煩,這個叫做廢物利用,它能減少垃圾減少浪費呢。
三、分區操作,鼓勵幼兒將報紙廢物利用。
1、 提出操作要求:(1)、鼓勵幼兒創造性的制作,自己或與人合作做出與眾不同 的作品。
(2)、制作過程中注意地面桌面的整潔。
(3)、完成作品后注意洗手,避免鉛中毒。
2、 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從旁指導并及時提供幼兒所需材料。
3、 集中小結,請幼兒介紹自創作品的名稱、演示玩法。
四、延伸活動: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種快樂。
3.體會親人朋友們的關愛之情。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件畫面:一棵樹
師:你覺得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
出示課件畫面:小男孩
師:這是誰?一棵茂盛的大樹和可愛的小男孩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分段感受故事
1.男孩在兒童期和大樹的故事
觀看課件畫面,欣賞故事后提問:
師:你覺得大樹和小男孩關系怎么樣?為什么?
小結:是啊,大樹和小男孩相親相愛,他們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樂呀!
2.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樹的故事
觀看圖片講述故事后提問:
師:大樹為什么感到很孤獨?
師:男孩摘走了大樹所有的蘋果,大樹為什么還很快樂?
小結:因為大樹幫助男孩達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樂。
3.分組排圖講述男孩在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與大樹的故事。
(1)幼兒分組排圖、自由講述
(2)將幼兒分組探討結果集中展示、講述。
4.完整欣賞故事,體會愛心樹的付出。
(1)欣賞課件、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
師:這是一棵什么樣的大樹?
小結:這是一棵充滿愛心的大樹,當男孩從大樹身上摘走蘋果,大樹很快樂;砍走樹枝,大樹很快樂;砍斷樹干,變成光禿禿的樹墩,大樹還是很快樂!原來付出愛也是一種快樂呀!
(三)情感遷移,體驗親人朋友們大樹般的關愛之情。
師: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愛心樹",你覺得誰是你生活中的"愛心樹",為什么?
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都是我們的愛心樹,你們愿意做一棵真正的"愛心樹"嗎?那你會怎么做?
(四)結束活動:《讓愛住我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隨著音樂節奏模仿機器人的動作,表現音樂斷頓、詼諧的特點。
2、根據情節表現機器人模仿地球人生活的動作。
3、遷移生活經驗,體驗活動的樂趣。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機器人》。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機器人動作程序。
師:你們見過機器人嗎?機器人怎樣刷牙和洗臉的?機器人做動作和我們地球人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機器人做動作一頓一頓的,還有程序,很有趣。
二、根據情節模仿地球人動作。學習機器人程序
1、機器人飛船降落在房頂上,看見地球人刷牙、洗臉,機器人按照程序進行模仿。
2、機器人飛船降落到公園里,看見地球人釣魚、劃船,機器人進行模仿。
請幼兒當地球人教機器人釣魚和劃船動作(要求地球人做動作時機器人看,機器人模仿時,地球人也在看)。
三、遷移生活經驗,模仿地球人生活動作。
1、飛船降落在幼兒園的圍墻外,看看操場上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并學一學。
請個別幼兒當地球人,將小朋友玩的項目用動作做出來,機器人們模仿。
2、地球人找機器人做朋友。
(1)提問幼兒為什么地球人會找機器人首領做朋友?
(2)請個別幼兒扮演地球人找機器人做朋友,并提問在音樂的什么地方對接能量?
3、繼續游玩,模仿地球人生活動作請幼兒扮演地球人帶機器人去另一個地方看一看,教機器人動作。
四、結束活動
這次我們在地球玩的時間太長了,必須要回到星球補充能量,請機器人們用我們的程序走回去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游戲學習1—50的按群計數,會兩個兩個的數。
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群概念,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演示板幼兒人手一套操作盒、盤子、小碗、勺子、花生米。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數數游戲
1、手指指棋盤點數1—5。(注意點數常規)
2、接數練習。(1—50)
二、基本部分:按群計數1—50
1、講述故事吸引幼兒。
師:今天是對對國五十年的國慶大典,全國上下都很高興。國王邀請50位客人參加國慶大典,對對國有個規定,進出人員必須兩個兩個的,要不就要受到懲罰,所以守成門衛兵都很小心,今天更不能出錯,出錯會掉腦袋的,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數。
2、天還早著那,客人們已經開始來了,教師邊講述邊在演示板同時放上兩個紅棋子,再放兩個綠棋子。問:客人來了幾個?他們是怎么來的?
3、教師邊擺棋子邊兩個兩個的數數,要求幼兒按老師的要求去做,直到擺夠五十個棋子。請幼兒按要求兩個兩個數到五十,可變換幾種方法強化記憶。
4、請小客人到你的棋盤上坐一坐。教師敲一下鼓,幼兒擺兩個棋子,邊擺邊數,中間停下再讓幼兒從頭數,直到擺夠五十個,再讓幼兒從頭兩個兩個數到五十。
5、客人走了很遠的路,走累了,我們請他們到客廳里休息一下。教師敲一下鼓,幼兒拿走兩個棋子,邊拿邊兩個兩個數,直到全部拿完。
6、送客人回房間休息。(送操作盒)
7、請客人吃聰明豆。幼兒扮演服務員,兩個兩個舀豆豆,邊舀邊數,數到五十。
三、結束部分:參加慶典大會
師:國王非常高興,也請我們參加慶典大會,現在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拉起手,兩個兩個一起去參加,放音樂,幼兒手拉手自由舞蹈。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對兩個兩個數數的理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徹,個別幼兒還不能獨立數數,教師應該在設計幾個游戲環節,訓練幼兒掌握兩個兩個數數的技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復習學過的生字:貓豬狗牛馬。
2、學習新授生字:說問汗吐
3、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進行分角色創作表演童話故事。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對科學詩歌的興趣。
5、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詩歌情節。
6、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新授生字:說、問、汗、吐。
2、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進行分角色創作表演童話故事。
活動準備
1、字卡若干。
2、釣竿小魚池教具。
3、小動物頭飾若干個。
4、《小花貓找汗》動畫片。
5、律動音樂《小動物》。
活動過程
律動《小動物模仿操》教師領幼兒入座。
一、導入
播放動畫片《小花貓找汗》
二、聽讀游戲詩歌教學
1、動畫片看完了,我要考考小朋友,這個動畫片的名字叫什么?出現了哪些小動物?
2、教師引導幼兒玩“連連看”的游戲
3、這些小動物還帶來幾個字寶寶,我們一起看看。(把剛才的小動物圖片翻過來,后面是相對應的小動物的名稱字卡:貓、狗、豬、牛、馬)
4、認讀識字游戲
三、學習新授生字
1、這首童話里還有幾個小字寶寶不見了,看來我需要魔術帽。
2、教師引領幼兒觀察,并讓幼兒獨立分析字形。
四、識字游戲
1、小貓釣魚
2、誰當小老師?
3、猜猜誰不見了。
五、活動延伸:童話劇表演。
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小花貓找汗》的故事,那我們想不想表演這個故事呢?
教學反思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
1、活動中,孩子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在這節課中,我充分發揮了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與孩子之間的討論,教師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是促進下一步教學的動力。
2、情境創設對于幼兒的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理解作品的內容,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學會歸納故事的主題
2.認識螞蟻向上特殊味道的作用
3.體驗人物的情感變化脈絡,提高文學理解力和表現力,增強自信心。
(二)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小螞蟻的教訓》
(三)活動過程
1.學習作品
(1)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把這個故事介紹給幼兒,教師要注意用不同語態,語調等表現人物情緒變化如:小螞蟻和小伙伴相親相愛,伙伴的像仇敵一樣的對待他
(2)教師利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順情節發展的過程,并歸納出主題。
提問“小螞蟻為什么要離開小伙伴們?離開小伙伴的一小螞蟻碰到了誰?他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身體上發生了什么變化?當她回家時,小伙伴認識他們嗎?為什么?小螞蟻離開了家去哪?碰到了誰?他是怎么幫助小螞蟻的?最后小螞蟻得到一個什么教訓?
(3)教師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邊聽邊看
提問:“小螞蟻的教訓是什么?我們知道有關螞蟻的什么秘密?”幫助幼兒歸納主題。
2編故事
(1)選擇一個平時在班上較有特點的孩子,做為故事的主角,取代原故事中小河馬的角色,本幼兒討論同學中他們最大特點,想象并用語言表達出來如:一天我們班小伙伴都外出做什么?突然他想去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等。
(2)讓班上不同的小朋友也做故事里的主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大樹“穿新衣”了》,讓幼兒懂得有關科學保護樹木的粗淺知識,理解樹木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以及樹木對人們帶來的好處及人們對樹木的利用。讓孩子知道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培養孩子愛綠化,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7日星期五
三、活動地點
江高公園
四、活動對象
大班級全體老師、幼兒及家長
五、活動具體安排
1)級組長講解這次活動的意義以及活動的具體安排。
級組長:“今天,我們來到江高公園給大樹穿上漂亮的“新衣”。但是,你們知道為什么要給大樹穿“新衣”嗎?(請小朋友回答)小朋友都說得很好,除了不讓蟲蛀以外還有其他作用的,譬如,晚上,司機在馬路上開車的時候,當燈光照到馬路兩旁的白色樹干上時,司機就能判斷路旁的交通情況,以免發生交通意外。
樹除了能綠化環境以外,你知道還有什么作用嗎?(請小朋友回答)小朋友都回答得很好,
2)親子游戲
游戲一:珍惜水源
活動目標:
1、讓大家懂得生活用水的來源及水資源是有限的,必須節約用水。
2、能在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行為,自覺愛惜潔凈水,并教育身邊的人也節約用水。
活動準備:
小水桶八個,大水桶四個
游戲玩法:
1、幼兒分成四隊,站在起跑線后,家長也分成四隊,站在指定的位置。
2、老師交代要求,送水的過程中,水不能蕩溢出來。
3、幼兒把水送到家長手里,由家長把水送到終點。
游戲二:大家來種樹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使大家懂得樹是人類的好朋友,它能減少噪聲,凈化環境。
2、教育大家要愛護樹木,自覺保護我們的環境。
活動準備:
障礙物八個,小樹八棵,裝有沙子的盆四個。
游戲玩法:
1、幼兒分成四隊,站在起跑線后,家長也分成四隊,站在指定的位置。
2、教師講述玩法:幼兒繞過障礙物把樹送給家長,由家長送到終點并進行“種植”。
3、活動結束。
3)活動:《大樹“穿新衣”了》,家長與幼兒以及教師全體開始進行涂樹。
4)活動結束,各班收拾工具,清理現場的衛生。
5)各班回去組織
幼兒進行小結工作。
六、活動評價
經過這次活動,不但讓孩子懂得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同時還影響到孩子身邊的人(家長),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生長在城鎮郊區里,教育的氛圍不是很濃家庭的個人素質教養不算高。因此,孩子們雖然在學校受到教育,但這樣是遠遠不夠的。通過這樣的社區互動教育使大家都好好地上了環境教育課,也受到廣大家長的稱贊。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03-05
《蔬菜》幼兒園大班教案03-25
幼兒園大班教案《圖案》04-06
幼兒園大班秋天教案04-08
幼兒園大班電池教案04-08
幼兒園大班教案《量詞》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