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

時間:2022-10-12 12:32:2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通用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通用8篇)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時間的行程。

  2、初步認識時鐘,正確地辨認整點。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第10號:我的一天。

  2、掛鐘一個,長針、短針做成手狀。

  3、幼兒自制的時鐘人手一個。

  4、《小鬧鐘的音樂》

  5、大鼓一個。

  6、“我的一天”小卡片一套。

  活動過程:

  1、“小鬧鐘”你好。

  聽聽音樂看看鐘,說說鐘面上有什么。

  教師念繞口令:長針長,短針短;長針走得快,短針走得慢;長針走一圈,短針走一步。

  教師邊念繞口令邊撥鐘。如:如長針短針握握手,12點鐘;長針短針排一排,6點鐘;長針握12,短針握1,1點了。

  幼兒在自己的鐘上撥出與教師相同的鐘點,并讀出時間。

  2、說說“我的一天”。

  與幼兒一起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

  幼兒將卡片按時間的前后順序排好隊。

  看教師的鐘面,幼兒在自己的鐘上撥出相應的時間,并舉起相應的卡片。

  3、游戲:“小鬧鐘”

  聽一遍音樂,教師敲鼓數下,幼兒撥出鐘點。

  教師撥出鐘點,幼兒用肢體表現相應的生活情景。如:教師撥12點,幼兒做睡覺的動作。

  活動反思:

  本堂課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活動準備充分,層次清楚。幼兒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了時鐘,能區分時針、分針,學會了看整點。

  本堂課的開始部分我以聽音樂唱《小鬧鐘》歌曲,引出主題,我提問:“剛才唱的是誰呀?”小朋友都能說出是小鬧鐘。隨后我通過念繞口令讓幼兒了解時針和分針轉動的規律。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很濃厚。

  本堂課的第二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通過讓幼兒說說《我的一天》,說說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猜猜看那些事情是在幾點鐘做的,為下面的活動:幼兒在鐘面上撥出鐘點做鋪墊。但是我在引導他們說出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時,講得過于細致、所以占掉的時間比預設的多了幾分鐘,因此,把最后一個環節:幼兒練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9頁)改為了延伸活動。

  從整堂課來看,幼兒的學習興趣很濃,尤其是在游戲《小鬧鐘》時,他們能根據我撥出的時間用肢體做出相應的生活情景。

  孩子們在這堂課的出色表現,比我預想的要勝出一籌。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藝術字和圖片的插入方法。

  學會如何調節藝術字大小及位置。

  理解圖片的版式在圖片格式設置中的作用。

  能夠對頁面進行框架設計和表格的插入。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幫助文檔學會插入圖片和藝術字的插入,以及格式的修改。

  通過討論交流將自己的一天行程進行羅列。

  通過自學、嘗試、小組合作的形式,嘗試在WORD里以“我的一天”為內容制作簡易板報。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動手制作小作品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通過對自己一天的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正。

  教學重點與難點:

  圖片藝術字的版式設置。

  通過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交流學習。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幫助文檔、范例板報。

  教學過程:

  (一)、引入揭示課題

  導入:板報作品的比較(出示媒體)。

  師:老師這里有兩份日程表,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出示板報)。

  學生根據這份日程表,思考并回答老師問題。

  師:這兩份日程表的行程一樣嗎?

  師:那你覺得哪一份日程表看上去比較豐富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出圖片與藝術字的修飾作用。

  師:今天就來制作一份圖文并茂的日程表,插入圖片和藝術字(出示課題)。

  (二)、小組分工

  師:要完成這份日程表,我們分成三個步驟,分別是框架設計、圖片藝術字插入,格式調整。我們現在三個人為一個小組,來討論一下你們小組如何來分工。

  (三)、自主學習幫助文檔

  現在,根據你們的分工,開始分頭學習幫助文檔。

  師巡視:

  1、學生完成情況不理想。

  師:請一位同學來為我們演示一下他是怎么插入圖片的。

  師:有誰找到了和他不同的,更簡便的設置方法嗎?

  2、學生自學情況理想

  師:我們剛才都自學了幫助文檔,現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按照每個人認領的部分按順序制作日程表。

  (四)、作品制作

  師:每個小組按照框架設計、圖片藝術字插入、格式設置這樣的順序,由每個小組成員按順序來制作日程表,在制作過程中,由操作的同學為其他兩名同學講解自己負責的部分。素材在制定文件目錄下。

  學生按小學合作學習。

  (五)、作品展示、歸納方法

  1、師:剛才我們每個小組已經將自己一天的日程表制作好了。

  現在請完成的小組來展示一下他們的作品。

  學生小組展示

  2、歸納藝術字和圖片的插入和格式設置的方法,對日程表制作進行評價。

  師:你能告訴大家,你是如何插入圖片藝術字的嗎?你是如何設置他們格式的嗎,為什么這么設置?有誰有更好的方法嗎?

  3、對日程表內容進行評價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這一天里有沒有不夠科學的地方。他們該怎么改進呢?

  (六)、小結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 篇3

  活動目標

  1 閱讀《我的幸運一天》,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張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風格。

  2 表演故事情節,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3 能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愿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和感受。

  活動準備

  《我的幸運一天》大書一本,狐貍頭飾一個,《動物狂歡節》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欣賞閱讀

  1 教師出示大圖書,引入課題,激起幼兒閱讀的愿望。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掀開遮在書上的布)。

  師:你們看到過這么大的書嗎?

  2 閱讀前和幼兒交流,提出閱讀要求。

  師:這是一本故事書,里面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會兒我們一起來看,看完后你覺得哪里特別有意思,特別好玩,就提出來和小朋友一起交流和討論,好嗎?

  3 和幼兒共同欣賞閱讀。

  教師以生動的角色語言,并借助精彩的畫面讓幼兒感受故事情節。

  (環節點評:這一環節中有兩個突出的地方,一是把書完整地展示給孩子,從封面到封底。不加教師的任何引導性、提問性語言,這樣可以讓孩子完整地感受作品。二是借助教師生動的角色語言和精彩的畫面,刺激幼兒的視覺和聽覺神經,把作品的形象性、趣味性傳遞給孩子,使孩子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以達到更好地融入作品和感受情節的目的。)

  4 與幼兒共同討論、交流、分享閱讀經驗。

  師:你認為這是誰的幸運一天?為什么?

  師:你喜歡書中的哪一頁?為什么喜歡?

  (環節點評:這個環節好比是藝術畫中的“留白”。“你喜歡書中的哪一頁?為什么喜歡?”拋出這樣的問題,給了孩子一個自由生成的空間,孩子可以自由地和別人分享他的感受和經驗。教師認真傾聽孩子們的回答,也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經驗。這一環節對于教師是個挑戰,因為教師事先無法預料到孩子會怎樣回答,會是怎樣的反應,只能憑自己的教育機智去組織這個過程。)

  5 簡要向幼兒介紹作者和譯者,讓幼兒以掌聲感謝他們。

  師:這本書是一位叫慶子·凱薩茲的日本女藝術家寫的。她把這本書送給所有喜歡看圖畫書的小朋友。還有一位叫吳小紅的,把這本書翻譯成中國文字,讓我們小朋友能看懂,我們一起來謝謝他們。(鼓掌)

  二、游戲互動

  1 表演故事中的一段情節,進一步理解和感受。

  一位教師扮演狐貍敲門,一位教師扮演小豬,根據故事中的對話和情節。在《動物狂歡節》的音樂聲中表演按摩。

  2 和幼兒一起討論剛才的表演,進一步明確按摩的要求和順序。

  師:剛才我們表演了書中的哪一段?先按摩哪里,再按摩哪里,最后按摩哪里?小豬是怎么說的?狐貍是怎么做的?

  3 幼兒互相分角色表演故事情節,感受幽默和快樂。

  一組幼兒扮演小豬,一組幼兒扮演狐貍,互相表演按摩情節。

  教師適當地進行語言提示,如:小豬要求狐貍重一點,狐貍越來越累的樣子。

  (環節點評:孩子們在歡樂幽默的音樂中體驗愉悅,而且把角色都扮演得淋漓盡致,包括小豬的語言,狐貍累的神態、動作,直到最后倒下來都表現了出來,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三、結束活動

  狐貍按摩累了倒下了,教師帶著小豬拿上小甜餅輕輕地離開。

  活動延伸

  1 在活動室的圖書角里放置《我的幸運一天》小書,讓幼兒自由閱讀。

  2 表演區里增加關于《我的幸運一天》的故事表演道具。供幼兒表演故事。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 篇4

  活動目標

  1、在回憶自己一天的生活內容之后,嘗試用制作小書買的方式加以表現。

  2、通過了解一本書的基本結構,學習制作自己的小書。

  3、在活動中能大膽地向教師、同伴求教。

  活動準備

  1、課件-我的一天

  2、畫紙每人3-4張,彩色筆、訂書機等。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交流

  教師:和同伴說說,你印象最深的一天里做了什么?

  早上在做什么?中午呢?下午呢?晚上呢?

  二、討論:一本書里有什么

  1、提問:你們知道一本書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嗎?

  2、教師:試著把我們一天做的事情制作成一本好看的書好嗎?

  3、教師小結:一本完整的書除了有一副副圖畫之外,還有封面、頁碼、圖畫的文字說明,以及作者的名稱出版時間等。

  三、教師與幼兒交流制作小書的方法。

  1、課件:我的一天

  引導幼兒觀看課件,《我的一天》都做了哪些事?

  2、教師:現在我們來制作一本書,名字是-我的一天。

  你們覺得應該先做什么?

  (讓幼兒互相議一議。)

  3、鼓勵幼兒勇于向他人請教。

  四、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適當提醒幼兒,注意把主要的事物畫得大而突出。

  (以繪畫為主,加簡單文字說明)

  五、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教師鼓勵幼兒為自己的書起名字。

  教師:你能看懂好朋友一天的故事嗎?

  互相說一說,并為你自己的書起個名字。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 篇5

  一、活動內容:

  ◎認識白天、黑夜

  二、活動名稱:

  ◎白天和黑夜

  三、活動目標:

  1.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認識并分辨白天和黑夜。

  2.能基本區分白天和黑夜的典型特征及事件,感知白天黑夜的輪回交替。

  3.能初步理解時間概念,初步感知時空關系。

  四、活動準備:

  1.學具準備:天空:太陽、月亮、星星、云朵。

  2.圖畫準備:白天、黑夜的典型特征圖及事件圖、黑灰白藍四種色紙。

  3.《園內活動本》第一冊第21、22頁

  五、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教師和幼兒互相問好。

  2.走線活動,播放背景音樂。線上游戲:我的一天。邊走邊輕聲說兒歌:“太陽起得早,白天暖烘烘,幼兒園里問聲好,老師朋友笑嘻嘻。太陽落西山,黑夜開路燈,洗澡刷牙睡覺嘍,爸爸媽媽道晚安。”

  (二)集體活動

  1.設置情境:小朋友們,昨天老師碰見了一只小貓。小貓告訴老師,它在白天睡大覺,晚上起來抓老鼠。你們在什么時候睡大覺?什么時候來幼兒園呢?

  (白天來幼兒園,晚上睡大覺。)

  2.展示教具:小朋友們,請你們看一看,這幅圖畫是白天還是黑夜呢?(PPT或大圖展示白天)這幅圖畫的是白天還是黑夜呢?(PPT或大圖展示黑夜)

  3.提問思考:

  ◎提問1:說一說,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這是白天?從哪里看出來這是黑夜的?;

  ◎提問2:第一幅圖里有誰?他在干什么?第二幅圖里有誰?他在干什么?他們分別是在什么時候做這些事的?;

  ◎提問3:白天的時候有太陽還是月亮?黑夜的時候有太陽還是月亮?白天的時候有云朵還是星星?黑夜的時候有云朵還是星星?太陽和月亮可以同時在白天或黑夜出現嗎?云朵和星星可以同時在白天或黑夜出現嗎?;

  4.操作學具:

  讓幼兒拿取天空學具,取下太陽、云朵、月亮、星星。第一步,讓幼兒分一分,什么是白天出現的?什么是黑夜出現的?第二步,請幼兒對照PPT或圖畫,將太陽、云朵和白天的圖畫搭配,月亮、星星和黑夜的圖畫搭配。第三步,出示自制的天空,按照天空的顏色(一個是藍色的天空,一個是黑色的天空,即一張藍色紙一張黑色紙)進行搭配。

  (三)分組活動

  請為幼兒準備黑、灰、白、藍四色的紙,作為白天和黑夜的天空。先問一下幼兒哪種顏色的'紙代表的是白天的天空?哪種顏色的紙代表的是黑夜的天空?(黑、灰色代表黑夜,白、藍色代表白天。)

  第一組:發白色的紙,制作白天的天空,請將太陽和月亮貼在白色的天空上,再用畫筆裝飾一下白天的天空。

  第二組:發藍色的紙,制作白天的天空,請將太陽和月亮貼在白色的天空上,再用畫筆裝飾一下白天的天空。

  第三組:發黑色的紙,制作黑夜的天空,請將星星和月亮貼在黑色的天空上,再用畫筆裝飾一下黑夜的天空。

  第四組:發灰色的紙,制作黑夜的天空,請將星星和月亮貼在黑色的天空上,再用畫筆裝飾一下黑夜的天空。

  (四)游戲活動(可選擇)

  角色扮演游戲

  角色:一個太陽公公、一個月亮阿姨、若干云朵姐姐、若干小星星弟弟。若干小花朵、若干小蝴蝶和小蜜蜂、若干螢火蟲和小蝙蝠。老師做旁白。“美麗的小花園里,有很多漂亮的花朵。天亮了,天空中的誰來了?太陽公公和云朵姐姐來了。白天,小花朵的伙伴是誰?是小蝴蝶和小蜜蜂。天黑了,太陽公公和云朵姐姐回家了。這時候天空中誰來了?月亮阿姨和小星星弟弟來了。黑夜,小花朵的伙伴是誰?是螢火蟲和小蝙蝠。”

  (五)總結整理

  1.總結:美麗的天空真奇妙。白天到了,藍藍的天空飄白云,太陽出來喜洋洋。黑夜到了,黑黑的天空掛繁星,月亮出來微微笑。你知道天空什么時候變白什么時候變黑嗎?小朋友們,請自由活動的時候和你的好朋友討論一下你白天做什么,晚上做什么。

  2.收學具:發給幼兒小袋子,請幼兒將學具放進小袋子。

  六、活動延伸:

  1.完成《園內活動本》第一冊第21、22頁。

  2.組織幼兒說話活動,說一說白天干什么,晚上干什么。

  3.布置家庭作業,完成《家庭練習本》第一冊第21、22頁。

  4.展示幼兒繪制的四色天空作品,互相欣賞與評價。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時間的行程。

  2、初步認識時鐘,正確地辨認整點。

  重點:認識時鐘,能正確地辨認整點。

  難點:引導幼兒合理地安排時間,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掛圖10號:我的一天。自制鐘一個。

  2、“我的一天”小圖片、固體膠、鉛筆幼兒每人一份。

  3、多媒體課件“鬧鐘”

  活動過程:

  一、你的一天做了些什么?

  1、師:有誰知道什么是一天嗎?

  2、請幼兒自由說說(看幼兒的回答情況,可請孩子與自己旁邊的小朋友商量。)

  3、對于我們人的一生來說一天很短,但一天又很長,因為在一天里我們可以做許多的事情。小朋友想一想,在一天的時間里,我們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二、說說“我的一天”。

  1、請幼兒隨意的說說一天要做哪些事。

  2、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部分圖片)一天要做的事情還真是多,老師挑了幾件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好嗎?圖片上的都是什么事情?

  這些事情在一天當中是有計劃的安排好的,時間相對固定。就象小朋友做早操排隊一樣,他們也要排隊的。誰來給他們按他們發生時間的先后給他們排隊?

  3、幼兒將卡片按時間的前后順序排隊。

  4、請幼兒將自己的小卡片進行排隊,并用固體膠固定在報紙上。

  三、認識時鐘

  1、你們的小卡片旁邊有什么?這些鐘上缺了什么?

  2、使用多媒體課件,認識時鐘,學習整點。

  四、聰明的“小鬧鐘”。

  我們小朋友一起動手,讓小卡片旁邊的小鬧鐘變聰明好嗎?

  1、確定每件事情的時間,并寫上數字。

  2、幼兒用筆根據數字,畫上相應的時針和分針。

  3、幼兒愉快出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 篇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2、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1、在回憶自己一天的生活內容之后,嘗試用制作小書買的方式加以表現。

  2、繼續了解一本書的基本結構,學習制作自己的小書。

  3、在活動中能大膽地向教師、同伴求教。

  在回憶自己一天的生活內容之后,嘗試用制作小書買的方式加以表現。

  1、請幼兒事先完成調查表"一本書里有什么"。

  2、畫紙每人3~4張,彩色筆、訂書機等。

  3、初步了解一本書的基本結構。

  4、幼兒用書:《我的一天》。

  1、教師出示幼兒用書,與幼兒交流調查結果。

  教師:和同伴說說,你印象最深的一天里做了什么?早上在做什么?中午呢?下午呢?

  晚上呢?

  2、教師與幼兒交流調查表"一本書里有什么"。

  教師:試著吧我們一天做的事情制作成一本好看的書。你們知道一本書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嗎?

  教師小結:一本完整的書除了有一副副圖畫之外,還有封面、頁碼、圖畫的文字說明,以及作者的名稱出版時間等。

  3、教師與幼兒交流制作小書的方法。

  教師:我們要做一本關于"我的一天"的書,你們覺得應該先做什么?

  鼓勵幼兒勇于向他人請教。

  4、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適當提醒幼兒,注意吧主要的事物畫得大而突出。

  5、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教師鼓勵幼兒為自己的書起名字。

  教師:你能看懂好朋友一天的故事嗎?互相說一說,并為你自己的書起個名字。

  調查表"一本書里有什么"一本書里有什么?(以繪畫為主,加簡單文字說明)12345678

  活動反思

  1、與幼兒一日常生活緊密相聯

  對于在幼兒園生活的孩子來說,一日活動既豐富又有規律,

  孩子們對一些固定的活動時間已比較熟悉。從他們的一日生活入手,設計組織活動,既激發和保持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又通過感知特定時間與相應活動的對應關系,加深了幼兒對時間的連續性、可測量性的認識。

  2、巧妙利用幼兒的手表

  過去我在和孩子一起認識時間時往往使用自制的手撥鐘面,由

  此出現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孩子對于分針的走動很敏感,但容易忽略時針的變化,如在撥半點時,他們常常把分針指在數字6上,而時針依然指在整點數字上。針對這一情況,我在這次活動中采用了孩子們的手表,它的時針和分針是連動的。在撥撥玩玩中,孩子們知道了撥動的方法,又弄清了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關系,真是一舉兩得。

  3、鼓勵幼兒運用生活經驗

  這次活動,我給孩子們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制作內容,供他們選擇。其中“我的一天”是自己制定作息時間,孩子們可以自己設計、安排一日生活,合理制定時間。有的說“我要8;00起床”,有的說“我10:00要去學鋼琴”,有的說“我下午3:30去超市買東西”。孩子們制作的時間表各具特色,充分反映了他們的生活經驗。

  4、 提供大量展示作品的空間

  展示自己的創作成果,從而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可,有利于孩子積累成功的體驗,形成自信、自尊的人格。為此,我為孩子們提供了大量展示作品的空間,孩子們的作品既可布置在墻面上,也可懸掛在空中。這些作品成了環境布置的一部分,孩子們不時地議論、指認,主動積極地與環境交互作用,加深了對時間的認識。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在大班下學期,為了引導幼兒懂得合理安排時間、利用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以便與小學生活相銜接,我在“我要上小學”主題活動中設計、組織了集體數學教育活動“我們的一天”。

  活動目標

  1.認識時鐘,能區分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點。

  2.體會制作時鐘的樂趣,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看整點。

  難點:制作時鐘。

  活動準備

  1.自制種類不同大鐘面三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真鐘一個。

  2.幼兒操作材料:1-12數字、紙制空白鐘面、時針、分針(數量與幼兒人數一樣)。

  3.幼兒一日生活活動記錄卡:7點鐘起床、8點做早操、9點集體教學活動、10點戶外活動、11點吃午餐、12點休息、3點起床、4點區域活動、5點放學回家。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時鐘(謎語: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

  二、制作鐘面、交流經驗、熟悉鐘面

  1.教師提供紙制空白鐘面、數字1-12、指針等,讓幼兒制作一個鐘面。

  2.幼兒討論:鐘面上到底有什么?有數字,那么數字有幾個,怎么排列?有針,那么有幾根針,是一樣的嗎?

  3.教師引出從鐘面而來得詞語”順時針”。

  “游戲中、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的‘按順時針順序下棋’就是從鐘面的排列順序引出的。”

  4.討論總結:鐘面上的秘密(認識鐘面)。

  三、認識整點

  1.教師出示“早晨7點鐘起床”的記錄,請三名幼兒嘗試撥鐘。

  提問:究竟誰撥得對?幼兒充分討論后,教師拿真鐘撥到7點鐘,讓幼兒觀察、比較。

  2.教師一一出示幼兒一日生活記錄卡,讓幼兒播出相應時間。

  3.總結:認識時鐘在生活中的實際意義。

  教學反思

  在認識時鐘的活動中,以往我們的教學方法往往是這樣的:教師拿出一面鐘,讓幼兒看看上面有什么。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小結。然后讓幼兒看一個整點,觀察時針和分針所在的位置,告訴幼兒這是幾點鐘。最后請幼兒撥整點鐘。這樣的教學活動,老師的主體地位是很明顯的,幼兒是機械地學習。

  而在這次活動中,我以謎語引入,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誘發幼兒主動探索。材料有助于幼兒在探索、操作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問題:鐘面到底有什么?應該怎樣排列?從而達到認識鐘面、制作正確鐘面的目標。在制作鐘面的環節中,幼兒能充分調動已有經驗,而教師引出的“順時針”則適時地為幼兒提升經驗。在認識整點的環節,我通過讓幼兒嘗試——討論——觀察——結果,這樣的學習來獲得答案,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訴幼兒。以認識時間貫穿在一日生活記錄里,體現了數教育目標之一:在生活中運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如:知道7點要干什么等等。

  此次活動充分體現了綱要精神,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體現了了“兒童在前,教師在后”的理念。

  2、大班主題活動教案:平安上學每一天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由于撤并鄉村學校,許多學生需要乘坐送子車上學、回家,由于孩子年齡較小,加之送子車的管理問題,特別要重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

  活動目標

  1、認識簡單的安全標志。

  2、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3、樹立安全意識。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樹立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活動準備

  1、收集因不注意安全而導致的危險事故材料;

  2、《祝你平安》歌曲

  活動過程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

  (一)談話導入

  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一旦失去,不會復得,還會給家人帶來極大的痛苦。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珍惜這僅有的一次生命呢?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上一節生命教育課《平安上學每一天》(板書)

  (二)認識明理

  1、出示事故圖片,找學生說感受。

  2、讀《樓梯上的驚險來》,明白小魯莽、釀成大災禍的道理。

  (三)深入理解

  1、學生先說自己怎樣才能遠離災禍,然后讀課文中疏理好的安全知識。

  2、小組討論說上學、放學路上和體育課上應該怎樣注意安全(師板書:高高興興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四)實踐導行

  1、先學習安全自護歌

  2、出示幻燈片,回答安全問題

  3、聽歌曲《祝你平安》邊欣賞學生上、放學路隊的圖片。

  (五)總結

  學生說收獲、教師總結本課

  教學反思

  1、如果可以再上一次這節課,我會充實“深入理解”這一環節,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學習中應注意的安全知識。

  2、環節不夠緊湊,過渡性語言不夠通順和流暢,應該多說一些兒童的語言,便孩子易于理解。

  3、評價語不夠及時和妥當。好的評價語是學生努力奮斗的動力。一定要深入地理解和感知學生的特點,方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一天》】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一天》06-01

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案08-24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小鬧鐘12-13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朋友多12-15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我的朋友多09-30

《我的幸運一天》幼兒園大班教案08-19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幸運一天》06-24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撒硬幣_大班數學教案07-14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04-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中文字幕色 | 亚洲精品动漫卡通在线观看 |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日本A级免费看片 | 中文手机字幕大香视频蕉 | 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