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八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遮擋計數的方法,知道看見的數,看不見的也要數。
2、能仔細地觀察物品的造型,發現被遮擋的部分,有一定的空間感知能力。
3、知道活動中輕聲數數,為別人的操作提供方便。
活動準備:
小正方體若干,筆
幼兒有用積木進行多種造型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活動。
孩子們,你們喜歡玩積木嗎?
今天,老師就請大家玩積木,請搭出你喜歡的造型?你用了多少個積木搭成的?
二、基本部分
1、今天老師也用積木搭了一輛小汽車,請你們來數數共有多少個積木?
表揚在活動中輕聲數數,不影響同伴的幼兒。
2、請個別幼兒回答。(6、8,)
為什么我們數的不一樣呢?你是怎樣數的?
3、數有遮擋的積木造型。
教師小結:在數數的時候,看見的要數,看不見的也要數。
4、幼兒分組數積木,并記錄。
數積木:先引導幼兒觀察圖中的積木造型,數一數,圈出正確的答案。
5、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擺的時候一定要和圖片上造型一致,完成的孩子可以和同伴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學會了新的數數方法,我們回去給其他的孩子講一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學習6的第三組加減,感知數量關系間的互逆性。
根據算式編出相應的應用題,正確運用“一共”和“還剩”。
積極開動腦筋,自然大聲地表述編的應用題。
活動準備:
1、教具:算術題卡片若干。
2、學具若干。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復習6的組成。
黑板上寫有6的組成的缺數分合式,請幼兒用數字把分合式填寫完整。
學習6的第三組加減法。
出示算式卡片。誰知道6減3等于幾?這個算式可以表示一件什么事呢?幼兒大膽表述。出示另一道算式卡片。3加3等于幾?這個算式可以表示什么事呢?正確運用“一共”和“還剩”。
小組活動。
一 二組看實物圖列算式。
三 四組看算式編應用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氣象標記,并愿意嘗試與老師一起記錄。
2、感知天氣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
3、激發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2月天氣記錄表、各種常見的天氣符號、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外面的天氣怎么樣呢?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有時候有太陽,有時沒有?(因為有時候太陽會被……)我還帶來了幾張天氣的圖片,你知道這些是什么天氣嗎?
二、觀察圖片上的天氣情況
1、(出示雨天圖)你怎么知道下雨了?(:看見有雨滴落在了花瓣上)
2、(出示雪天圖)你從哪里發現是雪的?(:原來樹枝上、樹葉上和地上都鋪上了一層白白的雪。)
3、(出示晴天圖)哪里有太陽?我怎么沒看見有太陽?什么光?(:原來是太陽光照在了向日葵上)
4、師:這些天氣圖片啊,還想找一些氣象標記做朋友呢。
三、認識氣象標記,并與實際天氣
1、(出示雨天標記)這個是什么標記?雨天
(出示晴天標記)晴天
(出示陰天標記)白白的云,外面的這一片天空是怎么樣的啊?陰沉沉的,陰天
(出示雪天標記)那這個呢?
2、師:好,現在氣象標記和圖片找朋友,誰來為這張圖片找標記?(出示陰天圖片)(教師再次強調氣象標記:找到的是陰天的標記……)(課件上進行正確的匹配)
3、師:讓我們來讀一讀這些氣象標記。
4、猜一猜其他三張標記
師:這里還有三張氣象標記,請你們來猜一猜這會是什么天氣呢?
(雨夾雪)哦,雨滴和雪花同時從天空中落下來,這是“雨夾雪”。(請多個幼兒起來認一認)
(雷陣雨)中間是閃電。在這樣的天氣里面呀,我們先看見閃電再聽見雷聲,這是“雷陣雨”。
(多云)這個太陽很奇怪,為什么這個太陽只有?哦,白云把太陽遮擋了一半,這是“多云”。
5、認識霧天標記
(出示霧天標記)師:這里有一個很特別的氣象標記,它看著像什么?這樣的標記和這張圖片是好朋友(出示霧天圖片)你見過這樣的天氣嗎?你怎么知道這是霧的?:哦,它把后面的景物遮住了,看起來有點模糊,這是“霧天”。
6、復習鞏固各種標記
(1)用卡片輪流出示,讓幼兒認一認,讀一讀。
(2)讀一讀其他城市天氣
師:(出示江陰天氣卡)今天江陰白天天氣是……,那其他城市白天天氣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一一看。(海南、青島、常州、深圳、成都、香港、上海、江陰)多次反復認讀。
四、討論
1、師:這么多天氣,你最喜歡哪一種天氣?為什么呢?哦,有的人喜歡晴天,可以玩、可以曬衣服、可以穿漂亮衣服;有的人喜歡雪天,因為可以堆雪人。那誰會喜歡雨天呢?你們為什么不喜歡雨天呢?
2、出示干涸土地的圖片
師:它需要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認為它需要雨天?哦,因為土地很干,你看小苗苗沒有水喝了,它需要雨天。
五、天氣記錄表
1、師:我這里還有一張天氣記錄表,你能看出來這是記錄了幾月份的天氣的?
2、師:那今天的天氣,我應該畫什么呢?用……來表示今天是……
3、師:那我們一看這張圖上有哪些天氣?雨夾雪在哪一天啊?你能把找給我看看嗎?霧天也讓幼兒找一找。(幼兒說出天氣,教師依次貼天氣卡片)
4、師:那我們來數一數,有多少個陰天?(有不同意見的請幼兒上來數一數)老師記錄。
5、師:那在這張圖上,什么樣的天氣出現的最多?什么樣的天氣出現的最少?
6、結束語:有誰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氣?天氣預報的阿姨是怎么知道的?那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回家去問爸爸媽媽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準備
兩人一本圖畫書,PPT(將整本圖畫書制作成PPT,
其中將武士和龍準備比武的三個環節做在一張PPT上),
印有數字1~4的小貼片若干。
目標
通過觀察圖畫書中的關鍵信息和非關鍵信息來理解故事內容。
按不同順序讀圖,解讀不同的故事情節。
過程
一、觀察圖畫書封面,產生閱讀興趣
師:(出示PPT)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本書,書名是《武士和龍》。
師:聽說過“武士”嗎?武士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本領?龍是怎么樣的?有什么本領?
師:仔細觀察一下畫面,你們覺得武士和龍誰厲害?
師:武士和龍究竟誰厲害?今天在《武士與龍》的故事書中就會有答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圖畫書吧。
說明:此環節通過讓幼兒觀察圖畫書的封面,引發幼兒對書中武士和龍這兩個主角的興趣,在談論武士和龍誰厲害這一話題的過程中激發他們對閱讀這本圖畫書的熱情。
二、結伴閱讀圖畫書中比武前的部分
1.結伴閱讀,與同伴一起找找武士和龍學到了什么秘訣。
師:武士和龍想干什么?為什么要比武?(證明自己的強大。)
師:真正的秘訣就藏在這本書中,我們也來學武士和龍,兩個人一組,看看書,找找知識,找出武士和龍到底學到了什么秘訣。
2.交流分享,共同觀察畫面,梳理故事內容。
讓幼兒兩人一組閱讀后集體觀看PPT,先呈現武士與龍背靠背的一張PPT,然后依次循環呈現“武士制作盔甲——龍甩尾巴——武士鑄造兵器——龍練習兇猛表情——武士練兵——龍練兵”這些畫面,并且將武士的圖片放在左側,將龍的圖片放在右側,成一一對比。
說明:此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兩兩結伴閱讀來了解故事前半部分的內容。幼兒獨自閱讀時會出現漏讀跳讀畫面內容等現象,而與同伴結伴閱讀時,能相互商量,彼此學習。同時,孩子們結伴閱讀時會帶著問題來交流,可以分享同伴的經驗,從而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
三、結伴閱讀有關比武過程的內容
1.引導幼兒帶著問題閱讀:他們比武比了幾次?結果怎樣?
師:(幼兒閱讀后)說說武士和龍比武的過程與結果。講講他們比武比了幾次,并用數字標出讀圖順序。
2.引導幼兒通過不同的讀圖順序,講述不同的故事情節。
師:有的小朋友將這四幅圖片豎起來看,先看左面的兩幅,后看右面的兩幅,讀懂了圖片的內容,認為武士和龍進行了一個回合的比武,以失敗告終。有的小朋友是橫著看這四幅圖片的,認為武士和龍比武比了兩次,都以失敗告終。有的小朋友將四幅圖中的每一幅都看成一次比武,認為武士和龍一共比了四個回合,但都以失敗告終。
師(小結):原來按不同順序閱讀圖片能講出不一樣的故事情節,這就是圖畫書的魅力。
3.引導幼兒討論:他們比武的結果怎樣?分出勝負了嗎?(兩敗俱傷。)
說明:該環節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孩子們通過自主閱讀圖片,得出了不同的故事內容。教師重點分析為什么根據相同的圖片會得到不同的故事內容,同時讓孩子們講講各自閱讀的順序,并按不同的閱讀順序講述不同的故事內容。教師肯定了孩子們各自不同的想法,促使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帶著創意去閱讀圖畫書。
四、自主閱讀
幼兒看PPT,看比武之后的故事內容。
師:他們最后怎樣了?
師(小結):武士與龍知道合作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對周圍的人更有意義,這樣遠比戰勝別人來得快樂。
說明:活動的結束部分以幼兒自主閱讀的形式進行。幼兒對于故事結尾部分的烤肉餐廳產生了更濃的興趣,這為開展第二課時的活動作了很好的鋪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過程:
1、教師可以從生病去醫院看病時,醫生讓小朋友怎樣張嘴,發什么聲音開始,引出a的發音,繼而引導幼兒學習。
(利用兒歌“大公雞,喔喔叫,小朋友們起床了,早睡早起身體好。”導入教學,問問幼兒公雞打鳴怎么叫,從而引出拼音o。)
2、a音的學習:發音時,口打開,舌位低,舌頭居中央,唇形呈自然張開壯,一直到發音停止才能動唇。“啊”和“a”音相同。
(o音的學習:發音時,口半開,舌位半高,舌頭后縮,雙唇攏圓。“喔”的音拖長些就和o的音相同。)
3、a形狀的學習:教師可以請小朋友說說a看起來像什么。然后,在黑板上畫一個扎辮子的小女孩的側面頭像,并說明,頭部像a的形狀,頭像左半圓,小辮子像豎右彎。(o形狀的學習方法與a一樣)
4、a四聲的學習:(1)先認識聲調符號,明確聲調符號的作用。教師可以說一些同音詞匯,讓幼兒體會體會,聲調不同,音不同,實際的詞匯就不同,意思也不同。例如,杯子和被子。(2)學習a的四聲。第一聲,起音高高一路平;第二聲,從中到高往上升;第三聲,先降后升;第四聲,一路降低。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第一次接觸聲調,教師要充分發揮圖及動作示范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描述、帶領幼兒想象汽車上下坡的樣子來學習、記憶四聲。如“汽車平走aaa(一聲),汽車上坡aaa(二聲),汽車下坡又上坡(三聲),汽車下坡(四聲)。”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注意把拼音讀準,突出聲調,尤其是在讀a的三聲的時候,注意夸張,突出聲調的先降后升,讓孩子體會聲調的變化。
(o聲調的學習:請幼兒跟著老師說一說o的四聲,然后分別解釋一下在什么情況下我們會這么說,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記憶。)
5、在故事閱讀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小白兔的表情,揣摩心情,從而準確讀出a,o的不同聲調及其表示的語氣。
6、學習寫韻母a,o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節假日,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旅行和郊游,在此過程中孩子們會發現很多新鮮事物。每一次出游回來,孩子們都會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特別興奮。何不充分利用孩子的已有經驗以及他們的興趣點開展一次關于旅行的活動呢?于是教師用一雙鞋子作為引子,帶領幼兒開啟一次心靈的旅程!活動通過觀察讓孩子初步了解“手繪”這一藝術表現形式,然后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通過語言以及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所見所聞。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并鼓勵幼兒大膽、自由地創作。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畫面內容以及自己的已有經驗猜想到圖片中的地方,并能大膽地表達出來。
難點:能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大膽、自由的創作。
活動準備
PPT、鞋子圖片、水彩筆、《郊游》音樂、繪畫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跟隨音樂《郊游》進入活動室,為活動的開展做鋪墊。
2.故事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旅行嗎?”“在旅行中有沒有拍照留念?”
師:“有一個‘鞋子家族’,它們都特別喜歡旅行,每到一個地方它們都會把看到的風景照下來。到現在,‘鞋子家族’已經有很多很多照片了,你們想不想看看‘鞋子家族’的照片?”
3.觀察ppt畫面內容,進行大膽的猜想。
(1)通過觀察圖片,感知、感受手繪鞋子的美。
師:“這些鞋子漂亮嗎?看到這些鞋子上的圖案,你能猜到鞋子都去過哪些地方旅行了嗎?”
(2)挖掘幼兒的已有經驗。
師:“小朋友們都去過哪些地方旅行?那里都有什么?你最喜歡那里的什么?”
4.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大膽作畫。
師:“鞋子聽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美麗的地方,他們好羨慕!小朋友能不能把你看到的畫在鞋子身上,給鞋子留個紀念?
幼兒在舒緩的音樂伴奏下愉悅地創作,教師巡視。
5.幼兒作品點評。
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幼兒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同伴的作品,發現同伴作品的優點。
師:“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觀察、猜想、語言表達、大膽繪畫,以及評價別人的作品,孩子們通過多種感官,表達自己對旅行的興趣和對手繪鞋子的藝術創作形式的理解。
活動反思
藝術源于生活。活動中教師通過一雙鞋子引出了手繪這種藝術表達形式,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大膽地表達出來,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多種感官。活動以《郊游》的音樂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開始,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帶到一種自然放松的狀態,為活動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孩子們通過觀察和猜想,并且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地講述自己的親身體驗,對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很好的提升。輕松愉快的背景音樂為孩子創造了一種優美的創造環境,讓更多的孩子能大膽地表現了自己的想法,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最后通過分享與點評,讓孩子發現同伴作品的美,提升了幼兒欣賞美的水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排除法提出問題,收集信息,尋找答案。
2.感受故事的樂趣,理解小貝的執著。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重(難)點:
學會用排除法提出問題,收集信息,尋找答案。
活動過程:
一、介紹人物,引出主題:
小貝是一只小狗,它的腦筋不太好,他喜歡把自己找到的寶貝到處埋。可是到底埋在哪里它全都忘了。一天,小貝在花園里聞來聞去,四處尋找它的寶貝。
你猜小貝的寶貝是什么?你有寶貝嗎,是什么?
小結:有的寶貝很貴重,有的寶貝很普通,關鍵是它對你有用,你需要它,它就是你的寶貝。
二、欣賞故事,游戲體驗:
1、欣賞故事第一段(開始~這里應該有我的寶貝了)
2、九宮格游戲--找寶貝游戲規則:提出3個問題,獲得相關線索。提問結束,找到藏寶貝的地點為勝。
小結:當我們無法一下子找到答案的時候,可以提出問題,排除一些錯誤的答案,這樣就離正確答案更近了。
3、互動游戲--找寶貝游戲規則:請數名幼兒,寶貝藏于其中一人手中。其余幼兒可提3個問題,獲得相關線索。提問結束,找到藏寶貝的人為勝。
4、欣賞故事第2段(他使勁地往外拉~我只是在找我的寶貝)提問,回顧故事情節:小貝挖到了哪些東西?執著的小貝挖寶的結局會是怎樣的呢?
5、欣賞故事尾聲:瞧,我們的小貝買來了整整一車好吃的。于是他請來了朋友一起分享,一頓無比美妙的晚餐,再也沒有人會餓肚子了。
三、自主思考,引發閱讀:
小貝成功了嗎?執著的小貝得到的不僅僅是一根肉骨頭。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選材適合大班幼兒,采用了互動式的教學法,活動形式生動活潑。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引發討論,使用啟發式的提問,幫助幼兒積累大量詞匯,讓幼兒的言語信息不斷豐富起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欣賞配樂詩,多角度地感受與想像海風,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2、嘗試用優美的詞來形容海風,初步嘗試擴展詩歌內容。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海上的風》。
2、有條件的幼兒園可準備一段關于大海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談論海風。
1、播放課件【背景音樂】。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關于大海的畫面。
2、幼兒結合錄像或在海邊的經驗,談一談自己對海上的風的感受。
教師:你去過海邊嗎?你吹過海風嗎?有什么感覺?
二、初步欣賞、熟悉詩歌。
1、播放課件【詩歌欣賞】,把幼兒帶入詩歌所營造的優美意境中。
2、教師:這里有一首關于海風的詩歌,請你們欣賞。
教師:海上的風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領?
三、理解、學習詩歌。
1、播放課件【詩歌教學】,分別點擊“四個問號”,逐句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為什么海上的風是花神,她一來會發生什么事情?
教師用同樣的方式提問后三句:為什么說海上的風是琴師、海上的風是大 力士、海上的風是獅子,她一來,分別發生了什么事?
2、討論理解個別詞匯,逐個討論、解釋。
老師有一個不明白的地方。“綻開”是什么意思?(幼兒個別回答,理解詞義和意境)
3、伴隨音樂,教師和幼兒輕聲朗誦詩歌。
四、擴展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詩歌仿編】,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海上的風還像什么?還會發生什么事?
2、鼓勵幼兒展開想像,集體創編、擴展詩歌內容。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把《海上的風》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2、提供材料,請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畫下來,并將畫展示在活動區,大家互相欣賞。
小百科:海分為邊緣海、內海和內陸海(廣大的淡水水系,如五大湖)。海域是人類最先通向大洋的橋梁。海域對人類的作用不僅是提供豐富的各類可用資源,它里面的藻類也為調節整個地球水平衡發揮出重要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等分》的教案01-04
幼兒園大班《霧》教案01-04
家的幼兒園大班教案01-04
繩子幼兒園大班教案01-04
畫圓幼兒園大班教案01-02
企鵝幼兒園大班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