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06-16 14:30:1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并理解自由自在的情趣。

  2、在合作游戲中,體會和朋友在一起自由自在的方法。

  活動準備:

  彩虹傘

  活動過程:

  一、欣賞繪本,理解情節

  1、 出示書名《像狼一樣嚎叫》,介紹主人公是條叫默卡的狗,引發幼兒思考:它為什么要像狼一樣嚎叫?

  2、 講故事,聽到:默卡想做一只自由自在的狼,引發幼兒思考:狼的生活讓默卡覺得哪里好?為什么?

  小結:原來默卡不能自由自在的做事。

  二、聯系生活,理解情緒

  1、 你覺得你在幼兒園自由自在嗎?什么事不能讓你自由自在?

  小結:原來幼兒園很多事不能自由自在,默卡打定主意……(繼續故事)

  2、 你看到默卡自由自在在干什么?

  3、 在幼兒園,你想自由自在干什么?

  4、 如果讓你自由自在做這些事,你想從什么時候玩到什么時候?

  三、合作游戲,了解方法

  1、老師帶來五彩傘,你心里想如何自由自的玩?

  2、強調傘里的玄機:里面有個小動物圖片,老師從一數到五,五一到,停止游戲。數五以內,自由自在,五一到,全部停止,找到有禮物。

  3、分小組,和朋友一起試試。

  小結:

  想想看,我們是自由自在的試試,還是有商有量的試試?!當好多人在一起,一起做同一個動作,那就是把布舉起,喊著:預備!3、2、1同時把布舉起?梢,一起做游戲還是要有些小規則,這樣才能體會游戲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懂得遇事動腦筋想辦法。

  2、學習“取、撥、鉤、浮”等詞,理解組詞:又深又窄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一冊28———29頁。如有教學掛圖4幅效果更好。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并回答以下問題:草地上,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他們會想到什么辦法取皮球?

  2、觀看掛圖,展開以下話題的討論:大家看到皮球掉進了洞里,心里會怎么想?又會怎樣做的?引導幼兒講出關心同伴幫助同伴的想法及做法;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火鉗、鉤子、竹竿等物品。

  討論:使用這些工具怎樣取皮球?會出現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理解學習詞:取、撥、鉤。組詞:又深又窄。

  3、繼續觀察掛圖,引導幼兒繼續思考“取皮球”的辦法,鼓勵幼兒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問題總會解決的。出示手持各種工具的小朋友。①幫助幼兒觀察圖上小朋友手上的各種工具。②請小朋友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用了什么辦法,怎樣把球從洞里取出來的。啟發幼兒講出皮球浮出洞時圖片上的人物表情,體驗幫助他人時的快樂心情。

  4、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講述掛圖內容。講的時候要注意:

 、傩∨笥言谌∏虻臅r候,發生了什么事?

 、谑裁慈擞檬裁崔k法把球從洞里取出來?

 、劢Y果怎樣?要求較為完整、連貫地講述。在講述過程中,教師繼續幫助幼兒正確使用動詞,操作活動教具。

 、芙處煟簞偛拍銈儙椭鷪D上小朋友想出了各種取皮球的好辦法,真能干。但是,如果洞很深,鉗子不夠長,如果用鉤子,鉤子會鉤破皮球,皮球是圓的,不容易取出來。請你們說說哪種方法最好,既簡單又能很快取出皮球?請一名幼兒完整地講述提水取皮球的經過。

  5、評價幼兒的表現,鼓勵幼兒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多幫同伴做事情。

  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要培養幼兒質疑精神,提出問題進行實驗驗證。并鼓勵幼兒敢于說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看法。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師,首先應該掌握科學正確的原理,其次教師要擯棄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創設寬松情境,這是讓孩子在活動中敢于提出問題,敢于發表意見的前提。同時,教師在活動中還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觀察/有意識的提出一些能讓幼兒有不同想法的問題,多提一些類似:誰有不同的想法?誰還來發表自己的意見?鼓勵并引導幼兒積極的思維,這是培養孩子質疑能力的關鍵。

  一節語言活動巧妙的與科學實驗相結合。唯一不足的是應多準備一些教具,把幼兒分組作實驗。參與的機會多,他們的印象會更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知道動物有很多本領,樂意在集體中與同伴一起討論并作介紹。

  2、對有關動物的奧秘感興趣。

  準備

  1、收集關于動物在運動方式、捕食、自我保護等方面的圖書或其他相關資料。

  2、幼兒聽過《小鹿歷險記》的故事。

  3、烏龜和食物。

  過程

  1、觀察烏龜覓食,引發探索動物本領的興趣。

  讓幼兒分組觀察小烏龜覓食的情況。

  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發現。

  2、討論:動物的本領。

  師提出問題,拓展話題:“有的小動物捕食的本領很大,有的小動物很會自我保護,你知道哪些動物有什么樣的本領呢?”

  讓幼兒分組自由討論、介紹。

  每組推薦1~2名幼兒介紹,同時展示所收集的資料。

  3、拓展幼兒的經驗。

  教師給幼兒介紹一些動物的本領,如壁虎、章魚等,引發幼兒繼續探索的欲望。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收集資料,探索發現動物的神奇本領,并在日;顒又薪涣。

  1、通過活動初步了解到一些動物在運動方式、捕食、自我保護等方面的神奇本領。

  2、積極參加小組討論,并能主動向大家介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學習解答口報應用題,初步感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能邊聽應用題邊擺算式,認識減號、等號。

  活動準備:

  貼絨數字和符號(減號、等號)教具若干。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學習解答口報減法應用題。

  A:停車場有2輛汽車,開走了一輛汽車,停車場還剩下幾輛汽車呢?“你是怎么算出來的?”請小朋友用一道算式表示!斑@道算式表示一件什么事情?誰來說說看?”減號是什么樣的?(一橫)等號是什么樣的?(兩條長長的橫線)B:操場上有3個小朋友,走掉了一個小朋友,操場上還剩幾個小朋友呢?

  C: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口報應用題。

  樹上有3只鳥,飛走了2只鳥,樹上還剩幾只鳥呢?

  桌上有5個蘋果,吃掉了2個蘋果,桌上還剩幾個蘋果呢?

  小組活動。

  幼兒作業)教后感:這是一節在練習過程中大部分孩子都做的很對,初步感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得也比較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進入大班,幼兒對周圍食物的探索和發現的欲望更加強烈,對問題的探究也越來越主動。隨著"綠色菜籃子"小主題的開展,幼兒對蔬菜的關注、好奇也越來越多,如在就餐時他們就想知道"今天吃的是什么蔬菜?""它是什么樣子的?"等。于是結合主題的開展和幼兒的關注點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區分不同蔬菜的特點,了解它們生長在不同的地方。

  2、學用對歌的方式念兒歌。

  活動準備:

  1、標記:"泥土上"、"泥土里"、"水里""藤蔓上"

  2、蔬菜圖片及其文字。

  3、兒歌

  活動重難點:區分不同蔬菜的特點,用對歌的'方式念兒歌。

  活動過程:

  一、交流討論

  價值取向:說說各種蔬菜的名稱及其特點。

  1、看,老師帶來了菜地里的很多蔬菜,一起看看有些什么蔬菜?(出示蔬菜圖片)

  重點提問:它們是什么?是長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從蔬菜的形狀、顏色等方面進行表達。

  --將幼兒說到的蔬菜名稱用漢字標識。

  2、這些蔬菜都是長在哪里的呢?(泥土上、泥土里、水里、掛在藤蔓上)

  小結:雖然不同的蔬菜長在不同的地方,但是這些蔬菜都很有營養,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幫助。所以我們小朋友要愛吃蔬菜,身體才會長的更健康。

  二、猜猜說說學兒歌

  價值取向:初步感知兒歌內容,了解對個的表達方式。

  1、欣賞兒歌《菜地里的歌》前半部分。

  2、聯系蔬菜圖片特征猜一猜,兒歌里分別說的是哪些蔬菜。

  3、繼續傾聽兒歌,用圖片排列與兒歌中對應的蔬菜。

  4、完整欣賞兒歌,整體感受理解兒歌的內容。

  小結:在這首兒歌里,有問,有答,我們叫做"對歌"。

  三、對歌

  價值取向:能用一問一答的對歌方式說兒歌。

  1、試試用兒歌中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2、引導幼兒用說上句接下句的方法念兒歌。

  活動反思:

  從幼兒對蔬菜的交流來看,幼兒對常見蔬菜的認知比較熟悉,對蔬菜的基本特征、生長環境、它對我們人體保健的作用都比較熟悉。所以在認知兒歌內容方面,大部分幼兒能一一對應的找到問題的答案。

  本次活動中,幼兒學習的態度是比較積極的,能積極的舉手發言,但是在語言的表達方面,幼兒的差異比較明顯,可以看出還是有一部分幼兒對于完整的表達還存在一些欠缺,習慣用簡單的幾個字來回答問題。

  對歌的方式我們初次嘗試,從今天的活動來看,幼兒對對歌的形式是能理解的,并愿意積極的嘗試。在今天的活動中,有兩位幼兒認字,于是對于兒歌提問的部分,他們很快就說出了答案,這也看出我們幼兒在認知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在請小朋友回答問題時,要嚴格要求"請到后再回答"的規則。對于一些簡單的提問,還要多關注一些能力比較弱的幼兒。

  說課:

  一、說教材

  在大班主題《有用的植物》中有這樣一個小點"綠色菜籃子"。此點的主要內容與要求為:區別蔬菜的不同品種,積累有關蔬菜品種的經驗。蔬菜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幼兒對此也比較關注,他們或許了解某樣蔬菜的特征,但有可能說不出它的名字,但這些并不影響幼兒對蔬菜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借組"綠色菜籃子:這樣一個點,對蔬菜進行一番探究,運用蔬菜的明顯特征,兒歌有趣的對答方式,帶領幼兒們認識蔬菜,積累對蔬菜的相關經驗。

  教材的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貼近,為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通過說蔬菜--了解兒歌內容--對歌,三個環節,讓幼兒將已有的經驗回顧、匯總、分享、并學習新的認知,這都與主題目標相匹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畫,了解池塘周圍環境的構成,以及它們與池塘的關系。

  2、體會圖畫的多重線索。

  3、 能按照由近及遠、由部分到整體的順序描述自己的生活環境。

  活動準備

  1、了解郊區與城市之間的區別,見過郊區的美麗風景。

  2、知道小青蛙是由小蝌蚪長成的,了解青蛙是兩棲動物。

  3、遮擋文字的大書。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

  1、與幼兒聊聊郊區與市區風景的不同。教師也可以風情一位住在郊區的幼兒介紹自己家周圍環境特點。最后,告訴幼兒,有些地方,即使我們沒有去過,但也可以通過看照片、交談等方式來了解相關的信息。

  2、出示封面,指讀書名后,請幼兒說說圖畫中是什么地方呢?有誰?這是小青蛙的家,叫“池塘”,池塘周圍還有什么呢?你從哪里看出來呢?

  閱讀圖畫

  圖文共讀:遮擋文字,請幼兒描述圖畫信息。在描述后,出示文字進行閱讀。

  1、分別閱讀1——14頁。

  2、齊分享。

  3、帶領幼兒再次瀏覽一遍大書,請幼兒回顧池塘邊分別來了哪些動物,它們跟小青蛙說了些什么?現在,小青蛙知道池塘外的世界是怎樣的了嗎?

  教學反思

  本書中每幅圖上都有與下一頁相關聯的部分,動物的身上的果實暗示著它們來自何處。在景物的那一頁里,畫面的角落里都畫有下一場景,也預示著下一頁會出現什么動物,這是這一讀本的一條主線。于是,我在活動中先提問:“誰來了?它身上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細節。隨后又進一步拋出預測性的問題:“它可能從哪兒來?你怎么知道的?”讓幼兒根據線索進行猜想。問題如此反復出現兩三次之后,幼兒就明白了,每一頁都有通往下一頁的線索,他們就開始主動探索,一翻到新的一頁,他們就能說出:“熊來了,它最愛吃蜂蜜了,下一頁一定有蜂窩。”“蜂窩后面是蘿卜地,等下小兔子要來了!碑斠淮未蔚牟聹y得到證實后,幼兒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更加濃厚了,對故事情節的發展了解得也更深入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刮大風時,孩子們發現了樹枝在動,可大型玩具沒有動。風一吹,地上的樹葉就會跑,老師和小朋友的頭發也亂可等現象。為了進一步讓幼兒感知空氣的流動會影響不同重量和形狀的物體,所以特此設計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充分參與到游戲中,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及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在游戲中讓幼兒的氣息從而得到鍛煉。

  3.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通過探索,明白吹氣的大小決定物體能否移動。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的氣息從活動中得到鍛煉。

  2、難點:讓幼兒明白吹氣的大小決定物體能否移動。

  活動準備

  1.手工制作的柳條,吹動柳條的工具(教師操作)。

  2.乒乓球、小紙條、玻璃珠、小石頭、等各種物體若干供幼兒操作。

  3.課前把游戲場所布置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景導入(助教教師手拿許多柳條,把手中的柳條扇動起來)

  提問語:”小朋友們,為什么春天來的時候,河邊的柳條會飄動呢?”

  教師給予啟發,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有風的吹動)

  二、教師利用情景,引發幼兒用嘴巴吹動柳條,以及用小手感受空氣的流動。

  過渡語:“剛剛是因為老師用扇子對柳條的扇動,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能不能用其它方法也讓柳條飄動起來呢?”

  教師讓幼兒發揮各種想象,教師總結一個:用吹氣的方法。然后請許多小朋友上來感受柳條飄動。

  過渡語:”我們剛才用嘴巴吹了柳條,現在小朋友用嘴巴吹一吹你們的小手,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三、教師投放材料,讓幼兒自由操作、探索。

  (紙條、石頭、乒乓球、各種形狀的物體)

  過渡語:“我們發現了那么多的樂趣,現在請我小朋友們吹一吹!’

  四、對物體進行分類,教師進行總結

  過渡語:“剛才我們發現許多東西能被吹動,有些東西不能吹動,現在請小朋友分別裝在兩個籃子里。”

  總結:我們吹重的東西需要很大的力,吹輕的東西就不需要那么大的力氣。

  五、游戲環節,對幼兒的氣息進行一定的訓練。

  過渡語:“剛才我們發現我們吹氣的那么多的樂趣,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乒乓大接力!

  游戲規則:將小朋友分成每組六個人,分成兩邊,一邊三個人。待老師發出口令,小朋友開始吹,小朋友將乒乓球放在紅線外面,向對面吹乒乓球,小朋友那樣吹,又吹回來。類似接力賽(教師先示范)

  注:三局分勝負。教師提前把場地準備好。

  六、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了那么多的游戲,小朋友你們有什么感受?”

  活動延伸:

  1.科學區——在教師的指導下比賽吹蠟燭

  2.美工區——吹墨畫

  教學反思

  科學領域活動一直都是非常受幼兒的喜歡的,尤其是這種動手操作而且每個幼兒都能參加到的這種活動應該在幼兒園多多展開。本次活動設計根據我們班的實際情況進行的,里面出現的現象都是對我們班幼兒平時看見過,但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通過本次游戲活動讓幼兒明白了里面的科學道理同時又玩得很開心,會增加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也增強了他們對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長時間的注意力。

  2.激發幼兒興趣,調動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

  3.懂得遵守游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的表演能力得到鍛煉。

  活動準備

  準備道具:小鼓、一朵花、一支短棒。

  活動過程

  1.教師簡單介紹游戲規則

  老師閉眼擊鼓,孩子們快速傳花,鼓聲停,花落到誰手里,誰就上講臺給大家表演節目。

  2.開始游戲

  孩子們進行表演節目。

  教師注意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

  3.對表現好的孩子進行小獎勵和口頭表揚。

  延伸環節:回家后,讓自己的爸爸、媽媽教自己一個才藝。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效果不錯,但是也存在一些小的瑕疵,如:師生互動不夠多,有些孩子表揚時不知所措?梢姡覀兘處熎綍r對孩子的關注還不夠多。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有愛心和耐心,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明亮的天空,為孩子建筑一個溫馨的“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符號等記錄自己和同伴左右手臂上所夾夾子的數量。

  2、在區分左右的基礎上,發現以自體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差別。

  3、鼓勵幼兒積極思考,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重點難點:

  在區分左右的基礎上,發現以自體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差別。

  活動準備:

  1、自備鈴鼓1個。

  2、幼兒每人一張記錄單、1支筆。

  3、按兩人一組準備:夾衣服的塑料夾子一小筐。

  4、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坐好。

  活動過程:

  一、觀察游戲材料,了解游戲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每個小筐里裝的什么:"小朋友看看每個小筐里裝的是什么?"

  2、師:今天,請大家來玩一個游戲"聽鈴聲夾夾子"。

  二、交代游戲規則與要求,玩"夾夾子"游戲。

  1、教師:請大家聽鈴聲在規定的時間麗江夾子分別夾在兩只袖子上,鈴聲響開始夾,鈴聲停止大家停手。

  2、幼兒做好準備,敲響鈴鼓,開始游戲。

  3、教師邊敲鈴鼓便提醒幼兒兩邊的袖子上都要夾上夾子。

  三、學習用數字、符號等記錄所夾夾子的數量。

  1、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左右袖子上各夾了幾個夾子。

  2、教師出示記錄單,提出記錄要求。

  3、幼兒進行記錄。

  四、展示交流,驗證記錄。

  1、請幼兒將自己的記錄結果展示在黑板上,鼓勵幼兒對照各自袖子上的夾子數量,互相交流自己記錄結果。

  2、觀察個別幼兒的記錄單。

  3、教師請該名幼兒和同伴在集體面前,師幼共同驗證其記錄是否正確。

  "請你看看你左邊袖子夾了幾個夾子?"

  五、比一比,誰夾的夾子多。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蚯蚓幼兒園大班教案12-11

幼兒園大班優質教案12-15

幼兒園大班版畫教案12-15

關于幼兒園的大班教案12-14

國旗幼兒園大班教案12-08

幼兒園大班其他教案12-0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新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久久久人成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在线网站精品 |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综合影院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