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通用11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1
活動目標:
1、對玩毛巾有濃厚的興趣,體驗與同伴合作玩毛巾的快樂。
2、能主動探索毛巾的不用玩法,在玩毛巾的過程中兩臂動作協調。
3、初步嘗試毛巾的'不同玩法,練習跳、鉆等基本動作。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每人一條毛巾。
2、音樂《我愛洗澡》。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通過毛巾舞引出活動內容。
1、播放《我愛洗澡》的背景音樂,師幼一同跳毛巾舞。
2、以游戲的口吻引出活動內容。
——我們經常用毛巾來洗臉,但是今天我們卻要用它來鍛煉身體。怎么鍛煉呢?請你們試一試,然后告訴大家。
二、幼兒分散自由練習玩毛巾,教師以玩伴的角色參與并指導活動。
1、幼兒四散于場地,嘗試毛巾的各種不同玩法。
2、引導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探索的玩法。
——你是怎么玩的?能不能給大家展示一下?
3、幼兒學習同伴的玩法,并進行新玩法的探索和嘗試。
三、幼兒合作玩毛巾,體驗合作的快樂。
1、提出合作玩毛巾的要求,強調兩個朋友一起商量想辦法,一起玩。
2、幼兒進行合作玩毛巾的活動,教師以合作者身份參與并指導活動。
四、展示并嘗試教師玩毛巾的方法——游戲“鉆山洞”。
1、介紹游戲名稱和規則,邀請幼兒參與游戲。
——好朋友2個、2個拉好毛巾兩端形成“山洞”,另外的幼兒把毛巾背在背上做“槍”,從山洞下鉆過。
2、幼兒進行游戲活動,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參與并指導。
五、放松活動,活動結束。
1、師幼原地坐下,做舒展放松動作(伸手臂、踢腿等)。
2、幼兒用手中的毛巾擦身上的汗,教師帶幼兒離開場地。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親自參加洗毛巾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2、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洗滌用品。
3、讓幼兒了解肥皂,知道它的用途。
4、使幼兒逐漸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好習慣。
5、探索、發現生活中毛巾起到的.作用。
6、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1、肥皂的用途
2、洗毛巾的方法
活動準備
臟的小毛巾每人一張·小盆子和肥皂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察毛巾,說說毛巾都是什么樣子的。組織幼兒討論:我們咋樣才能使它變干凈?
2、幼兒自己動手洗毛巾。先放在清水里洗,看看能不能洗干凈。又討論:我們該請誰來幫忙?
3、教師出示肥皂,讓幼兒認識肥皂。
4、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又洗毛巾。浸濕毛巾—摸肥皂—搓洗毛巾—清水清洗。
5、引導幼兒討論:肥皂還可以洗什么?
6、教師小結:肥皂可以幫助我們去掉手上的細菌,小朋友要經常洗手,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
1、通過這次活動的學習,我班小朋友幾乎都會在飯前便后主動洗手了。
2、多數小朋友在平時戶外活動時也開始講衛生了,不再把自己的小手小臉弄得很臟。
3、只是有的小朋友為了玩水,就不停地洗,現在天氣冷了,怕他們感冒。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3
活動目的
1、通過點數格子的方式進行數量化的三項長短比較
2、學習使用工具測量的正確方法
活動準備
1、長短不等的藍色、綠色、黃色的毛巾各一條
2、測量毛巾用的正方形圖卡若干
3、記錄筆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用目測法和重疊法比較毛巾的長短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幾條毛巾?你們看一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們的形狀相同都是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它們的大小不同、長短不同)
教師: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們長短不同的?我把毛巾折疊起來,或者卷起來你有辦法比較誰長誰短嗎?(不行,必須要把毛巾放平了,不折不卷才能比較。)請幼兒說一說比較長短的方法
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說把三條毛巾放整齊,一看就知道了;有的小朋友說把一條毛巾放在另一條毛巾的.上面,把其中的一個角對齊,這樣就能比較誰長誰短了。
2、 學習正確的測量的方法,并記錄
教師: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了藍色的毛巾最長,綠色的毛巾第二長,黃色的毛巾最短。
三種顏色的毛巾到底有多長?我們能用一個數字表示嗎?用數字幾?為什么?
教師:你們還記得我們用圖卡的方法來比較絨毛玩具的高矮嗎?我們也用圖卡的方法來測量一下每條毛巾有幾個圖卡長吧!毛巾有幾個圖卡長,我們就用數字幾來記錄這條毛巾的長度。
教師示范測量藍色毛巾的長度。邊測量邊講解測量的要點:先把毛巾放平整。然后拿一個圖卡放在長方形毛巾一條長邊的下面,圖卡的一條邊貼著毛巾的長邊,圖卡的另一條邊與毛巾的短邊對齊,再把圖卡一個一個地往后排,直到圖卡和毛巾一樣長。圖卡排得要整齊,后面的圖卡不能壓到前面的圖卡,也不能和前面的圖卡有縫隙。最后再來數一數圖卡的數量,并記錄下來。
請兩位幼兒進行綠色毛巾和黃色毛巾的測量,其它幼兒仔細觀察他們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
3、 打開幼兒用書,完成操作練習。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紙巾、毛巾的特性,了解毛巾、紙巾吸水的快慢多少。
2、積極參與探索,愿意表達實驗、觀察中的發現。
3、體驗實驗發現后的快樂,懂得節約用紙。
活動準備:
毛巾、紙巾若干,杯子(兩種顏色、透明)、4個裝水的盆,1個小盆,抽紙盒,裝毛巾的小筐。
活動過程:
1、師:老師的`椅子上有水怎么辦?誰想辦法用什么來擦一下?
(一幼兒用紙巾擦)請幼兒上來擦
咦,桌子上也有水怎么辦? (用紙巾、毛巾、抹布擦)
師小結:小小的紙巾、毛巾幫我們解決了困難,把桌子、椅子都擦干凈了。讓我們看看,紙巾、毛巾他們都長得什么樣子?
2、師發毛巾和紙巾,說:請你們仔細看一看、比一比他們長得什么樣?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幼兒人手一條毛巾,一張紙巾比一比。
3、幼兒介紹自己的發現。
毛巾上有許多東西-標記,紙巾沒有;紙巾薄、毛巾厚。
4、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集體記錄。(根據觀察的不同,進行比較)
5、還有兩個格子說明毛巾和紙巾還有不同,請你們把紙巾放在手上使勁團一團,發現怎么樣?(變成一個團,像小元宵)
毛巾團一團,變成什么?
使勁撕一撕毛巾,(撕不動,要用刀)
使勁撕一撕紙巾,(很容易就撕開了,撕成了一根根小面條)
6、師再次引導幼兒回憶剛才觀察的情況并記錄在后面兩格中。
7、毛巾和紙巾都能吸水,想一想誰吸水比較快?
兩人合作商量一下,誰拿毛巾,誰拿紙巾。
8、幼兒兩兩面對面站好,分別拿毛巾、紙巾實驗。(師喊一二三再放)(放盆里)
9、幼兒實驗
10、幼兒表達自己的發現:哪個吸得多?
誰先吸完水?(紙巾)毛巾吸得慢。
誰吸得水(毛巾、紙巾)
11、幼兒分別把紙巾、毛巾從水里撈出來,把水擠在杯子里。
12、幼兒把杯子分類擺放
13、看看紙巾變成什么樣了?打開看看還能用啦?
看看毛巾變成什么樣了?打開看看還能用啦?
14、比較毛巾、紙巾誰吸得多?(毛巾多、紙巾少)
師:一條毛巾吸這么多水,這么多水用紙巾來吸,要多少張紙巾呢?
師實驗,幼兒觀察
師:以后,我們在家里,在幼兒園發現桌子上、椅子上有水用什么吸水呢?(毛巾、抹布)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2.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準備:
衣服四件,啞鈴
人數:
每個家庭一大一小,四個家庭為一組。
玩法:
家長在終點,手拿啞鈴。幼兒在起點,哨聲響起時,幼兒拿起衣服跑向終點,給其家長穿上衣服,扣上扣子,先穿好衣服者為勝。
規則:
家長不能幫孩子穿衣扣扣。
教學反思:
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在活動中,教師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為切口,試圖通過欣賞照片、制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使潛在的親情自然流露,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讓幼兒關注生活細節,感受全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同時也學會關心,學會愛、學會感激,學會報答,能夠用多種方式表達愛爸爸、愛媽媽及愛家人的情感。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6
設計意圖:
小毛巾是幼兒每天都必用的生活用品,比較熟悉。但在日常活動中還有很多孩子不會正確使用小毛巾,通過這節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毛巾的用處,在游戲中學習正確使用小毛巾,愛護小毛巾。在科學方面,運用游戲形式讓幼兒更深切地對一些圖形的認知和常見顏色的分辨。也是中班幼兒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并在游戲中讓幼兒體驗探索的樂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各感官的接觸感知物體的基本形狀和顏色。
2.了解毛巾的用處,學會正確使用小毛巾。
3.愿意愉快的參與活動,體驗探索的樂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教學準備:
1、彩色正方形小毛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音樂律動《洗澡歌》、《手絹花》、《洗手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做律動《洗澡歌》
2、這首歌叫什么?洗澡的時候會用到哪些物品?今天我們來和毛巾玩一玩.
二、感知毛巾的顏色形狀
1.師:看看老師的毛巾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上面有什么圖案?(幼兒集體回答)
2.師:請你們拿起自己的小毛巾,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悄悄話,告訴他你的`小毛巾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幼兒與同伴交流)
3.師:請你讓你的小毛巾在自己的小腿上休息休息,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他的小毛巾呢?(請個別幼兒介紹毛巾的形狀和顏色)
4.師總結:小朋友的小毛巾也是正方形的,有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真漂亮
三、了解毛巾用處,學會正確使用小毛巾
1.師:毛巾除過洗澡的時候還有什么時候也要用呢?(每回答出一個用處,與幼兒共同用小毛巾來做一做動作)
2.師:對呀,可以用小毛巾來擦汗,擦鼻涕,擦嘴巴,擦手。
3.來,讓我們一起拿起小毛巾,試一試:小小毛巾,四方方,軟軟身體,本領大,擦擦頭發,擦擦汗,擦擦嘴巴,擦擦手,感冒時候用處大,阿嚏,阿嚏,擦鼻涕。
四、游戲:"毛巾變形記"和"變臉"
1."毛巾變形記":小毛巾不但用處大還會變形呢,想不想看?變變變,變成長方形。小朋友真了不起呀,能變出三角形嗎?變變變,變成三角形。那還能變成什么樣的呢?
2."變臉"::小毛巾本領真大啊,小毛巾想和大家玩變臉的游戲!準備好了嗎?(用小毛巾把臉遮起來)變變變,變笑臉,變變變,變哭臉,變變變,變生氣。
五:欣賞舞蹈《手絹花》。
1、我們的小毛巾不但和我們做游戲,跳舞的時候也少不了哦?
2、欣賞舞蹈《手絹花》
3、幼兒拿毛巾跟著視頻學一學.
六、延伸活動
1、師:小毛巾又有用又好玩,是我們的好朋友,用的時候要輕拿輕放,一起愛護它,這樣小毛巾就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啦!我們剛才用小毛巾來擦手擦嘴巴,還用小毛巾來變魔術、做游戲,小毛巾都有些臟了,那我們一起來洗洗小毛巾。你會洗嗎?怎么洗?
2、跟著音樂律動《洗手帕》:(模仿動作)挽起袖子,準備開始洗,最后晾毛巾退出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7
活動目標:
1、對玩毛巾有興趣,愿意向同伴學習玩毛巾的方法。
2、探索毛巾的不同玩法,鞏固練習跳、鉆等基本動作。
3、在與同伴合作游戲時,能相互商量,共同尋找玩毛巾的方法。
活動準備:
1、人手1條廢舊毛巾。
2、音樂《我愛洗澡》。
活動過程:
一、做毛巾操,進行熱身。
教師出示毛巾,以游戲的口吻引出活動內容:這是什么?天氣真好,我們拿著毛巾一起到外面去鍛煉身體吧。(師幼跑步進入場地)
播放《我愛洗澡》的音樂,一起跳毛巾操
二、獨立玩毛巾,探索一人玩毛巾的方法。
毛巾除了可以用來做操,還可以怎樣玩呢?請你們來試一試!幼兒四散嘗試,教師巡回觀察,以玩伴的角色參與游戲。
請幼兒在集體中展示自己的玩法,相互分享、學習。
并提問你是怎么玩的?請給大家展示一下。重點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利用毛巾練習跳、鉆的玩法。
再次進行新玩法的探索和嘗試。
三、兩兩玩毛巾,探索兩人合作玩毛巾的方法。
提出合作玩毛巾的要求:剛剛我們是一個人玩毛巾,現請你們找朋友一起合作玩毛巾,看看又會有什么不同的玩法。
幼兒兩兩合作游戲,教師巡回觀察。
請幼兒交流、分享玩毛巾的方法。
請向大家介紹你們是怎么商量、怎么玩的。重點引導幼兒學習相互合作利用毛巾練習跳、鉆的玩法。
分組游戲,探索多人合作玩毛巾的方法。
四、分組游戲,探索多人合作玩毛巾的方法。
請你們自己找朋友。6-7人為一組,先商量好玩毛巾的方法,共同試試哪種方法又好又安全,再向其他組介紹。
幼兒分組游戲,教師觀察合作情況,及時提醒不安全的玩法。
幼兒分組展示,并交流、討論。老師提問:
你們是怎么商量出這個玩法的?在合作時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教師小結:在合作的過程中,我們會有不同的意見,可以采取投票等方式,找出大家都認同的最好的方法。
取幼兒玩法中與跳、鉆相關的,共同比賽,看哪組合作得好、能取得勝利。
五、放松收拾,結束活動。
師幼原地做舒展放松運動。
折好毛巾,離開場地。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8
設計思路: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洗衣物是孩子比較熟悉的生活經驗,基于孩子對洗衣物過程的觀察和體驗,我們嘗試讓他們在音樂中,用富有藝術性的動作大膽、有創意的表現這一生活畫面,從中體會生活的美好及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
期望幼兒表現的行為:
1、知道自己長大了,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感受勞動的快樂!
2、能隨著音樂大膽地用動作表現洗毛巾中打濕、搓洗、擰干、晾曬的過程。
3、知道樂句的起止和強弱變化。
活動準備:
1、在園老師的指導下有洗手帕的生活經歷,知道洗手帕的基本過程。
2、幼兒洗手帕的錄像。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毛巾,提問:
1、毛巾有什么用?
2、毛巾臟了怎么辦?(洗干凈)
讓幼兒知道從小做一個愛干凈、講衛生的好孩子。
3、誰來洗呢?
小結:小小班的時候,我們的毛巾在家是媽媽、爸爸,在園是老師幫著我們洗的',現在寶寶們慢慢長大了,是幼兒園的小哥哥、小姐姐了,我們也學會自己洗毛巾了。
二、請幼兒觀看自己在園內洗毛巾整個過程的錄像。
“看著寶寶自己學會了洗毛巾,老師也覺得開心,我們的寶寶真的長大了,能干了,我們用掌聲給自己鼓勵,好嗎?”
三、按洗毛巾的步驟分段看錄像。啟發幼兒講述洗毛巾的過程,并鼓勵他們大膽地做出把毛巾打濕、搓洗、擰干、晾曬等動作。
教師重點提問:
1、“洗毛巾前,我們先要干什么?”(卷衣袖)教師引導幼兒做出卷衣袖的動作。
2、“然后,怎么做呢?”(把毛巾用水打濕)啟發幼兒做出把毛巾放進水里打濕的動作,如:擺一擺、搖一搖等。
3、“打濕毛巾時,可不要把水濺出來,那我們的動作應該是輕輕的,還是用力呢?”啟發幼兒做出輕輕打濕的動作。
4、“現在我們跟著下面這段優美、舒緩的音樂做出輕輕把毛巾打濕的動作。”播放音樂,帶動幼兒隨著音樂大膽地做出動作,使幼兒感受音樂與動作的聯系。
5、“毛巾打濕后,該怎么做了?”(放洗衣粉搓洗)“你是怎樣搓洗的?”請幼兒大膽做出自己的搓洗動作。
6、“搓洗完后,接下來應該怎樣做?”(擰干)
7、“你覺得搓洗、擰干毛巾的動作是輕輕地還是用力呢?”(用力的)啟發幼兒做出用力搓洗、擰干的動作。
8、“讓我們聽著這段歡快、跳躍的音樂一起用力做出搓洗、擰干毛巾的動作。”播放音樂,幼兒隨音樂大膽做出動作,讓幼兒感受到音樂與動作的聯系。
9、啟發幼兒在樂曲末邊說“晾起來”邊做相應的動作,表現出勞動后的愉快心情。
四、完整地播放音樂,讓幼兒隨音樂連貫地做出毛巾浸泡、搓洗、擰干、晾曬等動作。教師用提示語引導幼兒變換動作。
1、“請寶寶們圍成一個大圓圈,讓我們變個大盆一起來洗毛巾,好嗎?”在最后的晾曬造型時,老師邊聞邊說:“看看誰的毛巾最干凈!”
2、請幾個做得好的幼兒在同伴面前表演。
3、“請寶寶們找自己的好朋友,圍成一個小盆來洗毛巾,好嗎?”
在晾曬造型時,請寶寶一起大膽問聽課老師“老師,我們的毛巾洗得干凈嗎?”
4、教師小結:寶寶的笑臉告訴老師,你們在洗毛巾時是快樂的,我們的寶寶在慢慢長大,在園不僅可以學會洗毛巾,以后的日子里,還可以學會做更多的事情,這樣我們會越來越快樂!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9
【設計思路】
天氣越來越熱了,活動后的孩子們出了好多汗,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干凈、更漂亮,每個孩子每天都要洗澡。毛巾是洗滌中的必需品,孩子的毛巾有各種顏色、圖案、形狀,真是漂亮。活動通過聽著音樂做毛巾操,模擬洗澡、擦臉的過程,讓孩子們覺得洗澡(擦臉)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進而通過模擬擦窗、擦地的過程,讓孩子們知道舊毛巾可以再利用,萌發其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嚕啦啦》,隨著樂曲學跳毛巾操。
2、知道舊毛巾用處多,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跟著音樂節奏做毛巾操,模擬洗澡、擦臉、擦窗、擦地等動作。
【活動準備】
1、樂曲《嚕啦啦》。
2、幼兒每人自帶毛巾一條。
【教學過程】
一、出示毛巾:我的毛巾真漂亮
1、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毛巾(顏色、圖案、形狀等)。
2、師:毛巾可以用來干什么?
二、欣賞樂曲《嚕啦啦》
1、幼兒欣賞樂曲。
2、師:好聽嗎?聽了音樂你想干什么?
好,我們聽著音樂做毛巾操。
三、動一動:毛巾操
1、教師隨著《嚕啦啦》,跳毛巾操(準備活動)。
2、幼兒拿著毛巾,跟著老師學跳毛巾操(準備活動)。
3、模擬洗澡的過程,聽著音樂做操。
(1)師:你是怎么洗澡的?幼兒自由的做洗澡的動作,教師觀察。
(2)選取好的動作,聽著音樂做洗澡操。
4、模擬擦臉的過程,聽著音樂做操。(過程同上)
5、討論:毛巾除了擦身體外,還可以擦什么?
師:毛巾舊了,可以擦窗、擦地,丟掉了多浪費啊!
6、模擬擦窗的過程,聽著音樂做操。(過程同上)
7、模擬擦地的過程,聽著音樂做操。(過程同上)
四、延伸
師:想一想,除了毛巾,還有什么東西舊了,小了,可以派用場呢?(舊衣服、舊玩具等。)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工”“人”“毛”“中”“衣”5個生字,能讀準字音,理解意思,正確書寫。
2、知道工人在工廠做工,織出毛巾,做成衣服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工”“人”2個生字,能讀準字音,理解意思,正確書寫。
2、知道工人在工廠做工,織出毛巾,做成衣服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復習韻母en、in、onɡ,筆畫“丿”“乀”“乚”“橫折鉤”、“豎提”,以及熟字“土”“八”“手”“中”“瓜”等。
二、看圖說話
工廠里,工人叔叔阿姨生產忙。工人開機器,織出毛巾,做出衣服。
三、自學生字
1、拼讀音節。重點讀好ɡānɡ、rén、jīn。告訴學生fu沒有聲調,是輕聲,讀得又輕又短。
2、數數5個生字的筆畫,想想該怎么寫。它們跟學過的哪個字有點像,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3、檢查自學情況。
工:讀好后鼻音。跟“土”很相像,筆順也相同,但豎不出頭。用“工”組詞,如“工廠”“工地”“做工”“建筑工”“清潔工”等。
人:讀準聲母和前鼻音。跟“八”不同,看老師在田字格里書寫,注意起筆的位置。用“人”組詞,如“男人”“女人”“人人”“人民”“打人”等。“工人”是在工廠、工地上做工的'人,有鋼鐵工人、建筑工人、清潔工人、紡織工人等,說說工人還生產些什么。(教師板畫識記)
四、書寫指導
五、鞏固
卡片認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毛”“中”“衣”3個生字,能讀準字音,理解意思,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認讀生字卡片。
二、學習生字
毛:前3筆與“手”字相同,注意第4筆的方向。“毛”可組成“羊毛”“毛線”“毛衣”等。
巾:讀準韻母in。跟“中”相像,但少一筆,讓學生說說我們用毛巾干什么。
衣:字形是難點。帶領學生書空,然后書寫。我們有哪些衣服?上衣、大衣、襯衣、褲子、毛衣、運動衣,統稱“衣服”。
三、鞏固
1、卡片認讀。給拼音和生字“找朋友”。
2、比較形近字。
3、在田字格里抄寫生字。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 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規和自我服務為一體的健康生活,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動手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毛巾、教學PPT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導入活動。
1、觀看ppt導入:
P1桌子上有一堆凌亂的毛巾,我們應該怎么辦呀?(整理)
P2先將毛巾邊對邊折
P3再將毛巾角對角對折
P4四塊小方塊疊在一起像什么?
2、教師邊念兒歌"小毛巾,鋪鋪平,邊對邊,角對角,一塊塊,往上疊,看誰疊得快又好!"邊示范疊一次。
3、介紹"疊毛巾"規則:比賽分6組進行,每組幼兒4塊毛巾,每塊毛巾要求對折兩次,疊成一個小方塊,然后4個小方塊角對角疊整齊,疊好之后先舉手,等裁判檢查合格通過。
4、分組進行比賽
5、為獲獎幼兒獎勵貼貼紙
6、學習兒歌《疊疊樂》。
附兒歌:《疊疊樂》
小毛巾,鋪鋪平,邊對邊,角對角,一塊塊,往上疊,看誰疊得快又好!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的教學孩子們雖然學會了疊毛巾的方法,但我在想如果我們疊毛巾只是在課堂上學習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積累的話,那么小朋友再過幾天他還會自己疊嗎?孩子們回家以后如果還是爸爸媽媽幫他們疊毛巾使得孩子們沒有關聯的.機會,那他們過幾天之后還會不會自己疊毛巾。所以我認為教師要隨機地自然地在相應的生活環節中開展一些生活課程。達到復習的效果。
我覺得除了課堂上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鍛煉。什么是生活課程?生活課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機整合。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資源,要在組織一日生活活動中滲透教育的因素,同時要挖掘生活的價值。像這類教育內容要體現生活的特點,它是一種日復一日的重復活動,不僅要依靠老師,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動地學。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毛巾》含反思(通用8篇)05-05
幼兒園小班健康兒歌教案《我會疊毛巾》04-29
毛巾的自述06-08
毛巾與游園會06-29
花毛巾和抹布09-16
幼兒園詩歌中班教案 中班詩歌 教案10-28
幼兒園中班教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