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照顧弟弟妹妹,對弟弟妹妹有同情心和責任感。
2、能積極參與討論,會恰當地表達關愛的情感。
3、使幼兒萌發愛護弟弟妹妹的情感,掌握與弟弟妹妹相處的方法。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照顧弟弟妹妹,對弟弟妹妹有同情心和責任感。
活動難點:
能積極參與討論,會恰當地表達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照顧弟弟妹妹的生活經驗及照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提問:你家中有弟弟妹妹嗎?做哥哥姐姐心里是什么感覺?小結:做哥哥姐姐感覺很開心,可以照顧弟弟妹妹,感覺很驕傲和自豪。
(2)提問:你喜歡你的弟弟妹妹嗎?為什么?小結:弟弟妹妹很可愛,還可以陪伴我們一起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樂趣,是我們最親近的人。
2、引入故事《我做哥哥了》,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哥哥姐姐要保護、照顧弟弟妹妹。
(1)出示故事圖片,討論野田做哥哥心態的變化。
①野田做哥哥了心情怎么樣?你怎么知道的?小結:野田笑得好開心呀,做哥哥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②野田怎么了?為什么不開心了呀?小結:媽媽總是忙著照顧弟弟妹妹,野田覺得媽媽好像不如從前那樣喜歡自己了。
③你們都是大哥哥大姐姐,你們覺得媽媽是真的不喜歡野田了嗎?
小結:野田長大了,不用媽媽抱,也不用媽媽喂,媽媽會有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弟弟妹妹,但媽媽心里依然愛著野田,可野田卻不知道。
(2)繼續講故事,通過故事情節的推進,理解哥哥姐姐要保護、照顧弟弟妹妹。提問:
①媽媽讓野田帶弟弟妹妹去散步,野田愿意嗎?為什么?
②弟弟妹妹遇到什么危險了?
③弟弟妹妹遇到危險后,心里感覺怎么樣?
④如果你是野田,你會怎么做呢?怎樣救他們?野田是怎樣保護弟弟妹妹的?
⑤通過這件事,你覺得野田是一位怎樣的`哥哥?
⑥回到家后,小貓咪們心情怎么樣?它們會對媽媽說什么?
(3)進一步理解做哥哥姐姐要有責任心,萌發愛護弟弟妹妹的情感。提問:你喜歡野田嗎?為什么?
小結:野田是一位勇敢、有責任心,對弟弟妹妹不離不棄的好哥哥。雖然弟弟妹妹有時會帶來麻煩,但弟弟妹妹是我們最親的人,是和我們有血緣關系的親人。我們做哥哥姐姐的應該關心、愛護弟弟妹妹,陪伴他們一起長大。
3、結合幼兒生活實際,恰當表達對弟弟妹妹關愛的情感。
(1)引導幼兒講述生活中照顧弟弟妹妹的經歷。提問:在生活中,你是怎樣照顧弟弟妹妹的?
(2)觀看幼兒照顧弟弟妹妹的照片,并配以解說,引發幼兒情感共鳴。
(3)播放媽媽夸贊孩子們的視頻。提問:聽了媽媽說的話,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小結:老師知道,你們都是勇敢、有責任心、有擔當的大班哥哥姐姐,有的小朋友有弟弟妹妹,有的小朋友還沒有,但將來有一天,你也會有弟弟妹妹,成為大哥哥、大姐姐的。爸爸媽媽、弟弟妹妹都很愛你,你一定會很幸福。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做得更好,努力成為弟弟妹妹的好榜樣。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會關心小班的弟弟和妹妹。
2、嘗試用多種方法和小班弟弟妹妹進行交往。
3、體驗愛護小班弟弟妹妹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本班幼兒在小班時的活動照片。
2、事先與小班聯系,和教師交流活動過程,共同確定活動場地。
3、幼兒結伴用的所需材料如玩具、折紙、球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理解長大的含義。
1、教師和幼兒觀看照片,感受自己的變化。
"你們知道這是我們什么時候的照片?我們現在上大班了,有哪些變化呢?"
2、啟發幼兒說說自己的.變化(如身高、體重、能力的變化)"我們長高了、變重了,還學會了許多的本領,現在是幼兒園的大哥哥大姐姐了,幼兒園小班、中班的小朋友都是我們的弟弟妹妹。"
(二)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與弟弟妹妹友好交往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要去關心小班的小朋友,怎樣認識他們呢?怎樣讓他們喜歡我們呢?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想法,同伴間彼此分享經驗。
3、教師提出任務:
"和一個弟弟妹妹交朋友,要知道他的名字,記住他的樣子,并讓他喜歡。"
(三)教師啟發大班幼兒和小班幼兒兩兩結伴,進行活動。
1、提出活動要求:在規定的范圍內活動,在活動中注意保護弟弟妹妹的安全,如發現弟弟妹妹遇到困難能及時幫助。
2、幼兒交流與弟弟妹妹活動的情況,談談自己是如何和弟弟妹妹相處的。
"你是怎么和弟弟妹妹玩的?你知道他叫什么了嗎?"
3、教師說說在活動中看見的情況,引導幼兒相互學習交往的方法。
4、請大班幼兒制作一樣小禮物送給弟弟妹妹,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活動延伸:
1、繼續與結伴班級開展大帶小的活動。
2、在值日生勞動中增加公益活動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學習并探索帶好弟弟妹妹的方法。
2.結合視頻中和弟弟、妹妹在一起活動的場景,積極交流幫助弟弟妹妹解決困難的辦法,提高主動交往的能力。
3.愿意關愛、包容弟弟妹妹,體驗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及責任感。
活動準備:
1.收集關于混齡游戲及混齡戶外活動的的場景照片。(例如;混齡創客活動;家庭勞動日帶弟弟妹妹一起打掃;中秋節一起做晨間小接待員:和弟弟妹妹一起做早操等)
2.活動前幼兒分組合作完成計劃表征圖“帶弟弟妹妹一起玩”。
3.自制教學課件及配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回憶講述。重點引導幼兒分享交流與弟弟妹妹游戲的場景,激發幼兒樂于表達的興趣。教師引導性語:“老師拍攝了你們在幼兒園活動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和誰在一起?做什么?”重點提問:“和弟弟妹妹一起玩心里有什么感覺?和弟弟妹妹一起玩跟和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玩,哪里不同?”
小結提升:“和弟弟妹妹一起玩很開心,但也會遇到小麻煩。”
二、結合課件教師講述故事“我做哥哥了”,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涵。
重點通過交流講述“帶弟弟妹妹一起玩”的計劃表征圖,進一步萌發關愛、包容弟弟妹妹的意愿和情感。
1.將故事情節貫穿教育活動,講述故事“我做哥哥了”前半部分,了解小貓哥哥野田的煩惱,激發幼兒主動思考。
引導性提問:“有了弟弟妹妹的野田是怎么想的?為什么?帶弟弟妹妹一起玩時遇到了困難和危險,他又是怎樣做的?為什么?”
2.結合“帶弟弟妹妹一起玩”計劃表征圖,引導幼兒“移情”,積極為小貓野田想辦法,在分享交流中學習帶好弟弟妹妹的方法,萌發照顧好弟弟妹妹的意愿。
小結與提升:“你們想到這么多有趣的活動,考慮的也很周到,確實是細心的哥哥姐姐,但真正要帶好弟弟妹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展示日常生活中帶弟弟妹妹游戲活動的視頻,提高幼兒主動與年幼兒童交往和共同協商解決問題的能力。
1.觀看視頻短片,引導幼兒講述交流與弟弟妹妹一起游戲時會發生的事情以及解決的辦法。
引導語:“老師拍援了幾組和弟弟妹妹一起游戲的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視頻中發生了什么事情?哥哥姐姐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怎么說?”
場景一:關心與愛護弟弟妹妹
(1)安慰哭鬧的妹妹,安撫她的情緒。
(2)幫助妹妹穿衣服,并教給她方法。
提升:“說溫暖的話,伸手幫助表達對弟弟妹妹的關心和愛護。”
場景二:謙讓與協商解決問題
(1)角色區,姐姐將表演道具讓給妹妹
(2)娃娃家,哥哥與弟弟協商“廚師”角色的扮演者
提升:“相信你們也會像視頻中的哥哥那個樣耐心的協商,友好的謙讓。”
場景三:合作與包容
(1)建構游戲,哥哥和弟弟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2)建構游戲,弟弟推倒哥哥的搭建作品。
教師小結;“和弟弟妹妹一起玩會遇到很多問題,只要我們細心、耐心,去包容、謙讓他們,多動腦筋想辦法,還是可以玩得很開心。”
2.再次講述故事“我做哥哥了”結尾,感受幫助野田成功想辦法帶來的喜悅以及野田改變想法的幸福心情。
引導性提問:“現在野田的想法改變了嗎?它覺得做哥哥是一件什么樣的事情?”
四、播放“二胎”家庭照片,感受與“弟弟妹妹”在一起的美好情感,深刻體驗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及責任感。
教師小結:“這么多溫馨幸福的畫面,相信你們部是有愛的有責任的哥哥姐姐。”
五、活動延伸。伴隨音樂《弟弟妹妹一起來》,期待在下次混齡游戲時與弟弟妹妹分享本次活動經驗。
課后反思:
本次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緊扣教育目標,環節緊湊,組織有序。幼兒在活動中興趣盜然,積極主動。反思整個活動,“創設富有支持性的教育情境,實施體驗式學習”是這個活動的突出特點,“分組合作完成計劃表征圖”“拍攝混齡活動視頻短片”等環節是本次活動的亮點。
1.借助多媒體多樣性、新穎性和感染力強等特點,創設“情境對話”的支持性學習情境,使社會教學活動氛圍更生動形象。
活動中通過出示“大帶小”游戲照片,播放混齡游戲場景視頻,讓幼兒更加直觀感受帶弟弟妹妹“游戲的情節發展,引導幼兒回憶交流在與弟弟妹妹一起活動、游戲時的感受,幼兒的學習是與環境和物質世界互動的過程,通過親身體驗,感知、探究逐步構建自己的理解與認識。激發了幼兒自由表達熱情,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性。
2.通過分組合作、自主探究繪制計劃表征圖,引發幼兒在互動交流中產生情感共鳴。大班的孩子在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一起克服。因此在活動前期經驗準備時,設計了合作完成“帶弟弟妹妹游戲”的計劃表
征活動,引導幼兒分工合作,互相商量,加深體驗,通過教師引導追問,探索學習帶好弟弟妹妹的方法,萌發關愛、包容弟弟妹妹的意愿。促使幼兒實現情感換位,深刻體驗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及責任感。
3.開放性問題設計的層層遞進,助推情感教育的自然滲透。活動中一些熱點話題如:“和弟弟妹妹一起玩跟和我們班的小伙伴一起玩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和弟弟妹妹一起玩會覺得很自豪?當他捧壞了你的玩具時,你該怎么辦?小貓野田認為做哥哥是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引發了幼兒激烈的討論和回答,思維積極踴躍,情感滲透如春風潤物,沁入心田。
4.面向全體,讓每一個都自信表達的“適切教育”自然真切。大班的孩子在前期積累的基礎上,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詞匯,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能夠與成人進行交談,能用連貫性的語言,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活動中教師特別關注和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善于運用多種鼓勵方法,及時對幼兒進行激勵性、肯定性、啟發性的適切評價,讓孩子從心理上獲得滿足和自信,提高參與對話的積極主動性。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 篇4
生活活動:
1、進一步引導幼兒熟悉新活動室、寢室、盥洗室等,認識新的標志,提醒幼兒遵守新的常規。
2、鼓勵幼兒主動結交新朋友,享受與新朋友一起游戲的樂趣。
集體教學活動:
我是大班值日生
活動目標:
1、明確大班值日生的分工,勞動內容及工作順序。
2、知道應該認真做值日,有任務意識和責任感。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建立自然角、動物角。
2、餐具、文具、值日表、氣象記錄表等。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回憶中班值日內容,討論大班值日內容。
2、逐一討論各組值日內容、工作順序即怎樣做。教師做示范。
3、按組分工,確定任務和職責。
4、出示值日表,向幼兒介紹怎樣使用。
5、值日生上崗:氣象員記錄天氣并向小朋友預報;飼養員喂養小動物;衛生員檢查飯前洗手情況,負責餐前、餐后擦桌等清潔工作;播音員報告新聞并表揚班上的好人好事等。
戶外活動:
學習啞鈴操。
重點指導幼兒聽音樂跟上節奏做動作;在隊形變換時,能記住自己的位置;初步學會動作。
區域活動:
棋類區:指導幼兒學習下圍棋,知道:
(1)兩個人依次下棋子
(2)棋下在十字線上
(3)學習吃子。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主動與小班的弟弟妹妹交往,學習嘗試照顧弟弟妹妹。
2.激發幼兒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有為弟弟、妹妹做榜樣的意識和責任感。
3.通過照顧弟弟妹妹,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和交往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活動前有意識的為幼兒多講一些他們剛上小班時候的表現。
2.開學后教師注意組織幼兒觀察小班幼兒的活動情況。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思考并回答自己進入大班之后的變化
教師設計以下話題:
1.小朋友,回想一下,你們剛上小班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啟發幼兒回憶并講述過去自己剛剛入園的事情)
2.現在你還會像在小班時候那樣嗎?你現在是什么樣子?(和現在對比,了解自己的進步。)
3.教師對幼兒的變化進行簡單的小結:進入幼兒園已經兩年了,小朋友比剛上小班的時候,長高了也長壯了,小朋友也越來越懂事了,學習的知識也越來越多了,所以也越來越聰明。
二、引導幼兒想一想,作為大班的哥哥姐姐,應該怎樣幫助小班的小朋友。初步激發幼兒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有為弟弟、妹妹做榜樣的意識和責任感。
教師:你們真的已經是長大了,已經是哥哥姐姐了。可是現在小班的弟弟妹妹還是又哭又鬧,作為哥哥姐姐,你們想一想應該怎樣幫助他們?(引導幼兒思考當哥哥姐姐的具體行為)
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具體回答,例如:我們可以和小弟弟小妹妹一起吃飯,在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教他們怎樣正確地拿勺子,怎樣吃飯才能不掉渣渣。我們還可以帶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操,告訴弟弟妹妹怎樣走圈,做操的時候小胳膊、小腿要伸直了……生活方面或其他方面具體的行為。
注意提醒幼兒,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齡比較小,所以小手小腳比較嫩,在與他們交往的時候注意輕一點,保護好他們。
三、教師組織幼兒去小班進行實際的大帶小活動。
1、活動前,教師先提要求:一個小朋友只能幫一個小弟弟或妹妹。
2、在實際活動中,教師注意引導小朋友主動與弟弟妹妹交往,并提醒幼兒注意剛才談話中應注意的事情。
四、教師對活動進行小結。
活動延伸:
繪畫《我是大哥哥(或大姐姐)》
活動反思:
《綱要》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小班幼兒年齡在3歲左右,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會向別人表達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語句不夠完整,有時出現時斷時續的現象,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給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有機會說的環境。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 篇6
主題導引:
升入大班后的幼兒成為幼兒園里最大的哥哥姐姐,這一角色轉變使幼兒體驗到了長大的自豪感。開展此次活動,旨在讓幼兒與自己小時侯進行對比、布置新教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體驗成長的自豪感,建立初步的責任感。
次主題一:我的新班
環境創設:
1.在主題墻上布置“歡迎大班小朋友”墻飾,有張開手臂、滿臉笑容的小朋友,有和藹可親的老師,讓孩子在環境中體驗到溫馨的快樂。
2.創設“我的新朋友”墻飾,引導幼兒采用名片的方式,互相介紹自己,幫助小朋友盡快適應大班的生活。
生活活動:
引導幼兒熟悉新班活動室、寢室、盥洗室等,設計、認識新標志,討論、制定新的常規。
家園共育:
請家長利用接送幼兒的時間參觀幼兒園的環境布置,鼓勵幼兒將幼兒園環境的變化講給家長聽。
教學活動:
我的班級我做主、愛發脾氣的菲菲、拉拉勾、自然測量、安全小衛士。
區域活動:
美工區:大家一起畫、做名片、布置新教室。
建構區:我的幼兒園。
益智區:量一量。
閱讀區:一寸蟲、一天天長大的'小樹。
戶外活動:機器人導盲、我是小兵、桌子游戲。
次主題二:我的老師
環境創設:
創設墻飾“我和我的老師”,展現老師和小朋友平時一起活動時的照片或繪畫展。
生活活動:
關心班級中的事情,主動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家園共育:
請家長與幼兒一起搜集關于教師節的來歷、社會上尊師重教的新聞資料等,增強家長與幼兒對教師的尊敬與熱愛之情。
教學活動:
我和我的老師、訪問老師、我的老師、10以內數的比較、我愛你。
區域活動:
美工區:我的同伴、送給老師的花。
閱讀區:我和我的老師、寫給老師的書信。
角色區:我做小記者、我當小老師。
戶外活動:穿地道、小蝸牛旅行記。
次主題三:我長大了
環境創設:
1.設置“我長大了”主題墻,內容包括:我的成長照片、我當哥哥姐姐了、我真能干。
2.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準備相應的空間和材料,供幼兒進行區域活動。
生活活動:
引導幼兒爭當值日生,使他們愿意參加公益勞動,如給院子里的小樹澆水、擦拭活動室里的玩具柜等。
家園共育:
引導家長在家里盡可能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育活動:
我從哪里來、我是哥哥姐姐、10以內的單雙數、清潔好幫手、快樂椅子舞。
區域活動:
美工區:超級變變變。
科學區:長高了,長胖了。
生活操作區:開鎖、小工具用處大、夾豆子。
閱讀區:小熊不刷牙、鱷魚伯伯怕牙醫伯伯、牙醫學校。
戶外活動:運小豬、拖地板、追追樂。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 篇7
(一)環境創設
1、在主題墻上布置“歡迎大班小朋友”墻飾,可以有張開手臂、滿臉笑容的小朋友,有和藹可親的老師,讓孩子在環境中體驗到溫馨與快樂。
2、開辟“我的老師”主題墻飾,一是用照片或漫畫、畫像等形式展示班級三位老師的風采;二是將采訪中發現的老師工作的情景,用繪畫的形式進行表征,取名為“老師辛苦了”。
3、設置“我長大了”主題墻,內容可以包括:
我的出生照:將收集到的幼兒出生照片進行展示,請幼兒相互猜想,感知自己的成長。
我當哥哥姐姐了:引導幼兒將自己和弟弟妹妹的故事用照片、圖畫、符號等形式玩了什么游戲,幫助弟弟妹妹做了什么事情等。
(二)生活活動
1、引導幼兒熟悉新班活動室、寢室、盥洗室等,設計、認識新標志,討論、制定新的常規,并用符號進行表現,盡快融入新環境。
2、關心班級中共同的事情,主動幫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3、與結伴班級開展“大帶小”活動。如:午餐后帶弟弟妹妹散步,午睡環節幫助弟弟妹妹穿脫衣服等。
(三)家園聯系
1、請家長關注幼兒園的環境變化,并利用接送幼兒的時間,鼓勵幼兒當向導,帶家長參觀幼兒園的環境布置,給予鼓勵和肯定。
2、家長與幼兒一起搜集關于教師節的來歷,社會上尊師重教的新聞資料等,增強家長與幼兒對教師的尊敬與熱愛。
3、鼓勵幼兒在家里也能帶領自己親戚、鄰居家的弟弟妹妹進行活動。
(四)教學活動
1、次主題一:開展活動“我的班級我做主”“愛發脾氣的菲菲”“拉拉鉤”“自然測量”“安全小衛士”等集體教學活動,使幼兒能根據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有表情的演唱,體驗與朋友和好、和睦相處的快樂。
2、次主題二:開展活動“我和我的老師”“訪問老師”“我的老師”“10以內數的比較”“我愛你”,使幼兒萌發師幼之間相互關愛之情,能大膽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重和熱愛。
3、次主題三:開展活動“我從哪里來”“我是哥哥姐姐”“10以內單雙數”“清潔好幫手”“快樂椅子舞”等集體教學活動,讓幼兒學習照顧小班弟弟妹妹,對小班弟弟妹妹有同情心和責任感,掌握小班弟弟妹妹交往的方法,會恰當的表達關愛的情感。
(五)區域活動
1、美工區:“布置新教室”“大家一起畫”“做名片”“制作相框”“送給老師的花”“超級變變變”能夠與同伴繪畫的基礎上繼續創造性添畫,體驗與同伴合作繪畫的快樂。
2、益智區:“量一量”“猜猜數字兒”“有趣的單雙數”,運用掌握10以內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的數學知識進行推理游戲。
3、閱讀區:“閱讀與測量有關的圖書”“我和老師的故事”“寫給老師的信”“關于愛牙日的圖書”等,理解故事內容,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和老師發生的故事。
(六)戶外活動
“我是小兵”“桌子游戲”“沙中探寶”“紅花獻給好老師”“好玩的梯子”“穿地道”“運小豬”“拖地板”等活動,積極帶領弟弟妹妹一起玩游戲,在交往、活動中嘗試自己解決遇到的問題,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平衡性。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有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榮譽感。
2、懂得自己長大了,應該學著關心和照顧弟弟妹妹。
活動準備:
參觀過小二班弟弟妹妹的.活動情景。
活動流程:
一、回憶討論
師:我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那我們來回想一下我們上小班是什么樣子的?
二、感知討論
1、師:那我們現在長大了,應該怎樣去幫助弟弟妹妹呢?我們能夠我弟弟妹妹做些什么呢?
小結:帶他們參觀幼兒園,哄他們不要哭鬧,幫他們穿衣,領他們散步。
2、師:可是我們的弟弟妹妹要是哭鬧了該怎么辦?
小結:我們可以去和他們說,弟弟妹妹不要哭了,給他們講一個有趣的故事,或者教他們唱一首歌,和他們一起玩游戲。
3、師:要是弟弟妹妹都爭著要玩同一個玩具再怎么辦?
小結:我們可以讓弟弟妹妹一起玩玩具,或者啊就用公平的方法來幫他們分玩具,然后輪流來玩。
三、制作“心意卡”
畫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大手和小手、大腳和小腳等),來表現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是一對好朋友。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 篇9
活動內容及進程
一、組內教師簽到
二、討論的主要內容:
介紹主題《我做哥哥姐姐了》
(一)主題說明:
本月我們將開展《我做哥哥姐姐了》的主題活動。這一學期的幼兒自主性和主動性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們能夠提出自己的想法,主動參與活動并努力完成自己選擇的任務,同時,和同伴交往的需求和能力也進一步發展,他們開始選擇合作來共同完成任務。
在這主題活動中,我們回顧自己的成長,感受自己成長的變化。變短的褲腳、再也裝不下的小澡盆,都給他們帶來了成長的困擾和驚喜。我們放手讓幼兒了解生活中的規則、增強責任的意識,學習自我服務、自我控制、自我保護,從而感受到成長的快樂,同時,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社會性發展氛圍,逐漸培養幼兒合作以及助人服務的意識。
(二)討論課的內容。
(三)環境布置:
1.張貼卡通造型身高尺,標記每個幼兒的身高,記錄幼兒的成長過程。
2.懸掛9月份掛歷,師幼討論確立每周某一天的下午為“班級勞動日”,并在月歷標注出來,提醒、鼓勵幼兒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3.師幼創設一塊“勞動體驗區”,提供抹布、水桶等勞動工具,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
(四)家園配合:
1.鼓勵孩子說說與同伴相處時的具體情形。
2.邀請孩子的好朋友來家中玩耍或者鼓勵孩子去朋友家中玩耍。
3.引導孩子了解好朋友的生日,制作生日賀卡,并寫上一句祝福的話。
活動反思與建議
升入中班,幼兒的情緒狀態明顯比小班好許多。他們很高興,又與同伴一起快樂的活動學習,同伴之間總有說不完的.悄悄話,從他們內心發展的角度上來說,他們懵懂的心靈漸漸長大,所以更渴望別人關注他們,了解他們,更需要交到很多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設計了這個主題-------我做哥哥姐姐了。
在教學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通過語言活動:《我升中班了》、《被澡盆卡住的熊》、《吹牛大王》和《讓我自己來吧》、《我做哥哥了》、《我來幫助你》,日常的交往中嘗試著友好的和同伴相處;在后面的友情辨析中能準確快速的評判出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為的對與錯。
我們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幼兒主體性,在“給老師的祝福”中,幼兒把對老師的話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布置在主題墻;還自己動手來制作主題環境,如“朋友手拉手”,主題墻的上面是各種歡快表情,手拉手的好朋友,都是小朋友們自己通過繪畫、涂色到剪下來,生成的一組孩子們與老師手拉手,心連心的畫面,也是呼應了我們這個主題的思想。
在值日生勞動方面孩子們也都樂意為集體服務,擦桌椅、分碗筷積極主動。但個別幼兒做事不夠細心、耐心,需要家園配合加強勞動技能的指導,并鼓勵幼兒學習分工合作。
主題活動在繼續,孩子們對主題的了解在深入,這就需要老師的輔助更具體,家長的指導更專業化,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活動能夠進入高潮,主題活動也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家園合作帶來的巨大作用,家園合作使我們的活動、我們的班級更添生機也使幼兒園、幼兒和家庭走得更近。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萌發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愿意為弟弟妹妹做榜樣。
2、鼓勵幼兒主動大膽地與弟弟妹妹進行交往。
3、學習關心和幫助別人,運用已學過的折紙技能,嘗試為小朋友做禮物。
活動準備:
1、事先組織幼兒參觀小班幼兒入園時的情景。
2、歌曲《小娃娃跌倒了》錄音磁帶,《成成當哥哥》故事磁帶。
3、折紙范例2-3件。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參觀小班幼兒入園情景,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小班的弟弟妹妹在什么地方和自己不一樣?知道自己現在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
二、欣賞、演唱歌曲《小娃娃跌倒了》,體會歌曲內容。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做一個中班小朋友?
1、說說升入中班后,應在哪些方面表現地更好。
2、自己應在哪些方面怎樣關心、幫助弟弟妹妹。
三、教師可展示2-3件折紙范例,幫助幼兒回憶自己會折的東西,引導幼兒運用已學過的.折紙技能,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做禮物。教師要提醒幼兒折時注意要平整、對準。
四、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寫上姓名和班級,帶領幼兒到小班送禮物,鼓勵幼兒主動、大膽交往。在送禮物時,可讓幼兒學說一句話:小弟弟,這是我折的,你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我把這個送給你。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01-09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我是哥哥姐姐》教案(通用12篇)09-07
幼兒園大班我是哥哥姐姐教案08-28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12-08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我做哥哥了》09-30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我做哥哥了09-29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垃圾分類我先行》教案04-05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勇氣01-17
【合集】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