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繩子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繩子的可塑性大,是幼兒非常喜愛的玩具,利用玩繩子來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易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本次活動的重點旨在發展幼兒走、跑、跳、平衡和投擲等基本動作技能,難點則是引導幼兒探索出繩子的多種玩法,激發幼兒對玩繩的興趣,并培養幼兒探索精神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學會繩子的幾種玩法,練習走、跑、跳、平衡和投擲等基本動作的綜合能力。
2、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對玩繩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過繩子的經驗。
2、貓頭飾一個、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繩子、錄音機及伴奏磁帶、活動場所。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師生扮演雞媽媽和小雞進入活動場地,隨音樂做模仿熱身運到;扇翅膀(上肢)、磨擦雞嘴(下蹲)、理羽毛(體側)、磨爪子(腹臂)、跳舞(跳躍和放松)等運動。
2、基本部分:
(1)取繩子。雞媽媽帶小雞去捉蟲子(繩子),要求每個幼兒捉一條蟲子。
(2)玩繩子。將蟲子變成繩子,展開玩繩活動。
①幼兒自由玩繩子,鞏固幼兒在角區
活動中創編的繩子玩法。(伴音樂)
師:請小雞們來玩一玩繩子,看誰玩的方法多,玩法與別人不一樣,還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
②幼兒說說做做自己的玩繩方法。
師:請小雞說說你用繩子做什么?你是怎么玩的?
③老師總結繩子各種玩法,引導幼兒再次一物多玩。鼓勵幼兒嘗試別人的玩繩方法,主動與他人合作游戲,提醒注意安全。
(3)游戲:戰勝野貓
①另一教師扮演野貓出場,引導幼兒想出躲避野貓的方法,并進行演示。(野貓巡視一圈,沒捉到小雞到一旁休息。)
②再次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利用繩子變成武器戰勝野貓,如:用繩繞圈子砸、捆綁等方法。
③幼兒拋繩表現勝利后的心情,練習拋擲動作。
3、結束部分
(1)以表揚為主評價雞寶寶的聰明和勇敢。
(2)用繩子做小車隨音樂開回活動室,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1、體育活動區里投放一些繩子供幼兒練習,在戶外活動中引導幼兒創造出繩子的多種玩法,教師并給予指導,幫助幼兒熟練掌握繩子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
2、在家里家長也可以給幼兒提供繩類的器械,幫助幼兒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拖、抖、轉的方法讓蘸浸有顏料的繩子在紙面上留下不同的線條痕跡。
2、在玩繩子的過程中,觀察繩子形態的變化,體驗多種線條匯聚在一起的美。
3、愿意對繩子產生的不同痕跡進行大膽想象,并樂于表達。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繩子的經驗。
2、人手一根長約25厘米的棉繩(一頭扣著小珠子),兩塊抹布。
3、每組三種不同顏色的水粉,一張桌子大小的鉛畫紙。
●每組提供的顏料最好是對比色,或者直接使用紅、黃、藍三原色。作畫時使用的棉繩,在一頭扣上珠子是為了方便幼兒拿、放,不能整根繩子都放入顏料盆中。如果沒有珠子也可以扣上其他的東西。
活動過程:
1、出示繩子,引導幼兒說一說繩子的不同玩法。
(1)教師用變魔術的方式“變”出繩子。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寶貝!你們看,是什么呀? (教師邊講邊拉出繩子)
(2)引導幼兒觀察繩子的樣子,并大膽想象。
教師:這根繩子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
教師:你會用這根繩子怎么玩游戲呢?
2、幼兒在紙上探索繩子蘸上顏料后的不同玩法。
(1)幼兒探索繩子的不同玩法。
教師:今天,我們要帶小繩子去散步。小繩子會怎么散步呢?
(2)教師出示顏料畫紙,請個別幼兒在畫紙上和小朋友分享自己帶繩子散步的方法,并集體做空手模仿動作。
教師:小繩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誰愿意來帶著小繩子去散步啊?
●教師注意幫助幼兒用語言提升玩繩子的方法,例如“他帶小繩子散步的時候跳了一個轉轉舞,又跳了一個扭扭舞”等,然后通過情境式的語言,帶幼兒做空手模仿動作。
3、幼兒嘗試不同的方法,用繩子在紙上留下痕跡。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的小繩子,請你們帶著它們去玩吧。
(2)幼兒用繩子造痕跡。
4、觀察并大膽想象繩子在紙上留下的不同痕跡。
教師:這個小繩子跳的舞像什么啊? (從簡單的痕跡開始引導幼兒想象)
活動廷伸:
提供較長的繩子,探索兩人合作玩繩子的方法,并遷移合作玩繩子的不同方法進行作畫。
區角活動:
美術區:提供報紙和顏料,嘗試用不同質感的繩子進行作畫;或將繩子纏在礦泉水瓶子上嘗試滾畫。
家園共育:
①與幼兒一起收集生活中不同的繩子,知道它們的名稱,感受不同繩子的質感。
②在家長的幫助下,玩有關繩子的游戲,如繞毛線、纏繩子等。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繩子,了解繩子在實際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2、通過玩游戲,進一步感受不同繩子的不同特性和用途。
3、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毛線、絲帶、鞋帶、電線、溜溜球、用繩子編織的包、毛衣、陀螺、拔河的繩子。
2、每位幼兒收集的繩子。
三、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師: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口袋,請你們摸一摸,猜猜它們是什么?
2、師:小朋友猜了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
出示口袋里的繩子提問:這是什么?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嗎?
(二)幼兒自由談論自己帶來的繩子引導幼兒說說:你帶來的是什么繩子?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它有什么用處?
(三)觀察多種不同質地的繩子,了解其用途
1、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神奇的繩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什么樣的?(出示實物筐,有的粗、有的細,顏色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是塑料的,有的`是麻繩的,有的是圓的,有的是扁的……)
2、游戲:好玩的繩子師: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繩子玩一玩,看誰的玩法多
(1)幼兒開始創造游戲
(2)玩過后,請幼兒介紹玩法,幼兒一起玩
3、分組試一試,看看繩子有什么用
第一組:"掛"衣服、毛巾、圖畫
第二組:"系"鞋帶
第三組:幫小手找朋友
第四組:"串"珠子
第五組:"扎"禮盒
第六組:編織、繞毛線
(四)說一說用過后、見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用繩子干什么了?在我們生活中,繩子還有什么用?(討論交流)
小結:繩子能捆綁東西,繩子還能扎頭發、丈量、織魚網、蕩秋千、釣魚、拔河、跳繩、裝飾、做中國結、保護樹樁、織毛衣……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五、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繼續玩各種繩子游戲。
活動反思:
繩子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東西,取材方便,玩起來花樣可以不斷翻新,對于小班幼兒生理、心理發展很適宜,通過對繩子不同用途的認識、探索,在有趣的活動中充分感受到了繩子的多變性,并能將繩子的變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邊抖動繩子邊走(跑)
2、練習用腳前后左右踏住晃動的繩子。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繩子
活動過程:
一、海邊的波浪
1、幼兒分散在場地上,手拿一根短繩,把繩子拖在地上隨意抖動,讓繩子像海邊的波浪一樣,越抖越快,波紋越多。
2、幼兒排成一隊,一起抖動繩子,好象還浪拍打在沙灘上。
二、嬉水浪
1、兩名幼兒各持一根繩子,相對站立,一名幼兒邊抖動繩子邊后退,另一名幼兒邊抖動繩子邊向前走,兩人來來回回,前前后后的邊走邊抖動繩子,好象水浪互追。
2、四組幼兒排成四隊,四隊分別向前走,向后走,形成交替的形狀,看上去就像海浪在涌動。
三、踏浪、追浪
1、一組幼兒排成一橫隊,做海浪的水波,用繩子邊抖動邊后退,另一組幼兒為踏浪,雙腳交替踏浪,踩踏到后兩個人交換角色。在游戲中要求幼兒繩子不要抖動的太高,以免摔倒。
2、兩人一隊,一人抖動繩子變向跑,一人追。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大膽用繩子作畫,感受線條、色彩、節奏、動作之美。
2、欣賞歌曲,跟隨歌曲節奏模仿各種動物走路姿勢。
3、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大膽的作畫感受色彩線條的美麗。
難點:掌握用繩子作畫的技巧。
活動準備
1、歌曲《走路》錄音磁帶、錄音機。
2、小兔、小鴨、烏龜、小貓的圖片。
3、顏料、紙、10CM的棉繩。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
1、教師出示課件,幼兒觀察并討論這些小動物是怎樣走路的。
2、幼兒模仿小動物的走路姿勢。
二、欣賞歌曲
1、師: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走路》,都誰聽過舉手,誰會唱這首歌?歌里的小動物們是怎樣走路的?
3、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根據歌曲旋律有節奏地說出歌詞。
師:跳跳跳,搖搖搖,爬爬爬,靜悄悄。小動物們走路真有趣。
三、繩子作畫
1、師:“老師這里有一些繩子寶寶,它們看到小朋友們學小動物們走路很有趣,也想來學一學。繩子不會走路,怎么辦呢?我們一起扶著繩寶寶,讓它一邊唱歌一邊學走路”。
2、教師示范,畫出繩子寶寶的各種“走路”方法(直線,波浪線、點、虛線等)。
3、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按照自己的喜好蘸上顏料進行繪畫。
四、小節,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采用歌詞、節奏作為繪畫要求,讓幼兒在畫中畫、畫中唱,既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又使幼兒體驗到了藝術的和諧美。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回憶導入的方法,直接進入主題。活動的難點在于幼兒隨音樂邊唱歌邊作畫。要求幼兒隨音樂邊唱邊選擇相應顏色,當唱到“跳、搖、爬、游”時用繩子在“小路”上作畫。為了使幼兒更容易接受,我先請幼兒分句來作畫,感受動物走路的不同姿態,再進行連貫性的作畫。我運用了速度上的循序漸進,幼兒很快就能夠接受。使幼兒初步感受到了色彩與力度間的聯系。
下面是對活動中出現的個別問題所做出的反思:教師正在示范用繩子蘸上顏料來作畫。師“小朋友你們看,我的繩寶寶是白色的,現在我要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再讓它學小動物走路。我先給繩寶寶穿上紅色的衣服,讓它學小兔子走路“跳跳跳”;給它穿上黃色的衣服,學小鴨子走路。還有兩種顏色,你想給小魚兒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呢……幼兒不加思考的說出了自己喜歡的顏色。教師給予提示“小魚兒生活在…所以我們給它選擇藍色。發現問題:教師沒有給幼兒獨立思考的空間,提問時過多的語言限制了幼兒的想象。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繩子蘸顏料的方法作畫。
2.嘗試用點、甩、拖、旋轉等方法表現畫面美感。
3.感受作品的美好,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和難點
學習用點、甩、拖、旋轉等方法通過繩子表現畫面美感。
活動準備
1、大繩子一根,短繩14根。
2、顏料盤若干
3、多媒體、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出示實物——繩子。)
(這里孩子們有些小興奮,不約而同的叫起來:繩子----)
師:是繩子媽媽,她長得什么樣子?想不想摸一摸它?(幼兒自由講述對繩子的感覺)
二、探索繩子的多種玩法,創造形象
1.探索用點、甩、拖、旋轉等方法和繩子跳舞。
師:繩子媽媽要給小四班的寶貝們跳舞啦!你們喜歡嗎?
教師示范:繩子舞。
師:今天繩子媽媽還帶了好多的繩子寶寶。繩子寶寶想和大家一起跳舞,可以怎么跳呀?
(2)師生合作探索繩子舞的玩法。
師:來,帶著他們到舞臺上跳一跳!!
(3)自主操作,表現繩子舞的姿態。
師:提問:剛才都和繩子寶寶跳什么舞了?(幼兒說說看)繩子寶寶還有一個更棒的本領呢!——變魔術!他能從一根生字寶寶變成好多繩子寶寶!
(4)繩子變魔術
師:把繩子寶寶拿出來:摸一摸,找一找,拉住頭、拽出來!看變成了幾根?
2.探索“繩子穿新衣”的方法并作畫。
(1)教師示范:兒歌
師:我們給我穿上新衣服吧!看看老師是怎樣給他穿衣服的:(兒歌)把頭藏起來,跳進小籃家,轉一轉、打個滾兒,藍色衣服穿好了!
(2)引導探索繩子作畫的方法。
師:藍色寶寶說,我會跳大大的圓圈舞。瞧!像什么?(棒棒糖)我還會跳火車舞、嗚嗚嗚。點點舞呢!
(3)自主操作,表現繩畫的多種形態。
師:小朋友,。你們的繩子寶寶想跳舞嗎?那我們先給他穿上漂亮的衣服再跳舞好嗎?
三、展示欣賞,表達感受
1.完整欣賞,體味創造的樂趣。
師:瞧!原來生字寶寶們跳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呀!
2.評價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美。
師:提問:你喜歡嗎?你最喜歡那里?為什么?
四、結束活動,提升美感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玩繩子的體育鍛煉,感受身體機能運動帶來的愉快體驗。
2.能綜合運用各種動作通過障礙物。
3.具有一定的身體協調能力。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熟悉繩子的特性,知道繩子能夠變形。
2.材料準備:材料包、繩子、充氣錘若干。
3.環境創設:場地、尋寶情境的創設、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
1.入場,熟悉環境,與客人老師打招呼。
2.教師表演繩子小魔術,激發幼兒對繩子游戲的興趣。
3.教師帶領幼兒做繩子熱身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選擇繩子在場地中探索鍛煉,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2.請幼兒展示自己的鍛煉方法,如:投擲、跳躍、拔河、爬、跑等。
3.教師引導幼兒復網)。
5.游戲:打地鼠。玩法:幼兒蹲在網子下面,時不時向上探頭出來,教師拿塑料充氣錘敲打露出頭的幼兒。
三、放松。
1.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在教師的帶領下隨音樂舞動肢體:搖頭、甩臂、扭腰、抖腿、互相拍打腰背等進行放松。
2.評價,結束。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提供多種繩子供幼兒擺弄,如:系鞋帶、制作工藝品等。
活動反思:
生活中有許多不起眼的東西,例如繩子,其中往往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價值。《綱要》中提出:孩子們的探索活動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意即選材生活化,我們發現幼兒對繩子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們會對衣服上的小線頭或書包的背帶脫線等感興趣。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發展迅速,他們會用繩子把玩具做纏右纏來回的捆綁,這時孩子會把繩子當作一種工具來使用,想用繩子來做游戲。孩子對繩子接觸的多了、了解的多了,想法玩法也就隨之增多。他們會把繩子想象成各種東西,會利用繩子,想用繩子來做各種體育運動等等。繩子在孩子的眼中是有趣的、變化的。小小的繩子在大人眼中是平凡物,對處于探究時期的孩子們卻充滿了吸引力。
在活動前我充分考慮了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選擇繩子作為活動材料,充分發揮“一物多玩”的教育作用,創設豐富的游戲情境,讓幼兒通過繩子進行活動,并在活動中得到身體動作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身體協調能力。其實在日常的游戲活動中,孩子能玩出不少新花樣。本活動倡導“活”體育,充分發揮孩子的自主能力,讓孩子們充分探索繩子的一物多玩,學會合作,培養團隊合作意識,有集體榮譽感。教師科學引導,借助繩子這樣一個載體,使孩子的自主探索和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在寓教于樂的游戲中學習新技能(雙腳跳),同時鍛煉基本動作和自身的靈活性、協調性。
“操作體驗系列”的材料豐富,通過材料的不同搭配、使用,可以實現材料價值的疊加和教育功能的拓展。我將繩子進行變化、一根玩、多根玩、長繩和短繩分開玩、將繩子結網玩等,充分利用繩子的變化來發展幼兒動作,達到運動量,鍛煉幼兒身體。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2、能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方法玩繩,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3、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長短、粗細不同的繩子若干。
2、布置小河、鐵絲網、山崖等場景。
活動過程
1、今天我們來開飛機,請小朋友讓你的螺旋槳轉起來。飛高點,飛低點,輕輕降落。
2、幼兒成做操隊形散開,跳繩操。上肢——下蹲——體側——體轉——腹背---跳躍。
3、我們剛才用繩子開飛機、做繩操、繩子還可以怎么玩?
幼兒自由探索玩繩的多種方法,教師積極鼓勵幼兒探索。并仔細觀察,發現有與眾不同玩繩方法的幼兒。
4、"xx他們的玩法真新穎,與別人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與別人合作的新玩法。
5、"我們也來試試他們的新方法,自己找好朋友試試,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幼兒繼續探索與別人合作玩繩的方法,教師仔細觀察,發現玩繩方法有創新的幼兒。
6、"誰有更好的方法,來給大家介紹介紹。"請幼兒合作玩繩方法中有創新的幼兒展示。
7、"今天,我們的好朋友藍貓帶來了一個消息。它說:'外星人就要來了,要來搶占我們的山坡。'"我們應該怎么辦?""對了,要把外星人打敗。但是,外星人在通往山頂的路上設置了鐵絲網等很多障礙,小朋友只有通過這些障礙,才能到達山頂。而且要注意過鐵絲網的時候一定要匍匐前進,否則會發生危險。只要小朋友能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就都能得到獎章。準備,開始。""xx小朋友爬過鐵絲網的時候身體碰到了鐵絲網,太危險了。誰來示范一下匍匐前進過鐵絲網的動作?
幼兒示范匍匐前進的動作要領。
8、"外星人就要來了,我們要和他們比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山頂,你們有信心啊!""好,準備,開始。"幼兒進行游戲。
幼兒到達山頂尋找獎章。
9、放松運動:手里拿繩子擺一擺,身體隨著擺動,呼吸放松,就向沒有骨頭一樣,腿向下放松,腰放松,肚子放松,胸放松,脖子放松,頭放松,由快到慢。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是孩子們感興趣的,幼兒活潑好動,讓他們長時間坐著聽你講,肯定不會有很大的收獲。只有動靜結合才能讓活動效果最好。此活動符合孩子的現有發展水平。每個孩子都在活動中興趣盎然、生動、活潑、主動地玩耍,在活動中孩子們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能夠主動積極參與探索繩子的變化,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是以往的老師教,幼兒被動地學。培養了幼兒的探索精神,創造了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了探究活動,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自主性,并獲得了自我認知、身體運動、語言、思維力、想象力等方面的相關發展。
活動培養了幼兒的探索精神,創造了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了探究活動,感受到了科學探究 的過程和方法,體驗了發現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9
一、設計意圖:
《好玩的繩子》是一節中班體育活動,這節課利用孩子們喜歡玩的繩子,讓幼兒自由探索多種玩法,并且嘗試合作玩。提高幼兒走、跑、跳的動作技能,增強孩子們的體質,同時鍛煉孩子不怕困難、勇敢的精神。
二、活動目標:
1.自由探索繩子的多種玩法,通過游戲,發展幼兒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2.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體驗游戲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長短繩子、汗巾、沙包、寶盒、闖關提示卡。
2.環境創設:場地(123)、音樂(123)。
四、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聽口令整齊踏步入場。
2.教師帶領幼兒做繩子熱身操。(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好玩的繩子,我們先和繩子來跳個舞吧!)
(二)自由探索
師:繩子除了可以和我們一起跳舞,還能怎么玩呢?請小朋友自己找個空位置,和繩子去玩一玩。
1.幼兒自主探索,教師巡回觀察指導。(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玩法)
2.引導幼兒嘗試多人合作玩。
(三)游戲《小小探險員》
師:今天我們要當一名小小探險員,你們知道什么是探險嗎?我們向森林出發!
1.闖關一:走過繩索橋。教師引導幼兒走鋼絲橋(繩子)。(走鋼絲)
闖關提示:
(1)請小朋友用手中的繩子,搭一座繩索橋;
(2)請小朋友走在繩索上,小心過橋。
2.闖關二:勇闖大峽谷。(教師引導幼兒過峽谷,躲避巖石)
闖關提示:請小朋友快速跑過大峽谷,注意躲避墜落的大石頭。
3.闖關三:天羅地網。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式通過障礙物
闖關提示:請小朋友雙腳跳過電網,小心過關。
4.發現寶盒,(一張紙)提示:請小朋友再次連貫闖過三關,獲取寶物。
5.再次連續闖關。
五、放松運動
幼兒一起隨音樂舞動肢體。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感知不同材料的繩子的不同特性,了解它們的用途。
2、通過比較分析,理解長短粗細都是相對的,培養幼兒思維的精確性。
3、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活動室的屋頂吸著用長短粗細不同的繩子拴著的氣球。
2、多種材料的繩子頭若干。
3、字卡“長”、“短”、“粗”、“細”。
活動過程:
1、“夠氣球”,引起幼兒對繩子的興趣。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屋頂上漂亮的氣球,鼓勵幼兒跳起來將氣球夠下來。
討論:為什么有的氣球能夠著,有的氣球夠不著?(拴氣球的繩子有長有短)拴氣球的繩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什么顏色的?(毛線繩、棉線繩...)。
2、認識幾種不同材料的繩子,了解它們的特性及用途。
(1)出示幾種繩子的樣品(毛線繩、尼龍繩、麻繩、草繩、紙繩...),引導幼兒觀察,幫助幼兒憑經驗判斷繩子的材料,并教幼兒認識幾種不常見的繩子。
(2)幼兒每人取一根不同材料的繩子,摸一摸,說出有什么感覺?(麻繩粗糙、塑料繩光滑、毛線繩毛絨絨的有彈性...)
(3)繩子種類擴散:除以上這些繩子,你還知道哪些?(鋼絲繩、橡皮繩、鐵絲繩...)
(4)討論繩子的用途:啟發幼兒回答,教師小結:(麻繩用于拉車、拔河,毛線繩用于織毛衣、翻繩,草繩用于捆菜,鋼絲繩用于吊拉貨物等)。
通過討論,使幼兒了解不同的繩子有不同的用途。
1、分類游戲。
2、幼兒分組將雜亂的繩頭按材料進行分類。
4、比長短、比粗細。
教師出示“長”“短”兩個大字卡,分別貼在左右兩邊的墻壁上。幼兒每人手中拿一根繩子,教師引導幼兒兩兩比較,拿長繩子的幼兒跑到左邊去,拿短繩子的幼兒跑到右邊去。
再啟發幼兒與站在自己身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繩子長的跑到或停留在左邊,繩子短的也要跑到或留在相應的一邊。通過多次比較,使幼兒體會“長短”“粗細”是相對的。
活動反思:
繩子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東西,取材方便,玩起來花樣可以不斷翻新,對于大班幼兒生理、心理發展很適宜,通過對繩子不同用途的認識、探索,在有趣的活動中充分感受到了繩子的多變性,并能將繩子的變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本活動幼兒比較感興趣,符合大班幼兒現有的發展水平,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主動地玩耍、探索,獲得了各種能力的發展,在和繩子的操作中感受到了玩繩的樂趣。在活動準備方面,不管是幼兒的知識準備,課前的操作材料準備,我覺得都挺充分的,特別是我為了這次活動還在網上搜集了許多有關繩子的圖片,制作了兩個PPT,分別是《各種各樣的繩子》和《繩子的用途》,幫助幼兒認識幾種最常見的繩子以及相應的用途。
在活動中我自己覺得有很多的缺陷:
一、家長方面。雖然是我請父母幫助其完成親子單,但是有部分是父母獨立完成的,幼兒沒有真正的參與進去,所以這個環節沒有很好的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教案設計得不夠科學,我在活動前雖然讓孩子收集了很多的繩子及用繩子做成的東西,并在活動中還布置了展覽臺,但是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如果是每組提供每種繩子一份,那么讓幼兒通過觸摸能更好的感受到不同繩子的不同材質。
三、活動中讓幼兒說說自己玩的繩子這一環節,假如讓幼兒將自己的操作成果(特別是扎禮物)呈現在集體面前,并及時給予表揚及鼓勵,那么能更好的加強幼兒的成就感。
科學活動是嚴謹的,但是要將活動設計的既嚴謹又生動有趣,卻是是很難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對繩子有一定的認識,在玩耍中能有意識地尋找繩子的各種變化。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能力,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意在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積極動腦,主動地探索出繩子的各種變化,在有趣的活動中感受繩子的多變性,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一、活動目標:
1、體驗玩繩子的快樂,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2、嘗試體驗繩子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
3、促進孩子走、平衡、跳躍、躲閃等能力的發展。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愉快的參與活動,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難點:幼兒按照規則完成走、平衡、跳躍、躲閃等活動。
三、活動準備:
(略)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熱身運動:師幼一起聽音樂做熱身活動。
2、快樂玩繩,嘗試繩子的多種玩法。
①、幼兒自由或結伴創造、體驗繩子的不同玩法。(教師不斷鼓勵、表揚有創新玩法的孩子。)
②、請部分幼兒上來演示新玩法,幼兒分別嘗試練習。
(二)基本部分
1、走小路:
兩條繩拉成距離不等的“小路”讓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走。(幼兒走小路中間,盡量不踩繩、出繩。)
2、走獨木橋:
把繩子拉成直線或S形,幼兒踩繩前進。
3、拉繩跳躍:
孩子站成一縱隊,兩位教師將繩子兩端拉住,從縱隊最前一名幼兒開始往后拉,幼兒要快速反應跳過繩子。
(游戲反復3——4次、也可根據幼兒水平從后往前拉繩子增加趣味性。同時按照《指南》制定的大班幼兒跳躍高度不斷由低到高提高繩子的高度,以提高活動對幼兒的挑戰性。)
4、過雷區:
出示繩網,請幼兒探索、體驗如何過網子。
(教師重點強調幼兒不能觸網)
5、游戲活動——《過網尋寶》
教師準備兩組不同難度的繩網,請幼兒自己選擇可以接受的難度用最快的方法過網拿到寶藏。(要求:不能碰到網子)
(三)、結束部分
1、放松運動小游戲《打地鼠》
請幼兒站在網子下面,一個幼兒對一個網格扮演地鼠,教師扮演獵人拿大錘子打地鼠,地鼠們要快速反應不讓自己被打到。
五、活動反思
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的出現也正是孩子認知沖突的關鍵時刻,教師要抓住這個時機,使幼兒能發現問題并產生解決問題的內在愿望,明確幼兒學習新經驗的需求動機,同時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點撥和引導,抓住問題的要害,一語道破天機,使孩子在渴望的心理狀態下,明晰事理,收到教于學的高效。本次活動氣氛較好。但是不足之處是在活動環節中我引導的不是很緊湊,有些凌亂,我將吸取聽課教師們的寶貴意見及時整改,在今后的活動中不再出現這些問題。
【幼兒園小班繩子教案】相關文章:
繩子幼兒園大班教案01-04
有趣的繩子幼兒園教案07-06
《好玩的繩子》幼兒園教案08-20
《繩子變身了》幼兒園大班教案12-28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繩子的用途12-07
有用的繩子幼兒園大班優秀教案12-10
《繩子的用途》幼兒園科學教案12-24
幼兒園游戲繩子教案(精選15篇)04-12
能干的繩子幼兒園托班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