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時間:2024-09-12 14:09:57 秀雯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通用1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通用13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了解月亮變化的過程。

  三、介紹中秋節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說說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

  小結:中秋節也就是農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節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月餅也象征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五、鼓勵幼兒大膽的繪畫月餅。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并展示。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2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的內容,懷念紅軍爺爺,了解革命老人,尊敬革命老人。

  2、喜愛學唱革命歌曲。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音樂。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節嗎?中秋節要吃什么呢?

  師:那你們知道月餅是怎么做的嗎?做過月餅嗎?

  老師講《啊,搖籃》的故事梗概,激起幼兒尊敬與愛戴革命老人的情感,幼兒珍惜自己的幸福生后,引起幼兒欣賞歌曲的興趣。

  2、欣賞與感受

  (1)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意義。

  3、學唱與表演

  (1)聽老師完整地演唱一遍。

  (2)集體學唱,師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樂和節奏,共同學唱歌曲,讓幼兒基本熟悉歌曲與內容。

  (3)講述歌詞,通過提問歌曲中的歌詞內容,可讓幼兒反復強化記憶,以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歌中的寓意與情感,以教育與影響幼兒。

  (4)自由組合,結伴學習唱歌。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整個活動中,層層遞進,生動感人,啟發幼兒積極投入。談話的方式引入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讓孩子們親身置身于過中秋節的.情景之中。讓幼兒討論:中秋節有哪些風俗?最喜歡吃什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也是本次活動的可取之處。在教唱歌曲的過程中,主要以幼兒模仿學習為主,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只重點教唱難唱準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給幼兒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較喜歡用這種讓幼兒自由發揮的方式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樂的情緒與情感,享受到了和諧聲音的美妙。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覺得要上好一個活動,老師要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活動起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3

  活動目標:

  1.了解月餅的外形特征及有關月餅的知識。

  2.了解制作工藝,樂意自己嘗試制作月餅。

  3.創設情景,體驗大家團聚一起品嘗月餅的和美、喜悅之情。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過程:

  1.活動前聯系好月餅制作食品店。

  2.烤箱4只、制作月餅的`相關材料若干。

  3.各類月餅若干。

  4.攝像機一臺,組織幼兒收集各類月餅圖片。

  5.幼兒制作邀請書,邀請家長參加此活動。

  活動:欣賞、了解月餅

  1.展示幼兒各自帶來的月餅,請幼兒仔細觀察月餅

  提問:你看到的月餅是什么樣子的?

  月餅上都有些什么?

  聞一聞,是什么味的?

  2.幼兒交流討論:你吃過的月餅是什么味道的?

  月餅餡都有哪些?

  每年的什么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人們為什么要吃月餅?

  人們不僅自己買月餅,為什么還買月餅送給自己的親人?

  3.聽錄音:吃月餅的原由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全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4.幼兒品嘗月餅,放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體驗大家團聚在一起品嘗月餅的幸福、快樂之情。

  教學反思: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所以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同時發揮了想象力、創造力。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作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遇到問題,自己解決,鍛煉了幼兒遇事動腦的習慣。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制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4

  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并嘗試做月餅。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

  師生家長共同收集有關中秋節的圖片、故事,每人帶一塊月餅,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1、及全體幼兒表演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引出主題:中秋節。教師提問中秋節是哪一天?我們怎樣來慶祝這個傳統的節日?請幼兒分組討論。

  2、出示掛圖教師講述故事《嫦娥奔月》,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傳說。

  教師:小朋友,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每年的八月十五都吃月餅,小朋友們想不想吃月餅呀?教師將幼兒帶來的月餅展示給每一個孩子,請孩子們介紹自己的月餅的形狀、顏色,味道。將月餅切好放入小碟子里請幼兒品嘗。并交流討論。

  3、制作月餅

  (1)將幼兒分成五組,為桌子旁,交代制作月餅的材料有橡皮泥、塑料切刀、展示臺。首先請幼兒設計好月餅的形狀,顏色,里面的月餅餡兒是什么樣的,可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示范裝月餅餡兒的方法,首先將自己選擇的月餅餡兒配比好,然后夾在兩個皮當中。鼓勵幼兒大膽的設計月餅的形狀,顏色。

  (2)幼兒開始制作月餅,教師到各組巡視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設計個性化的月餅,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4、展示作品:請幼兒將自己制作的月餅放到展示臺中,大家討論、互相的介紹自己的月餅,進行評價、賞析。

  5、活動延伸;在美術活動區中投放制作月餅的材料橡皮泥等,進行活動。

  教學效果: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并嘗試制作月餅,幼兒在活動中及參與大膽的交流討論制作的方法,興致很濃,大部分幼兒制作出了自己設計的'月餅,少數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作品,效果很好。通過這次的活動發現孩子們很有想象力。

  評價記錄:

  1、這是一節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教學活動,孩子們收集了許多圖片,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并帶來了月餅請大家品嘗分享。

  2、在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們積極的動上手設計、討論、交流、合作。制作出了許多月餅而且各種各樣,入里李思宜的玫瑰月餅、張一凡的咖啡月餅,許浩哲的天使月餅。非常的有趣,有創意。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5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月餅外形的美。

  2.嘗試制作月餅,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準備:奇奇月餅店圖片;各種月餅圖片。

  2.紙面教具:月餅店字樣。

  3.材料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各種月餅盒。

  (2)橡皮泥、美工板、牙簽、小紙盒、彩帶、彩紙、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活動指導

  1.自由欣賞。

  引導語:奇奇的月餅店就要開張了。今天,它送來了許多月餅,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引導幼兒自由欣賞,看一看月餅上有什么圖案,議一議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圖案,比比哪一種圖案最美、最有特色。

  小結:月餅的.圖案精美、造型獨特,體現了我們國家的文化特色。

  2.制作月餅。

  引導語:買月餅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奇奇忙不過來,讓我們一起幫奇奇做月餅吧!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設計、制作各式各樣的月餅。例如:以黏土做面,以不同顏色的黏土做餡料,包在面皮里做成月餅;用黏土在月餅上做各種花紋的裝飾……

  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月餅作品。

  3.月餅店。

  引導語:小朋友們做了這么多的月餅,讓我們一起幫奇奇賣月餅吧!

  鼓勵幼兒分角色,運用自制的月餅作品玩“月餅店”游戲。

  活動延伸

  1.在美術區提供相關的美工材料,引導幼兒繼續制作月餅。

  2.引導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增加“月餅加工廠”“月餅店”等游戲主題(資源包中提供字樣供老師打印)。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6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的內容,懷念紅軍爺爺,了解革命老人,尊敬革命老人。

  2、喜愛學唱革命歌曲。

  二、活動準備:

  給孩子們講過紅軍的故事。

  三、活動過程:

  1、欣賞與感受

  ①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意義。

  ②熟悉歌曲中的歌詞。

  理解歌曲的`內容幼兒在欣賞中,教師可用語言激發幼兒去感受,當年紅軍生活艱苦,沒有糧食,吃草根:沒有棉布、穿草鞋,他們卻在中秋節為娃娃們打月餅。紅軍爺爺關心小娃娃;小娃娃關心、敬愛革命老人等感人情景。在欣賞中,幼兒可能會出現許多的提問,教師可讓幼兒討論,也可以直接解答。由于孩子的情感形成是來自外來的影響與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因此反復欣賞歌曲,強化記憶,能使幼兒的情感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加大革命傳統教育的影響和尊敬革命老人的情感。

  2、學唱與表演。

  ①聽老師完整地演唱一遍。

  ②集體學唱,師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樂和節奏,共同學唱歌曲,讓幼兒基本熟悉歌曲與內容。

  ③講述歌詞,通過提問歌曲中的歌詞內容,可讓幼兒反復強化記憶,以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歌中的寓意與情感,以教育與影響幼兒。

  ④自由組合,結伴學習唱歌。

  ⑤幼兒可根據歌曲的節奏,內容自編表演的動作,在"我來表演"中,充分發揮幼兒創編的能力以及對音樂對情感的感受力與表達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7

  教學目標

  復習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熟記歌詞與節奏。

  根據教師和多媒體的幫助下,學會整套舞蹈動作。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視頻、音樂、電子琴、鈴鼓人手一個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1、回憶歌曲唱法、節奏,為學舞蹈做基礎。

  2、教師彈奏電子琴,復習《爺爺為我打月餅》歌曲唱法。

  二、觀看多媒體視頻

  1、觀看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引起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2、看視頻讓幼兒先跟著練習做舞蹈動作。

  3、讓幼兒注意打月餅的動作和節奏感。

  三、學舞蹈動作

  1、在學舞蹈之前,每人手拿鈴鼓準備好。

  2、教師唱一句做相應的動作,幼兒也跟著做動作。

  3、在教學中強調舞蹈開場的'動作,多重復的練習。

  4、練習手拿鈴鼓打節奏,邊做動作邊注意節奏。

  5、在打月餅的動作時,幼兒要隨著老師轉成一個圈。

  6、舞蹈的動作要多做幾遍,才能熟能生巧。

  四、學會聽音樂,記住做動作

  五、跟著音樂,做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全套的動作

  六、舞蹈表演,用鈴鼓完成舞蹈《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整個活動中,層層遞進,生動感人,啟發幼兒積極投入。談話的方式引入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讓孩子們親身置身于過中秋節的情景之中。通過這次的活動,我覺得要上好一個活動,老師要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活動起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8

  活動目標:

  1、 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培養想象力、創造力。

  2、 了解做月餅的過程練習"團、壓、捏、刻、印"等技能。

  3、 感受中秋節的歡樂氣氛分。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實物月餅、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做月餅的面團、各種形狀的月餅卡片、電飯鍋

  活動過程:

  1、 組織幼兒坐好聽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 教師進行提問:你們吃過什么形狀的月餅?它們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是什么餡的?

  3、 出示各種形狀的月餅卡片讓幼兒進行觀察,然后提問:"小朋友你們愿意做月餅嗎?現在老師教你們做月餅。"

  4、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月餅的做法:

  (1)、先將面揉好,用手團、壓、然后包餡,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邊緣包上、捏緊。

  (2)、幼兒制作將包好的面團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來。

  教師巡回指導,教幼兒團、壓、捏、刻、印的`技能,并引導幼兒做出不同形狀的月餅。

  5、 將月餅放入電飯鍋的蒸籠蒸熟。

  6、 做游戲,等待月餅蒸熟,利用圖片進行二次分類:請幼兒先把大小不同的月餅找出來放在一個籃子里,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并放到另一個籃子里,再請幼兒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餅分給另外兩名小朋友。

  7、大家一起品嘗自己制作的月餅,(體驗自己的勞動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9

  活動目標:

  1.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活動準備:

  故事《巧姑做月餅》,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中秋節是哪一天嗎?(農歷八月十五)對的,每年的農歷八月五定為中秋節,八月十五是八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

  2.討論中秋節的由來

  師:誰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嗎?中秋節還叫什么節呢?

  3.講故事,讓孩子了解中秋節的來歷

  教師富有表情地講故事:巧姑做月餅

  教師講完一遍故事后,提問:

  師:有一些小朋友不知道中秋節是怎么來的,那聽完了老師講的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師:故事里講了誰和誰?講了什么事情?

  4.教師再講一遍故事。

  師:故事里的寶寶媽媽為什么要做月餅呢?

  你說一說中秋節是怎么來的?

  5.經驗提升,探討如何歡度中秋佳節

  師:中秋節是一個怎樣的節日?你家里準備怎樣過中秋節?

  總結: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節,這一天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都要趕回來和家人團聚。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和美味的飯菜。其實,我們班的小朋友生活在一起,每天一起上課、游戲。就像親親熱熱一家人。明天就是中秋節了。

  今天,我們一起提前來過這樣一個團圓節,好嗎?

  6.師幼一起唱歌跳舞歡慶中秋。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10

  活動目標:

  1.知道歌曲的名稱,并且能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爺爺為我打月餅》mp3,音箱.

  活動過程:

  一、談話回憶經驗。

  師:你們知道什么節日要到了?

  師:中秋節要吃什么食物?月餅是什么形狀的?味道如何?

  二、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1.完整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師:你聽到了什么?

  師:爺爺什么時候為我打月餅呀?打出來的月餅是什么樣的`?

  2.幼兒學說歌詞

  幼兒邊聽旋律,邊說歌詞。

  3.幼兒學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體會爺爺對孩子的一片深情。

  學唱第一段

  對幼兒學唱中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

  練習三四遍后,請個別幼兒演唱第一段。

  學唱第二段

  學習兩遍后,請幼兒完整演唱歌曲,采用小組演唱、男女對唱、個別表演等形式,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

  三、創編表演動作

  師:我們來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演這首歌曲呢?

  創編好動作后,集體表演。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11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規律數圖形,發現圖形之間的分割組合關系。

  2、能將常見圖形變出不同數量的各種圖形,并能創造性的運用各種圖形組合物體形象。

  3、喜歡玩圖形變變的游戲,喜歡和小朋友分享合作。

  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圓形拼成的一幅畫(機器人或組合畫面)

  2、學具:每人一套各種圖形的紙放在信封中,記錄單、剪刀、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師用各種圖形拼貼而成的畫,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畫?這幅畫是用什么做的?

  仔細觀察這幅畫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二、請幼兒操作自己手中的學具,探索發現圖形的變化。

  1、自由探索圖形的變化,用折一折的方法,看分別能變出什么圖形。

  幼兒交流自己是怎么折的,把原來的什么圖形怎樣變成了現在的圖形?

  2、幼兒根據教師指令,只剪一下使圖形變化,并說出是怎樣變化出來的'。(如三角形變三角形,圓形變半圓,正方形變三角形、長方形,長方形變長方形、正方形。)

  3、將剪開的圖形繼續變化,看每種圖形還能變化出什么圖形,數一數變出多少個。

  4、幼兒利用剪出的不同大小的圖形進行拼擺,并嘗試記錄每種圖形的數量。

  三、用拼一拼、比一比的方法,引導幼兒探索圖形之間的分割、組合關系。

  一個圖形對折后剪開,可以變成兩個相同大小的圖形,這兩個圖形合起來和原來的圖形一樣大。

  如:一個正方形對角折后可以分成兩個同樣大小的三角形,對邊折變成兩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這兩個部分圖形合起來還是原來的正方形。

  四、觀看課件,一起按順序數出圖中用到的圖形及數量,發展細致的觀察和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延伸:

  請幼兒自由創作圖形拼貼畫,看誰的畫更有創意。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12

  活動目標:

  1、孩子通過活動,了解中秋佳節,以及月餅的相關知識,對中秋節產生喜愛之情。

  2、通過手工聯系,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促進孩子小肌肉的.發展。

  活動準備:

  剪刀,固體膠,美工紙。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出話題,出示范例。

  師:小朋友們,早上好哦。這個國慶加中秋的假期你們過得好嗎?

  這個中秋節,大家都吃月餅了嗎。月餅好不好吃?

  今天呀,老師帶了一樣神秘的東西。也是關于月餅的。你們要不要看?

  (老師邊說邊出示月餅盒)

  對的,這個就是月餅盒。其實除了老師手里的月餅盒,小朋友一定還見過許許多多的月餅盒,對不對。

  好,今天,老師要讓小朋友,親手為自己做一個月餅盒。你們說,好不好呀?

  2、教師示范講解: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現在手里有一張紙。這張紙啊,很神奇,如何我們用的好,就可以變成一個月餅盒。小朋友,我們要不要試一下呢?

  (示范)

  那么,先讓老師做給你們看一下,好么。

  首先,我們要把這個黑線剪掉。記住,只能見黑線哦。不能剪虛線哦。來,我讓一個小朋友重復一下我剛才說的。

  第二步,我們要把虛線部分,折起來,記住,要往里面折。

  第三步,我們要在紙張里,黃色的部分,粘上固體膠,然后,我們把他們粘起來。這樣,一個小月餅盒就做好了。好看么。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下呢?

  3、幼兒制作,師循回指導。

  4、教師欣賞講評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 13

  活動目標

  1.知道歌曲名字,理解歌詞的情緒,對歌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2.喜愛學唱革命歌曲。

  重點與難點

  知道歌曲名字,理解歌詞的情緒,對歌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活動過程:

  一、談話

  你們聽過“啊,搖藍”的故事嗎,簡要講述故事內容。

  二、欣賞與感受

  1、第一次欣賞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稱、意義。

  教師可用語言激發幼兒去感受,當年紅軍生活艱苦,沒有糧食,吃草根:沒有棉布、穿草鞋,他們卻在中秋節為娃娃們打月餅。

  2、第二次欣賞歌曲;熟悉歌曲中的歌詞,理解歌詞的情緒和內容

  三、學唱與表演

  聽老師完整地演唱一遍

  重點學習歌曲中的.附點音符及歌曲中的休止符的教唱。

  2、集體學唱。

  3、提問歌曲中的歌詞內容。

  4、自由組合,結伴學習唱歌

  四、幼兒可根據歌曲的節奏,內容自編表演的動作。

  價值分析:

  激發幼兒欣賞歌曲的愿望。

  反復欣賞歌曲,強化記憶,能使幼兒的情感有一定的影響。

  師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樂和節奏,共同學唱歌曲,讓幼兒基本熟悉歌曲與內容。

  幼兒自由結伴,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把握節奏、喜歡這首歌曲。同時對個別幼兒進行個別輔導。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7篇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精選14篇)09-27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餅》匯編7篇02-19

幼兒園中班教案《月餅》12-27

幼兒園月餅活動教案04-07

幼兒園畫月餅教案06-05

幼兒園教案《做月餅》03-15

幼兒園月餅教案(精選12篇)09-23

幼兒園手工制作月餅教案02-27

幼兒園做月餅教案(精選12篇)09-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欧美伊人久久 | 日本人妖视频一区一区 | 三级日本成网人站 |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