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練習簡單的圖形裝飾。
2、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與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準備:
紅、白、黃三色蝴蝶,三種蝴蝶紋樣,花叢背景,空白蝴蝶圖一張,幼兒半成品白紙。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出三只蝴蝶。
二、欣賞這三只蝴蝶:
活動提問:
1、提問:這是誰?它身上有五顏六色的花紋,為什么你們看出來是紅蝴蝶呢?(知道底色)
2、…………………………………………………………………黃蝴蝶呢?
3、…………………………………………………………………白蝴蝶呢?取下蝴蝶身上的花紋:仔細觀察
4、認識各種紋樣,知道這些是圖案。
5、區別底色與圖案,知道使用冷暖對比。
6、觀察翅膀圖案的對稱,感知對稱。(略微提下,不要求做到)
三、師生共同創作,讓幼兒了解作畫步驟。
還有一直蝴蝶為什么不開心,原來他是一只藍蝴蝶,可是誰也認不出它。我們來幫它換身
1、圖案裝飾
2、先給圖案涂色,(底色準備用冷色,圖案用暖色多)
3、最后涂底色。
四、幼兒創作
還有很多蝴蝶要請小朋友幫忙,他們有紅蝴蝶、白蝴蝶、紫蝴蝶……請你們畫上漂亮的圖案,幫他們涂上底色,先要想好自己畫什么顏色的蝴蝶。
出示一叢“花”:你們畫的時候老師會幫你們剪好花,等你們畫好了就可以把花貼在蝴蝶下面,讓小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五、欣賞表演。
聽音樂學小蝴蝶飛入花叢,欣賞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說說看到了什么蝴蝶。
蝴蝶翅膀上豐富多彩的圖案令人贊嘆不已,但它們多彩的翅膀不僅僅是為了讓人們大飽眼福,也是用來隱藏、偽裝和吸引配偶的。
小百科:蝴蝶翅膀上豐富多彩的圖案令人贊嘆不已,但它們多彩的翅膀不僅僅是為了讓人們大飽眼福,也是用來隱藏、偽裝和吸引配偶的。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2
一、教學準備:
白卡紙(連卷)、顏料(稀釋過的)、一次性雨衣、吹塑紙、音樂
二、活動目標:
激發孩子充分的想象,讓孩子識別基本色彩并搭配。
三、活動過程:
(1)夏天,天氣特別炎熱,雨婆婆也被太陽公公烤干了,大地叔叔都干枯了,就連小河姐姐都渴得快不行了。生活在小河里的小魚們到處在找水喝,可每到一處就被魚兒們“咕咚咕咚”喝個精光。這可怎么辦呢?
帶領幼兒作找水狀一起游,并且把自己當做小魚。
(2)想到方法來拯救我們的小河姐姐了嗎?
出示蘭色顏料并提問:河水是什么顏色的?想象以下干枯的小河是什么顏色的?那下面就請大家幫助河姐姐把藍色的河水覆蓋滿整條小河吧
(3)請小朋友穿好雨衣一人一個藍色顏料杯子,把顏料倒在白紙上,并且用手把它抹勻,把白色都覆蓋掉。
(4)小河姐姐真高興,因為她又恢復了活力,可是她不由的又傷心起來,因為她雖然恢復了活力,可是她的朋友們都不見了,下面我們就要幫她把朋友們找回來。
請小朋友去已經覆蓋滿河水的小河里摸魚,把紙拉起來,然后和媽媽一起去選一條尺寸大小都合適的魚,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注意要涂在有紋路的那面),再把涂好顏色的那面印到白色的地方。
這個環節一定要父母一同參加。
(5)請父母幫助幼兒用手指點上小魚眼睛。
(6)可先洗手,因具體情況定。
四、欣賞自己的作品《魚趣》并且點評。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會畫螞蟻的不同動態,能結合生活經驗構思出簡單的情節。
2、通過作畫,了解螞蟻的組成部分和生活習性。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準備:
范例、課前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螞蟻資料
不同動態的螞蟻照片
教學過程:
一、用謎語引出螞蟻
老師念謎語,幼兒猜出謎底
二、出示各種動態的螞蟻照片,引導幼兒觀察螞蟻的外形特征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螞蟻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它們長得怎樣?
你們喜歡螞蟻嗎?今天我們就來畫螞蟻
三、老師示范畫螞蟻
師:先畫螞蟻的頭,后畫螞蟻的胸,再畫螞蟻的腹。最后在身體下面畫上六條腿。畫好螞蟻后你還可以想想螞蟻在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四、布置幼兒作業,交待要求
要求幼兒畫之前要先想好你畫的小螞蟻在干什么?是什么樣子的螞蟻,周圍有什么?
五、指導幼兒作畫,
引導幼兒大膽作畫,幫助個別幼兒完成作品
六、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螞蟻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 知道服裝與季節的關系。
2. 根據自己意愿設計夏天的服裝。
3. 在設計與表演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 幼兒穿各式夏裝并準備一些夏天的服裝:吊帶衫、短褲、汗背心泳裝等
2. 廢舊報紙若干(數量大于幼兒數)、剪刀、畫筆
3. 適合于表演的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夏天的服裝
1、 講講夏天服裝的特點:薄、少、短
2、 介紹自己服裝的名稱:女小朋友以裙子為主、男小朋友以短袖短褲為主
二、 展示自己的服裝
隨著音樂展示自己的夏裝
三、設計服裝
1、 激發幼兒設計服裝的愿望:“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別人設計的,我們自己動手來設計一套服裝吧?”
2、 幼兒構想
3、 幼兒動手設計服裝:
(1) 教師重點協助能力差的幼兒
(2) 提醒能力強的幼兒還可裝飾服裝
四、服裝表演
1、 幼兒相互幫助穿好自己設計的服裝
2、 展示自己設計的服裝
活動評價:
夏天到了,每天有小朋友圍在一起議論自己的衣服,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次綜合性的半日活動。
活動在幼兒的談話中拉開序幕,幼兒興致勃勃地討論著自己的衣服,到模仿模特兒表演時掀起了一個高潮。從而激發了幼兒自己想設計服裝的愿望,在設計服裝時,幼兒都欲欲而試,拿著報紙量體裁衣,經過一番努力,每個幼兒的身上都穿上了自己用報紙做成的服裝(盡管有的還不像什么衣服,只是挖了個領子套在了身上),活動室里洋溢著一片歡笑!幼兒不在乎最后的結果,而注重的是活動的過程,這就是與成人評價標準的區別!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紙做的花盆
材料準備:硬紙板、蠟筆、剪刀、鉛筆
制作過程:
1. 在硬紙板上畫出你所想要的圖案。
2. 用剪刀將圖案剪下來。
3. 將剪好的圖案放在另一張紙上
4. 沿邊描下來。
5. 把圖案涂上顏色。
6. 將圖案翻過來涂上同樣的顏色。
7. 用鉛筆畫出要剪的開口,畫在花盆一邊。
8. 再用鉛筆畫在花的一邊。
9. 用剪刀剪下畫好的開口。
10. 剪開另一片的開口。
11. 把兩片平面的花盆沿插口插在一起。
12. 插好了。
13. 漂亮的花盆做好了。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5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喜慶的日子很熱鬧,人們會在玻璃上貼好多漂亮的貼畫。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師:好!看—————
2、出示各種剪紙作品,請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幼:小兔子、老虎、花、剪紙……師:嗯,對!這就是剪紙,它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藝術。那你們看,簡直和其他的紙有什么不同之處?
幼:有洞、兩朵花一樣、好多小兔子一樣……師作
總結:“洞”是鏤空,對稱,四方連續……等方法。
3、以四瓣花剪紙作品,引起幼兒興趣。
師指著四瓣花說:哎,孩子們看這張剪紙是什么?
幼:花朵師:對,這是四瓣花,那你們想不想學一學這朵花是怎樣剪出來的?
幼:想:我們想一想,剪紙需要用什么材料呢?
幼:剪刀、彩紙、蠟光紙
4、探索、嘗試剪紙的方法。
師:很好,下面我們來學一下如何剪,教師示范兩種基本的剪紙方法:
(1)將長方形紙對邊折四折,用鉛筆畫出簡單的圖形,再剪出來。
(2)將正方形紙對角折兩折,用鉛筆畫出簡單的圖形,再剪出來。
觀看剪紙作品,引導幼兒發現對稱關系,學習辨認對稱圖形,了解對稱的美。
5、幼兒進行剪紙活動,教師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自由創作,指導幼兒完成作品。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剪窗花時要仔細、有耐心;剪掉的紙要放在指定位置,不亂扔紙屑。
6、展示欣賞幼兒作品,鼓勵幼兒繼續創作剪出更多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6
活動名稱
夏天的風景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手印畫表現夏天的樹,用添畫描繪夏天的風景,用暖色表現炎熱、用冷色表現涼快。
2、能根據自己對夏天的認識,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業,體驗集體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觀察了解夏季特征和周圍生活環境的相應變化。
2、每組一張大圖畫紙,在適當位置畫好樹干。
3、油畫棒、綠色顏料、毛筆。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教師提問: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么樣的?人們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干什么事?怎樣才能涼快些?用什么顏色可以表現出夏天的炎熱?什么顏色看上去涼爽些?幼兒根據老師的提問分組進行討論,交流自己小組對夏天的認識和體驗,并選出一個幼兒發言。教師總結: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球,夏天的樹葉很大很密,看上去很涼爽。夏天人們穿得很少,喜歡在大樹下乘涼、吃西瓜。紅色、襯衫、橙色看上去比較暖,可以表現炎熱;藍、綠色看上去比較冷,可以表示涼爽。
2、交代要求,引導作畫,師指導。教師:今天我們每個小組來合作畫一幅畫。我們以前學過手印畫,想想我們的小手象不象一片夏天的樹葉,我們今天用手涂顏料來印畫樹葉,再添畫夏天的風景。每個小組自己畫,先商量好畫什么內容,畫的時候還要注意顏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樣畫才能使畫面更漂亮。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在合作畫中互相商量,真確選擇夏天風景的顏色,并保持畫面清潔,集體完成任務。
3、總結評價,結束活動。展出幼兒作品。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以及對夏天的感受。
活動延伸
開展“西瓜品嘗會”或進行“玩水”等夏天的活動。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7
設計思路:
臺灣畫家幾米的每一幅畫似乎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簡潔明快的線條,富有動感充滿童趣的畫面,激發著孩子們想象創作的靈感。又到秋天,落葉樹的樹葉變黃變紅,秋風吹過在空中飛舞飄落,如此美好的景色也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
《綱要》藝術領域的內容和要求中指出:要引導孩子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體驗,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而此次活動,我選擇了幾米先生的三幅畫,表現了不同的落葉之美,唯美的畫面加上孩子們自己的的創作,相信能給她們帶來了一次美好的審美體驗。
活動目標:
1、借助幾米作品,欣賞畫面中相似色運用帶來的恬靜、溫馨的感受。
2、嘗試自由配色作畫,表現秋天樹林、樹葉的美。
3、體驗美術創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幻燈片、畫有樹干的底紙、顏料、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幾米作品,感受作品所營造的溫馨、恬靜的意境。
圖一:(重點感受畫面意境)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二幅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教師:請你仔細看看,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這是什么季節?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教師:看看這些樹葉的顏色一樣嗎?有些什么顏色?
教師:對,這里的黃色都不一樣,有的是橘黃,有的是淡黃,有的深一些,有的淺一些,你看了有什么感覺呢?(引導幼兒表達)
4.教師:這么多美麗的樹葉,都飄到哪里呢?(引導幼兒觀察表達,屋頂上、樹干上、小姑娘的頭發上、裙子上等等)
5.請幼兒來模仿小姑娘的坐姿,在音樂聲中教師用語言營造氛圍。
你們想不想也來學學小姑娘,欣賞這美麗的秋天。(引導幼兒學小姑娘找個舒服的姿勢坐下來,可以閉上眼睛感受。教師在音樂聲中講述:美麗的秋天來了,樹葉漸漸換上了新衣服,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橙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深,有的淡。風兒一吹,有的飄到了屋頂上,有的飄到了大地上,有的飄到了小朋友的身上,到處都是黃色的樹葉,可真美啊。)
圖二:(重點觀察花兒飛揚的方向)
1.教師:秋天的樹葉還有什么顏色呢?我們繼續來看,小姑娘來到了屋頂上,這時她看到的樹葉又是怎樣的?有些什么顏色?這些深深淺淺的樹葉給你怎樣的感受?
2.看看哪里的樹葉比較多?
教師:讓我們也來變成一片美麗的小樹葉在空中翩翩起舞吧。
師幼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模仿花瓣飛舞的樣子。
三、比較欣賞兩幅畫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的兩幅畫是一個臺灣的畫家幾米叔叔的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張?為什么?(可以從顏色來說一說自己的理由)
師總結:第一幅畫的樹葉灑滿了整個畫面,用到了不同的黃色,有淡黃、橘黃,這些暖暖的顏色組合在一起讓人覺得很舒服。第二幅畫的樹葉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樹葉是不同深淺的藍色,看著有一點冷,但讓我們覺得很美。
四、幼兒創作
1.教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幾米叔叔,用這樣的方法來畫一畫?
老師準備了暖色家族的顏料:黃色、橘色、紅色等;還有冷色家族的顏料:淡藍、深藍、綠色等。等一下,你可以用調色盤自己去取喜歡的顏色,來畫一畫秋天的樹林。畫的時候還可以想一想,你的小樹葉哪里多一點?哪里少一點?實在天空中飛舞?還是落在大地上。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用相近色畫出秋天不同色彩、不同場景的樹葉。
三、評價
(展示所有幼兒的作品)
1.教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的畫吧。請誰來介紹一下你的畫?
2.教師:今天小朋友畫的都很棒,有的用了暖暖的顏色畫樹葉,有的用了冷色來畫,有的地上多,有的地上少,這樣畫真好看。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 欣賞剪紙雪花,初步感受剪紙這種獨特的制作方法所表現出的美感。
2. 通過折疊、繪畫、剪的方式初步掌握剪雪花的基本步驟,嘗試剪出各種線條和圖形的雪花。
3.對剪紙活動感興趣,體驗剪紙的樂趣,發展幼兒手腕和手指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
活動準備:
1. 活動白板:歌曲《雪花和雨滴》第一段,《雪花和雨滴》伴奏,剪紙雪花成品,剪紙圖示。
2.冰盆四個,內有剪刀,正方形宣紙,鉛筆若干。
3.展示板。
活動過程:
1. 歌曲《雪花和雨滴》,引出雪花。
(1)演唱歌曲《雪花和雨滴》。
(2)了解雪花的特征。
教師:你們見過雪花嗎?是什么樣的?
2. 觀察圖示,探索雪花折疊剪的方法。
(1)觀看圖示,探索折疊雪花的方法。
教師:這個雪花是怎么完成的?先要做什么?怎么來折?要準備一張什么形狀的紙?一共折了幾次?
個別幼兒嘗試。
(2)幼兒操作探索折疊的方法。
(3)欣賞雪花,探索剪的方法。
教師:雪花上有哪些圖案花紋?他們像什么?是怎么剪出來的?剪的時候我們的手握在哪里?(中心角)可以在三角形的哪一邊剪?
教師:剪圖形時要注意什么?從什么地方剪?剪到什么位置才不會剪斷?
3.教師交代用要求,幼兒操作。
教師:現在我們用紙來剪雪花打扮我們的活動室吧!
教師:剪窗花的時候,先折再畫后剪,可以在三角形的一邊剪圖形、也可以兩邊,注意不要把它剪斷了。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張貼幼兒的作品,感受作品的豐富和變化。
(1)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2)幼兒互相欣賞,講述自己喜歡的窗花。
活動延伸:
用剪好的雪花布置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9
設計背景
這節美術課我是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及其生活經驗,從幼兒的生活經驗中挖掘題材,《帽子》是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在幼兒的興趣點上,鼓勵幼兒生成自己想創作的東西,豐富幼兒的內心創作激情。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觀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帽子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后通過帽子的形狀進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帽子,因此幼兒畫出來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非常豐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構造,大膽地進行借助帽子的“形”添畫想象。
2、培養幼兒發散思維能力和通過生活經驗進行想象的能力。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重點難點
讓幼兒通過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構造,大膽地進行借助帽子的“形”添畫想象。
活動準備
實物:帽子 課件 畫紙 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帽子,引出課題。
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師:帽子有好幾種如功能遮陽、擋雨,還可以保暖,所以帽子所用的材料不同、款式也不同,今天代老師帶來的帽子是其中的一款。
二、整體觀察帽子的形狀和構造。
1、觀察帽子的形狀。
這頂帽子看上去怎么樣?像什么?
2、了解帽子的構造。(演示課件)
你們知道帽子可以分幾個部分嗎?
(引導幼兒觀察帽子,根據幼兒說出的部分,引出帽蓋和帽檐)
3、教師小結:帽子是帽蓋和帽檐組成的。
三、局部觀察帽子,教師示范繪畫。(演示課件)
帽檐是什么形狀?上面有什么花紋?(特寫帽檐)
帽蓋的形狀是怎么樣的?上面有什么?看上去像什么?(特寫帽蓋)
3、 轉換角度觀察。(教師選擇一種范畫)
1、從頂部上 、下觀察,帽子的形狀發生了什么變化?帽檐的形狀怎么樣,帽蓋的形狀怎么樣?這時像什么?
2、從底部下 、上觀察,帽子的形狀和剛才一樣嗎?發生了什么變化?現在是從那個角度看的呢?
3、出示課件:三張不同角度的帽子
教師小結:原來同一頂帽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狀都是不一樣的,小朋友也要學會從各個角度仔細觀察。
四、教師示范繪畫。
現在老師也選擇一種角度來畫帽子,你們等會兒來猜猜。
五、 欣賞范畫
六、幼兒作畫
1、如果你們想把帽子畫下來,你想從哪里開始畫?
2、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張貼到黑板上。
七、 啟發想象。
教師根據幼兒的作品轉換角度啟發想象。
這頂帽子倒過來像什么?你能把它變成什么?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觀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讓幼兒知道每一種物體通過多角度觀察到的帽子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然后通過帽子的形狀進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帽子,因此幼兒畫出來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 。不足之處:在做畫的過程中,個別幼兒不聽指揮,隨心所欲。今后我將在教學中多學習、反思。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0
教材分析:
折紙是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美術活動。中班幼兒動手能力逐漸增強,對色彩的感知能力不斷提高。活動開展過程中,充分給幼兒自主學習與探究的空間,引導幼兒自己看折紙圖示學習折紙的方法;創設
“可愛的小信鴿”情境,引導幼兒創造性地設計不同的小信鴿,體驗折紙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鴿子的外形,學習看圖示折出鴿子。
2.嘗試能用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折出鴿子,能大膽介紹自己的折紙作品。
3.喜歡折紙活動,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鴿子折紙范例 1 個。
2.各色彩紙若干,折紙步驟圖每組 1 份。
3.背景音樂:《小白鴿》。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形態的鴿子,交流有關鴿子的信息,引發幼兒學習興趣。
討論:鴿子長什么樣?鴿子有哪些本領?幼兒簡單了解信鴿的相關知識。
小結:鴿子有一種特殊本領——能認路 ,人們就用這個本領訓練它,讓它為我們送信,所以能送信的鴿子又叫“信鴿”。
2.出示折紙鴿子范例,請幼兒看折紙鴿子的步驟圖,練習折信鴿。
(1)教師出示步驟圖,與幼兒一起說說每一步圖示的意思,指導幼兒看懂并參照步驟圖進行折紙。
(2)出示小鴿子折紙范例,講解難點部分,指導幼兒學習掌握折的方法。
教師重點講解折翅膀時需要撐開上面的層紙,按折痕拉折出來。
(3)在《小白鴿》歌曲伴奏下,幼兒嘗試能用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折出鴿子,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評價作品。
(1)請幼兒將自已折好的小鴿子展示在展板上。
(2)幼兒互相評價同伴的作品,并提出建議。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1
活動背景
我園地處國家旅游度假區――馬山,這里有著豐富的創意美術資源。秋天里,孩子們挖掘和收集了許多農作物和自然材料。農作物形態各異、紋理清晰,它們天然的造型給了孩子們無盡的想像和創作空間。在《可愛的動物》這一主題中。我們抓住孩子最熟悉的家庭關系,生成了《動物的一家》專題。前期,孩子們展開了動物家庭的調查活動,進行了親子動物創意形象的設計比賽,并開展了《動物全家福》的綜合活動。利用班級現有的自然材料,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農作物的外形特征大膽想像,自主選擇自然材料進行動物造型設計。
2.在想像創作過程中嘗試固定的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動物一家子》的作品組合。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①師幼共同收集形態各異的較大個的農作物若干組(山芋、芋頭、南瓜、蘿卜、茄子等),自然輔助材料若干(松果、橡果、小辣椒、黃豆、狗尾巴草、稻穗等);幼兒認識和接觸過造型輔助材料。
②幼兒事先開展過動物全家福活動。舉辦過班級親子動物創意造型設計比賽。
2.環境準備
①操作臺:每張臺上擺放大托盤,內放稻草段襯底的同一組的農作物。
②材料架:上面分類擺放自然輔助材料。
③工具架:擺放有橡皮泥、牙簽、大頭針、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等。
活動過程
1.“動物家庭”遐想
①帶幼兒走進大廳,圍桌觀察:這些是什么?看看它們有大有小。親親密密靠在一起,多像一家人啊。我們班級里做的動物都是一個一個的.多孤單呀,今天我們來用這些農作物做成動物的一家子,好不好?
②動物聯想:看看這些山芋、芋頭、南瓜,它們像什么動物呢?為什么?
③拿起一盒南瓜:猜猜看,它們中間誰會是爸爸,誰是媽媽,為什么?那我們可以怎么來打扮它們,讓它們更像呢?
教學建議:有了班級前期的經驗鋪墊,可以從農作物的外形上進行動物的遐想,為合理造型打下基礎。
2.自然材料裝飾設想
①老師這邊有很多的自然材料,看看打扮動物的一家需要用什么材料呢?取出幾筐讓幼兒認識:它是什么樣的,可以做動物的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其特征,如辣椒紅紅的、彎彎的,像嘴巴;橡果圓圓的,殼毛毛的,像眼睛等。
②我們怎么把它固定在南瓜、山芋上呢?結合幼兒的提議,介紹準備的材料和一些組合方法。
教學建議:鞏固認識自然材料的特征,為合理造型打下感知基礎;裝飾設想時給孩子充分交流的時間,尊重孩子的想法,并提供一些提升性建議。
3.領會操作要求
①找兩三個好朋友圍到喜歡的農作物桌旁,一起做一組“動物的一家子”,先看看哪個可以做爸爸,哪個可以做媽媽和寶寶,再商量哪個小朋友做“動物一家子”里的哪個角色。想想需要用什么材料打扮,然后去材料架上取材料。
②想想、試試怎樣讓自然材料固定在農作物上不掉下來。
教學建議:交代要求時語速稍慢一些,讓幼兒聽得清楚。
4.創意造型
幼兒選擇自然輔助材料對農作物進行造型分工,發揮創意,嘗試固定。
教學建議:了解同組幼兒的分工情況,提醒幼兒先觀察想像后再取材料;觀察幼兒探索固定的過程,鼓勵幼兒多嘗試,盡量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幫助幼兒豐富造型形象,如怎樣做更像媽媽,這是老鼠的胡子嗎,等等。
5.創意交流
①提醒幼兒把“動物一家子”平穩地擺放在托盤中,擺出“動物一家子的造型,幼兒圍外圈坐下。
②帶幼兒圍著操作臺走一圈,讓我們來猜猜這是什么動物的一家子是老鼠先生的一家嗎,哪些小朋友做的,快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③教師提示特別好的創意和方法,如,你們的想法真特別,用狗尾巳草做了小狗的尾巴;你們是用橡皮泥固定的,真有辦法;我看到佳佳和偉偉相互幫助,一起試著用大頭針把辣椒固定在南瓜上做角,等等。
④活動結束:這下,我們班級里能動物不孤單了。它們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我們趕緊把這些“動物一家子”蒂回班級吧。
教學建議:走一圈,讓幼兒能夠看清每一件作品:講評可采用多樣的方式,介紹、猜測、學動作等,提升孩子創意、技能、合作等方面的經驗。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線描畫的手法畫樹,體會畫線描畫的樂趣。
2、能夠大膽想象,按自己的意愿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1、課前鋪墊,認識各種常見的樹,了解樹的構成。
2、幼兒已有畫線描畫的經驗。
3、畫紙、畫筆。
活動過程:
1、 觀看PPT,了解自然界中神奇的樹。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樹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問:這些樹和我們平時經常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總結:這些樹很神奇,有些是自然形成的,有些是由園藝師傅們修剪出來的。
2、教師進行范畫。
老師也來做回園丁,種一棵神奇的樹,請你們仔細看看,我的這棵樹是怎么種出來的?首先慢慢長出的是枝、干的部分接下來長出來的是一個個小葉子,樹上還會有什么呢?
3、 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看完了這些畫你們是不是都很想來親自試一試呢,現在老師就聘請你們來當我的小園丁,種出一棵屬于你的神奇大樹,一起來試試吧。
4、評價、賞析鼓勵有創意的幼兒。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3
目標:
引導幼兒自己看曲線編的說明書。
材料:
說明書,彩條等。
過程:
⑴幼兒小組自學曲線編的方法;⑵和幼兒共同總結曲線編織的特點,教師輔導個別幼兒;⑶組織幼兒賞析幼兒作品。
分析:幼兒能根據說明書自學曲線編,個別幼兒不再需要教師的輔導,但有十名幼兒需旁邊的輔助說明才可以編。
操作活動(三)目標:
⑴鼓勵幼兒利用兩種編織方法編織出自己需要的形象,⑵鼓勵幼兒大膽地創新,并能與同伴協商合作。
材料:彩條,膠棒,各色彩紙,水彩筆,大白紙等。
過程:
⑴請幼兒自由組合,協商所要組合的畫;⑵引導幼兒按自己的主題分工;⑶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組畫過程中的分歧意見;⑷作品展示,引導幼兒自評、互評。
分析:幼兒經過相互協商,把各自喜愛并想表現出來的作品歸納為三類,并自覺分組,組合出的三幅畫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動物、公園一角。幼兒情緒高,興趣濃厚,當不知道的形象出現時,幼兒會去相關的區域尋找答案。幼兒學會了協商解決問題,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另外,幼兒沖出了紙條的局限,能使用多種材料進行組畫。活動反思
開放式的課堂,為幼兒提供了自由發表意見的時間和空間,使幼兒敢于質疑,敢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在問題的討論中促進信息的探究,以獲取知識和技能。幼兒在制作小風車的過程和討論過程中,放手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在玩中發現問題,爭論問題,從而共同解決問題,有利于從小培養幼兒的合作習慣和合作精神。
活動更多地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成為活動的主角。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夠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去。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體會兒歌短小精練、詞匯豐富的特點。
2.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按照兒歌的重復結構結合已有的經驗續編兒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
3.培養幼兒愛動腦筋的習慣,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能力。
二、活動準備
布置“圓圓”的家,里面有各種圓形的物體。兒歌范文、投影儀、畫紙、彩筆。
三、活動過程
(一)以玩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經驗。邀請幼兒到“圓圓”家玩,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活動,體會圓的特點和用途。可以看有關圓形物體的圖書和圖片,和同伴玩球,玩車輪,玩其他圓形玩具。
(二)集體講述,交流玩法和經驗。“圓圓”請小朋友說說,剛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怎樣玩的,“圓圓”家里有些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有些什么特點。
(三)欣賞兒歌,談談自己的體會。指導語:“兒歌里說了幾樣圓的東西?他們是什么?圓的車輪怎樣動?兒歌里用了哪些動詞來形容它的動作?我們還可以用什么動詞形容車輪的動作。”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兒歌里新運用的動詞,進一步認識兒歌的結構特點。
(四)學習朗讀兒歌,加深對兒歌的理解與記憶。
(五)續編兒歌,擴展想像力,發展創造力。
1.請幼兒把所看、所想到的有關圓形的物體畫出來。指導語:“還有什么物體是圓的,兒歌沒有提到的?我們把它畫下來,編成一首兒歌,看誰想得多,編得好!”
2.請幼兒依據自己觀察得來的經驗和畫好的作品嘗試續編兒歌的后半段。鼓勵幼兒用形象、生動、貼切的動詞來描述這些圖形的物體,掌握兒歌的句式特點,要講清楚:圓的什么,它能怎樣動起來。老師可以利用一些小物體做仿編的示范。
3.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大膽創編。
鼓勵幼兒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內或“圓圓”的家,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大膽想像,創編出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詩句。
(六)結束 讓幼兒把自己續編的部分大聲地在集體面前朗讀出來,讓每個幼兒都有發言的機會。老師把幼兒的朗讀錄下來,最后放出來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增強自信心。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教幼兒認識圓柱體和球體,了解圓形物體的用途。
藝術:用圓形的色紙拼貼各種物體,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及創造性思維。
語言:進行動詞歸類,看看在這首兒歌里我們用了哪些動詞,還可以怎樣運用。聽故事《圓圓和方方》,了解圓形和方形的作用,懂得驕傲、居功是不可取的。
健康:開展“我和圓圓做朋友”的主題活動,鼓勵幼兒利用各種圓形的體育器械創造各種玩法。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畫出形狀、大小不同種類的魚,嘗試用線條變化來裝飾小魚。
2、幼兒對畫的造型、上色、線條來發展小肌肉。
3、通過對海底世界動物---魚的繪畫來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
4、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水粉顏料、水粉紙、蠟筆、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呀,何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請你們來欣賞一下,看看視頻里面有什么,待會來告訴何老師,小眼睛要仔細看喔!
(教師播放"海底總動員"視頻)(2分鐘)
二、認識魚的形狀
感受魚的色彩(2分鐘)
教師:剛剛小朋友們在視頻里看到了什么?(提問小朋友)你們想到一次海底旅游嗎?(想)今天讓我們坐著潛水艇去海底探險吧!來,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我們出發吧!(教師出示ppt)教師:海底世界里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魚類,種類非常多,每種魚的身體形狀和顏色花紋都不一樣。有的魚身體形狀和花紋是對稱的,有的魚身體形狀和花紋是不對稱。(教師帶領幼兒進行觀察每一條魚的不同特征)
三、小朋友看海底世界魚的圖片(10分鐘)
教師:我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魚,它們身上有的有彩色的條紋;有的長著五顏六色的斑點;有的嘴長得像把劍;有的魚長著翅膀,還有的魚還床上漂亮的裙子呢。那么你喜歡的魚是什么樣子的?
提問:幼兒教師:讓我們繼續欣賞其他小朋友的畫吧!小朋友們畫了一條大魚,還有它的小伙伴,大魚和它小伙伴的身體上都有不同的花紋,還有魚的周圍有些海草石頭等等來陪著小魚們。
四、幼兒創意繪畫(20分鐘)
教師:剛剛小朋友們都欣賞過漂亮的海底世界,現在,就讓小朋友們把你們心目中的海底世界畫出來吧!在繪畫的之前,老師有2個小要求:
1、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首音樂,這首音樂完了,你就要停下。
2、我們不要把底色圖上,待會老師請小朋友們用水粉顏料涂,我們只畫海底里面的小生物,除了小生物,我們還可以畫海草,石頭裝飾。
現在,老師來示范一下如何刷底色,首先,我們用刷子沾一下顏料,在盤子里掃一掃,不然會太多顏料的,再用刷子在紙上從左往右刷,這里刷完了,就在下面跟著刷,刷了一次還要不要刷呀?(不要)不然紙就會爛喔!知道了嗎?請小朋友輕輕的下火車,安靜的繪畫。
(1)幼兒進行繪畫
(2)教師巡回指導,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大膽想象。
五、活動結束
教師:小朋友們,音樂停下來了,請小朋友你們畫完了嗎?
活動的延伸:
教師:今天,我們當了一名小畫家,把漂亮的海底世界畫了出來,現在呢,我們進行繪畫大賽,我們邀請老師們來當評判員,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得到評判員的獎品,好嗎?現在,請小朋友拿起你們的畫過來老師這里排隊,一個跟著一個喔!(請小朋友排隊,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欣賞)
活動反思:
利用觀看美麗的“海底世界”圖片導入,不僅引起幼兒興趣,還為幼兒積累了繪畫經驗。課堂組織井然有序,內容循序漸進。整節活動孩子興趣高漲,氣氛良好。
小百科:海底指海洋的深水下面,海水和陸地的接觸面。海洋面積約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占地球上總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為數個大洋和面積較小的海。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02-14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薦】02-16
【薦】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02-16
【熱門】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02-16
【熱】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03-04
【推薦】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03-04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精】03-04
【精】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03-04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熱】03-04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推薦】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