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是大班的語言活動,是一首很美的詩歌,語句簡短流暢而優美,小雪花神氣而可愛,飄飄蕩蕩,落在大地上給不同的人帶來了快樂。雖然是一節很簡單的三段體詩,卻有著很深的寓意。我在設計時就想通過視覺、聽覺、圖片、游戲等方面的讓孩子去學習詩歌,并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在一開始就讓孩子看PPT,充分感知詩歌中的場景,再聽老師朗誦詩歌,初步感受詩歌,再過渡到邊看課件邊聽詩歌,最后讓孩子通過游戲感受學習樂趣。
活動目標:
1、對欣賞詩歌感興趣。
2、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3、在原詩歌的啟發下展開豐富的想象,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PPT課件、輕音樂。
活動過程: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如果我是一片雪花》含PPT課件
3、分段學習詩歌內容。
、佟⒊鍪綪PT課件,學習詩歌內容。
、、師:你發現了嗎?小雪花最后變成了什么?(幼兒回答)
4、欣賞詩歌,幼兒分不同角色學習、表演詩歌內容。
、、師說:“讓我們跟著小雪花再次感受一下它的美麗旅程!
、、整體欣賞課件《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③、分角色學習表演。
5、游戲《雪花飄》(創編詩歌環節)
、、師說:“小朋友,你愿意做小雪花嗎?我做風爺爺和你們一起玩游戲!
、凇⒂螒蛲娣ǎ
師說:“風來了!” 輕音樂響起,幼兒扮演小雪花飄舞,師說:“風停了!”音樂停,幼兒都不動。師問:“小雪花,你飄到什么地方去了?做什么呢?”幼兒回答。輕音樂再次響起,游戲重新開始。教師把幼兒的答案創編到原詩歌內容里。
6、播放輕音樂,分享創編成果,體驗快樂。
、佟⒔處熇收b創編詩歌內容。
、、師、幼共同朗誦、表演。
、、師說:“小雪花們,我們一起飄到操場上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戲吧!”播放輕音樂,做小雪花飄舞動作走出教室,結束。
附詩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飄到什么地方去呢?
飄到小河里,變成一滴水,和小魚、小蝦做游戲;
飄到廣場上,去堆雪人,望著你笑瞇瞇;
飄落在媽媽的臉上,親親她,然后就快樂地融化。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為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并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在本活動前,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對幼兒園里的樹木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在大班的幼兒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護綠行動,做到人人參與,從而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生長的了解,增強環保、生態意識,可以達到為班級、幼兒園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在活動中,老師也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討論、將計劃付諸行動,并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發現問題,并和同伴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各種樹的基礎上,了解樹的用處,能運用已積累的知識經驗設計標志。
2、萌發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各種大樹的照片、事先已經帶孩子們認識過幼兒園里的大樹
已經學習過詩歌《樹真好》
活動流程:
一、周圍的樹
(出示漢字"樹")這是"樹",你在哪里看見過樹?
小結:在馬路邊、公園里、小區里、小河邊、家里都有樹,我們生活周圍到處都有樹。
--這個環節,孩子們的表述基本上是經驗的回顧,所以都可以圍繞中心來進行。
二、幼兒園中的樹
1、你們知道這些樹的名稱嗎?
桃樹、柳樹、冬青樹、杉樹、羅漢松、黃楊,垂絲海棠并掛上了樹的名稱
2、小結:幼兒園里有許多樹,這些樹到底有什么用呢?。
三、樹有哪些用處
1、和幼兒共同討論樹的用處:防風沙、制造新鮮的空氣、美化環境、制作家具、造紙等。
小結:大樹可以幫助我們,它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四、保護我們的樹朋友?
1、討論:如何讓大家都能來愛護這些小樹。
2、制作護綠公益標志。
分組設計標志,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利用已有的經驗制作標志。
五、把設計好的標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小結:樹真好,所以我們要關心、愛護它,幼兒園的樹多了,幼兒園就更美了。
詩歌:《樹真好》
樹真好。
小鳥可以在樹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會嘰嘰喳喳地叫。
樹真好。
能擋住大風,不許風沙吵吵鬧鬧,到處亂跑。
樹真好。
我家屋子里清清爽爽,陣陣風兒吹,滿樹花香往屋里飄。
樹真好。
我們全家在樹蔭下野餐,大家吃得很香,說說笑笑,熱熱鬧鬧。
樹真好。
天熱了,樹下鋪著陰涼兒,我和我的小貓咪,躺在樹下睡午覺。
樹真好。
如果有一只大狗來追我的小貓,小貓就爬到樹上躲起來,氣得大狗"汪汪"叫。
樹真好。
我做個秋千掛在樹上,讓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搖啊搖,搖啊搖。
樹真好。
夏天的夜晚靜悄悄,只有樹葉和微風在一起唱歌謠。
樹真好。
樹葉在秋風里飄呀飄,樹下鋪著樹葉地毯,我們可以在上面滾來滾去,跑跑跳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感受語言的節奏韻律,并且學會這首《顛倒歌》。
2、 讓幼兒了解《顛倒歌》“故錯”的手法,也就是說把事物的特征往反方向說;并借此首《顛倒歌》讓幼兒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3、 感受《顛倒歌》所帶來的快樂,并讓幼兒嘗試仿編顛倒歌。
活動準備:
1、 顛倒歌中涉及到的動物的圖片,主要特征部位要可以分開的(如兔子的尾巴和身體,松鼠的尾巴和身體等)。
2、 節奏輕松活潑的磁帶。
活動過程:
1、 導入:
老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幅奇怪的畫,現在請小朋友開動小腦筋,幫老師找出圖片中奇怪的地方,好嗎?
幼兒:好!
2、 出示圖片,讓幼兒找出圖片上奇怪的地方。(請兩到三個小朋友簡單說一下,引起他們的興趣。)
3、 引出歌詞:
老師:其實呀這幅圖畫還有好聽好玩的歌呢!小朋友們想聽嗎?
幼兒:想!
4、 老師邊指著圖片邊說出歌詞(同時配上輕松活潑的背景音樂),并讓幼兒說出歌詞的樂趣,了解顛倒歌的特點:
老師:老師剛才在說歌詞的時候,發現呀有幾個小朋友在笑,那能不能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你們在笑什么?讓我們也分享分享你們的快樂。
幼兒:兔子應該是短尾巴的,但這里卻說它是長尾巴了。
幼兒:松鼠應該是長尾巴的,兔子才是短尾巴的。
……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說得真好!其實啊顛倒歌就是把事物的特征往反發向說。像剛剛小朋友說的,兔子的尾巴應該是短的,但是在剛才的顛倒歌里卻把它說成是長的了!
5、 引出完整的《顛倒歌》請幼兒欣賞,并讓幼兒學習《顛倒歌》。
老師:剛才我們一起分享了歌詞的快樂,那小朋友們想不想學習這首顛倒歌。
幼兒:想。
。ɡ蠋煄ьI幼兒學習兩到三遍顛倒歌,讓幼兒嘗試自己說出來,老師從旁適時提醒。)
活動遷移:
6、 讓幼兒將圖片上顛倒的地方重新組合,使其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
老師:前面我們小朋友都找出了圖片上顛倒的地方,那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幫老師重新組合一下,讓它們跟我們在平時生活中看到的一樣啊?
7、 讓幼兒嘗試仿編歌詞,但不做進一步學習
老師:小朋友們,顛倒歌好玩嗎?
幼兒:好玩!
老師:那想不想開動自己的小腦筋,也來編一編歌詞。
幼兒:想!
老師:其實啊我們就可以根據圖片上小動物的特征來編啊。像小松鼠的耳朵短,兔子的耳朵長,那我們就可以這樣編啊“小松鼠耳朵長,愛吃蘿卜和白菜;小兔子耳朵短,見了松子笑哈哈”。
延伸:
讓幼兒學會觀察,善于觀察身邊事物的特點。
老師:今天小朋友的眼睛真厲害!把顛倒歌里的錯誤都找出來了!
看來我們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以后我們小朋友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小眼睛來觀察事物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根據圖片的關系排列順序,并講述理由。
2.學習運用"驚慌""喝醉"等詞句,講述角色的動作、表情與心理活動。
3.能安靜傾聽同伴發言。
二、活動準備
1.《貪嘴的貓》圖片4幅,醉貓手偶一個。
2.幼兒用書。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能根據圖片的關系排列順序展開聯想和講述。
2.活動難點:能用一定的詞句、連貫完整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角色的動態、表情,根據事情發生的前后經過排列圖片,并進行講述。
四、活動過程
1.出示手偶,激發興趣老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客人,是誰呀?(貓)看一看今天的貓與平時有什么不一樣?(貓醉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呀?
1.出示圖四,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1)這張圖講了一件什么事?(幼兒自由講述)(2)老鼠不是很怕貓嗎?怎么敢在貓的眼皮底下竄來竄去,還敢偷吃魚和雞蛋呢?
(3)貓怎么會睡著的呢?猜一猜,瓶子里裝的是什么?
(4)貓喝醉了,躺在地上打呼嚕,睡得又香又熟。那么,這瓶酒又是從哪里來的?是誰放在那兒的呢?為什么?
2.觀察圖二(1)這張圖應排在哪里?前面還是后面,為什么?
(2)老鼠為什么在桌上放酒和魚呢?
3.觀察圖一(1)這張圖應排在哪里,為什么?
(2)洞外的老鼠被貓抓住了,洞里的老鼠心里覺得怎樣?從哪里看出它們很驚慌?它們可能在商量什么?
小結:一群小老鼠經常從墻洞里鉆出來偷東西吃?墒,主人養了一只大花貓,老鼠一不小心就會被貓給捉住。這天,大花貓又抓住了一只老鼠,躲在洞里的老鼠看見了非常驚慌,它們說:"這可不行,咱們可不能在這等死,要馬上動腦筋想辦法對付大花貓。"(3)它們想辦法對付貓,貓會上當嗎?
4.觀察圖三排圖:這張圖應排在哪里,為什么?(申訴理由)啟發提問:
(1)貓看到一大瓶酒和魚會高興地說什么?它是怎樣喝酒、吃魚的?
(2)貓喝著酒,啃著魚骨頭。這時候,墻洞里的老鼠心里會怎么想?為什么發笑?
。3)貓怎么會上老鼠的當?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貓?
5.按順序編講故事。
這四幅圖講得是貪嘴的貓上老鼠的當的故事。請小朋友把這件事的開始、經過和結果,連起來編個故事,并把貓和鼠是怎么想、怎么講、怎么做的,用已經學過的好聽的詞句編到故事中去。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互相提示及編講。
。2)請個別幼兒示范講述。
(3)教師評價--鼓勵用詞恰當,編講時有情節、有對話、有心理活動的幼兒。
6.教師示范講述。
五、評價要素
1.能否理解圖片內容找出其中的前后關系進行排圖。
2.能否對角色間的對話和心理活動進行聯想,并用連貫的、好聽的詞句編講故事。
六、活動建議可把圖片放置于語言區中,供幼兒進區時練習排圖講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讀加法算式題,初步理解算式中"+"、"="(數學符號)和三個數字的實際意義。
2、比較、分辨燈籠的特征,學習將燈籠與算式題配對,體驗加法算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不同特征的剪紙燈籠(大小、顏色、握柄、流蘇、花紋等不同)、3的加法算式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價值取向:引發興趣,導入掛燈籠的話題
1、導入:國慶節馬上就要來了,大家在國慶節的時候都喜歡掛燈籠,紅紅火火,特別(喜慶)熱鬧。今天,我們將與燈籠和算式題做朋友。
二、認讀加法題價值取向:初步感受加法算式題中的組成部分
1、認讀加法題:1+2=3,2+1=3關鍵提問:
1)這些算式題上有什么?(幾個數字?幾個符號?)小結:有數字、符號、排列出來的叫算式題。"+"叫加號,"="叫等號,在算式題中"+"讀加上,"="讀等于。
三、說一說價值取向: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個數字的實際意義2、1、出示一串三個燈籠的圖片及算式題:1+2=32+1=3(兩個算式題分別出現的)導入:根據這張圖片,老師列了一個加法算式題,小朋友一起仔細看一看這些燈籠。
3、關鍵提問:這些符號和數字都表示什么呢?
小結:這二數學題中有"+"叫加法,表示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大;"="叫等號,"="后面的數表示總共有多少,也叫總數;前面的兩個數字分別代表2個大燈籠和1個小燈籠,后面的數字表示燈籠的總數。
。ㄈ纾阂槐K打燈籠加上兩盞小燈籠,總共有3盞燈籠···)
四、看燈籠找算式題價值取向:理解并運用加法算式題的實際意義
1、導入:老師準備了許多的燈籠,每一串燈籠都有自己的秘密?他們可以做不一樣算式題?
2、幼兒操作:
操作要求:觀察各串燈籠,分辨他們不同的特征。尋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題,對應地掛在一串串燈籠下面,說說所表示的意思。
3、交流:
1)說一說燈籠下面的算式題的意思2)尋找不同燈籠下掛著的相同算式題,體會相同算式題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如:1+2=3既可以表示1盞大燈籠加上2盞小燈籠也可以表示1盞紅燈籠加上2盞綠燈籠)五:延伸價值取向:激發幼兒感受加法算式題在生活中的運用思考:1+2=3哈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
小結:算式題的用處很大,能幫我們許多忙,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感知許多物體(圖形)可以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2、探索圖形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幼兒常見的各種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與教學相關的PPT、魔術袋一個。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出示PPT。
講完故事設計問題:羊村長和喜羊羊分蛋糕,兩個人一樣多,怎么分?
2、指名讓4-5名幼兒進行操作,并把操作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3、請全體幼兒參與進行二等分。
。1)教師出示“魔術袋”,引起幼兒興趣。每組選一個代表到口袋里摸圖形,摸到什么圖形,那組就對什么圖形進行二等分。
。2)幼兒嘗試進行二等分。
。3)每組選代表說說怎么分?如何驗證?
4、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選出上述幼兒二等分的作品為范例,引導幼兒比較理解二等分的意義。
教師小結:我們把一個物體分成一樣大小的兩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
。1)PPT上出現美羊羊和懶洋洋,請幼兒思考:這時有四個人,應該怎樣分蛋糕?
。2)提問:什么叫四等分?
。3)小組討論:怎么在原來二等分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每組至少討論兩種方法?
(4)幼兒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四等分操作。
。5)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結果。
。6)提問:你是怎樣進行四等分的?請幼兒在圖形上畫一畫。
6、活動延伸:
出示不規則橡皮泥,這個可以進行二等分、四等分嗎?
【活動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設計初衷
商標的運用很廣泛,我們去購買商品時都要看看商標。小朋友的生活也與商標有著密切的聯系,如穿的衣服、鞋子、襪子等都有商標。為了讓幼兒對商標的設計、商標的種類有一些粗淺的了解,并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我們帶領幼兒來到愛爾達商標廠,參觀商標的制作過程。
二、活動目標
1 了解商標的制作過程、品種及用途2.初步懂得商標是一種物品的標志
三、客座老師:
四、活動對象:
大班
五、活動準備
1.聯系愛爾達商標廠,溝通活動方式和內容
2.活動前的安全教育
六、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商標的基本用途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是商標嗎?幼:我知道,商標就是貼在衣服上的標志;還有褲子和帽子上也有商標……
2、師:除了在衣服、褲子和帽子上見過商標外,還在哪里見過商標呢生幼:我在爸爸的鞋廠看見過商標
3、師:你們知道商標有什么用嗎?幼:不知道。師:商標就像一面旗子,是產品的形象,可以吸引別人,使別人對產品產生信任感。商標不光在我們穿的衣服、鞋子、褲子和帽子上可以看到,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參觀一下商標廠。
二)參觀愛爾達商標廠,了解商標的產生過程
1、參觀電腦房,了解商標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一制版。朱:小朋友,下午好!今天下午就由叔叔帶你們.一起參觀一下我們愛爾達商標的制作過程,讓你們認識一下商標是怎么制作出來的。首先我帶你們去認識一下電腦房,這是商標制作的第一道工序
(1)朱: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叔叔手上的兩張紙,這上面五顏六色的就是商標。幼:我早就猜到了。
(2)朱:哦,那你能告訴叔叔這些商標是怎么出來的嗎?幼:是畫出來的;不對,是在電腦上打出來的…朱:你說的有點對,我手上的兩張商標是通過你們面前的掃描儀掃描過后經電腦畫稿,把商標的樣子畫成紙稿,再由計算機輔助設計制版后,由我們身后的兩位阿姨通過電腦制版才做出來
(3)幼:阿姨,你這臺電腦上密密麻麻的數字是做什么的。堪⒁蹋哼@是計算機輔助電腦制版所得出來的一些資料信息
2、走進車間,了解制作商標的第二道工序。(鼓勵幼兒觀察提問)朱:我們把剛剛在電腦房看到的樣板圖送進車間,由車間里的叔叔阿姨通過機器制作成真正的商標。下面我們就進車間看看制作商標的第二道工序。
(1)進入生產車間,帶領幼兒認識商標
幼:這里還有這么大塊的東西,也是商標嗎?朱:對啊。幼:商標怎么這么大啊?朱:這一大塊里有好多個商標,并不是像你說的那樣的。幼:我知道了,這里有很多圖案都是一樣的,i等會把這些剪出來就可以了,是嗎?朱:你說的有點對。不過,下面還有很多道工序,不是剪出來就可以了的
(2)認識制作商標的材料皇幼:這些五顏六色的線是做什么的?朱:這就是剛才小朋友們在機器上面所看到的那些繩子,我們看到的商標就是用這些五顏六色的`線編織而成的。
3.參觀整理間,了解制作商標的第三道工序。
(1)朱:小朋友們,你們剛才在車間看到的商標是怎么樣的呀?幼:一條一條的;還有一塊一塊的像窗簾一樣全都連在一起的……朱:對了。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商標的整理車間,就氣要把一條一條、一塊一塊連在一起的商標剪成一片一片的
2)幼:是用剪刀剪嗎?朱:不是全部的商標都用手剪的,有些大點的是用機器裁成片一片的,用機器要比用手剪快?,就是這些機器。
(3)觀察激光鐳射商標的工作。朱:用激光鐳射,可以把這些商標鐳射成小的商標。有些不能用鐳射的,就要工作人員進行手工剪切了,然后再經過燙線頭、裝袋,有的還得用縫紉機鎖一下邊,避免線頭外散。
4. 觀察商標的切割。朱:看,這機器里面有塊切刀,就是用它來切割的。商標由拖頭自動拖過來,再由切刀把商標切斷,就形成了一片片獨立的商標了。
(三)了解商標的品種b 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商標,商標到底有哪些品種?朱:商標的種類分為四種:白緞、黑緞、白平、黑平。
。ㄋ模┬〗Y
朱:小朋友們,今天叔叔帶你們參觀了愛爾達商標的整個制作過程,從電腦制版到車間制作,再到整理工作,這里的叔叔阿姨每個人都很辛苦,而且每個人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他們是一個團結和諧的團隊,經過每一個工人叔叔阿姨的辛苦勞動,才制作成一個完整的商標。
七、活動成效
一條條五顏六色、圖案各異的商標織帶激起了孩子們強烈的探索欲望,孩子們在觀察商標標的制作過程中,了解了商標的品種和生產工序及用途,知道了愛爾達商標廠是一家專業生產服裝、鞋帽等產品的商標的工廠。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詩歌
3、理解詩歌優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知識經驗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多引導幼兒多欣賞有關的文學作品。
物質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下雨錄音、音樂《動物狂想曲》
2、創設詩歌的情境:提供荷花頭飾、青蛙頭飾、大荷葉、荷葉傘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興趣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
二、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剛才發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當作傘送給了小青蛙?
三、出示課件,引導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畫面,幼兒觀看。
2、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 1)“剛才畫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氣是怎樣的?” 2)小雨點落在地上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用什么詞來形容歡快的心情?
四、欣賞詩歌,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1、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說什么? 2)小雨點的“滴嗒嘀嗒”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 3)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
五、學習詩歌
1、整體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次朗誦,討論:“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為什么?”
3、分組朗誦,啟發幼兒用動作表演。
六、編詩歌
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誰?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
3、分組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4、分享創編內容。
5、討論:“平日生活中你幫助過誰,心情怎樣?”
七、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將創編的詩歌畫下來,在區角活動時,說一說,演一演。
編輯:boluo
詩歌:借傘
作者:張慧
放學了,雨仍然下著,
嘩嘩嘩,嘩嘩嘩
小朋友的傘借給了老師,
老師喜得含著淚花忙說:“謝謝,謝謝”
小雨點敲著花傘來唱歌:老師,用吧,用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牙簽進行蠟筆刮畫,感受繪畫形式的多樣性。
2、通過觀察、了解工程車的不同功能,細致地表現工程車的外部特征和功能。
3、在使用牙簽時注意安全,知道將刮出的蠟擦在報紙上。
活動準備
1、幼兒知道汽車的基本結構,了解工程車的功能。
2、工程車圖片多幅。
3、刮畫紙或一張涂滿蠟筆的畫紙(這張畫紙一共涂兩層蠟筆,每一層都要涂滿整張紙,第一層以亮色為主,可以是一種顏色,也可以是多種顏色,第二層是用黑色將第一層的顏色全部覆蓋)。
●如果是自制的刮畫紙,當幼兒不小心畫錯時,可以用黑色再次進行覆蓋后重新作畫。
4、牙簽、廢舊筆芯、一次性筷子等粗細不同的刮畫材料。
5、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今天的主題。
教師:這段時間我們欣賞了許多關于汽車的圖片,也了解到有關汽車的知識。你知道哪些汽車?它們可以在什么地方開呢?
2、出示工程車圖片,觀察其車的整體外形。
(1)出示“挖土機”圖片。
教師:看看這輛車,和我們平時看到車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車身的底部是什么樣子的?
車輪和平時常的車輪有什么不一樣?它的駕駛室是什么樣子的?駕駛室的旁邊,有一個長長的東西,你們覺得它像什么?是用來干什么的?
(2)出示“鏟土機”圖片。
教師:這輛車的外形有什么特點?整個車身
是什么樣子的?它的輪胎和駕駛室又是什么樣子的?車頭最前面像什么?你們知道是用來干什么的嗎?
(3)出示“大吊車”圖片。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車的外形:這輛車最特別的地方在哪里?
要點提示
在觀察工程車的圖片時,教師要讓幼兒重點觀察車的外形、車中的一些部位有什么不一樣,如駕駛室、輪胎等,為幼兒后期創作做好鋪墊。
3、出示涂滿蠟筆的畫紙,介紹材料的使用,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1)教師:今天老師沒有準備畫筆給你們,想一想,怎樣用牙簽在這張黑色的畫紙上畫畫呢?
(2)教師:你想畫一輛什么樣的工程車呢?它有什么特別的功能?
4、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工程車。
(1)通過欣賞,引導幼兒認識更多的工程車,了解它們的不同的功能。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設計的工程車獨特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5-30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5-28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5-30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5-28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5-27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5-27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6-02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6-01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5-31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