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平時幼兒活動中,在建構區我總是能看到小朋友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在活動中所展現出的創造性思維,的迸發和充滿無限想象力的搭建。每一個作品都讓我充分感受到孩子在建構的時候是多么的有潛能。針對小朋友喜歡建構的特點,我集合創意手工課題活動,通過一張張平面的不起眼的紙通過“魔法”讓其站起來變成立體,并邀請小朋友嘗試建構和組合,激發小班小朋友嘗試探索和建構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充分調動感官,嘗試根據圖示將平面變成立體,從而獲得愉快的經驗。
2.會大膽想象選用簡單的圖形組合設計小城堡。
3.在活動中體驗創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各色長方形、半圓形紙張每人1張。
2、工具:固體膠。
3、課件PPT。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嘗試根據圖示將平面變成立體,組合成魔法城堡。
活動難點:
半圓形上的折線,連接起來的時候對準折線粘合,為合成圓錐形的時候保持住尖尖角。
活動過程:
一、出發魔法城堡
師:瞧!這是什么?(魔法棒)今天我就是一個魔法師,我馬上就要變魔術了,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念我們的魔法口令:“吧啦吧啦變”。
(評析:巴拉巴拉小魔仙,每個小朋友都很熟悉而且也很喜歡,因此我通過小朋友熟悉的巴拉巴拉小魔仙的魔法棒變魔術來吸引小朋友參加活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和興趣。)
二、尋找魔法城的秘密
1.出示PPT,引出魔法城堡
師:看看我變出什么來了?
幼兒:一座房子。
幼兒:一座城堡。
②出示魔法城堡圖片
師:我變出的是魔法城堡,你知道魔法城堡是用什么變的嗎?
幼兒:用彩色紙。
幼兒:用魔法把紙變成的。
2.認識形狀(長方形、半圓形)。
師:魔法城堡用到了很多不同顏色的紙,而且請了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來幫忙。我們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師:小朋友想想看,我是用什么方法讓這些魔法紙站起來變成城堡的呢?
幼兒:把紙卷起來的,放在桌子上的。
幼兒:卷起來以后,疊起來的。
(評析:教師PPT的演示,“看看我變出什么來了?”以視覺沖擊直接調動幼兒的感官,讓幼兒有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原來紙可以站起來,變成城堡。通過提問: “你知道魔法城堡是用什么變的嗎?”來引出制作魔法城堡的材料,長方形和正方形,在PPT上再出示,通過和圖形寶寶打招呼的方式,加深和鞏固了對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的了解。然后請小朋友在觀察的基礎上,想想是用什么方法讓這些魔法紙站起來變成城堡的呢?神奇的秘密把小朋友又再一次充分調動了起來。)
三、尋找魔法秘密
(1)如何讓魔法紙站起來。
①讓幼兒嘗試讓紙張站起來的方法,并在集體面前演示一下。
教師請幼兒隨便說。
師:那我們來看看長方形寶寶上面的圖示吧,它是請我們怎么做的?
幼兒自由說。教師請幼兒來演示。
師:誰愿意來試一試呢?
師:真的成功了,我們給他鼓鼓掌。
教師總結:XX是將長方形寶寶兩條邊重疊連接起來的這個方法我們把它叫做“卷”。在小點點上涂上固體膠,然后開始卷起來,卷起來的一條邊要與直線親親嘴,再抱一抱,抱得牢牢地就站起來了。
師:(出示半圓形寶寶)那么半圓形寶寶它有什么圖示?它想請我們怎么來幫助它呢?
幼兒:有折線。
幼兒:折線就是請我們要折在線上。
師:折線是請我們沿著折線折,
教師請幼兒來介紹演示。
師:那就請XX看著寶寶身上的圖示幫助半圓形寶寶站起來吧。
幼兒嘗試。
教師表揚:XX的本領真大。她使用的這個方法叫做“圍”,我們也來學學XX的這個方法。
(教師帶領幼兒示范)沿著折線折一折,涂上固體膠,一手按住折線,另一只手拿起另一邊和折線親親嘴,再用力抱一抱,1,2,3,就成功了。
組合:
師:我們把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組合起來,一個小城堡就完成了。
(評析:活動中尋找魔法秘密是本活動的重點部分。在這個環節,我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和性格特點,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教師的引導性作用,通過我設計的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上面的圖示,請幼兒在已經了解涂漿糊和折線的基本知識的已有經驗基礎上,請他們來嘗試按照這個圖形上圖示進行操作,嘗試將魔法紙寶寶站起來。因此我請了小朋友來演示,長方形站起來顯得比較簡單,因此我在再次操作演示的時候,向幼兒介紹“卷”的方法,并引導幼兒要看好實線,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念兒歌的形式“和直線親親嘴,抱一抱,抱得牢牢的,站起來。”通過多遍的練習,馬上讓幼兒對這個對準實線進行操作的難點的操作的方法掌握了。接著再展示半圓形寶寶的圖示,再次請幼兒嘗試看著半圓形的圖示進行操作。示范成功后,帶領幼兒一起徒手學一學圍的方法。在這個示范的過程中,由于半圓形圍成錐形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準折線黏貼,所以我特別強調細節,一手按住折線,另一只手拿起另一邊和折線親親嘴,再用力抱一抱,就成功了,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
四、我來造魔法城
1.出示魔法城堡圖片
師:看看這些魔法城堡和我的小城堡有什么不一樣的?
幼兒: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幾層樓的
師:怎樣可以搭得更高?
2.出示圓形紙
師:這張卷起來的長方形寶寶可以幫助我們,把魔法城堡搭得更高。
(教師示范)這樣一個又高又低的魔法城堡真漂亮呀!我真喜歡!
3.造魔法城堡
師:今天呀,費老師給每組的小朋友準備了各種顏色的長方形寶寶和半圓形寶寶,請你們看著魔術紙寶寶身上的圖示也來建造一個漂亮的魔法城堡好嗎?最后把你做好的城堡放在你們的桌子中間,和好朋友組合成一個大城堡,費老師來拍照,看看哪一組的寶寶做的魔法城堡最好看?
幼兒園嘗試創意制作。
教師巡回指導。
(評析:通過實物圖片的直接對比,給了幼兒一個清晰易觀察對象,引導幼兒發現出兩座城堡的不一樣。引導幼兒關注城堡的高低,拋出問題:怎樣可以讓城堡搭的更高?根據幼兒認真的發現之我們找出長方形寶寶可以幫助我們,讓我們的魔法城堡搭得更高。再通過長方形寶寶來進行驗證的方法,在探索嘗試的基礎上,驗證成功,再一次激發幼兒創造的熱情。
五、參觀魔法城堡
師:這些是我們大家完成的魔法城堡,我都想去參加一下了。小朋友你最想到哪座城堡去參觀呀?為什么?(教師拍照在電視機上展示,引導幼兒觀察層數越高城堡越高)
師:小朋友制作的魔法城堡真好看,下次我們制作更高更漂亮的魔法城堡邀請小動物們來參觀好嗎?
幼兒:好。
(評析:在講評的時候,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引導幼兒可以嘗試著將自己的城堡和好朋友的城堡一起組合成一個高城堡,并注意搭建的時候要注意耐心和小心。并邀請小動物們也來參觀我們更高更大的魔法城堡,激發幼兒再次創作的欲望。)
六、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同伴之間相互合作,探索創造更高更大不一樣的魔法城堡。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特點,依托整合性的藝術教育模式,嘗試在生活中選取孩子們所熟悉的多種自然材料,融多元化與趣味化于一體,以材料的創意、內容的創意、組織形式的創意等角度出發,通過感受、體驗、游戲等多途徑,多通道參與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熱情。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熱情
以巴拉巴拉小魔仙的人物形象,變魔術城堡的游情境,使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都很高漲,對制作魔法城堡很感興趣。
二、利用自然材料,感受創意之美
在材料的選擇上我注重引導孩子們去關注我們幼兒平時生活中接觸到的易感知的材料——紙。利用紙的特性,進行“站”起來的方法制作魔法城堡,很出乎小朋友的意料之外,紙原來還可以變成城堡。孩子們在興趣的激發下,制作熱情和創造性倍增,孩子們用自己的創造性創作了不同高低,不同組合的魔法城堡,感受到了創意之美。
三、PPT圖示和兒歌相互結合,遵循“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突破重難點
在尋找魔法秘密的活動環節中,根據折線“折”,再進行圍合,制作魔法城堡是活動的重難點,根據小班直覺形象思維、注意力弱的特點,我把教師的直接示范改為在圖形中畫好圖示并在PPT中展示,以直觀鮮明的形象充分調動幼兒的注意力。我還充分遵循“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在觀察圖形圖示的基礎上,請幼兒嘗試自己探索怎樣才能使紙“站”起來,讓幼兒在探索、展示的機會中展現自己,通過幼兒的嘗試示范操作,我針對幼兒對“站”起來操作過程給予及時的總結性的總結,細節問題幫助幼兒梳理、提升經驗。通過念兒歌的形式教給幼兒對準實線粘貼的操作方法,使得半圓形上的折線,連接起來的時候對準折線粘合,為合成圓錐形的時候保持住尖尖角成功了,突破了重難點。
通過這次活動的嘗試,發現孩子們對創意性的美術活動還是非常感興趣的,他們能在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創造自己喜歡的作品。而教師在活動中,我們更應該選擇貼近幼兒生活中的材料,通過適當的教育方法,來讓幼兒感受創作之美。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選材來源】
選材來源于生活,是幼兒熟悉的水果。用手指點畫是最能滿足幼兒情感的其中一種創造性表達方式,它可以鍛煉手以及手指的肌肉,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觀察石榴的特征。
2、嘗試用手指點畫。
3、感受手指點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石榴圖片。
2、畫有石榴輪廓的繪畫紙每人一張,調好的水彩顏料一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石榴,請寶寶觀察,說一說石榴的外形特征。
二、邊念兒歌邊將石榴切開,請寶寶觀察石榴的內部特征。
——石榴婆婆寶寶多,一個挨著一個坐,吃到嘴里酸又甜。
(分析:實物、兒歌能幫助幼兒盡快了解和掌握石榴的內外特征。)
三、示范用手指點畫的方法。
——用手指蘸一下,一粒一粒點在圓圓的大石榴婆婆的肚子里。
(分析:生動、簡潔的語言幫助幼兒更快掌握手指點畫技巧。)
——如果寶寶不是用手指點,而是用手指涂抹,可手把手地引導寶寶。
——“石榴寶寶一粒挨著一粒坐”,如果寶寶只在一個地方點,可以引導寶寶分散地點畫。
(分析:教師可通過手把手地指導,讓一些能力弱的幼兒體會點和涂抹不一樣的感覺。)
四、寶寶將石榴寶寶的肚子里點滿后,幫助寶寶將作品展示出來。
(分析:對于小班幼兒來講,作品的呈現很重要,它能讓幼兒體會自創作品帶來的快樂,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五、回憶兒歌。
——石榴婆婆寶寶多,一個挨著一個坐,吃到嘴里酸又甜。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太陽的溫暖,了解人和動物都離不開太陽。
2.用圓形線和直線表現太陽及光芒并且添畫蝌蚪人。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彩砂紙、油畫棒。
2.知識經驗準備:戶外活動時,帶領幼兒感受陽光的溫暖,觀察太陽。
3.空間準備:寬廣的活動室,并呈現一張《米羅可兒》光盤中太陽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太陽的基本知識。
——今天太陽公公上班了嗎?小朋友你在做什么?小朋友你們喜歡曬太陽嗎?你喜歡在太陽下干什么?
——那月亮婆婆上班了,小朋友你又在做什么?
——如果有一天太陽公公不見了,會發生什么事情?
——太陽是個大火球,發光,給我們帶來光明;發熱,照得我們暖暖的。我們人和動物都離不開太陽。
二、交代作畫要求
1.教師示范講解。
——讓我們用手里的畫筆將太陽公公畫下來吧。
——今天我們用砂紙和油畫棒來畫太陽,在砂紙上我們畫的時候要用力哦!太陽照到我們身上暖暖的,我們用暖色來畫太陽吧,你知道哪些是暖色?我請小朋友把暖色油畫棒找出來。
——我選擇一種我喜歡的暖色油畫棒來畫太陽,太陽公公長著圓圓的大腦袋,所以我們畫一個大大的圓腦袋,慢慢地畫,小門關關好。
——太陽公公還會發光發熱,小朋友們敢不敢把太陽公公的光芒都畫出來?我們要圍著太陽的臉畫出光芒,慢慢畫,小心線寶寶不要出頭哦,看誰的光芒畫的最直。太陽的光芒照的我們暖暖的,我要在選擇一種暖色畫光芒,我們要把周圍的光芒都畫出來,看誰畫的多,看誰畫得好!
——我們再給太陽公公畫上可愛的五官,太陽公公長著大大的眼睛,能看到很遠的地方。
——“太陽公公起得早,他怕寶寶睡懶覺,爬上窗口瞧一瞧,咦,寶寶不見了。寶寶正在院子里,一二一二做早操。小朋友把在太陽下做早操的寶寶和老師都畫出來吧!小朋友還可以把紙轉過來畫。”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
在采砂紙上表現出太陽的.五官和光芒。
——小朋友先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暖色油畫棒,把太陽公公大大的圓腦袋畫出來,太陽公公圓圓的大腦袋把畫紙都撐滿了,畫的時候線條要接住,小門關好。
——圍著太陽用直直的線來畫出太陽的光芒,比比看哪個小朋友敢用最多的暖色畫出最多的光芒。
——太陽公公長著大眼睛,大鼻子和大嘴巴,它給我們帶來光明,所以小朋友們要將太陽公公的五官都畫出來哦!
難點:
添畫蝌蚪人。
——好多小朋友和老師都在曬太陽做早操,我們也把他們請到畫上來吧。
四、欣賞和點評幼兒作品。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吧!
——小朋友都把太陽公公大大的腦袋畫出來了,而且線條寶寶都拉好手了,鼓勵一下你自己。
——小朋友你來看一下哪個太陽公公的光芒最多最溫暖?
——哇,這張畫的太陽公公的臉最有趣,你看他畫的哪里有趣?
——太陽下還有做操的老師和小朋友,哪個小朋友的畫里做早操的寶寶和老師最多?
——今天小朋友把太陽公公都請到了我們的教室里,太陽公公許多許多的光芒照的我們教室更加明亮暖和了,我們一起到太陽下做運動吧!
活動反思:
《太陽公公》這個活動從準備上課到上課之前我都覺得這個活動并不難。觀看了很多老師的活動也參加了評課,我總是提醒自己別人出現問題的地方自己也要注意,可是真正進行了活動才會發現問題的所在。整個活動很多環節失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我對整個活動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就像校長說的課例活頁的目的是什么,而我對活動的了解只是浮在表面,另一個原因是對于活動中技能的達到,我沒有從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考慮出發。而且最慚愧的就是校長提到的要尊重孩子作品,因為省事我直接在幼兒作品上進行修改確實是非常不應該的。
導入環節主要是讓幼兒感知太陽的溫暖,了解人和動物都離不開太陽,這個環節主要體現了美術教學四大價值的情感渲染。之前我們總是片面的以為情感渲染就是用語言表達出來,看了夏老師的活動才感受到情感渲染不僅如此,教師自身的感染力也是尤為重要的。當然在這個環節關于太陽的基本知識導入的不夠深入,自身的感染力更不用說了,尤為需要轉變。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刷畫,樂意對畫面進行想象;
2、體驗刷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前期活動—磕瓜子
2、刷盤、板刷每人一份;水粉顏料、白瓜子殼大量;
3、“瓜子媽媽”道具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熟悉作畫工具
1、認識作畫工具
2、探索作畫工具
二、情境講述引題并展示刷畫過程
1、(出示瓜子媽媽)瓜子媽媽要去旅行,家里的瓜子寶寶沒人照顧……
2、示范刷畫:
(1)灑落瓜子殼
(2)刷畫:給瓜子殼寶寶做一件彩色的衣服
(3)引導欣賞老師的作品
三、幼兒操作
鼓勵大膽嘗試操作
四、講評
引導、鼓勵幼兒介紹、欣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目標
1.嘗試用車輪滾畫,觀察色彩和花紋的變化。
2.體驗玩色和大面積作畫的樂趣。
準備
1.每個幼兒從家中帶一輛玩具汽車來園,幼兒事先有玩汽車玩具的經驗。
2.每組一張大畫紙。
3.分別在較大的容器里放人濃度合適的顏色水,內放海綿,以免流淌。
4.范畫一張。
過程
1.猜猜誰的腳印。
出示范畫,請幼兒猜猜這是誰的腳印,這幅畫是怎么形成的。
小汽車很快樂,它去過山上、海邊、沙漠,留下了很多足跡。
教師邊說邊讓蘸有顏料的汽車在紙上滾動。
2.用車輪滾畫。
請幼兒分組作畫,將自己的玩具汽車車輪蘸上顏料,在紙上來回滾動,看看每輛車的輪胎印有什么不同。
幼兒可按意愿滾畫多次,體驗大面積作畫的樂趣,感受圖案交叉、重疊的特殊效果。
請幼兒自由地與同伴說說自己的汽車是沿怎樣的線路開的,它將開往哪里。
建議
1.應引導幼兒在滾畫的同時,感知輪胎印的不同,獲得輪子滾動的經驗。
2.作品晾干后可貼在墻面上,讓幼兒欣賞獨特的畫面效果。也可以讓幼兒拿著未蘸顏料的玩具汽車,沿著畫面上復雜多變的滾畫線路前行,滿足在各種“道路”上“行駛”的愿望。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注意到車輛的車輪花紋,加深對車輛的認識。
2、體會到合作做事的快樂。
準備:
各種顏色的顏料液、海綿、小碟子若干、玩具車、白紙。
活動與指導:
1、讓幼兒把玩具車翻過來,看一看車輪上凹凸不平的紋路,并用手摸一摸。結合實物向幼兒解釋什么是凹,什么是凸。幼兒理解后,讓他們再次用手摸一摸車輪上凸起來的部位和凹進去的部位。比一比它們摸起來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2、布置幼兒將海綿在顏料液里泡一會兒,取出來后反過來放在碟子里(這一步視幼兒能力發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兒能力還做不到完成這一步驟,可以由教師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里,幼兒輪流使用)。示范指導幼兒把玩具車從海綿上經過,然后再把玩具車放在白紙上,從上面經過,拓出不同的車輪花紋來。幼兒拓完后,幫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名字。
3、等幼兒拓出來的花紋涼干后,每名幼兒選一份作品,把選出來的作品用膠水粘連起來,組成長長的彩帶。組織幼兒比較一下,自己手里的一張花紋圖案和長長的彩帶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個更好看一些,和孩子們一起把彩帶掛起來,用來裝飾活動室墻面。裝飾好后,讓幼兒去找一找哪一條彩帶是自己拓出來的。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練掌握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2。學會彈珠滾畫的基本方法、常規,發展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3。初步產生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放有彈珠的碗、廣告顏料(紅黃藍綠)白紙、托盤、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談話、提問引出主題。
老師以談話的方式,逐一提問:
(1)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它叫什么?噢,是彈珠,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玻璃球。
(2)看看這又是什么?(顏料)什么顏色?有什么用途?你喜歡嗎?
分析:談話的方式作為開場,給人的感覺很親切,從而認識了彈珠及顏色。
2。讓幼兒探索如何去玩玻璃彈珠。
(1)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彈珠,我們來玩一玩,看看誰玩的方法多。
(2)你們誰能告訴老師,你是怎么玩的?幼兒舉手發言。
分析:給孩子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3。欣賞觀察色彩組合圖,體驗色彩的美。
今天,陳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好看的圖畫,你們知道它們是用什么畫的嗎?幼兒欣賞,猜測用什么作畫。
分析:教師通過電腦屏幕讓幼兒來欣賞用彈珠滾畫做出來的色彩圖,培養孩子的審美情感,給孩子以美的感受,激發孩子用彈珠繪畫的興趣,為下一環節作鋪墊。
4。教幼兒彈珠滾畫。
你們看老師是怎樣用玻璃球作畫的?教師示范彈珠滾畫的步驟:
(1)將白紙放在托盤里。
(2)取一個彈珠充分蘸滿一種顏料后放在托盤里,用抹布擦擦手。
(3)兩手端住托盤,讓彈珠在托盤里均勻滾動。(左右滾動,上下滾動,四面八方都滾動)
(4)用同樣的方法蘸其它顏色滾動,然后把珠子放回的顏料里。
你們看,白色的紙變成什么了?(漂亮的圖畫)
分析: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講,教師的示范是有必要的,孩子的年齡小,經驗少,這樣的美術活動也許是第一次接觸,教師通過這節課要讓孩子學會滾畫的基本方法和常規。
5。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師:你們想玩嗎?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份材料,小朋友輕輕地走到座位上,按老師剛才的方法來玩一玩吧!
分析:幼兒喜歡自己操作,在玩中去體驗、感受線條的色彩美麗以及活動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成就感。
6。教師評價。
你們用彈珠做的畫真漂亮,我們來欣賞一下吧!展覽幼兒的作品。
活動延伸:
老師將幼兒的彈珠滾畫剪成不同的圖案,如:服裝圖案,動物圖案,各種形狀圖案等等,貼在彩色的卡紙上,家長也可以將孩子的作品裝入相框,成為家居掛飾。
分析:怎樣讓畫更加美,看上去舒服,老師可以進行簡單地加工,真正成為一幅作品,幼兒看到自己繪畫,有一種成功感,從而對美術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了自信心。
園長及指導教師點評:
這節彈珠滾畫活動,打破了傳統的繪畫工具:水彩筆畫畫,油畫棒畫畫,讓幼兒大開眼界。在玻璃球滾畫中,孩子們用老師提供的顏料和彈珠在畫紙上自由滾畫,探索顏色在畫紙上的神奇變化,更大地激發了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能夠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孩子們會對這些畫產生強烈的興趣,因為它們都是自己畫的。如《綱要》中所說:"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繪畫活動,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整個畫面沒有刻意雕刻的痕跡,孩子們在一個有趣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動手動腦,讓幼兒在玩中學。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五篇05-27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8篇05-30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6篇05-26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6篇06-01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八篇06-01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八篇06-01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9篇05-31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05-31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五篇05-29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