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九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大班下學期的孩子面臨上小學,認識記錄時間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通過與部分幼兒家長和小學老師的交談了解到:很多幼兒進入小學后,遇到很多困難,其中就包括認識鐘表這一環節,由于不認識鐘表而耽誤了上課時間。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特意設計了《有趣的鐘表》 這一節課。
【活動目標】:
1、通過猜謎語引出《有趣的鐘表》、知道鐘表上時針、分針的名稱以及運轉規律,從而使幼兒學會看整點、半點。
2、引導幼兒撥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作息時間。
3、培養幼兒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自制課件、錄音磁帶
2、數字頭飾、動物頭飾
3、大鐘表一個、幼兒每人一個可撥動的小動物鐘表模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鐘表:
1、幼兒聽音樂做拍手游戲進入活動室。
2、用猜謎語形式導入活動,使幼兒了解鐘表的名稱,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謎面:“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謎底:鐘表)
3、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認識時針、分針以及他們之間的不同,認識鐘面上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鐘表,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 3 6 9)
二、認識整點:
1、放課件,讓幼兒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律。
師演示:時針、分針都指到“12”上,然后將分針轉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讓幼兒注意這時時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了一個大格,指到數字“1”上),提問幼兒是幾點,這樣反復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字“12“上,時針指到數字幾上就是幾點整。
2、出示小動物時鐘模型,讓幼兒自己撥出下列作息時間,并比一比誰撥得又對又快。
早上7:00起床 ; 中午12:00吃飯; 晚上8:00睡覺。
三、放歌曲《小時鐘》:
教育幼兒珍惜時間,不能浪費時間。
四、認識半點:
1、放課件,讓幼兒再次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律。
師演示:時針和分針都指到數字“12”上,然后將分針轉半圈,指到數字“6”上,讓幼兒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間)。提問幼兒是幾點?反復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字“6”上,時針指到兩個數的中間,時針前面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2、出示小動物鐘模型,讓幼兒撥出作息時間:
上午8:30上課; 下午3:30做游戲; 下午5:30放學
五、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重點說明鐘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表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表?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表呢?(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表的用途)
2、教師歸納:鐘表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表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表,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表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表的用處可大啦。
六、表演游戲:(結束)
小朋友戴頭飾圍成一圈,師說:“小鐘表呀表盤圓,12個數字圍一圈,分針長來時針短,分針帶著時針轉。小朋友們仔細看,現在時間是幾點:8:00 ; 2:00 ; 9:30; 11:30游戲反復進行,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又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競爭意識。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做小主人,讓幼兒有一種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了幼兒展示自我的愿望,讓幼兒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多樣的活動形式,徹底打破了以往單一技能的訓練,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個別差異,有利于幼兒個性的發展和協作精神的培養。課件背景音樂的播放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樂曲中鐘表形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能在教師引導下細致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2、以探尋“大衣的秘密”為線索進行閱讀, 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猜想。
3、感受“得知真相大白”的快樂和對動物的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神秘的大衣”一件,大衣內側掛滿動物玩具。
2、東方娃娃繪本《神秘的大衣》人手一冊,幻燈課件。
活動過程
一、 教師身穿“神秘的大衣”出場,導入活動。
1、師:看,我穿的這件大衣看上去和一般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學習詞匯:鼓鼓囊囊、寬大)
2、師:大衣里面會是什么?猜猜看! 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嗎?
二、 教師出示“胡默爾先生”畫面(課件中P2—3頁或將此頁上的胡默爾先生剪切下來的圖樣),介紹其名字,引導幼兒觀察。
1、 師:這件大衣其實是胡默爾先生的,這可是件“神秘的大衣”哦!為什么說它是件神秘的大衣?(幼兒自由表達)
2、 師:胡黙爾先生正準備干嘛?(出門)你怎么看出來的?
三、以探究大衣的秘密為線索,師生共同閱讀繪本(課件)自封面起至第8頁。
1、 當讀到P2—6頁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猜想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習詞匯:好奇)
師:街道邊有三個孩子,他們看著胡默爾先生,心里在想什么?
這三個孩子為什么要躲在柱子后面?他們在聽什么?想什么?你又發現了什么?
2、觀看課件中P7—9頁。
師:胡默爾先生有什么變化?他怎么會長高的?(幼兒自由表達)
3、 師生共同閱讀P10—13,引導幼兒發現畫面細節(如:漏出的水、房子里的影子),從而進一步進行猜想。
師:孩子們繼續跟蹤,后面還有什么奇怪的事發生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四、幼兒人手一本繪本自主閱讀,教師巡回參與。
引導幼兒按照“大衣的秘密是什么”這條線索閱讀。
師:孩子們有沒有發現大衣里面的秘密呢?胡默爾先生愿意讓他們看看大衣嗎?
五、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1、師:大衣里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胡默爾先生原來是干什么的?(動物園園長)
他為什么要帶動物們回家?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幻燈,并請幼兒用動作表示P20—23動物們擠在大衣中的夸張場景;找找P24—25中動物在胡默爾先生家中的位置。
六、教師帶領幼兒完整閱讀,最后帶著觸摸“神秘的大衣”的滿足感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畫出特別的我,產生自我欣賞的積極情感。
2、 樂意在同伴面前大膽、自信的介紹自己的五官特征。
活動準備:
1、 每人一面小鏡子:繪畫材料(油畫棒、彩紙)2、 教師和本班兩位幼兒的自畫像。
活動過程:
1、 欣賞交流出示教師漫畫式的自畫像。這是誰的畫像?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出示本班幼兒漫畫式的自畫像,這是我們本班兩位小朋友的畫像,請你猜猜,他是誰?(提示: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每位小朋友都很特別,你能找到自己特別的地方嗎?請你照著鏡子找一找。
你最喜歡自己什么地方?
2、 學習表現五官、頭部特征如果你要畫出你特備的部位,你應該怎么畫?請個別幼兒嘗試作畫。
3、 幼兒作畫幼兒嘗試用夸張的漫畫方式畫自畫像,夸張的表現自己無關的特征。
4、 根據畫介紹我自己:我很特別,因為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內容與要求
1、運用已有的圖形經驗,區分方形和圓形。
2、知道在同一物體某些面上能找到方和圓兩種形狀。
3、體驗一家人要和和睦睦相處的道理。
材料與環境創設
PPT,圓形的物品(圓鏡子、碗、臉盆、筆筒、轉盤等)和方形的物品(毛巾、拎包。書、小方凳),同時有圓和方形的物品(紙巾盒,餅干箱,電話,鐘)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1、介紹故事的名稱——猜猜故事
師:今天我們來聽聽一個故事,名字叫方臉和圓臉。我們猜猜故事會說什么呢?
2、介紹主人公,認識他們的外貌特征
師: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故事里的兩位主人,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他們長得跟他們的名字一樣:方臉公公高高的各自,挺瘦,長著方臉盤兒;圓臉婆婆矮矮的個子,挺胖,長著圓臉盤兒。
二、理解故事
1、講解故事
師:我們聽聽故事:方臉老公公喜歡方的東西,要坐方凳子,喝水用方杯子,走路也要邁四方步。
圓臉老婆婆喜歡圓東西,吃飯要圓桌子,梳頭要照圓鏡子,睡覺的時候不枕枕頭,她用一個大南瓜當枕頭。有一天,他們倆吵了嘴,要分家。公公說“方東西歸我”,婆婆說“圓東西是我的!”。
提問: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怎么?挑挑哪些是分給公公的,哪些是婆婆的?
2、初步嘗試分類圓和方
師:圖片上是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家的東西,我們來幫他們分一分,哪些分給公公哪些給婆婆。
師:我們來看看方臉公公拿到的是不是都是方的,圓臉婆婆拿到的是不是都是圓的。
3、繼續講故事
老公公說:屋子師方的,歸我。
老婆婆說:房梁是圓的,我要把房子拆了。
老公公說:桌椅師方的,歸我
老婆婆說:釘子師圓的。我要把釘子都取下來。
老兩口分了一個上午,越來越分不清楚了。
被子是方的,上面繡的花是圓的。
菜刀是方的,刀柄是圓的
兩個人互相看看對方,又發現。
老公公的臉是方的,可是眼珠是圓的
老婆婆的臉蛋是圓的,兩顆大門牙師方的
老公公和老婆婆都哈哈的笑了。
都說“不分了不分了”。現在他們還是住在一起,他們過的越來越開心了。
師:他們兩最后有沒有分開啊?為什么分不開啊?
三、遷移經驗
1、回憶生活中的用品、玩具等,看看有沒有同一件東西上既有方形又有圓形
師:我們想一想我們有什么東西也是又有方形又有圓形的?不能分開的。
2、互相介紹自己想到的物品,看看想出了
師:我們一起說說,看看我們想到了多少寶貝啊。本領真大,我們回家以后繼續去找找哪些東西是方形和圓形組成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大膽的運用水粉畫的形式,來表現油菜花的美。
2、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毛筆、水粉顏料、畫紙、油菜花視頻、ppt。
經驗準備:幼兒事先觀賞過油菜花。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
前幾天,老師路過田野的時候,看到了很多漂亮的畫面,老師把它拍一段視頻,我們來看看。
二、觀察油菜花的外形
1、剛才我們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的油菜花是什么樣子的?
3、教師梳理。
4、教師出示油菜花驗證。
三、欣賞油菜花各種繪畫圖片。
1、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關于油菜花的繪畫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他們是怎么來畫油菜花的?
四、幼兒繪畫。
1、剛才我們看到了這么多油菜花視頻圖片,現在我們把這些美麗的畫面畫下來,好嗎?
2、教師介紹繪畫材料。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4、啟發幼兒畫好后可以再添畫一些別的景物。
五、展示幼兒作品。
1、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2、教師小結,表揚繪畫有創意的幼兒。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通過視頻導入的方法來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讓幼兒了解油菜花的結構特點,從而為下面的活動打好基礎,由于以前我們都是以油畫棒、彩色筆的形式作畫,在這次活動中我運用的水粉顏料、毛筆繪畫,幼兒興趣非常的'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科學童話《小水滴旅行記》,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水的循環過程。
2、根據故事內容,嘗試用簡單的圖形表現出小水滴旅行的過程。
3、樂意參與小水滴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電視機;白紙、蠟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通過謎語,引出小水滴。
二、欣賞科學童話《小水滴旅行記》,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你們知道小水滴是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嗎?
2、教師講述故事,提問:請你說說,故事里說了些什么?
三、教師引導幼兒邊看書,邊聽教師講故事。
1、通過提問,使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內容。
(1)這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請你說說故事里有誰?
(2)小水滴從哪里來?流到哪些地方?后來又到哪里去了?
(3)小水滴在大海里,高興嗎?后來小水滴變成了什么?
2、組織幼兒討論:你喜歡《小水滴旅行記》這個故事嗎?聽了這個故事后,你知道了什么?
3、幼兒自主的閱讀童話故事《小水滴旅行記》。
四、啟發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記錄小水滴旅行的過程。
1、教師:小水滴從天上落下來,經過很多地方,最后,到達大海,變成水蒸氣飛向天空。你能用畫把它記錄下來嗎?然后再告訴大家,好嗎?
2、幼兒在紙上進行繪畫記錄小水滴旅行的過程。教師個別指導。
3、展示幼兒的記錄材料,放在實物展示儀上,讓大家互相交流,講述小水滴旅行的過程。
五、游戲活動:太陽和小水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操作嘗試過程中感知方便與省力的多種方法。
2、通過自身探索與實踐,知道輪子會滾動,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養幼兒積極思考和細心觀察的好習慣,激發探索問題的興趣。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四個裝有重物的大箱子。
2、繩子、滑板、圓木棍、木板、積木、鎖鏈、大塊布、梯子、圓木桶、竹子、鼓棒、扁擔、竹梯。
【活動流程】
一、出現問題,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你們看,這是什么啊?(箱子)
放在這里太不好了,誰愿意來把它搬開?(請一幼兒嘗試、搬不動)
提問:你為什么搬不動?有什么感覺?那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幼兒與教師共同搬箱子。
組織幼兒集中交談:剛才我們是怎樣把箱子搬開的?(抬、推、拉、轉……)
那你們在移動箱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啊?(箱子太重了,太累了,太吃力了……)
老師也和小朋友也有一樣的感受!那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輕松點,有沒有什么什么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呢?(請力氣大的大人來幫忙,大家一起抬……)
嘿,這里也有些工具的,有繩子、木棍、布塊、滑板……他們能不能派上用場,讓我們輕松的把箱子移到更遠的地方去呢?(幼兒自由猜測方法)
這些方法聽起來都不錯,究竟能不能行呢?(老師你讓我們試試吧)
二、通過嘗試比較,明白輪子能省力。
1、教師與幼兒共同嘗試。(虞老師老師幫忙用相機把小朋友的方法記錄下來)
2、集體交流。
老師把小朋友的方法拍成了照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逐張照片請幼兒來介紹)
3、小結:你們覺得我們剛才用的方法,那種方法最省力?(滑板)為什么滑板又方便又省力?(滑板有輪子,如果沒有輪子就不會跑,就像人沒有腿一樣)
三、聯系生活進行知識經驗的遷移。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你還在哪里見過有輪子的東西?它有什么用處?
1、幼兒講述。(啟發幼兒講述生活中所見的一些有輪子的東西。教師還可以介紹幾種,如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等)
2、欣賞圖片(餐車、汽車、自行車、旅行箱、大吊車、壓路機、挖土機、溜冰鞋、滑板車、黑板、鋼琴……)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裝有輪子,輪子的用處真大。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發明一些有輪子的東西呢?
四、發明創造有輪子的東西。
有多種方式供幼兒選擇:
①畫: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
②做:用多種材料制作。
③說: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同伴和其他人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初步認識各種各樣的橋,講述橋梁的名稱,感知橋的形狀及組成,了解橋的發展史。
2、 通過閱讀幼兒用書,認識各種各樣的橋梁,初步感知橋梁的建筑結構,知道橋的作用。
3、 對橋梁感興趣,積極參與橋的話題討論。
活動準備:
1、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 家長帶領幼兒參觀附近的橋梁。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自由討論,回憶自己見過的橋梁。
教師:你們與爸爸媽媽外出游玩時見過橋嗎?在哪里見到的?你們見到的橋時什么樣的?幼兒與同伴交流,再在集體中交流。
2、 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認識各種各樣的橋。
教師:這是什么橋?你指導它叫什么名字嗎?它是什么形狀的?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帶領幼兒逐頁觀察頁面,感知不同結構特點的橋梁。引導幼兒認識獨木橋、木橋、鐵索橋、拱橋、公路橋、鐵路橋、鋼架橋、斜拉橋、立交橋等。
向幼兒介紹中外比較著名的橋梁,例如:倫敦橋、美國金門大橋、中國江陰長江大橋以及日本明石海峽橋等。
3、 引導幼兒討論各種橋梁的用途。
教師:我們知道了橋有各種各樣的。它們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呢?為什么有的橋不是建在河流上,而是建在馬路上?為什么有的橋很大、很長,有的橋卻很小呢?
幼兒討論,說出自己的發現和認識。
4、 教師講述橋的發展史。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來各種各樣的橋,我們古代的勞動人民依靠自己的聰明和才智設計制造了各種橋梁,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設計師和工人又設計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現代橋梁,你喜歡哪一種橋梁?你覺得哪一種橋梁造的好,為什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推測,學會清楚表達。
2、感受故事,體驗大小老鼠之問其樂融融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故事畫面、一頂用廢舊材料制成的帽子、各種裝飾材料及一些廚房日用品等。
活動過程
一、交代故事名稱,引起幼兒的興趣
有只可愛的小老鼠,它想講講自己忙碌的一天,什么叫“忙碌”?猜猜小老鼠在“忙碌的一天”里到底在忙些什么?瞧!這只小老鼠頭上戴著什么呀?
二、分段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
1、故事開頭至小老鼠說“我已經找到夢想了……”猜猜小老鼠的夢想可能是什么?
2、至“這小老鼠到底在于什么呀”。
(1)小老鼠究竟在忙些什么?
(2)小老鼠收集了哪些東西?
(3)它收集這些東西可能要做什么呢?
3、至“原來,你的夢想就是做一頂特別的太陽帽啊”。
(1)小老鼠用這些東西究竟做了什么?
(2)小老鼠為什么要給大老鼠做一頂帽子呢?
(3)這是一頂怎樣的帽子?哪些地方很特別?
(4)大老鼠收到帽子以后開心嗎?為什么會特別開心?
4、最后的畫面,講述故事結尾部分。
(1)為了給媽媽一個驚喜,他搜集了哪些東西,做了哪些事情?
(2)猜猜大老鼠和小老鼠還有什么重要的任務?
三、欣賞“特別”的帽子,激發幼兒動手制作的愿望。
1、欣賞小老鼠的特別帽子,觀察帽子所用的材料。
2、討論:我們能不能也為媽媽做一件禮物,可以利用些什么材料。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5-25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5篇05-24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5-28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5-27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05-26
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5篇05-22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5-30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5-28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六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