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小刺猬運西瓜》排水畫畫法。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獨立完成繪畫作品。
3、復習排水畫的畫法。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小刺猬運西瓜》范畫一張排刷、水彩顏料、油畫棒、畫紙
教學過程:
1、欣賞《小刺猬運西瓜》范畫這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一幅繪畫作品《小刺猬運西瓜》,這幅畫上都畫有什么啊?上面都用了什么顏色?有那個小朋友能回答老師的問題那?猜一猜,誰知道老師是怎么畫的那?那小朋友想不想學畫《小刺猬運西瓜》啊?
2、學排水畫《小刺猬運西瓜》
我們現在就來學一學,那小朋友還記得排水畫的畫法不了?那我們來一起復述一遍,小朋友們的記憶力真好,那先看老師是一步步繪畫《小刺猬運西瓜》,看老師涂顏色時要注意什么,你們要仔仔細細的觀察,一會你們要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你們完成后老師要評出最會繪畫的小朋友,還有獎勵哦!
3、獨立作畫要求要運用多種顏色完成自己的作品,顏色要搭配好。保證自身和周圍的整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幼兒作品完成后,教師和小朋友評價。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遵循了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游戲的方式貫穿 于始終,讓幼兒在愉快輕松地游戲中促進動作發展。下面我來談談這次教研活動的研討過程。
第一次我們聽了蘇琪老師的試教。課后我們下午班老師對這節課的討論非常激烈,老師們一致認為本節課在內容設計上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整節課幼兒氣氛活躍,積極性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最后爬過樹林,鉆山洞環節中,起先我們設計的目標是讓孩子復習鞏固鉆,孩子們爬到山洞就堵在一起,也沒有按照鉆的要求去鉆,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又在討論,是繼續還是去掉這個環節,最后討論結果還是按照原來的環節開展活動。
第二次我在試教中同樣也出現了這種現象,我們找原因,環節本身出現問題,讓孩子在快速爬的時候去鉆,他們難以控制,就不可能達到我們所定的教學要求,最后還是去掉了這個環節。
另外一個環節,讓孩子學會側身滾,身體躺平,腳伸直,兩手放胸前,也是這節課的重點。大部分孩子都認為刺猬是縮起來滾的。對于這種概念。我們也查了很多資料。到底刺猬滾得時候是縮起來滾嗎?答案是;有時候會縮起來滾,有時候腳伸直滾,所以我們讓孩子在嘗試滾的時候讓孩子去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滾,最后教師點評告訴孩子今天刺猬媽媽教你們新的本領滾------側身滾
這次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始終能保持著角色身份,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不足是在開始部分老師說,今天媽媽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側身滾,而應該是讓孩子在嘗試中發現的時候引出課題,說,這個刺猬寶寶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動作吧,這樣的語句可能會更加完美讓孩子感覺我們在做游戲而不是在上課。在背果子游戲中個別孩子沒有按照“側身滾”的示范動作做,教師應該提醒孩子糾正動作。
通過這次活動,對我來說,盡管內容上不難,準備中也顯很輕松,但我更重視與活動的設計以及研討過程。也希望各位新老教師給我提出好的建議。
小百科: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et Nakai)一年生蔓生藤本;莖、枝粗壯,具明顯的棱。卷須較粗壯,具短柔毛,葉柄粗,密被柔毛;葉片紙質,輪廓三角狀卵形,帶白綠色,兩面具短硬毛,葉片基部心形。雌雄同株。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要求:
1、學習用手指印畫螃蟹的背殼,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2、再用色筆添畫各種動態的螃蟹。
3、結合畫面學習講述情節簡單的故事。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紅、藍水粉顏料若干份,筆、幼兒用紙、抹布。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水底動物動作。
(1)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2)教師示范做動作,幼兒觀看猜是什么動物。
2、教師出示范畫并講解示范。
(1)結合畫面講述故事內容。
(2)示范用手指蘸顏料,在紙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殼。
(3)然后用水彩筆添畫腿和大鉗(鼓勵幼兒變換腿和大鉗的方向,畫出不同動態的螃蟹)。
(4)最后添畫。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畫出幾種不同的形態,啟發自編情節,邊講邊畫,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創造性。
(2)提醒幼兒保持桌面、地面和畫面的清潔。請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作品,并結合圖畫自己編故事。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中我們為幼兒創設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以蟹螯為切入點,以蟹螯的功能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活動中讓幼兒與同伴盡情的觀察與交流,讓他們與材料進行充分的互動,讓幼兒真正的成為活動的主人。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充分的尊重孩子,抓住他們的興趣點,適時的點撥引導,這樣才能激起孩子持續的探究欲望,發現有價值的探究點。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自由設計畫面,創作出有生活情景的下雪天堆雪人的場景。
2、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
3、幼兒可根據需要,可單人進行作畫,也可自由結對進行作畫,讓幼兒充分體驗合作的快樂。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事先在活動室布置下雪天的場景。
(2)物質準備:
1、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繪畫紙;
2、水彩筆、油畫棒、勾線筆;
3、大的展示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愉快地玩音樂游戲——《堆雪人》
1、在創設的雪景氛圍中導入課題。
2、音樂游戲——《堆雪人》
啟發幼兒用夸張的表情表現雪人的情緒。同時啟發幼兒用優美的姿態表現下雪天堆雪人、玩雪仗的場景。
二、教師示范畫,引導幼兒相互討論。
1、教師:“冬天來了,小雪花悄悄地飄落下來。小朋友,在下雪天里你最喜歡什么玩什么游戲?”
幼兒討論并回答。
師:“堆雪人,這個主意不錯,可是我們這沒有雪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2、師引導幼兒描述雪人形象,并示范畫一種雪人的形象。
師:“那我先來堆一個大雪人,大雪人是什么樣子的?”
師:“大雪人看到那么多的小雪花來和它做游戲,心情怎么樣?
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開心的表情。
師根據幼兒口述的雪人形象,繪畫自己心目中的雪人。
三、交代要,引發幼兒作畫的欲望。
師:“瞧,老師畫的大雪人孤零零地站在雪地里,它覺得有些寂寞,你們有什么好主意來幫幫它?”
幼兒相互交流并回答。
引導幼兒繪畫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要堆的雪人模樣,并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添畫,如冬天的房子,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戲等。
四、幼兒自由選擇繪畫的紙和筆進行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
六、音樂游戲——用舞蹈的形式表現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1、鼓勵幼兒用動作語言來表現自己喜愛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2、鼓勵幼兒主動邀請客人老師一起來用肢體語言表現自己繪畫的作品內容。
活動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打破了常規美術教學活動的模式,有機地將藝術領域中音樂與美術有機結合起來,首尾照應。同時,無論是在音樂動作表現還是在色彩構圖表現上,教師都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注重了幼兒情緒情感的真實體現。
在繪畫材料的選用上,教師也打破了原來繪畫的傳統,而是為幼兒提供豐富的不同色彩和大小的紙張,讓幼兒自由選擇,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幼兒的創作欲望非常強。整個教學活動活而不亂,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高漲,基本功也十分扎實。教師真正做到了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并努力引導幼兒從動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創造了美。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情節,進一步感受人物的外形特點,并能用整體捏塑法表現出來。
2.收集并利用各種材料綜合創作、表現人物形象。
3.在藝術創作活動中,進一步發展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看過《白雪公主》的故事。
2.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桌面場景準備,與活動相關的故事圖片多幅。
3.幼兒收集各種材料:塑料袋、乒乓球、卡紙、皺紋紙、雙面膠、棉花、絲帶和浴花等。
4.音樂《挪威舞曲》。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了解故事情節與人物特征,激發幼兒的興趣。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白雪公主》的故事。這個故事就藏在一段音樂里,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邊聽音樂邊提示:白雪公主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后來怎么樣了呢?)
(2)教師:你覺得這段音樂講的是《白雪公芏》中的哪件事情? (在幼兒講述后出示相關的故事圖片)
(3)請幼兒邊聽音樂邊輕輕地說說故事是怎樣發生的,故事里有誰。 (白雪公主、小矮人、巫婆、小樹等)
(4)教師: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他(她)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從服飾、圖案、顏色幾方面講述)
(5)教師:故事里還有誰(巫婆、小矮人、小樹)?你們喜歡誰?他(她)又是怎樣裝扮自已的呢? (幼兒個別交流)
●活動開始以《挪威舞曲》為切入點將《白雪公主》隱藏于音樂中,旨在幫助幼兒梳理本次活動從故事中選取的重點片段,同時也為最后的聽音樂創作埋下了伏筆。另外,在本環節中,我們還要解決“角色外形特點”的分析——著重人物的服飾、裝束等方面的要素,為細節的裝飾處理作了知識準備。
2.教師交代活動要求。
(1)教師:今天我們要用陶泥來創作《白雪公主》的故事,你會怎樣制作這些人物呢? (幼兒說說自己的做法)
(2)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用整體捏塑法創作人物的四肢與五官。
(3)教師:怎樣才能把他們打扮得更加有特色呢?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材料(介紹準備的廢舊材料),你們可以用這些材料來裝扮你的作品。
(4)教師:現在先想一想,你想制作什么?如果你在創作時碰到困難怎么辦?想想辦法,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解決的。
3.幼兒進行創作活動。
(1)指導幼兒用整體捏塑法表現人物的四肢與五官。
(2)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裝飾,表現人物的主要外形特征。
(3)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幫助幼兒將做好的人物布置到桌面背景中。
●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創作的對象,并根據所選的角色來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裝扮,充分激發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由于上一環節對人物的分析,幼兒有了一定的.感性經驗,因此在創作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完成對人物的表達。另外,教師巡視時,還需提醒幼兒在細節上進行認真處理,使人物看上去更加豐滿。
4.展示作品,看看、說說。
●幼兒通過展示和介紹自己的作品來享受成功的喜悅。本活動結束時可以留給幼兒一個建議:用學到的方法來創作、表演更多的故事。這也是此活動延伸到區角活動的一個引子。
活動建議: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各種廢舊材料,讓幼兒創作各種故事人物。
②陶吧:各種童話人物形象,為幼兒創作素材。
☆家園共育注重親子閱讀活動,經常與幼兒一起看看、讀讀、講講童話故事,讓幼兒了解更多的故事角色。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折、卷、粘等方法制作報紙卷條;
2.大膽嘗試用廢舊報紙條進行藝術造型創作;
3.感受與同伴共同合作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參與人員為大班年級師生(約200人);
2.搭建活動前各班教師分別給幼兒欣賞世界聞名建筑圖片和模型,以增加對建筑造型的感性認識;
3.活動前,師生共同利用廢舊報紙卷成大量的報紙條;
4.輔助材料:剪刀、白乳膠、美紋膠紙、透明膠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著名建筑圖片及模型,感受建筑造型藝術的震撼。
2.回顧師生準備報紙卷條的過程,激發幼兒搭建創作的興趣。
3.幼兒自由分組討論。
問題一:如何用報紙卷條進行搭建?
問題二:報紙卷條固定的方法是什么?
提問:用報紙卷條搭建與用積木、紙箱等材料搭建有什么不同?怎樣粘貼更加牢固?在小組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嘗試幾種粘貼方法,最后總結出報紙卷條最佳固定方法是纏繞粘貼和十字交叉粘貼。
問題三:本小組搭建的內容及分工是怎樣的?
4.幼兒自由創作,進行藝術搭建。
5.師生欣賞交流。
根據幼兒已有經驗,請幼兒再一次說說用積木、紙箱等材料搭建出來的藝術造型效果與用報紙條搭建的不同之處,感受用不同材料搭建的藝術之美。
活動評價:
一張張廢舊的報紙經過折、卷、翻、粘等,幼兒或獨立或合作組合搭建成一件件形象生動、極富想象力的作品。對這種有趣又不受束縛的制作,幼兒抱有濃厚的興趣。搭建是他們對藝術的美的特殊表現方式,藝術搭建給他們帶來成就感、自豪感。由于幼兒身高有限,表現造型的空間及高度有一定困難,最好師生合作進行,教師要適時給予幼兒支持。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目標:
1、學習從前向后安排畫面,表現簡單的重疊,初步嘗試表現近大遠小
2、進一步感受萬里長城的雄偉。
準備:黑色水彩筆、8K紙、欣賞圖片《長城》、教師勾線范例
過程:
一、欣賞重現
1、欣賞長城圖片:這是什么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故鄉。為什么說長城是萬里長呢?它造在一個山頭上,還是許多山頭上?故鄉又是哪里呢?
2、教師介紹:萬里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建造的,用來抵抗敵人的侵略。每當敵人來侵犯的時候,哨兵就在一個個烽火臺上點起火,拿起武器,隱藏在長城里,打退敵人。現在長城已經不是用來抵抗敵人,而是給全世界人民游覽的名勝古跡。人們會來到長城腳下,爬上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因為不到長城非好漢。
3、觀察范例:怎樣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幾條線路呢?
討論:山頂上的烽火臺有大有小嗎?(相同大小,近大遠小)
4、師生共同示范登長城T:山頭可以一個一個畫,也可以連成一片。畫最近的山頭、烽火臺和一邊的城墻。
C:畫另一邊的城墻(注意城墻與山坡的垂直,不讓城墻倒塌。)T:添畫烽火臺和城墻 C:畫稍遠的山頭
二、創作聯想
1、今天大家來做登長城比賽,誰畫到最后一個烽火臺就是好漢。
2、引導幼兒畫上許多山頭,把長城畫得長一些。
3、注意城墻與山坡垂直,不要倒塌。當幼兒畫到最高峰時,啟發想象往下會看見些什么,并進行添畫。
三、引導今天每個小朋友都登上長城了,真了不起,長大后一定會登上真正的長城,看到我們故鄉的美麗。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設計出造型新穎的紙袋。
2、引導幼兒用學過的花紋、創作花紋,裝飾紙袋,要求色彩鮮艷。
3、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紙袋樣品、制作圖解、
掛歷紙、剪刀、膠棒、油畫棒、粘畫
活動過程:
1、欣賞美麗的春天風光,感受家鄉的美麗。
2、激發幼兒愛家鄉愛聊城的情感,讓家鄉的春天更美麗,啟迪幼兒環保意識。
3、如何使家鄉更美麗?
4、消滅污染,消滅最可怕的白色污染——塑料袋。找出代替塑料袋的最好材料。
5、激發幼兒制作的愿望,使幼兒積極的投入。
6、欣賞紙袋,啟發幼兒觀察它們外形特點,裝飾上表現的不同風格。
7、引導幼兒進行設計,提醒幼兒在提包外形設計上進行大膽的突破,制作出新、奇、特與眾不同的紙袋。
8、分組設計制作紙袋,提供半成品,成品及其制作圖解,供幼兒參考。教師巡回指導,針對幼兒情況給予提示和幫助。
9、展示幼兒作品,集體評出創造獎、精品獎、時尚獎。說出獲獎幼兒在設計制作上的優點,并為幼兒祝賀。
10、做一名環境保護宣傳員,宣傳紙袋給人們帶來的益處。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玩角色游戲,《紙袋商店》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小白羊進美容院是《我和動物做朋友》的主題活動中設計的一節美術活動。在主題的不斷推進中,孩子們對身邊熟悉的小動物越來越喜歡,越來越愿意主動親近。小白羊進美容院,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而設計的,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小班的孩子,在美術的繪畫技能上已經掌握圓形,方形,本次活動的目標設計,是根據小班下學期孩子回避畫三角形這一問題而設計。本活動通過幫助小羊卷羊毛的情景,用已有的圖形符號大膽表現各種夾子,而用三角形夾子做出的發型正是當前最流行的,讓孩子們在情景中,愿意表現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特征同時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封閉的三角形,并嘗試用各種簡單的圖形裝扮小白羊。
2、在為小白羊美容的過程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背景圖 發型書 椅子 鏡子 各種幾何圖型的發夾 小白羊13只
炫彩棒24支(黃色、桔黃色;紅色、粉紅色;綠色、淡綠色;藍色、淡藍色各3支)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小白羊家門口開了一家美容院,可是過去好多天了,美容院里一個顧客也沒有,因為小羊們都不知道美容院是干什么的。
* 有一天美容院來了一只白白胖胖的小白羊。美容師看見終于有客人來了,高興得迎了上去,說“你好!你好!歡迎光臨!請坐!請坐!”
* 美容師認真地介紹起來:(出示發型圖)瞧,這是我們最近新推出的發型書,上面有各種各樣的發型,(逐一介紹)這些是我們最新式的發型,這些發型都是用這些漂亮的夾子做出來的。
* 這個是什么形狀的發型?這個發型是用什么夾子做出來的?
請一名幼兒上前選出這個夾子。(引導幼兒對應發型書上的圖形)
最后一種發型可流行了,是什么發型?(三角發型)
小白羊看了看,有點心動了,可是他又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美容師,燙頭發會不會很痛?我有點害怕。”美容師說,“放心吧,你只要坐在這,我會把你變成一個漂亮的小公主。” 小白羊,現在你想選哪種形狀的發型呢?小白羊高興地叫了起來:“美容師,那我就選這款三角發型吧。”
二、教師幼兒共同演示
師:美容師說:“三角型的發型可是今年最流行的,(重點演示三角夾子)讓我先選一個紅色的三角形夾子,三角形夾子是什么樣的?斜斜斜,斜斜斜,平平平。三角夾子夾好了,可是白白的羊毛不漂亮,我還要給它染一染,染染染,染染染,羊毛染成紅顏色。
再來夾一個夾子。斜斜斜,斜斜斜,平平平。三角夾子夾好了,誰會來給小白羊的羊毛染一染(請一名幼兒演示在外面畫一圈)引導其他幼兒在等待時一起念:***,***,**的夾子夾好了。染一染,染染染,染染染,羊毛染成***。
提問:小白羊看著自己身上的三角型羊毛可高興了。馬上對美容師說:“請你把我的全身都染一染吧。”
一個夾子還不夠,再來幫小羊夾一個。(請幼兒來示范)
師:哇,不一會功夫,小羊的全身都變成了三角型的羊毛,一只漂亮的白羊公主誕生了。白羊公主對著鏡子照了又照說:“真漂亮,謝謝美容師!”
三、幼兒裝扮羊毛
師:咚,咚,咚,美容師說別急,讓我去看看是誰在敲門?怎么那么吵?(開門,出示許多小白羊)原來小白羊們都排著隊等在美容院的門口呢?他們看見這只小白羊變得那么美麗,都說,小白羊,你怎么變得那么美麗,美容師,也幫幫我吧,讓我們也變得漂亮一點。可是美容院里只有一位美容師,是在來不急為那么多的小白羊美容,怎么辦呢?小朋友,你們會不會做美容師,幫幫其他的小羊,讓他們也變成漂亮的小公主,和漂亮的小王子吧,你們愿不愿意?
老師指導重點:
1、指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發夾燙出不同的發型。
2、鼓勵幼兒用炫彩棒為小白羊染色。
師:我還有一種發型,它可特別了。你們看,這是一種將各種發行夾子組合在一起的發型,叫做混合發型。
師:小白羊聽見了,說:“美容師,這款發型我也很喜歡,也讓我試試吧。”(添加圓圓發夾)。
四、交流分享
師:小美容師們,你把小羊打扮好了嗎?讓我們站到鏡子前,照一照,看看誰最美。(引導幼兒將作品集中展示到背景上。)
師:你給小白羊用了什么形狀的發夾?變成什么顏色?(幼兒交流自己的作品)小朋友,謝謝你,你的本領可真大,讓我變得漂亮了。
師:你們都是一流的美容師,小白羊都很高興,我們一起和小白羊說再見。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環保意識,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體驗自制玩具的樂趣。
2、知道果凍殼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3、鼓勵幼兒根據果凍殼的外形,用夸張的方式,表現動物外形特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教學難點、重點
把握好粘貼翅膀、腳的位置
活動準備
1、圓形的果凍殼、剪刀、即時貼、彩紙、雙面膠
2、幼兒能準確地畫出蝴蝶、七星瓢蟲、螃蟹、烏龜等的外部特征,會熟練運用剪刀
3活動室周圍張貼有昆蟲、動物的圖片,擺放有裝飾過的果凍殼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1)師出示果凍殼,請幼兒說一說,果凍殼從那里來?你們吃完果凍后的果凍殼是怎樣處理的?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果凍殼,說出形狀、顏色,并了解果凍殼的用途和特征(可用來放食物和飲料,較輕、不易腐蝕)
2觀看錄像。請幼兒觀看環境污染的錄像,并分組討論,用過的果凍殼如何處理?如何人減少果凍殼對環境的污染
3制作活動:
(1)欣賞老師制作的果凍動物,說一說,這些動物、昆蟲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制作時充分考慮果凍殼的大小、形狀
(2)幼兒同果凍殼制作動物、昆蟲,教師鼓勵幼兒用即時貼、彩紙等材料夸張地表現五官、手腳等
(3)交流作品。請幼兒說說你制作的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4)區角活動:還可以用果凍殼來做其他物品嗎?比如用長形果凍殼外面包上皺紋紙制成火腿腸等。
教學反思
此活動我曾在大班開展,幼兒興趣濃厚,想象豐富,動手能力較強,制作比較大膽,幼兒根據果凍殼的外形進行裝飾,也很有創造性。能把動物的翅膀、腳等表現得非常到位。制作完后進行了拍照留念,全體幼兒共同分享制作成果,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這次活動也使我意識到,活動前老師與幼兒多接觸,了解幼兒的基本情況,活動設計視幼兒具體情況,隨時調整,才能保證活動達到理想的效果。
首先,我在制作活動目標是時,根據《綱要》,在情感發展和能力上提出明確目標,并把綱要精神付諸行動,教學環境環環緊扣。這個活動設計來源于生活,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主要從幼兒年齡、愛好入手,在師生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展開幼兒的學習制作活動,通過直觀的錄像、談話,啟發幼兒觀察、發現、創造,引發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體驗制作帶來的喜悅。并使幼兒的能力在活動中得到提升,達到了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活動中我注意地位的轉變,教師是幼兒的參與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老師鼓勵的言語中,我們感受到了幼兒的主動、大膽創造和勇于表現的品質。
活動選材、取材均源于幼兒生活年,立意深刻,能較好地根據果凍殼的外形進行裝飾。
幼兒制作活動時,我能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對于運用剪刀能力較差的幼兒,我能及時幫助,盡量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
為幼兒播下了良好習慣的種子,培養了幼兒的良好行為,提高了環保意識。
但也發現有少部分能力差的幼兒運用剪刀不熟練,教師在上課前應適當準備一些剪好的紙片、圖形,讓這些孩子直接用這些材料做成成品,讓每個孩子都獲得成功感。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5篇05-27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五篇05-23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6篇05-25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五篇05-29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八篇05-28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9篇05-28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5篇05-28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六篇05-27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六篇05-27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六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