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性質。
2、使幼兒能根據不同的節奏選擇樂器,并初步學會識圖譜演奏。
3、激發幼兒興趣,培養幼兒熱愛音樂的情感。
教學準備
節奏譜、音樂磁帶、小手小腳標記、樂器標記以及雙響筒、沙球、鈴鼓。
教學內容
一、欣賞樂曲,熟悉旋律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曲,請你們來聽一聽,聽完之后,哪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放磁帶2遍)
小結:這首歌是我國一個少數民族的歌曲,歌里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在放羊的時候看到草兒青青,牛羊肥肥,心里特別高興,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
2、這首歌給你什么感覺?
這首歡快活潑的歌名字叫做《草原小牧民》。
二、識譜選擇身體動作
1、它還可以用好聽的樂器來演奏呢!看,這是它的節奏譜。
(教師出示節奏譜)
⑴瞧,你在圖譜上找到了幾種不同的顏色?
⑵為什么是四種顏色?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用跺腳,“×× ××”用拍手,“×—”用扭一扭。分工合作)
⑶還有沒有發現特別的地方?(講合奏)
2、教師清唱,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打節奏。
總結:每小結的第一拍都是重拍,拍手第一拍要重,后面要輕,跺腳也是,扭一扭的小朋友要特別注意,要先拍一拍再扭,拍手也要注意在那一小結×的地方拍。
3、教師清唱,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打節奏。
師:這一遍果然進步很大,有輕有重之后好聽很多呢!可是,還有沒有發現什么地方打的不是太好?
(重點練習一下合奏的部分)
4、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演奏一下。
5、真好聽,還想再聽你們來一遍,行嗎?
三、用樂器來演奏
1、瞧你們的椅子下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們認識它嗎?誰來介紹一下你椅子下面的它?
(主要介紹樂器名字合它的使用方法,注意點)
2、輕輕拿起你的樂器寶寶,我們來用它來演奏。
準備好了嗎?
3、交換樂器演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圖譜的幫助下,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內容與結構,感受歌曲十六分音符的歡快、跳躍。
2、嘗試運用身體樂器為歌曲中“嘚啵嘚啵嘚”伴奏,體驗多形式歌唱活動的快樂。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ppt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曲結構與內容
1、傾聽歌曲,初步了解歌曲內容
師:今天何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歌,這首歌在去年的少兒原創歌曲比賽中獲得了金獎,讓我們仔細來聽一聽。
2、嘗試用拍手、跺腳打節奏
1)找一找歌曲中有趣的部分(學習嘚啵嘚啵嘚)
2)出示出示節奏ⅩⅩⅩⅩⅩ,引導幼兒數一數拍手一邊
3)簡單了解“嘚啵嘚啵嘚”是平時爸爸媽媽在我們耳邊的嘮叨,都是愛我們的表現。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嘚啵嘚啵嘚”。
3、傾聽錄音,尋找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引導幼兒聽見一個做一個動作,并在心里面數好。
4、通過提問理解歌詞內容(教師一邊演唱一邊貼節奏卡,幫助幼兒尋找正確答案,演唱結束后也提同樣問題,并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歌詞圖片,并按歌曲節奏擺放,重點學習爸爸、媽媽的話。
5、播放錄音,幼兒跟唱歌曲,進一步鞏固對歌曲
二、嘗試用身體樂器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鞏固對節奏ⅩⅩⅩⅩⅩ的掌握。
1、教師提問,引出身體樂器,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標記,每次幼兒提出、出示相應標記后,大家一起拍一拍,特別是用嘴唇和舌頭發音的作為重點練習,并提示用了這個嘴里就不能唱“嘚啵嘚啵嘚”了
2、選擇一種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若選用嘴巴和舌頭,可以先單獨練習一句)
3、選擇兩種身體樂器為“嘚啵嘚啵嘚”伴奏
1)幼兒自己探索運用兩種身體樂器為“嘚啵嘚啵嘚”伴奏
2)個別展示并帶著大家我們試試
3)集體演奏(兩遍)
三、嘗試兩人合作演奏(用一種動作、兩種動作都可以)
1、幼兒兩兩探索合作的方式,教師巡回觀察和指導。
2、兩兩展示,教師及時給予鼓勵。
3、集體運用身體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反思】
在活動設計上,為了讓幼兒快速理解歌曲,考慮到幼兒又具有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所以先請幼兒欣賞歌曲視頻,在圖文聲并茂的情境中,最大化地理解歌曲。實踐證明,觀察的仔細的孩子馬上就能理解“嘚啵嘚啵嘚”的含義,也清楚的知道了歌曲中有爸爸、媽媽和孩子三個角色。
接著請孩子分句傾聽每個角色說的話,孩子們對于爸爸媽媽的話都能很快地學說,也發現了該歌曲的說唱特點。整個活動中孩子說的話是難點,孩子們聽了以后說不完整,需要教師的講解,既要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又要概括的言簡意賅。在理解的基礎上出示相應的節奏卡讓孩子能夠有節奏地說,因為難度較大,所以進行反復的聽和說的練習,當然每次策略都不一樣,從拍手打節奏說——配上圓舞板打節奏說——配上琴聲說。
解決難點之后,孩子看著圖譜就能很自然地就把歌曲完整的說唱出來了,通過數次不同的角色分工讓孩子體驗不同的角色特點,也能更深的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由此引出社會教育話題,引導孩子聯想到生活中喜歡和自己“嘚啵嘚啵嘚”的其他人,理解這種愛的表達方式,感受他人對自己的關愛,也懂得了和他人“嘚啵嘚啵嘚”是相互表達關愛的一種方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為動畫片配背景音樂,了解影像中音樂的作用。
2.初步嘗試簡單的'樂曲創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剪輯動畫片《三打白骨精》片段(時間約五分鐘,消音)。
2.各種樂器。
活動過程
一、欣賞動畫片《三打白骨精》
1.邊看邊討論:片中的人物可能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2.告訴幼兒影片中每個主要角色即將出場或有事情發生時都會有一段獨特的背景音樂,音樂可以使人們知道馬上就有重要事情發生,并能增加視覺效果。
二、將動畫片分成四段討論配樂
1.第一段: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出來時可以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引導幼兒分析人物的不同特征)
2.第二段:白骨精出現時應該是什么樣的音樂?孫悟空與白骨精第一次打斗時應該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
3.第三段、第四段:第二次、第三次打斗應該分別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引導幼兒知道三次的打斗音樂應該一次比一次強烈)
三、幼兒自行分成四組分別為四段動畫片配樂
1.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什么樂器來配樂。例如孫悟空與白骨精打斗時可以用架子鼓來烘托打斗氣氛;唐僧念緊箍咒時可以配上碰鈴刺耳的聲音等等。
2.各小組分別進行樂器合成練習。引導幼兒根據情節選擇合適的樂器以及注意各樂器合成時的和諧。
3.啟發幼兒想象除了用樂器來配樂,還可以用什么來配樂?(例如自己的嗓音、教室中的器具等。)
四、將動畫片與配樂合成。
第一次,讓幼兒自己選出幾位同伴對白,其他的進行配樂。第二次配樂時錄音,制成配樂音帶,讓幼兒邊欣賞動畫片邊聽聽自己的配樂,找出不和諧的地方,再進行第三次配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在音樂響起的時候,幼兒可簡單做動作,小毛驢是怎么走路的,怎么跑的,等動作。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樂意隨音樂表演,體驗韻律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創造性地運用較豐富的動作和表情表現歌曲的內容和情感,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能熟練的用漢語說出兒歌,并大膽的唱出來。注意重點學習詞語,摔、皮鞭、得意等詞語。
活動準備
1、歌曲《小毛驢》教學光盤 。
2、掛圖
3、可以讓幼兒提前熟悉歌曲。
活動過程
1、出示《小毛驢》歌曲掛圖。
教師;"今天,我們請來了一個動物朋友。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誰,聽一聽,發生了什么事情?”
2、播放歌曲《小毛驢》。
請幼兒隨音樂打節奏,感知歌曲歡快詼諧的曲調,說一說歌曲里唱了什么
3、教師示范表演?《小毛驢》(邊唱邊做動作)。
4、學習創編動作。
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教師可啟發幼兒:“騎小毛驢的動作可以怎樣做?”“怎樣表現很得意的樣子?”
5、請幼兒聽音樂,把自己創編的動作連起來,完整地表演。
6、請某個幼兒帶領全體幼兒隨音樂表演。
7、請幼兒兩人一組相互邊唱邊表演,看誰表演得更有趣。
8、請全體幼兒欣賞個別小組表演。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我讓幼兒可簡單的聽到兒歌里的漢語詞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嘗試自主性填唱。
2.結合生活經驗創編歌詞“畫xx”,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3.激發幼兒熱愛地球的情感。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能熟練的演唱歌曲并嘗試自主性填唱。
2、難點:結合生活經驗創編歌詞“畫xx”,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教學準備:
水彩筆、白紙若干,熟悉歌詞內容,教學碟片一張,鋼琴一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組織幼兒做端,準備上課。
2.教師談話,調動幼兒學習經驗,復習兒歌《畫地球》
3.發聲練習
1=C-D 4/4
1 2 3 2 1 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教學目的與要求:
1.再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學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注意動作的形象和節奏的合拍。
2.大膽主動的邀請同伴合作表演,學習兩兩合作分角色表演。
3.體驗歌曲中小朋友之間寬容所帶來的快樂。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教學重點:
再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學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教學難點:
能與同伴合作表演,學習兩兩合作分角色表演。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教學課件,幼兒已會記歌詞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想做一名懂禮貌的好孩子,那怎樣做才是懂禮貌?讓幼兒自由發言。
2.引出課題《禮貌歌》。
3.發生練習
1=C――F 2/4
12 34︱5—︱555︱555︱54 32︱
小朋友唱 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1 — ‖
啦 。
二、基本部分
1.放映課件,幫助幼兒回憶歌詞內容,引起興趣。
2.教師范唱歌曲,幼兒仔細聽后回答問題。
提問:
(1)歌曲是幾拍子的?
(2)歌曲里說了一件什么事?
3.幼兒看掛圖一起朗誦歌詞。
4.教師教唱歌曲,直到幼兒唱會為止。
5.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教師給與指導。
6.教師幫助幼兒兩兩分角色表演。
(1)教師和幼兒討論兩兩分角色表演的分配方式。
(2)教師引導幼兒商量兩兩合作表演的角色分配和動作安排。
(3)幼兒主動邀請同伴進行角色表演2-3遍。
7.幼兒邊唱歌曲邊進行表演。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教育幼兒小朋友之間要寬容相處,互相幫助。
2.下課休息。
教學反思:
這首歌曲的節奏型較為復雜、變化較多,特別是弱起節拍,幼兒難得接觸,不容易掌握。我一開始以“我昨天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談話導入,一下子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我范唱歌曲請幼兒回答歌曲中相應的內容來熟悉歌詞,根據幼兒回答我及時畫出簡圖的方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有了簡圖,幼兒很快掌握了第一段歌詞,但幼兒在掌握附點音符時還有些欠缺,比如“那天我從你門前過”的最后一個字“過”和后面這句中的“你正提著水桶往外潑”中的“你”總銜接不上。在學習第二段歌詞時,我讓幼兒說了一些使好朋友和好的方法,幼兒想出的辦法不是太多,我還是采用了簡圖的方式,但第二段中間一句對不起的話的內容掌握的不好,可能與我在之前提問的時候有關。我反思這一環節的失敗,可能在我讓孩子熟悉這里的歌詞的時候只問了互相生氣了應該怎樣再和好?沒有深入引導。于是我換了種教學方法,讓幼兒思考:道歉的時候說了一句什么話?后來幼兒對這句歌詞的掌握比較好。再者每次唱到“你”這個歌詞,總是唱得很響。為了讓孩子能盡快學會歌曲,我在活動當中加插了節奏型的學習環節,帶領幼兒學打歌曲中出現的節奏,再配以歌曲中的歌詞,一邊打節奏一邊唱。這樣,孩子們既能掌握歌曲的節奏,又能熟悉歌詞,真是一舉兩得。
整節活動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較高,聲音都很宏亮。通過這節活動幼兒不僅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同時幼兒也學會了相互之間的寬容,才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體驗穿大鞋游戲的快樂。
2、 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聲音。
3、 創編出不同的節奏。
活動準備:室外環境 報紙 硬紙板 長凳 塑料布 鐵筒
活動過程:
1、充分感受:引導幼兒發現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體上的會有不同的聲音,豐富幼兒的感受。
教師:看看我們腳上穿了什么樣的鞋子?
幼兒:
1、我穿媽媽的高跟鞋。
2、我穿爸爸的大鞋。
3、我穿姐姐的運動鞋。
4、我穿奶奶的布鞋。
5、我穿媽媽的靴子。
教師:我們穿上大鞋走走、會有什么感覺?
幼兒:
1、腳上感覺非常松。
2、踏起來聲音很響。
3、腳有些穿不穩當。
4、人變高了。
5、我覺得有些站不穩。
6、像走在小山坡一樣。
7、像踮著腳尖走路。
教師:我們去踏踏周圍的其它物體,聽聽有什么不一樣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讓幼兒穿著大鞋自由活動,感受踏在周圍自然環境中的物體和教師提供的物品上時產生的聲音。
教師:剛才你們踏了許多東西,誰來講講有什么感受。
幼兒:
1、踏在鐵塊上,像鈴鐺的聲音。
2、踏在鐵塊上,像打雷的聲音。
3、踏在塑料袋上,像小雨的聲音。
4、踏在木凳上,像打鼓的聲音。
5、踏在大型玩具上,像地震的聲音。
6、踏在地磚上,像小馬跑步的聲音。
7、踏在鐵蓋上,像拍巴掌的聲音。
2、游戲引導
引導幼兒從聲音的感受中體會不同的節奏。教師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戲。
老師敲擊出不同的節奏并說:"我的小鼓會唱歌"。然后小朋友說"我的大鞋會唱歌。"并跟著小鼓踏出相同的節奏。
3、自由創編
教師:你們的大鞋會唱歌,還能不能唱出更好聽的歌呢?讓幼兒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唱唱、聽聽會唱出什么不一樣的好聽的歌。
教師鼓勵幼兒創編不同的節奏型。
幼兒:
1、 ×× ××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大班音樂優質課教案《欣賞猴耍》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引導幼兒感知ABA式音樂結構的特點,學習單腳吸腿跳的動作,能形象的表達出猴子玩耍時的不同動作和神態,體驗猴寶寶猴媽媽一起捉迷藏那種逗樂的心情,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優質課《欣賞猴耍》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習單腳吸腿跳的動作,能形象的表達出猴子玩耍時的不同動作和神態。
2、引導幼兒感知ABA式音樂結構的特點。
3、體驗猴寶寶猴媽媽一起捉迷藏那種逗樂的心情。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猴耍》音樂磁帶,小猴子的頭飾每人一個,關于猴子的視頻。
活動過程:
1、圖片——“花果山”導入。教師帶領孩子們來到花果山(多媒體展現花果山)
2、(1)多媒體展示視頻——《動物世界-聰明的猴子》
(2)師幼談話。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見小猴子在干什么?
幼兒:撓癢癢……
師:請小朋友來學一學小猴子的動作。
3、幼兒完整欣賞音樂——《猴耍》
(1)師:聽了這個音樂,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師:音樂里的小猴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2)教師拍手感受音樂ABA式音樂結構。(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快拍手,中間部分慢拍手)
4、教師根據猴耍音樂完整的示范動作。
(1)師幼談話。
師:老師表演的小猴子都做了哪些動作?
師:老是做得最多的一個動作就是——單腳吸腿跳。小朋友一起來跟老師學習一下這個動作吧。
5、幼兒跟隨教師做律動兩遍。
6、幼兒創編動作表演。師: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想做什么動作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小猴子撓癢癢、爬樹、摘果子。……的動作,并把這些動作加入到我們的音樂活動中來。
7、游戲——猴寶寶和猴媽媽一起做游戲捉迷藏。
8、結束部分。我們小朋友去動物園的時候可要離動物遠一點,保護好自己的安全。現在天色已晚,我們坐車回家吧。
小百科:猴子是一個總稱。靈長類中很多動物我們都稱之為猴。靈長目是哺乳綱的1目,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大班音樂教案《小海軍》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根據歌詞創編“小海軍”的不同動作,感受歌曲雄壯有力的性質,熟悉旋律,學習大膽用動作來表現自己對歌曲的感受,積極參與表演,體驗“小海軍”的英勇與威武,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小海軍》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雄壯有力的性質,熟悉旋律,學習大膽用動作來表現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2.能根據歌詞創編“小海軍”的不同動作。
3.積極參與表演,體驗“小海軍”的英勇與威武。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1.與幼兒共同收集有關海軍的資料。
2.準備有關還在海上活動的圖片和海軍帽子若干。
3.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導入語
師:是誰一直在保衛著我們的國家,讓我們生活得快樂,幸福?
2.出示海軍圖片,讓幼兒知道是海軍在海上保衛著我們的國家。
師: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是警察叔叔在保護我們的安全,可是在還還是海軍在保衛著我們的國家。
3.播發歌曲音樂磁帶,讓幼兒熟悉旋律。
師:小朋友剛才聽到了什么,請個別小朋友告訴老師。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師:剛剛我們一起聽到的歌曲就是表現海軍保衛我們國家的事情,有哪個小朋友聽出了歌曲里面唱的是什么的?你們聽到,這首歌曲有什么樣的感覺呢。能用什么動作來表現這首歌曲嗎?
5.啟發幼兒通過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師:我們請想好動作的小朋友來表演小海軍,其他的小朋友再想一想還有沒有更好看的動作可以表現。我們表演小海軍的時候應該怎么樣呢。
6.表演音樂
1、幼兒隨音樂自由表演,教師用心留意幼兒自編的動作。
2、逐句編動作,請部分幼兒逐個表現,由全體幼兒挑選最合適的動作。
如:請幾個幼兒編“我是小海軍開著小炮艇”的動作,然后由大家挑選合適動作。
3、教師將幼兒挑選的動作組合起來,幫助幼兒明確動作順序,并和幼兒共同表演。
活動反思:
本節課教師能夠抓住幼兒喜歡海軍這一特點,激發幼兒情感,通過學歌曲將海軍的形象植入了幼兒的心中。幼兒能夠較主動的說出唱出自己喜歡的一句歌詞,尤其是三個“轟”字把歌曲的情趣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果教師能夠抓住幼兒的興趣點給幼兒多一些表現的空間,讓幼兒自由創編動作,教師做好引導,讓幼兒在盡情表演中感受歌曲的優美。
小百科:海軍是個古老的兵種,地中海東部地域是世界海軍的發祥地。 海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xx年以前,當時建造的兵船是槳船,以撞擊戰作為戰斗的基本戰法。到17世紀中期,帆船艦隊逐漸取代了槳船艦隊,英國、法國、西班牙和荷蘭開始建立常備海軍。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名稱:
春夏秋冬伴我成長(歌曲)活動要求:
1、初步體驗一年中四季顯著的特點,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漸長大。
2、感受歌曲旋律的變化(歡快與抒情),有跟唱歌曲的愿望。
活動準備:
幼兒小時候的照片、磁帶等一、 復習歌曲:我怎樣才能長大1、一個人在爸爸媽媽的關愛下,不怕困難,努力學習,走過春夏秋冬,就會漸漸長大。
重點引導:
用哼鳴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誦歌詞。
初步學習輪唱歌曲后半段二、 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長大(一) 熟悉旋律1、介紹音樂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長。欣賞旋律在每一個季節,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2、 出示四張小路(四季的小路),請幼兒根據顏色判斷是什么季節?
你怎么知道是這個季節?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夏天是火熱的季節、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冬天是冰冷的季節。
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簡單討論:在每個季節可以做些什么?
3、 在音樂的伴隨下,教師變換順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請幼兒來跟隨音樂的節奏,表現四季中孩子們做的事情。
分享交流自己的表現第二遍時,引導幼兒結伴表現4、 音樂的變化:前面是歡快的,后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變化。
(二) 了解歌曲內容1、 有個孩子歌唱讓他長大的四季,讓我們聽聽他經歷的是怎樣的四季?每個季節是怎樣伴隨他成長?(范唱歌曲)你聽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樣的?(解決四季象什么)2、 每個季節給他帶來了什么?(再次聽賞,結合畫面)理解:歡暢(開心)——拓展:春天看到了什么?
秋天你聞到了什么?
3、 師生對對碰——教師說季節的特征,幼兒將帶來的東西(注意兩個節奏:后16分、小附點)(第二遍時相反)4、 跟唱歌曲著重引導:唱清歌詞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十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5-18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5篇05-20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5-17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十篇05-20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合集十篇05-26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十篇05-22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9篇05-20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6篇05-19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合集8篇05-21
關于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十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