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幼兒園大班4的減法教案,大班的幼兒馬上就要升入小學了,應該要開始學習一些基本的加減法了,教師要然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熟悉,提高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4的減法,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能根據實物圖編出減法應用題。
2、引導幼兒學習用語言描述操作結果,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3、體驗加減法運算的樂趣,能熟練地完成4以內的加減法運算。
活動準備
教具:四本書。范例(畫好三幅圖:第一幅草地上有4只小兔;第二幅畫3只跑走的小兔;第三幅是“?”) 、 范例二(畫好三幅圖:第一副畫好四條魚;第二幅畫好兩條魚;第三幅畫“?”)。
學具:各種數字卡和運算符號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活動復習4以內的分合。
二、引導幼兒看教師操作,感知4的加法。
1、老師帶了4本書,分給**1本,分給**3本,可以怎樣提問呢?為什么要問還剩下基本呢?(讓幼兒說出因為是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所以用還剩下。)
這是一道什么應用題?可以怎樣列式?
2、幼兒集體列算式,然后說說各符號及各數所表示的意義。
三、引導幼兒看圖,學習4的減法。
1、出示范例一,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小朋友看看,第一幅圖上的小兔和第二幅圖上的小兔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讓幼兒自由說說,目的是讓孩子知道兩幅圖上的小兔跑的方向不同)
2、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情,誰能按它的意思編出一道應用題呢?請個別幼兒列出算式,然后說出各數及其各符號的實際意義。
3、(出示圖二)問:圖上有誰?它在干什么?你能看圖編出一道應用題嗎?
1)幼兒講述,集體交流。
2)請幼兒列式計算,然后集中交流。
3)分析理解算式的實際意義。
3、帶領幼兒齊讀算式。
引導幼兒觀察分析算式與分合式的關系。(讓幼兒明白總數中去掉一個部分數,等于另外一個部分數,兩個部分數合起來與總數一樣多)。
四、引導幼兒交流,進一步鞏固對減法的理解。
為什么這幾幅圖都用減法計算呢?(引導幼兒知道這幾幅圖都是先告訴我們總的數量,再告訴了我們走掉了一部分,問我們還剩下的另一部分,所以用減法計算)
五、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講解操作要求。
2、教師口編減法應用題,幼兒擺題算式。
六、結束活動
1、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2、組織幼兒收拾用具,結束此次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使幼兒初步掌握10以內的相鄰數,并知道相鄰數之間大1,小1的關系。
2、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3、讓在游戲、互動中學習,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引發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
5、初步了解其相鄰數的特性。
活動準備:
大數字卡“1—10”一套,幼兒人手一塊數字板,1—10數字各一套,身上帶有數點的小動物10個。相鄰數的作業單。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看一看,擺一擺
出示數字卡1—10。小朋友們,你們看黑板上有什么呀?(數字),這些數字你們都認識嗎?每個小朋友的面前都有一塊數字板,現在請小朋友輕輕地從數字袋中取出數字,取出后請小朋友把數字在數字板上,按從小到大從左到右的順序給數字排隊,老師也把黑板上的這些數字排排隊。(幼兒和教師分別動手排數字:這些數字一個挨著一個就像是我們好朋友一樣,親親熱熱的在一起。)
2、想一想,說一說
小朋友們,你們有自己的好朋友嗎?(有)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每個數字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你們想知道它們的好朋友是誰嗎?現在數字“3”說我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2,一個是4;數字“6”說,我也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5,一個是7。(引導想一想,說一說3和6的好朋友有什么特點)
3、小結:
我們發現3和6的好朋友,都是比它大1和比它小1的數,比它小1的數排在它們的前面,比它大1的數排在它們的后面。它們的好朋友也就是它們的鄰居,我們也可以這樣說,2和4是3的相鄰數。5和7是6的相鄰數。一個數的相鄰數就是比這個數大1和比這個數小1的兩個數。
4、游戲“舉數字”:
現在我想請小朋友們和我一起玩一個舉數字的游戲,我舉一個數字,請小朋友們舉出這個數字的兩個相鄰數,看哪個小朋友舉得又對又快。(舉出后要求幼兒說出幾的相鄰數是幾和幾)(幼兒結伴取數字)
5、游戲 “找朋友”:
看到數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小動物們也來了,你們看它們是誰呀?小動物們也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請幼兒幫助動物找朋友,要求好朋友身上的點數是這個動物身上點數的相鄰數)(2、7)
6、幼兒練習。小朋友們真棒,你們看,我這兒有幾張紙片,每張紙上都有一些數字或是圓點,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要我們干嘛的呢?(請小朋友們擺出或是畫出他們的相鄰數)
7、教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相鄰數,知道了一個數的相鄰數就是比這個數大1和小1的數,我們還玩了好玩的游戲,小朋友們可以把數字卡帶回去和你們的爸爸媽 媽也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戲。
小百科:相鄰數是數學名詞,意思是在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的自然數中,一個數前面和后面相互鄰近的兩個數就是該數的相鄰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索種子奧秘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認識各種種子的基礎上,了解種子的生長和作用。
3、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種子(黃豆、綠豆、赤豆、黑豆、白蕓豆、花蕓豆、花生、瓜子)
2、蘋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個、白紙、木棍、水
3、種子生長圖、音樂磁帶
4、食物“豆漿”一袋
活動過程:
一、游戲環節
1、問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師。今天一起來到智慧屋,我們的口號是:“智慧樹下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下做游戲,快樂多又多。
2、游戲“公雞頭、母雞頭”
二、引導幼兒觀察種子,了解種子的特征
1、秋天,兔媽媽收獲了許多的豆寶寶,它想請你們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們是什么豆寶寶?長得什么樣?有什么不同?(幼兒觀察種子)
2、提問:請你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這些豆寶寶是什么樣子的?象什么?
3、問:“這些豆子都是一樣嗎?那些地方不一樣?
4、除了你們發現的XX不同,還有哪些是不同的?
5、師小結:我們剛才說的豆寶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種子,它們是各種各樣的,有的顏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狀不同,很有趣。
三、了解種子的生長
1、說了種子的特征,你猜猜種子是長在什么地方的?(幼兒猜想)
2、誰說說你知道書上的種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
3、誰說說你知道泥土里的種子有哪些?(花生、土豆)
4、誰說說你知道藏在果實里的種子有哪些?(蘋果、梨子、石榴)
5、到底種子怎么長大的呢?(師出示種子生長圖,幼兒講述)
6、師小結:種子是種在地里,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又長出新的種子的,真奇怪。
7、那我們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一起來表演(放音樂,師幼互動)
四、探索“種子變變變”,了解種子的作用
1、師:老師這有一袋豆漿,你知道它是怎么變的?(幼兒答)
2、那老師變給你們看看(師示范磨豆漿)
3、師說:“除了黃豆可以磨成豆漿,你們還知道其他種子還有什么用?
4、幼答:瓜子好吃,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可以吃?
芝麻榨油,你還知道哪些種子可以吃?
5、師小結:種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藥給人治病,榨油,還可以種植,有的人還動腦把它們做成工藝品來美化打扮我們的生活。
五、幼兒操作,嘗試尋找種子的新秘密
1、幼兒分小組活動(教師提要求)
2、A磨豆漿
B在果實里尋找“種子”
C瓜子榨油
D為豆子磨粉
3、教師評價
延伸活動:
請食堂里的工作人員為小朋友加工豆漿。
小百科:種子一般由種皮、胚和胚乳3部分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種子只有種皮和胚兩部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在烏鴉喝水的活動后,孩子們做起了“使水上升”的小實驗,當他們往有水的瓶子里放小石子等東西時,發現水真的會慢慢升高了,烏鴉就喝到水了,這時,有一個孩子說:“水這么臟,烏鴉怎么能喝呢?”“對呀,烏鴉喝了臟水會生病的。”也有孩子持不同意見,說:“烏鴉又不是人,人喝了才會生病,烏鴉是不會生病的。”,孩子們的情感中,有的把動物當人類一樣看待,也有的還是有區別地對待我們的動物朋友,我覺得這個話題對于孩子們的情感,知識經驗的提升都有著一定的價值,既貼近孩子的生活,又能使孩子及時梳理、提升原有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孩子關心、保護周圍環境的意識,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于是,我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創設環境,提供幫助,引導孩子們開始關注這一現象。
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孩子們的很多經驗得到了拓展,我覺得有必要把孩子個體的、零星的經驗轉化為集體的、共有的經驗,于是預設了這次集體活動,引導孩子結合已有經驗,猜測表述小鯉魚生病的原因,從中了解水與動物、人類的關系,從而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初步形成保護水資源的日常行為。本次活動采用多媒體故事聽賞的形式,在激發孩子興趣的基礎上,以提問的形式調動孩子已有經驗,大膽猜測小鯉魚生病的原因,再從孩子情感出發,幫助小動物想辦法,表達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孩子們在交流中分享經驗,然后,將孩子想的辦法編進故事里,最終故事有了完美的結局,使孩子有一種愉悅的情感體驗,感受學習的樂趣。最后,通過創設情景,使孩子們自然地在游戲中模擬保護水資源的行為,激發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相關的垃圾分類的探討,進一步提升孩子們有關環境保護的經驗。
一、活動內容與要求:
1、在聽聽議議中,結合已有經驗,用連貫的語言說說小鯉魚生病的原因,從中了解水與動物、人類的關系。
2、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初步形成保護水資源的日常行為。
二、重難點:
重點:結合已有經驗,猜測想象小鯉魚生病的原因,了解水污染的危害。
難點:設想并清楚表述各種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三、材料準備:
前期經驗積累:調查報告“河水為什么變臟了。”垃圾籃三個
多媒體課件、各種垃圾、臟水、手偶、背景圖、各種水生動物圖片
四、活動流程:
(一)、情景導入:
操作手偶:小朋友好,我是猴醫生,這幾天,可把我忙壞了,森林里的很多小動物都生病了,好了,不跟你們多說了,我得趕去醫院給小動物看病,再見。
過渡:小動物們為什么會生病呢?我們一起去醫院看看吧。
(二)、聽聽議議:
1、多媒體欣賞,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穿插提問:
(1)、小鯉魚為什么會生病呢?我們一起幫老虎警長想想可能會是什么原因呢?(幼兒猜測、想象)
過渡:老虎警長覺得小朋友講的都有道理,不過,它還是決定弄個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鯉魚生病了。
(2)、繼續欣賞:晚上————老虎警長想了想,點點頭說:“我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了?
問:小朋友,你們明白了嗎?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鯉魚生病了呢?(幼兒說原因,教師小結:原來是有的小動物不講衛生,往河里亂扔垃圾,排放污水,污染了河水,小鯉魚才會生病的)。
你們覺得這樣的行為好不好?為什么?
(3)、討論:如果河水污染了,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怎么樣呢?
(你們喜歡住在被污染的小河邊嗎?為什么?)
我們能做些什么事情讓這個地方和原來一樣美呢?
(4)、小動物們都知道自己做錯了,可他們不知道怎樣使河水變干凈?你們有什么辦法使河水變干凈呢?(幼兒大膽設想、表述使河水變干凈的方法。)
2、我們想的辦法真多,森林里的這條小河最后會變干凈嗎?仔細聽。(完整欣賞故事)
(三)、操作遷移:
1、我們這里也有一條小河,看看這是一條什么樣的小河?我們該怎么做呢?
2、我們打撈的垃圾該放在哪兒呢?(引導孩子觀察垃圾箱的不同標志。)
3、我們劃著小船出發嘍,打撈起來的垃圾不要走錯家哦。(聽音樂,幼兒模仿劃船在小河里打撈垃圾,并分類放。)
4、小船靠岸了,我們來看看垃圾有沒有走錯家。(一起觀察、討論,幫助孩子提升經驗。)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三篇05-26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編八篇05-19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編九篇05-27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九篇05-21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6篇05-24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八篇05-22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8篇05-21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5-21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5篇05-19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