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感冒的癥狀,知道感冒后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大人。
2.初步了解預防感冒的方法。
3.知道感冒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
1.小叮當手偶一個
2.自拍錄像小片段
3.預防感冒方法的圖片(洗手、吃飯、鍛煉……)
4.小叮當音樂
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引發興趣,導入活動。
出示小叮當手偶:“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他是誰?”小叮當:“大家好!我是小叮當,今天我給大家唱一首歌曲(唱兩句后不停的打噴嚏),我怎么了?我不能給大家表演節目了,小朋友再見!”
2、組織討論——了解感冒的癥狀及原因。
問題一、小叮當怎么了?為什么會感冒?
師小結:穿衣服少了、蹬被子了、到人多的地方被傳染了都容易引起感冒。
問題二:你們感冒過嗎?感冒了會有什么感覺?
師小結:鼻子不透氣、流鼻涕、嗓子痛、頭痛、咳嗽、打噴嚏、有時候會發燒,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要及時告訴大人。
3.觀看錄像小片段——滲透情感,懂得不怕打針吃藥。
討論:小叮當到哪里去了?他打針的時候哭了沒有?小朋友打針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師小結:小朋友也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趕緊去看醫生,不怕打針吃藥,這樣感冒很快就會好了。
4.結合圖片展開討論——初步了解預防感冒的方法。
(1)討論: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樣就不感冒了?
(2)看圖片提升經驗,了解預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多喝水、不挑食、睡覺蓋好被子、天冷了及時穿衣服、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多鍛煉身體……
五、活動延伸:隨著小叮當的音樂與幼兒一起外出鍛煉身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一天角色游戲時,“寶寶超市”異常熱鬧,很多孩子都聚在貨架前邊購物邊交流,我走近他們,只聽軍軍說:“每天早晨我要吃一個雞蛋。”偉偉說:“我每天早上都要喝牛奶。”雯雯則說:“每天早上我吃營養早餐。”在一旁的奇奇好奇地問:“什么是營養早餐?”……我發現幼兒提出了許多與早餐有關的問題,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我就針對早餐這個有趣的生活內容預設了一次集體學習活動,幫助幼兒解決生活中產生的問題。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說出吃過的早餐名稱及味道。
2、體驗做點心師的愉快情感。
環境與材料:各種早餐、發酵面團、肉餡、帽子若干,點心師一名。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為我們準備各種各樣的早餐,今天你吃了什么早餐?
2、你還吃過哪些早餐?
二、品嘗早餐
1、幼兒品嘗各種早餐。
2、說一說吃的是什么早餐?味道怎樣?
3、為什么每天要吃早餐?
三、資源介人
1、這些豐富的早餐是誰做的?
2、請點心師阿姨做早餐點心。
3、教師小結。
四、行為操練
1、為幼兒提供發酵的面團,學做小小點心師。
2、幼兒跟點心師阿姨學做早餐。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充分體現了從幼兒的生活中發現問題,并嘗試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教師通過細心的觀察,發現幼兒對品種豐富的早餐非常感興趣,于是就針對吃早餐這個生活環節的內容預設了一次集體學習的活動。
在設計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充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早餐,采用自助餐的形式讓幼兒品嘗,給了幼兒自由選擇的機會。從活動的效果可以看出,幼兒基本能說出早餐的名稱和味道。
在快樂的點心制作活動中,利用了家長資源介人學習活動,滿足了幼兒做點心師的愿望,讓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主動獲得了生活的經驗。
由此我想到:幼兒的游戲充滿了教育的契機,教師應善于觀察幼兒的游戲,并努力捕捉有價值的教育因素生成教育活動。教師要支持和推進幼兒自發生成的活動,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成為活動的.主動建構者。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
通過兒歌這一幼兒喜愛的文學作品作為貫穿,在念讀和討論中認知愛護圖書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目標 :
1、懂得要愛護圖書
2、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
活動重點:
懂得要愛護圖書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
難點形成原因 :
手部小肌肉動作發展能力較弱
難點解決策略:
層次遞進地進行熟練練習
活動過程
一、討論圖書破的原因
二、觀察教師修補圖書
1、請幼兒說一說有什么好方法能幫助破圖書
2、教師根據幼兒說的修補圖書
三、討論怎樣避免弄破圖書(結合幼兒實例進行討論)
圖書應該怎樣拿,怎樣放?自己看書時應該注意什么?打擊一起看書時應注意什么?
四、欣賞兒歌《小圖書》
五、幼兒看圖書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正確的翻書動作
設計依據:
活動導入部分請幼兒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梳理幼兒原有認知經驗,在此基礎上教師現場補書,幼兒發現補書的不容易,以鞏固他們對愛護圖書重要性的認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正確感知物體的不同特征,并進行探索分類。
2、能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分類標準。
3、能夠積極探索,體驗活動的樂趣。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能正確感知物體的不同特征,并進行探索分類。
能用語言清晰地表述出分類標準。
【活動準備】
1、大小、顏色、斑紋不同的蝴蝶卡片,人手一份。
2、輕音樂《梁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幼扮演蝴蝶進入教室,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二、基本部分:
(一)幼兒佩帶蝴蝶卡片結伴跳舞。
(二)投放材料,幼兒探索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蝴蝶的不同特征。
2、幼兒自主操作、分類。
3、教師觀察指導。
(三)表述分類標準,相互交流經驗。
1、幼兒介紹自己的分類標準。
2、同伴交流、學習。
3、師幼小結:大小顏色斑紋。
(四)遷移經驗,啟發幼兒根據特征結伴。
三、結束部分:
師幼隨音樂參加舞會,自由起舞。
活動反思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科學活動《蝴蝶舞會》,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讓幼兒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探究活動,選擇方法時很重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創造適宜的條件讓幼兒再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三)操作法屬于學法,是幼兒喜歡的形式,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材料充分表現出來,幼兒在嘗試活動中,利用所提供的材料,按物體特征進行分類,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四)觀察法——通過幼兒對周圍環境與材料的觀察、分析,提高幼兒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五)還有一個學法是語言表達法。語言表達是最為直接的一種學習方法,語言表達是幼兒進行活動最樂于接受的,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形式,讓幼兒介紹自己的探索方法的部分、同伴交流的部分,都屬于語言表達法。我想他們也會盡情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可能偶爾還會向教師提出一些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部分,希望各位老師能解答我的疑惑,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將積極改正不足,謝謝各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