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2-05-22 12:19:2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四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凸透鏡有成像的作用、成像的規律及生活中的應用;

  2、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探求的精神、方法,動手實驗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創造性性思維的形成;

  3、培養學生養成主動探求的習慣,與人合作的科學態度,辨證的看待客觀事務的變化及變化規律。

  教學重點:凸透鏡有成像的作用及成像規律。

  教學難點:學生自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教學用具:凸透鏡、蠟燭、火柴、紙屏、投影儀、相機等。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認識凸透鏡:

  【設疑】:放大鏡有什么作用?

  【探究】:1、放大;2、聚光

  【發現】:放大鏡根據折射原理制成的。

  【設疑】:放大鏡的鏡片有什么特點?

  【探究】:摸一摸、看一看

  【發現】:中間厚邊緣薄 、透明----凸透鏡(板書課題)

  (出示放大鏡)

  這是什么?誰知道它有什么作用?

  (有放大的作用。)

  請學生到前邊來做個實驗(給學生放大鏡和一本書)試著把書上的字放得最大。

  [學生反復實驗]

  放大鏡還有什么作用?

  (有聚光的作用。)

  (板書: · )

  放大鏡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

  (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在圖下板書:折射)

  再來看看放大鏡的鏡片有什么特點?摸摸、看看。

  (放大鏡的鏡片中間厚,兩邊薄。)

  還有什么特點?

  (鏡片是透明的。)

  我們把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做凸透鏡。(板書:凸透鏡)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關于凸透鏡的知識。(出示放大鏡)這叫什么?

  (應該叫凸透鏡。)

  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它有什么作用?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

  (放大、聚光的作用。是根據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二、認識凸透鏡有成像作用:

  【設疑】:看看凸透鏡,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探究】:(學生創造性的探究)

  【發現】:通過凸透鏡看到的物體倒過來了。

  凸透鏡還有什么作用呢?

  (能讓物體倒過來。)

  你是怎樣做的?

  (生示范)

  大家都來做一做、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生1:我看見老師倒過來了。生2: 前面的同學也倒過來了。)

  是人倒過來了嗎?現在你再看,人是倒著的'嗎?放下凸透鏡再觀察,想想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什么?

  (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物體的像。)

  那么這叫凸透鏡的什么作用?

  (凸透鏡能使物體成像。)

  認識凸透鏡如何成像:

  【探究】:讓蠟燭火焰的像出現在紙屏上

  【發現】:蠟燭、凸透鏡、紙屏在一條直線上且高度相同。

  【創造】:學生不同的擺放都能成像

  【設疑】:像的大小與火焰的關系?

  (反復探究)

  【發現】:像有時大,有時小。

  用凸透鏡、蠟燭、白紙做實驗,讓蠟燭的像出現在白紙上,自己做做看。

  (學生實驗)

  大家是怎樣做的?請這一桌的同學到前邊來做一做。

  (巡視過程中錯誤的代表)

  (兩生做實驗,紙上無像)

  能不能自己想個辦法。

  (生改變凸透鏡、白紙、蠟燭之間的位置關系,在紙上得到蠟燭火焰的像

  給大家講講你們是怎么做的?

  (凸透鏡、蠟燭和紙的高度得相同才行,而且凸透鏡、蠟燭、白紙得在一條直線上。)

  我們按這個辦法再來實驗,同時我們把白紙叫做“紙屏”,看看在紙屏上得到的蠟燭火焰的像有什么特點?

  (生實驗)

  匯報實驗結果。

  (生1:在紙屏上得到了蠟燭火焰的像。生2:我們在紙屏上得到了蠟燭火焰的像還是倒立的。)

  凸透鏡能使物體成像,而且成倒像。

  (板書:凸透鏡使物體成倒像)

  認識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設疑】:你對這個發現有什么問題?

  (學生質疑)

  【探究】:反復實驗,尋求規律

  【發現】:與蠟燭、凸透鏡、紙屏三者的位置有關

  【探究】:學生演示實驗、參與板書,進一步探究

  【發現】:蠟燭、凸透鏡、紙屏三者的位置之間的辨證關系

  【創造】:學生參與圖文結合的板書形成

  到底通過凸透鏡得到的像比蠟燭火焰是大還是小?我們再來做做看,像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生實驗,師巡視并指導)

  誰到前邊來邊實驗邊匯報實驗結果。

  (演示當凸透鏡離蠟燭近時,像就大,離紙屏近時像就小)。

  那請你再說說什么條件下成大像?

  (當凸透鏡離蠟燭近、離紙屏遠時在紙屏上得到大像。)

  那在什么條件下成小像哪?

  (當凸透鏡離蠟燭遠、離紙屏近時在紙屏上得到小像。)

  那就請同學們再來做做看是不是這樣?

  (學生實驗、老師巡視)

  誰再來匯報實驗結果?

  生1:

  生2:

  (板書:當凸透鏡離蠟燭近、離紙屏遠時在紙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當凸透鏡離蠟燭遠、離紙屏近時在紙屏上得到縮小的像。)

  認識凸透鏡的應用:

  【設疑】:凸透鏡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什么?

  【創造】:

  1、用照相機拍攝同一景物成一大一小兩個像;

  2、利用投影儀成大小不同的像;

  3、能解釋凸透鏡成像規律在生活中的其他應用。

  這就是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大家想一想,什么地方用到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你能具體地說一說嗎?

  (照相機就用到鏡頭就是凸透鏡,被攝的物體相當于蠟燭,底片就相當于紙屏。)

  (我們教室里的投影儀也用到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請你到前邊給大家講講。(生講解)你能讓屏幕上的像變大嗎?

  (可以讓凸透鏡離投影片近些,也可以讓投影儀離屏幕遠點。(邊說邊做)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后自己制作“土相機”。 《凸透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墊子上游戲,鍛煉大肌肉的運動技能,提高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和靈活性。

  2.能夠戰勝困難,勇于挑戰,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墊子若干,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問好。

  2.教師與幼兒一起隨著音樂做熱身活動,模仿各種小動物(圍著操場由慢到快,又快到慢的速度)。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請幼兒各自選取一塊墊子,在墊子上感受一下墊子的柔軟,請幼兒說說在墊子上的感覺。

  2.幼兒在墊子上自由玩,發揮想象。

  3.請幼兒介紹自己在墊子上的玩法,并示范動作。

  4.教師與幼兒一起模仿幼兒師范動作,親密的與墊子玩耍。

  5.請幼兒將所有的墊子擺成一排,提問: 墊子像什么? 幼兒回答。

  6.請幼兒按順序一個挨一個的在墊子上做自己想做動作。

  7.教師一邊提示幼兒墊子的變化,幼兒用助跑跳遠。向前面的墊子快跑跳上墊子。墊子不斷的變化

  三、結束部分:

  幼兒到教師面前找一舒服的位置站好同老師隨音樂一起做放松運動。最后師幼再見。

  小百科:坐墊使用舒適并具有裝飾作用形狀多為方形、圓形和橢圓形。材料棉布、絨布、錦緞、尼龍或麻布最舒適材料質是記憶棉材質。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課程目標:

  1、讓小朋友認識霧霾。

  2、讓小朋友看清楚什么情況下才算是霧霾天氣。

  3、讓小朋友清楚地意識到霧霾的傷害,以及霧霾天氣里,我們要如何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

  課程準備:

  1、準備好關于霧霾的PPT(我還正在做,就先不截圖了)。

  2、PPT里包含的內容有:霧霾下的城市,霧霾下的人群,霧霾下人是如何保護自己的等等。

  課程過程:

  1、先讓小朋友們爬到窗戶上看一下外面的霧霾,目前小哥哥哥所在的城市的能見度大概不到五十米。

  2、然后讓小朋友們說一下,今天早晨來上學時,爸爸媽媽有沒有給你特殊的裝備,引出孩子們說戴了口罩。然后再讓小朋友們講一下為什么要戴口罩,以此與老師進行關于霧霾的交流。

  3、游戲環節,老師裝成霧霾來臨的樣子,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最能保護自己的方式。有些小朋友會捂住嘴巴,有些小朋友則可能會躲起來,老師借此機會告訴小朋友躲開霧霾的幾種方法,包括盡量少開窗戶,不要外出,戴口罩等等。

  4、老師假裝走到窗戶邊,裝成要打開窗戶的樣子,小朋友們就會阻止老師,老師給予小朋友們贊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教師有著三方面的考慮:

  1、孩子們對飼養角里的小烏龜特別感興趣,每天自由活動時,總能看見一群孩子圍著小烏龜說得說,笑得笑,有的孩子還猜測想象著小烏龜的動作,小烏龜的想法。可當教師問起小烏龜的常識時,孩子們知之甚少。

  2、《雞蛋變娃娃》是我班開展的《娃娃家》主題中的一個線索點,在欣賞故事時,孩子們對小雞是從蛋里孵出來的感到好奇。因此,教師將“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寶寶是從蛋里孵出來的”這個問題交給了孩子們的家長,讓他們幫助解答,滿足幼兒的求知欲與好奇心。

  3、教師在活動中準備采用學看步驟圖的方法讓幼兒自己學著看,學著做,這是考慮到了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正是有了以上三點的考慮,因此教師設計了本次活動《雞寶寶》

  活動目標:

  1、學看制作步驟圖,按步驟來制作小雞。

  2、在看看、撕撕、貼貼、畫畫中體驗自制玩具的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材料與環境創設:

  幼兒用材料:

  1、每位幼兒一只操作盒

  (內放:幼兒自帶的熟雞蛋一只、自制小雞材料一套、記號筆一支)

  2、每位幼兒一張自制小雞玩具操作步驟圖 教師用材料:kt板蛋殼內藏小動物、自制的雞蛋小雞一只

  活動過程:

  一、 歌曲導入,激起興趣

  1、(出示kt板做得蛋殼)這象什么?

  2、里面會藏著哪個動物寶寶,聽我唱首歌,答案就在歌里。

  3、你從哪句歌詞里聽出來的?

  二、 猜一猜

  1、除了小雞,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寶寶是從蛋里孵出來的?

  2、(出示有裂縫的蛋)根據幼兒的回答,揭曉秘密。

  三、 變一變

  1、請一位幼兒配合教師變魔術。

  2、這只小雞是用什么材料變出來的?

  四、看一看

  1、怎么變呢?學看操作步驟圖。

  2、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圓點、數字、箭頭三種標記。

  五、 做一做

  1、引導幼兒先看步驟圖,看好再做。

  2、輔導能力較弱的孩子,幫助其觀察、制作。

  六、 延伸

  1、(出示小雞的家),天冷了,小雞的家沒有門,小雞會凍得生病的,我們明天在區角活動里幫助他們做門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第一次讓我們班級的幼兒嘗試看步驟圖來制作小玩具,教師希望孩子們能從小學著看步驟圖是出于對孩子終生發展的一個考慮,因為教師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有很多地方需要看示意圖或是步驟圖,如行―――地鐵內的自動購票機;自動飲料機;吃―――方便面的泡面方法;住―――平板家具的安裝等等,如果能從小培養幼兒看步驟圖,不但對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有幫助,更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及觀察能力。在材料的提供上,教師采用了實物雞蛋,從孩子們的操作過程中的表現來看,幼兒對于一手拿捏雞蛋,一手制作有一定難度,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四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05-16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三篇05-16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八篇05-21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四篇05-19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總十篇05-14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6篇05-21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編十篇05-17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5-21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十篇05-20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錦集六篇05-2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女优中文字幕 |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第一页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