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總十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教育幼兒應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2、 培養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3、 教育幼兒學會尊重他人。
4、 大膽說出自己對愛惜糧食的理解。
5、 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對古詩《鋤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夠背誦古詩。
活動準備
配套的教學用書,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米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資,所以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2、教師引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第7頁,仔細觀察。
師:快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3、教師鼓勵幼兒回答問題。
4、.教育總結幼兒回答,教育幼兒吃飯時應坐端正,不撒飯。
5、教師朗讀古詩《鋤禾》,幼兒跟讀。
師: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6、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
7、活動結束。教師再次強調要珍惜糧食。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在講解時不夠生動,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飯時的表現舉例來說明怎樣吃飯才是正確的課會更生動,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在課程要結束時讓幼兒談談自己在今后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百科: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各種植物種子總稱,又稱為“谷物”,含營養物質豐富,主要為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脂肪等。
幼兒園教案 篇2
目標:
1、在看圖譜做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2、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準備:
圖譜、鼓、碰鈴、雙響筒、鈴鼓
過程:
1、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到我們大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一起來《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律動。
2、聽—————(音樂響起)什么音樂?這是一首我們上次學過的樂曲,我們一起看著圖譜用身體動作打出來。(個人完整用身體動作打一遍)提示聽清楚前奏和間奏。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體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身體動作?(試著用想出的動作練習節奏)選擇適當的動作配音樂完整一遍。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分開演奏,哪一組小朋友來做拍手動作?依次安排跺腳和拍腿動作。分開演奏時一定要看老師的手,如果老師指著哪一組,哪一組就要打節奏。(看指揮練習2遍完整音樂)
3、今天老師要做一個指揮家,請小朋友看著指揮家的動作,聽指揮家的口令。
(1)來了這么多樂器,我們一起來認認他們,這是什么?鼓可以打什么節奏?用鼓。小鈴拍什么節奏?用小鈴或雙響筒。
(2)教師出示樂器譜。最后一段我們一起演奏。看著樂器譜聽音樂演奏一遍。
(3)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請小朋友看著老師的指揮,一起來做個小小演奏家。教師變換指揮順序演奏2—3次)
4、交換樂器演奏1遍。
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難點在角色表演中解決了,又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輕松的記住了歌詞和二分音符,因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墊子上游戲,鍛煉大肌肉的運動技能,提高身體動作的協調能力和靈活性。
2.能夠戰勝困難,勇于挑戰,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墊子若干,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問好。
2.教師與幼兒一起隨著音樂做熱身活動,模仿各種小動物(圍著操場由慢到快,又快到慢的速度)。
二、基本部分
1.教師請幼兒各自選取一塊墊子,在墊子上感受一下墊子的柔軟,請幼兒說說在墊子上的感覺。
2.幼兒在墊子上自由玩,發揮想象。
3.請幼兒介紹自己在墊子上的玩法,并示范動作。
4.教師與幼兒一起模仿幼兒師范動作,親密的與墊子玩耍。
5.請幼兒將所有的墊子擺成一排,提問: 墊子像什么? 幼兒回答。
6.請幼兒按順序一個挨一個的在墊子上做自己想做動作。
7.教師一邊提示幼兒墊子的變化,幼兒用助跑跳遠。向前面的墊子快跑跳上墊子。墊子不斷的變化
三、結束部分:
幼兒到教師面前找一舒服的位置站好同老師隨音樂一起做放松運動。最后師幼再見。
小百科:坐墊使用舒適并具有裝飾作用形狀多為方形、圓形和橢圓形。材料棉布、絨布、錦緞、尼龍或麻布最舒適材料質是記憶棉材質。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幫助幼兒找出最快找到相應飛機座位的座位設計方式.
活動目標:
1.知道數字可以有不同的排序方式.
2.能運用最節省時間的排序方式解決對號入座的問題.
3.體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和成就感.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數字可以有不同的排序方式。
活動難點:能找出最節省時間的排序方式解決乘客對號入座的問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合作分工搭建飛機和玩乘坐飛機游戲的經驗.
物質準備:乘坐飛機照片,座位圖,統計表,機票圖片,椅子,座位編號.
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圖片,引出問題
----師:(出示圖片)昨天我們在玩乘飛機游戲時,有小朋友發現了新問題,誰還記得?
-----請幼兒描述問題
-----師:那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誰有好辦法?
-----請幼兒描述自己想法
2、用自己的方法給座位排號
-----師: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可是,我們怎么才能對號入座呢?
----請幼兒說一說如何對號入座
-----師:那我們如何給座位排號呢?
-----(出示飛機座位圖)我這里有一張飛機的座位圖,可是上面沒有座位號,現在請小朋友用你自己的方法為座位排號。
-----為幼兒提供座位圖,請幼兒排號。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給座位排號的。
-----請不同方式的幼兒表達,并歸納記錄幼兒的方法。
3、分析比較客機上的排位方法
----師:(出示客機上的座位排序圖):我們來看看航空公司是怎么給座位排號的呢?誰能說一說?(教師引導幼兒發現飛機上的座位號是由數字和字母組成的)
----這些數字和字母分別是什么意思?
-----幼兒自由表達(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數字代表排,字母代表座位)
----教師出示機票(2-3張),請幼兒在飛機上找到相對應的座位,并說一說是怎么找到的。
----師:你們發現了航空公司用的是什么方法?(先找排再找座位)
4、體驗不同的排號方法
-----師:有這么多種排號的方法,到底哪一種能幫助乘客更快的找到座位呢? 我們現在就來試一試。
-----選擇三種按方法體驗對號入座的游戲,請一名幼兒負責計時,并記錄下時間
5、對比發現最省時間的排號方式
------師:通過這張記錄表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記錄表,發現最省時間的方式
-----師:那大家現在知道航空公司為什么這么給飛機排號了嗎?
----讓幼兒自己總結出航空公司的排列方式是為了方便乘客。
活動總結
經過對比我們發現航空公司用數字加字母的方式排列座位,原來是為了讓乘客更快的找到座位啊。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繪本畫面理解故事,體驗繪本故事的的童趣。
2、嘗試畫圓并添加線樂于用繪畫的方式大條組合畫成小魚等圖像。
3、培養幼兒細致觀察與大膽想象的能力。
活動準備
油畫棒、繪本《小魚逃走了》,卡紙制成的小魚一條。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小魚,激興趣:你們看,這是誰呀?原來是一條美麗的小魚。它長得什么模樣呀?
教師:圓圓的大身體,圓圓的小眼睛,還有一條肉骨頭似的小尾巴真可愛。小魚的樣子小朋友一定要記住呀。(教師邊邊在白紙上將特征畫出來)
二、在觀察、理解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1、引導幼兒看看,說說自己的發現。
(1)師出示(魚缸畫面):你們記住小魚的樣子了嗎?這條小魚卻一點都不開心,他為什么不開心呀?(魚兒說:我一個人在魚缸里沒有朋友,太寂寞了,我決定逃走,去找朋友!”)小魚不見了。請小朋友去找找吧,看看小魚躲在哪兒了?
(2)幼兒自由分組觀察畫面,教師指導。
2、集中交流,引導幼兒說說,講講體驗發現的樂趣。
(窗簾畫面)小魚會逃到哪兒呢?(窗簾上)他為什么要躲在窗簾上呀?
(花盆畫面)呀,小金魚又逃走了,這回躲在哪兒了呢?他為什么要躲在花盆里呢?
(瓶子畫面)哎呀,哎呀,小金魚又逃走了。這回躲在哪兒了?他為什么要躲在糖罐里呢?
(玩具屋畫面)小魚又從糖果蓋的縫隙里逃走了,這回他會躲在哪呢?
3、引導幼兒想像。
:小朋友剛才說的真棒,小魚又逃走了,它還會躲到哪兒呢?(幼兒想象)?(引導幼兒說完整句小魚躲在××)
三、畫小魚
1、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小魚會躲在××,會躲在××,還會躲在××。小朋友講得真好。小魚想請你們幫他躲起來。
2、老師提出作畫的方法:先畫小魚再畫小魚的朋友。
3、幼兒大膽作畫。
四、欣賞作品
1、欣賞幼兒作品,從畫面上邊說說猜猜小魚躲在哪兒?那里還有誰?
2、(欣賞大魚池畫面):小魚又逃走了,逃去了大魚池,小魚說:我回家了,這里有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大家在一起是多么的快樂,我再也不逃走了。請小朋友找找那只小金魚在哪?
五、延伸:
老師這里有一本書名字叫《小金魚逃走了》,講的就是小魚逃來逃去這個好玩的故事。小朋友可以到圖書角去看看小金魚還逃到哪里去了,請你把它找出來。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觀察春天的各種事物,發現小草在春天的明顯變化。
2、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現對兒歌的理解。
3、能分析兒歌,培養想象力。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重點難點:
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春天各種事物的變化。
活動準備:
事先帶孩子觀察過小草、圖夾文、觀察小草時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小草變了
(通過小草的變化引起幼兒的關注)
1、出示小草變化過程的ppt
提問:春天到了,小草有什么變化嗎?(變綠、變大、變開心)
在播放ppt時候配上音樂和語言
2、追問:為什么小草會變開心呢?
小結:就像你們說的,草地長出綠頭發了(同時出示圖夾文:小草長出綠頭發),所以交到了許多好朋友,看他們都來了。
二、我和小草做游戲
(通過和小草玩游戲,初步理解兒歌,并在說說、的過程中樂于學說兒歌)
1、播放ppt
提問:你們在和小草玩什么呀?(孩子講的是自己和小草玩的內容如踩、走等)
2、播放錄像
提問:你們和小草玩了這么多好玩的游戲,有一個人他也在和小草一起玩,看看他們在玩什么?
小結:圖夾文小結(我用腳趾梳梳它)
追問:你們有沒有和小草玩過這樣的游戲呢?
你有什么感覺?
小結:出示兩個圖夾文(小草癢得咯咯笑、親親我的小腳丫)
三、小草對我唱唱歌
(完整欣賞兒歌,愿意念兒歌)
1、剛才我們和小草一起玩了很多游戲,現在小草還為我們準備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綠頭發。(出示圖夾文名字)
老師配音樂念兒歌
2、你們喜歡小草的兒歌嗎?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學念后引導幼兒在草地上邊玩邊念兒歌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輕微病痛的簡單處理方法。
遇到輕微病痛時不害怕。
引導幼兒了解輕微病痛的癥狀。
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活動流程
1、敘述故事,引出主題
2、小朋友當醫生,幫老師處理傷口
3、了解生活中輕微傷痛的處理方法
4、幼兒角色扮演
5、教師小結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主題
敘述故事,提問:老師的傷嚴不嚴重怎樣幫助老師?
以“老師受傷”的故事情節引出,告知幼兒老師受傷的部位、情況。幼兒都聽得非常認真,也顯得十分好奇、關心,教師則能順勢提出解決辦法的'疑問
由于老師在教學中是主導者,需要給幼兒引導和指導,因此故事的操作對象最好以其他人或事物代替
二、小朋友當醫生,幫老師處理傷口
我為幼兒準備了一些醫務室常用的傷口處理物品,有些可能與他們家里使用的不一樣,幼兒不認識,于是我及時地做了用途和使用方法得介紹,讓幼兒得到初步的認知
三、了解生活中輕微傷痛的處理方法
1)手上劃破,有點出血,有什么好辦法?
2)流鼻血了,有什么辦法處理?
3)討論并提問
哪些是輕微傷痛?(擦破皮,蚊子叮,起小包,流鼻血等)
在生活中,劃破、磕傷、流鼻血是幼兒經常發生的意外事故,因此也有一定的經驗認知。這一環節中,我以操作示范為主讓幼兒學習,有些簡單、徒手的操作環節,我讓幼兒集體學習并在自己身上實踐
雖然有操作教學以及幼兒自身的實踐,但這些內容只是教師的紙上談兵。醫學上的處理要講究科學性,因此,我們可以讓幼兒觀看醫生對意外事故處理的視頻,聲行的內容更能讓幼兒有意記憶,對幼兒的認知也更有說服力
四、幼兒角色扮演
二個小朋友一組,進行角色扮演,由一位小朋友說出自己受了什么傷,另一位小朋友根據傷口情況,選擇對應的醫藥用品
角色扮演是幼兒喜歡的形式,幼兒在二人一組的游戲中,我則巡回指導,了解幼兒學習的成效,對不夠恰當之處指出糾正,并給予表現好的組鼓勵和肯定
在集體教學中,這一游戲只能小范圍、簡單進行,我們可以結合班級“小醫院”的區角,在活動材料更豐富的前提下,給予孩子充分的游戲時間
⑤、教師小結
我們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類似的輕微傷痛,只要和大人一起進行簡單處理就能夠好的
活動最后可以給幼兒留延伸作業,以后自己或爸爸媽媽遇到這些輕微的傷痛,我們小朋友要學習幫忙一起處理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
2.愿意與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3.提高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手環
活動過程:1.猜謎激趣。十個小伙伴,分成兩個班,團結力量大,排山又倒海。(手)
2.區別自己身體的左右。
(1)區別左右手。
①請小朋友舉起拿筆的那只手,招招手。
②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用到右手?
③伸出左手搖一搖。
④出示手環,請把手環戴在右手。
⑤小結:戴手環的這只是右手。搖搖手的是左手。
(2)區別左右腳。
①我們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還有什么也分左右的?②區分左(來自::大班數學教案區分左右)右腳、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結:左手的這邊是左邊,右手的這邊是右邊。
3.游戲1;感知左、右邊。
(1)請小朋友幾個小朋友上臺站成一排,看看自己身邊,請問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4.游戲2:我說你做
(1)舉起你的右手;舉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腳;抬起你的左腳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結束;夸獎小朋友非常棒,回家和父母再聯系聯系一起玩游戲。
幼兒園教案 篇9
游戲意圖:
家長當收到來自幼兒園的親子活動邀請時,家長一定要拿出時間去參加,和孩子一起參加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活動會帶給孩子很多樂趣,下面,給大家帶來,關于鍛煉孩子平衡能力的親子游戲,可以讓孩子收獲更多的樂趣。
游戲準備:
編有號碼的數牌
游戲過程:
1.每個家庭由一名幼兒和一名家長組成,可以給自己的小組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2.家長們和自己的寶寶,都編上號碼掛上數牌,準備開始游戲吧。
3.家長和寶寶進入到指定的范圍之內,然后,一只手抓起自己的一只腳。
4.站穩之后,游戲開始啦,用單腳跳著去碰撞他人,腳先著地即淘汰。
5.隨著淘汰,剩下的人,繼續這個比賽。
6.最后剩下的是哪個小組的,那么,哪個小組就會獲勝。
溫馨提示:
這個親子游戲,考驗的是孩子的耐力和平衡能力,家長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和孩子合作一下,聯合起來,保證不被推倒,然后尋找機會,去撞倒別人。
根據提示,家長和孩子一起試試趣味的斗雞樂吧。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探索并記錄鐵罐子、塑料杯、木棒、紙船、指甲剪、石頭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激發了幼兒對沉浮現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活動準備:
鐵罐子、塑料杯、木棒、紙船、指甲剪、石頭、臉盆每組各一份,記錄表每人一張
重點難點:
探索記錄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種物品)
2、 今天我們要來當一當小小科學家,來做一個關于沉與浮的實驗,我們要把這些東西一個一個地放到水里面,來看看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哪些東西會沉下去。
二、猜測
在做實驗之前,我們先來猜一猜。(分別記錄幼兒對各種物體沉浮狀態的猜測結果)
三、幼兒自主探索
現在請小朋友自己來做一做這個實驗,把桌上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放到水里,要輕輕地放,如果這個東西能浮在水面上,我們就在這個東西的圖片旁邊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檢驗猜測
將猜測結果跟幼兒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然后教師與幼兒一起來驗證這個猜測結果是否正確
五、總結
1、你們知道為什么有的東西在水里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嗎?
2、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水里面有一種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輕的東西舉起來,讓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東西,它就舉不動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活動建議:
1、記錄表中多一行空格,讓幼兒填寫自己的猜測,當幼兒做完實驗的時候可以自己進行對比。
2、在講到沉與浮的時候要向幼兒明確“浮上來,沉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有的幼兒會弄不清楚。
3、在幼兒實驗之前,要引導幼兒去發現怎么樣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這樣幼兒在實驗的時候會有條理一些。
4、實驗的材料盡量做到每組都相同,避免有些幼兒鉆空子。臉盆里的水要多一些,讓幼兒可以明確看到沉與浮的反差,水太少,浮在上面的東西也會感覺有部分浸在水下。
自我反思:
1、事先沒有明確“浮上來,沉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所以在實驗結束的時候,會聽到好幾個幼兒說“浮下去,沉上來”,這個問題是我事先沒有考慮到的。
2、有幾組幼兒在做實驗的時候,出現爭搶實驗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將紙船玩得變成紙漿的現象,這個是我事先沒有明確實驗的注意事項造成的,每一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常規問題還是要考慮到的。
小百科:力指物體在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中,各表面受流體(液體和氣體)壓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原理。
【【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總十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總十篇05-14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總十篇05-17
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總十篇05-14
【熱門】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總十篇05-12
【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錦集十篇05-18
【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十篇05-16
【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編十篇05-11
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總十篇05-19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匯總十篇05-10
精選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總十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