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2-05-20 09:53:5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是第一次在幼兒園度過六一兒童節,現在的幼兒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平時比較自私。為了讓幼兒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氣氛,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各項慶祝活動中,度過一個快樂的“六一”。我們從情感的角度出發,為幼兒創設輕松愉快的活動環境。我們設計了親子表演、智力競答、與同伴交換禮物以及分享美食環境,體驗小朋友自己節日的快樂以及成人對自己的關愛。

  活動目標:

  1.感受節日溫馨快樂的氣氛,樂意參加“慶六一”活動。

  2.樂意與同伴交換禮物,體驗分享食物的快樂。

  3.感知老師以及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愛。

  4.了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5.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老師準備:一定數量的糖果,寫有序號的小紙條,籮筐一個。

  2.小朋友每人準備一份小禮物。

  3.歌舞表演和游戲的音樂。

  4.彩色氣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

  1.了解“六一”是小朋友的節日。

  2.體驗成人的關愛。

  (二)組織幼兒唱歌曲。

  1.師幼共同演唱歌曲《我的好媽媽》,感受節日溫馨快樂的氣氛。

  (三)三位主持人(邀請三位家長)組織幼兒慶六一節目。

  1.幼兒親子表演

  2.親子游戲:智力競答1

  主持人出題,如果家長知道答案,請自己的孩子舉手搶答,速度最快的先回答,如果答對,可以得到獎勵一顆糖果。如果答錯,則搶答繼續,考驗親子合作能力。

  3.幼兒親子表演

  4.親子游戲:智力競答2

  主持人出題,如果家長知道答案,請自己的孩子舉手搶答,速度最快的先回答,如果答對,可以得到獎勵一顆糖果。如果答錯,則搶答繼續,考驗親子合作能力。

  5.幼兒親子表演

  6.親子合作:抽序號交換禮物。

  組織幼兒和家長參與交換禮物活動,體驗與同伴交換禮物帶來的快樂。

  7.分享活動: 在音樂聲中,同伴分享帶來的零食。

  (四)共同收拾整理教室。

  小百科:其實說起兒童節的來歷,與俄羅斯有重要關聯。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

幼兒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糧食與人民生活、國家建設有密切關系,用處很大。

  2.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懂得要珍惜糧食。

  4.珍惜糧食、愛惜食物,不浪費。

  5.愛護莊稼,不踐踏。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如何珍惜糧食。

  教具準備

  1.動畫課件。

  2.谷子、麥子、玉米的頭飾。

  3.大米、白米飯實物。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2.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三位同學戴水稻、麥子、玉米的頭飾上)我們請這幾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們一定都喜歡我吧!我愿和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三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糧食。

  板書:糧食

  二、糧食來之不易

  1.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課件出示自制糧食擬人動畫,同時播放課文第一小節錄音)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一~場景四下載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場景五: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出示場景六: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農民們要把稻子割下來,捆成捆兒,運到地頭,再經過脫粒,碾去稻殼等許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們現在吃的大米。)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請小麥女士來說一下吧!

  (2)同學們,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據學生所答出示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小麥女士:好,大家說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帶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來的?

  演示動畫課件:《兒童營養面包的由來》

  小麥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記這最后一句話:“面包來得不易,千萬不要浪費。”

  師:讓我們感謝小麥女士的精彩演說,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請玉米小姐說了,我來總結一下吧!

  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學生背誦古詩。

  播放錄音:《鋤禾》,學生一起背誦。

  板書:糧食來得不容易

  (3)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怎么樣?

  板書:糧食與我們最親密。

  三、怎樣珍惜糧食

  (1)請你對辛勤種田的農民伯伯、農民阿姨,講一講你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學生回答:(同時板書在黑板上)

  老一輩革命家也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出示圖片<董必武讓女兒撿起飯粒>

  (2)糧食聽到同學們說要愛惜他們,非常高興,還有話對同學們說,我們來聽一聽。播放課文第三小節錄音

  你聽到糧食是怎么說的呢?

  講解:我國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積很少,糧食不充裕。我們國家一些地區有時會遭受自然界的災害。比如說:水災、旱災、地震、蟲災等,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時,災區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糧食,沒有糧食會怎樣?

  板書:缺少糧食出問題

  出示書中35頁圖片:這一輛輛汽車上裝著什么?要運到哪兒?

  為了有更多的糧食支援災區,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更加珍惜糧食)

  (3)最后,糧食還有幾句話想讓同學們牢牢記住。仔細聽糧食讓我們牢記什么?(出示一粒米與糧倉圖,同時播放第四小節錄音)

  糧食讓我們牢記什么呢?

  師問:如果我們都來把糧食當成寶,節約每一粒米,會怎樣呢?跟老師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們每位同學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365粒米)

  如果我們全班45位同學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約16425粒米)

  如果我們全國12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一粒米的話》)

  聽了一粒米的話,你明白了什么?

  板書:積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

  “議一議”欄目下載

  1.(投影出示兩位小朋友在莊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這兩位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給他倆提提意見。(我們要愛護莊稼,不踐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時,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這位小弟弟做得對嗎?你能給小弟弟講講該怎么做嗎?

  3.(投影出示兩位小學生在莊稼地里立起寫有“請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學生正從莊稼地里并排走過的畫面)這些同學中,哪些同學該受表揚?哪些同學該受批評?談談你的看法。

  五、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1.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惜糧食?

  (1)在學校吃早點,怎樣做到不浪費,誰有好辦法?請每位同學談一談。

  (2)在家中吃飯應該怎樣做?

  (指導學生具體做到不在飯桌上撒飯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不想吃的東西不能隨意扔掉。)

  小結:珍惜糧食要從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做到了珍惜糧食?誰來夸一夸他們。

  (可以支援更多的貧困地區,獻出一份愛心;此外,還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3.小常識:為了讓全世界的人民都來珍惜糧食,規定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貼橫幅“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讓我們都來記住這一天。

  4.總結全課:同學們,“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最親密,糧食來得不容易,缺少糧食出問題,積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讓我們每個小公民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

  5.齊讀兒歌。(見板書)

  板書設計

  糧食與我最親密,

  來得實在不容易,

  缺少糧食出問題,

  積少成多了不起。

幼兒園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一、素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數核心經驗是計數,小班年齡段最重要的手口一致點數。在學習唱數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手口一致的點要的學習目標,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核心點定為手口一致點次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并能夠

  活動中我以小兔過生日的情境從頭至尾進行貫穿,并通個環節的層層遞進,學習并鞏固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并引數。同時對于小班幼兒,過生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同時也景。小班幼兒剛進入集體生活不久,我希望借助為小兔過生子們感受同伴之間共同過生日的喜悅,促進同伴之間的友

  二、幼兒分析:

  在數數方面,小班年齡段的大部分幼兒已經能夠進行 5

  是唱數時一般只會從 1 開始按順序往下數,個別幼兒在唱數或循環重復數的現象。在唱數的基礎上學習手口一致點數是要的教育內容,小班剛入園的幼兒仍然處在唱數的階段,無體數一個物體。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雖然能夠做到手口一致并不理解物體總數的含義,如點數 1-5 個實物后,他們仍說只能做到伸出同樣多的手指來比劃。針對小班幼兒數數的現師力求引導幼兒在唱數的基礎上學習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跳數、不多數。

  三、環節分析:

  本次活動共有三個環節:

  第一環節:情景導入:小兔過生日。通過主人公小兔子兔子想開生日派對,邀請好朋友參加的情景。進而激發幼兒時引發幼兒回顧生活中過生日的經驗,為下一環節鋪墊。

  第二環節:派對前準備:采用多感官學習手口一致點數了兩個情景,第一個情景是布置房間,重點在觀察,引導幼房間內的物品,并嘗試通過手口一致點數的方式說出總數。幫助幼兒逐步鞏固 1-5 的點數經驗,并能夠在每一次點數后個情景是朋友作客,重點在傾聽,此環節是在第一環節的引導幼兒在傾聽的基礎上進行 4、5 的點數,并且說出總數

  第三環節:開派對:幼兒操作,鞏固手口一致點數。該小兔子完成生日愿望的情境中,嘗試通過手口一致點數選取班第一學期的計算活動,考慮到數字的辨識對于沒有接觸過度,為了目標的集中性,最后的操作選為點物對應。

  活動目標

  1、鞏固 5 以內手口一致點數,初步感知 5 的意義。

  2、感受朋友間的友誼,體驗過生日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鞏固 5 以內手口一致點數。

  難點:通過手口一致點數的方式說出總數。

  活動準備

  PPT、禮物盒人手一個、水彩筆若干。

  一、情景導入:小兔過生日

  1、導入語:

  1)今天張老師請來了一位好朋友,身上白又白。一雙紅眼請大家猜猜它是誰?

  2)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它邀請了好朋友到家里和它一起過兔就把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

  二、派對前準備:采用多感官學習手口一致點數。

  (一)布置房間:學習手口一致點數。

  活動過程

  1、提問:

  1)小兔為朋友們準備了什么?

  2)蛋糕有幾個?氣球有幾個?椅子有幾把?

  3)蛋糕、氣球還有椅子的數量比較少,我們一下子就能知生日帽和蠟燭數量比較多,我們怎么能夠把它們數清楚?

  2、學習用點數的方式數數

  1)請個別幼兒介紹數數方法。

  提問:你是怎么數清楚的?

  2)小結:當東西比較多時,小眼睛沒有辦法一下子知道有

  請小手幫忙。數一個,小手點一個,做到不多數,也不漏

  (二)朋友作客:鞏固手口一致點數。

  1、過渡:小兔子說:房間布置好了,現在就等著朋友們來

  2、朋友作客

  (1)小貓作客

  提問:什么聲音?(敲門聲)你聽見了幾聲敲門聲?

  (引導幼兒用手指比劃 1、2、3 的方式數數)

  小結:小貓一共敲了 4 下門,我們數 1 個,小手點一個,

  (2)小狗作客

  提問:什么聲音?(狗叫聲)小狗叫了幾下?

  (引導幼兒鞏固用手指比劃 1、2、3 的方式數數)

  小結:小狗一共叫了 5 聲,數量變多了,但是我們一邊數, 可以數清楚。

  三、開派對:幼兒操作鞏固手口一致點數

  1、過渡:朋友們都來了,小兔的生日派對正式開始啦!唱小兔要吹蠟燭許愿了。

  2、小兔的愿望:我最喜歡畫畫,我想要五支水彩筆。

  3、幫小兔實現生日愿望。操作要求:

  1)每人一個禮物盒,在桌上選擇小兔想要的五支水彩筆。

  2)用數一個點一個的方法,不要多拿,也不要少拿。

  3)拿好后帶著禮物,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活動總結

  本次的教學活動整個過程氣氛輕松,幼兒在看看、聽聽學習與鞏固。課后我對整個活動的過程及效果進行了反思, 享驗證環節要給予幼兒屬于他們思考的時間,讓他們自己發教師不停的說教灌輸。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語言游戲感興趣,能積極參與游戲。

  2、知道小動物喜歡吃什么,能正確的給小動物喂食。

  3、學說完整句子“xx愛吃xx”。

  活動準備

  小動物圖片、食物圖片、盒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小朋友們今天有一群小動物來到了我們班,想和大家做好朋友,你們想和小動物們做朋友嗎?

  二、基本過程

  1、認識小動物出示小動物的圖片,挨個介紹小動物

  2、了解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1)小動物們的肚子都餓了,你們知道它們都愛吃什么嗎?你們要是說對了,小動物們愛食物就會出現。

  出示小動物們愛吃的東西。

  (2)引導幼兒說出“xx愛吃xx”。

  3、玩給小動物吃食物的游戲

  (1)小動物們的肚子都餓了,我們應該先喂誰呢?老師有個好注意,老師這里有而紙盒,每一面上都有一個小動物,我們把紙盒拋起來,哪一面向上我們就先喂這個小動物。

  (2)教師拿大紙盒演示游戲過程:拋出紙盒,看到向上的小動物是誰,說出“xx愛吃xx”,拿出相應的食物貼在動物的嘴上,請個別幼兒示范。如果出現相同一面引導幼兒說出“xx愛吃xx”后繼續拋紙盒。

  (3)幼兒自由玩自己的紙盒玩具,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邊扔邊說“xx愛吃xx”。

  (4)結束:小動物吃飽了,和小動物們說再見吧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我園每個班都有一塊種植地,每天都是小朋友輪流去給這些植物澆水,并要求孩子們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做好觀察記錄。有一天,有個小朋友突然問我:“老師,這些植物為什么和人一樣可以慢慢長高呢?”我風趣的回答:“因為你們每天都給水它們喝呀!”沒想到這個小朋友追問我:“它們又沒有嘴巴,怎么喝水呢?”這個問題把我問倒了,想做回答,又怕不科學。于是我就去查閱了有關資料,這一查,才發現小小問題學問還真不小:原來植物吸收水分還屬于一種物理現象——毛細現象,并且這一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只是往往被我們忽略了,于是我就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會爬高的水寶寶》。

  這一活動緊緊圍繞幼兒科學教育的總目標: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學態度,愿意自己動手探究問題。2、獲得探究解決問題的感性認識。3、獲得有關周圍事物及其關系的經驗,并有使用傾向。這三點來設計,我將教育目標和內容蘊含在操作活動中,并運用啟發、引導、直觀形象法、討論法,表揚鼓勵等教學方法激勵孩子們去操作探索。

  環節一:提供給孩子許多材料,讓他們自由操作,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這一環節目的在于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并且能與同伴分享、交流。重在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探究的欲望。

  環節二:幼兒帶著疑問看課件,通過形象直觀的畫面,初步了解物體的毛細現象,引出活動主題。

  環節三:是實驗的驗證階段,也是本活動的重點。通過毛細玻璃管的實驗,科學地驗證了毛細現象,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環節四:把科學現象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孩子們通過實驗獲得的科學論證去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同時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讓知識得到了遷移。

  環節五:是活動的延伸。通過游戲——給水搬家,讓孩子們在快樂中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幼兒有主動探究的欲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2、了解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并在實驗中能主動與人合作。

  【活動準備】

  課件、醫用毛細玻璃管、各種顏色的顏料水、毛線、宣紙、棉布、餐巾紙、粉筆、紗布、拖把、抹布、棉花、海綿、幼兒事先折好的紙睡蓮。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實驗,觀察物體的變化情況,并引導幼兒思考物體變化的原因。

  幼兒討論:為什么把物體一端放入水中,沒放進去的部分也濕了?水是怎樣上去的?

  二、看CAI課件,初步了解物體的毛細現象。

  引導幼兒總結:許多物體中都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小管道,水就是順著這些小管道爬到物體上面去,這一現象叫毛細現象。

  三、幼兒做玻璃管實驗,驗證這一現象。

  小朋友每人一根細玻璃管,插入紅顏料水中,觀察水爬到管中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用毛細現象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1、幼兒解釋前面做的各種實驗,水是怎樣爬到紙、粉筆、毛線、紗布等上面去的。

  2、解釋花為何開得那么美?它是怎樣喝到水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也是屬于這一現象?

  3、游戲:睡蓮開花。并思考這是為什么?

  五、活動延伸:

  游戲:給水搬家。

  水寶寶想住到大一點的房子里去,我們怎么幫助它(不用倒的方法)。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操作,知道有的物體有被水溶解的特性。

  2、知道物體的溶化速度與水的溫度、物體的形狀大小等有關。

  3、通過實驗活動,激發幼兒觀察事物變化的興趣,訓練幼兒手腦并用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感知溶解的特性。

  難點:知道物體的溶化速度與水的溫度、物體的形狀大小等有關。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一只玻璃杯、鵝卵石。

  2、幼兒實驗用具、用品:每個幼兒三只透明杯、一只食用匙; 每組三種實驗材料,分別為面糖、砂糖、方糖;每組一盆溫開水、一盆涼開水。

  3、袋裝果珍、泡騰片。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觀察引導,激發興趣。

  ( 1)教師出示一顆鵝卵石,再將其放入裝水的玻璃杯中,讓幼兒觀察有什么變化。

  (2)請幼兒思考:鵝卵石在水中沒發生什么變化,那么其他東西放入水中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二、基礎部分:

  1、組織幼兒觀察了解實驗用品。

  (1)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桌上放著什么實驗用具和用品?

  (2)請幼兒觀察:碗內的果珍、方糖、面糖各是什么樣子(形狀),什么顏色,什么滋味?(豐富詞匯:結晶體、固體、粉末狀)。

  2、開始做實驗。

  教師預設問題,把這些糖放入水中會發生什么現象呢?那一種糖會先溶化?

  實驗一:

  (1) 讓幼兒從上述三種食品中各取少許放在自己的透明杯中。

  (2)引導幼兒觀察:不攪拌飲料,看看有什么變化?(提示:顏色怎樣,滋味如何?)用食匙攪拌后,又有什么變化?引導幼兒觀察哪種糖化的快。

  (3)指導幼兒做記錄,那種糖化的快,用數字1、2、3表示。

  (4) 幼兒將自己配制的飲料喝完,請每組一名幼兒講解實驗結果。化的最快的糖是什么形狀的,最慢的呢?

  教師小結:一些物質放進水中會不見,這種現象叫溶解,可溶于水的物品越是顆粒小的溶化的越快,物體的溶解與水的形狀、大小有關。實驗二:

  (1)讓幼兒取一種糖放入兩個碗中,一個加涼水,一個加溫水。引導幼兒觀察,那個碗里的糖化的快。

  (2)請幼兒做實驗記錄,并請幼兒講解自己的試驗結果。

  教師小結:可溶于與水的物品,在溫水中比在涼水中溶化得快。物體的溶化速度與水的`溫度有關。3、引導幼兒舉一反三。

  (1)教師提問:還有什么食品也是用開水沖泡溶解后飲用的?

  (2)教師提問:媽媽燒菜時用哪些東西使菜更有滋味?(鹽、味精、調味品)

  (3)教師提問:媽媽平時做家務時還使用哪些會溶解的東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教師小結:世界上有許多東西在一定條件下都會發生變化。有的原來是固體狀或粉末狀的東西,遇到水就會改變它原來的樣子。人們可以利用這些東西的特點來創造美好的生活。

  活動延伸

  生活經驗拓展:請幼兒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還能夠溶解在水里?請幼兒回家嘗試,與同伴交流分享經驗。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愿意改正自己缺點,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2、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3、能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缺點。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愿意改正自己的缺點,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難點:能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缺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有初步的認識。

  2.教師在幼兒保健手冊上查找去年元旦前后幼兒的身高。

  環境準備:

  1.教師繪制成長樹(貼在活動室墻上)5棵,每片樹葉上貼一名幼兒的照片,并根據幼兒去年的升高貼在成長樹的相應部位。

  2.裝有各種顏色、形狀的樹葉(幼兒和教師用卡紙自制)的籃子4個。

  3.幼兒人手一張自己的小照片。雙面膠數個。

  4.家長和教師用心形紙條寫下一年來幼兒的進步。

  5.上端開口的小紙箱1個。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請小朋友們在成長樹上找一找自己的那片樹葉

  (2)教師:“這片樹葉貼的位置是小朋友們去年這個時候的身高,小朋友們比一比今年你們的身高有什么變化?”

  (3)教師:“小朋友們比去年長高了多少?(用手指、樹葉等其他物品測量)

  (4)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片樹葉貼上自己的照片,并互相幫助把它貼在現在身高的位置。

  進行部分:

  1、我們進步了。

  (1)教師:“和去年相比小朋友們都長高了,我們除了長高了還有哪些變化?”

  (2)教師取出心形紙條,逐個講述每個幼兒的進步。幼兒為同伴的進步鼓掌加油。

  (3)幼兒將念完的紙條貼在自己的小樹葉旁邊。

  2、我們還有什么缺點

  (1)“和去年相比我們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可在我們身上都還有一些缺點需要我們改正。”

  (2)教師首先介紹自己要改正的缺點,并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在一張紙條上。

  (3)請小朋友們說說自己的缺點,并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在紙條上。

  (4)教師和幼兒將記錄缺點的紙條揉成紙團,放入小紙箱中封好。(5)教師:“明年我們再打開這個紙箱,看看誰改正了缺點。”

  結束部分:

  小朋友說唱《生活禮儀兒歌》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互相提醒、互相鼓勵,幫助大家改正缺點。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內容的選擇是適合我們中班幼兒現有水平的,活動內容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體驗性,這次活動孩子體驗了自己長大的喜悅,他們開始關心自己身邊的人,他們學會了主動幫助自己身邊的朋友,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嘗試著自己單獨睡覺等。這次活動也更貼近生活,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選材主題是來自于生活,只要是貼近他們的生活,活動的開展必然會受到關注。而且主題確定在于老師平時對孩子的交談,喜好關注,及時抓住他們所關心的熱點,是大部分幼兒感興趣。興趣是所有活動的動機,我們應關注、

  尊重并追隨孩子的興趣,不斷創造、探索,感知的平臺,不斷拓展他們的經驗和視野。

  通過本次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心里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并愿意改正。教學方式我采取了讓孩子主動參與,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說一說、貼一貼、畫一畫,讓孩子在多種感官、多次參與下進行活動,發現孩子很活躍,興趣極高,能積極參與到每個活動中去,幼兒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到了長大了,長高了,有一種自豪感,并渴望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我們還有什么缺點環節中,教師介紹自己的缺點并用簡筆畫形式記錄在紙條上,教師參與其中既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又與幼兒建立了平等的師幼關系,幼兒做記錄時,教師指導,教育的內涵在此其中自然而然滲透。同時幼兒也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思維結果。

  如果再重新上這節課,我要在幼兒平時一日生活中捕捉孩子的點滴進步,用圖片或光盤形式多樣的手法記錄下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在組織教育活動時展現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獲得自信、愉快、自豪的體驗,促進其健康成長!

  小百科:成長,指長大、長成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擺脫稚嫩的過程。

幼兒園教案 篇8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玩具真好玩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玩中發現玩具的外形不同,并能根據外形進行簡單的分類。

  2、能正確的分辯玩具的顏色,鞏固對形狀的認識。

  活動準備:

  積木若干、小筐若干、小車子、彩帶、布偶 、小食品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黑板上的形狀和顏色

  看,積木寶寶要和小動物玩游戲呢?可是積木寶寶走哪條路,才能最快找到小動物呢?

  二、找找看,要走什么顏色的路能最快找到小動物

  仔細看看,幫著找一找,并請孩子說說,為什么走這個顏色的路能最快找到小動物呢?

  三、比一比,誰的積木堆得高,他用了什么顏色、形狀的?

  我們來玩游戲吧?看看誰的積木堆的高,都用了些什么顏色?是什么形狀的呢?(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上來說說。)

  四、要畫畫了,快收玩具吧!分類活動

  1、快,要畫畫了可是桌子上這么多玩具都找不到自已的家了。小朋友說說,怎么辦呢?”請幼兒(根據玩具形狀、顏色)將玩具送到相應的簍筐中。

  2、“玩具們都累了,請小朋友們送玩具回家休息。”幼兒自發收拾玩具,同類玩具放在一個筐內將筐送到玩具柜中相應標記處。

  3、請小朋友們關心玩具們是否都回到了家。 “謝謝小朋友們,這么愛護我,關心我,明天我再出門和你們玩。”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八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五篇05-11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七篇05-13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八篇05-10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十篇05-10

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八篇05-14

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五篇05-12

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九篇05-11

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9篇05-16

精選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錦集5篇05-13

精選幼兒園春天的教案模板錦集6篇05-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一区不卡 |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 久99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香蕉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tv黄 | 日韩欧洲在线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