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教案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石頭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利用石頭進行藝術創作。
3.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用毛筆均勻地在石頭上涂色。
難點:利用石頭的造型進行藝術創作。
活動準備:
1.不同形狀的石頭若干。
2.顏料、毛筆、水桶、紙盤、雙面膠、塑料墊板。
3.石頭創意電子稿圖片若干張。
4.《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CD曲。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交流討論師:小朋友們,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看,是什么?(石頭)你還在哪里見過它?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小朋友說出石頭有這么多用途,石頭還可以做成什么呢?
二、示范欣賞提出要求1.出示石頭范畫,說一說石頭畫是怎樣做成的。
2.教師示范 ,提出要求。
師:有些石頭畫是根據石頭形狀來想像繪畫圖案、有些石頭畫的制作是根據石頭組合粘貼造型而完成的。所以首先要選擇石頭,看看石頭像什么,能做什么畫。然后在石頭上涂一層漂亮的顏色,換顏色時一定要把筆在水桶里涮干凈,涮筆時要輕輕的,不要甩到別人的身上,把毛筆頭上的水在桶邊擋掉,再在干毛巾上把水吸干凈。再蘸上顏料畫上漂亮的圖案,如果有顏色碰到手上要用濕毛巾及時擦手。將石頭放到盤子里,添畫上漂亮的的花邊,一幅石頭畫就畫好了。
3.播放好看的石頭畫,請幼兒欣賞石頭畫作品。
師:老師這里還有好看的石頭畫作品,我們一起看看吧。
三、啟發引導,拓展想象1.交流、想象。
師:你想做什么樣的石頭畫?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石頭造型,說給同伴聽一聽。
2.教師給予適當指導。
四、幼兒創作,教師指導師:石頭王國要舉辦一個"石頭創意展"需要許多奇特的石頭畫作品,小朋友們都是小小藝術家,快來大顯身手吧。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學習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夠主動和同伴擁抱,體驗相親相愛的快樂。
3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兩種顏色的小鳥各一個,兩種顏色的小鳥頭飾卡兩張。
2.《兩只小鳥》音樂。
3.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樹和小鳥導入。
1.認識兩只小鳥,知道他們的名字。
2.和小鳥一起做律動。
二、出示手偶,激發幼兒興趣,學習歌詞。
1.教師將兩只小鳥的手偶套好藏在背后,分別出示兩只手偶,像小朋友介紹紅色的是"丁丁"和藍色的"冬冬",他們是相親相愛的好朋友。
2.教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一遍。
三、聽音樂,會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1.教師把自己當成大樹,兩只手帶著手偶,邊唱歌邊用手偶做動作,引導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唱。
2.詢問幼兒它們在玩什么游戲?什么游戲要多起來呢?(捉迷藏)
四、集體玩捉迷藏的游戲。
1.分組女孩扮演丁丁,男孩扮演冬冬,教師來當大樹,手上戴著手偶,給幼兒以指示。
2.幼兒自由選擇扮演丁丁,冬冬,并帶上頭飾,游戲再次進行,提醒幼兒主動和同伴擁抱,體驗相親相愛的快樂。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幼兒創設了情景表演,讓幼兒在游戲表演中學唱歌曲,學會和同伴結伴游戲。在表演過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開心,知道要根據歌詞的內容有禮貌地按要求進行表演,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和主導地位。
教材的選擇:《兩只小鳥》是一個韻律比較歡快的音樂。以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情節導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提問:兩只小鳥坐在哪里?它們分別叫什么名字?兩個好朋友為什么會各自飛走?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并且結合自身的動作暗示,讓幼兒在第一次傾聽的過程中,在理解的基礎上學說歌詞。這個環節中,我發現這首歌曲的歌詞對小班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體驗的,所以在學的時候,孩子很樂意去說、去唱。這次活動很符合小班幼兒的實際,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興趣。
教法的安排:在學習《兩只小鳥》的時候,我巧妙地運用了示范,第一次我用兩只小鳥的手偶進行情景表演,讓幼兒在觀看的同時理解好朋友之間應該相互謙讓,沒有朋友會很孤單,同時激發幼兒學唱歌曲。這一環節中,幼兒的注意力很集中,能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大膽地猜測故事的發展情部。最后引導幼兒自主表演,讓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據歌詞來做動作,讓孩子更好地,更直觀地感知歌詞。
本次活動總的來說比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但在過程中還是有所欠缺,特別是最后孩子們自己帶上紙偶完整演唱歌曲時,手上紙偶的角色分工不是很明確,邊唱邊做動作有點顧不過來,所以顯得有點亂。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吸取經驗,將教學活動組織得更好。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玩線活動中感受到樂趣,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2.培養做事認真、專注的習慣,發展創作性思維。
活動準備
五顏六色的毛線若干,彩筆,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大班兩名小朋友演示的翻繩表演,一邊翻繩一邊說兒歌:伸出你的小手,我們來翻繩;一翻老牛槽,老牛來吃草;二翻是菱形,我們記得牢;三翻一扇門,門前有棵樹;樹上結果子,結了多少個?伸出手來數一數……讓幼兒進入情境中,引起幼兒對線的興趣。
剛才小朋友表演的精彩嗎?他們是用什么道具在表演?(毛線)你想不想玩一玩毛線?
二、鼓勵幼兒自由玩線,初步探索線的玩法。
1.教師為幼兒每人準備一條毛線,提問:你手中的線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引導幼兒說出毛線的柔軟性,顏色不一樣)讓幼兒自由玩線,一段時間后,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么玩線的?(先玩后說)
幼a:捏著線的一頭擺來擺去,像柳枝;
幼b:把線螺旋的擺在桌子上像棒棒糖;
幼c:在線上能打好多結;
幼d:把線剪成一節一節的,擺在桌子上像小草……
幼兒說的線的每一種有意義的玩法,教師可鼓勵幼兒一起嘗試著玩一玩,充分調動玩線興趣,捕捉每一個孩子創造性的閃光點。
2.原來線有這么多玩法,老師這也有一種新的玩法,老師將線的兩頭系在一起打一個結,你還能玩嗎?讓幼兒嘗試著玩一玩,并說說自己怎么玩的?有的在桌子上擺出了圓形正方形,有的借助兩只手和嘴撐起一個三角形,少數幾個孩子翻起了繩(在家曾經有過和家長翻繩的經歷)這個引起了孩子的極大興趣,教師抓住這一點,讓幼兒到前面演示,讓同伴交同伴比單純的教師教幼兒效果更好。
師結:咱們小朋友真厲害,一條普通的線能變出這么多有趣的花樣,如果老師給你許多根線你還會有新的玩法嗎?
三、引導幼兒探索多根線的.玩法。(先說后玩)
1.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玩法,激發幼兒的想象靈感。孩子的想象力真是豐富,有的說編辮子,有的說拼彩虹,有的說纏成線球……
“那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做成作品看看呢?現在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許多材料,請你去選擇你喜歡的材料完成你的作品,可以幾個人合作完成。”教師在旁邊做適時的指導。
2.作音樂線畫,讓幼兒用線表現出舒緩和歡快的音樂。
活動延伸
將各色毛線投放到活動區,鼓勵幼兒繼續玩。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在一次午餐活動中,我發現我班有許多小朋友不喜歡吃芹菜,許多小朋友把芹菜撿出來扔在一旁,我努力勸說他們吃,他們仍是一副不情愿的表情,于是我想設計一節有關介紹芹菜的課,希望通過讓幼兒認識芹菜,了解芹菜的基礎上能夠喜歡吃芹菜。
目標:
1、認識芹菜,培養幼兒樂意探索。
2、知道芹菜對人體的有好處,樂意吃芹菜。
3、體驗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樂趣。
準備:
1、帶根、葉的芹菜若干;
2、芹菜、肉末餡子;一次性臺布六塊;餃子皮若干;
3、錄像片:幼兒大便拉不出痛苦的樣子;
4、識字卡:芹菜、根、莖、葉。
設計:
一、產生觀察芹菜的興趣
——出示芹菜: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芹菜)
老師出示芹菜的大字卡。
二、誰能告訴老師,芹菜長什么樣子?
——幼兒人手一棵芹菜,仔細觀察。
芹菜最下面的是根(出示字卡根)象老爺爺的胡須,是長在土里的。
根的上面是莖(出示字卡莖)上面細下面粗,摸上去一棱一棱的。
葉子長在最上面,綠色的,邊上一屈一屈的不光滑。
小結:芹菜是由根莖葉組成。
三、了解吃芹菜的好處
(一)你們喜歡吃芹菜嗎?吃的是芹菜的哪一部份?(莖、葉)
(二)芹菜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覺?
(三)看錄像,了解芹菜能夠幫助小朋友消化食物,順利排便。
(四)讓幼兒觀察芹菜中的纖維,了解纖維能幫助大家消化食物。
(五)介紹芹菜的其他作用,如降血壓。
四、了解芹菜的多種吃法
(一)這么好的芹菜有許多的吃法,如芹菜炒肉絲、芹菜炒胡蘿卜、芹菜炒豆腐干絲等。芹菜還有一種很好的吃法就是包芹菜餃子。
(二)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包芹菜餃子,有誰知道包餃子需要些什么?(幼兒說一樣,老師拿一樣)
(三)老師示范包餃子的方法。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延伸活動:今天我們包了餃子,等一會兒,請阿姨煮來給我們小朋友吃好不好?
教學反思:
活動中我們始終貫徹《綱要》精神,“幼兒科學教育是指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身的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操作、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芹菜的外形特征,體驗操作的樂趣。
(2)初步了解芹菜對人體的好處。
活動的第一部分,幼兒通過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等各種感官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根、莖、葉,充分感知了芹菜的外形特征;
活動的第二個部分,讓幼兒通過觀看錄像,知道了芹菜對人體的好處,并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知道芹菜里含有纖維,就是纖維幫助我們消化食物,使我們的大便通暢,并通過自己動手在芹菜里找到了纖維;
最后一部分,幼兒自己動手涼拌芹菜,使幼兒知道了芹菜有多種的吃法,并使幼兒的情緒達到了**,幼兒品嘗到了自己動手做的菜,可高興了。在這個活動中,幼兒獲取了廣泛的科學經驗、學習科學的方法,發展了幼兒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好奇心,并享受到了自己的成功,得到了愉悅的情緒體驗,產生了學習科學的興趣,萌發了對大自然的關愛。
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由于是借班上課,教師對幼兒的前期經驗不太了解,因此在最后涼拌芹菜的時候,沒有將要求交待清楚,造成一開始幼兒不會操作,有的幼兒糖放多了,有的幼兒醋放多了,后來在老師的補充要求下,幼兒才學會了如何涼拌芹菜。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能用固定節奏拍手、跺腳或用打擊樂器伴奏及律動表演等形式參與歌曲表現。
2. 在欣賞、演唱音樂活動中初步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美、表現音樂美,通過音樂激發幼兒對草原及民族音樂的熱愛。
3. 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4. 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歌曲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打擊樂器、筷子、雙響筒或小竹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欣賞舞蹈《草原上的小騎手》
師:“小朋友們,草原上的小朋友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蒙古族舞蹈《草原上的小騎手》,你們想看嗎?”(播放舞蹈《草原上的小騎手》)“看了舞蹈,你們知道蒙古族的小朋友他們最喜歡干什么嗎?”(騎馬)“那里的小朋友最喜歡騎馬了,那里的小 朋友個個都是草原小騎手。”
二、聆聽樂曲《賽馬》
師:“下面就讓我們跟著小騎手們一起到草原上去賽馬”
師:“小朋友們!合著音樂揚起你們的小馬鞭!”(播放樂曲《賽馬》)
三、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1.帶著問題聽歌曲。
“小朋友們,《賽馬》的音樂好不好聽呀?草原上還有更好聽的歌曲呢!讓我們一起看著歌詞聽歌曲,聽完之后,誰能說說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們最會干什么呢?”(課件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幼兒帶著問題聽歌曲。
師:“蒙古族小朋友最會干什么?”(騎馬、射箭、摔跤)
2.在動作表演中感受節奏。
“下面老師做一個動作,你們猜猜老師做的是什么動作?(拉弓射箭)”教師表演:“大雁見我繞道飛呀,黃羊見我躲著走,我是草原——小射手。”
“誰愿意上來表演小騎手呢?”(幼兒表演,老師用雙響筒模仿馬蹄聲伴奏)
“老師還想當小摔跤手,誰上來跟老師比試比試?其他同學為我們加加油!”
在表演中我們接觸了兩種節奏:
一種是馬蹄聲節奏(雙響筒)x x x x┃ x x x x┃
一種是加油的節奏(鈴鼓)x x┃x x┃
用雙響筒和鈴鼓練習這兩種節奏。
3. 有節奏的念歌詞。
第一段跟老師念,二、三段試著邊念邊敲。
4. 熟悉旋律。
(1)教師范唱曲調(介紹下滑音)。
(2)用“ɑ”音模唱曲調。
(3)彈舌模唱。(用“彈舌”的方法模仿馬蹄聲,模唱曲調。)
5.學唱歌詞。
(1)學唱第一段,體會歌曲速度及情緒。
(2)引導跟琴試唱二、三段。
6.練唱歌曲。
(1)跟歌曲范唱練唱歌曲。
(2)嘗試用不同力度唱(創設音樂情境“小騎手由遠到近”)。
(3)師生接唱。
(4)分角色唱(小騎手隊、小射手隊、小摔跤手隊)。
四、創編、表現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1.小組討論、創編。
選擇用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或小樂器方式來表現這首歌曲。
2.集體展示、評價(鼓勵幼兒自信地參與表演、評價)。
將幼兒分為小樂器組、舞蹈組、策馬揚鞭組等,邀請幼兒上臺跟老師一起跳舞。
1.聽音樂,初步感受蒙古音樂風格。
2.初步學習舞蹈。
理鬃毛動作、騎馬動作、聳肩動作、甩鞭動作、筷子動作等舞蹈表演。
3.看圖譜初步練習舞蹈。
4.聽音樂嘗試練習舞蹈。
5.完整練習舞蹈。
活動延伸:
課件播放歌曲《天堂》,教師小結:“這堂課我們一起隨著小騎手在音樂中走進了美麗的大草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也感受到了小騎手的歡樂,在小騎手的心中草原就是人間的天堂,最后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草原歌手滕格爾演唱的歌曲——《天堂》。在歌聲中讓我們和草原說“再見”。
活動反思:
本節課通過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在觀看草原上的美麗風景,了解蒙古族的風俗人情,讓幼兒感受蒙古族人的生活,體驗他們的情感,不僅能給幼兒身臨其境的感受,而且能讓幼兒初步感受到蒙古族音樂的一些特點,這樣既為后面的歌曲學唱中的大跳音程這一教學難點作了鋪墊,又把幼兒的視角轉向對整個蒙古族音樂風格的認識。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蕩秋千》。
2、復習已經學過的歌曲。
3、認識漢字“秋千”、“像”。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學會兒歌。
難點:流利地朗讀,同時認識漢字。
活動準備
兒歌漢字卡:《蕩秋千》及已經學過的部分字卡。
活動過程
(一)、欣賞畫面并提出問題
觀察問題:
(1)圖中有什么?
(2)兩個小娃娃在做什么?
(3)小朋友們有沒有玩過秋千?在哪里玩過?
收書。出示字卡:聽音樂收書。
(4)聽讀:我們一起來聽聽叔叔阿姨給我讀的這首詩歌吧。(聽錄音磁帶)
(二)出示大范例,幼兒跟讀。
老師呀把小朋友書上的字寶寶變大了,把他們請到黑板上來了,請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讀吧,要讀的和錄音機里的叔叔阿姨一樣好聽哦!
(三)游戲
小朋友剛才聽了叔叔阿姨給我們讀的詩歌好聽嗎?現在字寶寶要和我們玩游戲了。請看黑板。
游戲一:什么字寶寶不見了?(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將大范例中所學到的新字蓋住,讓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漢字不見了?)
游戲二:什么字寶寶變大了?(用大字卡蓋在大范例中相應的字上面)
游戲三:我的字寶寶在哪里?(教師出示字媽媽,即大字卡,幼兒找出字寶寶-----小字卡)
教學反思
這節課,在圖上小朋友們愉快的蕩秋千的場景中展開,活動中,孩子們因為很向往去蕩秋千,故對兒歌的學習很順利,對字寶寶的認識也掌握得好。只是如果能在活動中有真的秋千讓孩子們玩一玩就更好了。
幼兒園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清明節一過,就到了五一勞動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了解傳統文化很重要!
活動目標:
1.知道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人民節日。
2.了解各行各業人們勞動,并體驗勞動是件辛苦又快樂事。
3.激發愛勞動愿望。
活動準備:
布置幼兒去附近理發店理發,到超市購物等,了解人民勞動。掛歷一本、幼兒帶家長工作照一至兩張,工人、農民、醫生、教師、科技人員、司售人員、服務人員工作錄像片斷。
活動過程:
一、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
1.教師請幼兒認讀5月1日,提示幼兒想一想為什么字是紅色?是什么節日?誰節日?
2.講解“五·一”節來歷,告訴幼兒這是全世界勞動、工作人都過一個節日。知道是所有勞動人民節日。
二、認識誰是勞動人,他們都做哪些工作。
1.觀看錄像片斷,邊看邊穿插提問和引導,啟發幼兒理解勞動者是用自己勞動為大家服務人。
2.談談自己身邊勞動者。請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拿出家人照片說一說他們都是干什么。教師引導孩子們發現他們工作和小朋友生活關系,引導幼兒尊重他們。
三、請幼兒回憶參觀理發店、超市情景,進一步了解這些地方工作人員勞動辛苦。
教師提問:你在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們是怎樣勞動?
四、讓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
五、幼兒討論,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勞動是件辛苦而又快樂事。
1.理發店叔叔阿姨都干些什么事?
2.沒有他們會怎樣?
3.超市里叔叔阿姨每天站著累嗎?
4.既然累為什么還要干?
5.你覺得他們心情怎樣?為什么?
六、帶領幼兒參加幼兒園公益勞動(撿石子、撿樹葉、掃地),并觀察勞動后場地整潔,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勞動辛苦和快樂。
七、師生共同布置“勞動人最光榮”展覽,將家長工作照裝飾后張貼在上面。
八、活動延伸
讓幼兒為老師、父母或其他勞動者制作一份小禮物,祝賀他們節日。
活動反思:
通過此活動,讓孩子走出幼兒園,走向社會,可以讓幼兒了解和懂得尊重他人勞動,尤其是父母為自己所做事情,培養孩子們從小就懂得關心他們,關心身邊事,從而提高孩子們責任感與社會適應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增加幼兒在雪天的自我保護能力。
2、了解一些安全小知識。
二、活動準備
雪天出行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這些天下了厚厚的雪,路很滑,在雪天我們小朋友都要注意哪些事情,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呢?”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些雪天的安全措施。
(二)教師小結
1、首先在雪天,要認真走好每一步,選擇雪較厚的地方行走,注意地面狀況,尤其避免踩在較薄較平的雪片或冰面上,嚴禁打滑。
2、其次是上放學回家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在馬路上行走或滑冰。
3、雪天穿鞋要講究。路面容易結冰,不能穿皮鞋、硬塑料底鞋,穿著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或者抓地較好的運動鞋,而且應盡量穩步前行,以防發生事故。
4、戶外游戲時,可以玩打雪仗,但一定不要拿雪球往同學臉上、頭上砸。以免傷到眼睛和頭部。
5、上下臺階時也要注意,要掌握好身體的重心,保持身體平衡,避免摔傷。
6、在玩雪過程中也會有很多隱患,如摔傷,劃傷,砸傷。
小朋友們,安全來自時刻警惕,事故源于瞬間麻痹。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冰天雪地,請大家小心翼翼,保護自己!
(三)結束部分
那我們的爸爸媽媽在雪天氣騎自行車開車時怎樣注意安全?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推薦】幼兒園教案合集八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教案合集六篇05-10
【推薦】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6篇05-17
【推薦】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9篇05-15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八篇05-13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5-09
【推薦】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5-16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7篇05-15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8篇05-18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6篇05-13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7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