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教案集錦五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目測6以內的數,初步體驗數的守恒。
老師演示講解,孩子動手體驗,實現對6的組合認識。
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及一定的數感。
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認訓6的組合情況,建立6的數字概念。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2)幾種時下有的水果(3)水果圖片每人一份:18個水果寶寶(6個紅蘋果、6個綠蘋果、6個香蕉)(4)一把水果刀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果園里的水果豐收了,水果們都在爭論著自己的數量多,瞧
二、集體活動
1. (1)教師拿出桔子的卡片玩具說:“桔子寶寶說我多,梨寶寶說我的多,小朋友看看,桔子寶寶和梨寶寶一樣多嗎?為什么?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幻燈片圖1)
。2)請小朋友用目測的方法,1個1個,2個2個,3個3個…..
小結:通過數數才能知道多少,原來桔子寶寶和梨寶寶一樣多。
2. (1)排除排列方式的不同干擾,感知數的守恒。這時梨寶寶有了一個好主意,變了個隊形?提問:變成的隊形和原來一樣嗎?為什么? (如幻燈片2)
小結:雖然梨寶寶隊形不一樣,但是他們的數量是一樣的,都是6
(2) 排除顏色的干擾,感知數的守恒。這時桔子寶寶也要變魔術了,提問:他們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如幻燈片3)
小結:剛才的桔子寶寶,顏色不一樣,但是它們的數量是一樣的,都是6
(3)排除大小的干擾,感知數的守恒。這時西瓜寶寶著急的也來了?他也搖身一變,提問:現在的西瓜寶寶和原來一樣嗎?為什么?如幻燈片4
小結:西瓜寶寶它們大小不一樣,但是它們的數量是一樣的,都是6
。ㄟ^渡語)水果寶寶玩得可真熱鬧,咱們也一起加入吧!
三、 操作活動(放背景音樂并聽口令取物)
。1)幼兒每人拿出6個紅蘋果寶寶,用紅色蘋果寶寶任意擺放一個圖案。然后再取6個綠蘋果寶寶,用綠色蘋果寶寶任意擺放另一個圖案。說說兩者的一樣和不一樣。(數量、形狀一樣;顏色不一樣和擺成的圖案也不一樣)
(2)兩個小朋友一組,每人取6個香蕉寶寶,用香蕉寶寶隨意擺成圖案或擺放。 (感知無論擺成什么造型,數量都是不變的)
。3)品嘗水果。老師把水果每個分成6份,分別分給6個孩子吃,進行相應教育。
總結:剛才啊,小朋友表現各個棒極了,都用水果寶寶擺出了各種圖形,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像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但數量是一樣的東西,下面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找找吧。
教學反思
1、開展本活動之前應該有一個情感鋪墊,調動起孩子們對水果的喜愛之情。
2、在活動中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再多些。
3、應該讓孩子們涂顏色數數,把美術知識更多地溶入數學課堂,對提高孩子的興趣更有利。
4、做個“找朋友”游戲會更好。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覺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實。水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能夠促進消化。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體驗與同伴一起利用黃豆葉柄制作寶塔的方法。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3、萌生幼兒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選擇好一塊黃豆地,把制作好的若干座寶塔放在地里。
2、活動前請家長帶幼兒到公園等處觀察寶塔的外形。
3、橡皮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去外面散散步,看看我們的.植物園里有什么變化?
2、幼兒來到黃豆地里自由觀察,教師提問:
。1)你在地里發現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秋天葉兒變黃了、葉兒落了下來,只剩下光禿禿葉柄的同時發現自制寶塔)
。2)教師出示幼兒發現的寶塔提問:說說這像什么?
(3)師幼共同給寶塔取名字。
二、討論制作材料
1、師:你們知道這是用什么做成的嗎?(幼兒觀察后自由回答)
2、幼兒討論怎么樣做成的?
3、請幾個幼兒試著用一些現成的葉柄制作寶塔。
4、教師總結:這是用黃豆葉柄制作成的寶塔,它是由一根根葉柄編織而成的。今天我們也來動動我們的小手制作一座寶塔好嗎?
三、幼兒制作寶塔
1、你想和誰一起合作就和誰一起合作。
2、幼兒采摘粗細差不多的葉柄開始制作。
。1)、將兩根葉柄直角交叉放好;
。2)、把上面的葉柄兩端向下對折(成“T”字形);
(3)、再取一根葉柄緊靠對折葉柄與橫著的葉柄成直角交叉折下一端,另一邊相同;
(4)、依次兩邊往下加織葉柄;
(5)、最后把折下來多余的葉柄用橡皮筋扎好,即成寶塔。
3、引導幼兒用橡皮筋作為輔助,教師適當予以幫助。
四、送我們的寶塔回活動室,開個寶塔展覽會。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在游戲“找小鴨”“秀小鴨”的情境中學習歌曲。
3.知道應該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小鴨手偶,頭飾若干、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有一只不講衛生的小鴨,頭上、身上都是臟兮兮的,沒人愿意和它交朋友,它覺得好孤單啊,(你們說怎么辦呢?)有一天它來到了小河邊,看見自己在河水中的倒影,嚇了一跳,它就決定要在小河里洗干凈,我們來聽一聽它是怎么洗的。
二、學習歌曲
1.感知歌曲,理解歌詞。
(1)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2)理解歌詞
提問:這只小鴨去干嘛了?小鴨洗澡跳到哪里?洗了身體的什么部位?先洗哪兒再洗哪兒?(你們會唱這句歌詞嗎?讓我們一起來一邊唱這句一邊學一學小鴨洗澡)結果怎樣呢?
(3)傾聽歌曲第二遍
師:是這樣嗎?我們再來聽一聽。(結合肢體動作表演唱)
2.傾聽范唱,觀察游戲玩法
(1)游戲:找小鴨
師:瞧,小鴨子洗完澡多干凈呀!你們誰是講衛生的小鴨子呢?讓小鴨來找一找(出示小鴨手偶)教師邊唱歌曲邊用小鴨手偶有節奏地點幼兒,在唱至最后“真干凈”時指著幼兒問:誰是講衛生的小鴨?(幼兒回答)
師:我是唱哪個字時找到講衛生的小鴨的?你會唱這一句嗎?(與幼兒一起唱)
請他和小鴨一塊兒洗洗澡吧。還有講衛生的小鴨呢,我們一起再去找找(教師反復唱若干遍,與這名幼兒一起找出若干名幼兒)。
(2)教師帶領幼兒表演唱。
三、鞏固學習歌曲,游戲:秀小鴨。
1.教師示范添加游戲情節
師:小鴨洗澡洗得可干凈了,怎樣把干凈漂亮的小鴨秀給別人看呢?(教師再次示范演唱,歌曲結束擺出展示造型)
2.師:誰還能想出新的造型呢?
(請個別幼兒表演并創編造型)
四、全體幼兒表演唱歌曲,結束活動。
師:你們都是講衛生的小鴨,都來洗洗澡,把最干凈的小鴨秀給大家看看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取得好的效果有以下方面:本次的歌唱活動——《小鴨洗澡》內容簡單、生動活潑、旋律歡快、且鴨子是幼兒喜歡的動物,這些都能讓孩子們更感有趣,激發學唱歌曲的興趣。教學方法上則運用反復傾聽法、圖譜教學法、游戲法,這些教學方法有利于幼兒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歌詞內容,做到寓教于樂、自主學習。在活動過程中我先從與幼兒生活貼近的洗澡談話導入活動,并把歌曲中“洗洗××、洗洗××,洗得真干凈呀,真干凈”這一句活動中的難點,結合幼兒自身洗澡的經驗,邊做動作洗身體的部位、邊哼唱歌曲中的旋律,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在做做、唱唱中掌握了活動中的難點,活動難點得以突破,也為后面的學唱環節和創編環節作了鋪墊;然后讓幼兒完整傾聽歌曲,并結合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在傾聽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幼兒較快就學會演唱歌曲,再利用游戲“大風吹”來邊游戲邊鞏固歌曲;之后的創編環節則結合第一環節中談話“洗澡洗了身體的那個部位?”和“大風吹”的游戲來創編歌曲,加強幼兒的自主學習。整個活動我的設計和引導由淺入深、逐層遞進,體現教學上的層次性。我的提問簡練、有效,能很好地引導幼兒理解活動內容,更快更好地實現目標。在師幼互動方面呈現出積極的互動關系,幼兒充分傾聽、充分感受,教師充分尊重幼兒、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活動,對幼兒的各種問題給予積極回應。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數概念是幼兒在事物間建立兩種關系的總和,其中的一種就是順序關系。有的幼兒已經會按一定的規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兒還不知道按一定的規律排序。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以給媽媽串項鏈的情景,開展此次活動。
活動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環節讓幼兒說說媽媽,激發對媽媽的愛,從而來給媽媽送禮物。第二環節讓幼兒初步了解abab和abbabb的模式規律。第三環節讓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模仿,鼓勵幼兒自我創新排序規律。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物體的顏色進行排序,初步了解abab和abbabb的規律。
2.在為媽媽畫項鏈的過程中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蠟筆、已經畫有一段項鏈的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討論(引導幼兒說出媽媽的特征,從而愛媽媽來送禮物給媽媽)
1.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嗎?(愛)你們為什么愛媽媽呢?(因為媽媽漂亮;媽媽也愛我,給我們做飯吃;媽媽天天照顧我們;媽媽給我們買書和玩具;媽媽天天送我們上幼兒園……)
2.你們都愛自己的媽媽,那么你們想送給媽媽什么禮物呢?(漂亮的花,衣服,項鏈……)
二、觀察感知(初步了解abab和abbabb的模式規律)
1.出示教師制作的項鏈:我也非常愛自己的媽媽。老師做了一條項鏈,準備送給自己的媽媽。
2.引導幼兒觀察項鏈珠子的排列順序:這條項鏈的珠子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他們是怎樣排隊的?(引導幼兒了解有規律abab和abbabb)
3.珠子還可以怎樣排隊也又漂亮,又有規律?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鞏固模式排序的規律,鼓勵幼兒有創新)
1.提要求:我們也來做一條想來送給媽媽吧。但是媽媽喜歡有規律排隊的項鏈。
2.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操作紙進行操作。
3.鼓勵已完成操作的幼兒嘗試在沒有提示的操作紙上為媽媽畫項鏈。
4.交流分享。引導幼兒說說,送給媽媽項鏈有么顏色,怎樣排隊的。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跨跳35cm高的障礙物、觸物跳和快跑的動作。
2.產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在主題墻張貼飛人劉翔、喬丹比賽時的照片。
2.請家長帶領幼兒觀看體育節目,了解籃球和跨欄等體育項目。
3.冠軍獎牌若干,幼兒用書
4.場地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了解“飛人”
幼兒參觀主題墻照片,引導幼兒互相說說:照片上是誰?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把劉翔、喬丹成為“飛人”?說一說自己喜歡什么體育活動。
2.幼兒學習跨跳35cm高的障礙物及觸物跳的動作。教師示范講解跨跳障礙物和觸跳物的動作要領:跨跳障礙物要先助跑,前面的腿抬高跨過障礙物,另一條腿緊接著跟隨跨過;觸物跳時先助跑,到籃板前,并腿屈膝用力跳起。幼兒嘗試按動作要領練習跨跳和觸物跳的動作。
3.游戲:《我是小超人》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和規則:
(1)跨跳障礙物時,需單腳跳起,如碰到障礙物則需重新跨跳。
(2)到達終點后小手必須觸碰到籃板方可返回。
幼兒可幾人一組進行比賽,也可分四組以接力的形式進行游戲。游戲可反復進行。
4.總結游戲情況,教師與幼兒共同評出每組的冠軍或優勝組,并為他們頒發獎牌。
【有關幼兒園教案集錦五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7篇05-08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5-17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8篇05-16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5篇05-15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5-13
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五篇05-11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5-10
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六篇05-15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5-14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4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