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聽各種動物的叫聲并模仿。
2、通過印手印的活動鍛煉孩子們手部的肌肉。
3、通過表達各種事物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4、通過各種劃割的活動提高孩子們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調節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叫聲的錄音,圖章,簽字筆或彩色鉛筆,濕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聽各種動物的叫聲并模仿。
① 聽各種動物的叫聲并說說這是什么動物的叫聲。
-這個叫聲是什么動物的聲音呢?
-這個是可怕的獅子的聲音。
-我們來模仿一下這些聲音怎么樣?
-獅子是怎樣叫的呢? 獅子是“奧~~”這樣叫的,獅子的聲音很嚇人。
-我們再來聽一遍獅子的叫聲怎么樣?
-我們把剛才模仿的動物用印手印的方式印在圖畫上怎么樣?
二、展開
1、一邊看活動紙一邊討論。
① 說說動物園的樣子以及你的經歷。
-這是哪兒呢?
-這是動物園,你去過動物園嗎?
-但是這個動物園里沒有什么動物,動物都去哪兒了呢?
-我們用手給動物園印出一些動物來怎么樣?
2、在活動紙上印出動物的樣子。
① 回憶一下動物園里的風景,想象一下動物園里的動物并表現出來。
-動物園里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想一想都有哪些動物。
-把想到的動物印在之上。
② 想想有哪些印手印的方法,自由發揮,表現出動物園里的樣子。
-老師告訴孩子們印手印的方法。(做示范) 老師給孤單的猴子印出朋友來。
-大家想印出哪些動物呢?
-如果有想到的動物就按照腳印印出正確的動物來。
③ 用簽字筆和彩色鉛筆補充完整。
-在印完的動物身上用簽字筆或彩色鉛筆畫出尾巴或臉。
-老師先畫。(做示范) 老師給猴子畫出長長的尾巴。
-大家也用簽字筆和彩色鉛筆畫出動物的尾巴怎么樣?
三、結尾
1、印完手印后用濕巾把手擦干凈。
2、讓孩子們介紹一下自己印的動物。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目的:
1、通過冷暖兩種色調對比,學習用冷色來表現夏天的夜晚,從色彩入手,培養孩子繪畫的表現力。
2、嘗試用噴刷做畫的游戲方法繪出美麗的夜色,感受色彩的變化美,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準備:
1、做畫工具牙刷,廢塑料筐殘片剪成的噴刷用具每人一個,三色水粉(藍、綠、青)、剪紙若干份,顏色卡幼兒人手一份,教師示范用紙、錄音機、磁帶各一。
2、課前讓幼兒認識剪影并觀察美麗的夏夜。
過程:
1、引出課題:放音樂《夏夜》將幼兒帶到夜暮降臨、萬物寂靜的特定環境中,提問:
①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你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這段音樂表現的是什么時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來了等、晚上)
②夏天的夜晚是什么樣的?(從周圍的環境和色彩兩個方面引導),(如月亮出來了、藍藍的、靜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已進入了夢鄉、花睡了、寶寶睡著了、小星星也睡著了等等)。
2、同時出現冷暖色調的顏色卡,讓幼兒選擇適合做夜色的顏色,然后按冷暖分開,對比與思考,加深對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認識。
紅色背景,顏色鮮艷、熱烈、使人興奮、激動、高興。
黃色背景,暖和,明亮,鮮艷奪目。
綠色背景,安靜、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夢境。
藍青色背景,冷、寧靜、安靜。
3、我們來畫一幅美麗的夜色,教師不完整示范,只講清噴刷做畫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讓1-2名幼兒試試:
4、繪畫游戲,教師給幼兒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兒噴刷美麗的夜色。
①啟發幼兒考慮好畫面的整體布局,注意物體之間的前后關系。
②在幼兒做畫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并提醒幼兒做畫時的衛生習慣。
5、感受:欣賞作品,讓幼兒體驗美麗的夏夜,(夜深了,寶寶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們互相看看,看誰的寶寶睡的最香,輕輕走出活動室)
活動評析:
1、從構思上,突出表現兩點,審美性和游戲性
在這節課上,采用我國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嬰兒,手拿搖扇在躺椅上乘涼的'的老爺爺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貓兒,樹上一對相依相偎的小鳥、夜色中的樓房建筑、以及夜空中眨著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圖,給幼兒以充分的視覺享受。另外,在幼兒噴刷做畫過程中,伴隨一曲《漁舟唱晚》,古箏聲聲,情色融融。在這里,教師給幼兒創造了一個美的空間,把幼兒帶到了美的意境中,這樣,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在噴畫中,采用游戲的形式,幼兒手拿牙刷,在噴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游戲,一邊噴刷,嘴里邊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孩子們或站著,或坐著,不拘形式,整個教學過程,孩子們沉醉在藝術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藝術家,興趣非常的濃厚,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2、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
① 不完整示范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進行完整的示范,只講明噴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對教學中的精彩部分--“噴刷的效果”采用設埋伏的方法,給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間,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剪影藝術的美,當一幅幅美麗的夏夜圖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一聲聲的驚嘆聲,把整個教學推向了高潮。
② 在冷暖色彩的對比思考中,教師則從幼兒身邊的東西,如對暖色調的理解,教師從你看到紅色想到了什么來啟發引導幼兒,如太陽,紅綢子、小紅花等等,然后從太陽和太陽光帶給人的感覺,如紅綢子表現的是節日的熱鬧場面,給人的感覺很熱烈,使人興奮和激動,太陽光則很亮、很刺眼,來加深對暖色的理解。綠、藍、青色則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顏色,從它們帶給人的感覺來啟發引導幼兒,加深對冷色的認識。
③ 在課后不進行作品評析,讓幼兒自由欣賞作品,去感受和體驗美麗的夏夜。幼兒三個一群,五個一簇,象是在欣賞藝術作品,又象是在觀賞美景,有身臨其境之美。
④ 在為幼兒選擇操作材料時,教師沒有根據個人的情趣和愛好去限制孩子的想法,而是給幼兒多種剪紙材料,讓他們自由布局,給他們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現的機會,這樣,有利于激發幼兒的表現欲和創作欲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生活中盤子的美麗花紋及色彩。
2.嘗試用中心對稱的方法裝飾圓盤。
3.感受中心對稱裝飾的均衡美,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圖案中心對稱的盤子欣賞課件一套,一次性盤子若干,紅、黃、藍等各種水粉顏料,雙頭棉簽,濕抹布、調色盤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師:每天吃飯,我們桌子上都用各種盤子裝菜,請問你家用的是什么樣的盤子?
二.欣賞圖案中心對稱盤子的課件
1.重點欣賞第一幅畫面:盤子上有什么樣的花紋?盤子上除了花,還有什么線?花和線是怎么組合的?
2.重點欣賞第二幅畫面:這只盤子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中間是什么花紋?旁邊有什么花紋?這些花紋是怎么排列的?這個盤子有幾層花?
3.介紹中心對稱的裝飾方法。
教師小結:用中心對稱方法裝飾的盤子看上去很整齊、很有規律,有一種節奏的美。
三.教師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1.嘗試用中心對稱的方法來裝飾盤子。
2.注意色彩的搭配。
3.幼兒裝飾,教師巡回指導。
四.評價作品
1.將幼兒裝飾好的盤子用大頭針固定在前面的KT板上展示。
2.教師提問:你裝飾的盤子是哪個?你用了哪些顏色?用什么樣的花紋來裝飾的?編輯:cicy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工具和材料:
長方形卡紙一張,直尺一把,鉛筆一枝,雙面膠一卷,介紙刀一把,線繩一根。
制作過程:
第一步:量距離
在準備好的卡紙上面,按1cm為間隔,從卡片的一端開始,劃分出若干等距離的線,并用鉛筆描繪出來。
第二步:切卡紙
用介紙刀沿著剛才劃線的地方切開,注意,不能切得長短不一,不然做出來的燈籠會很不勻稱。
第三步:卷卡紙
在切好卡紙后,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卡紙卷一下,呈現一個弧形。做到這一步呢,燈籠的大致輪廓就出來了。
第四步:剪垂穗
我們都知道燈籠下面都有一些很很飄逸的穗穗,現在我們就來剪出這些穗。用剛才卡紙的邊角料,間隔著剪,要密集一些,這樣穗才會飄逸好看。最后將剪好的穗貼在弧形卡紙下面的一周上。
第五步:貼線繩
成敗在此一舉了。在已經對貼好的燈籠上面,在水平角度上各貼上線繩,記住,線繩之前應該先裁剪成兩段,長度要一直,不然提燈籠的時候就無法保持平衡了。
結束語:
燈籠完成啦。過程不是很復雜,只要靜下心來,一步一步地跟著做,就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小燈籠。
小百科: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于20xx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蔬菜的顏色并進行分類,同時認識蔬菜的菜名。
2、學習蠟筆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做到涂色均勻。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動準備:
蠟筆、圖畫紙、各種蔬菜圖片、示范畫、各種蔬菜(實物)。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想給你們看一些圖片,看看你們認不認識。
(1)出示蔬菜圖片師:當你們見到她的時候如果認識她的就要喊出她的名字哦!
出示蔬菜(實物)師:今天老師請一些蔬菜寶寶來到我們教室呢,你們想見見他們嗎?
幼:想師:這些蔬菜小朋友有沒有見過,有沒有吃過呢?
幼:有觀察與演示。
請幼兒觀察蔬菜的顏色,哪些是綠色?哪些是紅色的?還有些什么顏色呢?
(2)請小朋友說說這些菜新鮮不新鮮?為什么?
師幼總結:新鮮的菜水分多,顏色鮮艷。教師啟發幼兒,說出涂色應該有一定的力度,著色均勻。
(3)教師示范,在畫好的輪廓的邊上涂上一圈,再在里面涂滿涂濃,畫上蔬菜寶寶的眼睛、四肢,才是漂亮新鮮的蔬菜。
小結:新鮮的蔬菜營養好,人人吃了身體棒!今天我們看看小朋友都喜歡哪些蔬菜寶寶?
2、提出作畫的創作要求。(播放輕音樂)小朋友在畫畫的時候著色要均勻、掌握一定的力度,大膽想象豐富畫面。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的要點。
(1)畫的蔬菜要大,畫的品種要多。鼓勵幼兒大膽畫各種圖像。
(2)畫的蔬菜要新鮮,顏色涂滿,涂濃。
二、結束部分幼兒互相欣賞各自作品,并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蔬菜寶寶。
小結:蔬菜寶寶是我們的好朋友,同時她給我們帶來很多營養,希望小朋友能愛她,她會讓你的身體倍兒棒哦!
游戲:(蔬菜一家親)六人一組胸帶蔬菜圖片,找一找相同的蔬菜寶寶,找到后并抱一抱,游戲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是先讓幼兒猜謎語,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結合蔬菜實物組織幼兒討論蔬菜的不同種類,做游戲給送蔬菜寶寶回家激發了解蔬菜的興趣,引導幼兒了解蔬菜的營養價值,環節組織幼兒欣賞手偶表演和聆聽蔬菜寶寶的信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3、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反思: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能調節情緒、豐富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種語言。12月4日~5日,南湖區骨干教師進行了《美術教學中生活化材料、工具的運用》教學研討活動,探討通過生活化材料在美術活動中的運用,拓展美術教學的空間,將美術活動由封閉走向了開放,由傳統過渡到創新。其中,由湯含倩老師執教的大班美術活動《紙袋蝴蝶》給我印象頗深,下面談談我對這節課的分析及反思:
一、新奇、特殊的材料新《綱要》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和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紙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用過后往往就丟棄了,但教師充分挖掘了它的教育功能,延發了一個生動、新穎的美術活動。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探索、操作,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在活動中滲透了"變廢為寶"的綠色教學理念,讓幼兒更加關注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廢舊材料,同時拓展了美術活動的內涵,激發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二、積極、寬松的活動氛圍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教師語言親切、自然,與幼兒互動性較強。運用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幼兒想象、探索,確立了紙袋變蝴蝶的大膽設想,并在積極、寬松的探討氛圍中,確定了制作方法。幼兒在動手嘗試、體驗中經驗得到了提升,并掌握了蝴蝶翅膀是軸對稱的這一數學知識點。在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提供了大小不一、軟硬程度不同的紙袋,讓幼兒根據自身的不同發展層次有針對性地選擇材料,促進了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在裝飾蝴蝶中,教師再次提供了生活化材料:刨花、彩紙等,讓幼兒在裝飾中發現美、創作美,感受美。孩子們獲取了自信,感受了成功的快樂,在最后的舞蹈表演中將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
三、我的建議
1、裝飾材料過于單一本次活動中,教師提供的裝飾材料過于單一,對幼兒的創作起了局限性。且教師幫助在每個材料上貼上了雙面膠,對大班幼兒來說完全有能力自己完成,應讓幼兒真正以一個主動者的身份參與到制作活動中,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及成功感。
2、創新能力有待加強在提倡創新教育的時代,我們可否讓幼兒的想象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蝴蝶翅膀的制作過程中,教師可否引導幼兒嘗試創作各種形態的翅膀,讓活動變得更加有聲有色。
本次觀摩活動中,讓我們對生活化美術材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探索,對今后的美術教學也有了新的見解。在提倡"回歸生活,回歸自然"的教育策略下,我們教師要做好幼兒與生活的牽線者,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將美真正融入到美術創作中,綻放幼兒的藝術之花。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六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10篇05-14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5-11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5-11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錦九篇05-08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8篇05-07
【實用】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6篇05-16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5-11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八篇05-10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5篇05-07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集合九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