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水資源是地球的生命之源,沒有了水資源,地球上的人類和動植物都無法生存。而我們,也就不會擁有如此繁榮的大家園。
活動目標
1、了解水保護水的重要性及水資源被污染的情況和危害。
2、教育幼兒愛護水資源,學習一些保護水質的具體方法。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懂得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2、難點:懂得怎樣去保護水資源。
活動準備
1、一幅被污染的后的河流掛圖
2、2只魚缸:1缸清水(里面養有魚),1缸盛污水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污水的危害。
(1)污水對生物的危害。指導幼兒觀察清水里的魚,描述魚的生活狀態(自由自在地游)。提問如果把魚放到污水里會怎樣?觀察魚在污水中的活動變化(亂串亂跳、呼吸困難)。將魚撈到清水缸里,與恢復了生機。小結:清水有用,人能喝,魚能生活。污水里有害物質,人不能喝、魚、蝦等動物不能在里面生活。
(2)污水對人類的危害。啟發幼兒回憶觀察掛圖中的河流被污染的情景。提問:為什么在我們周圍的一些河流的水會變得又臟又臭?當水被污染時,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人會生病)
2、組織幼兒討論水怎么會變臟的。(工廠里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一些人把垃圾、臟東西倒到河里…使清清的水變得污濁,動物無法生存,人喝了污水、吃了污水中生長的植物,我們的健康會受到威脅。因此,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3、組織幼兒討論怎樣使水資源變清潔,并且如何節約用水。(幼兒討論結束,教師提問、小結)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學習,使大部分幼兒懂得了水的重要性,也懂得水被污染后的危害。更加懂得了怎樣去保護好水源。本節課結束后,我覺得不足之處是還是有一小部分小朋友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堂有點乏味。今后我會在教學中多下功夫。
小百科:資源,指一國或一定地區內擁有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各種物質要素的總稱。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視頻圖片了解中國火車的發展歷程。
2.知道各種火車名稱、外形特征和功能,引發幼兒對火車性能的探究興趣。
3.感受到我國高鐵事業的飛速發展的變化,并為此感到高興與自豪。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帶領幼兒搜集關于各種火車的視頻圖片,并統計自己看到的火車品種、及特點。
2.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玩具火車。
3.幼兒已有坐車火車經驗。
【活動建議】
1.請幼兒結合統計表交流“我搜集的火車”,了解各種火車的名稱和外形特征及特點。提問:說說都有什么火車?它們的外形特征是怎樣的?功能有什么不同?2.引導幼兒通過觀看視頻資料,探索火車的奧秘,了解火車的發展史。(1)讓幼兒觀察各種火車圖片,如蒸汽火車、內燃機車、綠皮火車、動車、高鐵,了解不同火車的不同特點。(2)請幼兒找找不同火車有什么不同的特點及功能,并記錄下來。小結:火車的演變過程為蒸汽機車時期、內燃機車時期、電力機車時期、高速列車時期。蒸汽火車利用煤為動力、綠皮火車是利用柴油為動力、高鐵是利用電為動力。
3.引導幼兒分組玩玩具火車,并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火車的外形特征及用途。4.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交流“火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1)談談都坐過火車嗎?去過哪里?如果沒有火車會怎樣?感受火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2)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安全文明乘坐火車”5.觀看中國鐵路發展歷程的視頻,讓幼兒感受到我國高鐵事業的飛速發展的變化,并為此感到高興與自豪。【活動延伸】啟發幼兒提出關于火車的更多問題,請教師、家長和幼兒一起參與討論。幼兒園大班音樂《捏面人》公開課視頻+教學設計+PPT課件音樂反思(無琴譜)缺1分鐘。中班科學活動《水不見了》公開課視頻+教案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對故事中有關復制的情節感興趣。
2.感受故事幽默,夸張的特點。
3.能大膽想象,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圖片:小水缸、米、碗
故事圖片、十個官老爺爸爸、十只金元寶人物
故事ppt
活動重點:
指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1、感受故事中復制的有趣性。
2、了解故事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活動過程:
一、產生懸念。
1、逐一出示10個小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并請幼兒數一數。
師:看看他們是誰?告訴幼兒他們都是官老爺的爸爸。
2、小朋友,你有幾個爸爸?可是官老爺卻一下子有了10個爸爸,這是怎么回事呢?看了下面的動畫片,大家就知道了。
二、理解故事內容及復制的意思。
1.結合ppt,完整欣賞故事。
?? 說說小水缸是一只怎樣的缸?之后引出故事的名字。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 1、老伯伯發現這是一只寶缸后,他做了什么事?
2、誰先看上了這只寶缸?地主老爺為什么想搶而沒有搶成??
3、為什么官老爺也喜歡這只寶缸?
4、官老爺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爸爸?
5、最后有人拿到寶缸了嗎?為什么?
三、討論。
1、這個故事什么地方最有意思?
知道一個變成很多個一模一樣的東西,這個過程就是復制。
2、老伯伯拿寶缸干了什么事?王八皮、官老爺、官老爺的爸爸想用寶缸干什么?你喜歡誰?為什么?
四、思維拓展
他們都喜歡這個寶缸,你想不想也有這樣一個寶缸?如果你有一只這么神奇的小水缸,你想復制什么來幫助別人呢?
五、結束。
請小朋友把今天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后反思:
這是我在園內展示的一節公開活動,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了十個小紙人并設置了懸念,張瑞鵬對于官老爺有十個爸爸覺得特別奇怪,急于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因,所以他著急地說:“老師,你快點講故事吧!”顯然他對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接下來的完整欣賞時,張瑞鵬聽的很認真,當講到故事中寶缸幽默夸張的復制情節時,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還拉著旁邊的楊喆不停地說:“太好笑了,你說是不是很滑稽……”這時的張瑞鵬沉醉在故事幽默的情節中,完全沒有理會老師的提問。在最后的討論活動中,我問幼兒:“如果你們有一個這樣的寶缸,你想復制什么?”張瑞鵬聽了馬上積極地舉手說:“如果我有一個這樣的寶缸,我要把家里的玩具放進去,讓它復制出更多的玩具,這樣我就可以玩個夠了。”
活動中我主要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匯和語法規則。根據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個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首先,故事欣賞前設計提問“我們只有一個爸爸,可是官老爺卻一下子有了10個爸爸,這是怎么回事呢?”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借助于想象的圖片和優美的音樂,進行聲情并茂地朗誦,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敢說。
這節課聽下來,幼兒興趣點很高,活動環節較清晰,構思很新穎。但我發現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不同角色的語氣語態不夠明顯,還有些問題回應不當,追問的比較少,比如最后一個環節,問幼兒如果有寶缸可以復制什么呢?一幼兒回答:復制十個金魚。我馬上追問:你想怎么來處理這十個金魚呢?和誰一起吃呢?回頭想一想,金魚干嘛一定要吃呢,喂養的金魚供人欣賞不是更好嘛。還有我發現我更多的是在重復幼兒的回答,而沒有提煉,提煉性總結性的語言不多,有些追問沒有追到底,我覺得這些都要在平時的活動中積累經驗,讓自己更好的上好每一節課!
幼兒園教案 篇4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會變的圖形寶寶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通過聯想添畫成小魚,并變現其主要特征。
2、能夠發揮想象,創造性的進行圖形添畫活動,發展創造力。
3、愿意參與圖形添畫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
2、畫有不同圖形的作業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鞏固幾何圖形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畫,我們一起來看看,提問:畫面中都有什么?
2、師:嗯,小朋友真聰明,都認識這些圖形。你們知道嗎,這些圖形寶寶可神奇了,他們還會變魔術呢。
二、欣賞范例,了解添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師: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么?(出示范畫圖形變出來的東西)(變成了小魚)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這些圖形添上了什么變成了小魚?(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
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觀察的很仔細,知道這些都是添畫了一些東西變出來的,老師也想來變魔術,你們一起來幫助我好嗎?老師示范。
三:幼兒添畫創作。
1、幼兒添畫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圖形進行添畫,充分發揮想象,添畫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2、教師出示添畫有花紋裝飾的魚,帶領幼兒觀察。
3、幼兒添畫裝飾不同形狀的魚。
四、作品評價
1、師:你把什么形狀的小魚用什么花紋裝飾的,誰愿意來說一說。
2、表揚添畫有創意的幼兒。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想不想讓小魚變得更漂亮呢?那我們一起拿著畫回去給小魚涂上美麗的顏色吧。
圖形變變變
目標:
1、知道圖形可以通過組合變成其它物體。
2、通過拼擺、添畫使圖形發生變化,激發幼兒想象力。
3、樂意參與圖形拼擺、添畫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創造的快樂。
準備:
幾何圖形學具;畫紙若干一:鞏固幾何圖形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些圖形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么?
2、師:嗯,小朋友真聰明,都認識這些圖形。你們知道嗎,這些圖形寶寶可神奇了,他們還會變魔術呢。
二、播放圖形組合PPT,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師: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么?(提問: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這些東西都是由哪些圖形組合變出來的?(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觀察的很仔細,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圖形組合變出來的,那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也動手操作一下呢?
三:分組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第一組:操作幾何學具的圖形
第二組:找畫中的幾何圖形,根據提示涂色
第三組:對幾何圖形進行添畫。
四、作品評價
1、師:你用了什么圖形把它變成這樣的?
你的畫中有什么?它由什么圖形組合而成?你添畫了什么把它變成了什么?
2、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聽辯信號的反應能力,并在游戲中體驗到模仿紙人的快樂。
2、發展幼兒走、跑及音樂的感受力,并能在愉快的游戲中得到鍛煉。
活動重點:聽信號做不同的動作反應
活動難點:活動中準確根據信號做出反應,并能進行顏色的匹配
材料準備:紙做的面具、地面貼上紅、黃、藍、綠顏色并寫有數字的紙。
設計思路:二期課改提倡整合的理念,本次活動就是體現了運動活動與音樂、美術鄰域的整合,幼兒在一種充滿色彩,富有的環境中得到鍛煉。另外,活動以游戲方式開展,能有效引起幼兒的興趣,也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
活動流程:運動身心——自由探索——集體游戲——放松整理
一、運動身心
1、放音樂,幼兒聽音樂模仿教師動作。
2、啟發幼兒隨音樂節奏自編動作。
二、自由探索
布置好活動場地,幼兒探索游戲玩法。引導幼兒想象顏色方塊可以怎么玩。
三、集體游戲
1、師介紹游戲玩法,幼兒熟悉游戲規則后,頭戴面具扮紙人玩分散、集合的游戲。
2、幼兒戴上紅、黃、藍、綠四種色牌,進行顏色匹配活動玩法:幼兒聽分散的口令,四散走動放松,聽到集合口令,快速走到各自的顏色方塊隊形。
3、熟悉幼兒規則與玩法后,相互交換色牌繼續游戲。
4、紙人們聽音樂跳舞
四、放松整理
“紙人們玩了一天累了,現在請你們收拾好東西,下次再來玩。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①學會保護眼睛的方法,愛護眼睛。
、陴B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增強保護眼睛意識。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增強保護眼睛的意識,學會保護眼睛。
活動難點:學會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準備
不良用眼危害圖片、故事《眼睛腫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師:晨晨今天早晨起床后發現眼睛腫的厲害,小朋友們猜猜他怎么啦?
幼:他可能哭過了,被蟲子咬了……還有的小朋友說“不對不對,我有一次,晚上很晚的時候睡不著一直看電視,然后第二天早上起來眼睛就腫了……”
。ㄓ變耗軌蚋鶕延械慕涷灤竽懖聹y)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想到了這么多的原因,你們剛剛說的呀,都有可能讓我們的眼睛變得不舒服,但是晨晨的眼睛為什么腫起來了呢?是因為啊,他昨天晚上玩手機玩的可開心啦,就忘了時間……然后今天起來眼睛就腫起來了
教師總結:晨晨晚睡,并且在睡前一直玩手機導致第二天起來眼睛腫起來了,我們小朋友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而且不能玩很久的手機,也不能看很久電視,這樣都會傷害我們的眼睛。
二、回顧日常,哪些事情是在傷害眼睛。
圖片逐一展示,這些傷害眼睛的做法都是日常隨處可見的,很容易引起重視。如:不講衛生用充滿細菌的手去揉眼睛;邊走邊看書;長時間玩、看電子產品;近距離看書看電視;用別人的毛巾擦眼睛等
圖片有助于孩子們深刻認識不良用眼習慣給眼睛帶來的危害
三、保護眼睛,我知道。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逐一商討對策,學會自己保護眼睛
四、判斷對錯,增強認識。
教師扮演不愛衛生,不懂保護眼睛的寶貝,由孩子們對教師的行為進行判斷指正,進一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五、安全小衛士。
“安全小衛士”評比活動,教師對一周內用眼保護最好的小朋友進行表揚、鼓勵!
幼兒園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排列數列的游戲中,深入理解序數和熟練掌握求數列中未知數的方法。(重、難點)
2、培養幼兒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游戲中培養幼兒探究數列的欲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已對序數、正數和倒數有了一定的認識
學具準備:
各種盒子、10種不同動物卡片、10種不同形狀圖形卡片、操作卡、作業單、筆、ppt
教學過程:
一、確定活動目標
師:今天,我們請來了小動物們為我們來進行隊列表演,(10名小動物聽音樂排隊出場,站一排,先從左到右報數,再從右到左報數。)請一只小動物出列,他從左往右正著數排第幾?從右往左倒著數排第幾?他們在數學里就叫做序數。今天我們要玩什么游戲?
師:今天我們要玩在數列里找序數的游戲,接下來我們就和小動物們一起去神秘的寶石森林探險,找更多的序數。
二、探究新知
1、知道一列小動物的總數和其中一個動物的正數順序,求倒數順序。
現在小動物們來到了寶石森林外,突然一只狐貍擋在他們的面前,我們聽一聽狐貍說了什么?
指令:知道小動物的總數和其中一個動物的正數排第幾,求它倒數排第幾。
要求:認真閱讀作業單上的內容,按內容要求進行邊操作邊記錄。
個體探究
學情分析:
1、閱讀作業單時總數和正數順序會出錯。
2、倒數順序錯誤。
3、總數、整數的順序正確,找到的答案也正確。
群體討論:
討論重點:在已知條件下,求倒數。
討論策略:
針對學情1、2:請其他幼兒進行補充。
針對學情3:教師給予肯定,并請全體幼兒找出正確的方法。
小結:在數列中找序數時,第一、要先知道總數是幾,就放幾只小動物。第二、知道正數排第幾,從左往右找到正數的位置在哪,然后用筆標上標記。第三、我們要求倒數排第幾,那我們就要從右往左數,找到做標記的小動物排在第幾位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兒童通過看圖、討論、理解春的內容。
2、能用語言、繪畫抒發情感。
3、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
4、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繪畫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抒發對春的情感、提高語言能力和繪畫能力
難點:能用繪畫表達對春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大掛圖、大字卡
2、幼兒用書、錄音帶
3、相關春天的圖片資料(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
活動過程
(一)春天走來了
、俪鍪敬髵靾D,請幼兒看圖說話;
教師:“美麗的春天來到了,你們喜歡春天嗎?老師這里有一幅關于春天的圖畫,請你們仔細觀察畫面,說說看見了什么?”
幼兒:“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小朋友”
教師:“柳樹到了春天有什么變化?什么顏色?小鳥在干什么?春風吹過來,柳條怎樣回蕩?什么花兒開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其它事物的變化,并逐句引出兒歌
教師:“小朋友說得對,你們看柳條發出嫩綠的新芽,在春風中來回的蕩漾,小鳥高高興興地唱起了歌,桃花也開滿了枝頭,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風箏!
、诓シ配浺簦處煄ьI幼兒欣賞、朗讀兒歌
(二)字寶寶樂園
、 請幼兒打開書,邊聽錄音邊用手指劃讀
② 玩字寶寶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
教師:“咦?怎么兒歌中有的字寶寶不見了呢?原來字寶寶要和我們玩游戲呢。”請幼兒一起說:“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字寶寶××就回來;哈哈,××回來了!”
(三)繪畫
、僖龑в變河^看有關春天的圖片資料(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
②討論春天的'美景,啟發幼兒擴展思路,并用畫筆畫出更多春天的景象、春天的顏色。
、 指導幼兒初步構圖,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的簡單畫法等。
活動延伸:
、 請家長周末帶幼兒春游,發現更多春天的秘密。
、 教師和幼兒一起布置增添有關春天的圖片。
③ 帶領幼兒播種各種種子,觀察其生長過程。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踐學習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使幼兒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測的次數越多。
3、初步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筆、積木、筷子、布條、紙條等)2、記錄測量次數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教室里的每一樣物品有多長嗎?
2、學習自然測量。
(1)幼兒嘗試自由測量,記錄結果。
(2)交流,教師請個別幼兒測量從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導幼兒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時,測量工具要和起點對齊,在測量工具的另一頭用筆做個記號,第二次測量時,要從記號開始接下去量。
。3)教師與一位幼兒合作,再次進行測量,并做好測量次數的記錄,最后說出測量結果。
(3)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線路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適時進行輔導。
(4)請部分幼兒說一說測量的結果。
3、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1)師:“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條線路,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
。2)請兩位幼兒進行實踐操作,引導幼兒比較測量結果的數目為什么不同,說出用長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少,用短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多。
4、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區角活動中使用各種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比較各種不同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尺子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尺,了解其用途,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各種各樣的尺
2、幼兒每人一把尺子。
過程過程
一、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課件:各種各樣的尺
。1)請幼兒將自己認識的尺子給小朋友介紹。
要求說出叫什么尺,有什么特點和用途。
(2)教師講解各種尺的特征。
2、討論交流
請幼兒說一說比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么樣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二、比較尺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1、找出尺的不同點。
。1)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么不同?
。▊別幼兒發言,其他幼兒補充。)
。2)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2、找出尺的共同點。
尺有這么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小結: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三、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1)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
。ㄒ愿髯缘某邽閱挝粶y量。)
。2)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3)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
測量時尺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
接著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
也不能多計,最后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實際測量:測量課桌的長度(120厘米)。
(1)幼兒用自己的尺測量。
。ǹ勺層變悍磸蜏y量,說出測量距離。)
(2)討論:為什么你們測量的課桌長度會出現不同的數字?
小結:尺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3)教師幫助幼兒測量課桌的長度(120厘米)。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域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9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5-10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7篇05-08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9篇05-15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5-13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5-1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5-1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5-12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5-10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10篇05-09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