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總七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初步感受音階不同節奏的上行與下行,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重點)
2、鞏固小老鼠、小雄、大象的步法。
3、復習音階的唱法。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準備活動:
小老鼠、小雄、大象布偶。
活動過程:
一、進場活動:《小老鼠和小花貓》
二、引起興趣 1、故事引出: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小老鼠輕輕的推開門,看到房子中間有著很漂亮的樓梯。走一格樓梯,樓梯就會發出好聽的聲音do、 re、 mi ……
三、想想玩玩
1、小老鼠可真調皮在樓梯上上上下下,一會快一會慢你們聽:
1—2—3—4—5—6—7 7—6—5—4—3—2—1 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1234567 7654321
2、小老鼠先是一層一層的慢慢上,慢慢下。想一想這時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小心翼翼)應該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3、小老鼠一層一層跳上去這時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開始覺得好玩了)應該怎么走?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4、鼠不停的竄上竄下這時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越玩越高興)應該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5、老師彈奏幼兒跟琴聲走(注意速度快慢的變化)
1—2—3—4—5—6—7 7—6—5—4—3—2—1 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1234567
四、刮奏
1、請幼兒想想小老鼠發生什么事情了?(摔跤)
2、摔跤了怎么上樓梯呢?(幼兒討論)
3、教師彈奏跨八度音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能隨音樂簡單地打出節拍。
活動準備:
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發聲練習《我愛我的幼兒園》、《小動物叫》。
2、律動《生活模仿動作》、《我愛我的小動物》。
二、基本部分。
1、剛才小朋友有好習慣,唱歌時不會大喊大叫,我們大家做的好!老師現在就唱支《我們大家做得好》的歌曲個你們聽,好嗎?教師彈奏曲子,幼兒欣賞。
2、歌曲子好聽嗎?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我們大家做得好》。我們一起來完整地說說。我們再仔細聽聽歌曲里唱了什么?
3、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我們大家是怎樣做的?
4、帶領幼兒學念歌詞。
5、幼兒隨節奏拍手學唱歌曲。
6、幼兒初步學習歌曲動作。
7、幼兒跟隨音樂 邊拍手邊演唱歌曲。
三、結束部分。
《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音樂的不同性質,并隨著音樂的變化交換動作。
2、探索散步動作,并用相應的表情和體態表現對打雷、下雨等天氣的反應。
3、遵守游戲規則,并在散步時注意尋找合適的空間,不與同伴相撞。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受音樂節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朋友散步》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我們小朋友從開學到現在已經學會了好多好多的歌曲,今天我們就來用好聽的聲音唱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好嗎?
二、談話引出主題。
今天老師又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你們想不想聽呀?
提問:你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怎么樣?
三、感受樂曲性質。
1、接下來老師又要請小朋友仔細地來聽一聽這段音樂有幾段?每一段是不是一樣的?
提問:你聽出來有幾段?
2、請你們再聽一聽前后兩段有什么不一樣?
提問:前后兩段是不是一樣的?
四、探索散步動作。
1、老師先請小朋友來聽聽第一段慢的音樂,你聽了這段音樂想干什么?
提問:你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事情呢?
2、有的小朋友聽了這段音樂想去散步,好的,那誰來做做散步的動作?你還可以和誰一起去散步呢?
3、我們來聽著音樂做散步的動作,看到漂亮的花兒可以向花點點頭,問好等。
4、小朋友在散步時突然天氣有變化了,小朋友聽聽是什么聲音?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打雷了、下雨了小朋友心里怎么樣?你會想什么辦法呢?
5、我們來聽著音樂做打傘、跑回家的動作。
五、完整游戲。
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聽著音樂來完整表演了,散步時和小朋友保持距離,不碰撞。
六、和家長同臺表演。
接下來小朋友來請你們的爸爸或媽媽上來聽著音樂一起來散步好嗎?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各種各樣的樂器。
2、學會用身體上的、大自然中的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等發出的聲音奏出節奏音樂,并會將之匹配到當中。
3、感受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美,體驗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音樂。
準備:
1、物質準備:磁帶《誰的聲音最好聽》;樂器:小鼓、小鑼、三角鐵、碰鈴、沙球;日常用品:搓衣板、臉盆、瓶子、杯、茶葉罐、鍋、盒子、塑料盆、桶、筷子、鏟子、碟、碗、湯匙、鑰匙等;大自然的物品:石頭、小棒,大自然中各種樣的聲音錄音等。
2、知識準備:認識以上各種樂器,熟悉歌曲《誰的聲音最好聽》、《小紅帽》;熟悉節奏型:
活動過程:
一、以“樂器們要比賽誰的聲音最好聽”引題。
1、幼兒邊聽音樂邊想:有什么樂器在比賽?這些樂器發出什么聲音?加深幼兒對樂器及其聲音的認識。
2、幼兒模仿節奏:
二、尋找樂器:“小朋友覺得這些樂器的聲音好聽嗎?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樂器,那什么叫樂器呢?”
1、介紹“樂器”的定義:凡是能夠發出好聽聲音的東西都叫樂器。
2、提示:身體樂器:手、腳、口、舌、牙齒、嘴等;周圍生活中的物品、聲音等。
3、幼兒自由尋找,自由敲打,找出其形象的聲音記錄下來并模仿。
4、請幼兒說說找到了什么樂器:身體樂器、生活樂器或是自然樂器?它們發出什么聲音?指導幼兒將其記錄貼在節奏譜下。
三、配樂
1、幼兒用自己選定的樂器進行配樂,與同伴比一比誰的聲音最好聽。
2、請個別幼兒以比賽的形式進行配樂展示。
四、介紹身體上最好用的樂器--嗓子,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嗓子。
五、遷移:請幼兒再自由選定一種樂器,并為歌曲《小紅帽》伴奏。
教師引導幼兒將樂器進行合理的匹配之后進行合奏。
六、幼兒討論聽了這些樂器的合奏之后的感受及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也能當樂器進行演奏。
七、自由活動:選自己喜歡的兒歌或歌曲將之與這些樂器進行匹配。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習表現歌曲的幽默、詼諧。
2、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
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跳。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理解歌詞,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歌詞圖片、包18個、猴子頭飾18個。
2、環境布置:節奏游戲王國大門。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師:今天林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來聽一首歌,請你們聽聽歌曲里唱了什么?
二、欣賞歌曲前三段,初步了解歌曲內容師:歌曲里都唱了什么?(這個環節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熟悉歌曲。可根據幼兒回答的情況,把未說到的歌詞補充完整。)師:寶貝們聽的可真仔細。這首歌的名字叫做"三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可是頭上都起了包,為什么他們要在床上跳呢?誰來說說看。
幼:因為床像蹦蹦床。
師:蹦蹦床在哪里才會有啊?
幼:游樂場。
師:你們是不是都喜歡到蹦蹦床上玩呀?(是的)師:在蹦蹦床上跳確實是一件好玩的事,可是小猴子們不會跳,跳的`頭上都起包了。
師:如果我們有節奏的在蹦蹦床上跳,可能要比小猴子跳的安全。今天你們都想玩蹦蹦床的游戲對吧?(對)
三.邊玩游戲邊聽,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師:林老師有一個好辦法,在節奏游戲國里面有好多不同的蹦蹦床,今天我們就到那兒玩好不好?不過節奏游戲國的國王說了,進入游戲王國前必須要先掌握節奏游戲國里的節奏,才能順利進入節奏王國。
1、徒手練習。
師:我們一起先用小手來練習一下吧。(教師出示不同節奏卡)
2、變換方式,用腳跳。
師:我們現在跟著音樂的節奏在蹦蹦床上跳跳。
師:大三班的孩子們,你們會有節奏的跳了嗎?(會)
3、播放前三段音樂,根據教師出示的節奏卡,三個幼兒為一組跟著音樂有節奏的跳。
師:三個朋友為一組,能跟著音樂有節奏的跳的,國王就要請他們進入游戲王國,沒有跟上節奏跳的孩子頭上就會長個包哦。(|× × × ×|)4、教師變換不同節奏型,反復游戲多次。(本環節被淘汰的幼兒就在頭上貼個包,然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跟著音樂拍節奏)節奏一:|× × × ××|節奏二:|× × ×× ×|節奏三:|× ×× × ×|節奏四:|×× × × ×|節奏五:|× × × ×|(一人跳一下,最后一下一起跳)5、分組跳,根據自己組上的節奏卡,跟隨音樂有節奏的跳,教師巡回指導。(每張桌子上都有一種節奏型,幼兒可自由選擇)(1)請個別組的幼兒上臺跳。
(2)教師評價。
四、表現歌曲,跟隨音樂邊唱邊做動作。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把這首歌唱一遍。
五、欣賞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圍,知道不能在床上跳。
師:咦?三只猴子頭上都起包了,他們會去哪兒呢?
幼:醫院。
師:我們來聽聽看是不是跟你們說的一樣呢。(播放第四段音樂,出示圖片)師:三只猴子為什么都去醫院了?
幼:頭上摔了個包。
師:為什么他們頭上摔了個包?
幼1:因為他們在床上跳。
幼2:因為他們從床上摔下來了。
師:是的,小猴子們在床上蹦呀蹦,都摔到了地上,頭上起來包,住院了,你們想對小猴子們說什么呢?(請個別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我相信小猴子們聽了你們的話,以后再也不會在床上亂蹦亂跳了。在床上亂蹦亂跳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蹦蹦床可以叫爸爸媽媽帶你們去那里玩呀?(游樂場)而且要像我們今天這樣有節奏的跳,這樣就比小猴子們安全,這樣才會玩的開心。當然,我們是大班的孩子,在其他活動中也要注意安全,午休的時候能不能再床上跳呀?(不能)是的,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原本是中班課程里的一節音樂活動,重點是放在學唱歌曲上的,那么我把它放到大班來上,就選擇了把節奏作為重點。在活動中,幼兒的節奏游戲的難度是層層遞進的,首先是一個人跳四分音符,接著是三個人一起跳,再來是加入八分音符,然后是創編,最后是輪流跳,讓幼兒永遠有一種新鮮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看似一直在玩節奏游戲,但我逐步逐步讓幼兒參與歌唱,最后教師退位,完全由幼兒來伴唱,這樣,孩子們就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把歌曲唱會了。
在經過領導和備課二組老師們的點評之后,我發現我的活動還是存在很多不足的。首先整個活動一直在讓孩子們跳,在體力上可能孩子們有些吃不消,可以在開始的時候,可以把身體跳換成用手指在大腿上來跳,這樣既節省了幼兒的體力,也使整節課的內容更加多樣化。在孩子們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較強,總是在一個較為高控的狀態下來引導幼兒活動,其實可以給幼兒更多的機會,比如設計更多種類型的節奏卡;每次換節奏的時候問問幼兒想要換什么樣的節奏等。在單獨跳和小組跳的時候,多引導下面的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并從幼兒的回答中總結出可以跳的更好的方法,體現同伴間的相互學習。在節奏卡的設計上,也有一些小問題,八分音符做成 “●●”會更好,在節奏卡位置的擺放上可能也需要做一些調整。
整個活動上下來發現幼兒還是很感興趣的,就是在一些細節上還需要做一些調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多一些鉆研,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思考,相信自己會越來越棒的!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名稱:紅眼睛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兒歌,嘗試用動作來表現兒歌的內容。
2、引導幼兒做一個懂事的乖寶寶。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1、猜謎,引起興趣
(1)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猜一個小動物的謎語。
(2)師說謎面,請幼兒猜猜是什么?
(3)提問:你怎么知道是小白兔呢?(幼兒說說理由)
2、欣賞兒歌,理解學習
(1)出示角色,師示范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A、兒歌的名字叫什么?
B、兒歌中聽到些什么?
(2)幼兒跟老師一起學習朗誦兒歌。
注意:及時糾正幼兒念得不準的字音。
(3)幼兒嘗試用動作來表現兒歌的內容。
3、相互討論,提升情感
(1)小白兔一不高興就哭,這樣做好嗎?為什么?
(2) 討論:那么,怎樣才能做個懂事的乖寶寶呢?
(3) 小結:有什么不高興的事情要說出來,眼淚沒有用,嘴巴才有用,這樣才是懂事的乖寶寶。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粉刷匠》歌詞簡單易懂,旋律歡快,節奏鮮明,唱起來瑯瑯上口,幽默風趣。雖然是首老歌,但卻深受孩子喜愛。從音樂本身來說,八分和四分組合的節奏型也正是中班幼兒需要掌握的,因此非常適合中班幼兒欣賞和學習。在設計本活動時,我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幼兒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鼓勵幼兒勇于創新,大膽表現。具體的說,首先,我準備了油漆工粉刷墻壁的畫面,引出音歌曲內容《粉刷匠》,為本課的音樂欣賞、創編和表演做好鋪墊。接著我邊講述自編的故事,邊出示自制圖片,根據幼兒回答總結和朗誦了歌詞。為學習歌曲打下基礎。我示范演唱時,沒想到該歌曲家喻戶曉,很多孩子就跟著我演唱起來。于是,我直接進入下一環節——學習演唱歌曲。根據孩子們演唱的情況,我分別提出了慢速唱,按歌詞內容唱出不同的情緒(如:最后一句夸張、頑皮的表情),根據歌詞邊唱邊做簡單表演動作等要求。最后,我還提供了該歌曲的演唱視頻,讓幼兒跟著演唱。因為本次活動是家長開放日,所以我還組織幼兒分組進行了表演唱,伴隨著音樂,孩子們開心地唱著、跳著,現場的氣氛非常熱烈。
通過學習《粉刷匠》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我們引導孩子們將已有的陌生而又熟悉的零碎生活經驗整合起來。他們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扮演粉刷工人,通過動作表述,加深對歌詞的理解。特別是引導幼兒邊唱邊用肢體語言來展示活動的過程,孩子們在一次次的學唱表演中感受到活動的快樂和音樂的優美。如此的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孩子們身臨其境,情緒充分得到調動,留下的印象也異常深刻。
在第四階段“以評促教、評價教學”學習過程中,學員結合本階段主題,撰寫實踐作業作業的正文內容:
評價就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來的評價藝術。這里,學習狀況包括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學習信心,學習效果等。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現在的課堂,我聽到很多諸如:“好的。”“不錯。”“恩。”這樣的評價語。這樣的評價單調,乏味,能真正達到評價的目的,實現評價的自身價值嗎?“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首先你要學會評價學生。”
通過聽課、思考、實踐,我覺得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
第二、用委婉含蓄的批評進行評價,讓課堂洋溢溫情
第三、多元化進行評價,讓課堂變成“伯樂”。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使學生更明智、更理性地進行學習,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揚所驅使,一味地為表揚而學習。因此,教師不但要把握好評價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該在課堂評價中,實施多元評價,積極建構多元互動的立體評價機制,多方面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
1、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評、運用自評、建立自信。學生自評有利于調動學生內因,啟發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運用自評有利于減少對學生的傷害,使學生不斷地認識和改進自我。
2、教師要引導學生互評,促進合作,共同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互評時,首先要幫助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伙伴,從伙伴的優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激勵學生共同發展。避免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時,總是挑對方的“刺”,老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引導他們慢慢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伙伴,能正視自己、正視伙伴。
課堂評價必須糾正“為了課堂熱鬧好看”的浮華,必須注重人性化,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讓學生關注自己的發展和進步,真正體現評價所應有的教育意義。
還應注意,我們在對評價形式進行創新的時候,不要忘了一些很好的傳統評價方式。如:點頭、微笑、眼神、口頭與書面結合、當眾與個別結合等等。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這種“對話”過程貫穿著尊重人、愛護人、發展人的人本主義情懷。讓我們實施科學有效的評價策略,用積極的態度看待學生,從每個學生發展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評價他們各自的發展進程,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賞識,體驗到成功,促使他們向著更高、更美而努力!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總七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總七篇05-13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總7篇05-11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總8篇05-09
關于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總9篇05-08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總8篇05-06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錦集六篇05-11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錦集6篇05-07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5-11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合集七篇05-11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合集七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