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教案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計數的數學游戲,會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2.嘗試用多種感官感知4以內物體的數量,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感知4以內的數量并初步理解4的形成,理解3添上1是4,4里面有4個1。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基本掌握手口一致地進行3以內物體的點數。
物質準備:數字卡片1一4,4張數字1的卡片,紅、黃、藍、綠色的小蟲圖片各一張,籃子、小雞頭飾、綠色小蟲圖片若干,寫有1一4數字的房子底板各一塊,畫有1一4的數量、顏色或大小不同的小蟲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小雞練本領:多種感官感知3以內的數。
教師當雞媽媽,幼兒扮作小雞玩游戲。
小雞聽雞媽媽的指令做相應動作:發出1聲叫聲,拍2次手,扇3次翅膀等。
2.小雞捉蟲:初步感知4的形成。
雞媽媽數字卡,請幼兒捉相應數量的蟲子,再互相檢查操作結果。
3.雞媽媽捉蟲:講解演示4的形成。
雞媽媽出示一張黃色小蟲的圖片:"我先捉了1條黃色的小蟲。"再出示一張綠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1條綠色的小蟲,1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2。
又出示一張紅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1條紅色的小蟲,2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3。又出示一張藍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1條藍色的小蟲,3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4,并小結:3添上1就是4。"雞媽媽和小雞們一起觀察每種顏色小蟲的數量,在每種顏色小蟲下面擺上數卡,表示其數量,理解4里面有4個1,4個1合起來是4。
4.小雞運食物回家,感知4以內數的等量集合。
每只小雞自愿取一張食物卡,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卡片上有什么食物,有幾條蟲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雞媽媽在活動室里布置四座房子,小雞說一說每座房子上的數字是幾,再對照自己卡片上蟲子的數量,分別將食物送回相應數字的房子里,要求圖片上小蟲的數量與房子上的數字相等。
活動反思:
毛毛蟲在草叢中的情境可以更豐富一些,環節與環節的銜接需要更自然,如第一環節雞媽媽帶著小雞們出去散步,來到草地上,做做游戲,看到草叢中有許多毛毛蟲,從而引導幼兒觀察毛毛蟲的不同特征。環節的銜接應更自然一些。環節與環節之間應呈現遞進關系,對內容的設計應具有挑戰性和層次性。小雞應先根據點數進行捉蟲,再根據要求和點數進行捉蟲,這樣活動的層次性就能有所體現了。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一:“品嘗各種調味品” 活動目標:
1、通過品嘗,使幼兒知道舌頭可以感覺各種不同的味道。
2、豐富詞匯:酸、甜、苦、辣、咸。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夸張的大舌頭圖片一幅;幼兒分成四組,洗凈手坐好。
2、每組一套用小碟盛放的調味品,筷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舌頭”圖片,通過自編的故事“病人吃藥”,引出課題。
2、引導幼兒觀察說出桌子上的調味品是什么樣子的。
3、幼兒自由品嘗,相互交流所嘗出的味道。根據故事要求,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品嘗出的味道。
4、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講述自己所喜歡的食品以及是什么味道的。
活動二:“品嘗各種味道的小食品” 活動目標:
1、在初步了解各種味道的基礎上進行品嘗,培養幼兒細細品嘗食物的好習慣。
2、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每名幼兒自帶一二種小食品。
2、每組桌上放有足夠供幼兒品嘗的各種味道的食品。
3、幼兒洗凈手;每人一把小匙。
活動過程:
1、以小小“自助餐”的形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出課題。
2、請幼兒觀察并說出桌上的食品名字。
3、幼兒開始品嘗食品并相互交流嘗出的味道,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所品出的味道。
4、請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出自己還嘗過什么食品,是什么味道的,以及自己最喜歡什么味道。
活動三:“拌涼菜” 活動目標:
1、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體驗自己勞動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味道的調味品。
2、已切好的數量足夠的西紅柿塊、各種蘿卜絲、白菜絲。
3、供拌菜用的碗、筷子若干;幼兒洗凈手坐好。
活動過程:
1、以“開涼菜館”為由聘請全班幼兒做廚師,激發幼兒興趣。
2、在動手之前讓幼兒認識各種調味品,并提醒幼兒想一想自己要拌出什么口味的涼菜。
3、幼兒自選材料進行配料、拌菜。
4、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說出自己用的什么調料。
5、相互品嘗并說出所嘗出的味道。
反思:
在整個主題的實施過程中,孩子們始終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在活動一“品嘗各種調味品”的過程中,有的孩子急得先用鼻子去聞是什么氣味。當聽到“病人舌頭”說出:‘我的藥是苦苦的味道’時,便迫不及待地用筷子蘸著各種調味品品嘗起來,嘗到了苦味就大聲叫起來:“這種是苦的!這種是苦的!”幾乎所有孩子都能正確說出調味品的味道。在活動二“品嘗各種味道的小食品”中,孩子們出乎意料地你尊我讓,都熱情、主動地請別人品嘗自己的食品,一改往日自己的玩具自己獨占的局面。大多孩子都能說出一種味道來,有的能力強的孩子嘗出了兩種味道。有的說:“山楂片是又酸又甜。”話梅真酸哪!““薯片是咸咸的、辣辣的。”還有的說:“怪味豆又咸、又甜。”—–孩子們邊相互品嘗邊討論。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按自己的意愿加菜、加調料、攪拌。有的孩子學家長的樣子做起了“糖拌西紅柿”,有的做起了“糖醋蘿卜絲”,還有的自己嘗試著添加各種調料。當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有的幼兒美美地吃著,有的卻皺起了眉。我們馬上趁機提問,菜為什么不好吃?是不是鹽加多了?還應該加點什么調料?整個場面熱鬧非凡,孩子們說著的、笑著的、品嘗著的、皺著眉的、鬧著鬼臉的,個個都那么開心,那么盡興,盡情的體驗著品嘗自己勞動成果的快樂。
附:1、延伸活動:
(1)請家長協助創造條件,讓幼兒在家里自己動手拌涼菜。
(2)請幼兒隨時將自己課堂外所品嘗到的特殊味道的食品帶到幼兒園和大家一起分享。
2、環境創設:“科學角”內擺上各種調味品和味道有代表性的食品。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朋友間關愛的溫暖情緒,理解故事內容。
2、學習用關愛的語言表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PPT課件、大書。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關于生病的討論。
師:你們生病過嗎?生病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呢?哪里會不舒服呢?
小結:是的,生病的感覺真不好受。生病的時候最需要誰的關心和陪伴呢?(家人、朋友)今天若妍也生病了,“若妍,你哪里不舒服?現在好些了嗎?中午吃完飯后老師給你喂藥,老師再給你講講故事,會慢慢好起來的。不過,你今天生病了還能堅持來幼兒園,真是很了不起哦!”
二、閱讀讀本。
1、出示封面。
師:今天林老師帶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你們讀讀看,對了,是“小熊生病了”。
師:小熊在哪兒?(躺在床上)小熊生病了,它的表情是怎樣的?誰又來陪它了?
2、第一頁。
結合PPT講述:天氣真好,小兔想約小熊一塊去草地上玩,它來到小熊家。看見小熊躺在床上,就對小熊說——
師:它會對小熊說什么呢?(你怎么了?我們一起出去玩吧!你不舒服嗎?)
師:小熊又會怎么說呢?(我生病了,不能和你一起出去玩了。)
師:小熊生病了,如果你是它的好朋友小兔,你會怎么做呢?(陪它聊天、給它喂藥、、、、、、)你們真會照顧小熊。我們來看看故事里的小兔是怎樣照顧小熊的?
3、第二、三、四、五頁
配樂講述:小兔感覺小熊很不舒服,就給小熊端來一杯熱水。小熊喝了一口,出了一些汗,感覺舒服多了。突然間,不知怎么的,小熊又不舒服了。小兔摸了摸小熊,好燙啊!它急忙拿了一袋冰塊來,小熊敷了冰塊,慢慢的身上不那么燙了。
師:小兔是怎樣照顧小熊的?(端熱水、拿冰塊)
師:小兔給小熊端熱水的時候會怎么說呢?(小熊,你喝吧!喝熱水會更舒服些)(可讓個別幼兒當小兔與老師互動)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兔吧!小熊又會怎么回答呢?(謝謝你小兔)我們一起來謝謝小兔!
師:小熊喝完水冒了一些汗,感覺怎樣了?(舒服一些了)它又會怎么說呢?
師:小兔給小熊拿冰塊的時候會怎么說呢?(我用冰塊給你降降溫)小熊怎么回答呢?
師:小熊敷了冰塊后,小兔會怎么問呢?
4、聯系生活經驗,了解父母是怎樣照顧和關心自己的。
師:小熊生病了,有小兔這樣細心的照顧和關心,小熊感覺真幸福!你們爸爸、媽媽也一樣,在你們生病的時候,無微不至的照顧你們。你們看這是誰呀?上次毛宇杰生病的時候,他媽媽怎樣照顧他?——(結合PPT)
師:其他的小朋友也說說看,你們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是怎樣照顧你們的?
小結:瞧!你們的爸爸媽媽多愛你們呀!在你們生病的時候這樣細心的照顧你們,讓你們的病慢慢好起來。
5、第六、七頁。
師講述:小兔也是很愛它的好朋友小熊的,你們看它為了讓小熊的病快點好起來,靠在小熊的身上,用自己的身體來溫暖小熊,還陪它聊天、給它講故事。慢慢的,小兔和小熊一起甜甜的睡覺了!
師:最后小兔是怎樣陪伴小熊的?(用自己的身體來溫暖小熊,還陪它聊天、給它講故事)對了,有的時候陪好朋友聊天、講講故事這樣一些小小的關懷,都會讓你的朋友感覺無比的溫暖。
三、完整閱讀大書。
1、師:今天老師把這本書也帶來了,你們到老師身邊來,我們一起分享這個好聽的故事。
2、配樂完整閱讀一遍,在讀的過程中引導孩子一起表述故事中的對話。
3、活動總結。
師:讀了這個故事老師感覺很溫暖,若妍,聽了這個故事,你現在有沒有更舒服一些呢?現在天氣慢慢變冷了,很容易就生病。今天林老師也有些不舒服,頭有點疼,我也很想要你們來抱抱我哦!我們班上還有其他生病的小朋友,待會兒回到班上,我們也可以給他聊聊天、講講故事。
活動反思:
生病是件身體難受、心情低落的事情,窗外明媚的陽光、伙伴們游戲的身影,都和自己無關。《小熊生病了》講的就是一個關于生病和友情的溫馨故事。生病的小熊可憐兮兮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孤單和病痛讓它神情沮喪,好朋友小兔子帶著一身陽光和滿心關懷看望小熊,一杯冒著熱氣的水、一袋降溫的冰塊、一個溫暖的擁抱。我和孩子一起看看,小兔子為什么要為小熊做這些事情呢?小熊接受了這些照顧感覺如何呢?
在教學過程中,我幫助幼兒理解故事中各個環節之間內在的因果關系,在知識方面,我讓孩子了解照顧病人的一些措施以及預防疫病的辦法,另外,在圖文理解和語言運用方面,我請幼兒關注畫面的細節,借助圖面理解文中的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孩子們的積極性非常的高,這個讀本孩子們學得也很好。
小百科:生病通常西醫認為是病毒感染,導致代謝紊亂.中醫認為是風、邪、毒等侵入人體·導致陰陽失去平衡。
幼兒園教案 篇4
大班科學教案《動物保護色》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觀察操作,培養幼兒善于觀察,樂于思考的習慣,讓幼兒了解動物為了生存利用保護色來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感受"保護色"的神奇,萌發探索動物保護色的.愿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動物保護色》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名稱:《動物保護色》
講課人《動物保護色》選自大班上冊主題三多彩的秋天,是一節科學活動。
教學理論依據:
《綱要》中科學領域提出: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發現問題。追隨幼兒園大班孩子的特點,喜歡小動物,親近自然,樂于動手動腦發現問題并能通過簡單的判斷你推理,了解事物的一些簡單的本質特點。所以我讓孩子圍繞"動物與生活環境的簡單關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動物保護色奧秘的活動,讓幼兒感受自然,培養幼兒觀察思考的習慣。
實施策略:
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應采取恰當的方法讓幼兒自主愉快的發現問題。《綱要》中指出"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加嘗試。"為滿足幼兒對動物充滿好奇的天性,本次活動我采取以下策略:
1、情景導入法:通過設置情景集中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的興趣。
2、發現法:通過為幼兒提供進行發現活動的圖片材料,是他們自己嘗試探索,發現知識,充分體現幼兒學習的主體性,積極性。
3、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本次活動我以游戲"我來幫幫你"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既能更好的達到活動目的,又能很好的鞏固所了解的知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動物為了生存利用保護色來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2、通過觀察操作,培養幼兒善于觀察,樂于思考的習慣。
3、感受"保護色"的神奇,萌發探索動物保護色的愿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讓幼兒了解有些動物是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的,萌發探索動物保護色的愿望
2、難點:理解什么是動物保護色。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竹節蟲,蜥蜴,北極熊,蜜蜂等動物圖片;3、小動物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境導入,集中幼兒注意力,激發興趣。
(森林里要開一場盛大的舞會,動物們邀請我們一起去參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咦,怎么這么安靜?動物們都去了哪里?我去打聽打聽,做聽的動作。原來,動物們開舞會的時候,飛來了一只老鷹,老鷹餓的肚子咕咕叫,想要抓小動物吃掉來填飽肚子,動物們害怕極了,都藏了起來,藏在哪里了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
(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進行提問,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動物保護色。
(1)、青蛙圖片:
提問:這是誰?它藏在了哪里?
青蛙和草叢的顏色怎么樣?
它為什么要藏在這里呢?
小結:青蛙藏在草叢里,青蛙和草叢的顏色很相似,老鷹不容易發現它。
(2)、枯葉蝶圖片:
提問:這張圖片里藏著一只小動物,你發現了嗎?
它藏在了哪里?你認識它嗎?
枯葉蝶的顏色和大樹的顏色怎么樣?
它為什么藏在大樹上?
小結:枯葉蝶藏在了大樹上,它身體的顏色和大樹的顏色很像,老鷹來了沒有發現它。
(3)、花螳螂圖片:
提問:它是誰?
它藏在哪里?為什么藏在這?
小結: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花螳螂,它藏在和自己身體顏色和相似的花朵上,老鷹來了發現不了它。
過渡語:青蛙,枯葉蝶,花螳螂,它們可真聰明,都藏在與自己身體顏色很相似的地方來保護自己,老鷹來了都沒有發現它們。那森林里還有哪些動物也藏好了?
2、出示圖片材料,請幼兒自己觀察交流,感知發現動物保護色,萌發幼兒探索動物保護色的愿望,培養幼兒觀察思考習慣。
指導語:還有那些動 物藏好了?請大家自己找一找,和小伙伴說一說。
個別提問:你找到了誰?它藏在了哪里?
你覺得它為什么會藏在這里呢?
小結:大自然中的動物們可真神奇,它們身體的顏色和生活的環境特別相似,遇到危險時,它們會用身體的顏色來保護自己,不被敵人發現,我們把動物身體的這種顏色叫做動物保護色。
4、游戲"我來幫幫你"指導語:你們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小眼睛,可是,還有一些小動物沒有找到安全的地方,它們需要大家的幫助,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
我們一起看看小動物們都藏好了嗎? 小螞蟻藏在了哪里?小青蛙藏在了哪里?
小結:小動物們都藏得很好,都能用自己的保護色保護自己,它們說謝謝大家。
5、播放PPT課件,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其他方法。
指導語:小朋友們知道嗎?動物們除了用保護色保護自己,還有其他的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小結:壁虎遇到危險時斷掉自己的尾巴來救自己,刺猬會蜷成一個球,敵人不敢靠近,狐貍放臭屁,它們辦法可真多。
活動反思:
有個別孩子參與不是很積極,原因可能孩子對動物的保護色,了解不多,使他們在活動中興趣不高。但教師要注意到這些孩子,主動發問,積極互動,效果會好些。
小百科: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正確的握筆姿勢,學習用毛筆畫各種線條。
2、嘗試用直線、曲線、螺旋線以及線條的長短變化表現太陽的光芒。
3、注意保持衣物潔凈,養成良好的作畫習慣。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歌曲《種太陽》。
2、幼兒人手一份畫好樹干的作業紙。
3、毛筆,顏料,顏料盤,海綿印章,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種太陽》,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
教師:你想種一個什么樣的太陽呢?它會發出什么樣的光芒?
2、師幼共同探索、討論“太陽樹”的畫法。
(1)教師出示畫有樹干的作業紙。
教師:太陽樹長出來了,可是太陽呢?我們來給它添上太陽吧!
(2)教師出示海綿印章、毛筆,與幼兒一起討論作畫方法。
(3)教師示范,幼兒觀察海綿印章及毛筆的用法。
教師:用海綿印章畫太陽,用毛筆畫太陽的光芒。可以用直線、波浪線、鋸齒線、螺旋線等不同的線條來畫光芒。
3、教師介紹作畫材料,并交代作畫常規。
(1)教師逐一介紹作畫材料,指導幼兒使用后放回原處。
教師:今天,老師準備了毛筆、海綿寶寶、紙和顏料。畫完后我們要將這些工具和材料送回它們的家。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注意握筆姿勢,學習用毛筆畫各種線條。
4、欣賞作品,教師評價、總結。
(1)教師:你畫的太陽一樣嗎?你畫的太陽準備送給誰?
(2)有意識地幫助幼兒鞏固對各種線條的認識和表現。
教師:你用了幾種線條來畫太陽的?是怎樣畫的?
5、歌表演“種太陽”。
幼兒隨歌曲《種太陽》自由舞蹈,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游戲,幼兒學唱歌曲,按節奏做動作。
2、體驗小松鼠采松果的情趣。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松鼠頭飾若干個,錄音機,磁帶,松果
活動過程:
1、老師示范歌曲
2、幼兒學唱歌曲
3、師介紹玩法全班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手放背后,另請幼兒(四個)戴頭飾扮小松鼠,在圈中圍成一個小圓圈,面向圓心蹲下,大圈上幼兒兩腳原地起踵頭向兩邊擺動.小松鼠起立轉身,用松鼠跳步尋找松果,當開始唱"刺溜"時,小松鼠兩腳跳;當唱到"我是小松鼠"時,小公鼠要站在大圓圈上,一個幼兒面前做跑跳步;當唱到最后一句時,原地站立,雙手向前攤開向對面幼兒要松果。
4、幼兒游戲,師指導師分松果時,小松鼠不許回頭偷看,大圈上幼兒的雙手要放在背后,直到音樂結束。
5、幼兒游戲二至三遍。
幼兒園教案 篇7
設計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教育幼兒幫助他人,鼓勵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那些人在努力為他人服務,感知為他人服務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散文,感受散文中表現的快樂情緒。
2、理解每一個小動物為小屋所做的事情,感受為他人付出是快樂的。
3、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不同小動物為小花屋所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是和每一種小動物特有的本領相關,并感知這些小動物的特征。
難點:有感情的朗誦散文,注意吐字發音。
活動準備
1、 教具:散文《快樂的小屋》及圖片和課件。
2、 學具:胸卡—螢火蟲、小蜘蛛、小麻雀、紡織娘、蛐蛐、小螞蟻。
活動過程
一、 開始環節
1圖片導入
教師逐一出示散文的圖片,請幼兒看看畫面上都有什么,看完后請幼兒給作品取名,引出《快樂的小屋》的主題。
2 討論:為什么說這是一間快樂的小屋呢?
二、基本環節
1 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朗誦散文《快樂的小屋》,請幼兒欣賞。
2 教師提問,讓幼兒說出小動物為小屋作了什么?
3 學習朗誦散文
(1)邊看圖邊聽老師完整地朗誦散文《快樂的小屋》
(2)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有感情地朗誦散文
(3)請幼兒觀看課件《快樂的小屋》
三、結束環節
請幼兒戴上胸卡,扮演不同的小動物,根據散文內容進行表演,并嘗試分句論說
四、延伸環節
1、將相關頭飾和道具投放到表演區,請幼兒開展表演活動,并聯系朗誦
2、在美術區開展“快樂的小屋”主題畫活動,請幼兒把自已心目中快樂小屋的樣子畫出來,并把幼兒的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共同分享交流。
教學反思:
我通過鼓勵幼兒參與與猜測和想象等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通過組織表演和仿編等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利用詩歌中的語言,表達個人的經驗,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1、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復述故事
2、喜歡講故事,并能夠在集體前大聲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小豬蓋房子》系列圖片
重點難點:能夠在集體前大聲講述故事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說出故事的內容:有個關于小豬的故事,叫什么?記得他們是怎樣蓋房子的?后來發生了怎么事情?
2、介紹活動內容,鼓勵幼兒講故事。
3、老師站在合適的位置,拿著《小豬蓋房子》的系列圖片,請幼兒講述故事。第一遍時請4~5名幼兒講述,教師講他們困難的部分;第二遍時,請2名幼兒同時講;第三遍時,請名幼兒講述。
4、活動結束后,鼓勵幼兒的進步。
幼兒園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火災發生時如何撤離、躲避、求救等多種自救方法。
2.能正確撥打火警電話119,面對火災不慌張,積極動腦想辦法,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3.感恩消防員的辛苦,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制作"發生火災怎么辦"安全宣傳畫。
2.物質準備:視頻(亮亮家失火報道、消防員救火、火災求生法)、課件"遇到火災怎么辦"、快樂成長宣傳片、濕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安全出口標志若干。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講述"亮亮家火災"事件,引導幼兒感受火災給生活帶來的危害。
(1)播放亮亮家失火的視頻。提問:亮亮家發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覺?
(2)通過實地演練,鞏固幼兒逃生撤離的已有經驗。
①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引導幼兒從安全通道撤離。
② 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迅速撤離。
(3)創設情境,引導幼兒了解無法撤離時,如何正確躲避。
① 提問:當火勢很大無法撤離時,應該怎么辦?可以用哪些方法躲避?
② 演示課件,引導幼兒判斷分析躲避在哪里是正確的。
(4)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懂得發生火災要沉著冷靜,積極動腦想辦法。
① 教師講述"婷婷火場自救"小故事。
② 提問:面對險情時婷婷是怎樣自救的?還可以用哪些方法自救?
③ 運用兒歌,全面總結火災中的自救方法。
4.觀看公益片"我們快樂成長",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請幼兒觀看公益片,談一談:如果你是受災的小朋友,你現在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引導幼兒感受火災無情、人有情的美好情感。
幼兒園教案 篇10
目標:
1、學會“放風箏”兒歌
2、喜歡討論風箏的話題
3、了解風箏的各種造型和顏色
準備:
1、兒歌磁帶“放風箏”
2、各種造型和顏色的風箏或者風箏圖片
過程:
1、播放“放風箏”兒歌,并與幼兒討論兒歌的內容,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賞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風箏或圖片,并自由討論。
3、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風箏話題,并激發幼兒對風箏進一步的認識和想做風箏的愿望。
大家動手做
目標:
1、了解風箏制作的基本原理
2、喜歡與他人合作制作風箏,并分享喜悅,交流經驗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準備:
1、竹條,細繩,剪刀,紙,顏料,水粉筆等
2、各種風箏模型
過程:
1、拿出幾只不同造型的風箏,與幼兒討論分析“風箏為什么能飛起來”
(1) 發現關鍵在于骨架重量適宜,左右對稱
(2) 風箏有尾巴保持平衡
2、分析出原理后,鼓勵幼兒自由分組(3-5人/組),互相協作準備制作風箏。
3、首先鼓勵幼兒用喜歡的顏色和形狀制作風箏面,再用竹條和繩子做出風箏架
(1) 在畫紙上畫出風箏的圖案,剪下。
(2) 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 互相交流討論并適當剪貼修改,使圖案更美觀,更利于起飛。
(4) 風箏骨架應左右對稱,大小適合風箏面。
(5) 骨架捆綁結實,并與風箏面粘合緊密。
4、制作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協助,并提醒幼兒使用剪刀等工具時注意安全,盡量不要把顏料沾到衣服上。
5、試飛風箏,并做一定修改。
一起放風箏
目標:
1、學會放風箏的基本方法,樂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樂于與朋友合作放風箏
準備:
1、教師確定放飛的地點,時間
2、通知各小組幼兒帶上自己制作的風箏
3、帶上修補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紙,繩子等
過程:
1、確定地點要開闊和安全。
2、與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放飛風箏,確定風向風力。
3、每小組幼兒互相協作放飛風箏、
4、若有某小組幼兒的風箏不能起飛,組織大家討論風箏不能起飛的原因(骨架太松,不對稱,尾巴輕等問題)。
5、鼓勵幼兒探索解決的辦法,并對風箏進行改進。
6、教師對活動進行,并夸獎幼兒的表現。
【【必備】幼兒園教案十篇】相關文章:
【必備】幼兒園教案匯總十篇05-12
【必備】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十篇05-12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匯編十篇05-05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十篇05-11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編十篇05-11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十篇05-09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十篇05-06
【必備】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十篇05-11
【必備】幼兒園社會教案錦集十篇05-03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合十篇05-08